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

合集下载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2021城乡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1)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2021城乡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1)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2021城乡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1)共296道题1、下列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确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 (单选题)A. 按照规划编制办法,选取综合指标体系,并根据上位规划分别赋值B. 综合指标体系必须包括编制办法中规定的强制性内容C. 指标确定必须采用经济容积率的计算方法进行确定D. 指标的确定必须采用多种方法相互印证试题答案:B2、下列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地块的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A. 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用地细分,细分到地块B. 经过划分后的地块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控制的基本单位C. 地块划分需要考虑用地现状、产权、开发模式、土地价值级差、行政管辖界限等因素D. 细分后的用地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控制地块,不得再次细分试题答案:D3、下列关于规划实施的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A. 规划实施包括了城市所有建设性行为B. 规划实施的作用是保证城市功能和物质设施建设之间的协调C. 规划实施的组织应当包括促进、鼓励某类项目在某些地区的集中建设D. 规划实施管理是对各项建设活动实行审批或许可以及监督检查的综合试题答案:A4、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的因素不包括()。

(单选题)A. 用地的交通通达度B. 用地的社会服务设施供给C. 用地周边的房地产价格D. 用地的环境质量试题答案:C5、下列哪个选项无法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单选题)A. 缩短上下班通勤和日常生活出行的距离B. 维护地表水的存量和地表土的品质C. 不断提高土地建设开发强度D. 高效能的建筑物形态和布局试题答案:C6、下列关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选题)A. 修建性详细规划属于法定规划B.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一种城市设计类型C.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D. 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E. 修建性详细规划侧重对土地出让的管理和控制试题答案:A,C,D7、下列关于城市布局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个项目或组织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或组织的成功实施,同时还要为决策者提供对项目或组织的有效掌控的手段。

控制指标是用来监测和评估项目或组织进展的关键指标。

下面是几点关于确定控制指标的建议:1.明确目标和目的:控制指标应该与项目或组织的目标和目的紧密相连。

在确定控制指标之前,需要明确项目或组织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途径。

只有明确了目标和目的,才能确定出与之相关的控制指标。

2.量化关键业绩指标:控制指标应该是可以量化的,以便于进行衡量和比较。

关键业绩指标可以是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指标。

例如,项目进展可以以进度完成率、关键里程碑完成率等来衡量;质量可以以错误率、用户满意度等来衡量;成本可以以预算执行情况、资源利用效率等来衡量。

3.参考过去经验和最佳实践:确定控制指标时,可以参考过去类似项目或组织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这些经验和实践可以帮助确定哪些指标是关键指标,以及如何计算和衡量这些指标。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造轮子和踩坑。

4.与相关方沟通:相关方是控制指标的使用者,他们了解项目或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确定控制指标之前,应该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讨论,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这样可以确保控制指标的制定是符合实际需要的,并且可以得到相关方的支持和认可。

5.关注与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会:目标的实现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确定控制指标时,也要考虑与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会。

风险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目标实现的困难程度和潜在的威胁,而机会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目标实现的机会和潜在的收益。

6.定期评估和调整:控制指标是动态的,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在项目或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追踪和监测控制指标的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如果一些控制指标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以确保项目或组织的顺利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1.确定关键目标和绩效指标:在制定详细规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关键目标和绩效指标。

关键目标是指实现计划所需达到的目标,而绩效指标是衡量目标实现情况的标准。

确保这些目标和指标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后续的控制工作能够准确进行。

2.参考相关指标和标准:在确定控制指标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指标和标准。

这些指标和标准可以来自行业的最佳实践、相似项目的经验教训,或者是政府法规等。

通过借鉴已有的指标和标准,可以提高控制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制定合理的时间框架:控制指标的制定应该基于合理的时间框架。

时间框架是指确定指标的起止时间和监控频率。

根据不同的项目和工作内容,可以确定不同的时间框架。

例如,对于长期项目,可以使用年度或季度为时间框架;对于短期项目,可以使用周或日为时间框架。

4.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确定控制指标时,应该考虑到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对于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指标来进行监控和评估。

例如,在项目进展方面可以制定控制指标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延误风险。

5.保持指标的有效性和可调整性:在实施过程中,控制指标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因此,应该保持控制指标的有效性和可调整性。

定期评估和审查控制指标的适用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控制指标能够持续有效地监控和评估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6.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控制指标的确定应该是一个共同协商的过程。

与相关的执行人员、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确保控制指标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这样可以提高控制指标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

7.建立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机制:最后,确定控制指标之后,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机制。

通过建立相应的数据采集、报告和反馈机制,及时获取项目进展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监控和评估的结果,可以了解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是制定和实施控制性规划的基础,它们提供了实施控制性规划所需的具体指导和目标。

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是一个复杂而且关键的过程,它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社会发展需求、环境保护要求、经济可行性等等。

本文将就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一、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前的准备工作在具体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明确规划目标和可行性。

1.问题分析:对规划的目标进行细化分析,确定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改善的方向。

同时,需要对规划的影响范围、关联因素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2.政策环境研究:研究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政策,了解政策要求和方向,明确规划框架和要求。

3.环境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对规划涉及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确保规划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进行经济可行性研究,评估规划的经济效益,确保规划的可行性。

二、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方法和步骤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具体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

以下是一般的步骤和方法:1.制定规划目标和原则:根据问题分析和政策环境研究的结果,确定规划目标和原则。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符合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

2.确定指标体系:根据规划目标和原则,制定一个完整、有序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应包括多个层次和维度,以全面评估和指导规划实施。

3.初步确定指标内容:根据问题分析和政策环境研究的结果,初步确定指标的内容和意义。

指标应具体、可测量和可操作,以便实际实施和监督。

4.评估指标的可行性:对初步确定的指标进行评估,包括环境评估和经济可行性评估。

评估结果应该反映指标是否符合政策要求和目标要求。

5.修订指标内容:根据评估结果,对指标进行修订和优化。

修订后的指标应符合环保和经济要求,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6.制定指标实施计划:制定指标实施的具体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责任分工、监测机制等。

计划应具体、可操作,以确保指标的有效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计算方式参考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计算方式参考

参考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002 年版)《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讨论稿)第一步,确定人口容量 可行性较强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人口容量=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值2人口容量=规划范围内的居住用地总面积/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3人口容量=规划范围内的居住建筑总面积/人均居住建筑面积 4土地承载力法根据建设用地潜力和有关人均用地标准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t t t l L P /= (4.3.1)式中:P t ——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L t ——根据土地开发潜力确定的预测目标年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l t ——预测目标年宜采用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5环境容量法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生态用地总面积,选取适宜的人均生态用地标准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t t t s S P /= (4.3.3)式中:P t ——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 S t ——预测目标年生态用地面积;s t ——预测目标年人均生态用地面积。

第二步,根据人口容量确定所需的配套公建,配套绿地查《居住区设计规范》,有千人指标控制的计算方式。

第三步,依据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核算各项指标。

表 3.0.2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1住宅用地(R01)2公建用地(R02)3道路用地(R03)4公共绿地(R04)表3.0.3 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m2/人)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千人) 表6.0.3注:①居住区级指标含小区和组团级指标,小区级含组团级指标;②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的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0.2规定;③总指标未含其它类,使用时应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类面积指标;④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⑤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

在采暖地区应自行确定。

公共服务设施各项目的设置规定附表A.0.3。

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学科整体框架: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内容、成果、审批、作用与地位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确定的意义、如何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容积率与哪些参数相关,如何确定)三、法定图则产生背景、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四、控规中如何加强法制化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1)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规划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占据了极其特殊的地位.在它之上有总体规划(包括分区规划),在它之下有修建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两者之间有效的过渡与衔接,起到深化前者和控制后者的作用,确保规划体系的完善和连续。

(2)管理的依据,建设的引导。

城市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中相脱节给城市发展事业带来了很大困难。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健全规划管理法制化制度,提高规划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即提供事先确定的、公开的、适当的城市规划作为管理的依据和建设的指导。

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次、深度适宜,同时又是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述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因此它是规划管理的科学依据和城市建设的有效指导。

控制什么,怎么控制都有章可循,避免了主观性和盲目性;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法律效力及其相应的规划法规,也使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得到了充分保证。

它提供的依据和指导将保证公平的长期实行,使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能够获得理想和协调的整体框架,从而有利于社会整体的持续发展。

(3)城市政策的载体。

城市政策是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城市发展的某种目标而采取的特别措施,相对于城市规划原则来说,城市政策的针对性更强。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都包含储如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城市环境保护,鼓励开发建设等方面广泛的城市政策的内容。

例如,适当放宽规划地区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可以更多的吸引开发者的投资意向,从而带动地区发展;而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多种选择,则可以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控规文本基本内容要求
(1)总则 (说明规划目的、依据、 规划原则、规划范围、适用范围、 执行主体和管理权限等内容)
(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 结构;
(3)土地使用;
(4)道路交通;
(5)绿化与水系;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五线规划 (8)市政工程管线; (9)环卫、环保、防灾等控制要求 (10)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11)城市设计引导; (12)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通则; (13)其他;
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对建设用地 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 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
用地面积单位为公顷,一般为 小数点后两位,每块用地不可 有重叠部分。
用地面积(Ap)和征地面积(Ag) 是有区别的
代征地——Ag-Ap,代征道路用地面积、代 征绿化用地面积、代征其他用地面积
用地边界
征地边界
一、用地面积
资料收集简单,计算简易、依赖性强,适应 性不够,只适应与居住为主的地块
三、典型实验法
形态规划
计算规划 控制指标
根据经验 指标确定
指标
先进行城市设计,确定出主要的城市控制要素和 指标
然后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缺陷在于工作量大并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四、类比法
分析比较与规划建设在性质、类型、规模等方面 相类似的控规案例,选择相关控制指标
14.2 规定性控制要素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控 制 体 系
6个方面,12 个控制指标
土地使用 环境容量 建筑建造 城市设计引导 配套设施
行为活动
用地面积 用地边界 用地性质 土地使用兼容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居住人口密度 绿地率
建筑限高 建筑后退 建筑间距
建筑体量 建筑形式 建筑色彩 建筑空间围合 建筑小品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地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地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地几点建议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在一个项目或计划中确定一系列具体而详细的控制指标,用于衡量和评估项目的进展和绩效。

这些控制指标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有效地管理项目,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纠正偏差和风险。

下面是几点关于确定控制指标的建议:1.设置明确的目标:在制定控制指标之前,首先要确立明确的目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量化和可达成的,明确可以帮助团队成员理解项目的方向和重要性。

根据目标,可以确定相关的控制指标。

举个例子,如果目标是提高销售额,那么相关的控制指标可以包括每月销售额、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等。

2.设计有效的指标:控制指标应该与项目目标直接相关,并且能够提供有关项目进展和绩效的有用信息。

指标应该能够量化项目的关键方面,例如质量、时间、成本或风险。

为了设计有效的指标,可以参考以下原则:-具体性:指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提供具体的数据和信息。

-可度量性:指标应该是可以被测量的,以便能够定量地评估项目的进展和绩效。

-可比性:指标应该能够用于比较不同时间点或不同项目之间的数据。

-有效性:指标应该能够帮助团队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

3.设定合理的目标值:确定控制指标时,还需要设定合理的目标值。

目标值应该是可达成的,并且与项目目标相符。

设定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值都可能会导致不真实的报告和管理行动。

为了确定合理的目标值,可以参考以下因素:-历史数据:回顾过去的项目经验和数据,了解过去的绩效和进展情况,以便设定目标值时能够参考历史数据。

-外部标准:参考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了解当前行业的表现水平。

-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考虑项目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将其纳入目标值的考虑范围。

4.监控和报告:一旦确定了控制指标和目标值,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和报告机制。

监控和报告要能够及时反映项目的进展和绩效情况,并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支持决策和采取行动。

监控和报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定期会议:定期召开项目团队会议,讨论和评估项目的进展和绩效。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对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具体细化和规划。

以下是一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步骤:
1. 确定控制目标:明确控制的目标是什么,例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缺陷率或降低成本。

2. 制定控制计划:根据控制目标,制定具体的控制计划,包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

3. 确定控制指标:根据控制目标,确定需要衡量和监测的关键指标。

例如,在减少缺陷率的目标下,可以设定每天生产的良品数作为控制指标。

4.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控制目标和指标,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可能涉及到调整生产设备,培训员工,优化生产流程等。

5. 设定控制频率和时机:确定控制检查的频率和时机,以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可能包括每日,每周或每月进行控制检查。

6. 分配责任:确定谁负责执行和监督控制措施。

分配责任可以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并能够有效地进行控制。

7. 数据收集和分析:定期收集和分析控制指标的数据,以评估控制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8. 进行反馈和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向相关人员提供反馈,并进行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以提高控制效果。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步骤,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摘要】简要回顾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的历程,提出了控制指标的确定是目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简单介绍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综合指标体系组成,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控制指标的一般确定方法,并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的几项调整要求较多的控制指标(如地块用地性质、建筑控制高度、绿地率、配置停车泊位等),最后就地块用地性质、建筑控制高度、绿地率、配置停车泊位四项控制指标的确定提出建议。

【关键词】区域分析建筑高度控制指标集中绿地率上限与下限控制1.引言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城市规划层次,其技术框架参考了美国的“区划”。

它近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形体示意阶段、控制指标抽象阶段和目前相对完整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落实总体规划意图为目的,以土地使用强度为重点,它的特点是侧重于运用指标体系体现规划意图,直接服务于城市规划管理。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施规划管理的核心层次和最重要依据,是城市政府积极引导市场,实现建设目标的最直接手段。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控规仅仅是规划管理的一个参考,未能起到应有的控制与引导作用,大部分内容在管理审批实践中均有所调整。

在工作中,甚至出现规划刚刚编制完成,有关指标就面临更改的强烈要求。

而且,当前控规编制中的突出矛盾是控制有余,引导不足。

过分强调控制作用,忽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样化、市场和形势瞬息万变的实际,显得缺乏灵活性。

如何合理的确定控制指标以引导和控制城市合理建设发展,已成为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大难题。

2.控制指标的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工作核心是在准确的土地使用空间组织的基础上,具体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两项控制,制定定性、定量的控制要求。

其具体工作是:确定各项用地使用强度、人口密度、建筑的建造量、高度等,这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都由控制指标来表达。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的内容(新)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的内容(新)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

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7.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按《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地段各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规划地段各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规划地段各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

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2006年6月1日建设部《关天落实新建住房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 165号]规定: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依法组织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首先应对拟建或改造住房建设项目的居住用地明确指出住宅建筑套密度(每公倾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住宅面积净密度(每公倾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建筑面积)两项强制性指标,指标的确定必须符合住房建设规划关于住房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套型结构比例和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等规划设计条件,并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落实到新开工商品住房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向上衔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向下衔接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设计与开发建设行为;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体现城市建设中各方角色的责、权、利关系,是实现政府规划意图、保护公共利益、保护个体权利的重要手段。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
(七)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绿地率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
(八)交通出入口方位: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
(九)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停车泊位指地块内应配置的停车车位数。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包括:居住区服务设施(中小学、托幼、居住区级公建),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电力设施(配电站、所),电信设施(电话局、邮政局),燃气设施(煤气调压站)等。
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
(四)建筑控制高度:即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五)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即建筑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六)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总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规,控规)的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
规定性指标为以下各项:
(一)用地性质:规划用地的地面积: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三)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它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人口容量:即规划地块内部每公顷用地的居住人口数。
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要求。
其他环境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旦编制好并通过相应的法定程序审批后,即形成为法定文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后即开展修建性详规和单体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由于整个开发和建设的过程较长,一定要进行跟踪管理,不允许任意修改规划,避免改变使用性质、加建、加层等违章现象出现。建设项目完成后要进行规划验收,不仅要核对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还要对配套建设、绿化环境、停车位、道路、管线等设施的各项指标进行核实,达标后才能予以验收投入使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针对某个项目或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对预期结果进行控制的计划。

以下是一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示例,内容包括计划目标、制定控制指标、确定控制频率、制定控制手段和制定控制措施。

一、计划目标: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项目在进展过程中按照计划进行,达到预期的结果。

二、制定控制指标:根据项目的任务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控制指标,用于衡量项目的进展和绩效,例如进度控制指标、质量控制指标和成本控制指标等。

三、确定控制频率: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时间要求,确定控制的频率,即进行控制的时间间隔。

可以根据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和重要节点来确定控制的频率。

四、制定控制手段: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控制指标的具体要求,确定合适的控制手段。

可以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项目的控制。

五、制定控制措施:根据控制指标和控制手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如果进度偏离计划,可以通过增加工作时间、加强资源投入或调整工作安排等方式进行控制。

六、监控和评估:根据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

可以通过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例如甘特图、里程碑计划和进度表等,对项目的进展进行监控和评估。

七、调整和改进:根据监控和评估的结果,对项目进行调整和改进。

如果项目存在问题或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达成。

八、报告和沟通:根据控制的结果和调整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撰写相关的报告,并及时进行沟通和共享。

可以通过开会、汇报、会议纪要等形式,与项目团队、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商。

九、总结和复盘:项目结束后,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总结和复盘。

可以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总结和分析项目的控制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为今后的项目实施提供借鉴和经验。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计算方式参考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计算方式参考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计算方式参考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指导方针的细化和量化。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计算方式是为了使规划的实施过程更加科学和规范,下面将介绍一些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计算方式的参考内容。

1.人口密度计算方式:人口密度=居住人口数/建筑用地面积2.绿地比例计算方式:绿地比例=绿地面积/建筑用地面积3.道路密度计算方式:道路密度=道路总长度/建筑用地面积4.停车位规划指标的计算方式:停车位数量=停车位面积/单位建筑面积1.商业用地面积计算方式:商业用地面积=商业建筑面积/商业容积率2.商业容积率计算方式:商业容积率=商业建筑面积/商业用地面积3.商业用房密度计算方式:商业用房密度=商业用房总面积/商业用地面积1.用地利用率计算方式:用地利用率=用地面积/总规划用地面积2.企业用地面积计算方式:企业用地面积=企业建筑面积/企业容积率3.建筑覆盖率计算方式:建筑覆盖率=建筑占地面积/用地面积1.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式:道路通行能力=道路总宽度×车流量2.公交车站设置间距计算方式:公交车站设置间距=道路长度/公交车站数量3.自行车停放数量计算方式:自行车停放数量=自行车停车面积/停车位面积1.绿化覆盖率计算方式: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建筑用地面积2.污水处理率计算方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量/污水排放量3.雨水利用率计算方式:雨水利用率=雨水利用量/雨水总产量以上只是一些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计算方式的参考内容,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规划要求和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规划指标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规划的可行性,确保规划的实施可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十四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查阅世界相关国家(如德国、美国等)在城市开发控制方面的相关规划制,结合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比较其优缺点。

(P356)答:我国采取“法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综合控制方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通则式开发控制,以英国为代表的判例式开发控制。

优缺点:通则式的开发控制具有透明和确定的优点,但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较为欠缺。

判例式的开发控制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但也难免会存在不透明和不确定的问题。

由于通则式和判例式的开发控制各有利弊,我国大多数城市在规划管理工作中采用“法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综合控制方式。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项指标是如何确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如何与城市设计相衔接?答: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个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详见课本P304 表14-1-1规定性控制要素: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和行为活动(课本p314 图14-2-1)引导性控制要素:城市设计;建筑高度、体量、形式与色彩控制;其他引导性控制要素控规与城市设计衔接:(P337)1)控制性详细规划从两个方面决定和影响着城市形态:其一是地块的总体格局和整体形象,这方面影响是决定性的;其二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种细则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设计的品质。

控规在实践中,强于“量”上的控制,城市设计在实践中则强于对空间“质”的引导。

2)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形成的指导作用,主要在于要比较准确地把握规划地区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关系与特色。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是为了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依照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从城市空间环境对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指导性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其中成果一部分转译为各项控制指标,纳入到控规成果中,另一部分表现为设计引导,以图则的形式补充到控规成果中,必要时可用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案进行示意与引导。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摘要简要回顾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的历程,提出了控制指标的确定是目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简单介绍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综合指标体系组成,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控制指标的一般确定方法,并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的几项调整要求较多的控制指标如地块用地性质、建筑控制高度、绿地率、配置停车泊位等,最后就地块用地性质、建筑控制高度、绿地率、配置停车泊位四项控制指标的确定提出建议; 关键词区域分析建筑高度控制指标集中绿地率上限与下限控制1.引言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城市规划层次,其技术框架参考了美国的“区划”;它近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形体示意阶段、控制指标抽象阶段和目前相对完整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落实总体规划意图为目的,以土地使用强度为重点,它的特点是侧重于运用指标体系体现规划意图,直接服务于城市规划管理;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施规划管理的核心层次和最重要依据,是城市政府积极引导市场,实现建设目标的最直接手段;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控规仅仅是规划管理的一个参考,未能起到应有的控制与引导作用,大部分内容在管理审批实践中均有所调整;在工作中,甚至出现规划刚刚编制完成,有关指标就面临更改的强烈要求;而且,当前控规编制中的突出矛盾是控制有余,引导不足;过分强调控制作用,忽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样化、市场和形势瞬息万变的实际,显得缺乏灵活性;如何合理的确定控制指标以引导和控制城市合理建设发展,已成为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大难题;2.控制指标的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工作核心是在准确的土地使用空间组织的基础上,具体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两项控制,制定定性、定量的控制要求;其具体工作是:确定各项用地使用强度、人口密度、建筑的建造量、高度等,这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都由控制指标来表达; 目前,常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综合指标体系可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种;前者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后者是参照执行的;规定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指导性指标: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建筑色彩要求、其他环境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控制指标的确定方法一般有反馈法、比较法、经济法、标准法和容量法五种;其中,标准法主要适用于以居住生活区为主的规划地段,而容量法则只适用于旧城改造与居住区规划;由于这些方法均有长短,且侧重点不同,故较为科学的做法是结合上述方法综合考虑,通过比较验算后,制定出适宜的控制指标数值,该数值应该是个范围值; 3.几点建议依据有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在规划管理部门已经受理的控规调整案例中,集中在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控制高度、绿地率、建筑密度和停车泊位这六项指标的调整需求较多,且就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控制高度这三项指标的调整幅度较大;下列就顺德实际工作中,调整需求较多的几项控制指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引入“区域分析”,合理进行用地“定位”和“定性”在很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规划的地块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阶段一般都已明确其用地性质、道路交通等条件,所以规划师往往直接将规划的重点就放到地块内部的用地布局、交通组织以及形态控制上,从而缺乏对上一层次规划针对本地块所做出的规定性的要求做深入分析;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从指导思想和规划理念上就缺乏准确的方向,各项规划要素也难以有切实的依据和科学的定位;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引入“区域分析”,结合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将要规划的用地及其周边用地的现状情况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才能保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正确把握规划用地的“定位”和“定性”,才能更加合理布设规划区内的用地结构和配置配套设施,明确规划区在城市整体景观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承担的角色;通过高度控制分级和高度分类,进行建筑高度综合控制管理;高度控制分级“高度控制分级”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体现城市建筑高度管理中的刚性影响因素与弹性影响因素,在规划管理中需要不同的力度;仔细分析在影响建筑控制高度的各项因素中,刚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特色风貌和肌理保护因素;文物保护、上层次城市景观控制要求;技术控制因素,如航空港、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针对刚性影响因素在规划管理中要求能够也必须以真实、直观的技术手段加以描述和限制,要求以客观标识反映其刚性特征,以真实、客观、精确的技术平台,对建设项目进行客观评价,对不符合限定条件和技术要求的方案实行一票否决,并可以指导和支持方案调整;弹性影响因素包括:城市轮廓线、街道比例和尺度、城市重点景观视廊等;对于弹性影响因素,确定指标的基本技术手段为城市设计;完成城市设计的区域可以将成果作为控制依据,没有进行城市设计区域的个案不宜进行限制;建议对城市重点区域进行城市设计研究,以弥补此项不足;对一般区域可不做硬性要求;根据刚性影响因素与弹性影响因素的控制的不同,提出建筑高度控制分级划分标准表1;其中一级A针对的是刚性影响因素的控制;二级B和三级C针对的是弹性影响因素的控制管理,并根据所处区域对城市景观控制的重要性不同,划分为两级不同高度控制分级,采取不同的规划管理措施;表1:建筑高度控制分级注:本分类以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4.3.1条建筑高度的控制中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科学合理划定“高度分类”通过研究总结各种建筑规范可以明确,建筑设计标准的划分与建筑的使用性质联系密切;各类建筑由于使用性质、使用要求不同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即使在民用建筑中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设计标准也不同;因此,在划分建筑高度分类时,可以依据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分别按民用建筑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及农业建筑采取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各种建筑设计规范可以发现,很多影响建筑设计标准的重要因素都与高度指标密切相关;由于建筑高度的不同,须满足的规范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建筑防火规范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之分;所以,在划分建筑控制高度分类时,应与建筑设计规范中的各种要求紧密衔接,这样就可以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节约能源、节约材料的设计理念,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控制;因此,在充分研究和总结各项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建筑控制高度管理分类办法:与建筑规范相结合,增加了建筑层数的控制要求,将原有的11项分类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划分为3-5类,每级的划分都以一定的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为依据,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增加建筑控制高度分类的科学性,即每一级别的划分都有“法”可依;表2:民用建筑高度分类注:①: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中对建筑控制地带的相关要求为依据进行划分;②:以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3.1.2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为依据进行划分;③:6 0m高度按 1 8层居住建筑每层 5m计算取整获得;④:以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3.1.1条民用建筑的分类为依据进行划分确定;⑤: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三章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中对高层建筑的防火分类的划分为依据;⑥:以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3.1.2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中对超高层建筑的划分为依据进行划分;⑦: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1.0.5条中的特殊要求为依据划分;表3:工业建筑高度分类注① :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相关要求为依据;综合控制管理明确了建筑控制分级与高度分类后,为达到科学合理的控制管理目标,在编制指标和管理中拟采取控制分级、高度分类与详细控制数值综合控制管理办法;如:其中,“控制分级”是首要控制条件,列在数据的首位,即某一用地的建筑高度的主导影响因素是属于刚性因素,还是不同控制级别的弹性因素;“高度分类”是次要控制条件,即某一用地的建筑高度具体分类控制范围;“详细控制数值”为“高度分类”的具体说明性条件,即某一用地的建筑高度具体控制高度值;增设“集中绿地率”作为绿地率的补充控制指标目前,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绿地率的提法是一种泛绿色用地概念;只要是建筑基底规定距离以外,除去道路、停车用地的绿色空间,均算作绿地面积纳入绿地率的计算;它与建筑密度成了直接对应的数据,在指标规定中并没有较大控制意义;因此,建议将集中绿地率纳入控制指标之中;集中绿地率是指地块内集中建设的绿地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值,以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这是对原绿地率指标的完善,在实际操作中具有更大建设指导意义;停车位配建指标的上限与下限控制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停车位控制的办法是基于功能配置优先的原则之上的,这是城市进入机动化时代初期,为应对城市停车空问的绝对不足而普遍采用的手段,因此是特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小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负荷不断加重,城市道路交通的状况不断恶化,城市交通进入资源约束阶段,停车位控制原则也逐步转向资源限制优先, 即不仅要考虑建筑使用的基本需求,还要研究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的限度,自觉地把停车位控制纳入对交通需求管理TOM的系统中,保证城市交通的良性发展;从功能配置优先到资源限制优先,是停车位控制理念的重要转变;在资源限制优先原则指导下,停车位控制强调下限管理,即某种类型的建筑物一定要按照某种比例,配建与其规模相当的停车位,以满足小汽车的使用要求;在资源限制优先的原则指导下,停车位控制更强调上限管理,即一定区域内所能容纳的小汽车停车位必须与本地道路承载能力相协调,以保留充分的道路空间,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地区的广义可达性;资源限制优先并不意味着要控制小汽车的拥有,而是强调对使用小汽车行为的控制;落实到规划指标控制方面,不应过分控制住宅配建停车,而应将重点放在控制就业岗位、公共建筑的停车方面;对于居住建筑而言,停车位是车辆的家,是所有出行的基本出发地;控制指标应以下限管理为主,上限管理为辅,尽量做到车有其位,这对于保障居住区正常的停车秩序非常重要;对于公共建筑而言,停车位是所有车辆的目的地;为控制汽车的过度使用,控制指标应以上限管理为主,下限管理为辅,以道路通行能力来限制和校核停车位配置的总量;对于工业建筑而言,停车位是货运车辆的中转地;控制指标应以下限管理为主,上限管理为辅,充分考虑车辆的集散及货物转运的问题,以保障道路具有良好的通行能力;4.结语“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控规不管编制得多么完善,仅仅是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只有通过实施管理才能变成现实,任何规划实施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都可能使控规的设计意图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只有做好规划的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参与和监督规划的实施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控规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促进城市建设的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确定的几点建议1.明确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在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前,必须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以及在每个阶段应该实现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是数量化的,如完成时间、成本和质量等,也可以是非数量化的,比如改进客户满意度。

这些目标将成为你确定控制指标的依据。

2.选择关键绩效指标:从项目目标中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来衡量项目的进展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绩效指标应该能够直观、准确地反映项目的实际状况,例如项目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控制和客户满意度等。

确保所选择的指标与项目目标密切相关,并能够提供有关项目进展的全面信息。

3.量化指标:最好选择可以量化的指标来衡量项目进展。

将指标数字化可以更好地跟踪和分析项目的实际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量化指标还可以为项目管理者提供有关项目进展的客观数据,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决策。

4.制定具体的控制指标:在确定控制指标时,应尽量具体和明确,以便更容易理解和使用。

例如,代替使用“提高成本效益”这样的模糊概念,可以使用“减少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10%”这样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成本效益。

5.设定合理的目标值:控制指标的设定应该既有挑战性又合理可行。

目标值应该是可以通过合理的努力和资源投入实现的,而不是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的。

同时,目标值也应该与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符,以便进行有效的比较和评估。

6.明确责任和时间框架:为了保证控制指标的有效实施,需要明确每个指标的责任人和时间框架。

每个责任人应该清楚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值,并且需要按照预定的时间安排来提交相关数据和报告。

这样可以确保项目的控制指标能够按时得到更新和评估。

7.定期监测和评估:一旦控制指标确定并开始实施,就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这可以通过设立定期的报告和审查机制来实现,以便掌握项目的实际状况,并及时调整控制策略。

监测和评估也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发现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总之,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指标的确定需要仔细的计划和分析。

浅谈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

浅谈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

浅谈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对城市、区域或特定空间进行的细化规划,其中控制指标是对规划目标的具体量化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的设置,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需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首先,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行规划,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细化,因此控制指标应该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进行设置的。

例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城市发展的总体容积率,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则需要对各个分区的容积率进行具体规定。

其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应考虑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控制指标可以对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等进行具体规定,以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针对一些特定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划分,规定不同区域的土地用途和建筑密度,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因此控制指标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需求。

例如,在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可以设置绿地率指标,要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保留一定的绿地,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此外,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控制指标也需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一些特定区域的详细规划中可以设置商业用地比例指标,以促进商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最后,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应该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

规划是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和提高城市质量,因此控制指标的制定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这就要求控制指标要具体明确,能够量化和衡量。

同时,控制指标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规划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政策可行性等方面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天台县城东、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3、具体控制指标
3.1用地性质
(1)按照总体规划确定
(2)城市规模、城市特征
(3)所处区位、土地开发性质
(4)现状用地性质
3.2用地边界
3.21建筑高度影响:建筑高度超过一定高度时,因结构及消防的要求相应的提高,每层建筑面积必须达到某个值时才经济的。

这就需要有相应大小的地块。

3.22道路网密度与地块划分
(1)按用地性质和功能结构做大的划分;
(2)再用道路网进行细的分割;
(3)综合考虑路网密度,干路保持一定间距。

3.23土地产权与地块划分
首先,通过对中心城区土地市场对不同地块大小的需求分析,对近5年主要两类公共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出让地的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pss软件算出平均值,再利用spss 聚类分析算出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居住用地大小的中心值。

其次,将地块大小的进行时间顺序分析,得出出让的商业办公地块,居住用地出让的大小的范围值。

最后,与国外不同土地资源城市类比,最终确定出让地块大小
(资料来源《CBD密路网模式地块划分研究——以琶洲-员村地区为例》)。

3.3容积率控制
3.31容积率的确定
(1)定性分析
a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其土地利用方式及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类比方法加以确定。

b土地的使用性质:容积率的确定必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性质来确定。

c区位条件:交通区位、城市区位、环境区位等综合考虑。

d人口容量:确定一个区的人口容量,估算平均的容积率。

e土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及周围环境状况
f他规划控制指标相协调
g土地出让价格
(二)定量分析(主要针对老城区,考虑拆迁成本)
a.最低经济容积率
由于开发总投入×利润率=总产出-总投入。

因此,在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通常以行业正常利润率为计算依据),通过计算能得出该利润率下的“最低经济容积率”,即
FAR=(P1+P2+P3+P4+P5+P6)*(1+R)/[S-P4(1+R)]
其中:P1:土地出让基准低价;P2:土地征用费;P3:动迁安置成本;P4:建安成本;P5:基础设施费用;P6开发费用;R:法定利润;S:销售价格
b.拆建比
或者根据既定的地价、房屋重建价格等约束条件,计算单位面积上的投入、产出情况,从而得出单位面积上的拆建比,从而为既定地块的容积率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资料来自《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经济分析初探》段兆广)
3.32容积率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
(资料来自《容积率确定方法探讨》咸宝林,陈晓键)
3.33容积率与车位的关系
当一块用地的容积率初步确定后,我们可以通过测算车位数来确定容积率是否合理。

(1)首先我们先确定用地的定位,确定用地的停车方式,是地面停车或是地下停车,地下车库一层、二层或是更多,然后假设整个地块地下车库的面积以及利用情况,这里我们初步设定车库一层实用面积为地块面积的60%(数值可通过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个车位面积为30m²(数值可通过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就可以得到最大车位数。

(2)对比《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或其他相关规定的车位数据,可以得出容积率的设定是否合理。

3.34日照约束容积率
城市房地产开发中考那个容积率和基地周边建筑日照标准经常发生矛盾,按容积率上限开发会出现周边建筑(主要是住宅)的日照到不到国家标准。

应估算日照约束下的容积率,估算方法主要有三种:
(1)相似基地参照法:选择若干情况相近、已开发的基地,对容积率、日照、建筑布局进行评价,获得经验性的结论,作为新基地规划设计条件的参照。

(2)设计方案试做法。

试做基地的建筑布局方案,对日照、容积率检验,得出可行的容积率指标。

(3)最大容积率估算法。

在满足标准、规范的条件下,估算最大容积率,再根据经验进行调整。

(资料来自《日照标准约束下的建筑容积率估算方法探讨》宋小冬孙澄宇)
3.4建筑密度控制
(1)建筑密度与绿化绿及停车: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40%-50%,用地中还需要留出部分面积用作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

(2)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关系:
(3)建筑密度与容积率
(资料来自《对我国住宅合理密度的初探》杨松筠陈伟)
3.5 建筑高度
对于建筑高度的确定,国内各种研究提出过不同的方法,归结起来就是选取山体水体、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文物古迹、历史街区、机场、微波通道等因子绘制图纸并定量分析,加权整合生成允许高层建筑建设区域,得出建筑高度控制模型。

一共分为三步:
(1)建立模型,明确高度控制要求。

(2)分区分控,提出分级控制类型。

(3)分级控制,规划管理刚柔并济。

(资料来自《控规建筑高度弹性控制方法探讨》杨新海平茜)
3.6建筑间距
影响建筑间距的主要因素有:
⑴日照影响的因素:⑵消防安全的因素:⑶卫生防疫的因素:⑷施工安全的因素:⑸空间关系的因素:⑹其他方面因素:如通道的安排、工程管线的布置也会影响建筑间距。

(具体参照《天台市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7建筑后退
如果规划部门没有对相邻地块作出性质确定,则按本地块确定,本地块为高层住宅,那相邻地块也当成是高层住宅进行考虑。

本地块为多层住宅,那相邻地块也按多层住宅考虑。

(具体参照《天台市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