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番茄设施栽培实用技术

合集下载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管42%; 亩增加定植500株,增加产量;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 套种蔬菜增加收益,套种绿肥改良土壤。
(四)生理障碍、病虫害的防治
畸 形 果 脐 腐 病
生 理 性 卷 叶
裂果
五、收 获
采收后需长途 运输1~2d的,可在 转色期采收。采收 后就近销售的,可 在成熟期采收。
二、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冬春茬宜 选择果实形状、颜色等 符合销售地区消费习惯 的,且结果期长、产量 高、品质好,耐贮运的 中晚熟品种。
中杂9号
四、栽培技术
(一)育苗 (二)定植 (三)田间管理 (四)生理障碍、病虫害的防治
(一)育苗技术
种子处理 催芽 播种及出苗后管理
种子处理
药剂处理
➢10%的Na3PO4溶液 ➢2%的NaOH溶液浸泡20分钟
尿素为主,量在20~30kg/亩。
临界水后的第一水:畦面浇灌要求20~30T,滴
灌10T。肥以尿素为主,量在7.5~10kg/亩。
肥水管理:7天浇一水,一肥水一清水。在高温且
盛果期要求隔一天浇一水。除氮肥之外,番茄对P、 K肥的需要量很大,每隔7天用K2HPO40.2%进行叶 面追肥 。
温度管理
设施中在结果期控制在28~35℃,前提是基 肥充足。
夜间温度要根据白天的气候情况来定,白天是 晴天而光照和CO2充足,光合产物较多时夜间 温度可以控制在18~22℃,利于光合产物向 果实中运转。
光照管理
种植密度合理; 通过揭盖帘子调整光照; 清洁膜上的杂物; 反光幕的应用; 铺设地膜; 增施CO2气肥以弥补光照时间短及光线的不足, 尽可能在有光照的时间内提高光能利用率。
3、每亩定植2500株,株距0.22米。

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1.设施条件1.1栽培槽温室内北边留80厘米做走道,南边余30厘米,用砖垒成内径宽48厘米的南北向栽培槽,槽边框高24厘米(平放千层砖),槽距72厘米;为防止渗漏并使基层与土壤隔离,槽基部铺一层塑料薄膜,膜边用最上层的砖压紧即可。

膜上铺3厘米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一层编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

1.2灌水设施在温室内可建一个畜水池,外管道用金属管,棚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可用塑料管。

槽内铺滴灌带1~2根,并在滴灌带上覆一层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喷。

1.3栽培基质有机墓质的原料可用玉米秸、菇渣、锯末等,使用前15天基质堆20~25厘米厚,喷湿盖膜堆放以消毒灭菌,并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物,如沙、炉渣等。

我们混合基质采用煤矸石、锯末、玉米秸为1∶2∶2。

1立方米基质中再加入2千克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10千克消毒鸡粪,混匀后即可填槽。

每茬作物收获后可进行基质消毒,基质更新年限一般为3~5年。

2.实施无土育苗我们采用晋番茄3号、毛粉802进行有机无土栽培,两品种均表现出了较好的耐低温、弱光性和丰产、抗病性强的优点。

我们采取人工无土穴盘育苗法。

即先按草炭:蛭石为3∶1配好基质,1立方米基质中再加入5千克消毒鸡粪和0.5千克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72孔吸塑盘,每孔1粒,上覆蛭石1厘米,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

出苗前温度保持25~30℃;出苗后温度白天22~25℃,夜间10~15℃;苗盘保持湿润;约30天,苗3~4片真叶可出盘定植。

3.定植番茄定植前先将基质翻匀整平,每个栽培槽内的基质进行大水没灌,使基质充分吸水,水渗后番茄按每槽2行调角扒坑定植,基质略高于苗坨;株距30厘米,667平方米定植3000株。

栽后轻浅浇,以利基质与根系密接。

4.定植后的栽培管理技术4.1肥水管理番茄有机无土栽培时,浇水宜根据植株的形态,外界气候等情况进行。

一般定植后5天浇1水,保持根际基质湿润,不可使植株过旺徒长,也不能控成“小老苗”。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设施番茄栽培技术备受青睐。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以其不受季节影响、可控性强、产量高等优势,成为现代农业中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对设施番茄栽培技术的原理、操作要点等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一、设施番茄栽培的原理设施番茄栽培是指利用大棚或温室等人工设施进行保护和调控番茄生长环境,以获得更加理想的生产效果。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番茄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5℃-30℃,因此在设施环境中,通过控制供暖装置、通风设备等,保持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番茄的快速生长和发育。

2. 光照管理:番茄对光照要求较高,通过合理放置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如玻璃或塑料薄膜等,促进光的穿透和利用,提高番茄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和品质。

3. 水分供应:番茄是一个耐湿涝植物,在设施番茄栽培中,通过喷灌、滴灌等方式,科学合理地供应水分,保持土壤湿度,避免番茄因水分不足或过多而生长受阻。

4. 营养调控:在设施番茄栽培中,可通过水培、土壤改良等手段,控制番茄所需的营养元素供应,如氮、磷、钾、钙等,确保番茄的养分均衡,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设施番茄栽培的操作要点1. 土壤选择:设施番茄栽培中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以便促进番茄根系发育和水分、养分的吸收。

2. 播种管理:在设施中进行番茄栽培时,可采用盘栽或钵栽方式,尽量保持苗期环境温度稳定,适当控制湿度,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3. 支架搭建:番茄生长过程中需要支撑,设施番茄栽培中可使用竹杆、铁丝网等材料建立支架,有助于提高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的形成。

4. 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环境相对封闭,容易滋生病虫害,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使用生物农药、人工捕虫、熏烟等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 管理措施:在设施番茄栽培中,定期修剪、支援番茄植株,清除病叶杂草,保持栽培环境卫生,有利于番茄的通风、透光和抗病虫害。

番茄无土栽培管理技术及技巧

番茄无土栽培管理技术及技巧

番茄无土栽培技术在温室内安装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槽、灌水设施、栽培基质。

1、栽培槽:温室内北面留80厘米,南面留30厘米,用砖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内径宽48厘米,槽边框高24厘米,砖要平放,槽距72厘米,槽基部铺一层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用最上层的砖压紧膜边,膜上铺3厘米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一层编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

2、灌水设施:用自来水设施或建水位差为1.5米的蓄水池,单个温室建成独立的灌水系统,温室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可用塑料管,槽内设滴灌带1~2根,并套上0.1毫米厚的窄塑料薄膜。

3、栽培基质:有机基质可用玉米秸、菇渣、锯末等,无机基质用沙或炉渣等,如用煤矸石、锯末、玉米秸,其混合比例为1∶2∶2。

使用前15天将基质堆25厘米厚,喷湿后盖膜灭菌,然后每平方米基质中加入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2公斤、经消毒的鸡粪10公斤,混匀后即可填槽。

每茬作物收获后均要对基质进行消毒。

二、无土育苗选用耐低温、耐弱光、丰产、抗病性强的番茄品种毛粉802,于9月底浸种催芽,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采用人工无土穴盘育苗。

按草炭∶蛭石为3∶1的比例配好基质,每平方米基质中加入5公斤鸡粪和0.5公斤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72孔塑盘中,每孔播1粒种子,覆上蛭石1厘米,穴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

出苗前温度保持在25~30℃,出苗后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为10~15℃。

育苗盘要保持湿润,待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即可出盘定植,苗龄约30天。

三、定植定植前将基质翻匀整平,浸灌栽培槽,使基质充分吸水,待栽培槽有水渗出时按每槽2行定植,基质略高于苗坨,株距30厘米,亩植3000株,栽后浇小水。

四、栽培管理1、肥水管理:定植后20天开始追肥,以后每隔10天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专用肥10~15克;结果后7天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专用肥25克。

肥料应均匀撒在离根5厘米处,让其随水渗入基质中。

另外,还可在棚内施二氧化碳气肥。

地熊蜂为重庆地区设施番茄授粉的效果研究

地熊蜂为重庆地区设施番茄授粉的效果研究

地熊蜂为重庆地区设施番茄授粉的效果研究作者:罗文华曹兰程尚王瑞生戴荣国殷素会梁明荣刘佳霖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6年第07期摘要:为评价地熊蜂在重庆地区设施番茄的授粉效果,在重庆市荣昌区龙舌嘴村开展授粉效果比较试验,分析地熊蜂授粉对设施番茄产量、果实品质及畸形果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经地熊蜂授粉的设施番茄平均产量为2 206.44 kg/667 m2,与未授粉组相比显著提高了104.95%,授粉组的单果质量、果纵径、果最大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及总糖含量显著高于未授粉组。

由此,认为地熊蜂适宜为重庆地区设施番茄授粉,且能够显著提高重庆地区设施番茄的产量与品质。

关键词:地熊蜂;番茄;产量;果实品质;畸形果率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6)14-0047-03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重庆地区种植面积最广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2 000 hm2左右[1]。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的露地栽培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番茄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发展设施栽培[2]。

重庆地区的设施农业主要由简易塑料小拱棚、塑料连栋大棚以及现代化智能温室组成,其中简易塑料小拱棚及塑料大棚成本低廉、安装简易,受到很多农户的青睐,是番茄现代种植最常用的设施[3,4],在重庆潼南、铜梁、垫江等多个地区已大范围推广应用,为当地农户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然而,塑料大棚及防虫网阻隔了外界授粉昆虫的进入,对依赖授粉的经济作物如番茄、黄瓜等的坐果带来很大影响,农户通常采用人工或激素授粉的方式完成作物的授精过程,以达到促进其坐果结实的目的[5]。

但这类方法大都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存在激素残留等安全问题。

因此,选择操作简便、生态友好的番茄熊蜂授粉技术对重庆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及美洲的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利用熊蜂为设施番茄等经济作物授粉,发现经熊蜂授粉的多种作物,不仅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品质也获得显著改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6]。

设施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者:李博吴云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20期摘要:设施农业作为一种利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植物高效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设施栽培番茄不仅能够促进番茄早熟,提早上市,而且设施栽培比露天栽培的产量提高了将近3倍,对增产增收也有积极帮助。

因此,开展设施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可为农民致富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设施农业;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161 定植前的准备定植前要做好土壤处理。

番茄定植前要施足底肥。

番茄生育期比较长,充足的底肥才能保证生育旺盛,通常施播腐熟有机肥与粪肥,粪肥要与土壤充分混合,耙平整细,做成栽培床,再用地膜覆盖2畦,用细竹片、铁丝或绳架成拱状,小高畦2边地膜用土压实。

定植前1周用硫磺加锯末点燃后对整个棚室进行消毒。

2 栽培技术2.1 品种选择与种子消毒在选择番茄栽培品种时,应当充分考虑实际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择好所要栽培的品种后,必须进行种子的筛选处理。

进行种粒筛选,将番茄种子放置于温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捞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秕粒或残缺种子。

将剩余种子取出,然后采用“温汤浸种法”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将水加热升温到50℃左右,然后将种子倒入水中,并恒温加热20min,加热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地进行搅拌,以保证种子均匀受热,提高种子消毒效果。

将种子取出并晒干后即可进行播种。

还可以采用药物浸种,所用到的药剂主要有高锰酸钾、硫酸铜等溶液,在使用该种方法进行种子消毒时,要注意控制好药剂浓度。

2.2 苗期管理与整地定植在适宜条件下,在播种后的3~5d左右番茄种子即可出苗。

番茄苗期管理工作主要有:温度管理。

番茄在不同生长期适宜的环境温度也不同,例如在幼苗期的温室昼温应当不低于25℃,夜间温度不低于15℃;在坐果期的温度应当控制在20℃左右。

设施番茄、辣椒、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设施番茄、辣椒、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设施蔬菜主栽作物栽培技术要点一、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一、茬口安排依据不同棚型结构、栽培季节、当地生产水平和业已形成的产业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安全生产,市场导向、突出特色,合理安排茬口。

目前,我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主要有早春茬、秋冬茬、冬春一大茬三种茬口类型。

二、品种选择选用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应具有果形好、色泽鲜艳、高产、肉质硬、耐低温弱光、耐贮运、抗逆性强、抗bing等特点。

目前生产上可选用硬质红果:保罗塔、倍盈、赛琳娜、阿德利斯、安娜、奥利1167、阿尔法,适宜所有茬口种植;硬质粉果:芬达、G101、G102、欧盾、保莱,适宜于早春茬、秋冬茬种植,不适宜冬春一大茬种植;粉果:粉立达、粉安娜、海娜、瑞芬,适宜于早春茬、秋冬茬种植,不适宜冬春一大茬种植。

三、定植(一)定植时间冬春一大茬8月中旬-9月上中旬定植;秋冬茬8月中下旬定植;早春茬1月底-2月初定植。

(二)定植前的准备1、整地清除前茬作物残株杂草,深翻旋整土地30-40厘米。

种植三年以上的日光温室,深翻前每亩用五氯硝基苯三公斤和过筛细土1:5拌匀撒入棚内,随即深翻旋整,对土壤进行消du。

2、施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8-10立方米、硫酸钾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发酵好的饼肥1000公斤。

结合旋地先施入60%的有机肥与复合肥,再按1.5米畦间开宽50厘米、深20厘米沟,施入其余有机肥与饼肥,并与土混匀,其余40%的复合肥作畦时边起垄边均匀施入垄中。

3、作畦土地旋整完,散墒后起垄,垄面上口宽80厘米、下底宽120厘米,垄高30-35厘米,沟上口宽70厘米,下底宽30厘米。

配备滴管的将滴管按间距40厘米铺在垄中间,每垄两条。

没有配备滴管的可在垄中间做成宽40厘米,深20厘米左右的“V”型暗沟,再铺地膜压严两边,以利保温保墒。

注:垄底面宽120厘米、垄面宽80厘米、垄高30–35厘米、走人沟开口70厘米、底面30厘米、暗沟开口40厘米、深20厘米,苗距暗沟边5厘米小拱棚高15–20厘米。

番茄设施栽培实验报告(3篇)

番茄设施栽培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番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探讨不同栽培技术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为提高番茄设施栽培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番茄品种:选择当地主栽品种“京欣系列”番茄。

(2)设施条件:采用日光温室进行栽培,面积100平方米。

(3)栽培基质:采用珍珠岩和蛭石混合基质。

2. 实验方法(1)播种期:选择在3月初进行播种。

(2)播种密度:每平方米播种50株。

(3)水分管理:采用滴灌系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进行适时灌溉。

(4)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

(5)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6)植株调整:采用单干整枝法,摘心、摘叶、疏花疏果。

(7)数据记录:记录番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番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

植株长势旺盛,叶片翠绿,果实发育正常。

2. 产量实验期间,番茄产量达到4500千克/亩,比露地栽培增产20%。

3. 品质番茄果实颜色鲜艳,果实大小均匀,口感好,品质优良。

4. 不同栽培技术对番茄生长的影响(1)水分管理:适时灌溉有利于番茄生长,缺水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2)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过量施肥会导致植株徒长,影响果实品质。

(3)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4)植株调整:适时摘心、摘叶、疏花疏果,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结论1. 番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产量和品质较高。

2. 适时灌溉、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植株调整等栽培技术对番茄生长有显著影响。

3. 本实验为番茄设施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五、建议1. 在番茄设施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合理选择栽培品种。

2. 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温室保温性能,降低能耗。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要点番茄属茄科类植物,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初开始为中国民食习惯所接受。

番茄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近十几年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发展很快,菜农应用小拱棚、中拱棚和节能日光温室等多种设施方式进行番茄栽培,番茄已是蔬菜消费市场不可缺少的蔬菜种类,随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种植水平的提高,目前番茄已实现了周年生产,不仅增加了菜农的经济效益,还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产品品质也在逐步提高。

一、番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番茄属于喜温蔬菜,不耐霜冻和炎热,一般遇霜就会受hai,30℃以上的湿热天气将会抑制其生长。

番茄营养生长以白天气温20—25℃,夜间15—18℃最为适宜;生殖生长期以白天20—28℃,夜间16—20℃最为适宜;高于35℃和低于15℃导致落花落果,低于5℃,停止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温度为20—22℃。

2、光照番茄属于喜光植物,在8小时的日照环境下,第一花穗着生节位最低,属短日照植物,但其对光照长短的反应不敏感,所以往往把番茄作为中性日照植物看待。

3、水分番茄根系忍耐缺氧的能力较弱,在地温20℃以上时,淹水24小时即si亡。

一般土壤空气中氧的浓度降到10%以下,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氧的浓度降到2%以下时,植株就会si亡。

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番茄根色白,根毛多,吸收能力强,反之,根发黄,根毛少,吸收能力弱,在发棵盛期和结果期,对水分需求较高。

4、养分番茄由于根系发达,吸收力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因其生长期长,产量高,要尽可能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土壤pH以6—7为宜。

番茄需磷虽少,但对磷特别敏感,生育初期对磷的吸收量较高,所以磷肥应注意早施,追施磷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果实成熟。

二、品种选择节能日光温室的冬季和早春是低温、弱光、高湿环境,而到了春季则是光照转强、温湿度变化很大的环境,目前节能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是指在7月中旬至翌年6月下旬期间所进行种植的时间段,其生长时间主要在温度偏低、光照相对较弱的冬季,因此在品种选择上,要求选择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好、耐低温弱光、连续结果能力强、对binghai多抗、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科学优化与应用

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科学优化与应用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设施番茄栽培是现代农业中一种重要的种植方式,其通过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为番茄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本文以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主题,从种植基质、温湿度控制、光照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种植基质的选择与管理、温湿度控制技术、光照管理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和策略。

通过科学的栽培模式设计与优化,实现精准施肥和智能化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番茄的生产效率、品质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农产品需求的增长,设施番茄栽培作为一种现代化、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提供相关的研究框架。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技术和策略的应用,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并推动设施番茄栽培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一、设施番茄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素1、种植基质的选择与管理种植基质是设施番茄栽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根系发育和养分供应。

合理选择和管理种植基质可以为番茄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的果实产量。

首先,种植基质的选择应考虑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基质的通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等。

通气性是指基质中的气体流动性,影响根系的呼吸和生长。

保水性是指基质中的水分保持能力,影响植株的水分吸收和利用。

保肥性是指基质中的养分供应能力,影响植株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

化学性质包括基质的pH值、盐分含量和养分含量等。

合适的pH值和低盐分含量可以提供适宜的酸碱环境和避免盐分积累。

养分含量则应满足番茄的生长需求。

其次,基质的改良与调控是种植基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基质的改良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质、矿物质和添加剂等来改善基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有机质可以增加基质的保水性和保肥性,改善基质的通气性。

设施番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液防治。 病毒病采用农业综合防治 , 以预防为主 , 可
用 1 0 %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2 0 0 0 ~ 3 0 0 0倍 液 勤 防
蚜虫 。炭疽 病可 用 7 O % 甲 基 托 布 津 可 湿 性 粉 剂
2 . 1 品种选择 2 . 2 整地施肥
选用抽薹迟 、 耐寒性强 、 丰产 的品 前茬 番茄收获后 , 及 时 清 洁 田园 ,
剂 进 行 预 防 。 同时 选 用 啶虫 脒 或 吡 虫 啉 防 治 蚜 虫 、
慢, 因 此 播 前 底水 要 足 , 若墒情不足 , 必须提前 1 - 2 天灌 水 提 墒 , 播后覆 土 2 - 3 c m, 适 当镇 压 , 一般 7 ~
l 5天 即可 齐 苗 。 2 . 4 田间 管理
2 . 5 病 虫 害防 治
菠 菜 虫 害 较 少 ,主要 病 害有 霜
霉病 、 病毒病 、 炭疽病 。 霜霉病可用 7 5 %百菌清可湿
性粉剂 6 0 0倍 液 或 6 4 %杀 毒 矾 可 湿 性 粉 剂 5 0 0 倍
的需 要 , 及 时采 收 , 分 级上 市 。
2 菠 菜栽 培 技 术
摘心 。果 穗太 密 或 果实 太 多 时 可疏 去 多余 的小 果 ,
后 期 应 随 时 摘 去 下 部 的病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老叶, 以利 通 风 透
枝的可适当稀些。早熟品种可密 , 中、 晚 熟 品种 稍 稀 。 选 留壮 苗 定 植 , 适 龄 壮苗 要 求 定 植 时 具有 6 ~ 8 片叶 , 第 1 花 序 已显 蕾 , 茎粗壮 , 叶片浓绿肥厚 , 根 系 发 达 。达 到 此标 准 , 苗 龄需 7 0 ~ 8 0天左 右 。

设施蔬菜栽培学(番茄)

设施蔬菜栽培学(番茄)

番茄的生长与发育
发芽期
番茄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湿度和光照条件,一般需要710天时间。
开花期
番茄开花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光照条件,同时需要注意防治 病虫害。
生长周期
番茄的生长周期包括发芽期、 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四个 阶段。
幼苗期
番茄幼苗期是植株生长的关键 时期,需要合理的水肥管理和 光照控制。
促进就业创业
发展设施蔬菜栽培业,可 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 创业平台,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和农民增收。
保障食品安全
设施蔬菜栽培可以实现标 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 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保障 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贮藏方式与保鲜技术
贮藏方式
番茄的贮藏方式包括常温贮藏、低温贮藏和 气调贮藏。常温贮藏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引发 腐烂和失水,低温贮藏可以延长贮藏期,气 调贮藏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同时调节氧气和二 氧化碳的浓度,能够更好地保持番茄品质。
保鲜技术
番茄的保鲜技术包括采前处理、采后处理和 贮藏环境控制。采前处理包括喷洒植物生长 调节剂、控制光照和温度等,采后处理包括 预冷、包装和运输等,贮藏环境控制包括温
空气湿度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适宜湿度
番茄适宜的空气湿度范围为50%-60%。空 气湿度过高会导致番茄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 ,影响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空气湿度过低 则会导致叶片枯黄、落花落果等问题。
湿度管理
在设施栽培中,应通过通风换气、加湿 器等措施来调节温室内的空气湿度,以 满足番茄生长的需求。同时,也要注意 避免过度加湿导致病害的发生。
设施蔬菜栽培学(番茄)
contents
目录
• 设施蔬菜栽培学概述 • 番茄的生物学特性 • 设施条件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番茄的栽培技术 • 番茄的采收与贮藏 • 设施蔬菜栽培的未来展望

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 行防治,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间
隔期。
采收与贮藏
采收时间
根据品种特性、市场需求和果实成熟度等因素确 定采收时间。
采收方法
用剪刀将番茄果柄剪下,保留适量果柄长度,避 免机械损伤。
贮藏方式
根据市场需求和贮藏条件选择适合的贮藏方式, 如冷库贮藏、气调贮藏等。
04
番茄设施栽培技术优化
设施栽培的发展趋势
高产高效
设施栽培通过优化环境条件,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可以实现反季节、超时令的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附加值。
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设施栽培逐渐成为主流趋势。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环境的自动化调节和精准控制,提高作物生长的质量和产量 。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番茄设施栽培技术,提高番茄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研究意义
设施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番茄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番茄 的品质和产量,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示范。
02
番茄设施栽培技术概述
设施栽培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设施栽培是一种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在不适宜露地栽培的季节或地区进行蔬菜、 水果等作物栽培的农业技术。
定植与移栽
定植时间
在番茄幼苗长到一定大小 时进行定植,一般在春季 或秋季进行。
定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 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定 植密度。
移栽技术
在温室中将番茄幼苗移栽 到种植床上,注意保护根 系,防止损伤。
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
根据番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调节温 室温度,保证适宜的温度范围。
湿度管理

重庆地区高山番茄标准化避雨栽培技术

重庆地区高山番茄标准化避雨栽培技术

‘ZHONG Z h I I H U I科普惠农"!重庆地区高山番茄标准化避雨栽培技术■周娜陶伟林陆景伟郑阳胡燕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海拔800~ 1500m的髙山地区,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适宜番茄种植。

髙山番茄避雨栽培8—10月上市,利用避雨设施,可延长采收期,拉长产品供市期。

一、品种选择髙山番茄栽培多以种植大红果为主。

选择抗病、髙产、耐贮运、果形圆正、果脐小、口感好的品种。

主栽品种有喜力、金红九、红满园等。

二、设施选择与覆盖时间髙山番茄避雨栽培设施以钢架大棚为主,以避雨为主,保温为辅。

为了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根据天气情况,可选择不同时间上膜覆盖。

雨水较多的年份,最好是全生育期覆盖;风调雨顺的年份,于开花期或开始坐果时覆盖;如遇干旱年份,在果实大小定型,且开始转色时进行覆膜。

在生长期中,如遇连续晴天或多云天气为主时可临时揭膜,使植株光照充足,有利于养分积累和花芽分化,同时减轻髙温影响。

三、栽培技术要点(一)播种育苗1. 适期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一5月上旬,过晚播种,采收期短,影响产量和效益。

2. 培育壮苗髙山番茄育苗以基质穴盘育苗为主。

(1)育苗场地选择:育苗棚要求建在地势开阔,背 风向阳,干燥、无积水,靠水源近,操作方便的地块。

(2) 育苗床准备:苗床要提前整平,清楚杂草,有条件可覆盖地布,便于操作。

(3) 育苗方式:基质穴盘育苗,选用50孔的育 苗盘为宜。

(4) 育苗基质准备:可采用自制基质和茄果类专用基质两类。

播种前,用多菌灵或百菌清粉剂按1 :500的比例加人配制好的基质中搅拌均匀,并用水发湿,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装盘备用。

(5) 种子处理:条件允许,可进行种子消毒和催 芽。

生产上采用基质消毒处理为主(播前和播后药剂处理)。

(6) 播种:将种子放人穴孔中,每穴1~2粒,用 石谷子覆盖表面,淋一次透水后,再用800倍百菌清或多菌灵喷洒一次,覆盖薄膜,保温保湿。

(7) 苗期管理:随时观察出苗情况,当70%左右 开始拱土时将薄膜拱起,待1 ~2d齐苗后,再揭去薄膜;为防止幼苗徒长,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做到见干见湿,利于培育壮苗;当基质表面呈干燥疏松状态时及时浇水;苗子后期要适时控水,以促进根系生长。

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番茄设施栽培技术番茄设施栽培主要有冬春茬栽培、秋延后栽培、早春茬栽培等,其具体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如下:一、冬春茬番茄栽培(一)品种选择冬春茬番茄是指秋季播种育苗,第二年夏季拉秧的番茄。

在品种选择时要注意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

在我省表现较好的有圣粉,宝冠,毛粉802,西安大粉,L401,佳粉151号等。

(二)育苗1.苗床准备苗床做成长6~10米,宽1.5~2米,深0.5米,栽667平方米番茄约需苗床6平方米。

苗床建在日光温室中,育苗的温室,在播种(或分苗)前要对温室或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方法是:用45%百菌清烟雾剂和10%速克灵烟雾剂各熏一次,用量为每667平方米温室各用300克。

2.配制培养土、填床番茄育苗用培养土要求疏松、肥沃、细碎、肥料充分腐熟,肥、土掺和均匀、没有病虫和杂草种子。

比例为:4份田园土(要求非茄科田间的表土,最好是葱蒜类或芹菜地的表土)、6份腐熟的有机肥,打碎、过筛、混合均匀。

再加上2%磷肥和1肠的千鸡粪。

培养土配好后,将其均匀填人苗床,厚度为10厘米,踩实、整平。

3.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按下列步骤进行:(1)晒种:将用于播种的种子摊在阳光下晒2~3天。

(2)温烫浸种及药剂处理晒过的种子用55℃温水烫种15分钟,烫种时不断搅动并加热水保持恒温,15分钟后,只搅动不再加热水,当温度下降到30℃时,停止搅动,让其自然下降至常温。

为了加强杀菌效果,种子经烫种处理后,在常温清水中浸3~4小时,再用40%福尔马林100倍药液处理15分钟,这样可预防早疫、晚疫等病害。

处理后将种子取出放在盆中密闭2~3小时,用清水淘净。

病毒病较重的地区,再将种子在10%磷酸三钠或2%氢氧化钠溶液中浸15分钟,之后清水冲洗。

然后将种子常温水中浸8~10小时。

(3)变温处理为了提高耐寒性,经浸种后的种子每天在0~5℃的低温中放14~16小时,然后用10℃左右的水将种子化开放在18~20℃条件下8~10小时,这样反复进行4~5天。

温室西红柿种植的技术

温室西红柿种植的技术

温室西红柿种植的技术西红柿果实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那么温室西红柿种植的技术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西红柿种植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温室西红柿种植的技术1品种选择适宜在1月栽种的番茄新品种是“倍盈”番茄。

该品种由瑞士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引进,其品种特性特征是:杂交一代大红果番茄;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节间中等;易坐果,果实均匀,果圆形稍扁,34心室;平均单果质量200g左右,果实硬,耐贮运;抗叶霉病、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灰斑病、灰霉病以及番茄花叶病毒病。

除了非常适合在大棚保护地栽培外,倍盈的优势还在于耐压耐运、货架期长、产量高、抗逆性强,且果实硬度高,硬度达到7(1表示偏软,9表示偏硬)。

2播种和育苗一般于1月上旬播种,如果在塑料大棚内再加扣小拱棚、覆盖地膜,则播种期还可适当提前。

种子在浸种或药剂处理前,于晴天晒种23d,以利提高发芽势,并使芽健壮整齐。

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0.5h,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在温水中浸泡5h,然后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0.5h,捞出后用清水冲净,进行催芽。

催芽时将吸足水分的种子装入纱布袋,用湿毛巾盖好,置于2530℃的环境中(最好使用烘箱)催芽,每天用相应温度的水冲洗12次,经过23d,当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建议使用穴盘育苗,育苗用的营养土可用3份肥沃的田园土+1份充分腐熟的圈肥配制(砸碎、过筛后混匀),每立方米营养土添加过磷酸钙3kg、磷酸二氢钾0.25kg、95%恶霉灵4g、50%辛硫磷和炒香麸皮按1∶200的比例拌成的毒饵0.25kg,充分拌匀后备用。

所用营养土必须充分腐熟并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虫处理。

将备好的营养土装入穴盘(或营养杯)中,排放在大棚内,灌足水。

将催过芽的种子每穴(或每个营养杯)播1粒,覆土0.8cm.苗床温度保持在2528℃,若大棚内温度不够,可使用加温设备或搭建中棚、小拱棚提温。

设施番茄高产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设施番茄高产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设施番茄高产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设施番茄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创新。

为了实现设施番茄的高产,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要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技术要点。

一、地块选择和准备1. 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地块进行种植,通常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地块。

2. 土壤改良: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3. 地面处理:在选择的地块上进行平整和排水,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湿润度。

二、品种选择设施番茄品种的选择对高产种植至关重要,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比如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三、育苗管理1. 基质选择:选择适宜的营养基质进行育苗,保持基质的适宜湿度和通气性。

2. 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育苗温度,通常在20-25摄氏度之间,利于幼苗的生长。

3. 光照管理:提供充足的光照,可以使用人工光源进行补光,确保幼苗生长的稳健健康。

四、栽培技术1. 种植密度:密植是设施番茄高产的关键之一,通常可以采用1.2米*0.3米的行距和株距,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2. 营养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每亩地每年可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80公斤和复合肥300-400公斤。

3. 灌溉管理:采用滴灌或喷灌技术,保持土壤湿润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者过少。

4. 病虫害防治:对设施番茄可能遭遇的病虫害要做好预防工作,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保持设施内空气流通。

五、管理措施1. 支架管理:对设施番茄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支架管理,保持植株的正常生长姿势。

2. 疏果疏叶:设施番茄要适时进行疏果疏叶,控制植株叶片和果实的数量和大小,有利于促进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3. 调节环境:在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要随时调节温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3 确 定播 种 期
早春栽培 ,播 种期选择在 1 1 月 5~ 1 5日为宜。
4 . 4 消 毒 播 种
将苗床土 欠细整平略成瓦 背病等关 键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减少 田间
防治农药使用量 3 0 % 左右 。
拌种 ( 每1 0 0 g 种籽用适乐时 5 m1 + 7 0 %吡虫啉 1 g ) ,
CHI NE S E HOR TI CU L T UR E AB S T RA CT S
重庆地 区番茄设施栽培 实用技术
陈华琼 ,况 觅。 ,董 鹏 ,李姗蓉
( 1 . 重庆市潼南 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重庆 4 0 2 6 6 0 ;2 . 重庆 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重庆 4 0 1 1 2 1 )

I 8 8 -
中国园艺文摘
高学生综 合素 质为 目的 ,教师要能够紧扣 中药材生产
的 实际和科学 前沿 ,与时俱进地 更新 实践教 学 内容 , 不断推进 实践 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而为 我 国中药学 及 民族地 区的发 展 ,培 养具有 创新 、创造 、 创业精神和能 力的高素 质人 才。 参考文献 :
1 重庆市番茄生产情况
2 0 1 6年 重 庆 市 蔬 菜 种 植 面 积 和 总 产 量 分 别 为
7 3 . 1 3万 h m 和 l 7 8 0万 t ,其 中番 茄播种 面积 为 2 . 0 2万 h m ,产量 5 1 . 2 6 万t ,是 重庆地 区重要 的
4 番茄 育苗
2 重庆市蔬菜 设施生 产情 况
随着对 设施蔬菜研究 的 日渐深入 ,重庆 市用于设
施栽培 的试 验、推广新 品种 日趋 增 多,截 止 2 0 1 6年
全市 蔬菜 设施面 积约 5 . 2万h m。 ,主 要 以档次 较高
且品质较好的叶菜类 、茄果类 、瓜类 、豆类为主 ,其
中以茄果 类蔬菜 种植 面积 最 多,约 3 万 h m 。在设 施的选择上 ,以造价 相对较 低的大棚生产为 主,对温 室的选用较少 。 设施栽培番茄能有效减轻番 茄晚疫病 、
四周用 细土 围边 护钵 待假植 。
第一作 者简介 :陈华琼( 1 9 7 1 一 ) ,女,农艺师;主要从事
农业农技推广应用培训工作 。
4 . 7 假 植 假植时期以 l 1 月底 ~ l 2月 初 幼 苗具 3片 左 右
( 下转 2 1 5页 )
通讯作者 :况
觅,农艺师。E - m a i l : 2 7 9 4 4 1 3 3 6 @ q q . c o m
拌均稍 凉干后播种 。按每 1 m 用 多福 6~ 8 g加拌 千细土 3~ 5 k g做盖籽土 ,轻浇 2 0 0 0倍液毒 死碑 ,
上盖地 膜后再 插竹片盖上拱 膜。
3 适宜 栽培的番茄 品种
3 . 1 ‘ 合作 9 0 3’
早熟杂交 一代品种 ,植株长 势旺盛 ,三序花 左右 自封顶 。大果 型 ,平 均单 果重 3 5 0 g以上。果实大红 色 ,高圆球形 ,果 肉厚 ,果皮 坚韧 ,不易裂果 ,耐运 输 ,商品性好 ,适应 性强。 3 . 2 ‘ 红丽 ’
摘 要 :在 多雨寡照 的南方地 区,设施 番茄栽培 能明显提早 番茄上市时 间 1 5 d 左 右,产品品质优、价
格好 ,可 - b大 田番茄产 品错 峰上市 ,延 迟市场供应 时 间,避 免集 中上 市。文章对重庆地 区番 茄设施栽 培 关键技 术进行 总结 ,以期 为推 广应 用提供借 鉴。 关键 词 :番茄 ;设施栽培 ;实 用技术
4 . 1 营养土的配制
表 层熟 土 ( 2~ 3年 内未 种过 茄 果 类、瓜 类 的菜 园土 ,水稻耕 作 层表土 更好 ) 6 5 %,充 分腐熟 的 农家
蔬 菜种 类 。当前 重庆 地 区的 番茄栽 培 方式 主要 有 设
肥( 猪、牛 粪 渣、堆 肥 、废菌 包 等 ) 3 0 %,糠 灰或 草
4 . 2 苗床 土壤准备
苗床地应 深翻炕土 1 5 d左右 ,按 1 . 5~ 1 . 8 m 开厢 ,做成 1 . 2 m 左右的播种苗床 ,每 6 6 7 m 施入 腐熟有机肥 3 0 0 0 k g 、复合肥 2 5 l 【 g ,将肥土混 匀, 沤地 3~4 d后即可播种。
[ 1 ]贾俊英, 杨恒 山, 张玉霞等. 3 年制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的改革与实践 [ J ] . 中国园艺文摘, 2 0 1 5 , ( 1 2 ) : 2 1 0 — 2 1 2 . [ 2 ]刘 龙 元 , 申时 立. 药 用 植 物 栽培 学实 验 教 学改 革 初 探
4 . 5 苗床管理
当 出苗 2 0 % ~3 0 %时揭 去 地膜 ,苗 出齐 后 适 当
降温 、通风炼苗 ,防止徒长 。
4 . 6 假植 苗床 的准备及装钵
假 植苗床选择在 钢架大棚 内,先将地 面铲平 ,喷 施杀虫杀 菌剂 ( 多菌灵 5 0 0倍 +毒死碑 l 0 0 0倍 ) 消 毒备用 。营养钵选用 8 c m ×8 c m 规格 ,装土深度 以
木灰 5 %。按 每 5 0 0 k g营 养土加入复合肥 1~ 2 k g 、 磷肥 2~ 3 k g 、石灰 1 k g和 多菌 灵 0 . 5 k g进行充 分混合 ,并用薄膜覆盖堆沤备用 。
施 栽培 和露 地 大 田栽培 两种 ,其 中设 施栽 培面 积 约
0 . 8 5万h m ,占番 茄栽培 面积 的 4 1 . 9 %。通过 设施 栽 培可 以提 早番茄 上市时 间 1 5 d左右 ,实现 与大 田 栽培 番茄的错峰上市 。
略低于钵 口为宜 ,并分层下实 。沿大棚走 向按 1 . 2 m
中早 熟大 红果 一代 杂交种 ,四 序花左 右 自封 顶 。
植 株长势旺盛 ,不早衰 ,抗病性 强。果实 圆球形 ,内 厚果硬 ,耐贮运 ,商品性好 ,单果重 3 5 0 g左右。
宽 厢 摆放 成 正 方形 ,以每 钵 占地 1 0 c m 见方 为 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