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

主讲教师:赵博

【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史主要讲述或解释的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概况。从近年的高考真题出题上看,经济以及思想领域在材料解析题方面多有涉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科技领域设计的题目所占比重很小。在发展线索和知识结构上,秉承图式教学法的设计思路,在讲解中注重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和重要概念的细致解析。

【知识梳理】

一、发展线索与阶段特征

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

思想——从百家争鸣到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发展

政治——从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演进

经济——从“千耦其耘”到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历程

1.中国古代经济史概况

农业生产与土地制度

经济政策与经济重心

小农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纺织、陶瓷、冶铸)

商业(城市、交通、外贸等)

2.中国古代政治史概况

3.中国古代思想史概况

二、重要概念与深度理解

1.中国古代经济史——重农抑商与宋朝商贸

重农抑商政策

(1)为什么实行?

中国国情:封闭性[自成一体]、定居性[农业为主]、分散性[自然经济]、专制性[中央集权] 商业特点:开放性[多元流动]、集聚性[规模合力]、功利性[竞争扩张]、平等性[自由守约] 隐患:逐利——误农[经济]、争权——腐败[政治]、割据——分裂[军事]、自觉——个性[思想]

(2)为什么商业仍然发展?

规律

税源

2.中国古代政治史——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

相对于地方分权制而言的制度。古代的分封建制和现代的联邦制度都是地方分权的制度。

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地方政府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独立性,必须严格地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

中央集权的主要表现

(1)郡国、郡县无立法权。

(2)人事权都归中央政府;

(3)司法、财政、军事各方面,地方都无自主权。

(4)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

中央集权的作用

(1)积极作用:

①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

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2)消极作用:

①地方官员一切“倚办于上”,地方政治具有保守性

②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社会管理成本

③思想文化控制严密的专制,易导致科学文化的保守性,新的社会因素不易成长

3.中国古代思想史——百家争鸣与宋明理学

诸子百家及“百家争鸣”的时代条件

政治:周王室虚弱,分封制衰亡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阶级:旧贵族式微,新平民形成

教育:士阶层崛起,私学化发展

社会:孤立性破败,交流性强化

【经典例题】

一、中国古代经济史试题

1.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

材料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楼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筒车、曲辕犁

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

明清《农政全书》

(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

2.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

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

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分)

二、中国古代政治史试题

1.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2. 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

三、中国古代思想史试题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