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东北部的低山丘至围场一带。
其它土壤也有零星分布,如盐土、黑土、水稻土、沼泽土、亚 高山草甸土等。
Ⅱ 主要土壤类型
A 棕壤
一、棕壤的分布
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中生型阔叶落叶林下发育的 地带性土壤
中国: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冀东一带,在半干旱、半湿 润及亚热带地区的山地垂直带中;
第一节 土壤分类
土壤分类概念和目的 土壤分类的发展概况 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的体系
一、土壤分类的概念和目的
土壤分类:
根据土壤发生发展规律及土壤所表现的特性和特征,对土壤 进行的科学区分
土壤分类是建立一个合符逻辑的多级系统,将有共 性的土壤划分为同一类。每一个级别中可包括一定 数量的土壤类型,从中容易寻查各种土壤类型。
1954年 “暂拟中国土壤分类系统表”(土壤学会) 1964年 “全国农业土壤分类系统表” 1978年“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土壤分类学术交流
会)
1984年“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修订稿”(土壤普查办公室)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1984-1989(南土所—16单位) 1991(首次方案)、1995(修订方案) 2001(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也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系 统化、定量化的土壤分类。
湿润海洋性带谱∶以秦岭、淮河一线为温带和亚热带的分 界线,在此线以南为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由北向南: 棕色森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 ---赤红壤---砖红壤 干旱内陆带带谱∶ 从东到西
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漠土
过渡性土壤带谱∶自黄土高原向东北到大兴安岭西麓 褐土—黑垆土—灰褐土—灰黑土—黑土
美国土壤分类系统(诊断分类)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鉴定和命名土壤的主要依据)
诊断层:是指用于识别土壤分类单元,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 量说明的土层。
诊断层是土壤系统分类中高级分类的重要依据,具有一系列 的定量描述。例如石膏层(Gypsic horizon)(诊断表下层之 一)有如下规定:(1)不固结(风干碎块在水中消散); (2)石膏含量较其下伏层高出5%(绝对量);(3)厚度 与石膏含量。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分类单元名称采用了拉丁文及希 腊文词根拼缀法,实际上是一种连续命名法。
特点:依据明确,量化易掌握,可建立数据库 逻辑性差
《土壤系统分类检索》 1990 45个国家直接采用,80多个国家作为第一或第二分类
二、土壤分类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土壤分类 古代分类 公元前四五世纪--《禹贡》 近代分类 30年代 现代分类
分类目的:
(1)建立分类系统 (2)国际交流 (3)服务生产实际
二、土壤分类的发展概况
(一)世界分类现状
美国诊断分类
分 (1951-1961-1975--诊断层、诊断特性)
类 学
联合国图例单元(FAO –60-88-1:500万)
派 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IRB-1980)
原苏联土壤发生分类(1883)
砂砾泥质岩类---页岩
黄土母质---围场一带零星
中生代的火山岩、基性岩残坡积物
二、成土条件
(三)气候 气候温湿,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秋季干旱多风。 太行山:半湿润或较湿润 燕 山:较湿润
P260 表12-2
二、成土条件
(四)植被 落叶阔叶林已不复存在,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抚育油松林 乔木: 栎属:辽东栎、蒙古栎 松属:落叶松、油松、云杉 红白桦、椴树、五角枫等 灌木: 六道木、绣线菊、照山白、映山红、平榛、虎榛等 草本:华北凤毛菊、白头翁、鸦葱、藜芦、柴胡、射杆等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从上至下共设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 变种等七级分类单元。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属高级分类单元,
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
土种为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
以土类、土种最为重要
P240--245——表11-1
划分依据 土纲:不同发育阶段、物质移动累积而引起的重大属性差异 亚纲: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岩性、盐碱的重大差异 土类:成土因素、过程、土壤属性(剖面形态) 亚类:次要或新成土过程 土属:成土母质、岩性、区域水分条件等地方性因素 土种:土体构型、发育程度(土层厚度) 变种:表层质地
褐土性土
淋溶褐土 栗褐土
1100
秦岭南北坡土壤 垂直带谱图
两边带谱的基带 土壤不同,但至 山体上部,则渐 趋向一致
三、区域性分布(地域性)
土壤地域性 它是在土壤纬度带内,由于地形、地质、 水文等自然条件不同,所形成的土壤类型,有别于地 带性土类,而显示出土壤分布规律的区域性特征称为 土壤地域性或土壤区域地带性。
潮土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通县至唐山 一线以南的平原地区;
棕壤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的中山和部分低山及冀东滨海 丘陵上;
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的坝上高原和坝下张宣、怀来、 阳原、蔚县盆地的部分地区;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的下游沿岸、古河道附近及沙化严
重的农田附近;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湖滨下湿滩地以及山区地势平坦、 地下水位1-3米的河谷地带;
分类原则: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该系统分类中共设立了11个诊断表层,20个诊断表下层, 2个其他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分类系统:
该分类系统已初步拟出了土纲、亚纲、土类和亚类(土 族、土系)检索表,共把全国分为14个土纲、39个亚纲 、141土类和595亚类。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也是一个检索性分类,其各级类别是 通过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按检索表顺序,自上而下逐一排 除那些不能符合某种土壤要求的类别,找出其正确的分 类位置。
冲 积 平原 缓 岗 洼地
渤
海 滨海平原
河北省太行山东麓--渤海滨土壤分布断面图
森林土壤分布:
东南半部纬度地带性 温带西部零星分布
干旱地区特有的森林土壤---胡杨林土壤 较高山地一定高度(天山、贺兰山、大青山等垂直分布) 青藏高原边缘的分布(高山峡谷森林土壤,垂直带中) 各地山地垂直带中
第十章 土壤分类、分布 及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及我国土壤分类的概况; (2)了解《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分类依据; (3)掌握我国土壤的分类制度和原则; (4)掌握土壤分布的概念:如纬度地带性、经度地
带性、垂直地带性及土壤地域性分布的含义 (5)明确我国土壤类型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成因
四、盆地 桑干河、洋河盆地---桑洋盆地 太行山---涉县、武安、井陉、涞源等盆地 燕山---迁西、抚宁等盆地 冀北山地---平泉等
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主要有7个土类:
褐土、潮土、棕壤、栗钙土、风沙土、 草甸土、灰色森林土
褐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两侧,燕山南麓的通县 至唐山一线以北,海拔700--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山 麓平原、冲积扇上中部地带,是河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 土类;
棕壤景观
三、成土过程
(一)腐殖质积累过程 生物积累过程强烈(暗色表层) 有机质含量:>5%,一般为 6-12% 腐殖质组成:HA/FA=0.7-0.9 富里酸为主
(二)粘化过程(淀积粘化) 粘化: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 出现深度:20-60cm或更深 粘化层的粘化系数 ≥1.2 (1.3-1.8) 存在形态:质地粘重,铁锰胶膜包被结构体
燕山山地、太行山山地、冀北山地 多数<2000m,雾灵山---2116 m,小五台---2882 m
低山 500-1000 m 中
中山 1000-3500 m
国 山
高山 3500-5000 m
地 分
极高山 >5000 m 级
2、丘陵: <500m,相对高差300m以内切割破碎的地貌单元
林业基地
三、平原 (39.8%) 粮棉油,西北以100m等高线与山地丘陵为界,东至渤海 海拔< 5 m,由西—东倾斜,依次出现: 山麓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平原 冲积物700-800m,最厚可达1000-1300m
极干旱
中国土壤水平 地带分布模式
干旱 半干旱 半湿润
(寒温带)
湿润
(温带)
(暖温带)
(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南亚热带) (热带)
二、垂直地带性
概念: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类型 呈现规律性更替的现象
>2100m 高山苔原
1800-2100m 亚高山灌丛林(岳桦林)
800-1800m 暗针叶林(云杉等) 500-800m 针阔混交林
土壤区域性分布主要由区域性自然条件的独特性所致。
磷质石灰土 紫色土 土娄 土 水稻土
黑、棕、红石灰土 潮土、盐渍土 黄绵土 沼泽土
非地带性土壤
区域性土壤分布没有固定的规律,比较复杂。
淋溶褐土 褐土性土
褐土
低山丘陵
潮褐土
褐
土
潮 褐 土
褐
土
潮 褐 土
褐土 盐化潮土
滨海盐土
山 麓 平 原 洪积扇末端
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
在温带半湿润地区的带谱是∶ (河北雾灵山) 褐土(<600m>)—山地淋溶褐土(900m)—山地棕壤 (1600m)—山地暗棕壤(2000m)—山地草甸土(2050m)
阳坡
2300 棕壤
2670
山地草甸土
2500
小五台山西台 土壤垂直带谱图
棕壤
阴坡
1500 1200
淋溶褐土
土壤纬度地带性: 指土壤带与纬度基本上平行的分布规律 土壤经度地带性: 指土壤带与经度基本上相平行分布规律
土壤水平带因其所在大陆的外形、山脉走向、风 向、海拔等地理因素的不同和干扰,使之偏斜于 纬度圈而与经度基本上相平行。
分布规律是由湿润海洋性与干旱内陆性两个地带谱构成。东 部沿海为湿润海洋地带谱,而西部则为干旱内陆性地带谱, 两者之间则有过渡性土壤地带谱。
第二节 土壤分布
地带性分布
由于成土因素,尤其是生物、气候和地质因素都具有特定 的地理规律性,使土壤类型在空间的组合也呈现有规律的 变化。
土壤地带性 : 经纬度地带性(水平) 垂直地带性(海拔) 区域地带性(地域性)(地区因素)
一、水平地带性
概念: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 原因:纬度不同、距海远近不同及地形不同,水热条件的分异。
四、理化特性
O A AB Bt
BC C
剖面通体呈不同程度棕色
剖面构型:O---A—Bt—C ; A层C > 5%,厚度30-40cm; Bt层核状、块状,中壤、重壤, 紧实,厚度≥ 7.5cm ; 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滨 海高岭石、菱铁矿和含水氧化铁; 通体无石灰反应,pH5.3-7.0 盐基饱和度40-70%, CEC:19.6-40.61cmol/kg(表层)
诊断特性:如果用于分类目的的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规 定的土壤性质(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
它们不体现或表现为特定的土层,如土壤温度、水分状况等
美国土壤分类系统(诊断分类)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一个六级土壤分类系统,由上而下分 为土纲、亚纲、大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等六级。土系 之下还可划分出土相。
<500m 阔叶林
喜马拉雅山南坡土壤 垂直分布图
土壤在不同纬度的山地,由于基带土壤不同,土壤的 垂直地带谱不同。
热带、亚热带的垂直带谱是∶ (海南岛五指山) 砖红壤(红壤或赤红壤800)—山地黄壤土(1200)—山
地黄棕壤(1600)—山地灌丛草甸(1879) 北亚热带土壤垂直带谱是∶(江西武夷山)
辽西、鲁北、河南、河北、安徽、滇中南、川北等 省区的中山垂直带谱中。
河北: 燕山:600 m以上 太行山:1000 m以上
总面积:230.9万公顷 14.02%
冀东滨海低山丘陵: 500 m
二、成土条件
(一)地形 中山、低山坡地及沟谷
(二)母质
酸性岩类---花岗岩
硅质碳酸盐类---硅质石灰岩
坡洪积物
命名方法:
在命名土壤单元时采用了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为 一段的连续命名法。
三、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的体系
(一)分类原则
发生学原则: 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土壤属性作为基本依据 依土壤属性为基础
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原则: 耕种土壤与自然土壤的统一 具体分析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联系、演变规律)
(二)分类体系及依据
第三节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
栗钙土 棕壤 褐土 潮土 盐渍土
风沙土 沼泽土 灰黑土 亚高山草甸土 水稻土
Ⅰ 河北省地貌概况
一、高原 (9.7% ) 海拔> 1200 m,宜农牧业—林业 张北—围场高原(坝上) 基底为太古代的片麻岩,表层为新生代火山岩 玄武岩熔岩台地(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 二、山地丘陵 (50.5%) 1、山地: > 500m,相对高差大于200米地貌单元
其它土壤也有零星分布,如盐土、黑土、水稻土、沼泽土、亚 高山草甸土等。
Ⅱ 主要土壤类型
A 棕壤
一、棕壤的分布
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中生型阔叶落叶林下发育的 地带性土壤
中国: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冀东一带,在半干旱、半湿 润及亚热带地区的山地垂直带中;
第一节 土壤分类
土壤分类概念和目的 土壤分类的发展概况 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的体系
一、土壤分类的概念和目的
土壤分类:
根据土壤发生发展规律及土壤所表现的特性和特征,对土壤 进行的科学区分
土壤分类是建立一个合符逻辑的多级系统,将有共 性的土壤划分为同一类。每一个级别中可包括一定 数量的土壤类型,从中容易寻查各种土壤类型。
1954年 “暂拟中国土壤分类系统表”(土壤学会) 1964年 “全国农业土壤分类系统表” 1978年“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土壤分类学术交流
会)
1984年“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修订稿”(土壤普查办公室)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1984-1989(南土所—16单位) 1991(首次方案)、1995(修订方案) 2001(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也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系 统化、定量化的土壤分类。
湿润海洋性带谱∶以秦岭、淮河一线为温带和亚热带的分 界线,在此线以南为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由北向南: 棕色森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 ---赤红壤---砖红壤 干旱内陆带带谱∶ 从东到西
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漠土
过渡性土壤带谱∶自黄土高原向东北到大兴安岭西麓 褐土—黑垆土—灰褐土—灰黑土—黑土
美国土壤分类系统(诊断分类)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鉴定和命名土壤的主要依据)
诊断层:是指用于识别土壤分类单元,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 量说明的土层。
诊断层是土壤系统分类中高级分类的重要依据,具有一系列 的定量描述。例如石膏层(Gypsic horizon)(诊断表下层之 一)有如下规定:(1)不固结(风干碎块在水中消散); (2)石膏含量较其下伏层高出5%(绝对量);(3)厚度 与石膏含量。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分类单元名称采用了拉丁文及希 腊文词根拼缀法,实际上是一种连续命名法。
特点:依据明确,量化易掌握,可建立数据库 逻辑性差
《土壤系统分类检索》 1990 45个国家直接采用,80多个国家作为第一或第二分类
二、土壤分类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土壤分类 古代分类 公元前四五世纪--《禹贡》 近代分类 30年代 现代分类
分类目的:
(1)建立分类系统 (2)国际交流 (3)服务生产实际
二、土壤分类的发展概况
(一)世界分类现状
美国诊断分类
分 (1951-1961-1975--诊断层、诊断特性)
类 学
联合国图例单元(FAO –60-88-1:500万)
派 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IRB-1980)
原苏联土壤发生分类(1883)
砂砾泥质岩类---页岩
黄土母质---围场一带零星
中生代的火山岩、基性岩残坡积物
二、成土条件
(三)气候 气候温湿,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秋季干旱多风。 太行山:半湿润或较湿润 燕 山:较湿润
P260 表12-2
二、成土条件
(四)植被 落叶阔叶林已不复存在,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抚育油松林 乔木: 栎属:辽东栎、蒙古栎 松属:落叶松、油松、云杉 红白桦、椴树、五角枫等 灌木: 六道木、绣线菊、照山白、映山红、平榛、虎榛等 草本:华北凤毛菊、白头翁、鸦葱、藜芦、柴胡、射杆等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从上至下共设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 变种等七级分类单元。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属高级分类单元,
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
土种为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
以土类、土种最为重要
P240--245——表11-1
划分依据 土纲:不同发育阶段、物质移动累积而引起的重大属性差异 亚纲: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岩性、盐碱的重大差异 土类:成土因素、过程、土壤属性(剖面形态) 亚类:次要或新成土过程 土属:成土母质、岩性、区域水分条件等地方性因素 土种:土体构型、发育程度(土层厚度) 变种:表层质地
褐土性土
淋溶褐土 栗褐土
1100
秦岭南北坡土壤 垂直带谱图
两边带谱的基带 土壤不同,但至 山体上部,则渐 趋向一致
三、区域性分布(地域性)
土壤地域性 它是在土壤纬度带内,由于地形、地质、 水文等自然条件不同,所形成的土壤类型,有别于地 带性土类,而显示出土壤分布规律的区域性特征称为 土壤地域性或土壤区域地带性。
潮土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通县至唐山 一线以南的平原地区;
棕壤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的中山和部分低山及冀东滨海 丘陵上;
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的坝上高原和坝下张宣、怀来、 阳原、蔚县盆地的部分地区;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的下游沿岸、古河道附近及沙化严
重的农田附近;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湖滨下湿滩地以及山区地势平坦、 地下水位1-3米的河谷地带;
分类原则: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该系统分类中共设立了11个诊断表层,20个诊断表下层, 2个其他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分类系统:
该分类系统已初步拟出了土纲、亚纲、土类和亚类(土 族、土系)检索表,共把全国分为14个土纲、39个亚纲 、141土类和595亚类。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也是一个检索性分类,其各级类别是 通过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按检索表顺序,自上而下逐一排 除那些不能符合某种土壤要求的类别,找出其正确的分 类位置。
冲 积 平原 缓 岗 洼地
渤
海 滨海平原
河北省太行山东麓--渤海滨土壤分布断面图
森林土壤分布:
东南半部纬度地带性 温带西部零星分布
干旱地区特有的森林土壤---胡杨林土壤 较高山地一定高度(天山、贺兰山、大青山等垂直分布) 青藏高原边缘的分布(高山峡谷森林土壤,垂直带中) 各地山地垂直带中
第十章 土壤分类、分布 及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及我国土壤分类的概况; (2)了解《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分类依据; (3)掌握我国土壤的分类制度和原则; (4)掌握土壤分布的概念:如纬度地带性、经度地
带性、垂直地带性及土壤地域性分布的含义 (5)明确我国土壤类型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成因
四、盆地 桑干河、洋河盆地---桑洋盆地 太行山---涉县、武安、井陉、涞源等盆地 燕山---迁西、抚宁等盆地 冀北山地---平泉等
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主要有7个土类:
褐土、潮土、棕壤、栗钙土、风沙土、 草甸土、灰色森林土
褐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两侧,燕山南麓的通县 至唐山一线以北,海拔700--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山 麓平原、冲积扇上中部地带,是河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 土类;
棕壤景观
三、成土过程
(一)腐殖质积累过程 生物积累过程强烈(暗色表层) 有机质含量:>5%,一般为 6-12% 腐殖质组成:HA/FA=0.7-0.9 富里酸为主
(二)粘化过程(淀积粘化) 粘化: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 出现深度:20-60cm或更深 粘化层的粘化系数 ≥1.2 (1.3-1.8) 存在形态:质地粘重,铁锰胶膜包被结构体
燕山山地、太行山山地、冀北山地 多数<2000m,雾灵山---2116 m,小五台---2882 m
低山 500-1000 m 中
中山 1000-3500 m
国 山
高山 3500-5000 m
地 分
极高山 >5000 m 级
2、丘陵: <500m,相对高差300m以内切割破碎的地貌单元
林业基地
三、平原 (39.8%) 粮棉油,西北以100m等高线与山地丘陵为界,东至渤海 海拔< 5 m,由西—东倾斜,依次出现: 山麓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平原 冲积物700-800m,最厚可达1000-1300m
极干旱
中国土壤水平 地带分布模式
干旱 半干旱 半湿润
(寒温带)
湿润
(温带)
(暖温带)
(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南亚热带) (热带)
二、垂直地带性
概念: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类型 呈现规律性更替的现象
>2100m 高山苔原
1800-2100m 亚高山灌丛林(岳桦林)
800-1800m 暗针叶林(云杉等) 500-800m 针阔混交林
土壤区域性分布主要由区域性自然条件的独特性所致。
磷质石灰土 紫色土 土娄 土 水稻土
黑、棕、红石灰土 潮土、盐渍土 黄绵土 沼泽土
非地带性土壤
区域性土壤分布没有固定的规律,比较复杂。
淋溶褐土 褐土性土
褐土
低山丘陵
潮褐土
褐
土
潮 褐 土
褐
土
潮 褐 土
褐土 盐化潮土
滨海盐土
山 麓 平 原 洪积扇末端
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
在温带半湿润地区的带谱是∶ (河北雾灵山) 褐土(<600m>)—山地淋溶褐土(900m)—山地棕壤 (1600m)—山地暗棕壤(2000m)—山地草甸土(2050m)
阳坡
2300 棕壤
2670
山地草甸土
2500
小五台山西台 土壤垂直带谱图
棕壤
阴坡
1500 1200
淋溶褐土
土壤纬度地带性: 指土壤带与纬度基本上平行的分布规律 土壤经度地带性: 指土壤带与经度基本上相平行分布规律
土壤水平带因其所在大陆的外形、山脉走向、风 向、海拔等地理因素的不同和干扰,使之偏斜于 纬度圈而与经度基本上相平行。
分布规律是由湿润海洋性与干旱内陆性两个地带谱构成。东 部沿海为湿润海洋地带谱,而西部则为干旱内陆性地带谱, 两者之间则有过渡性土壤地带谱。
第二节 土壤分布
地带性分布
由于成土因素,尤其是生物、气候和地质因素都具有特定 的地理规律性,使土壤类型在空间的组合也呈现有规律的 变化。
土壤地带性 : 经纬度地带性(水平) 垂直地带性(海拔) 区域地带性(地域性)(地区因素)
一、水平地带性
概念: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 原因:纬度不同、距海远近不同及地形不同,水热条件的分异。
四、理化特性
O A AB Bt
BC C
剖面通体呈不同程度棕色
剖面构型:O---A—Bt—C ; A层C > 5%,厚度30-40cm; Bt层核状、块状,中壤、重壤, 紧实,厚度≥ 7.5cm ; 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滨 海高岭石、菱铁矿和含水氧化铁; 通体无石灰反应,pH5.3-7.0 盐基饱和度40-70%, CEC:19.6-40.61cmol/kg(表层)
诊断特性:如果用于分类目的的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规 定的土壤性质(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
它们不体现或表现为特定的土层,如土壤温度、水分状况等
美国土壤分类系统(诊断分类)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一个六级土壤分类系统,由上而下分 为土纲、亚纲、大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等六级。土系 之下还可划分出土相。
<500m 阔叶林
喜马拉雅山南坡土壤 垂直分布图
土壤在不同纬度的山地,由于基带土壤不同,土壤的 垂直地带谱不同。
热带、亚热带的垂直带谱是∶ (海南岛五指山) 砖红壤(红壤或赤红壤800)—山地黄壤土(1200)—山
地黄棕壤(1600)—山地灌丛草甸(1879) 北亚热带土壤垂直带谱是∶(江西武夷山)
辽西、鲁北、河南、河北、安徽、滇中南、川北等 省区的中山垂直带谱中。
河北: 燕山:600 m以上 太行山:1000 m以上
总面积:230.9万公顷 14.02%
冀东滨海低山丘陵: 500 m
二、成土条件
(一)地形 中山、低山坡地及沟谷
(二)母质
酸性岩类---花岗岩
硅质碳酸盐类---硅质石灰岩
坡洪积物
命名方法:
在命名土壤单元时采用了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为 一段的连续命名法。
三、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的体系
(一)分类原则
发生学原则: 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土壤属性作为基本依据 依土壤属性为基础
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原则: 耕种土壤与自然土壤的统一 具体分析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联系、演变规律)
(二)分类体系及依据
第三节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
栗钙土 棕壤 褐土 潮土 盐渍土
风沙土 沼泽土 灰黑土 亚高山草甸土 水稻土
Ⅰ 河北省地貌概况
一、高原 (9.7% ) 海拔> 1200 m,宜农牧业—林业 张北—围场高原(坝上) 基底为太古代的片麻岩,表层为新生代火山岩 玄武岩熔岩台地(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 二、山地丘陵 (50.5%) 1、山地: > 500m,相对高差大于200米地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