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姚丽君)
让数学课堂中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数学课堂中充满“生命”的活力课堂中不能没有“生命”,充满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课堂,应该是鲜明地体现和谐性、激励性的课堂。
数学课堂应该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叶澜)课堂是“小社会”,课堂是“舞台”。
其间有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有生命的涌动。
他们有观察、有体验、有讨论、有交流、有喜乐、有悲泣……生命原本如此,课堂本该如此,我们应该还数学课堂以真实,让其充满生命的无限活力。
试问,有哪位教育者喜欢如“死水”般的课堂,又有哪位圣贤能“主宰”着课堂。
一、真爱学生,是创设充满生命活力数学课堂之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一个没有爱和同情心的人是“不健康”的人。
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享受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
(朱永新)教育是一种服务,课堂是服务的主要场所。
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观,让微笑充溢课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人人都能学好,个个均能成材。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具有某方面的潜能,都有其闪光点。
教师有责任激活潜能,发现闪光点,更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
教师真爱学生,还要实施民主、平等教学,学会宽容与等待。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只有建立在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才能还学生以自尊、自信,也才能真正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精神。
基于此,我们在课堂上欣喜地发现,很多学生在变,变得机敏,变得有活力。
学生张利说:“我很内向,原本安静的我,也被‘活化’了,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学生李敏说:“李老师,我们有时不愿下课。
每当听到铃声,我们总有遗憾……”“真爱”是数学课堂灵动之根本。
二、关注问题,是创设充满生命活力数学课堂之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离开生活,数学的价值就无法体现。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陈妮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陈妮摘要】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记,而不是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智力和能力。
课上学生们被动地参与,个个无精打采,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
从重视人身价值的角度看,教育活动是促进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活动,就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
我们应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去面对新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入手,去努力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焕发活力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3-038-02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定格于课堂,决胜于课堂,课堂是一片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绿洲。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从重视人身价值的角度看,教育活动是促进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活动,就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
我们应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去面对新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入手,去努力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教学。
一、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语言是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媒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教育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师不仅要在语言表达方面更加生动化、形象化,还要带有情感。
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课堂中发言的评价,注重措辞、态度,适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此外,教师还要做到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想法,给予学生动口、动手的自由,这也是促进他们动脑的最好方法。
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语言要幽默,把教师自身渊博的知识积累、良好的师德素养蕴于其中,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积极质疑,和教师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和有效的沟通,这样学生们才喜欢上数学课,课堂的活力才会增加。
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作者:赖晓妮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4年第1期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公会中学(542811)赖晓妮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本人在十多年来的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有过如下一些成功的体验.一、让游戏和学习合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将一些小游戏穿插其中,寓教于乐,让学生边玩边学,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如在学习《无理数》一课,教师准备了十个乒乓球,在每个球上分别贴上0~9这十个数字,放在盒子里,先出示乒乓球,然后请同学上来在袋中摸出一个球,看谁摸到球的数字最大,并请一个同学在小数点后面写上同学们摸到乒乓球上的数字,随着一个个同学摸球,数字一次次地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 2.4591286375……然后暂停摸球活动,师问:“如果你们不停地摸球,数字不断地记下去,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数呢?”生答:“能得到一个无限的小数.”师追问:“是无限循环小数吗?”生异口同声:“不是.”师:“为什么?”生:“数字是摸乒乓球摸出来的,并没有什么规律.”师及时归纳:“不错,这样得到的小数一般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这种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我们前面学过的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不同,它是一类新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无理数概念的学习.同时,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形成对知识规律的认识.二、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掌握肢体、语言等教学艺术.平淡无奇的语言容易让人昏昏欲睡,而妙语连珠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人都喜欢看周立波主持的节目《一周立波秀》,不仅是因为这个节目的内容能抓住观众的心,光是周立波的台上表情和语言就足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了.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把如周立波般的幽默的语言和表情带进课堂,那么课堂上一定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其次,数学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等教学工具.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中学生的口味也越来越重,调料也需越来越多.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却能使课堂生动、有趣.如把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带进课堂,在制作课件中根据实际情况,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渲染课堂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比如在教学“用等面积法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时,可以在几何画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旋转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使用不同的底边,产生不同的高,但是三角形的面积不变,所以底乘高的积不变,从而列出方程不变的简单道理.通过动态的画面呈现,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具体化,此举胜过教师的长篇累赘的口头解释,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教师省心省力.三、通过小组合作型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些教师认为,农村中学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如果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很可能造成课堂上的混乱.其实,这些看法是片面的.正因为他们的基础差,对知识的理解肤浅,才需要在合作中相互启发,产生智慧的碰撞.比如,在试卷讲评这一环节,我有效实施了组内考核,首先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组内成员的成绩有优、中、差三个档次,实行组长负责、全员参与制.试卷下发后,我给学生自主订正的时间,让他们给不太懂的题目做上记号,订正结束,每位学生都可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中提升自我.对于确实不懂的题目,再由老师作公开讲评.此时,学生已经处在一种想知道而不得的冲动状态,自然会特别用心听,这样的讲评课,已然没有平时教师大包大揽的讲评的感受:教师讲得累死,学生听得乏味而困盹.最后的环节是测试,试卷采用的是同质异形的试卷,结束之后,把组内同学的成绩相加,作为各考核小组的分数,对比一下各小组的合作效果.这样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极高,教学效果也非常好.这个教学环节,使我又一次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才是教学的真谛.我相信数学活动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它的快乐不是来自问题的有趣,更不是来自分数或某种外来的奖励,在我看来,经过“思考”后的收获才是最大的乐趣.四、用积极的课堂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课堂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是积极的,对学生持肯定的态度.在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可见学生回答问题是很积极的.但一些教师对此却视而不见,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是具有打击性的.渴望受到别人的赞美是人的天性,成人如此,更何况是孩子?对回答得好的学生,教师要毫不吝啬地对学生竖起自己的大拇指.面对一个回答错误的学生,如果教师采取的是严厉批评的态度,那么下次提问时,不仅这位学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也会因为“前车之鉴”而选择沉默,这时就很难构建一个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如果采用这样的评价:“你的回答虽然不正确,但是老师相信你对这个问题是通过认真思考的,重要的是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很好的.相信你下次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认真.”这样,所有学生都会受到鼓舞,同时也明白积极思考的重要性.我发现,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双方的情感能很好地交流,让彼此身心愉悦,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责任编辑黄桂坚)。
打造焕发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பைடு நூலகம்
的需 要 . 是感 到 自己是 一个 发 现 者 、 究 者 、 索 者 , 在 儿 就 研 探 而 童 的精 神 世 界 里 , 种需 要 特 别 强 烈 。所 以在 教 学 中 , 们 要 这 我 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 此不疲的教学情景。 乐 如 我 在 教 学 求 两 个 数 的最 大 公 因数 时 。赵 虹 同学 提 出 一 个 猜 想 : 甲 乙两 数 没 有 倍 数 关 系时 ,它 们 的最 大 公 因数 一 定 “ 是 甲数 除 以 乙 数 的余 数 的 因数 ( 甲数 大 于 乙数 ) 如 :8 1= 。 5+ 83 4 8 1 的 最 大 公 因 数 是 22 ,和 8 5 ,正好 是 余 数 4 因 数 ;又 如 的 36 1= 0 …63 6 1 的 最 大 公 因 数 是 6 i 是 余 数 6 6 +23 … ,6 和 2 . E好 6 的 因数 。 ( 实 根 据 辗 转 相 除 法 可 以 推 断 出 这个 结 论 是 正 确 的 ) ”其 这 时 我 追 问 学 生 : 这 个 猜 想 正 确 吗 ? 谁 能 举 出 反 例 来 驳 倒 “ 他 ?” 多 学 生举 出 了很 多 的例 子 来 反 驳 . 果 都 不 能 驳 倒 他 。 许 结 课 后 . 然 有 很 多 同学 在 积极 地 思 索 这 个 问 题 , 方 百 计 地 想 仍 千 驳 倒 赵 虹 同 学 的猜 想 。 个 过程 激发 了学 生 学 习的 内驱 力 , 这 学 生 乐 此 不疲 。 时 , 生 乐 以探 究 未 知 世 界 的 良好 品 质 已初 见 此 学
一
1刻 骨 铭 心 .
刻 骨 铭 心 的 教 学 场 景 可 以让 学 生体 验 深 刻 .其 内涵 将 深 深 地 印 刻 在 学 生 脑 海 中 , 植 人 心 田 , 无 疑 会 对 学 生 产 生 深 并 这 远的影响。 如 在 特 级 教 师 华 应 龙 执 教 的 《 学 复 习 课 》 , 学 生 进 数 中 让 行 5 钟 的解 题 比赛 后 , 生 在 经 历 了一 脸 沮 丧 、 面相 觑 、 分 学 面 恍 然大悟之后的瞬间 , 真切切地体会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真 这 种 体 验 是 刻 骨铭 心 的 , 足 以影 响 学 生 生 命 的 。 是
“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在数学课堂的运用
“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在数学课堂的运用作者:姚丽君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4年第03期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演绎着完美的真理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一种知识,需要反复练习、求证。
将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运用于数学课堂,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增强学生理解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水平。
关键词:知行合一数学课堂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其他课程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学好数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认为学数学没有用处,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且辛苦。
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打造魅力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将“知行合一”理论运用到数学课堂,能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本文拟从“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在数学课堂的运用谈些个人观点。
一、从生活中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1.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首先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数学教学。
这样才能让学生很好地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
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而社会和人的需求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所以将生活与数学教育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对许多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而又与他们的实际经验、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便会发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从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统计》教学后,设计“到校园里统计”的开放性实验课,让学生在校园里任意地统计某种植物的数量并相互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这样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既熟悉又亲切,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使数学融入生活。
2.结合资料讲述有关数学的历史知识为了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资料适时地向学生讲述有关数学的历史知识,如:在《认识小数》一课,可以向学生讲述小数点的来源;在涉及到应用题时可以介绍我国“钱”的发展变化等,使学生在自己的接受能力范围内了解更多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的重要场所,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事情。
数学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展现数学的美丽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数学课堂有趣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
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往往在于数学课堂的内容是否有趣,教学方法是否生动。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如游戏、竞赛、讨论、实践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或者组织数学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现自己的数学才华。
通过这些方式,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
注重数学课堂的启发和启示。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而数学课堂更应该是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地方。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的力量和美丽。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真实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让他们领悟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也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加强数学课堂的互动和合作。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讨论的学科,而互动和合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合作解题、展示交流等方式,营造积极的合作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互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注重数学课堂的情感教育。
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更是情感态度的塑造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在数学课堂的运用
总之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 中要选择一些符合学情的事
例, 采用生活化数学教学 , 使 同学们时刻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 , 感受到生活 中离 不开数学 知识 , 从而促进学
生对一些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蒙古矗有 ・ 基教版 3 / 2 0 1 4 :1 9
管 理
评 价
藤D w ) 州Ⅲ G德育纵横
2 . 结合 资料 讲 述 有 关数 学的 历 史 知识
为了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重视 ,教 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结
合资料适时地 向学 生讲 述有关数学 的历史知识 , 如: 在《 认 识 小 数》 一课 , 可以向学生讲述小数点 的来 源 ; 在涉 及到应用 题 时可以介绍我 国“ 钱” 的发展变化等 , 使学生在 自己的接受 能
2 . 将 数 学 练 习 生活 化
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传统 的“ 填鸭”
式 的 教 学方 法 是 不 可 取 的 。
学生积极探求知识 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 ,而社会 和人 的 需求是产生兴趣 的源泉 ,所 以将生活与数学教育巧妙结合起 来,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从而对数学学 习产 生兴趣。对许多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 , 当他们需要解 决一些 感兴趣而又与他们 的实 际经验 、 能力 相适应 的问题 时 , 便会发
力 范围内了解更多与生活有关 的数学知识 ,从 而增加 学习数
的装修方案 。诸如此类的练习 , 改变了单调枯燥 的计算 , 新颖
有趣 、 贴近生活的题 型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学生深刻地
体会到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 更能主动地学习 , 并不断增强
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摘要: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动态生成”是随着课改出现的新名词,所渭“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课堂也因此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命活力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222-01我在校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听了一节课《商不变的性质》,听完后,感觉这是一个课堂生成的好片段,于足自己整理了一下教学实录写成案例,或许能带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启示。
师:(板书12÷6=2)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这道算式。
如果我们只改变这道算式中的被除数或除数,考虑一下,商可能会怎样?生l:商变了。
生2:如果只改变被除数,被除数变大,商就会变大;被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小。
生3:如果只改变除数,除数变大,商就会变小;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大。
师:同学们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得真牢靠!如果我们同时改变这道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商可能会怎样?这个问题可能有点难度,给同学们2分钟时问,举一些例子试试,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好吗?生l:我让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算式变成了6÷3=2,商不变。
生2:我让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e 1,算式变成了13÷7=l……6,商变了。
随着交流的进程,教师在黑板e提炼出如下信息:师:请大家来观察“商不变”的这一组算式。
商既然没有随着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而变化,这其中一定包含着某种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进行一些大胆地猜想?生l:我想可能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生2:我的猜想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生3:我的猜想和前面两个同学一样。
生4:我的猜想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堂 教学 不 应 当是 一 个 封 闭 的 系统 , 生 命 的高 度 课 型 , 从 教师要构 建相应 的数学教学模 式 , 并在教学 中 使之 形 来 看 , 一 节课 都 是 不 可 重 复 的激 情 与智 慧综 合 予以实施 , 基本 固定成相对 稳定的教学流程 , 每 生 成 的过程 , 着力 构 建充满 生命 力 的课 堂教学 运 成 自己独有 的教学风格 。 要 数学教学模 式的形成要分 三步走 :一是完成 由 行体 系。” 富有生命 活力 的数 学课堂 , 指在数学课 是
式—— 客观地 研 究 , 树立 一种 新 的追求—— 超越 现 化 为 自己 的知 识 , 而夯 实数学 基 础知识 。 从 象 以认 识 隐藏 于其 背后 的本 质 ( 什 么 , 什么 ) 是 为 ,
反 思解题 思路 , 发展 思维 能力 。 师在讲 解 典 教
体 验一 种 不 同 的美 感—— 数 学美 ( 素形 容 为 “ 罗 冷 型 数学 例题 后 , 注重引 导学生对解题 思路 和方 法 要
此, 指导 学 生掌握 良好 的数 学学 习方法 , 发 学生 生 知道错误具有 比较 的价值 。教师还可提 取错误解 激
产生浓厚 的学 习兴趣就 显得尤 为重要 。
法 中的合理部分 ,引导学 生在激烈 的辩论 中学会思
学 的秘诀在 于 “ ” 悟 。特 别是数 学学 习 , 教师要 考 , 会类 比 , 会化 归 , 而有 效发 展 思维 能 力 , 学 学 从 致力 于帮助学 生学好 数学原 理 , 握一 些常 见 的数 激 活创新意识 和创新 灵感 。 掌 学思维方 法 , 养成 良好 的思 维 习惯 。对 于每 章每节 构建 富有生命 活力 的数学 课堂 , 键是要 构建 关
知行合一,让数学课堂更美丽
知行合一,让数学课堂更美丽【摘要】:小学数学是数学基础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重大。
“知行合一”是既关注知识传授,又注重知识应用的教学模式。
把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用于数学课堂,努力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会让数学教学具有生活气息,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能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课堂从此更加美丽。
【关键词】:知行合一生活实际感受价值体验快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践行“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美丽的数学课堂。
一、生活情境,使数学课堂充满趣味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学生要会在行中求知,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巧妙结合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除了学生平常无意识的观察和感受以外,有意义的生活体验的积累也很有必要。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一课,课前我让每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统计小区门口10分钟内行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类型,并将其记录在统计表中。
学生通过经历统计数量的过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数学课堂也因此生动有趣。
在三年级下册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时,我们通过把课堂内容和课堂练习引入实际生活,以教室为素材及假设对象,让学生想象如果教室要铺地板砖,应该怎样设计装修方案。
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设计出合理的装修方案。
这样的贴近生活的情境教学,改变了枯燥乏味的计算,有趣而生动的题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更能主动地学习,同时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动手操作,使数学课堂洋溢快乐陶行知曾提出:“解放孩子的双手,还孩子一双自由的手。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经验交流177作者简介:陆嘉寿(1969— ),男,壮族,广西大化人。
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各种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小学课堂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能够充分的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而全面发展。
但是在一片大好形势下,总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传统应试教育在阻碍着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作出努力。
一、目前阻碍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因素(一)传统教育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传统的教学课堂阻碍着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教师在传统课堂上进行单向的知识传输,没有过多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任何积极的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有着巨大的阻碍。
这部分教师主要是以教学年龄见长者为主,在他们的教学经验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成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他们的这种想法是落后的。
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早已经被淘汰,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因此对这部分教师应当积极的帮助他们转变思想,完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兴趣不相契合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会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本来应当是提倡的事情,但是这部分教师在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时,只会一味的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使得在别的老师的课堂上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自己课堂上却反响平平,然后也不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而是再次换用其他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行不通的原因大部分的原因是,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没有足够的敏感度,教学方法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就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
让数学课堂绽放“生命之花”
让数学课堂绽放“生命之花”作者:吕晓飞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49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生活和数学是密不可分的,他们相辅相成。
在教学中,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識与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
如何把以往的“知识课堂”回归“生命课堂”,是数学生命课堂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
一、构建生命化数学课堂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和焕发生命活力的场所。
教师要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生命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工作智慧、生活智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时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师生生命的成长。
于是,课堂便演变成为学生苦读苦学的场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被严重忽视。
这种课堂教学是不利于师生生命成长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才是师生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精神乐园。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积极交流,促进彼此之间情感的培养与发展。
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同时,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其情感的表达和认识是有差异性的,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数学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让数学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数学课堂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这是因为学生往往觉得数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无关。
数学课堂也可以充满活力并且充满生命力。
本文将讨论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享受学习过程。
要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事情来展示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比如购物、理财、交通规划等等。
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种课堂上的概念,而是有实际应用的。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学习数学更加感兴趣。
要增加课堂互动和合作。
数学课堂不仅仅是老师讲解知识,学生做练习。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进来。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接下来,要引入一些实践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利用实验、观察和测量等方法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去实践。
实践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力的学科,而且数学的解法往往不止一个。
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提出自己的解法,更好地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增加趣味性的内容。
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游戏等方式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比如可以通过一些数学谜题或者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数学课堂更加丰富有趣。
让数学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通过加入更加生动活泼的内容,并且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希望未来的数学课堂能够因为这些方法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也能够享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
小学数学“活力课堂”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活力课堂”教学探索作者:王聿松陶士梅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0年第10期摘要:“活力課堂”具备真实鲜活的情感、睿智灵活的点拨、深度融活的思维等特征。
“活力课堂”主要蕴含两根教学主线:一是学生的活力学习主线,二是教师的智慧引领主线。
这两根主线相辅相成,指向小学数学教学的形色俱佳、香味弥足、回味无穷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活力课堂情感点拨思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到了第19个年头。
宏观层面,“为学习而教”的理念已然得到普遍的认同;中观层面,应运而生的各种教学样态、主张、模式如火如荼;微观层面,课堂上先学后教、圆桌讨论等形式层出。
一时间,改革的丰富多样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师生关系、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拨开“华丽”的装饰,为什么数学课堂气氛还是那么沉闷?为什么学生对数学学习仍然提不起兴致呢?我们必须思考:怎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打动学生,让学生情不自禁、深度思辨、豁然融通?怎样的课堂才能彰显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力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追求?据此,我们提出了“活力课堂”的教学主张,即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潜力,努力打造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活力课堂”的内涵“活力”,原指生机勃勃的力量。
“活力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课堂,是师生愉悦成长的课堂,是师生思绪飞扬的课堂,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活力,不仅是指师生形体上的热烈、情感上的亢奋,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主动、活跃、深透、创新与融通。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激情幽默的语言、睿智的点拨和高屋建瓴的设计,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深度碰撞,冷静反思,升华智慧。
二、“活力课堂”的特征(一)真实鲜活的情感师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尽情展露真实鲜活的情感:教师激情调动,学生热情主动;有矛盾,有疑惑,有据理力争,有豁然开朗;可沉思,可欢笑,可争论,可犯错。
课堂有数,有人,有情。
(二)睿智灵活的点拨睿智灵活的点拨主要是对教师的要求,具体表现为:能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挖掘学生思维潜力、生长智慧的教学预案;具备很高的课堂调控能力和教学机智;能灵活地捕捉课堂生成并智慧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漫溯;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探究、思辨、反思、调整,从而学会客观、冷静、理智地分析和思考,生长智慧。
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数学,作为一门智力训练的学科,常常被学生们视为枯燥无味的科目。
然而,数学并不应该被认为是乏味的。
实际上,数学是一门丰富多彩、富有创造力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应该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程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传统上,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而学生则被动接收知识。
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沉闷和无趣。
相反,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探索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平行线的性质,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一种逻辑严谨、善于抽象和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记忆计算方法和公式,忽略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和验证解决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当学习代数方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试错法求解方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课堂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解决标准化的题型,缺乏实际应用和拓展性的问题。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
让数学课堂“美丽”转身
让数学课堂“美丽”转身【摘要】数要求等。
感谢合作!摘要:数学课堂的美丽意味着通过创新教学手段让课堂更有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入实际案例提升教学质量,利用互动性技术改善课堂氛围,以及让学生参与课堂改革。
这些方法的实施将带来数学课堂更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兴趣。
美丽的数学课堂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是非常必要的,它将给学生带来更加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更好的学习成果。
通过美丽的数学课堂,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享受探索数学这门学科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关键词】数学课堂、美丽、创新教学、兴趣、实际案例、互动性技术、学生参与、改革、教学质量、氛围、好处、有趣、必要性1. 引言1.1 数学课堂的美丽意义数学课堂的美丽意义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美丽的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美丽的数学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美丽的数学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美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美丽的数学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探索和思考,让数学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学习场所。
1.2 传统数学课堂的问题传统数学课堂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学生只是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实际动手操作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
传统数学课堂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学生们往往只是听老师讲解概念和定理,缺乏与同学们的互动讨论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机会,导致学生们对数学的理解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思考和应用数学知识。
将生命活力带入数学课堂
、
营造“ 民主 化 ” 的教 学 氛 围
和谐 民主的师生关 系 、 宽松愉悦 的课堂 氛围 , 教育教 学活 在 同一个圆上吗?你 能说 明理 由吗 ? 是 动 中学生生 动活泼 、 积极 主动发 展的基础 , 是师生 自由对 话 的 也 平台 。只有 给学 生创造一种 宽松 、 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 , 才能激发 学生 内在的学习需要 , 使他们生动活泼 , 主动有效地进行学 习。只 有在亲密融洽 的师生关 系和民主和谐 的教学 氛围 中 , 学生对课 堂 教学 才有一种愉 悦感 , 才敢 于真实地 表现 自己 , 充分发 挥 自己的 主观能动性。 常言道“ 亲其 师而信其道 。 实践证 明, ” 学生往往 喜欢
在同一个 圆上吗?为什么?
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 。培养兴趣 , 是激发 学生求知 欲望的有效
方 法 。有 了 兴 趣 , 能 激 起 学 生 的 学 习愿 望 , 动 起 学 习 的 积 极 就 调
以下是合作学习小组 中, 小丽与小鹏 同学 的一段对话 :
小丽 : 连结 A B C、D交 于 E, 因为 E A#E 所 以点 A、 C D D, B、 、
爱学生 、 重学生 、 心学生 、 尊 关 了解并 理解他 们 , 对学生抱 有亲切
焕发数学课堂强大生命活力
焕发数学课堂强大的生命活力摘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
目前数学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在花样繁多、热闹非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因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的有效性重组平等正确引领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但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实践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
我们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如何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重组教材,灵活使用教材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应当认真倾听,待学生的问题提问后,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归类,找出核心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做到未雨绸缪;其次,在课堂教学上随时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中去观察、揣摩,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思维进展程度,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位置与方向》量角度时,学生遇到了困难。
如:量“北偏西30度”,量角器零刻度线要对准方向“北”,这样的知识点学生很难搞清楚。
在学习了基本知识以后,有一位学困生主动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我就是拿着量角器不知道把零刻度线对准哪个方向?经过好几位同学的解释,他终于明白了:要量角度,必须先确定他要量的地点是靠近哪个方向的,再把零刻度线对准这个方向,往另一个方向看。
二、平等对待,关注困难学生有的教师则认为高期望理应属于优秀学生的专利,给他们提供较好的待遇,创设更好的心理氛围,连课堂回答问题时也会给他们更充足的时间。
后进生在学习上由于长期表现不佳,采取了逃避,退缩、自暴自弃的行为。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作者:孙丽丽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3年第6期浙江省永嘉县乌牛仁溪第二小学横屿校区孙丽丽【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结论,学会解答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精神;活力《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广大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课程要为原始的教学方法注入全新的理念,如何让手中的教材体现出教有情趣、学有滋味的感觉,成了我们新的话题。
为了避免课程的突然更换,令广大师生因为不适应,而给教学带来影响。
我就有了用旧教材尝试新课程的想法。
一、让旧教材体现新精神学生是教学的对象,选取教法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发展特征;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流程和思维流程来安排教学环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为主来设计教学过程。
从课堂教学“学、思、乐”三字经出发来优化教学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省时高效、事半功倍的目的。
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他们心里期待的是“这一节课好不好玩”,对感兴趣的东西就积极参与、乐此不疲,没兴趣的则拒之千里。
因此,有些烦躁的数学课之所以不能被孩子们接受,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缺乏情趣,学生学的也就没有滋味了。
针对这一时期的期待,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童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既是帮助他们做好学前心里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热情,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
“动”出数学课堂的精彩
“动”出数学课堂的精彩
姚丽君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参考》
【年(卷),期】2011(000)035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因此,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才能促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呢?
【总页数】1页(P69-69)
【作者】姚丽君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郭里园小学,22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联”出实效,“动”出精彩——“城乡联动”校本研修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2.“动”出数学课堂的精彩
3."玩"出精彩,"动"出健康——例谈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4.“动”出课堂的精彩——小学数学课堂融合动手操作的策略
5.“玩”出精彩,“动”出健康,享受亲情——论亲子休闲体育活动的创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行合一,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姚丽君摘要:“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教学理论是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有力武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演绎着完美的真理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一种知识,需要反复练习、求证。
将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运用于数学课堂,把握好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要求,是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陶行知;知行合一;数学课堂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其他课程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学好数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认为学数学没有用处,学习的过程又很枯燥乏味且辛苦,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打造魅力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将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理论运用到数学课堂,能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一、知行合一的理论渊源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起源于王阳明,他主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学习应该是先知后行,知行要合一。
陶行知先生继承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虽然王阳明的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但他却从中悟出了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随后陶行知在留学期间师从杜威,受杜威的教育理论的影响,他开始反思王阳明学说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内涵。
杜威的学说属于实用主义哲学,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陶行知在回国后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杜威的理论处处碰壁,因此他又在杜威的理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良,提出“生活及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知行合一理论,是彻底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
明代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有云:“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王守仁所说的这段话,是对知行合一教学思想的通俗概括,它的丰富内涵将在下文中通过理论阐述和举例说明得到进一步揭示。
二、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在数学课堂的运用(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教学思想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改良。
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需要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主张把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
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新的教育形式下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式。
1、从生活中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1)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数学教学。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兴趣是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联系生活,社会和人的需求是产生兴趣的源泉,将生活与数学教育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许多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而又与他们的实际经验、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便会发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从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统计》后,设计“到校园里统计”的开放性实验课,让学生在校园里任意地统计某种植物的数量并相互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这样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既熟悉又亲切,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使数学融入到了生活中去。
(2)结合资料讲述有关数学的历史知识为了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资料适时地向学生讲述有关数学的历史知识,如:在《认识小数》一课,可以向学生讲述小数点的来源;在涉及到应用题时可以介绍我国“钱”的发展变化等,使学生在自己的接受能力范围内了解更多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旦被激发,数学教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增强理解数学的能力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的最好方法,就是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入生活中的抽象数学,让学生处于逼真的问题情景中,最后能够主动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得到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乐趣。
(1)将教学情境生活化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地贴近生活,数学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真正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丰富开拓自身的知识和才干,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如苏教版第四册《认识方向》,可以通过引入学生所熟知的卡通人物,以此为基点使他们在认识东西南北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这样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到了数学知识,同时也收获了生活常识。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只有营造良好的数学生活情趣,将教学情境生活化,才能使数学变得具体、生动、直观,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将数学练习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曾经说道:“用心以制力,就是一件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和别事相互影响。
当前我国小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掌握了数学知识,却无法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导致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脱节,无法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为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结合。
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时,可以通过将课堂内容及课堂练习引入实际生活中,以教室为素材及假设对象,想象如果教室要铺地板砖,该如何设计装修方案。
由学生自己动脑发散思维寻找出合理的装修方案。
诸如此类的练习,改变了单调枯燥的计算,新颖有趣、贴近生活的题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更能主动地学习,并不断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和事物,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度。
3、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数学应用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学经常会陷入只为“做题”而“做题”的误区,这直接导致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当遇到生活中的具体数学问题就束手无策。
所以,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将数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陶行知先生早在30年代就指出: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可是怎样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实践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的呢?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能力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训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认识到数学能力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后,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日记,请你用数学眼光去读,划出日记中你认为使用不当的计量单位并写出恰当的计量单位。
早晨,我从3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10米高的凳子上喝了一杯300千克的牛奶,吃了一个50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5吨重的书包去上学。
通过这样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想象熟悉的场景,根据已知的知识发现题中不恰当的计量单位表述的可笑性,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及积极性,引发他们探求知识、巩固知识的欲望。
《认识人民币》一课,则可以采用模拟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5元钱能买哪些东西”的活动,让学生分组模拟拿5元钱到商店购物的情况。
通过这样的模拟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人民币的价值和作用,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知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如果不能将其应用到生活中,数学学习也只是纸上谈兵。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水平,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发现并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科学原理,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数学应用水平,激发他们的激情,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出思维开阔的创新型人才。
(二)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主张“社会即学校”能够大大增加教育的材料、工具、方法和环境,大大丰富学生和老师的数量。
它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的“小众教育”,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的求知精神,鼓励学生们发扬“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而不是选择把问题搁置或是只请教教师。
在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介绍一下自己比较数字大小的秘诀和方法。
小组讨论时,发现有的学生没有真正投入到讨论活动中去,没有善于倾听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
汇报时,先询问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现在你们会比较了吗?不会比的同学请举手。
”有大约1/4的学生举手了,还有几个同学游移不定,不敢举手。
举手的学生有的认为只要熟记百数表,就能根据数字在百数表里的排列顺序比较数字的大小,还有的学生认为先比十位,十位上数字大的就大,如果十位数字相同,就比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字大。
听完学生介绍的方法后,我继续询问他们:“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方便?”同学们纷纷觉得最后一种方法最方便。
“最后一种方法的确是最简单的比较方法,很多同学也都掌握了。
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不会,为什么在小组讨论时不请教一下身边的同学呢?”“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别人总是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同学们以后要多问多请教,争取找出最佳方法,好吗?”“好——”这一次学生们回答得都很整齐。
由于我经常在教学过程中询问学生经过讨论有没有找出更好的解题方法,受我的影响,他们也养成了爱问的习惯,不仅问别人,更问自己,如果自己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了,他们会问同学、问我,甚至问父母和上网查资料,这种精神比学得任何知识都更加难能可贵。
(三)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是同一件事的三个方面,对事来说是做,对自身知识的长进来说是学,对他人的影响来说是教,主张教学做合一,就是要求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教与学。
在教学过程中,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我总是会要求学生们先做题,一是为了巩固新知识,另一个方面则是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去亲身体验,即边做边学。
做完题之后我有时会要求他们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告诉大家,一个同学在讲解题思路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发问,以明确该同学所要表达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