第19课 外国诗两首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5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5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歌意境的把握:《外国诗二首》中的诗歌意境深远,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分析,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举例:《飞鸟集》中“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及生命的无常。
(2)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学习两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比喻、象征等手法,提高学生对诗歌艺术表现力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外国诗二首》这节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引导学生鉴赏外国诗歌方面,我做得还不错。通过对比分析泰戈尔的《飞鸟集》和《吉檀迦利》,学生们对外国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以后,我可以尝试用更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概念,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这个话题兴趣不大或者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高他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最后,我觉得在课后,我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答疑工作。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提出疑问,及时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课堂知识。
举例:理解《飞鸟集》中“夏天的飞鸟”这一意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2)诗歌表现手法的运用: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如比喻、象征等可能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并举例说明。
举例:《吉檀迦利》中的象征手法,如“你是我最遥远的星球”,教师可以解释象征手法在此处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二首》分别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普希金的诗歌表达了人在逆境中要保持信念,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雪莱的诗歌则以西风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这两首诗都是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但面对国外的文学作品,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象征意义2.诗人的生平背景3.诗歌的思想感情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知传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诗歌,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尝试解读诗歌的象征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普希金和雪莱的生平照片,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位诗人。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普希金的“生活欺骗了你”和雪莱的“西风”。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如介绍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雪莱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贡献。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教师需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如针对诗歌的主题,提出“生活为何会欺骗人?”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感到迷茫或失望的时刻?”(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如何表达情感和寻找希望。
-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韵律和谐,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西风颂》的象征意义丰富,如“西风”象征着革命的力量。
-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学习:掌握两首诗歌中的重点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欺骗”、“颂扬”等词汇的含义及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2.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的深入:学生在理解诗歌情感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引导,通过具体实例和生活体验来帮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经历。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歌的基本概念、意境和艺术特色。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诗歌在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如比较两首诗的韵律和象征意义,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19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19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象征意义。《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著名诗歌,它通过描绘两条道路的选择,反映了人生道路决策的复杂性。这首诗对于我们理解选择的意义和后果具有重要启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象征元素和哲理,理解诗人在面临选择时的心理活动和决策过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未选择的路》的基本意思、象征意义和哲理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选择重要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明智地做出选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探讨“而我选择了那条走得少的路,结果带来了很大的不同”这一句,引导学生理解人生选择对人生道路的影响。
(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讨论人生道路选择的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举例:提出问题:“如果你面临这样的选择,你会如何决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独立思考。
(4)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歌内涵,学会独立学习。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举例: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未选择的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做出重要选择的情况?”(如:选择参加哪个兴趣班、在朋友冲突中如何站位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选择的重要性和影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

本诗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作,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本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文,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品析、想象等方法,体会诗文的意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2.难点:诗文深层含义和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感悟法: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诗文的意境。

2.品析法:通过分析诗文的语言、形象,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

3.想象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文描绘的情境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诗文内容,了解作者背景,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诗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说说它们的主题和情感。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首新的外国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希望大家能用心去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首先朗读诗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的语言和节奏。

然后,学生跟读,体会诗文的韵律美。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外国诗歌的基本特点。外国诗歌在形式、主题和表现手法上与中国诗歌有所不同,它们体现了各异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这些特点对于我们理解外国文化和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夜莺颂》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首具体的诗歌案例。它们分别展示了外国诗歌在表达自由、梦想和人生意义等方面的独特风格。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决定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阅读:学习《外国诗二首》——《夜莺颂》和《麦田里的守望者》。
2.诗歌背景了解:介绍雪莱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外国诗人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3.诗歌内容分析:详细解读两首诗歌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对比等方式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歌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朗读体验。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反思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19 外国诗二首》教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19 外国诗二首》教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19 外国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19 外国诗二首》这一课的内容包括了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和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这两首诗都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学特色,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两首诗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诗歌,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作品背景,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美,培养热爱文学、热爱诗歌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诗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针对重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

2.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采用讲解法,教师对诗歌的语言、技巧、主题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原文和相关注释、译文等资料。

2.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材料。

3.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诗歌原文、注释、译文、问题讨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诗歌原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同时,教师对诗歌的背景进行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诗人及其作品。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互动,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在教学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创作意图掌握得还不错。然而,诗歌的结构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解析对他们来说是个难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3)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举例:挑选典型的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描绘事物。
2.教学难点
(1)诗歌内涵的深入解读,尤其是对“未选择的路”的哲理探讨。
举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等方式,深入挖掘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并感悟“选择”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基本概念。这首诗通过描绘两条道路的选择,反映了人生中面临抉择时的矛盾与困惑。它是罗伯特·弗罗斯特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理解作者如何表达选择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选择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环节也能看到他们的成果。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还存在困难。为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外国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外国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诗歌结构分析:《荒原》的结构较为复杂,学生需要识别其篇章结构,理解诗人如何通过结构安排传达主题。
-情感态度的深层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乐观态度背后的深层情感,如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望并存。
-文化差异的感知:学生可能对普希金和艾略特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引导以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七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教材,以便于课堂上同步跟学。
-准备课文《荒原》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打印稿,方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标注和笔记。
2.辅助材料:
-准备两首诗歌的朗读录音,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跟随录音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收集与两首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时代背景等,以图片、图表或简短文字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例题三:诗歌结构分析。
题目:请分析《荒原》的结构特点,并说明其对表达诗歌主题的作用。
答案:《荒原》的结构较为复杂,采用了一种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全诗分为多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对比,呈现出一种断裂和重组的节奏。这种结构特点使得诗歌主题得以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冲击力。
例题四:诗歌朗读节奏分析。
3.朗读作业:教师观看学生的朗读视频,评价学生的语音、语调、节奏把握是否准确,以及情感表达是否到位。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4.拓展作业:教师对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批改,重点关注学生对诗歌风格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心得体会的语言表达。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5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5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

这首诗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所作,它以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教导我们要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

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对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解读外国诗歌时,可能会遇到生词和文化背景的障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难点,并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的正能量,学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难点:解读诗中的难点,感受诗歌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感受诗歌的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好诗歌的翻译和注释,以便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作者背景,遇到问题时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或讲述一个与诗歌主题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呈现诗歌的翻译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与诗中的意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诗中的难点,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

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应用诗歌中的正能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9课《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9课《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其次,在诗歌意境的讲解过程中,我尽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运用更多图解、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诗歌仿写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出具有个性的诗歌作品。这说明学生们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熟悉。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描绘人生选择的诗歌,通过两条路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人们在面临选择时的矛盾与挣扎。这首诗体现了选择对人生轨迹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韵律、节奏和意境,理解诗人在人生岔路口的思考与感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生选择相关的实际问题。
2.诗歌仿写: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诗歌仿写活动。学生将尝试仿写一首关于人生选择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思考。
6.拓展阅读:推荐相关外国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诗歌形式的敏感度,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分析方法,提升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对诗歌内涵的深入探讨,学会从多元角度审视人生选择,形成独立见解。

第19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第19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2.诗歌创作:学习诗歌的基本创作手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尝试仿写一首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题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学会运用诗歌语言表达情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知和想象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审美趣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歌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普希金及其诗歌的基本概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作品,它表达了在逆境中保持希望和乐观的情感。这首诗的重要性在于它传达了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启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这首诗的具体内容,体会诗人在文字中展现的哲思和情感,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生活的复杂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诗歌。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的基本情感和创作背景,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诗歌表达情感,寻找生活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19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外国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外国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5.诗歌与生活的联系:
-示例题: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理解。
-答案:这首诗通过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的描绘,引发了我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思考。我意识到,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而每个结果都可能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首诗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选择,也让我更加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1.拓展资源:
-诗歌鉴赏书籍:推荐学生阅读《现代诗歌鉴赏词典》、《外国诗歌鉴赏词典》等书籍,以加深对诗歌形式、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相关学术论文:指导学生查阅文学批评、诗歌研究等学术论文,以拓宽视野,加深对诗歌学术研究的学习。
-诗歌朗诵视频:提供国内外知名诗人的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2.作业反馈:
-对诗歌鉴赏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在诗歌鉴赏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对诗歌创作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指出学生在创作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对诗歌评论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评价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指出学生在评论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对诗歌翻译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评价学生的翻译能力,指出学生在翻译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给予解答和指导。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作业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的建议,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重点题型整理
1.诗歌主题思想的分析:
-示例题:请分析《未选择的路》的主题思想。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19 外国诗两首 教案

19  外国诗两首  教案

19 外国诗两首教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外国诗两首地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二)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地特点。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地欣赏能力。

(三)感受诗人真诚博大地情怀和坚强乐观地思想情感。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地童话故事丑小鸭地遭遇引出话题。

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地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地。

(板书课题、作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二)简介作者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地普希金。

在同学们介绍地基础上,教师归纳: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地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

他地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地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地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地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他地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

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地文坛。

他地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地囚徒》。

他还写了大量地小说、散文和剧本。

《别尔金小说集》是俄国短篇小说地典范,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描写小公务员或其他城市底层人们地"小人物"形象地第一篇杰作;中篇小说《上尉地女儿》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地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歌颂农民起义英雄地先例;其他作品还有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地故事》和小说《黑桃皇后》。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最著名地作品。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地配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地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地情境。

《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8篇】

《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8篇】

《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8篇】外国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2.理解诗歌资料,把握匠心构思3.透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设想1.一课时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能够从田园诗的角度,比较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潜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透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

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资料、语言特点等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潜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应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

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

这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1.作者简介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

自幼喜爱文学。

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

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

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

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之后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

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

他留下的墓志铭是:“那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课文 《外国诗两首》教案

课文 《外国诗两首》教案

《外国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外国诗歌;(2)了解两首诗歌的背景知识,包括诗人、时代、国别等;(3)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等方面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学会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外国诗歌的魅力,拓宽文化视野;(2)培养对诗歌的热爱,提升文学素养;(3)学会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增进跨文化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外国诗歌;(2)了解两首诗歌的背景知识;(3)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难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2)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把握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诗歌的文本内容,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诗歌的译文、解析、音频、视频等;(3)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题目。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2)查阅诗歌相关资料,增加对诗歌的理解;(3)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的重点和心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两首诗歌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形式和特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学生通过注释和字典,解决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难点句子;(3)学生初步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3)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等方面的特点;(2)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3)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练习,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

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

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高中语文》选修模块“外国诗歌赏鉴”中的第19课“外国诗二首”,包括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雪莱的《西风颂》两首诗歌。

详细内容涉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及《西风颂》中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和对革命的隐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领会两首诗歌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外国诗歌的鉴赏能力,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韵律和情感。

3.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两首诗歌的意象、韵律和情感,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通过对两首诗歌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两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堂讲解:a.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解读诗人的人生哲理。

b. 雪莱的《西风颂》: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对自由和革命的向往。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分析两首诗歌的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练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对两首诗歌的鉴赏分析,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a. 韵律特点b. 意象分析c. 人生哲理2. 黑板右侧:《西风颂》——雪莱a. 象征意义b. 革命隐喻c. 自由追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意象,谈谈你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b. 从《西风颂》中选取一个象征意象,阐述其意义和作用。

2. 答案: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意象如“迷雾”、“黑暗”等,象征着人生困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告诉我们,面对困境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9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9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9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

本诗是俄国著名作家普希金的诗歌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坚信未来会更好的信念。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教学本诗,旨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中的深刻哲理,培养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对外国诗歌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等方面还需加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诗中的某些意象、比喻难以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各异,通过本诗的学习,可以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中的比喻、象征手法,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欣赏外国诗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培养自己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韵律美。

2.诗中比喻、象征手法的理解。

3.诗人在诗中表达的积极生活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2.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歌原文、译文、相关图片等。

2.教学资源:收集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3.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朗读诗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普希金的头像,简要介绍普希金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普希金在面对困境时,如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呈现(5分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同时,让学生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手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比喻、象征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二首》选入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和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

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西风颂》通过对西风的描绘,赞美了西风带来的破坏力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力量的赞美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而《致大海》则通过对大海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反抗压迫的决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外国诗歌,对于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鉴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诗歌鉴赏能力上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学生对于雪莱和普希金这样的外国诗人可能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介绍。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2.能够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3.能够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4.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法,进行创作和欣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西风颂》中“驱散了凛冽的冬天,/ 吹走了沉重的夜幕”和《致大海》中“海啊,/ 你是自由的元素”等诗句的理解。

2.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体验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3.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歌文本、翻译、作者介绍等。

2.教师准备相关的辅导资料和参考书籍。

3.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两首诗的标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诗?诗与我们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两首诗的文本,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同时,教师对诗歌的作者进行简单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3.朗读与背诵(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诗两首教案[学生分析]《外国诗两首》是外国诗歌,主题是写人生的,与成长有关。

虽然从字面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不像一般的诗歌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实际上这两首诗内容比较含蓄。

在教学中,学习此诗的难点在于,教师如何依照诗歌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深入体会诗歌的人生哲理,开始思考一下人生道路的大问题。

[教学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体味因选择人生之路的慎重与无奈而引发的感慨,体会选择人生道路的丰富内涵,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初步了解哲理诗的阅读方法,学会用“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方法学习诗歌。

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作为自读课文,可以几个重要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和理解文章。

在教学中可以按“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加强诵读,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促进表达、思维和运用能力的同步提高。

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以个人欣赏体验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并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以促进学生联系实际,以所学来知道自己的人生。

[教学设计]一、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面对生活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今天我们学习《诗两首》,看诗人普希金和弗罗斯特是怎样思考的。

二、教学过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整体感知教师:我们先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现在请大家自己浏览本诗。

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学生: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教师:不错,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诗中的“假如”,对当时的普希金来讲并不是“假如”,而是真实的压迫和束缚,沙皇打击他,束缚他,压制他。

但他并没有屈服。

这首诗正是他当时的真实感受的写照。

这也是此诗为广大读者所深爱,广为传诵,成为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座右铭的重要原因。

你们读了这首诗,能不能感受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呢?请你们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

学生:我感受到诗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既是在劝告自己,也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

学生:“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能感受到诗人面对困境的从容平静。

学生:我能从“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中,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理清思路,细节感悟教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读诗,除在诵读中把握它的大意,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外,还应该进一步理解这些诗句本身的含义,理解诗句之间的关系,理解诗人的思路。

请大家默读这首诗,考虑这些诗句之间的关系,再全班交流。

学生:(默读)学生:我觉得开头是在劝告人们,也是诗人在安慰自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真正被“欺骗”了,受了打击,陷入人生的低谷,确实是悲伤、忧郁、心急的。

这是我们正常的反应,但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这样,不要长久地陷入这种情绪之中。

诗人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学生:下面的诗句可以看作诗人在申诉自己的理由。

诗人不能只是劝告:不能这样,应该那样。

恐怕还应该讲出劝告的理由。

最好是以诗歌的形式,这样更能让人信服。

教师:不错,我们可以看出普希金做到了这一点,正因如此,这首诗才这样感人和激励人。

那我们看一看诗人讲了哪些理由。

学生:一个理由是说生活不会永远这样,这是讲得很有道理的。

就作者自己而言,他坚信沙皇的专制统治不会太久。

学生:另外一个理由就是自己不管环境如何,是永远不会被现实的困难所左右的,追求理想的心是任何恶劣的外界环境所无法左右的。

学生:还讲了一个理由,就是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教师:这句诗与前边的哪句诗是彼此呼应的?学生:与前边的“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是彼此呼应的,但这句意思更明确,“将会”毕竟在时间上说得比较遥远,而“瞬息”说得更加迅速。

“瞬息”用夸张的手法,说明现实的困难是暂时的,一切都将会过去。

教师:对,“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且诗人乐观地看到“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将会成为我们未来一份珍贵的记忆。

怎么理解这句“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学生:这两句诗说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

学生:在这里,诗人是说,现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美好。

学生: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

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讲,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教师:你们的这些理解非常好。

现在的挫折、困难、不顺都会丰富我们的人生,会给我们将来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3.拓展感悟,结合实际教师:现在请大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来读这首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如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会更好。

4.诵读背诵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所理的思路和自己的个性体验,自由诵读,背诵本诗。

未选择的路1.导入课文,感知文意教师:同学们,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知道应该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诗歌《未选择的路》,它会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

请大家齐读本诗,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读书)教师:“选择”是人生自始至终必须面对的问题。

虽然你们是初中学生,但是你们已经有过人生的选择了。

比如选择学校,选择业余爱好,选择朋友,选择志向……其实每个人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面临选择的问题,当然有些选择是被迫的,但有些选择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做主。

诗人把这种人生体验浓缩在诗中。

诗人写了两条路,是哪两条?学生:一条是已经走过的路,一条是选择时放弃了的路。

教师:请你们迅速浏览全诗,思考诗人对“选择”的态度是什么?学生:(浏览、思考)学生:诗人在选择时,非常矛盾。

因为他在诗中写到“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他是两条路都想走,但事实上不可能。

这种矛盾心情在整首诗中时有流露。

他“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心情十分矛盾,他觉得“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都在吸引他,召唤他去探索,都有探索的价值。

2.深入领会教师:理解得很好。

请考虑一下,诗人是不是对他的选择感到后悔,是不是觉得自己选择了一条不该选择的路?学生:不是,他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

原诗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诗句:“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两个“更”字,实际上反应了诗人选择时的思考过程,也是他做出选择的原因。

“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不能说是缺点,因为“两条路都未经脚印的污染”。

而且诗的最后一句“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也透露出一种不后悔的语气。

教师:的确,他对选择并不后悔,那你们看一下,作者写作的重点是选择的那条路,还是未选择的那条路?学生:重点是在“未选择的路”上。

教师:既然作者不后悔,为什么他写作的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而且诗的题目也叫着“未选择的路”?学生:因为人生的道路有许多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

但那些未曾选择的路,更加让人想念和期待。

像文中所述,他也想同时走两条路。

学生:这种感情在诗中,也有表现,他“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就是想走那条未曾选择的路。

他走在已经选择的路上时,又想“改日”再走一次未曾选择的路,但他知道“难以再返回”,也永远不可能返回。

学生:事实上,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念,诗中多少年后,诗人还为这次选择而“轻声叹息”正是如此,这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

3.联系实际教师: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呢?可不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们的想法呢?启示:例如,你选择现在就读的学校,你就放弃了其他的学校;你选择现在的朋友就无形中疏远了其他的朋友;你选择了勤奋就不能偷懒;你选择了刻苦就会减少玩耍的时间等。

学生:(交流)教师:读了这首诗,我们知道应慎重地对待生活中的选择,请你们说说,如果你面对某种选择的时候,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思考、交流,老师给以一定的指导;如要慎重,因为时光毕竟不能倒流;应有独立的标准,不要人云亦云;一旦选择后,应该勇往直前到往下走,直到取得成功)4.两诗比较评价教师:今天学的这两首诗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和欣赏哪一首呢?请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小结:成长的道路充满坎坷,人生的道路充满选择。

前人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和启发,就像普希金和弗罗斯特一样,我们如果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就会得到很多教益,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好。

三、教学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测验(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2)学了这两首诗,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检测建议作为诗歌,应给充分的时间熟读,必要的背诵积累要落实。

同时,我们学习诗歌,特别是哲理诗,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收获,能用学诗的收获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在检测的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四、教学反思这是两首外国诗,两首都富于生活的哲理。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属劝戒诗。

面对被生活所欺骗的状况,诗人摒弃了消极和失望,而是以积极和达观的态度去处置,甚至那不公正的遭遇也会变成一种财富。

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理解起来要更难一些,但同时想象的空间也要更大一些。

诗人眷恋曾经没有选择的路,正表明他对已选择、已走过的路的坚定不移和无所追悔。

也许,选择的遗憾是永存的;因为有了遗憾,选择才更有价值。

这正是“未选择的路”所要告诉我们的。

因为这两首诗是诗人经过人生的大悲大苦而写就的,所以对人生经历和阅历都有限的九年级学生,作过多过深的要求是有点不符合实际的。

如果我们过多的纠缠于诗歌的写作背景,则又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和诗作本身的指导意义。

故指导学生学习这两首诗,恐怕只能“不求甚解”了,其领悟的程度也不能追求划一和相同了。

学生能在朗诵中体味诗中所蕴涵的感情,开始能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能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能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进而正确的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就是很大的收获了。

[练习题库]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为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忧郁.()涉.足()伫.立()荒草萋.萋()2.解释词语幽寂:涉足:萋萋:伫立:3.填空心儿永远;现在却常是忧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