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制备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制备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一种用于治疗贫血的重要药物。
制备rHuEPO最常用的方法是基因重组技术。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 获得rHuEPO基因。
人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被克隆和扩增,然后插入并整合到适当的表达载体中。
2. 转染表达宿主细胞。
将表达载体转染到大肠杆菌、哺乳动物细胞或昆虫细胞等表达宿主细胞中。
3. 筛选并纯化rHuEPO。
通过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重组蛋白表达水平,筛选表达量高的细胞株。
随后,通过离心、膜过滤、柱层析等多种方式对表达和分泌的rHuEPO进行纯化。
最终得到纯度高和活性好的rHuEPO。
以上就是制备rHuEPO的基本步骤。
这种重组蛋白一般作为注射剂用于治疗贫血,尤其是由肾衰竭引起的贫血。
最新关于药品“重组人促红素”的认识
3. 市场需求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通过满足 消费者的新需求,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01
1. 在国内,重组人促 红素的生产工艺已经相 对成熟,多家企业已实 现规模化生产,市场需 求持续增长。
1. 优化策略之一是提高生产 效率,通过改进生产流程、引 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 产量。
2. 优化策略之二是加强研发创 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 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 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3. 优化策略之三是提升企业管理 水平,通过实施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素 质和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运营 效率和竞争力。
1. 蛋白纯化过程 主要包括样品准备 、粗分离、细分离 和纯度检测等步骤
1。
2. 在蛋白纯化过程
3. 蛋白纯化过程的
中,选择合适的纯化
优化可以提高蛋白质
方法和技术是关键,
的产量和纯度,为后
如亲和层析、离子交
续的实验和应用提供Biblioteka 2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
3 高质量的蛋白质样品
析等。
。
3. 质量控制与检测
3.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追溯分析,找出问题原因,
02
2. 在国际上,美国、 欧洲等地的生物制药公 司也在积极研发重组人 促红素,市场竞争激烈 。
03
3. 随着全球血液疾病 患者数量的增加,重组 人促红素的市场规模预 计将持续扩大。
3. 未来发展趋势
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侧重于人工智能 、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药品通用名称】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商品名:依普定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CHO Cell)汉语拼音:Chongzu Ren Cuhongsu Zhusheye(CHO Xibao)【成份】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基因重组CHO细胞表达、纯化制得。
辅料为:人血白蛋白、氯化钠、枸橼酸钠、枸橼酸。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pH6.9±0.5。
【适应症】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规格】(1)2000IU/1ml/支;(2)4000IU/1ml/支;(3)6000IU/1ml/支;(4)10000IU/1ml/支。
【用法用量】1、肾性贫血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皮下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
给药剂量需依据病人的贫血程度、年龄及其它相关因素调整。
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IU/kg,非透析病人每周75~100IU/kg。
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kg增加剂量,但最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 IU/kg/周。
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6vol% 。
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 vol%或/和血红蛋白达到100~110 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适用于术前血红蛋白值在100-130克/升的择期外科手术病人(心脏血管手术除外),使用剂量为150IU/kg体重,每周3次,皮下注射,于术前10天至术后4天应用,可减轻术中及术后贫血,减少对异体输血的需求,加快术后贫血倾向的恢复。
用药期间为防止缺铁,应同时补充铁剂。
【不良反应】1.一般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疼、低热、乏力等,个别病人可出现肌痛、关节痛等。
促红素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
使用时机 无论透析还是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若间隔2周或者以上连续两次Hb检测值均 低于11g/dl,并除外铁缺乏等其他贫血因 素,应还是实施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 疗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途径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静脉给 要和皮下给药同样有效。但皮下注射可以延长 药物浓度,药效动力学优于静脉注射,并节省 治疗费用。皮下注射较静脉注射存在机体不适 感。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众多国内外资料显示:合理应用重组人 促红细胞生成素,不仅能有效纠正慢性 肾脏病患者贫血,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 的左心室肥大等心血管合并症发生,改 善患者脑功能和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质 量的集体活动能力;而且能降低慢性肾 脏病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因此重组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上, 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
对非血液透析的患者,推荐首先选择皮下给药。 对血液透析的患者,静脉给药可减少疼痛,增
加患者依从性;而皮下给药可减少给药次数和 计量,节省费用。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剂量
初始剂量:100~120iu/kg/w,每周2~3次。静脉 给药剂量:120~150iu/kg/w,每周3次。
初始剂量选择要考虑患者的贫血程度和导致贫 血的原因,对于Hb<7g/dl的患者,应适当增加 初始计量。
如未发现有其他贫血原因,且血清酐> 2mg/dl,则贫血最可能的原因是促红细胞 生成素缺乏。但如上述贫血检查提示存在 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或缺铁之外的异常, 则需要进一步的评估,以除外其他贫血原 因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的靶目标
靶目标
Hb水平应不低于Hb<11g/dl(hct大于 33%),目标值应在开始治疗后4个月内 达到。但不推荐长期Hb维持在Hb< 13g/dl以上。对血液透析患者,应在透析 前采取标本检测Hb浓度。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纯化【精品-PPT】
EPO纯化历史
Miyake的七步法:纯化步骤太多,对设备及 操作要求也较高,不适合工业生产的特点
Spivik利用凝集素亲和层析纯化EPO:由于 凝集素亲和层析凝胶易被杂蛋白不可逆吸 附,使得分离效果降低,成本增高,也不利于大 规模生产
疏水层析,凝胶柱层析等
三步层析法
1. 染料配基亲和层析→反相疏水层析→离 子交换层析;
尿液,血浆,胎盘浸出液 80年代后期编码人EPO基因被克隆 重组人EPO(recombinant human EPO,
rhEPO)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成功表达
rhEPO的应用
临床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治疗慢 性肾衰竭合并贫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贫血 (Myelodys-plastic Syndrom ,MDS), AIDS病人的伴生贫血,(非髓性)肿瘤伴 生贫血及肿瘤化疗贫血,β地中海贫血,镰刀 形贫血,早产儿贫血等.也可用于外科手术中 的自体输血、骨髓移植等。
为什么第一步先用反相色谱?
综合国外和国内文献,大多数使用的是阴 离子交换柱或亲和柱作为第一步纯化,在 这种方案里,必须先对样品进行超滤,透 析及冻干等以达到浓缩和脱盐目的。
缺点?
低效耗时
糖蛋白对机械作用力敏感,长时间超滤等 处理可能对蛋白造成不可逆损伤,丧失活 性
EPO易吸附在容器表面,处理步骤增多会引 起蛋白回收率下降
而且使用可以用于临床的柠檬酸缓冲液做 流动相,不需另作临床使用溶剂置换处理。
关于三步法的缺点
反相作为起始步骤? 反相色谱是以高分辨率的纯化方法,将其 作为起始步骤,不能及时处理大量样品, 而且起始物质成分复杂,可能并不能达到 良好的分离效果,还有可能会影响反相介 质的再生作用。
2024年重组人促红素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重组人促红素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重组人促红素(简称rhuEPO)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人体促红细胞生成素。
它经常被用于治疗贫血等血液疾病,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重组人促红素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情况、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重组人促红素市场规模已经逐年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重组人促红素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XX亿元。
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贫血患者数量的增加、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的影响。
同时,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健康保障政策的实施,重组人促红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市场竞争情况重组人促红素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跨国制药公司和国内生物技术企业。
跨国制药公司具有丰富的研发资源和市场渠道,同时拥有多年的生产经验,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群体。
然而,由于国内生物技术企业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它们正在逐渐发展壮大,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重组人促红素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未来几年内,有几个市场发展趋势值得关注:1.技术进步: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进步,合成重组人促红素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同时生产效率将大幅提高,这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2.市场差异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通过研发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
例如,研发更长效的重组人促红素,开拓新兴市场等。
3.市场多元化:除了治疗贫血外,重组人促红素还可以应用于肿瘤患者、肾脏病患者等其他领域。
未来,重组人促红素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多元化,涵盖更广泛的疾病领域。
总结重组人促红素市场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竞争激烈,跨国制药公司和国内生物技术企业是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包括技术进步、市场差异化和市场多元化。
这些趋势将为市场带来更多机遇,同时也需要市场参与者保持创新能力和市场敏感度,以应对竞争和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罗可曼(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
罗可曼(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药品名称】商品名称:罗可曼通用名称: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β Injection【成份】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tin β (rhEPO)【适应症】罗可曼适用于因慢性肾衰竭引致贫血的透析病人。
罗可曼适用于治疗非透析肾功能不全病者的病状性肾性贫血。
【用法用量】冻干粉于溶解后可作皮下或静脉注射。
①剂量(每次及每周剂量)治疗目标为增加血细胞比容在30-35%之间,每周平均增幅最少0.5%,最高水平不能超过35%。
如存在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或末稍血管病症等情况,应按个体状况来确定每周升幅及目标水平。
对部分病人来说,理想水平可能低于30%。
生血素治疗方案分两步骤:a.治疗期:皮下注射:开始时治疗剂量为每周3×20IU/公斤体重。
如发现血细胞比容增加不理想(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每4周后剂量增多33×20IU/公斤体重/每周。
同时也可将每周剂量分成每日剂量。
静脉注射:开始时治疗剂量为每周33×40IU/公斤体重。
如发现血细胞增加不理想(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剂量增加至3×80IU/公斤体重/每周。
其后每月可增多3×20IU/公斤体重/每周。
以上两种给药途径,最高剂量不可超过每周720IU/公斤体重。
b.维持期:要达到维持血细胞比容在30 vol%-35 vol%之间,首先把剂量减至治疗期剂量的一半,然后每周或每两周调整剂量。
对儿童所做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平均来说,病人越年青,生血素维持剂量越高,然而,由于个别病人反应不同,难于估计,所以应按照建议剂量应用本药。
②疗程生血素一般用于长期治疗,但如有需要,可以随时终止疗程。
③用法生血素应在医务人员仔细监测及指导下使用。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说明书
依普定®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商品名:依普定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CHO Cell)汉语拼音:Chongzu Ren Cuhongsu Zhusheye(CHO Xibao)【成份】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由基因重组CHO细胞表达、纯化制得。
辅料为:聚山梨酯80、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pH6.9±0.5。
【适应症】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规格】2000IU/0.5ml/支(预灌封注射器)、4000IU/0.5ml/支(预灌封注射器)、6000IU/0.5ml/支(预灌封注射器)、10000IU/0.5ml/支(预灌封注射器)、3000IU/1ml/支(预灌封注射器)。
【用法用量】1、肾性贫血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皮下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
给药剂量需依据病人的贫血程度、年龄及其它相关因素调整。
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IU/kg,非透析病人每周75~100IU/kg。
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kg增加剂量,但最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IU/kg/周。
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6vol% 。
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vol%或/和血红蛋白达到100~110 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适用于术前血红蛋白值在100~130克/升的择期外科手术病人(心脏血管手术除外),使用剂量为150IU/kg公斤体重,每周3次,皮下注射,于术前10天至术后4天应用,可减轻术中及术后贫血,减少对异体输血的需求,加快术后贫血倾向的恢复。
促红素的临床应用
4、给药频率(非长效型rHuEPO)
在贫血诱导治疗阶段,无论皮下给药还是静脉 给药,均不推荐每周一次大剂量使用rHuEPO
用药之初过高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可造成 骨髓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饱和,而受体恢复时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也已降低,造成了药 物浪费。
5、不良反应
高血压: 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都应严格实施血压监 测,应用rHuEPO治疗的部分患者需要调整抗高血 压治疗方案。rHuEPO开始治疗到达靶目标值过程 中,患者血压应维持在适当水平。 栓塞: 接受rHuEPO治疗血液透析小部分患者,可能 发生血管通路阻塞。因此,rHuEPO治疗期间,血 液透析患者需要检测血管通路状况。发生机制可 能与rHuEPO治疗改善血小板功能有关,但没有Hb 浓度与血栓形成风险之间相关性的证据
1、靶目标值:Hb水平不低于11g/dl(Hct 大于 33%),目标值应在开始治疗后4个月内达到。 不推荐Hb 维持在13g/dl以上。对于血液透析 患者,应在透析前采取标本检测Hb 浓度。
2、靶目标值应依据患者年龄、种族、性别、生理需 求以及是否合并其它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伴有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 疾病的患者不推荐Hb> 12g/dl;
(二)左旋卡尼丁: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左旋卡尼丁可能有 益,但不推荐作为常规治疗,应按照临床实际酌 情处理。
(三)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C和雄性激素
(四)应该尽可能避免输血(尤其是希望肾移植 的患者,但供体特异性输血除外),单纯Hb水平 不应作为输血的标准。但在以下情况可以考虑输 注红细胞治疗(推荐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肾性贫血中合理应用
血透室 何娟 主管护师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是 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 素,有效治疗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 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临床上治 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在我国临床应用已经10 余年。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是一类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
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是指由于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引起的持续性贫血。
本文将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肿瘤导致贫血的机制多种多样,包括肿瘤侵袭造血器官、骨髓受损、恶性肿瘤产生滤过性溶血等。
患者常表现为乏力、气促、皮肤苍白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输血、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其中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包括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动剂(rHuEPOR-Ag),能够通过刺激骨髓红细胞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红细胞生成,从而改善贫血状况。
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是有效且安全的。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240例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贫血相关的症状也显著改善。
另外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510例患者,发现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更稳定。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症状和血液指标,同时可能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尽管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疗效已经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静脉血栓栓塞等,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治疗利益和风险。
部分患者可能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不敏感,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的反应。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和血液指标,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需要注意哪些问
题?
【答】血液透析患者贫血除了输血治疗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最为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人白蛋白或哺乳动物细胞衍生物过敏者禁止使用,血液透析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慎用。
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只能采用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两种方式。
皮下注射的药效动力学表现优于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较为安全,可以延长有效药物浓度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节省治疗费用,但皮下注射要尽量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上肢、腹壁、大腿等部位轮换注射,避免局部硬结发生。
而对于透析患者,静脉给药可以减轻痛苦,例如:透析后皮下注射会导致血肿。
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时先从小剂量开始,状况得以改善后改为维持量,长期维持治疗。
促红细胞生成素要求存放于2〜8。
C 的环境中,防止高温或低温致药物失效、变质。
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同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血液透析,保证充足的营养,合理补充铁剂和维生素,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纠正贫血。
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易发生:
(1)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血液变黏稠,透析时对溶质清除减少,可导致血钾、血磷、尿素氮水平升高,需要遵医嘱调节用药。
(2)头痛一般随着贫血的纠正而出现,并与用药剂量过大和血红蛋白水平上升过快有关。
(3)可造成血压升高,需要患者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如若异常请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4)随着血小板功能的改善和血液黏稠度增高,可能引起血栓形成。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药禁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药禁忌
导语:在药物使用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一些药物的药物用量,使用方法,以及一些用药禁忌,反而不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像
在药物使用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一些药物的药物用量,使用方法,以及一些用药禁忌,反而不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像是重组人促进红细胞生长素,它的药物禁忌就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该种药物的用药禁忌。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最早用于临床的重组基因工程药物之一,可促进骨髓内原始血细胞加速分化,促进有核红细胞加快成熟及血红蛋白合成,刺激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释放,并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红细胞膜抗氧化酶功能。
rhuEPO最初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性贫血,之后随着对众多疾病相关性贫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和红细胞生成三者间相互关系的深入认识,EPO的临床应用逐步扩展。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现阶段的临床应用主要有治疗慢性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认知功能受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等疾病患中、治疗中或恢复期的贫血和组织缺氧症状。
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有三大用药禁忌:
1.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
2.对本品或其他红细胞生成素制剂过敏者。
3.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注射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应在相关医师或执业药师的指导下服用,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用药初期每星期1次,维持期每两星期1次);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有时会引起血清钾轻度升高,应适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011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
rHuEPO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众多国内外资料显示:合理应用 rHuEPO,不仅能有效纠正慢性肾脏病患 者贫血,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左心室 肥大等心血管合并症发生,改善患者脑 功能和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机体 活动能力;而且能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 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因此,rHuEPO 在慢 性肾脏病治疗中,目前是不可缺少和替 代的。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临床表 现,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 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治疗肾性贫血是慢 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临 床上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在我国临 床应用已经10余年,不仅应用于血液净化 维持透析治疗的患者,而且也应用于非透 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铁状态评估应对铁储备、用于红细胞生成的铁 充足性、血红蛋白和rHuEPO治疗剂量综合考虑。
铁剂治疗的靶目标值
rHuEPO治疗期间,应该补充足够的铁剂以维持 铁状态的以下参数: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200ng/ml,且 TSAT>20%或CHr>29pg/红细胞。
非透析患者或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 100ng/ml,且TSAT>20%。
PRCA 的处理:因为抗体存在交叉
作用且继续接触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所以 谨慎起见,在疑诊或确诊的患者中停用任 何 rHuEPO 制剂。
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支持,免疫抑制治疗 可能有效,肾脏移植是有效治疗方法。
PRCA 的预防:EPO需要低温保
存。与皮下注射比较,静脉注射可能 减少发生率。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综述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进展王丽,周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卫生部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及其标准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是一种高糖蛋白类激素,也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之一。
EPO主要是在肾脏合成分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作用于骨髓中的红系祖细胞,促进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为红细胞。
它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及时有效地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增强机体对氧的结合、运输和供应能力,改善缺氧状态,是哺乳动物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控因子。
198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Amgen公司生产的rHuEPO上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性贫血以及肿瘤等各种慢性疾患所伴发的贫血。
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出现之后,出现了很多新型的EPO,如新促红血球生成蛋白NESP(new erythropoietin stimulating protein,亦称高度糖基化Epo-Darbepoetin),CERA,EPO 模拟肽EMP(EPO mimeticpeptide)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条件。
rHuEPO自从上市以来,rHuEPO可以减少病人输血次数,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质,成为迄今为止用基因工程代替体液因子治疗人类疾病的一个最成功的范例之一。
1.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发现人们对EPO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1906年Carnot 和Deflandre发现:将放血后兔子的血浆注射给正常的兔子,正常兔子的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多。
他们认为贫血兔血浆中存在一种体液因子能够刺激红细胞生成,并称其为生成素[1]。
这对EPO的发展无疑是一项突破。
1948年,Bonsdorff和Jalavisto等将这种调控因子命名为红细胞生成素。
1950年Reissman用连体鼠试验观察到,给连体之一呼吸低氧空气,另外一只鼠呼吸正常空气,结果两只均呈现同样程度的骨髓红细胞增生现象,这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从低氧鼠进入非低氧鼠从而刺激红细胞的生成。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临床上EPO不仅用于治疗肾性贫血,而且已经被应贫血的治疗8]。
尽管输血由于起效快、价格低等有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它也存在诸多潜在危险,如感染、输血反应,严重时甚至引起死亡。
而注射EPO则能有效地避免这些输血并发症。
1985年,人们运用重组技术[9表达了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
rHuEPO 生产细胞株CHO2EPO C2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 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的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转入哺乳动物细胞内,高效表达的能刺激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激素,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和癌症化疗产生的贫血[122 ][1 ] Oh J H ,Ha H , Yu M R ,et al . Sequential effects of high glucose on mesangial cell TGF2β1 and fibronectin synthesis[J ] . Kidney Int ,1998 ,54 :187221878.[2 ] Border WA ,Noble N A. TGF2beta in kidney fibrosis :A target for gene therapy[J ] . Kidney Int ,1997 ,51 (5) :138821396.重组EPO(rHuEPO)由于EPO在体内的作用巨大而天然来源却十分有限(主要从贫血患者的尿中提取),人们便开始利用基因重组的分子,它由不同的糖化体构成,各种糖化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糖基在整个分子中所占的比例不同,而这个比例也的作用极为相似,它一方面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及时有效地增加红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机体对氧的结合、运输和供应能力,有利于在高强度竞技时改善缺氧状态,促进肌肉中氧生成,使肌肉更有力、工作时间更长,从而增强运动能力。
长期使用rHuEPO,对运动员来说,可能会带来一时的荣誉,但给其健康带来的却是永久的危量过度增加,当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5%时,血液粘滞度就会增高,同时血流也会变慢。
重组人促红素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1⊙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 )是由肾脏和肝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类内源性生理物质,能够促进自身红细胞的生成。
⊙1989年6月,美国FDA正式批准由安进公司研制的重组人促红素(r-HuEPO)上市,r-HuEPO由165个氨基酸组成,通过DNA 重组技术获得,主要适应症为治疗因慢性肾衰所引起的贫血症。
重组人促红素与人体内源性EPO具有相同的生理活性。
2⊙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健康问题。
CKD患者早期即可发生贫血,到中后期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发生贫血。
EPO是目前治疗肾性贫血最有效的药物,随着国内CKD 发病率逐年升高(年增长率高达8%),EPO市场需求量将不断扩大。
3国内EPO生产状况@ 目前国内EPO生产企业20家(其中合资企业2家);@ 国内EPO 市场容量为20-30亿,目前国内EPO年销售量在600万支以上,总销售额近5亿元人民币(按零售价统计);@ EPO规格一般为水针剂和粉针剂,水针剂占80%左右,其中采用预充式注射器包装的企业(山东科兴、沈阳三生、华北金坛、北京四环、哈药集团);@ 销售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厂家为:沈阳三生上海麒麟鲲鹏华北金坦上海罗氏山西威奇达成都地奥九弘北京四环上海科华山东科兴深圳赛保尔 4“依普定”简介通用名: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适应症: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储藏:2-8℃避光保存及运输有效期:30个月(3000IU预充式为23个月)规格:2000IU/支(预充式、西林瓶)3000IU/支(预充式、西林瓶)4000IU/支(预充式)6000IU/支(预充式)包装:预充式:10支/中盒×12中盒/件;西林瓶:10瓶/中盒×20中盒/件 5国内第一个EPO——“依普定” 1992年开始立项;1996年国内率先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生物制品》新药证书;1997年国内率先获得卫生部批准的试生产文号;1998年国内率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正式生产文号;2000年国内率先使用预充式包装;2004年国内独家使用无人血白蛋白新配方;2005年出口量全国第一 6☆山东省十大高新技术项目;☆山东省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已通过法国、葡萄牙、巴西、埃及、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20个国家的质量认证,并销往上述国家,被评选为向欧盟市场推荐产品。
重组人促红素的功能主治
重组人促红素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重组人促红素?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简称rhEPO)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人工合成蛋白质。
它的结构与自然产生的人体促红素相似,可以刺激人体骨髓产生红细胞,从而提高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氧气运输的能力。
2. 重组人促红素的主要功能重组人促红素的主要功能是增加人体骨髓中红细胞的产生,从而提高血液的含氧量和运输能力。
以下是重组人促红素的主要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重组人促红素可以刺激骨髓中的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前体细胞,并促进这些细胞的定向分化和增殖,从而增加红细胞的生成量。
•提高红细胞的质量:重组人促红素可以改善红细胞的质量,使其更具弹性和稳定性,提高红细胞在血液中的流动性和氧气的运输能力。
•缓解贫血症状:重组人促红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由于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功能障碍导致的各种贫血症状,如疲劳、无力、心悸、气短等。
3. 重组人促红素的主治疾病重组人促红素广泛应用于多种贫血和其他与红细胞生成不足有关的疾病的治疗中。
以下是重组人促红素的主要主治疾病:•慢性肾脏病相关贫血:由于肾功能损伤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常出现贫血,重组人促红素可以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缓解贫血症状。
•癌症相关贫血:癌症患者由于化疗、放疗等治疗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常常伴随贫血,重组人促红素的使用可以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妊娠期贫血:孕妇由于红细胞扩增和胎儿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容易出现贫血症状,重组人促红素可以提高红细胞的生成量,缓解贫血。
•骨髓抑制性贫血:某些药物或化疗药物可能会抑制骨髓的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重组人促红素可以起到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4. 重组人促红素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遵循给药途径、频次和剂量等要求。
•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肾功能,以评估疗效和调整用药方案。
重组人促红素
【通用名称】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
【英文名】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CHO Cell)
【汉语拼音】
Chongzu Ren Cuhongsu Zhusheye(CHO xibao)
【成份】
【化学名称】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基因重组CHO细胞表达、纯化制得。
【老年用药】
高龄患者应用本品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及红细胞压积,并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与次数。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清楚。
【药物过量】
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压积过高,引起各种致命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药理毒理】
1.药理: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本品能经由后期母红细胞祖细胞(CFU-E)引导出明显的刺激集落的生成效果。在高浓度下,本品亦可刺激早期母红细胞祖细胞(BFU-E)而引导出集落的形成。
2.毒理:
2.1急性毒性:对小鼠、大白鼠及狗静脉注射的LD50和对生后4天的大白鼠幼鼠注射的LD50,均在20000IU/kg以上。
2.2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2.2.1大白鼠 雌、雄大白鼠分别在4周、13周及52周间施行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本品所做的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周、13周及52周间分别以本品按体重80IU/kg/天、20IU/kg/天以上 以及10IU/kg/天以上给药时主要由于本品的药理作用过剩而引起了多血症,且长期给药的结果会出现骨髓的纤维化发生。
2.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或重新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适应症】
Ø 肾衰性贫血----特效药 Ø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的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及骨癌引起贫血 Ø 癌症化疗药物(如顺铂)引起贫血 Ø 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所致贫血
【不良反应】
Ø 高血压、高血压脑病、流感样症状、凝血反应 Ø 脑血栓、癫痫患者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慎用
四、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药理作用】 粒细胞前体的选择性生长剂及分化因子 【临床应用】 Ø 用于加强宿主抵抗力,防感染 Ø 保持造血功能,防止抗癌药等损伤骨髓 Ø 通过诱导分化,消灭造血系肿瘤(白血病)细胞
• 生化药品:包括氨基酸、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多肽、 酶、辅酶、脂质及多糖类等生化物质。 Ø 部分为非处方药。
第一节 细胞因子
一、干扰素
机体受到病毒感染刺激时,免疫细胞通过免疫应答反应而 产生的低分子糖蛋白。 Ø 人类的干扰素有α、β 、γ 三型Ø 生产的主要品种
• IFN-α-1b、α-2a、α-2b:抗病毒、抗肿瘤、免疫 调节。
现超敏反应 Ø 如: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疫苗等
减毒活病毒疫苗:
Ø 选用抗原性与野毒株一致而稳定无毒或显著减毒的活病毒突变株作为疫苗 Ø 缺点: ①野毒株感染可干扰疫苗株的免疫效果;②在接种者体内增殖中有
重组人白介素-12(rHuIL-12)
【药理作用】
Ø 能促进Thl细胞发育,诱导CTL和NK细胞的细胞毒活 性并促进其分泌INF-γ、TNF-α、GM-CSG等细胞因 子
Ø 具有重要抗细胞内病毒作用
【临床应用】
Ø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三、促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 【药理作用】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理学
第四十三章 生物技术药
目录
1.细胞因子 2. 疫苗 3. 其他生物技术药物 4. 基因治疗
教学目标
❖ 学习目的
▪ 通过学习生物技术药物基础知识,为使用生物制品时 严格掌握适应证、使用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学习重点
▪ 细胞因子、疫苗、激素类生物制品、人血液制品、酶 激活剂及酶类生物制品、抗毒素或免疫血清等在疾病 预防、治疗和诊断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概述:生物技术药
• 生物制品: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 原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
• 生化药品: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经分离提取、 生物合成、生物-化学合成、DNA重组等生物技术获得。
• 生物制品:包括疫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 品、免疫球蛋白、抗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 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诊断制品等。 Ø 必须凭医生处方使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方 法、剂量及禁忌。
(与阿昔洛韦及齐多夫定等抗病毒药合用)
五、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α)
【药理作用】 Ø 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 Ø 提高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临床应用】 Ø 对多种肿瘤如MethA肉瘤、乳腺癌、结肠癌等有效。 Ø 与放线菌素D、阿霉素、TNF-γ联合应用于子宫、卵巢、口腔及绒癌
【不良反应】
Ø 流感样反应、毛细管渗漏; 心、肺、肾等系统的不良反应。
白介素-3(IL-3)
【药理作用】 Ø 多能集落刺激因子: 促进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定 向分化与增殖,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
【临床应用】 Ø 放射引起损伤或化疗的造血系统重建或骨髓增生不 良症。 Ø 自身骨髓或异体骨髓移植与抗癌治疗后防止白细胞 减少症。
• IFN-γ:抗病毒、免疫调节。
【临床应用】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丁型肝炎、带 状疱疹、复发性疱疹等。
抗肿瘤治疗:毛细胞白血病、艾滋病的Kaposi肉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髓样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不良反应】
流感样症状:疲倦、发烧、寒战等,停药后缓解。 骨髓抑制、神经系统反应:高剂量长期使用。
等,对肿瘤细胞的杀灭具有协同作用。
六、生长因子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药理作用】 Ø 促进血管新生 Ø 促进骨、软骨组织及肌肉、皮肤等软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Ø 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及角膜的再生和修复 Ø 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 【临床应用】 Ø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神经性肌肉萎缩、脑外伤后遗症及视神经
第二节 疫苗
• 疫苗: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 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 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属主动免疫制剂。 Ø病毒类疫苗 Ø细菌类疫苗 Ø联合疫苗 Ø基因工程疫苗
病毒类疫苗
灭活病毒疫苗:
Ø 将纯化的病毒感染性灭活,但不损伤病毒结构蛋白而制成 Ø 是完整的病毒,可诱生循环抗体,获得免疫力 Ø 缺点:①制备中可能有残留的活病毒;②加强免疫或后续病毒感染时可能出
萎缩等) Ø 一般外伤(烧伤、骨损伤、烫伤及慢性溃疡以及瘘管等)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
【药理作用】 Ø 营养支持:维持正常神经元功能 Ø 修复损伤的神经元 Ø 诱导发育期的神经纤维定向生长 Ø 通过神经内分泌轴改变淋巴器官微环境,参与免疫调节
【临床应用】 Ø 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如早老性痴呆与神经系统的损伤修复 Ø 某些神经性肿瘤的治疗
二、白介素类
重组白介素-2(rIL-2)
【药理作用】
Ø T细胞生长因子: 促进Tc细胞、B细胞、NK细胞分化增殖。
【临床应用】
Ø 抗肿瘤治疗: 如白血病、肾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等,特别是 对恶性胸膜肿瘤具有选择性治疗效果;与顺铂联合腔内注射治 疗恶性浆膜腔积液。
Ø 抗病毒治疗: 如改善慢性活动性肝炎。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药理作用】参与造血调节过程,促进正常造血细胞增殖分化 【临床适应症】 Ø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再生不良综合征 Ø 髓移植(自身骨髓移植后,促使血液学的重建) Ø 骨、癌症放化疗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 Ø 提高AIDS患者白细胞水平,减少潜在性的感染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