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文献综述
压缩机行业综述与阶段性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压缩机行业综述与阶段性市场趋势分析报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压缩机行业作为重要的工业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压缩机作为一种能将气体通过增加其压力而使其体积缩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建筑等领域。
压缩机行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工业生产和建筑业活动也有所增加,这对压缩机行业带来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另外,环保要求的提升也推动了压缩机行业的发展,因为压缩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助于节能减排。
目前,压缩机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压缩机正在逐渐被高效、节能的新型压缩机所取代。
新型压缩机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并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压缩机行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
其次,压缩机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
由于全球市场的开放和自由贸易的推进,国际竞争已经变得日益激烈。
来自欧洲、北美等地的压缩机制造商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市场经验,产品质量和性能也较高。
因此,中国的压缩机制造商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此外,随着全球环保要求的提高,压缩机行业也面临着绿色发展的压力。
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同时也会排放废气和废水等污染物。
因此,压缩机制造商需要关注产品的环保性能,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
总体来说,压缩机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较好。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工业生产的扩张,压缩机作为重要的工业设备,将继续受到市场需求的支持。
同时,压缩机制造商需要关注技术创新和环保要求的提升,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前言毕业设计论题:压缩机气量调节控制方法研究及控制执行机构设计学术意义:活塞式压缩机是一种用来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或输送气体的通用机械,广泛应用于国防、机械、冶金、化工、炼油等领域,按其用途可分为用于气动设备的动力压缩机和用于工艺流程的流程压缩机。
前者主要用于风镐、风钻、风动砂轮、风动敲击器等气动设各,一般以小型压缩机为主;后者用于分离、合成、反应、输送等工业流程中,通常为大型往复压缩机[1]。
本课题重点在于:1、研究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的控制方法;2、控制执行机构的设计。
现今压缩机气量调节的控制方法已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旁路调节和顶开进气阀调节[2-7]。
目前常用的调节方式多种多样,也各有其优缺点,但如何合理、高效、经济地选用流量调节方式是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课题的开展结合了各方面的资料,通过查阅2005年以来的相关文献,综合现有的各种关于气量调节控制方法和控制执行机构设计相关的理论及方法,努力研究新的调节方法及设计新的控制执行机构。
本课题所收集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往复式压缩机气量调节的相关资料,涵盖了现今主要的气量调节方法和国际前沿的气量调节控制系统。
详细阐述了气量调节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文献主要来自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资源等中文数据库以及Elsevier等外文数据库,包括学位论文、期刊、论文集、专著、技术报告、专利等。
本课题所收集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往复式压缩机气量调节的相关资料,涵盖了现今主要的气量调节方法和国际前沿的气量调节控制系统,不管是国际外还是国内的都有所涉及。
详细阐述了气量调节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二、压缩机气量调节控制方法与控制执行机构设计概述往复压缩机的气量调节主要实现方式有下列几种:(1)转速调节方式(可分为连续转速调节和间断转速调节);(2)管路调节方式(可分为节流进气、切断进气、进排气管连通即旁通管路调节);(3)顶开进气阀调节方式(分为全行程顶开进气阀、部分行程顶开进气阀);(4)连通补助容积方式[2-9]。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内研究现状概况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物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空调系统与经济建设争抢电力资源的情况。
因此,在建筑物节能显得十分迫切。
在我国建筑总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探讨空调系统的节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建筑物空调系统运行能耗中,冷源系统的能耗是最大的。
近年来,我国暖通空调学术界和工程界在空调冷源系统的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冷源系统的形式选择上,对压缩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技术经济比较研究较多,通过对众多方案的分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吸收式冷水机组节电而不节能,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应区别对待,对于有余热可以利用的地区,应大力提倡使用吸收式冷水机组,而一般建筑物则应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
当然,在进行冷热源系统的选择时,还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电力供应状况、能源情况、空调系统有无采用余热回收的可能性等方面的问题。
2.空调系统发展空调制冷技术的诞生是建筑技术史一项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人类从被动适应宏观自然气候发展到主动控制建筑微气候,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的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是对空调的依赖也逐渐成为建筑能耗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制冷空调系统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空调环境,但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使制冷空调系统这一能源消耗大户面临严重考验,节能降耗成为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
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能耗的35%,空调能耗又约占建筑能耗的50%~60%左右。
由此可见,暖通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可高达22.75%。
因此,建筑中的空调系统节能已成为节能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于是降低空调能耗也被纳于建筑节能的任务中,如何更好的利用现在的空调技术服务人类同时又能满足建筑能耗的要求,是现阶段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要点。
而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环境的质量和节能状况。
压缩机的论文.
制冷压缩机——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作者:***陈泱任李承祥学校: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班级:尖峰班目录1.引言。
32.制冷系统。
3 2.1制冷技术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
32.2制冷技术的应用。
43.制冷压缩机。
4 3.1.制冷压缩机的分类。
4 4.活塞式压缩机。
54.1分类。
5 4.2基本结构。
5 4.3工作原理。
5 4.4操作规程。
6 4.5常见故障。
7 4.6维护保养。
94.7最新技术发展。
95. 结论。
106.参考文献。
11制冷压缩机——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摘要制冷设备是制冷机与使用冷量的设施结合在一起的装置。
而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和心脏。
随着现今的发展,制冷压缩机种类日益增多,而活塞式压缩机历史较久,得到了广泛发展和深入研究。
直到目前为止,其产量仍然在各类压缩机中占主要地位。
关键词制冷压缩机活塞式心脏核心应用广泛1.引言制冷是研究人工制取低温的原理、设备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
它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制药工业上等都有广泛应用。
然而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和心脏。
压缩机引的能力和特征决定了制冷系统的能力和特征。
某种意义上,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匹配就是将压缩机的能力体现出来。
所以,压缩机是否能正常工作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知道或了解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及特点将有利于各位在今后的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2.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完成的是使某一空间或某物体达到低于其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
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四大部分主成。
2.1制冷技术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现代的制冷技术,是18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
在此之前,人们很早已懂得冷的利用。
我国古代就有人用天然冰冷藏食品和防暑降温。
马可·波罗在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制冷和造冰窖的方法有详细的记述。
1755年爱丁堡的化学教师库仑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
他的学生布拉克从本质上解释了融化和气化现象,提出了潜热的概念,并发明了冰量热器,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
往复式压缩机论文
往复式压缩机论文0序言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工作机。
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
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压缩机现状及趋势1.1往复式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在石化领域,往复式压缩机主要是向大容量、高压力、低噪声、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变工况条件下运行的新型气阀,提高气阀寿命;在产品设计上,应用热力学、动力学理论,通过综合模拟预测压缩机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强化压缩机的机电一体化,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优化节能运行和联机运行。
在动力领域,活塞式压缩机目前占有主要市场。
但随着人们对使用环境及能耗、环保等方面要求的提高,螺杆和涡旋空气压缩机开始占有一定的市场。
在制冷空调领域,往复式制冷压缩机作为一种传统的制冷压缩机,适用于制冷量较广范围内的制冷系统。
虽然目前它的应用还比较广泛,但市场份额正逐渐减小。
目前冰箱(包括小型冷冻与冷藏装置)制冷系统的主机仍以往复式压缩机为主。
经过多年设计改进和技术进步,往复式冰箱压缩机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在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制冷剂替代技术上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进一步提高往复式冰箱压缩机的效率、降低系统噪声是它的主要发展方向。
1.1.1线性(直线)压缩机线性压缩机是往复式压缩机的一种型式,由于电动机的直线运动可以直接带动活塞的往复运动,从而避免了曲柄连杆机构的复杂性和由此带来的机械功耗。
线性压缩机关键技术是压缩机油路系统的设计、电动机线性位移极限点的有效控制,以及相应的防撞技术。
1.1.2斜盘式压缩机斜盘式压缩机也是往复式压缩机的一种变型结构,主要用于车用空调系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斜盘式压缩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机型,在车用空调压缩机市场占有 70% 以上的份额。
压缩机节能技术分析论文(大全5篇)
压缩机节能技术分析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压缩机节能技术分析论文摘要:文章研究了压缩机节能技术,分析了压缩机节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运行能耗机理以及变频节能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变频技术、集中控制技术、结构优化和工艺参数调整等效果显著的压缩机节能技术措施。
关键词:压缩机;节能技术;变频技术;集中控制技术;结构优化;工艺参数调整压缩机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空调、冷库、石油工业、化工工业都离不开压缩机。
但是压缩机同样也是耗电大户,其在生产生活中的运行会造成大量的电力消耗,研究压缩机节能技术十分必要。
1压缩机运行节能1.1压缩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1.1出力低,能耗高。
很多工业用压缩机出于节能考虑,限制压缩机功率,导致压缩机压缩能力低于设计值,尤其是夏季载荷升高时输送量将明显下降,由于散热能力有限,使得生产线其他设备不能满荷运行,降低了生产效率。
压缩机双机并联的运行模式运行效率不高,稳定性欠佳,两台压缩机并联工作,虽然能够明显增加总流量,但是单台压缩机的工作流量要比单机工作时低,因此每台压缩机的工作效率都下降了,双机并联的总压缩流量要比独立工作的流量小,而且并联之后流量增加,管道阻力损失将随之增大,机组的安全性也受到影响。
1.1.2机组运行状态不佳。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压缩机运行周期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夏季运行不稳定、故障多发等方面,一些压缩机设备长期运行,机械、电气和仪表等构件故障多发,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难以实现机组长时间无故障稳定运行,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压缩机停车,影响生产安全。
1.1.3运行维护费用偏高。
旧压缩机维护费用很高,两机并行时,两组压缩机都要备用一套故障多发件,双备份成本,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备用件的冗余和浪费。
1.2压缩机能量调节与能耗压缩机一般根据设计工况冷量实际需求选型,一般情况下压缩机都是全年工作,横跨冬夏极端天气,所以面临着相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而且实际工况和设计方案之间难免存在一定偏差,所以压缩机功率要有适当富余。
冰箱压缩机制造技术综述
•
叉形连杆又叫铰接连杆,一般多用粉末冶金制成形,制造简单、 成本低, 是国外现在比较看好的一种形式,意大利aspera BP、 EM压缩机就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现已达到用粉末冶金直接做 到成品免加工,同时这种结构形式对于活塞孔与轴承孔的垂直 度要求都降低了,是今后小型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一个发展方 向。
3.4、抗拉强度试棒尺寸:试样直接取自铸件长轴部分,然后制成A 型φ12试样,试样尺寸见下图。
其余
12.5
φ
6.3 55
M18
R15
• • • • • •
3.5、金相组织 – 铸件的金相组织为: 石墨形态: 主要为A型,最低含量90%; 石墨分布: 均匀、无定向; 石墨长度: 4-8级; 珠光体: >95%; 铁素体: <5%; 磷共晶体: <4%; – 石墨类型和大小是按照ASTM A 247确定。在靠 近偏心处的模切面测量。 4、毛坯的技术要求 » 曲轴毛坯的外形及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 要求。 » 毛坯表面质量 » 毛坯表面不允许有粘砂、夹渣、裂纹、气 孔、砂眼、冷隔、缩孔等缺陷,氧化皮等 应清除干净。 » 不允许有影响机加工或使用性能的缺陷。 » 加工表面质量 – 经切削加工后,在与连杆、外支承、气缸座配 合的加工表面上不允许有裂纹、缩孔、气孔、 砂眼、冷隔、夹渣等缺陷。 » 为确保机加工阶段的顺利进行,供方应采 用最佳的铸造技术使铸件无硬作点,硬度 均匀一致。如需热处理,可作正火处理(处 理后不应有明显的组织变化)。
≤ 1. 5
•
•
•
• •
素, % Zn C r
≤0. 35 ≤ 0. 2 5
Ti
≤0. 5
其 它
≤0. 25
Al
其 余
高压直联便携式压缩机【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高压直联便携式压缩机1前言部分(阐明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压缩机介绍及概念压缩机是一种压缩各种气体提高气体压力[1]或输出气体的机器。
压缩机归属通用设备类,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力、冶金、造船、纺织、电子、化工、石油、矿山、轻工业、机械制造、造纸印刷、交通设施、食品医药、铸造喷涂、海运码头、军工科技、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基础设施等领域[2]。
压缩机气体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作为动力:压缩空气驱动各种风动机械,风冷工具,控制表及其自动化装置,门阀启动,制造业、酿造业的搅拌,大型柴油机启动,高压爆破采煤,发射武器等等。
(2)气体用以制冷和气体分离。
(3)用以合成及聚合:如氮氢和氨,氢、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等。
(4)用以油的加氢精制:如重油的轻化,润滑油加氢精制等等。
(5)气体输送、气瓶罐装等等。
(6)天然气燃烧车的气源提供。
压缩机,输送气体和提高气体压力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
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膨胀→蒸发 ( 吸热 ) 的制冷循环。
2、压缩机的分类按其原理可分为: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回转式(旋转式)压缩机(涡轮式、水环式、透平)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喷射式压缩机及螺杆压缩机等各种型式,其中活塞式压缩机以其压力范围广、效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3]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压缩机的分类如1图所示图1压缩机的分类2主题部分(阐明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1、压缩机的使用历史和发展现状1757念英国人Wilkinson提出的一个叫做“金属风箱”的专利,它有两个汽缸,是利用水轮驱动。
1777念年Watt进一步设计了蒸汽驱动的压缩机。
上述的机器都是单机的,主要是用作冶炼鼓风。
1829年和1830年在英国和法国相继提出了多机构的压缩机,但采用级间冷却是1849由Von Rathen建议的。
压缩机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资料
参考示例2:(完整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1.1 前言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随着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不含由污的洁净压缩空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传统的有油压缩机已经很难满足生产的要求了。
为此,研发了无油压缩机,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了传统压缩机压缩空气后空气含有油污问题。
虽然无油压缩机具有无油的优点,但是由于自润滑的活塞环的材料受温度限制,不适合高温场合,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材料能耐高温,无油压缩机的技术水平仍需提高,可以使压缩机适合更多的场合。
1.2 空气压缩机构成和工作原理空气压缩机由工作腔部分(汽缸、活塞、气阀、进出管道等)、传动部分(曲轴、连杆、十字头)、机身部分(支撑件、曲轴箱、中间接管)。
压缩机工作原理是依靠工作容积的变化来压缩气体,改变气体的压力使气体压力达到生产要求[1]。
1.3 有油压缩机与无油压缩机的比较传统的有油压缩机需要增加润滑油,在使用时由于密封不严会造成泄漏,得到的空气含有少部分的油污,在食品、药学等领域这些油污是不允许含有的,如果含有油污对后面的设备造成很大的危害并影响后面的反应,为了得到纯净的无油空气,需要在压缩机后面安装后处理设备[2],清除气体中的润滑油过程很复杂,需要大型除油设备,传统的压缩机的价格虽然较低,但是需要的后处理设备的价格会是压缩机价格的几倍,这样会使所需生产成本增加[3]。
为了克服这个难题, 研发了自润滑全无油压缩机, 要实现无油润滑压缩, 一般是在活塞与气缸之间使用自润滑材料、连杆大小头采用滚动轴承和填料函采用自润滑密封元件等方法予以保证,因此就不需要加油润滑,在压缩空气时不会增加油污,只需要简单的后处理设备就可以得到洁净的空气[4]。
虽然无油压缩机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增加,但与传统的压缩机及其后处理设备相比在成本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1.4 无油压缩机活塞环的材料和结构1.4.1 活塞环材料无油润滑压缩具有压缩气体不被润滑油污染、节约大量润滑油、净化流程、简化设备、延长触媒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产量及质量等优点, 而广泛应用于化工、国防、冶金、石油炼制、通讯、仪表、食品、医疗、纺织等部门。
关于有油压缩机与无油压缩机的文献综述
压缩机润滑方式分析姓名单位摘要:现在,压缩机的润滑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有油润滑和无油润滑。
本文就有油润滑的润滑结构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工作中存在的压缩气体洁净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另外,笔者还就无油润滑压缩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解决了材料刚性不足及加脂空难等问题。
关键词:有油润滑无油润滑压缩机润滑方式结构Summary : now, compressors of the way of two main, and lubrication oil lubrication oil. this article is lubricated oil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work in compressed gas clean by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addition, I have no oil in the compressor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analysis, and to solve the tough and the material is so fat that plane crash.Keywords : lubricated oil No oil lubrication Compressor Lubri- cation way Structure1 引言压缩机的润滑方式有有油润滑和无油润滑两种,其中有油润滑压缩机经过多年的优化改进,在生产设计方面已经形成了系列化,拥有较为成熟的设计生产方法。
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产品。
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压缩气体的纯净程度也越来越严格。
采用传统的有油压缩机,必须附带昂贵的气体净化设备,甚至有些高端场合要求压缩的气体之中不可含油。
因此,市场需要总投资低、压缩气体洁净的新型的无油压缩机。
为此,笔者将传统的润滑方式及有油、无油润滑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压缩机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资料
参考示例2:(完整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1.1 前言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随着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不含由污的洁净压缩空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传统的有油压缩机已经很难满足生产的要求了。
为此,研发了无油压缩机,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了传统压缩机压缩空气后空气含有油污问题。
虽然无油压缩机具有无油的优点,但是由于自润滑的活塞环的材料受温度限制,不适合高温场合,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材料能耐高温,无油压缩机的技术水平仍需提高,可以使压缩机适合更多的场合。
1.2 空气压缩机构成和工作原理空气压缩机由工作腔部分(汽缸、活塞、气阀、进出管道等)、传动部分(曲轴、连杆、十字头)、机身部分(支撑件、曲轴箱、中间接管)。
压缩机工作原理是依靠工作容积的变化来压缩气体,改变气体的压力使气体压力达到生产要求[1]。
1.3 有油压缩机与无油压缩机的比较传统的有油压缩机需要增加润滑油,在使用时由于密封不严会造成泄漏,得到的空气含有少部分的油污,在食品、药学等领域这些油污是不允许含有的,如果含有油污对后面的设备造成很大的危害并影响后面的反应,为了得到纯净的无油空气,需要在压缩机后面安装后处理设备[2],清除气体中的润滑油过程很复杂,需要大型除油设备,传统的压缩机的价格虽然较低,但是需要的后处理设备的价格会是压缩机价格的几倍,这样会使所需生产成本增加[3]。
为了克服这个难题, 研发了自润滑全无油压缩机, 要实现无油润滑压缩, 一般是在活塞与气缸之间使用自润滑材料、连杆大小头采用滚动轴承和填料函采用自润滑密封元件等方法予以保证,因此就不需要加油润滑,在压缩空气时不会增加油污,只需要简单的后处理设备就可以得到洁净的空气[4]。
虽然无油压缩机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增加,但与传统的压缩机及其后处理设备相比在成本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1.4 无油压缩机活塞环的材料和结构1.4.1 活塞环材料无油润滑压缩具有压缩气体不被润滑油污染、节约大量润滑油、净化流程、简化设备、延长触媒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产量及质量等优点, 而广泛应用于化工、国防、冶金、石油炼制、通讯、仪表、食品、医疗、纺织等部门。
汽车空调-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
1.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1)制冷系统:对车内空气或外部进入车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冷却,来实现降低车内温度的目的.f2)通风系统:通风系统一般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汽车行驶时,根据车外所产生的风压不同在适当的地方开设出风口和进风口来实现通风换气:强制通风是采用鼓风机强制外气进入的方式。
(3)空气净化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是由空气过滤器、出风口等组成。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气元件、真空管路和操纵系统组成.1。
2.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与通常的制冷原理基本一致。
利用水的蒸发、冷凝过程,通过外界输入功达到制冷目的.当然一般空调的涵义乃是包括冷气、暖气、空气净化三个内容,本文仅就主要部分一一制冷这一环节加以展开。
从蒸发器来的低压制冷剂气体被吸入压缩机气缸后.经压缩变成相对高温高压气体。
然后进入冷凝器.经冷却后变成相对高压、常温液体.再经过膨胀阈降温降压后成为相对低温低压液体,该液体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汽化后再被吸人压缩机进行压缩。
如此不断循环。
则冷风得以源源不断地被送入车厢,由此获得致冷功效。
2.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创新2。
1.压缩机压缩机是汽车制冷系统的心脏.是推动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的动力源.变排量压缩机还起着根据复合大小调节制冷剂循环量的作用,其动力来源于汽车主发动机或辅发动机.压缩机的设计正朝着减少重量和体积、降低噪音和增加振动稳定性的方向发展.目前周外压缩机仍以斜板式、旋叶式和漩涡式压缩机为主。
为减少离合器频繁闭合产生的嗓音和获得更佳的控制效果,外部控制式变排量压缩机逐渐成为世界车用空调压缩机的主导方向.它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和节省能源的优点。
以日本电装DENSO 的变排量压缩机为例。
它采用了树脂离合器.体积小,质量轻。
而其中的新型控制阀能实现扭矩的估计和控制。
另外,随着世界各国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电动压缩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文献综述(终稿)-商鹏飞
内燃式压缩机动力学研究文献综述(青岛大学机电学院商鹏飞)摘要:本文介绍了直接将热能转换为气压能的内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发展现状以及与其相关的螺杆压缩机、内燃机-活塞式压缩机组合系统、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内燃机-柱塞泵组合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压缩机动力学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内燃式压缩机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1引言传统的气压能一般经机械能转换获得,而机械能由热能通过内燃发动机获得,或由电能通过电动机获得。
就热能向气体压力能的转换来看,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的活塞式压缩机(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采用内燃发动机带动压缩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其工作过程为:首先在内燃机中将燃气燃爆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其次经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往复移动转化为曲轴的连续转动,最后再利用压缩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压气活塞的往复移动实现吸气和排气。
由此看来,传统的内燃发动机带动的压缩机需要经过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气体静压能、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等多个相互独立的环节,存在结构6-进气单向阀;7-压缩机活塞;8-压缩机连杆;9压缩机曲轴图1 内燃机-活塞式压缩机组合系统工作原理图内燃式压缩机是利用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HFPE(Hydraulic Free Piston Engine)依靠活塞直线往复运动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直接转换成流体压力能的原理,同时吸收传统活塞式内燃机活塞运动受曲柄连杆机构约束,容易实现工作协调、启动、附属系统驱动等优点,将活塞式内燃机与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从工作机理上集成,形成的一种新概念压缩机,可用于野外作业的各种风动机械中。
内燃式压缩机克服了传统系统的弊端,吸收HFPE利用活塞往复运动直接进行能量转换的优点,保留了传统发动机技术成熟、工作可靠的特点,形成了一种易于产业化的新型动力装置。
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通过内燃式压缩机与传统的内燃机驱动活塞式压缩机组合系统、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对比介绍,对与内燃式压缩机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压缩机运动学、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概述。
空压机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设计(论文)题目制动空压机整体缸体工艺及夹具5、6设计作者所在系别机械工程系作者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作者所在班级B09111作者姓名马春亮作者学号20094011113指导教师姓名赵先仲指导教师职称教授完成时间2013 年 5 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说明1.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文献综述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并经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查。
3.文献综述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学生撰写文献综述,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土建类专业文献篇数可酌减),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一定比例。
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
5.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字数在2000字左右。
文献综述应与开题报告同时提交。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Compressor development, quilting grinding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ummar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aircompressor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market for some advanced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the air compressor made specific int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ir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as played a catalytic role, used in steel, road building, construction, military technology, aerospace, shipbuilding, chemical, textile, automotive, food, medical equipment, pharmaceuticals, printing, mining, petrochemical, oil exploration, mining, blasting and military aspects.On the processing applied when the air compre ssor cylinder grinding quilting, quilting mill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instructions to do. Quilting mill is a major undertaking in human history, it is a highly effective form of finishing, and has high geometric precision machining, surface quality and surface roughness can reach very high standards and a series of advantages.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will continue to assimil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dern management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and comprehen sive applied to product design, processing, testing, production management, product sales, use, recycling and other manufactu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general.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s very extensive, it includes mechanical, electronic, food, chemical, light industry, textile, etc., but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 fundamental industry.Keywords:air compressor quilting grinding precision machining manufacturing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压缩机的国内发展历史论文
压缩机的国内发展历史论文
压缩机是一种用于压缩气体或液体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冷库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压缩机在我国的生产和应用也日益普及。
本文将从压缩机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角度展开探讨。
19世纪初,我国开始引进外国制造的压缩机,用于煤矿排水
等领域。
这些压缩机大多采用柱塞式结构,效率低下、噪音大,对环境影响较大。
20世纪初,我国开始自主研发压缩机,但
技术水平有限,难以满足国内需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加大对压缩机技术
的研发和引进力度。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成功开发出了第一
台自主研发的压缩机,开始逐步取代进口设备。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压缩机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期,涡旋式、螺杆式等新型压缩机相继问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压缩机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
目前,我国的压缩机产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压缩机生产和应用大国之一。
总的来说,我国压缩机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不断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未来,我国压缩机行业还将继续深化技术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成为世界压缩机产业的领军力量。
离心式压缩机技术综述
离心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技术技术技术综述综述第一节 概述一、离心式压缩机的应用离心式压缩机的应用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叶片旋转式压缩机(即透平式压缩机)。
在离心式压缩机中,高速旋转的叶轮给予气体的离心力作用,以及在扩压通道中给予气体的扩压作用,使气体压力得到提高。
早期,由于这种压缩机只适于低,中压力、大流量的场合,而不为人们所注意。
但近来,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大型化工厂,炼油厂的建立,离心式压缩机就成为压缩和输送化工生产中各种气体的关键机器,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气体动力学研究的成就使离心压缩机的效率不断提高,又由于高压密封,小流量窄叶轮的加工,多油楔轴承等技术关键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离心压缩机向高压力,宽流量范围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使离心式压缩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以致在很多场合可取代往复压缩机,而大大地扩大了应用范围。
工业用高压离心压缩机的压力有(150~350)×105Pa 的,海上油田注气用的离心压缩机压力有高达700×105Pa 的。
作为高炉鼓风用的离心式鼓风机的流量有大至7000m 3/min,功率大的有52900KW 的,转速一般在10000r/min 以上。
有些化工基础原料,如丙烯,乙烯,丁二烯,苯等,可加工成塑料,纤维,橡胶等重要化工产品。
在生产这种基础原料的石油化工厂中,离心式压缩机也占有重要地位,是关键设备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如石油精炼,制冷等行业中,离心式压缩机也是极为关键的设备。
离心式压缩机之所以能获得这样广泛的应用,主要是比活塞式压缩机有以下一些优点。
1、离心式压缩机的气量大,结构筒单紧凑,重量轻,机组尺寸小,占地面积小。
2、运转平衡,操作可靠,运转率高,摩擦件少,因之备件需用量少,维护费用及人员少。
3、在化工流程中,离心式压缩机对化工介质可以做到绝对无油的压缩过程。
4、离心式压缩机为一种回转运动的机器,它适宜于工业汽轮机或燃汽轮机直接拖动。
对一般大型化工厂,常用副产蒸汽驱动工业汽轮机作动力,为热能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能。
压缩机行业综述和阶段性场趋势分析范文
压缩机行业综述及阶段性市场趋势分析一、行业概述压缩机行业属于制造业下的“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4)。
1、空气压缩机用途压缩机作为提供气源动力的工业现代化基础机械,具体作用主要包括提供空气动力、气体合成及聚合、气体输送、制冷和气体分离等类别,其中提供空气动力是其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涉及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矿山冶金、服装纺织、电子电力、医药食品等国民经济各大重要行业,是仅次于电力的普遍性能源之一。
空气动力用压缩机,主要功能是提供空气动力,在行业的具体应用如表1。
2、空气压缩机分类压缩机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属于通用机械,是将驱动机的机械能转成压力或者动能的一种设备,多用于提高被压缩介质的压力,是压缩空气的发生装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压缩机分类》(GB4976-1985)压缩机的分类情况如图1。
压缩机种类繁多,按照工作气体介质不同还可分为空气动力用、工艺流程用及冷媒用。
空气动力用压缩机主要用于压缩空气作为各种机械及自动化装置的动力驱动设备;工艺流程用压缩机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生产工艺流程上压缩各种单一或混合介质气体;冷媒压缩机的工作对象是冷媒介质,用于空调和制冷系统。
压缩机按照工作原理、运动部件结构、排气压力范围及介质等可进行如表2划分。
3、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和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我国广泛应用的空气压缩机主要是螺杆式和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1)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螺杆式空压机是回转容积式压缩机的一种,一般由螺杆主机、电机、冷却器、过滤器、排水装置等组成。
螺杆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是在主机中平行配置的一对互相啮合的螺旋形转子,由阳转子带动阴转子进行回转运动使它们之间及腔内的体积逐渐减小,来实现对气体的压缩和动力的传输。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按照数目分,分为单螺杆和双螺杆;按压缩过程是否有润滑油参与分为喷油和无油螺杆式空压机;无油压缩机又分为干式和水润滑两种。
通常意义上的螺杆式空压机主要指双螺杆式空压机。
机器文献综述
拉深件拉深时拉裂与起皱问题研究综述 学生:张申武提要本文的讨论范围是拉深件拉深时所产生的拉裂与起皱问题研究,及这项研究的历程、现状和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分析,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圆筒形零件,可想而知,它的生产量之巨大。
所以减少本系列产品的废品率有很重大的意义。
而拉裂与起皱是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选择撰写这篇综述。
拉深件拉深过程中,毛坯凸缘在切向压应力作用下,可能产生塑性失稳而起皱,甚至是材料不能通过凸、凹模而被拉裂。
轻微起皱的毛坯虽可通过间隙,但会在筒壁上留下皱痕,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
关键字:圆筒件拉深、起皱、拉裂、防止措施拉深件拉深原理分析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各部分的应力应变状态是不一样的,由于变形内的应力、应变状态决定了筒形件成形性质,因此应着重研究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状态。
设在拉深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毛坯已处于图4-6所示的状态。
此时所形成的五个区域的应力应变状态是不同的。
(1)、凸缘变形区(主要变形区) 材料在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径向伸长和切向压缩变形,在厚度方向,压边圈对材料施加压应力,1σ3σ2σ其的值远小于和,所以料厚稍有增加,如果不压料.料厚增加相对大一些。
(2)、 凸缘圆角部分 (过渡区) 位于凹模圆角处的材料。
变形比较复杂·除有与平面凸缘部分相同的特点外,还由于承受凹模圆角的压力和弯曲作用而产生压应力。
(3)、筒壁部分 (传力区) 这部分材料已经变形完毕,此时不再发生大的变形。
在继续拉深时,凸模的拉深力经筒壁传递到凸缘部分,故它承受单向拉应力的作用,发生少量的纵向伸长和变形。
(4)、底部圆角部分 (过渡区) 这部分材料一直承受筒壁传束的拉应力,并且受到凸模的压力和弯曲作用。
在拉、压应力综合作用下,使这部分材料变薄严重。
最容易产生裂纹,故此处称为危险断面。
(5)、筒底部分 这部分材料基本上不变形,但由于作用于底部圆角部分的拉深力,使材料承受双向拉应力,厚度略有变薄。
压缩机文献综述
压缩机文献综述1 文献综述空气压缩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
现在常用的空气压缩机有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以及滑片式空气压缩机,涡旋式空气压缩机。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是利用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使容积减小而提高气体压力并输送气体的机械,在石油、化工、机械、采矿、制冷、制药、冶金、建筑、土木、食品和国防等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1]。
1.1 活塞压缩机的特点活塞式压缩机与其他类型的压缩机相比,特点是:1)压力范围最广。
活塞式压缩机从低压到超高压都适用。
2)效率高。
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活塞式压缩机比离心式压缩机的效率高得多。
而回转式压缩机由于高速气流阻力损失和气体内泄漏等原因,效率亦较低。
3)适用性强。
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可在较广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特别是在叫小的排气量的情况下,要做成速度型,往往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此外,气体的重度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亦不如速度型那样显著,所以同一规格的压缩机,将其用于压缩不同介质时,较易改造。
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缺点是;外形尺寸和重量较大,需要较大的基础,气流有脉动性,以及易损零件较多[2]。
1.2 微型活塞压缩机主要参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规定了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的基本参数,适用于额定功率不超过15kw的电动机或相当功率的内燃机配套的风冷、单作用一般用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其公称容积流量(公称排气量)小于2.5m3/min,额定排气压力不超过14bar[14.28kgf/cm2] [3]。
1.21 压缩级数与额定排气压力标准JB1407-85规定压缩级数为一级、二级。
驱动电动机额定功率(kW)系列:0.75,1.1,1.5,2.2,3,4,5.5,7.5,11,15。
排气压力(MPa)系列:0.25,0.4,0.7,1.0,1.25,1.4。
1.22 气缸直径标准JB1407-85所规定的微型空气压缩机气缸直径(mm)系列:20,40,45,50,55,56,60,65,71,75,90,100,115,125,135[4]。
单级压缩机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单级压缩机设计1前言部分(阐明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工作机。
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1]。
活塞式压缩机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问世以来,其类型和用途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新技术在压缩机中的应用、新机型的不断涌现,活塞式压缩机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石油化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设备[2]。
图1是压缩机的剖面图[3]。
图1 压缩机剖面图1-轴封 2-进气腔 3-油压推杆机构 4-排气管 5-气缸套及进排气阀组合件6-缓冲弹簧 7-水管 8-汽缸盖 9-进气管 10-油泵 11-曲轴箱 12-连杆13-活塞14-曲轴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不仅没有压缩机制造业,就连压缩机设备也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我国自己的活塞式压缩机制造业。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了仿制和自行开发研制两个阶段,特别是70年代末期至今,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活塞式压缩机制造业也逐步由计划经济的模式向市场经济迈进,7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初引进国外先进的活塞式压缩机外,更主要的是引进了他们的先进的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技术、加工装备,培训了一批设计及加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使我国的活塞式压缩机制造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4]。
我国的活塞式压缩机行业,已能自己设计、制造多种类、多用途,能满足不同排气压力和排气量的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成套技术水平的制造体系,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远销国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近年来生产的部分新产品在设计水平、制造精度及运行可靠性和机器管路振动等方面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痛国外著名厂家的产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平较低,辅机及配套仪表能力较差,生产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同时各制造厂家的型号较不同一,配件种类且多不能通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文献综述空气压缩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
现在常用的空气压缩机有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以及滑片式空气压缩机,涡旋式空气压缩机。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是利用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使容积减小而提高气体压力并输送气体的机械,在石油、化工、机械、采矿、制冷、制药、冶金、建筑、土木、食品和国防等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1]。
1.1 活塞压缩机的特点活塞式压缩机与其他类型的压缩机相比,特点是:1)压力范围最广。
活塞式压缩机从低压到超高压都适用。
2)效率高。
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活塞式压缩机比离心式压缩机的效率高得多。
而回转式压缩机由于高速气流阻力损失和气体内泄漏等原因,效率亦较低。
3)适用性强。
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可在较广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特别是在叫小的排气量的情况下,要做成速度型,往往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此外,气体的重度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亦不如速度型那样显著,所以同一规格的压缩机,将其用于压缩不同介质时,较易改造。
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缺点是;外形尺寸和重量较大,需要较大的基础,气流有脉动性,以及易损零件较多[2]。
1.2 微型活塞压缩机主要参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规定了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的基本参数,适用于额定功率不超过15kw的电动机或相当功率的内燃机配套的风冷、单作用一般用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其公称容积流量(公称排气量)小于2.5m3/min,额定排气压力不超过14bar[14.28kgf/cm2] [3]。
1.21 压缩级数与额定排气压力标准JB1407-85规定压缩级数为一级、二级。
驱动电动机额定功率(kW)系列:0.75,1.1,1.5,2.2,3,4,5.5,7.5,11,15。
排气压力(MPa)系列:0.25,0.4,0.7,1.0,1.25,1.4。
1.22 气缸直径标准JB1407-85所规定的微型空气压缩机气缸直径(mm)系列:20,40,45,50,55,56,60,65,71,75,90,100,115,125,135[4]。
1.23 规定工况一级吸气压力为1.0bar[1.02kgf/cm2](绝压),吸气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零,排气压力为额定排气压力,曲轴转速为额定转速。
1.3 角度式活塞压缩机的结构形式角度式压缩机气缸中心线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但不等于零或180°。
按气缸中心线的位置不同,又分为W型、V型,L型和扇形等。
W型同一曲拐上相邻列的气缸中心线夹角为60°时,其动力平衡性最佳;这种结构也有做成双重W型(六列)的。
V型同一曲拐两列的气缸中心线夹角可以做成90°、75°、60°等;90°时平衡性最佳,但为了结构紧凑起见,做成60°的居多,也可以做成双重V型的。
L型相邻两列的气缸中心线夹角为90°,而且分别作垂直于水平布置。
扇形同一曲拐上相邻列的气缸中心线夹角为45°时,平衡性最佳;这种结构也有做成双重(八列)结构的。
角度式压缩机共同的优点是:(1)各列的一阶惯性力的合力,可用装在曲轴上的平衡重达到大部分或完全平衡,因此机器可取较高的转数。
(2)气缸彼此错开一定的角度,有利于气阀的安装与布置。
因而使气阀的流通面积有可能增加(相对于立式压缩机而言),中间冷却器和剂间管道可以直接装在机器上,结构紧凑。
(3)角度式压缩机可以将若干列的连杆连接在同一曲拐上,曲轴的拐数可减少,机器的轴向长度可缩短,因此主轴颈能采用滚动轴承[2]。
1.4 压缩机的热力学分析压缩机的热力计算,是根据气体的压力、容积和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合压缩机的具体特性和使用要求而进行的;其目的是要求得最有利的热力参数(各级的吸排气温度、压力、所耗动力)和适宜的主要结构尺寸(活塞行程、气缸直径等)。
文献[5]建立往复式压缩机的热力学分析的整体模型,对五个主要和四个次要的无量纲物理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了容积效率、单位质量功和指示效率的表达式,此模型能够预测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性能,讨论了各种损失的相对重要性和不同参数的影响,特别指出了气缸内的残余质量馏分和缸壁到流体的热传递。
1.5 往复压缩机的冷却压缩机中的冷却系统包括:气缸组件冷却、级间冷却、压缩气体排出压缩机的后冷却,以及润滑油的冷却等。
风冷式冷却系统一般由风扇、中间冷却器(又称中冷器) 及压缩机上的散热装置等组成。
1.51 风扇风扇是将冷却空气强制性送给中间冷却器和气缸组件的装置,绝大多数采用轴流式风扇。
平直叶片由于制造方便,为厂家所广泛采用,但噪声较大。
叶片数一般取4~6片,并对称布置。
对于微型压缩机,一般用飞轮兼作风扇,因此设计时不仅要使之满足飞轮矩的要求,还要满足冷却所需要的风量。
为保证冷却效果,对采用抽气式,即将中间冷却器置于风扇进风侧,先冷却中冷器,后冷却气缸组件,故在其上应标明旋转方向。
小、中型压缩机常将冷却风扇由单独的电机经皮带传动驱动,一般将风扇置于中冷器与主机之间。
1.52 风冷式中冷器微型压缩机常采用由铜管弯制而成的蛇管式中冷器。
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冷却效果不佳。
绝大多数小、中型压缩机采用列管式中冷器。
压缩气体在管内流动,由风扇产生的冷却空气则垂直于管束方向掠过。
为保证气缸组件冷却良好应设置导流风罩。
由于光管散热性差,可在管外缠绕翅片,但必须保证钎焊质量以使翅片与管子间紧密贴合。
散热翅片间距不可过密,以避免增加热阻、流动阻力和减小风量。
为制造方便,多采用平翅片,取片厚0. 2~0. 3mm,片距2. 8~3. 2mm 为佳。
1.53 气缸组件主要指气缸及缸盖的冷却。
除用来自风扇的冷风冷却外,其本身的结构也应作处理,主要是外加散热片。
按铸造工艺要求,散热片的根部较厚,端部较薄。
气缸上的散热片有环向和纵向两种方式布置,由于环向布置式冷却均匀,多被采用。
靠近缸盖的散热片较长,以加强缸盖的冷却。
缸盖上也设有散热片,进风阀室一侧可不设或少设散热片,因进气温度较低[1]。
1.6 润滑方式气缸润滑方式:一般为全有油润滑,有些用户现在要求在五、六级采用无油润滑,还有少数要求三、四级无油润滑。
其技术是缸套采用二硫化钼涂层,支撑环、活塞环低压级采用填充聚四氟乙烯,高压级采用铜基自润滑材料。
采用无油润滑后,最大的好处是延长了两填料、两触媒的使用寿命,但从压缩机制造和运行的经济性考虑,制造成本加大、耗功加大、易损件成本增高、停机率升高,只是油耗降低。
有油润滑和无油润滑活塞环的寿命,前者是后者的3倍。
随着无油润滑技术的发展,气缸无油润滑方式将被广泛采用。
曲轴润滑方式:普遍采用倒润滑方式,即润滑油从中体进入十字头,再由十字头销进入连杆,最后经连杆大头瓦来润滑曲轴,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曲轴的强度不被破坏。
另外,由于各制造厂均已采用加工中心加工曲轴箱,保证了曲轴箱的轴孔同心,并采用薄壁瓦,如不发生断油、油质不合格等现象,曲轴可连续使用10年以上[6]。
1.7 微型活塞压缩机的气阀气阀是活塞压缩机关键部件之一。
由于气阀是在高频的冲击、高压、高温、甚至带有苛刻腐蚀介质条件下工作,因此它的使用寿命不长,是压缩机耗量最大的易损件[7]。
气阀的优劣直接影响压缩机的性能,近年来,舌簧阀广泛用于微型空气压缩机和数小型空气压缩机,代替以往的环状阀。
从使用情况来看,舌簧阀具有排气系数高,比功率低,寿命长, 噪声低,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8]。
根据活塞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和阀片的运动方程建立其工作的模拟模型。
采用机械优化设计方法并结合阀片的几何形状进行优化设计。
使容积比能下降,具有节能效果[9]。
1.8 微型压缩机的电机匹配根据国内生产的多种型号微型空气压缩机性能参数实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多数存在电动机额定功率偏大,造成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行费用增加,同时也不利于节能。
因此抛开传统的压缩机设计方法,文献[10]按电动机额定功率,确定压缩机主要结构参数的新方法可以让所选择电机得到更好的利用。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及途径2.1 压缩机的结构形式选择根据课题要求和市场需求,了解微型空气压缩机的前景和发展趋势,本课题属于小型压缩机范畴。
拟选择角度式压缩机结构型式,针对V型、W型以及S型结构分别设计相应结构尺寸。
2.2 结构参数的确定本课题从电机功率入手,结合所给的初始条件,查阅有关的设计资料,行业标准,按照常规设计和反算设计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相应压缩机的结构参数,以达到在合理的功率储备下解决排气量和排气压力配套系列尺寸的目的。
2.3 压缩主机的机械结构设计根据确定的结构参数设计相应的配套连杆和曲轴机构尺寸,以及活塞、气缸等主要零部件的尺寸,润滑和冷却结构。
2.4 优化设计将电动机与压缩机主机进行整体优化设计,用一系列合理的结构参数,满足标准中所有型式压缩机的要求。
考虑到行业标准应高于国家标准,同时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趋势,根据优化设计结果,并参照市场现状,亦可对现有标准给予充实,为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 朱玉峰,董金华.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冷却系统的设计及进展.轻工机械,2006 (1):48~502 活塞式压缩机设计编写组.活塞式压缩机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43 JB1407.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基本参数.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4 彭宝成,赵志广等.微型压缩机系列优化设计.压缩机技术,2002 (2):4~65 Pascal Stouffs a*,Mohand Tazerout b,Pierre Wauters c.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2001 (40):52~666 李正义.石化工业用活塞式压缩机技术进展.流体机械,2004 (6):24~26,427 丁生华,瞿宜鸿.活塞压缩机气阀的研究与发展方向.工业科技,2009 (2):52~538 张和平,汪奇,贾晓枫.往复活塞式压缩机舌簧阀的试验研究.流体工程,1986 (5):1~69 薛金华,张年梅.活塞压缩机舌簧阀的优化设计.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93 (4):201~20810 王振辉,赵志广.根据电动机功率确定压缩机结构参数的新方法.河北工业科技,1999 (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