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城市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与文化保护
城市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与文化保护城市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噪音污染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居住环境,也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和文化保护造成了威胁。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必须与生态文明和文化保护相融合。
一、生态文明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意义生态文明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途径,其核心理念是绿色发展和生态优先。
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生态文明具有以下意义。
1. 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生态文明强调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通过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制度和机制,减少城市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保护生态系统功能:城市周边的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倡导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3. 缓解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强调生态环境的净化和修复,通过生态工程等手段降低城市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提升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二、文化保护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意义文化保护是城市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体现,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风貌。
文化保护对城市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1. 传承历史文化:文化保护将历史文化遗产从被淹没的城市环境中拯救出来,通过保护和修复,使城市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增强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凝聚力。
2. 保护城市风貌:文化保护可以保护城市的传统建筑、老城区和古迹,维护城市的独特风貌和城市形象,让居民和游客感受到城市的历史魅力和人文情怀。
3. 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保护不仅仅是保护既有的文化遗产和建筑物,更是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推广,不断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国际声誉。
三、生态文明与文化保护的相互促进生态文明与文化保护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相互促进。
论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论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国拥有独特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各色各样的生态环境以及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但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却并不简单。
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趋势的不断加剧,中国在寻求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多样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挑战。
本文将探究中国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在这些元素之间建立平衡。
一、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是一国文化的基础,代表着一个国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传承,也是一个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
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方面,中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加强了普及教育和传承工程,建立了讲解员和志愿者服务机制,还开展了大量保护和修缮工作。
例如,2019 年,故宫博物院对大量文物进行了清理整修,以延长文物的寿命和提高其观赏价值。
同时,中国还将其许多传统节日和仪式纳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生态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之一,对于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土地沙漠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等。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多项措施,如修建生态文明城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和制定污染治理政策等。
尽管中国政府在促进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实际上存在一些潜在的矛盾。
例如,一些旅游景点地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经常对古迹等地进行开发和改造工作,而这可能会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此外,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在实施时也可能会受到经济发展的阻力。
如果没有平衡的决策制定,可能会导致民族文化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给其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重要挑战。
例如,大量的投资和新建项目可能会增加环境负担和生产能力短缺,老龄化人口所带来的社会和医疗压力会给国家造成不小的财政压力。
生态文化与村镇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刍议生态文化与村镇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摘要: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以及相关专家与学者对我国未来短时间内发展情况的预测与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就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村镇规划的相关工作,既要做好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关规划工作,又要做好环境规划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规划村镇的发展,才能够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化;村镇规划;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26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对于村镇规划工作来说,其是落实我国现代社会规划与发展工作、全面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速度的重要工作之一,相对于城市地区来说,村镇地区所具有的地域环境更为特殊,因此,我们要想合理的对村镇发展进行规划,就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并要以此为指导结合生态文化,开展良好的村镇规划工作。
一、我国村镇规划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也取得十分巨大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的村镇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渐渐的向小城镇集中,随着小城镇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小城镇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然而,要想更好的开展村镇规划工作,进一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就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村镇规划的现状:(一)现阶段村镇规划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作支撑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村镇的建设工作仍旧是沿用传统的建设发展模式,即,依靠自然演进的发展模式来发展。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分的注重村镇规划、村镇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工作,忽视了对村镇规划的相关理论的研究,致使村镇规划理论远远的落后于村镇的建设发展速度,阻碍了其自身形成完整的系统。
目前,在开展村镇规划工作时,我们所使用的规划标准仍旧是村镇建设规划与乡镇域总体规划标准,缺乏针对性。
(二)未能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其实指在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论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论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内容提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是在寻求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功能,是一项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摘要题】民族文化【英文摘要】China is of multi-ethnic,multi-eco-enviromental and multi-cultural.In China the etnic cultures have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environment.The idea and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e from the process of searching harmonious relations among humanity,resources and eco-environment.How to make use of the traditionalcultural function which is favorabl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now an important task worthy of deep research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关键词】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ethnic cultures/eco-environ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正文】一、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多元现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由于地域辽阔,地理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各民族生活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在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
新形势下的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新形势下的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孙静(贵州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贵阳550004)摘要:生态文明城市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出台的背景下,通过对生态文明城市内涵的理解,构建了以城市生态文化为核心,以文化先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健康、居住适宜为目标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估指标体系。
并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一、引言生态文明理念源远流长,《管子》中追求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建设准则,古代原始部落存在的生态文明实践,都表明了古人对理想生存环境的追求与城市建设中朴素的自然观。
近代的工业革命创造前所未有财富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种种弊病,为解决这些危机,从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到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开端、现代生态城市思想源泉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从保护环境成为城市规划界的思想共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1]。
每一种理论的提出,既是人类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更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因此,探索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生态文明城市的定义及内涵2.1生态文明城市定义要构建生态文明城市,首先要对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进行界定,生态文明城市是在对城市复合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理论应用到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
2.2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根据对生态文明城市的界定,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见图1),包括以下方面:一、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哲学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
生态文化强调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并将文化渗透到各个层面。
二、生态经济:城市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一方面,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定位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另一方面,生态经济强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强调经济的多样化和发展特色化[4]。
生关于生态文化的著作
生关于生态文化的著作关于生态文化的著作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经典的书籍:1、《生态文化学引论》:这本书是由曾永平教授所著,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生态文化学的专著。
书中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理论,分析了生态文化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基本观点,深入探讨了生态文化的内涵、外延和价值,总结了生态文化的实践经验和发展前景。
2、《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这本书是由严耕教授所著,是国内第一部将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著作。
书中从文化、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提出了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这本书是由陈寿朋教授所著,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
书中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功能,探讨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原则和路径,提出了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建议。
4、《绿色消费:一种全新的消费观》:这本书是由尹世杰教授所著,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绿色消费的专著。
书中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传统消费模式的弊端和负面影响,探讨了绿色消费的基本理念、原则和途径,介绍了国内外绿色消费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
5、《生态旅游: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这本书是由杨桂华教授所著,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生态旅游的专著。
书中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传统旅游模式的弊端和负面影响,探讨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原则和途径,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
这些书籍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对生态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生态文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然,除了这些书籍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著作值得一读。
在阅读这些书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认真阅读原著:在阅读这些著作时,需要认真阅读原著,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不要轻易断章取义或歪曲原意。
试述齐齐哈尔生态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试述齐齐哈尔生态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作者:张艳玲来源:《理论观察》2013年第02期[摘要]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生态文化建设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齐齐哈尔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加强生态文化普及、教育、宣传、培训,以及借鉴国外以及发达地区发展生态文化的成功经验,建立公众参与及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备的管理体制意义重大。
[关键词]齐齐哈尔;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29 — 02生态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生态意义的文化,也就是文化的保护与文化的原生态。
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由特定的地区或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所形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
具体表现为,是由人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并针对生态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摄取、保护和利用以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
生态文化产生于20世纪,它既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又有悠久的思想根源。
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长期创造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演进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
生态文化包括建设要素,如生态伦理、道德、和谐思想等;还包括物质要素,如生态农业、城市、景观等。
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
一、齐齐哈尔生态文化资源简述龙沙公园:龙沙公园始建于1907年,原名“仓西公园”。
1917年仓西公园改称龙沙公园。
“龙沙”泛指塞外之地,唐代诗人李白有“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之句,龙沙公园由此而得名。
公园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交通十分便利。
龙沙公园面积64公顷。
是东北三省面积最大,功能齐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建园近百年的历史,龙沙公园已形成六个完整的功能区:即花卉观赏区、文物观赏区、动物观赏区、儿童游乐区、水上游览区、岛中休息区。
中国的文化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思路
中国的文化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思路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化生态系统。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许多传统文化也大量丧失。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下,我们需要回归文化根源,重视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促进发展,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由不同的文化元素组成,包括历史遗迹、文化地理、文化产业、文化遗产等。
在中国,我们有众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文化名胜、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文化节庆等。
这些文化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文化生态系统。
中国的文化生态系统不仅是丰富多彩的,它还有独特的性质,可以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合作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讲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例如,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山水画是很有名的一种艺术形式。
山水画是表现中国自然环境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山水的描绘,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故事、传说,如《庐山谣》、《吴山夜话》等等,这些故事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文化生态系统受到了各种威胁,并且许多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和消失。
比如,大量的文化遗址和历史建筑遭到了破坏,很多传统村落、民居被拆毁,生态环境也被严重破坏。
这些严重破坏对文化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也使很多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维护和保护文化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之间寻找平衡,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文化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开展合理的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产业等,从而使之成为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性发展系统。
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追求目标之一,而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产业,也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发展。
下面将介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相应的措施。
一、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业生产应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
首先,农业生产要注重保护土壤。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避免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少土地退化和水源污染。
其次,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
另外,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二、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农业生产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首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
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发展农业产业链,提供农民多元化的经济收入来源。
通过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社会原则社会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农业生产要注重社会公平和农民的福祉。
首先,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农民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保障。
其次,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另外,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他们的利益。
四、文化原则文化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
农业生产要注重传承和保护农耕文化,以及农民的传统知识和技能。
首先,加强农业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
其次,鼓励农民参与传统农耕活动和农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另外,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和风貌,维护农村的文化特色。
总结起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生态原则、经济原则、社会原则和文化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政府支持和农业政策的引导,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整体福祉。
世界文化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文化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精神与价值观,也反映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愈加凸显。
本文将探讨世界文化的环境意识以及如何通过文化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的环境意识文化是人类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解和感知的产物,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文化中蕴含着对环境的关注和意识。
从古代的农耕文化到现代的生态文化,人类一直在探索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
文化的环境意识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包括了对环境价值的认知。
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价值观念如尊重自然、融合人与自然等,都体现了对环境的尊重和珍视。
其次,文化的环境意识也表现在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上。
当今世界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各国纷纷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
最后,文化的环境意识还表现在对环境行为的引导上。
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对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行为至关重要。
二、文化传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是一种通过代际传递和交流实现文化延续的过程,对环境可持续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文化传承弘扬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通过传承,我们能够了解和学习到先辈们对环境的尊重和关心,进而形成我们自己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谨慎,这有助于引导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文化传承推动了环境智慧的挖掘和应用。
在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都蕴含着对环境的智慧和探索。
这些智慧可以是传统的农耕技术、草木染色技艺,也可以是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农业的创新经验。
通过传承和创新,我们可以将这些环境智慧应用于现代社会,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最后,文化传承培养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文化传承不仅是对文化知识和技艺的传递,更是对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塑造。
通过文化传承,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环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将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对绿色发展的启示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对绿色发展的启示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是指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的一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观念。
从古至今,中华传统生态文化不断演变,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传统和精神力量。
1. 尊重自然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始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优势。
2. 知行合一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即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这种思想对推动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理解环境,了解自然规律,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把保护环境理论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人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
3. 精益求精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推崇精益求精的品质,这种精神可以激发我们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不停地追求卓越。
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可以推动我们创造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人类和自然更加和谐的发展。
4. 大同小异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习惯于发掘自然现象的共性,重视和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高度一致性。
在绿色发展的实践中,也需要从整体上思考生态问题,从多个宏观角度进行全面评估。
只有了解整体结构,才能更全面有效的推动绿色发展。
总之,中华传统生态文化以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和优秀的生态品格,深刻影响着我们对生态与发展的认识。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和应用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简论文明的生态史观
类号:B F B光明日报/2000年/08月/22日/第B03版/学术简论文明的生态史观周鸿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从人类产生,便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创造的文明,总是与支撑文明的环境息息相关的。
研究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和环境的关系的历史观,就是文明的生态史观。
人是生物的人,更是社会的人。
作为生物的人,人对环境的生物生态适应使人类产生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体质形态。
作为社会的人,人以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自己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现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这就是人类的文化。
正因为人类拥有文化,人类便成为大千世界所有物种中最具智慧、最能适应环境的高等动物。
人的生物生态适应通过遗传而获得,而人的文化生态适应则是通过文化的共享,一代一代地传递。
环境是多样化的,人类的文化也是多样化的,文化的进化导致整个人类社会的进化。
人类用文化来适应环境,也用文化来改造环境。
人类的生物生态环境在进化,从原始的自然环境进化到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复合环境。
人类的社会生态环境上在进化,从而有了人类文化的演进。
但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一个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过程,人类创造的某些文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但是,同样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不再与环境相适应,甚至造成对环境的巨大破坏。
总的来说,人类创造的某些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与环境协同共进,就是在环境的巨大变迁中由于不能创造新的文化来适应变化的环境;而导致生态危机、资源耗尽,以及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战争、疾病等等,甚至会造成支撑文明的生态环境的彻底破坏,导致文化的退化和文明的衰亡。
文明的生态史观认为,文明是某一地域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地理、时间和空间的三维进程。
文明的起源、文明的延续以至文明的衰亡,都与支撑文明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地理因素为主的自然环境在人类早期文明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人文视野下的文化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人文视野下的文化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两个话题,它们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生态可以理解为文化与生态的有机结合,它强调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而可持续发展则旨在为人类创造一个既能满足当前需求又不会损害未来世代生活质量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人文视野出发,探讨文化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人类如何在这一关系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它不仅仅是一种传承和表达的方式,更是人类与环境互动的基础。
不同文化对环境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例如,一些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规律,注重生态平衡的维护。
而另一些文化则忽视环境保护,过度开发资源,造成了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因此,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传承和发扬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文化,人类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二、文化生态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文化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相互促进。
首先,文化生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思维和智慧。
不同的文化对于生态环境的认知和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因此相互间的学习与交流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合和创新。
其次,文化生态还能够扩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通过传统文化、民俗习惯和社区活动等形式,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和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形成全民共识和行动。
此外,文化生态也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当文化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人们将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并对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监督与制约。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选择一条符合人类进步和生态平衡的发展路径。
首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关键。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核,在可持续发展中应重视其保护和传承,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保护的内容
生态保护的内容生态保护是指人类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破坏和灾害发生,从而维护和优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生态保护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生命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存的根本。
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影响物种的生存和自然环境的平衡,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是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土地、水资源、气候和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砍森林、破坏河流和湖泊。
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范畴,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爱护自然生态环境。
三、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资源利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
四、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低碳环保生活方式是推动最广泛、最具实效和最易推广的生态保护措施。
改变现有的高消耗、高排放和寿命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的环保生活方式,降低消费、减少废物和能源使用,是维护生态环境和防止自然灾害的有效途径。
五、推广生态文化理念生态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方向。
推广生态文化理念,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弘扬尊重自然、追求绿色、崇尚和谐的文化,是生态保护事业的必要内容。
六、加强国际合作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协作解决。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是实现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总之,生态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积极、科学、负责任的态度,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名词解释生态文明
名词解释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
它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的过渡,旨在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具体来说,生态文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概念阐释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种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建立共生关系,使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协调。
这种关系可以通过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途径来实现。
二、核心理念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均衡发展”。
这意味着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一种对立的、矛盾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
也就是说,只有当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实现了平衡和谐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内容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四个方面。
其中,生态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绿色技术应用相结合;生态社会是指建立适应生态文明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进程,强调公民参与、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和生态平衡;生态环境是指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强调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开发可再生能源和建立资源回收制度;生态文化是指建立具有生态意识和文化基础的人类文明,强调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文明的和谐与统一,并提倡低碳、循环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四、意义与目标生态文明的意义在于建设一个能够长期维护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其具体目标包括:实现“绿色”的经济发展,重视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社会体系和生活方式;弘扬生态文化,倡导审慎、和谐、循环的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多样性,创造更美好的自然环境。
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南留庄镇杜杨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靳智文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弘扬生态文化,既可直接为增强丰富文化力建设进一步充实内涵,也可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强大的社会人文支撑力,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
重点要做足生态文化育人、兴农、壮企、强旅、立城五个方面。
生态文化育人,就是要增强上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展观。
通过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和“环保村”、“文明家庭”、“读书人之家”等行之有效的创建载体,教育人们善待自然,树立环境伦理道德观,鼓励绿色消费,提倡自然、和谐、文明、健康、科学的绿色生活方式,把生态文化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为生态经济的发展营造时代的社会人文环境。
生态文化兴农,就是引导农民从现时的以质和量为效益农业的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开创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占市场以生态为特色的生态农业格局。
继续把科教兴农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建立快捷的信息供求机制、健全的技术辅导机制、完善的销售经营机制,着力培养懂市场、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农民。
生态文化壮企,就是围绕生态工业的发展要求,着力在培育以科技、人才和企业家素质等为主体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鼓励和扶持优强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生态附加值,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优秀技术人才,大力培养现代型企业家队伍,建立企业家培养基金,经常性开展专家讲座,选送企业经营者外出考察、培训,在开拓视野中不断接受新的管理经营观念,为生态工业的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生态文化强旅,就是充分迎合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为休闲度假式旅游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分析当代旅游,主要存在情景式旅游、参与式旅游和文化休闲式旅游等三种类型。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前提是创特色,重点是打品牌,关键是上品位。
生态文化立城,就是以创建绿色文明城市为载体,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什么是生态文化如何传承生态文化
什么是生态文化如何传承生态文化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化的重要性也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文化?又该如何传承生态文化呢?生态文化,简单来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生命、珍视生态平衡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
它涵盖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态度、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生态文化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上。
在远古时代,人类依赖自然的恩赐生存,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这种敬畏并非是盲目的恐惧,而是源于对自然力量的深刻认知。
比如,人们知道风雨雷电的无常,明白四季更替的规律,从而顺应自然的节奏安排生产生活。
生态文化还表现在人们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意识。
自然界有着自身的生态链条和平衡机制,每种生物都在其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当人类过度干预,破坏了这种平衡,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比如,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过度捕捞会使海洋生态系统崩溃。
因此,懂得维护生态平衡,不打破自然界的规律,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涵。
再者,生态文化也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意味着我们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比如,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都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传承生态文化呢?教育是传承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当将生态文化纳入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大学,通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大众传媒也在生态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可以通过制作和播放生态环保类的节目、纪录片、公益广告等,向公众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念。
比如,一些热门的自然纪录片,能够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从而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的热情。
家庭也是传承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
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
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也逐渐从农村转移至城市。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社会失衡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文化生态系统指的是城市文化、生态、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之间相互作用、互动的系统。
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还需要各方面积极参与。
一、重视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城市文化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
城市需要重视文化传承和创新,保护历史遗产和人文景观,同时也需要注重当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城市充满活力。
在文化传承方面,城市需要对历史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让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同时,城市还需要注重人文景观的保护,如公共艺术设施、音乐剧、博物馆等。
这些景观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城市历史的见证。
在文化创新方面,城市需要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推广新兴文化形式,如数字文化、网络文化、创意文化等。
这些新兴文化形式可以为城市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客。
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还需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因此,城市需要推行绿色生活,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绿色生活方面,城市需要从源头入手,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推广低碳出行方式、节能减排措施,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同时,城市还要加强垃圾分类和管理,推广环保用品,鼓励市民从小事做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注重社会和谐发展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还需要注重社会和谐发展。
城市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稳定,因此,城市需要注重社会公平、公正、和谐的发展。
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城市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同时,城市还需要注重公共安全,加强治安管理,保障社会稳定。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文化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文化的内涵与构成要素生态环境是指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文化则是指人们在生态环境中形成的文化体系,即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结合体。
生态文化以生态为中心,以诸多文化元素为基础,构成了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在生态危机加剧的当下,生态文化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生态文化的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1.1生态主义思想生态主义思想是生态文化的核心。
其主要思想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倡导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起一个社会、经济和文化体系,使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自然信仰自然信仰是生态文化的基础。
在生态环境中,自然是人类所依托的根源。
人类因此需要以一种信仰的方式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自然信仰的核心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1.3生态艺术生态艺术是生态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生态艺术主张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艺术家通过作品展现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模式。
1.4生态伦理生态伦理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伦理要求人们将生命和自然视为平等的生存者和被保护者,倡导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
它不断提醒人们,生态危机乃是人类自身不当行为的结果,应持有悼念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以实现生态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化的构成要素2.1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生产体系。
它强调以自然为根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新型、绿色、环保的生产模式,使人们更意识到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2.2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自然、保护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为由的旅游。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发展的过程应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式,使观光旅游和自然观光活动实现有序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2.3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是一种有关生态环境的教育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贺善侃编者按近日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要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不能把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割裂开来,而要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探寻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求和意义。
如下这篇理论文章,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论述了生态文化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意义,阐述了生态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本版今日特予刊登,以飨读者。
倡导和谐自然观、发展生态科技和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3个重要环节。
而其中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生态文化建设。
以和谐自然观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化是发展生态科技的动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化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化基础。
和谐自然观是生态文化的核心阅读提示生态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注重自然因素、自然规律以及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和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集中体现新生态道德的和谐自然观极大丰富了社会公德,开拓了社会公德的新视野。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观的集中表现,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其基本特征是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其核心基础是和谐理念和环境意识。
和谐理念是生态文化的首要理念。
生态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在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危机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提出生态文化的宗旨就是解决人和自然的失衡,因而其最主要特征就是注重自然因素、自然规律、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和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强调生态文化的和谐理念,必须强调生态道德观念,建构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观念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念。
它扩展了道德功能的领域,把传统道德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凸显道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功能。
它强调,人应该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规范人本身在自然界中的行为,并利用道德调控人类行为,引导人们自觉地关心自然,维护自然良好的生存状态,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
同传统道德观相比,生态道德观的价值导向、道德评价依据和标准都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它以崭新的生态意识为主要内容,要求人们在思维方式、技术手段及其方法上都把对自然的关注与热爱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依据这种生态道德观制定的生态道德规范则渗透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切行为调节上,力求建构起社会、自然、生态三位一体的稳定、高效的系统。
当今,全人类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挑战。
站在展望新世纪的地平线上,人们更深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关系到地球上每个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保护环境,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是全人类迫切需要的新伦理,创立新的生态道德是当今最有时代意义的社会公德。
这种新的生态道德倡导人类新的伦理生活方式,即人类应在地球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度内持续生存,以享受持续、健康和美好的生活;应建立人与自然全新的伙伴关系,确保地球的一体性。
当今,这种新的生态道德已越来越成为当代社会公德中最具有时代意义的组成部分。
把生态道德纳入社会公德的视野,鉴于以下诸方面的认识:第一,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是一个由自然和人类社会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的整体,自然和人类社会任何一方的生存和兴旺都以另一方的生存和兴旺为条件。
第二,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与所有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一样,都必须遵从永恒的生态规律。
为维护社会的生存、安全、公正和尊严,所有的人都必须承担起生态责任。
人类的文明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的尊重上,要具有与自然相一致的观念。
所有社会的文明都必须在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中发展。
第三,为确立人和自然的新关系,我们要重新确立人对自然、对后代、对社会的三重责任,并把人们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变成一种“必须”,确立相应的道德规范。
给自然环境以“公民”的身份;变一味开发利用自然为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多考虑我们的行为可能对子孙后代造成的威胁;在谋求自己利益的同时注意到对别人的责任。
第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整个人类生活的相互依赖性也加强了。
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和共同拥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的疾病的防治以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等,都需要通过世界各国的合作,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合作来实现,各国都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都应履行应有的道德义务。
第五,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其实践对现代文明的建构曾起过重要作用;但隐含于其中的“反自然”价值取向也导致了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使人类陷入困境的不良后果。
新的生态道德把人类美德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种人类自我拯救的伦理道德。
把生态道德纳入社会公德,从各方面拓展了社会公德的内容首先是对社会公德规范所涉及的道德关系的拓展。
把新的生态道德纳入社会公德后,社会公德的道德关系就不仅涉及人与人的关系,而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样,社会公德就应表述为:全社会所有公民在一些重大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交往及改造自然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交互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并由国家或国际社会提倡或认可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它们不仅是人们公共生活关系的反映,而且是人与自然关系长期发展的产物。
其主要任务不仅在于维系人们的公共生活、维系社会稳定,而且在于维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其次是对社会公德规范所涉及的道德要求的拓展。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人类的行为不仅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且是一种环境行为。
因而,社会公共秩序应把保护环境包括在内,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应包括遵守保护环境的公共准则。
这种准则不仅着眼于国内,而是往往具有国际性,因为大量环境问题是超越国界的。
把新的生态道德纳入社会公德体系后,遵纪守法的内容和珍惜、爱护公共财产的“公共财产”这一概念的内涵无疑也有了进一步拓展。
首先,无论遵纪中的纪律还是守法中的法律,都应包括环境保护的内容。
任何不遵守环保纪律,违反环境法律的行径都是违背社会公德的。
其次,“公共财产”也不仅指具体的一样样“公共财物”,而是指广义上人类的生活条件和基础,如生态资源(又称恒定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
珍惜和爱护以上资源,对其进行合理地开发、有计划地利用、科学地管理等,都是当今社会公德的道德规范所应包含的内容。
总之,集中体现新生态道德的和谐自然观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公德,开拓了社会公德的新视野,是生态文化的核心,也是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
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阅读提示节约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发展环保产业,要以绿色消费观念为前提;发展环保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生产绿色产品,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前提。
从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看,需要倡导全体公民以生态理念为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提升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生态文化为前提。
从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看,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或生态保护意识为指导,也就是说,要以作为生态文化核心的和谐自然观为前提。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看,每一项建设举措都需要生态文化做后盾:第一,节约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发展环保产业,要以绿色消费观念为前提。
绿色消费观念即注重生态的消费观念,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消费,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以及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是涵盖生产和生活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
绿色消费观念旨在倡导保护生态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主张遵循生态法则,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以实现可持续消费。
第二,发展环保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生产绿色产品,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前提。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而倡导一种与传统经济发展截然不同的生态发展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是一种文化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运行需要生态文化的底蕴和支撑。
首先,循环经济文化体现着一种节约理念。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中,人们不追究破坏生态资源者的责任,这相当于免费使用生态资源,因而往往造成生态资源的大量浪费。
循环经济把生态资源作为社会共有的生产要素计入成本,要求生产者按照费用最小化的原则节约、循环地使用,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这样,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行,就要以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为前提。
只有在思想上摈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才能真正从行为上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现能源原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不断回用和理性消费,真正成为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循环经济文化同样体现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为追求利润,努力刺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异化和社会的畸形发展。
循环经济以节约、合理使用生态资源为宗旨;以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为目标,无疑是和谐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总之,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种能够整合经济增长、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需要能实现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发展规律有机统一的新型文化价值体系。
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看,需要倡导以生态理念为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提升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
如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增强生态意识和普及生态知识为目标的国民生态教育;广泛开展生态科普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以及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等。
只有公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才有显著成效。
生态文化是发展生态科技的动力阅读提示就价值负载而言,生态科技的发展需要人类对生态价值观的推动;就科技的思维方式基础而言,生态科技的发展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思维观即和谐自然观的推进;就科技的人文因素而言,生态科技的发展需要重视人类生存环境、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的推进。
针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需在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应用科技手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防止环境破坏和污染,拯救人类于发展困境中。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时代、空间时代和原子能时代。
我们完全可以应用这些新科技力量,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同时,创造美好的生存环境。
此外,还应密切注意并及时总结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发展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土经济学等理论科学,以科学原理指导对环境的利用、开发、保护和治理,落实、践行生态文化倡导的和谐自然观。
生态科技的发展须以生态文化为动力。
第一,从科技与文化的关系看,任何科技都有文化负载。
生态科技同样有着生态文化的负载。
对于科技的文化负载,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分析:科技的价值负载任何技术的展现都不能单独地由技术决定,它内在地包含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