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的毒性毒理
蛇毒的毒性毒理
University
Sunday, September 08, 2019
动物生理学 姓名:丁彦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2008级
Sunday, September 08, 2019
毒蛇的分类及主要分布范围 蛇毒的毒性及毒理 毒蛇咬伤中毒的发病机制 蛇毒的应用与开发
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LPA2进入
Sunday, September 08, 2019
Sunday, September 08, 2019
血液循环毒素
University
血循毒素主要存在于五步蛇(Ancistrodonacutus)、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竹叶青蛇(Trimeresuresstejnegeri)等 蛇毒中,眼镜蛇、蝮蛇亦含有此毒素。
Sunday, September 08, 2019
Sunday, September 08, 2019
University
白眉蝮
灰蓝扁尾海蛇 尖 吻 蝮
金环蛇
眼镜王蛇
舟 山 眼 镜 蛇
Sunday, September 08, 2019
银环蛇
烙铁头
圆斑蝰 白 唇 竹 叶 青
Sunday, September 08, 2019
Sunday, September 08, 2019
神经毒素
University
神经毒素主要存在于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的毒液中, 眼镜蛇、蝮蛇也含有此毒素。
神经毒素按作用部位、作用方式分为两种类 ⒈突触前神经毒素 ⒉突出后神经毒素
在这两种神经毒素的共同作用下,双重地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引起骨骼肌呈弛缓性麻痹。
关于蛇毒
毒蛇产生的用于致猎物于死地的巨毒物质,它并非生存逼迫它们产生的,而是大自然神秘莫测地在它们身上调制而成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型毒液,其中神经性毒液主要由一种非洲树眼镜蛇分泌,溶血型毒素主要由蝰蛇(蝮蛇)和响尾蛇产生,溶血型毒液比神经性蛇毒是毒蛇分泌出来的一种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也是毒蛇咬人后引起中毒反应的物质。
新鲜的蛇毒为略带腥味的蛋清样粘稠液体,呈黄色、淡黄色、绿色,甚至无色。
新鲜时呈中性或弱酸性反应,放置稍久可变成碱性,含水量50%~75%,比重在1.030~1.080之间。
新鲜毒液接触空气易产生泡沫,室温下放置24小时易腐败变质,丧失起毒性。
冰箱中可以保持15~30天,在40℃保存时间较久,经过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处理后的蛇毒可于室温下保存20~30年,但毒性强度和一些酶的活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遇水仍能溶解。
蛇毒经紫外线及加热后毒性消失。
反能使蛋白质沉淀变性的强酸、强碱及重金属盐类,均能破坏蛇毒。
蛇毒还易受氧化剂、还原剂、蛋白水解酶类等的分解、破坏,从而失去蛇毒的特点是成分复杂,不同的蛇种、亚种、甚至同一种蛇不同季节所分泌的毒液,其毒性成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将蛇毒分离提纯,目前已知有神经毒素、心脏毒素、凝血毒素、出血毒素及酶类等主要成分。
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其中一些具有生物活性,或与生物活性有一定关系。
蛇毒经纯化后,1,血液循环毒素。
如蝰蛇、腹蛇、竹叶青、五步蛇等。
它造成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常发生皮肤坏死,淋巴结肿大。
经6-8小时可扩散到头部、颈部、四肢和腰背部。
病犬战栗,体温升高,心动加快,呼吸困难,不能站立。
鼻出血,尿血,抽搐。
如果咬伤后4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则最后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2,神经毒素。
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等蛇分泌的毒素。
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
毒蛇咬伤疾病
毒蛇咬伤疾病毒蛇咬伤后引起发病的缘由是由于毒腺中所分泌的蛇毒,主要为蛋白质,系多肽和多种酶组成。
蛇毒可分为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
前者对中枢、四周神经、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等产生损害作用,可引起惊厥、瘫痪和呼吸麻痹;后者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心律失常、循环衰竭、溶血和出血。
主要见于我国南方农村、山区,夏秋季节发病较多。
病因毒蛇咬伤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一)毒蛇的分类:毒蛇大致可分成三大类1、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
2、以血液毒为主的毒蛇:有竹叶青、蝰蛇和龟壳花蛇等,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引起溶血、出血、凝血及心脏衰竭。
3、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毒蛇:有蝮蛇,大眼镜蛇和眼镜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
(二)蛇毒的有效成份:1、神经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2、心脏毒:主要作用于心脏引起心衰。
3、溶细胞毒:可使血细胞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坏死。
4、凝血素:可引起血栓形成。
5、各种酶:可引起溶血和组织破坏。
(三)蛇毒的毒性强度:各种毒蛇毒液的毒性强度是不同的,有的毒蛇伤人后死亡率高;有的仅引起症状,下表列出几种毒蛇一次放毒量和致命的干毒量的比较。
(表1-21)(二)发病机制蛇毒可分为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
前者对中枢、四周神经、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等产生损害作用,可引起惊厥、瘫痪和呼吸麻痹;后者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心律失常、循环衰竭、溶血和出血。
由于蛇毒中的磷脂酶A和极体释放的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引起局部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产生明显的水肿。
症状毒蛇咬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诊断蛇毒咬伤时要考虑并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否为蛇咬伤:道先必需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娱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
蛇毒成分对人体细胞尤其神经元的影响机制研究
蛇毒成分对人体细胞尤其神经元的影响机制研究蛇毒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蛇毒中的成分主要包括多种蛋白质和肽类物质。
这些物质在进入人体后,会直接作用于神经元,导致神经细胞的功能受损,引起各种严重的症状。
因此,研究蛇毒成分对人体细胞特别是神经元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蛇毒成分的种类和作用机制蛇毒中主要包括神经毒素、血凝抑制剂、肌肉松弛剂、磷脂酶A2等多种成分。
其中神经毒素是最具有毒性的成分,它能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并影响神经细胞的膜通透性、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等功能。
血凝抑制剂则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过程,肌肉松弛剂可以通过抑制肌肉收缩产生松弛作用。
磷脂酶A2则能够促进磷脂的水解,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二、蛇毒成分对人体细胞的影响1. 蛇毒成分对神经元的影响蛇毒成分对神经元的影响是最为显著和重要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甲酰胆碱受体的阻断作用。
部分蛇毒成分能够与神经元表面的甲酰胆碱受体结合,进而使该受体无法结合甲酰胆碱而阻断了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受阻,从而出现肌肉松弛、呼吸麻痹等症状。
(2)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
另外一些蛇毒成分则能够作用于神经元膜上的离子通道,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离子内外流动,干扰神经冲动的传导,导致神经元失去正常功能,甚至坏死。
(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某些蛇毒成分还能诱导神经细胞发生凋亡,从而破坏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严重的神经症状。
2. 蛇毒成分对其他细胞的影响除了神经元,蛇毒成分还能够影响身体其他组织和器官,如肌肉、心脏、肺等组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肌肉的松弛作用。
肌肉松弛剂可以通过抑制肌肉收缩的神经传递和肌肉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等方式,直接引起肌肉松弛甚至瘫痪。
(2)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蛇毒成分可以干扰心脏的正常收缩和心脏的心电图活动,导致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3)肺和肝脏的毒性作用。
蛇毒的毒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
海登陆作战以及和平时期的岛屿防御等都要面临海洋生物伤的危险。
同时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产业开发的重点地区,近年来随着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增多,海上作业人员及海边度假游客遭受海洋生物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其中,海蛇咬伤是最常见、最严重的海洋生物伤,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进行常见海蛇咬伤的防治研究是我军进行海上军事行动面临的特殊医疗卫生保障课题;也关系到海洋资源开发,如潜水作业、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沿海城市旅游业及沿海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我国必须加紧抗海蛇毒血清的研制、推广生产和应用研究。
同时抗海蛇毒血清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特别是当抗蛇毒血清不能在现场立即使用时(这种情况将占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器质性损伤,表现出严重的中毒症状,预计此时单凭抗蛇毒血清难以使患者快速痊愈,需用哪些对症支持措施正是需要研究的内容;另外,抗海蛇毒血清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监护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尽早发现病情变化、进行预见性的急救护理,也是亟待研究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1] 覃公平1中国毒蛇学[M]1第2版1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151[2] 包水明,周亚平1我国主要毒蛇及其毒性、排毒量和蛇伤救治[J]1江西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997,18(6):512521[3] T u A T1B i otoxicol ogy of sea snake venom s[J]1A nnEm erg M ed,1987,16(9):1023210281[4] CharlesM Ph illi p s1Sea snake envenom ati on[J]1D er m atol ogicT herapy,2002,15(1):581[5] 王乃平1广西部分地区1990年蛇伤399例流行病学研究[J]1蛇志,1991,3(2):4281[6] 王光禄157例海蛇咬伤治疗分析[J]1蛇志,1999,11(3):502511[7] 张黎明,陈志龙,吕 挺,等1南海及北部湾海域海洋生物伤及其防治调查[J]1中国公共卫生,2001,17(9):83328341[8] 李其斌,川村善治,泽井芳男,等1精制多价抗海蛇毒血清的制作[J]1蛇志,2001,13(2):791 [9] R aid H A1Sea snake bites[J]1B risM ed J,1956,2:731[10] Cheymol J,et al1A cti on neure m usculaire de croisveni os d′hydroph iile′s[J]1Toxicon,1976,5:1111 [11] 陈家树,吴秀荣1平颏海蛇毒的毒理学研究[J]1动物学报,1990,36(3):26822721[12] 李其斌,王乃平,汤圣希,等1抗青环海蛇毒血清治疗海蛇咬伤4例报告[J]1蛇志,1994,6(4):4261[13] A li S A,A lam J M,A bbasi A,et al1Sea snakehydroph is cyanocinctus venom H istopathol ogicalchanges induced by a m yotoxic phos pholi pase A2(PLA22H1)[J]1Toxicon,2000,38(5):68727051 [14] W h ite J1Envenom ing and antivenom use in A ustralia[J]1Toxicon,1998,36(11):1483214921 [15] C raig T hom asM D1Susan Scott1F irst A id andM edical T reatm entof H aw aii’sM arine Injuries[M]1In:A ll Stings Considered1[16] Am aral C F S,Compolina D,D iasM D,et al1Tourniquet ineffectiveness to reduce the severity ofenvenom ing after C rotalus durissus snake bite inBel o Horizonte M inas Gerais B razil[J]1Toxicon,1998,36(5):80528081[17] SutherlandS K1T reatm ent of snake bite and arach ridpois oning[J]1A ustralian Fam ily Physician,1978,27222881[18] 马成尧,倪丽娟,等1临床应用抗蛇毒血清皮试的体会[J]1蛇志,2001113(3):362381[19] Khow Chanhom e Omore1Effectiveness of T hai cobra(N aja kaou th ia)antivenom against sea snake(L ap e m is hardw ick ii)venom:verificati on by affinitypurified F(AB′)22fragm ents[J]1J2N at2Toxins,2001,10(3):24922531[20] 庞卫国,庞家善1两种抗蛇毒血清治疗青环海蛇咬伤1例报告[J]1蛇志,1997,9(4):501蛇毒的毒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贾 艳1,胡延春1,张乃生2(11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科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21解放军军需大学兽医系,吉林长春 130062) [分类号]R99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639(2004)02-0023-10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属于生物毒素。
毒蛇咬伤中毒PPT课件
8
(一) 血液毒所致临床表现 1、局部表疱、 血疱,有组织坏死和出血,伤口剧痛,可伴附 近区域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淋巴结肿痛。 2、 全身表现 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全身广泛 皮肤出血斑、鼻出血、齿龈渗血等。内脏出血 表现为咯血、呕血、便血或尿血,女性阴道流 血等。也可能发生溶血性黄疸及血红蛋白尿, 以上因素可导致休克,乃至全身各主要脏器受 损,。
5
2、出血毒 能损伤毛细血管壁细胞间粘和物, 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至血管外。 此类蛇毒也能破坏凝血活素,蛋白酶还能 增加出血毒的活性,导致被毒蛇咬伤者有 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
3、溶血素 蛇毒的直接溶血因素可致蛇咬伤 者发生溶血。另有磷脂酶A能将卵磷脂或脑 磷脂水解变成溶血卵磷脂或溶血脑磷脂, 也可使红细胞溶解。
7、试验性诊断 对高度可疑蛇咬伤者可试行中和毒素试 验,即用单价抗蛇毒血清,皮试阴性后,予以常规静脉 给药,若中毒症状有所控制,则有可能是本类毒蛇咬伤。
13
(一)防止蛇毒继续吸收和扩散 (二)解毒治疗 (三)对症、支持治疗
14
(一)防止蛇毒继续吸收和扩散 1、蛇咬伤 者应立即卧位,减少活动,应由他人将其 护送到医院。2、扎止血带 以阻断静脉和淋 巴回流为宜,每15~30min放松止血带1~ 2min,具备系统抢救条件后停止扎带,最 好在2h内完毕止血带的作用。
15
3、伤口处理 (1)冲洗蛇咬伤处 ;拔出残留毒牙, 可用5%依地酸钠溶液冲洗,能抑制蛇毒中蛋白水解 酶的活性,防止局部环死。
(2)灼烧伤口 本法能破坏蛇毒,但忌用酸、碘等 烧伤口。
(3)切开伤口吸引器吸吮毒液排毒 。 (4)伤口周围敷蛇药 于毒蛇咬伤伤口近心端上2cm
蛇毒的原理
蛇毒的原理
蛇毒是蛇类动物体内分泌的毒液,具有强烈的毒性和破坏性。
蛇毒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其成分中含有的蛋白质酶和毒素。
蛇毒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溶血作用、神经毒性和凝血作用。
首先,蛇毒中的溶血酶能够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导致红细胞溶解,从而引起溶血现象。
溶血作用会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氧气运输能力下降,造成组织缺氧和器官功能障碍。
其次,蛇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影响神经传导,干扰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和瘫痪。
神经毒素的作用会引起肌肉麻痹、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命安全。
此外,蛇毒中的凝血酶能够破坏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导致血液凝固功能下降,出现出血倾向。
凝血作用的影响会导致出血和血栓形成,严重影响血液循环和器官功能。
综上所述,蛇毒的原理主要包括溶血作用、神经毒性和凝血作用。
这些作用机制使得蛇毒具有强烈的毒性和破坏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处理蛇咬伤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同时,加强对蛇类动物的了解和预防意识,可以有效减少蛇咬伤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蛇毒的知识
蛇毒知识
蛇毒是“纯天然,无添加”的生物毒素,它发挥毒性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肽,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血液毒素,另一类是神经毒素,当然也有二者兼备的“混合毒素”。
可能有点像小说里中了“毒弩”暗器那样,伤口红肿胀大、皮肤发黑发紫,毒素会渐渐扩散到整个肢体或者后背等等。
有的血液毒素会导致凝血障碍令人出血不止,有的造成心血管功能障碍,而还有的会导致血细胞破裂,可能会造成血钾升高心脏骤停、喉头水肿窒息身亡、堵塞肾小管器官衰竭等后果,所以有人根据血液毒素效果或者作用部位,将其细分为心脏毒素、细胞毒素、出血毒素,等等。
另一类属于神经毒素的蛇毒,人们通常不会觉得被咬的伤口特别疼,流血也不多,也不怎么肿,于是就容易麻痹大意。
受伤者的一时“麻痹”,随后可能就会导致自身肌肉的真正麻痹。
神经毒素通常是阻断神经和肌肉接头的传递,导致肌肉麻痹,相当于麻醉了神经,让很多功能“不听使唤”。
四肢不听使唤的结果是瘫痪、抽搐,可要是负责呼吸的肌肉也不听使唤了,最终就会因为无法呼吸而窒息身亡。
不过有时候中毒的人可能会在某个阶段表现得很兴奋。
蛇毒的作用与功效
蛇毒的作用与功效蛇毒是一种常见的毒液,主要由蛇的毒液腺体分泌而来。
蛇毒以其独特的毒性成分而闻名,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蛇毒的作用与功效。
一、蛇毒的成分蛇毒主要由蛇毒腺体分泌的多种蛇毒蛋白质组成。
这些蛇毒蛋白质具有不同的作用,包括神经毒性、血液毒素、凝血酶和溶血素等。
蛇毒中的主要成分有神经肽毒素、酶类毒素、血栓酶类毒素、溶血素、组织毒和肌肉损伤素等。
二、蛇毒的作用与功效1. 神经肽毒素的作用与功效神经肽毒素是蛇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作用与功效。
首先,神经肽毒素能够影响神经元的传递,使神经传导受到抑制或刺激。
这种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此外,神经肽毒素还具有镇痛作用,能够减轻疼痛感受。
因此,蛇毒中的神经肽毒素可以被用于开发疼痛缓解药物。
最后,神经肽毒素还能够干扰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从而产生麻痹作用。
这种作用在治疗肌肉痉挛和抽动方面具有潜力。
2. 酶类毒素的作用与功效酶类毒素是蛇毒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具有多种作用与功效。
首先,酶类毒素可以抑制或激活体内的酶系统。
这种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血液循环紊乱、炎症等。
此外,酶类毒素还具有抗凝血作用,能够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这种作用在治疗血栓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酶类毒素还能够降低血脂水平,抑制胆固醇合成。
这种作用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潜力。
3. 血栓酶类毒素的作用与功效血栓酶类毒素是蛇毒中的一类重要成分,具有多种作用与功效。
首先,血栓酶类毒素可以溶解血栓,促进血液循环畅通。
这种作用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血栓酶类毒素还能够抑制纤溶酶的产生,从而增加血液凝块的稳定性。
这种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
最后,血栓酶类毒素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
这种作用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潜力。
4. 溶血素的作用与功效溶血素是蛇毒中的一种成分,具有明显的溶血作用。
它能够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导致红细胞溶解,从而使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
蛇毒的毒性毒理课件
• 蛇毒解毒药物的局限性:目前,蛇毒解毒药物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治疗效果不理 想、副作用大等问题 • 蛇毒中毒的复杂性:蛇毒中毒的病情复杂,不同种类的蛇毒具有不同的毒性作用,给临床 治疗带来困难 • 蛇毒解毒治疗的个体差异性:患者对蛇毒解毒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给临床治疗带来 困难
提高蛇毒研究的科学水平与临床应用价值
• 酶结构:蛇毒中的酶主要包括磷酯酶、透明质酸酶等,其结构 稳定性差异较大,部分酶在生物体内稳定性较高,部分酶稳定 性较低
蛇毒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 蛇毒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主要包括: • 吸收:蛇毒进入生物体后,主要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分布到全身 各组织器官 • 分布:蛇毒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与其分子结构、电荷、脂溶性等 因素密切相关 • 代谢:蛇毒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主要依赖于生物体内的酶系统, 部分蛇毒成分可能被酶降解,部分蛇毒成分可能具有较强的稳 定性,不易被代谢 • 排泄:蛇毒在生物体内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肝脏等器官排出 体外
蛇毒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
• 蛇毒毒性毒理研究的深入:深入研究蛇毒的毒性作用机制,为蛇毒解毒药物的研究提供理 论支持 • 蛇毒解毒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通过研究开发高效、安全的蛇毒解毒药物,提高蛇毒中毒的 治疗效果 • 蛇毒研究的跨学科合作:加强蛇毒研究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合作,促进蛇 毒研究的发展
05
蛇毒的临• 蛇毒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包括: • 抗蛇毒血清的应用:用于治疗蛇毒中毒,尤其是严重蛇毒中毒 患者 • 蛇毒酶抑制剂的应用:用于抑制蛇毒的毒性作用,减轻蛇毒中 毒症状 • 免疫治疗手段的应用:用于提高患者对蛇毒的抵抗力,预防蛇 毒中毒复发
蛇毒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提高蛇毒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包括:
蛇咬伤
主要毒性成分
1、神经毒:多肽类或小分子蛋白质类,作 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或前膜,导 致骨骼肌松弛或麻痹。 (1)抗极化(箭毒样作用)—阻断N终
板受体,使N介质乙酰胆碱不起作用; (2) 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介质(乙酰 胆碱作用一横纹肌麻痹)
2、血液毒素 (1)出血毒素:抗凝血活酶作用、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损害毛 细血管,使血浆及白细胞渗出导致出血不止、肿胀;
通身褐色为主,其间杂以黄绿或铁锈 色斑。头呈三角形。主要分布在南方。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呈三角形。 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 米的雪山上。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 袭击。
Hale Waihona Puke 二、蛇毒分类五步蛇
3、混合毒素
三、蛇毒致病机理
理 1、为粘稠、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是多种毒蛋 化 白、酶和多肽的混合物。 性 2、加热、强酸、强碱、氧化剂、还原剂、蛋白 质 水解酶均能使其变质、破坏
神 经 毒 素 所 致 临 床 表 现
混 合 所 致 临 床 表 现
六、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减少 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血肌干、尿素氮增高 4、肌酸磷酸激酶增高
七、处理
3.2 口腔吸法
3.3 物品吸法
二、入院后处理
谢 谢!
肌肉松软,身体呈黄褐色,表面 有很细的粒状鳞片
头呈宽阔的三角形, 与颈区分明显。头 背的小鳞起棱。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 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深棕色, 外周为黑色。腹部为灰白色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呈三角形。 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 米的雪山上。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 袭击。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呈三角形。 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 米的雪山上。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 袭击。
毒蛇为什么毒不死自己原因是什么
毒蛇为什么毒不死自己原因是什么蛇的种类差不多有近3000种,其中超过10%是有毒的,我们都知道毒蛇的毒液是在蛇的嘴巴上的,为什么毒不死蛇自己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毒蛇毒不死自己的原因,希望你会喜欢!毒蛇毒不死自己的原因毒蛇的毒液主要是通过血液和神经系统发生毒效,而毒蛇的毒液是储存在小小的两个囊里面的,这两个囊不接触毒蛇自身的血液,也不触及毒蛇自身的神经系统,只能通过毒牙排出体外,所以,毒蛇不会毒死自己。
在很多人看来,毒蛇咬伤自己不会中毒,大家都认为,蛇毒是自己分泌出来的,蛇毒其实就是一种酶,也就是和我们的口水一样,但是,毒蛇的这种口水很特别,虽然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但是,被注入活的食物体内,会立即溶解动物的血液,出现一系列的生物反应,毒液就像是酵母一样,不但的让毒液发酵其他毒液,才会使那么点毒液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
毒蛇一旦不小心咬伤了自己,同样会中毒!!也同样有生命的危险,当然要看注释的毒液多少了。
毒蛇可没那么傻,咬到了自己还那么使劲的排毒。
因为它们排出的毒液是可以自控的。
也就是说,捕食的时候,它们想排多少就排毒蛇毒液。
毒蛇的毒牙一般情况下都是收起来顺在口腔里面的,如果不咬东西,是不会露出它们的毒牙的,也就谈不上咬到自己了,如果毒蛇发怒或捕捉食物就会把毒牙竖起了去咬,并注射毒液到动物体内。
有的网友此时会反驳小编了,那注射到时食物身上的毒液,自己吃了为什么不会中毒呢?这也说不过去啊!其实,毒液喝下去是没有一点作用的,也就是说喝了那点毒液消化道理是不会出现中毒症状的,因为毒液必须直接接触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机体,才会有中毒的症状,当然了,如果此时的毒蛇出现口腔破损,毒液如果被吸收,还是会有中毒的。
一般这种情况下毒蛇是不会吃食的,也不会轻易的排出毒液,比较毒液分泌是有限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因此,毒蛇吃了有毒液的食物就没事。
但是,如果他咬伤自己,同样会中毒的,那样注入到自己体内的毒液参与了血液循环,就会损伤他的器官,出现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蛇毒
对症支持疗法
• (1)破伤风抗毒素(TAT):用前先做皮 肤过敏试验。 • (2)抗生素:可用广谱抗生素口服治疗局 部伤口感染,明确有合并严重肌肉注射,每天可2~4次。新斯 的明有增加分泌物的副作用,使用莨菪类 药可减轻其副作用。
对症支持疗法
• (4)出血的止血疗法:一般止血剂如安络血、止 血敏、抗血纤溶芳酸、止血环酸、Vit K等也可使 用。新鲜血浆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可少量多次输 注。 • (5)莨菪类药(654-2)与地塞米松合用可改善微 循环、减轻蛇毒中毒反应 • (6)对伤口周围水泡或血泡,可先用消毒注射器 抽出渗出液,然后再湿敷或外敷药膏(如磺胺嘧 啶银冷霜)。 • (7)伤口已发生坏死,应予清创。指端坏死应尽 快做功能修复手术,大片皮肤组织坏死,应作清 创及植皮术。
抗蛇毒血清
• 首选单价特异抗蛇毒血清 • 用药前应做皮内试验,若试验呈阳性,应 常规脱敏注射,并同时给予异丙嗪和糖皮 质激素,加强抗过敏作用 • 视病情轻重,可间隔重复用药
抗蛇毒血清
• • • • 抗五步蛇毒血清 抗蝮蛇毒血清 抗银环蛇毒血清 抗眼镜蛇毒血清 2000U/瓶 6000U/瓶 10000U/瓶 1000U/瓶
作用机理-细胞毒素
• 蛇毒透明质酸酶 ,蛋白水解酶 ,肌肉毒素 • 细胞破坏、组织坏死,轻者可引起局部肿 胀皮肤坏死,重者局部大片坏死,深达肌 肉骨膜,患肢残废,还直接引起心肌损害
(二)临床表现
1 局部表现: • 毒蛇咬伤局部可见两颗较大呈“..”形的毒牙咬痕 (较一般无毒牙痕大);也有呈“::”形。 • 神经毒局部症状可不明显,无红肿痛或起初有轻 微痛和肿胀,不久发生麻木,牙痕小且不渗液。 • 血液毒局部肿胀疼痛,轻者血自牙痕或伤口处流 出难以凝固,严重者可引起伤口流血不止。 • 细胞毒作用的局部表现有剧痛、红肿、起水泡、 坏死及溃烂。
蛇毒毒理
蛇毒为粘稠、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是多种毒蛋白、酶和多肽的混合物,含水量约为65~80%左右,有特殊腥味,易起泡沫,加热可以破坏,常温下易变腐而失活,冰箱内保存新鲜蛇毒也会部分失去毒力,然经真空低温干燥后,可保存原毒力数十年不变,蛇毒具有蛋白质、多肽之共性,凡有强酸、强碱、氧化剂、还原剂、蛋白水解酶均能使之变质,破坏。
(二)有毒成份及毒理蛇毒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帮助蛇本身捕食和消化食物,就其有毒成份主要是神经毒素、心脏毒素、细胞毒素、出血毒素、促凝、抗凝组份和一些酶等,各含多少或有无,随蛇种而异。
1.神经毒素按作用部位、作用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作用于运动神经与骨骼肌接头处的突触后膜,与后膜的胆碱能受体相结合,使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对该受体不起作用,从而导致骨骼肌松弛,称突触后神经毒素,其作用特点似箭毒,又称拟箭毒样神经毒素。
与箭毒相比,突触后神经毒素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强度较大,对骨骼肌松弛作用亦较强。
例如眼镜蛇的神经毒素,银环蛇毒的α-神经毒素,海蛇的神经毒素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在蝰蛇科和响尾蛇科蛇毒中有极个别种蛇毒也含有突触后毒素。
我国江浙产的蝮蛇毒中就含有突触后神经毒素。
另一种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前膜,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过程,例如银环蛇毒的β-神经毒素、从江浙蝮蛇中分离出来的具有PLA2活性的突触前神经毒素。
在这两种神经毒素的共同作用下,双重地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引起骨骼肌呈弛缓性麻痹。
由于呼吸肌的麻痹,导致外周性呼吸衰竭,若能及时的合理的抢救,这种呼吸衰竭是有可能被恢复的。
海蛇毒引起的呼吸麻痹,主要是该蛇毒中的神经毒素与突触后膜的胆碱能受体结合,阻断神经-肌肉接头所致。
并且海蛇毒能选择性地损坏骨骼,使肌纤维变性、坏死,临床上常见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衰竭,故有人把海蛇毒中的神经毒素称之为肌毒素。
神经毒素引起的骨骼肌弛缓性麻痹,以头颈部为先,到胸部,最后到膈肌,反方向恢复。
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
d.全身症状 N毒: 轻:头昏、嗜睡、肌肉关节疼痛,AA 胶痛AA。 重:呼吸困难、口吐白沫,BP下降, 瞳孔放大,抽搐,休克,昏迷。 死亡:呼吸麻痹、循环衰竭。
毒蛇咬伤
血循毒: 轻:寒战、发热、肌肉疼痛,尿呈酱油 色、AA血、尿血、尿少尿A、肾功能衰 竭。 重:休克、心室(准性颤动停止跳动) 混合毒: 轻:头昏、眼花、周身关节疼痛 重:眼睑下竽、复视、眼花或失明,胸闷、 吞咽困难,张口不利呼吸困难,昏迷。 死亡:肾功能衰竭。
毒蛇咬伤
二、全身治疗 1、口服季药 2、注射蛇药血清,越早越好,24—48小时 3、自行处理过则用TAT 1500
毒蛇咬伤
[治疗] 一、急救: 1 、早期结扎:在伤口上方超过一个关节, 少动,以阻止V血回流为 原则。 a. 扎紧20” b. 阻止V血血流为度 c. AAA压迫法(新方)
2、磷脂酶A——间接溶血作用——水解分 出脂肪——卵磷脂——溶血卵磷脂 a.血管通透性上升。 b. 缓放组织胺与5-羟色胺,肾上腺素、 缓激肽——血管系统 3、透明质酸酶——水解结缔组织内的透 明质酸凝胶,使透明质酸解聚降低组 织粘度,组织通透性增加。 4、ATP酶:ATP——脉黄感,焦磷感盐—— ATP下降,能量供给减少。
毒蛇咬伤
c. 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原则——早用、适量 早用——当发现病人有呼吸困难时,尽快采 用可粒明0.25-0.5g/次或浴贝林3— 6mg/ 次,每隔半小时或 2 小时一次, 皮下或注射,同时活氧适量——用 量不宜过大,若呼急后期,用量过 大,可增加氧消耗——呼中兴过度 转入抑制。
响尾蛇和眼镜蛇的毒性如何
响尾蛇和眼镜蛇的毒性如何响尾蛇和眼镜蛇的毒性如何1、响尾蛇:响尾蛇毒是血循毒,具有破坏血液组织的功能,大量侵蚀血液中的血小板,血液无法凝固导致严重内出血,但有的反而会增加血小板,使主要血管中的血液凝固成果冻状,血液流动受阻,最后血管破裂响尾蛇的毒液与其他毒蛇毒液不同的是,其毒液进入人体后会产生酶,使人的肌肉迅速腐烂,破坏人的神经纤维,进入脑神经后脑死亡。
2、眼镜蛇:眼镜蛇毒对人和动物是以神经毒为中心的混合毒,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广泛复杂,双向作用频繁出现,呼吸瘫痪是眼镜蛇科毒蛇咬伤死亡的首要原因,蛇毒本身含有很多酶,对机体起着严重的毒害作用。
眼镜蛇咬伤的一般治疗方法是使用抗蛇毒血清,并可能需要做人工辅助通气,直到毒液降解、病人可以自主呼吸。
治疗无效多于咬伤后6~12小时死亡。
响尾蛇和眼镜蛇的速度怎样响尾蛇的攻击距离约为身长的三分之二和肉眼难以捕捉,攻击时也不需要往后拉身体。
眼镜蛇的攻击速度是响尾蛇的10~15倍,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攻击。
响尾蛇和眼镜蛇的体型区别响尾蛇一般体长约1.5~2米,身体呈黄绿色,背部有菱形黑褐斑。
眼镜蛇上颌骨短,前端有槽牙,槽牙后面有1~数颗细牙,是前槽牙类毒蛇,多数眼镜蛇体形大,可达1.2~2.5米长。
从体型上看眼镜蛇有点占优势。
眼镜王蛇是什么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虽然被称为“眼镜王蛇”,但这种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与其他眼镜蛇相比,它们更凶猛,反应极其敏捷,头颈旋转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在中国西南和华南经常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坪、坡地和树林里。
主要食物就是与它类似的同类,即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看到其他蛇,毒性很强。
中华眼镜蛇是什么蛇中华眼镜蛇是眼镜蛇科眼镜蛇属蛇类。
中华眼镜蛇的交配时间是5-6月、产卵时间是7-8月、每次产卵量7-19枚,它喜欢吃蛙、蛇、鸟、鼠、蜥蜴、泥鳅、鳝鱼、水蛇、其他小鱼等食物,主要分布在安徽、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
蛇毒的危害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蛇毒的危害有哪些
导语:蛇毒的危害相信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因为经常可以听说被毒蛇咬伤以后的人们,因为如果是毒蛇咬伤以后没有及时去就诊,耽误了病情就会引起死
蛇毒的危害相信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因为经常可以听说被毒蛇咬伤以后的人们,因为如果是毒蛇咬伤以后没有及时去就诊,耽误了病情就会引起死亡的出现,这就是由于自己体内的蛇毒已经开始慢慢的被吸收,这样的话就会让自己身体内部的器官在慢慢的进行衰竭,最后就连呼吸都会出现衰竭。
蛇毒是毒蛇分泌出来的一种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也是毒蛇咬人后引起中毒反应的物质。
新鲜的蛇毒为略带腥味的蛋清样粘稠液体,呈黄色、淡黄色、绿色,甚至无色。
新鲜时呈中性或弱酸性反应,放置稍久可变成碱性,含水量50%~75%,比重在1.030~1.080之间。
新鲜毒液接触空气易产生泡沫,室温下放置24小时易腐败变质,丧失其毒性。
冰箱中可以保持15~30天,在-40℃保存时间较久,经过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处理后的蛇毒可于室温下保存20~30年,但毒性强度和一些酶的活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遇水仍能溶解。
蛇毒经紫外线及加热后毒性消失。
凡能使蛋白质沉淀变性的强酸、强碱及重金属盐类,均能破坏蛇毒。
蛇毒还易受氧化剂、还原剂、蛋白水解酶类等的分解、破坏,从而失去其毒力。
经甲醛处理后也会丧失其毒性,但抗原仍能保留。
毒蛇产生的用于致猎物于死地的剧毒物质,它并非生存逼迫它们产生的,而是大自然神秘莫测地在它们身上调制而成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型毒液,其中神经性毒液主要由一种非洲树眼镜蛇分泌,溶血型毒素主要由蝰蛇(蝮蛇)和响尾蛇产生,溶血型毒液比神经性毒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透明质酸酶:此酶存在于多数蛇毒中,以蝰科蛇毒含 量为高。能溶解细胞与纤维间质的酸性粘多醣,破坏结缔 组织的完整性,促使蛇毒从局部向周围组织扩散,扩大局 部炎症,加深症状。
2021/3/8
2021年3月8日
• 烙铁头(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头部三 角形,颈细,吻较窄,体背 棕褐色,有镶浅黄色边的紫 棕色斑块,体长约1米。分 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 建、台湾、河南、湖北、湖 南、广东、海南、广西、陕 西、甘肃、四川、贵州。生 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 、山区的灌木丛、溪边或山 区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缝中。
2021/3/8
2021年3月8日
2.蝰科 Viperidae
本科为管牙类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为主。
•竹叶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头呈三角形, 颈细,眼红色,体背呈草绿色,自颈部以后形成左右各 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侧线,或为黄色侧线,尾焦 黄色,体长 60- 90 厘米。广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 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 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 ,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 旁柴堆、瓜棚。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国除广东、海南、广 西外、均有分布。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 呈暗褐色,体侧各有深褐色圆形斑纹一行。有较强耐寒 性。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荒野、田边和路旁。
2021/3/8
2021年3月8日
按化学成分
酶
蛇毒中的酶约占蛇毒蛋白组份50%,目前已分离纯化的蛇 毒蛋白酶约150多种,约有三分之一的蛋白酶的结构特征已 经弄清。
大多数的酶属水解酶类,按其主要毒理作用,水解酶常分3 类: (1)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和组织损伤与坏死作用的酶类(如 蛋白酶、磷脂酶、透明质酸酶和胶原蛋白酶等); (2)引起血凝障碍或纤溶作用的酶类(如TLE、蛋白酶、 PLA2等); (3)引起降压、水肿、疼痛等作用的激肽释放酶。
2021/3/8
神经毒性多肽
目前分离到的神经毒性多肽至少50多种,是分子量较小的 蛋白质或多肽。一种蛇毒中可以有多种神经毒素,极大多 数为碱性。神经毒性多肽对热稳定,可以通过透析袋。
按药理学作用可分为作用于神经突触前膜和后膜两类神经 毒性多肽。前者有β-银环蛇毒素和虎蛇毒素等,具有PLA2 活性;其余的神经毒素均属后者,不具有酶活性
2021/3/8
2021年3月8日
阻断蛋白的磷酸化
• SynapsinⅠ、GAP-43和MARCKS都是神经末梢突触膜上的
蛋白。SynapsinⅠ在CaM-kinaseⅡ催化下磷酸化后,增 加突触小泡的数量,导致神经递质释放量增加。GAP-43 和MARCKS都是PKC的底物。G-43磷酸化后促进神经递质 的释放,而MARCKS磷酸化后介导突触的去极化。 B-bungarotoxin不直接影响CaM-kinase或者PKC的活性 ,而是影响这些酶的底物与酶的结合,从而阻断神经递 质的释放。
(l)影响离子通道 ① 影响Na+、K+ 通+ 道:蛇毒阻断了N+a或+K通道,动作电位将
不能到达神经轴突末端,因此就不会刺激末端的囊泡释 放神经递质,不能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或者是阻断 神经末端的+K通道,使细胞复极化过程减慢,引起电压 门控Ca通道的开放时间变长,更多的Ca+流入胞内,引发 神经递质过量释放。 ② 影响Ca2+通道 (2)影响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的结合 a一Bungarotoxni与突触后膜上AchR不可逆结合,阻止了突 触后膜的去极化作用,从而阻断了神经信号的传递。 (3)阻断蛋白的磷酸化
促凝与抗凝组份
见于蝰亚科,蝮亚科,眼镜蛇科中的某些蛇毒,如 蝰蛇,五步蛇及眼镜王蛇蛇毒中均有这些组份。
抗凝组份:包括抗凝血活酶作用和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蝮蛇毒、五步蛇毒具有这两种作用,眼镜王蛇毒 中也含有抗凝血活酶作用的物质,因而出现抗凝性 。
促凝组份 ⑴凝血酶样作用 ⑵激活第Ⅹ因子作用
2021/3/8
2021/3/8
2021年3月8日
作用于神经-肌肉接 头的突触前膜,抑 制突触前膜乙酰胆 碱的释放过程,例 如银环蛇毒的β-神 经毒素、从江浙蝮 蛇中分离出来的具 有PLA2活性的突触 前神经毒素。
抑制Ach的释放
2021/3/8
2021年3月8日
突触后神经毒素
• 作用于运动神经与骨骼肌接 头处的突触后膜,与后膜的乙 胆碱受体相结合,使运动神经 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对该受 体不起作用,从而导致骨骼肌 松弛。
• 例如眼镜蛇的神经毒素、银 环蛇毒的α-神经毒素、海蛇 的神经毒素等,作用于突触后 膜,对终板乙酰胆碱受体亲和 力很大,可阻断神经终板受体 ,使乙酰胆碱不起作用,且不 易洗脱,其阻断作用属于竞争 性抑制 。
2021/3/8
替代Ach与Ach受 体结合
Ach受体
2021年3月8日
蛇毒神经毒的作用机理
肾小管
损坏肾小管
2021年3月8日
出血毒素
引起血液外渗,脏 器出血。
这种毒素广泛存在于
蝰蛇、五步蛇、蝮蛇 和竹叶青。
心 血
出血毒素:能引起动
管
物水肿、出血和组织
系
坏死。
统
这种毒素的局部效应 迅速,可使局部通透 性增加,产生广泛的 血液外渗,导致多个 脏器出血。
2021/3/8
2021年3月8日
2021/3/8
2021年3月8日
(4)影响突触小泡的功能
脂酶A2于神经末端的作用位点可以在胞内也可以在胞外。它们可以
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突触小泡,水解小胞腔内层的膜磷脂。水解产物溶 血磷脂留在胞腔内侧,而脂肪酸则在pH梯度下被转移到单层磷脂膜中 。当这种突触小泡与突触后膜结合,形成 型结构释放神经递质后 ,由于其特殊结构将不能与突触后膜分离循环行使其作用。另外,它 们也能绑定突触前膜上特定的受体,通过水解膜磷脂改变其结构,进
2011
2021年3月8日
我国主要毒蛇分类
1.眼镜蛇科( Elapidae) 本科属前沟牙类毒蛇,毒液以神经毒为主 。
•金环蛇 (Bungarus fascitus):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 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两环宽窄大致相等,尾短圆钝,体 长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 和云南。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 住宅附近。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头椭圆形,全身体 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米 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 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栖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 地带或山坡、田野、路旁。
。 ➢一般蛇毒的新鲜毒液呈蛋清样粘稠弱酸性,有特殊腥味,含 水量约为65%~80%,比重为1.03~1.06,常温下易失活,置冰箱 中1周后有部分失去活力。 ➢蛇毒中的蛋白类物质是蛇毒主要毒性成分,包括蛇毒素和酶 两大类,所以遇重金属离子、乙醇、酚类物质时,立即产生沉 淀;高温环境产生絮状沉淀;遇氧化剂(MnSO4、H2O2)、还 原剂(亚硫酸钠)、强酸、强碱等易被破坏,亦易被蛋白水解酶 所分解;紫外线照射也能使蛇毒失活。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 性,但仍保持其抗原性,或变成类毒素。
若有PLA2存在,该毒素可大量溶血,这将加速休克动 物的死亡 。
2021/3/8
2021年3月8日
细胞毒素
细胞毒素可作用在细 胞膜上,导致膜结构 改变而释放细胞内容 物,也能直接溶解某 些动物的红细胞。
因此,被蝰蛇或眼镜 蛇咬伤,可引起肢体 组织溶解,血尿,严重 者可致肾小管损坏。
2021/3/8
2021/3/8
2021年3月8日
蛇毒的毒性成分及其毒理
按毒理学分类
1.神经毒素 2.血循毒素 3.蛇毒酶
按化学成分分类
1.神经毒性多肽 2.神经生长因子 3.膜活性多肽
2021/3/8
2021年3月8日
神经毒素
神经毒素主要存在于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的毒液中, 眼镜蛇、蝮蛇也含有此毒素。
神经毒素按作用部位、作用方式分为两种类 ⒈突触前神经毒素 ⒉突出后神经毒素 在这两种神经毒素的共同作用下,双重地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引起骨骼肌呈弛缓性麻痹。
2021/3/8
蛇毒酶
(1) 蛋白水解酶:绝大多数的蛋白水解酶可凝固纤维蛋白 原,蛋白水解酶可损害血管壁引起严重出血,组织破坏, 甚至深达骨部,同时释放出组织胺,组织胺和缓激肽都能 引起血压剧降至休克水平,它还使神经细胞的通透性增加 ,影响神经功能,它对机体有害,但对毒蛇本身则是主要 的消化酶。
2021/3/8
2021年3月8日
激活第Ⅹ因子作用
这种促凝活性物质是一种精氨酸酯酶,从园斑蝰蛇毒中提 纯来的,其作用最强。
它通过激活第Ⅹ因子,在有磷脂、因子Ⅴ和钙离子的参与 下,形成凝血酶原激酶,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纤维 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
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而引发纤维蛋白溶解,导致 全身广泛性出血,由于肝素可抑制凝血酶的这种作用, 也 就是说蛇毒激活第Ⅹ因子的作用可被肝素所阻断,所以含 有激活第Ⅹ因子的蛇毒引起的中毒,造成弥漫性血管内凝 血,在早期,使用肝素治疗,是有效的。
2021/3/8
2021年3月8日
白眉蝮
灰蓝扁尾海蛇 尖 吻 蝮
金环蛇
眼镜王蛇
舟 山 眼 镜 蛇
2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