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性研究
郯城-庐江断裂带是我国著名的超壳断裂带,地壳结构变异带,也是中国东部的一条强震活动带。有文字记录以来,中国境内共发生3次85级特大地震其中两次在中国的西部,即1920年海原8.5级地震、1950年察隅8.6级地震;另一次就是在中国东部,即是1668年发生在探路断裂带中段的郯城8.5级地震。近期又在郯庐带附近先后发生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5年海城7.3级地震。
这条大断裂带历来是中、外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地震学家的关注地带。办世界以来有关专家学者对郯庐带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场地、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特征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十几年来亦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方法重点研究郯庐带的地震活动规律,取得一些新的成果。这里仅就研究郯庐带地震活动你高兴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方法等作一阐述。
一、研究目的、意义
郯庐带之所以从开始被发现就受到国内外低下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九十应为这条巨大的断裂带的形成、烟花对大地震构造、矿产分布、资源开发、强震孕育、地壳动力学的认识具有直接作用。近一二十年来,广大地震地震工作者经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考察,积累了丰富的低着资料,结合地震、地形变、地球物理等方面研究成果,写成了专著《郯庐断裂》。着重阐述了郯庐带在晚新时代和现代构造活动形状。它对深入研究郯庐断裂带乃至我国大陆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和我国板块内活动断裂及其动力学特征等课题
都具有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在众多的郯庐带的研究文献中都非常重视该断裂带的分段性问题,即不同段落断裂带的演化历史、构造极其运动特征等不甚相同。这是由于分段性是单列带的基本属性,是客观差异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低着构造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笔者将从零一个侧面-地震活动性方面全面研究郯庐带,重点研究其地震活动的段落差异性。该研究有益于对郯庐带目前所处最新构造活动及性质认识的深入,对地壳动力学研究将起到促进作用,对郯庐带强震活动的规律性及其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的的认识深化一步。这些研究结果对郯庐带地质学、地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纵深贯穿与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区域且东临沿海经济开发区,对于它的地震活动规律和趋势分析,有利于沿海带烈度区划、工程地震、震害预防等项关注的展开,对国民经济的增值作用不可忽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
二、研究内容
尽管对于郯庐带南北延伸问题一直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辽宁开原到湖北广济这一段地质条件工作者已有共识。而郯庐带的地震活动恰好相对及纵欲此段,一般称之为郯庐带,为研究沿带区域地震活动性,取郯庐带两侧各约100KM。其中研究区域长约1600KM,宽约200KM。这一范围包括沿带发生的主要地震,也涉及郯庐主要断裂的次级断裂。这就是本书的研究范围。
本书在前人关注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吸收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对郯庐带地震
活动性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1)郯庐带地震历史资料和现代仪器记录资料的可靠性论证以及资料的选取原则和依据。
2)从现代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以及地震活动基本图像入手,阐述了郯庐带地震带划分的一句及其合理性。
3)一次详细研究郯庐带7级以上强震序列的特征、基本类型及其共性,以及该带强震真元环境解释模型;历史中强震群活动时空规律性、自相似性、有序性以及时空烟花的规律性;现代弱震群体活动时空图像的随机性、丛集性和段落差异性,以及与断裂活动强度的相关性。
4)系统地搜集和处理大量的地震震元机制结果,分析全带现代构造应力场取向的基本特征及分区特征,探讨应立场取向、断裂分布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5)对郯庐带强震震兆特征、长期地震后的趋势以及潜在强震震源的划分做了分析研究。
本书最后还指出郯庐带地震学研究中尚包含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很多科学问题,如渤海区段强镇的频发性原因、郯城8.5级巨震的形成条件、郯庐带地震活动分段性的成因等,这些问题虽然在书中做了专门讨论但是很多事初步的,尚待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研究途径和方法
笔者着力调动地震学诸多常规方法和新方法,将全带与局部区段、地震个体和群体、强震和弱震、静态和动态、定性和定量、现象和成因
等结合起来,对上述洋酒内容开展系统的探讨,以期对郯庐带地震活动的非均匀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1)对不同层次地震时空强非均匀性及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从不同侧面认识郯庐带地震活动特征将地震强度的大中小,地震时间尺度的长中短,地震空间范围的整体和局部既联系有独立的予以剖析。考虑地震资料时间长度不同、精度不同等因素,对强震序列、中等地震与强震、弱震的群体特征分贝研究,同时对强震、弱震关系的分析亦贯穿其中。既探讨大空间、长时间、高震级地震时空分布的有序性,有研究局域、短时、弱震时空分布的有序性。总结郯庐带强震前几年至十几年尺度的中长期地震活动性征兆,同时已给出几十年之百年尺度的长期地震活动性趋势预测乃至没有时间概念的强震潜在震源区,及分析全带地震活动的总体趋势有分析其分段特征及其差异。
2)将图像定性分析与
沂沭断裂带研究综述
1、沂沭断裂带西侧莫霍面缓缓西倾,下地壳厚度逐渐增加,而东侧莫霍面迅速东升,下地壳厚度减薄。从而反映沂沭断裂带下地壳(包括莫霍面)是突变而不是连续的结构形态,对其中上地壳速度结构分布、形成机制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表明沂沭断裂带古裂谷区的壳幔结构同典型的裂谷区的地幔上拱有一定的差别(刘昌铨、刘光夏,1987);
2、1981年林趾祥等据沂沭断裂带现代小震在1668年郯城8.5级大震区密集分布、频度高而且震级低等特点认为该区域近期没有强震发生,这一见解对郯城大震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重新评定鲁南地震区划工作中,高维明和李家灵等(1988)年,习守中等(1988)年和王启明(1988)利用不同方法得到沂沭断裂带8级打针原地重复周期为3000年左右,而不是原先人们认为的300年左右,为该区地震烈度的合理评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3、1984年李家灵等指出沂沭断裂带现代地震主要发生于东地堑内。
4、沂沭断裂带主应力轴及主张应力轴的取向分别为北东72°及北西342°,但是不同地段的主应力轴取向有很大差别。其与发震断层的夹角不同,从而导致小震的分段差异性活动(周翠英等,1987)。对沂沭断裂带地壳浅部钻孔应力解除法测量结果表明,该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东-近东西向,最大剪应力随离开郯庐断裂带的距离增加而增加(李方全,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