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正常及异常心电图波形分析 ppt课件
前言:心电图是临床上常规检查之一,在诊 断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具 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还可以辅助诊断心脏瓣膜病、 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心肌病等。 危重病人,特别是急诊与心内科的危重病人首先 要做心电图
一、目的:熟识心电图P-QRS-T波的命名、测量, 正常或异常电轴偏移,正常或异常P、QRS波形 态、时限、电压,正常或异常Q波,ST段抬高或 压低,正常或异常T波、U波等图像,常见心电图 的图像诊断基础知识,为如何诊断心电图打下基
P波电压增高2-先心性P 波:当V1和或V2导联 的P波电压增高正向部 分大于0.20mV,整个P 波电压大于II、III、 aVF导联的电压时可称 为先心性P波。本图V1V5导联P波电压均高于 肢导联,其中V1导联的 P波双向,且尖窄,其正 向部分P波电压达 0.35mV,V2-V5导联P波 电压增高达0.3-0.45mV。 符合先心性P波。先心 性P波主要见于先天性 心脏病,偶见于肺心病患 者。 (注意测量P波电压基 点要以P波起点处测量, 不能以Q波起点处做基 线)
pathways
❖ 房室结 AV node ❖ 希氏束 AV bundle ❖ 右束支 right bundle
branches
❖ 左束支 left bundle branches
❖ Purkinje 纤维网 Purkinje system
基本单位
❖ 心电图纸是由纵横交错 的线,划分成许多1mm2 的小方格
P-R段压低:P-R段大致 代表激动通过房室结与 希-浦系统的总时间。正 常时间0.06-0.14秒,P波 时间/P-R段时限应在 1.0~1.6之间。正常无Ta 波影响,应与等电位线 一致,如Ta波落在P-R 段上,可轻度下移,约 0.05mV以内。如不是心 动过速下斜型压低,超 过0.05mV被认为不正常。 本图,男25岁,急性阑 尾炎术前常规心电图检 查发现II、III、aVF导 联的P-R段均出现近水 平型压低0.15mV,同时 伴ST段上斜抬高0.100.15mV。P波时间约 0.10s, P波时间/P-R段 时限≈1.0尚属正常。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注:a=振幅、d=时限,此处QRS起始部位为QRS波群、J点、ST段和T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1.P、TP(或Ta)、QRS、ST-T和U分别表示心电图中的波和波群。
2.P波和PR段: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心脏激动的起源为窦房结,最先传导至心房,所以在心电图的中首先出现的是P波。
形态可以为单向(正向和负向)、双向。
双向P波是指波的描迹线在参考水平线两侧各有一个转折点,起始转折在水平线以上称正负(+ -)双向,起始转折在参考水平线以下称负正(- +)双向。
如果正向P 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下,但无转折,仍应称正向P波;同样,如果负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上,但无转折,仍应称负向P波。
PR段是继P波之后,心脏沿心房肌(结间束)、经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产生PR段。
由于激动经过这段传导组织时所产生的电位影响影响极为微弱,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段平直的线。
3.TP(或Ta)波:代表心房复极。
位于PR段(P波结束至QRS波开始),并延伸至QRS波中。
通常TP(Ta)波不易观察到。
房室阻滞或心房梗塞时,TP(Ta)波可变得明显。
4.QRS波: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变化。
QRS波群可由一个或多个成份组成。
确定QRS波成份时,应以QRS波起始部作为参考水平线。
第一个在参考水平线以上的QRS波成份称为R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称为Q波;S波是继R波之后第一个向下的波;R′波是继S波之后向上的波;如R′波后有发生一个向下的波称为S′波;依次类推R″、S″波等。
如QRS波只有向下的波,则称为QS波。
QRS波结束点称为J点或“ST连接点”。
如果在参考水平线同侧一个波的描迹线可见2个或2个以上转折点则称为切迹。
波的上行、下降支或顶部突然明显的斜率变化造成描迹线局部增粗称为粗钝。
QRS波中最大的波小于0.5mV,并显示3个以上的成份或多个切迹和粗钝可称为“错综小波”。
特指某导联QRS波各成份时,可在波名后加上导联下标如RV5、SV1等。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心电图记录仪将心脏的电活动传输到记录纸上,从而获得心电图波形。
记录心电图
心电图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通过观察这些波形的变化,可以了解心脏的病理情况。
观察心电图波形
测量心电图波形中的各个波的时间、振幅和形态,并将其记录在标准的心电图图纸上。
诊断心律失常
诊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评估心脏功能
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神经系统疾病
心电图可检测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卒中、帕金森病等,辅助医生判断神经系统疾病的性质和类型。
心电图在其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内分泌系统疾病
心电图可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辅助医生判断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性质和类型。
方向一般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P波是心房除极波,代表左右心房的激动。
QRS波群
T波
T波是心室复极波,代表心室肌细胞从静息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
T波方向一般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T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5毫伏,在胸导联不超过0.8毫伏。
U波是T波后的一个低振幅、低方向性的波形,其确切的生理意义尚不明确。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心电图可能出现QT间期延长、U波增大等表现。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表现,提示存在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肥厚等情况。
常见心电图异常表现及意义
03
专业要求高
心电图诊断需要专业医生进行,非专业人员难以准确解读心电图波形。
心电图诊断的局限性
心电图的定义和作用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通常是将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不同的部位,以捕捉心脏的电活动信号,并将这些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心电图机进行处理和记录。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通用课件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和 手术治疗。
对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主要目的 是预防猝死和提高生活质量。常见的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和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 的患者,导管消融和手术治疗则适用 于症状较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心肌梗死
01
总结词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心电图上常表现为ST段抬高或压低,T波
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在示意图中,可标出P波、QRS波 群、T波的异常表现,以及心律失 常的类型和频率。通过测量各波 段的幅度和时间,可以评估心律 失常的严重程度。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起搏器植入。
对于窦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 治疗和起搏器植入。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症状较轻的患者,而起搏器植入则适用于症状较重或 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肌细胞电 信号传导异常导致的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心房颤 动、心房扑动等,其发生与多种 因素有关,如心肌缺血、心肌肥
病例三:心律失常
总结词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传导异 常导致的异常心律,心电图上常 表现为P波、QRS波群、T波的异 常。
详细描述
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肌 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心电图上可观 察到P波、QRS波群、T波的异常表现 ,如P波消失、QRS波群增宽或畸形 、T波倒置等。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 和严重程度,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
04
心电图异常解读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变性与 纤维化,导致心脏起搏功能紊乱
。
窦性心律失常通常在老年人中较 为常见,由于窦房结老化或纤维 化,心脏的起搏点发生异常,导
常规心电图操作及测量标准化
ST段偏移测量点目前尚无统一标准。ST段呈水 平型下移时,测量ST段水平部与QRS起始部的垂直距 离。ST段呈非水平型下移时,ST段偏移在J点后60ms 或80ms处测量。建议在报告ST段测量结果时,应说 明ST段测量点及ST段移位类型(水平型、下斜型、 上斜型)。测量应在QRS起始部与ST描迹线同一缘 (上缘或下缘)之间进行。 T波振幅测量 除应以QRS起始部作为参考水平外, 其测量方法与P波相同。
1.P、TP(或Ta)、QRS、ST-T和U分别表示心电图中的波和 波群。 2.P波和PR段: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形态可以为 单向(正向和负向)、双向。双向P波是指波的描迹线在参 考水平线两侧各有一个转折点,起始转折在水平线以上称正 负(+ -)双向,起始转折在参考水平线以下称负正(- +) 双向。如果正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下,但无转折, 仍应称正向P波;同样,如果负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 上,但无转折,仍应称负向P波。PR段是继P波之后,心脏沿 心房肌(结间束)、经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产生PR段。 由于激动经过这段传导组织时所产生的电位影响影响极为微 弱,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段平直的线。
图2:J点偏离参考水平QRS波终末成份的定义 a、b显示QRS终末部描迹线虽越过参考水平线,但未发生转折;c、d显示QRS终末部描迹线虽再 次转折,但未越过参考水平线;因此均未形成部的QRS成份。QRS各成份的分界由QRS起始部参 考水平延长线与描迹线的交点决定。
如果在参考水平线同侧一个波的描迹线可见2个或2个以 上转折点则称为切迹。波的上行、下降支或顶部突然明显的 斜率变化造成描迹线局部增粗称为粗钝。QRS波中最大的波 小于0.5mV,并显示3个以上的成份或多个切迹和粗钝可称为 “错综小波”。 特指某导联QRS波各成份时,可在波名后加上导联下标 如RV5、SV1等。可用小写的q、r和s符号表示振幅相对较小 的QRS波各成份。 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时,各导联QRS波并非同 时出现和同时终止。进行同步测量时,某些特定导联QRS波 前或后可见等电位段,分别用字符I和K表示,见图4。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注:a=振幅、d=时限,此处QRS起始部位为QRS波群、J点、ST段和T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1.P、TP(或Ta)、QRS、ST-T和U分别表示心电图中的波和波群。
2.P波和PR段: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心脏激动的起源为窦房结,最先传导至心房,所以在心电图的中首先出现的是P波。
形态可以为单向(正向和负向)、双向。
双向P波是指波的描迹线在参考水平线两侧各有一个转折点,起始转折在水平线以上称正负(+ -)双向,起始转折在参考水平线以下称负正(- +)双向。
如果正向P 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下,但无转折,仍应称正向P波;同样,如果负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上,但无转折,仍应称负向P波。
PR段是继P波之后,心脏沿心房肌(结间束)、经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产生PR段。
由于激动经过这段传导组织时所产生的电位影响影响极为微弱,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段平直的线。
3.TP(或Ta)波:代表心房复极。
位于PR段(P波结束至QRS波开始),并延伸至QRS波中。
通常TP(Ta)波不易观察到。
房室阻滞或心房梗塞时,TP(Ta)波可变得明显。
4.QRS波: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变化。
QRS波群可由一个或多个成份组成。
确定QRS波成份时,应以QRS波起始部作为参考水平线。
第一个在参考水平线以上的QRS波成份称为R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称为Q波;S波是继R波之后第一个向下的波;R′波是继S波之后向上的波;如R′波后有发生一个向下的波称为S′波;依次类推R″、S″波等。
如QRS波只有向下的波,则称为QS波。
QRS波结束点称为J点或“ST连接点”。
如果在参考水平线同侧一个波的描迹线可见2个或2个以上转折点则称为切迹。
波的上行、下降支或顶部突然明显的斜率变化造成描迹线局部增粗称为粗钝。
QRS波中最大的波小于0.5mV,并显示3个以上的成份或多个切迹和粗钝可称为“错综小波”。
特指某导联QRS波各成份时,可在波名后加上导联下标如RV5、SV1等。
常见心脏疾病心电图表现
精选课件ppt
19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 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
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 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心电图 ST-T的异常改变。
精选课件ppt
20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一) 缺血型心电图 • 1.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精选课件ppt
49
(2)房性期前收缩 a. P'波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 。 b. P' –R间期 >0.12S。 c.多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d. P'波后有正常的QRS波群。
精选课件ppt
50
(3)交界性期前收缩 a. 提前出现QRS-T波,其前无窦性P波; QRS-T 波形态基本正常。 b. 逆行P‘波。 C.多为完全代偿间歇。
5、多源性期前收缩:指在同一导联中出现二种或二种以上 形态及联律间期互不相同的异位搏动。
精选课件ppt
44
期前收缩心电图诊断的常用术语
6、频发性期前收缩:
①二联律:期前收缩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 ( 1 窦 性 心 律 +1 期 前 收 缩 )
②三联律:指每两个窦性心搏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2窦性心律+1期前收缩)
功能及瓣膜情况。
(2)某些心脏病变,心电图可以正常,如瓣膜病早期 或双侧心室肥厚,故正常心电图并不能排除心脏病变的存
在。
(3)一些心电图改变并无特异性,同样的心电图改变 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心律失常、心室肥厚,ST-T改变 等。
精选课件ppt
68
Thank You!
L/O/G/O
心电图示大全
(四)心脏循长轴转位
❖ 自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 顺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5、V6导联
❖ 逆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
心脏循长轴转位
心脏循长轴转位的临床意义
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大 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室肥大 钟向转位也可见于正常人
二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与正常值
(二)右室肥厚
❖ 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RV1 ≥ 1.0mV; RV1+SV5 ≥1.2mV; V1呈qR形 RaVR ≥ 0.5mV; aVR导联R/S >1 V1 R/S>1,V5 R/S <1 显著顺钟向转位,V1至V4甚至V6均呈rS波形
❖ QRS间期及R峰时间的变化
QRS间期多正常 右室壁显著肥厚者,QRS间期>0.10秒 V1 R峰时间>0.03秒
左心室肥大2
v ST-T改变---继发改变,或劳损
V5、V6、aVL或aVF导联ST段下移≥0.05mV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TV5或TV6低于同导联中R波电压的1/10 V1导联ST段上移,T波多高耸或直立
v 电轴偏转
常电轴左偏,大多在-10º以上 逆钟转向
*左心室肥大1*
*左心室肥大2*
V1至V6 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 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波
QRS波群2
电压:
❖至少一个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 ❖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Rv5<2.5mv,RavL<1.2mV,RavF<2.0mV RI<1.5mV,Rv5+Sv1<3.5(女) Rv5+Sv1< 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RavR<0.5mV ❖Q波 < ¼ R波(同导联)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
4
标准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胸导联
.
5
标Ⅰ导联: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 (黄色),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红色)
标Ⅱ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绿色) ,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红色)
标Ⅲ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 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发
生
机
制
分
窦房传导阻滞
类
传导障碍:
房室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激动传导异常
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症
.
28
.
29
窦性心律
① P波规律出现,Ⅱ、avF、V5导联直 立、avR导联倒置
②P-R间期为≧0.12s
.
30
窦性心动过速
特点:
1.频率:成人>100次/min
1岁以内>150次/min 1-6岁>120次/min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31
10mm/mV 25mm/秒
Ⅱ
此心电图P-P间期为0.48s,心率为125次/分
.
32
窦性心动过缓 • 特点: 1. 频率:<60次/min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33
.
34
窦性心律不齐
• 特点:
1. 同一导联P-P间隔之差>0.12s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54
期前收缩相关的常见概念
➢ 偶发早搏:< 5次/min或<30次/h ➢ 频发早搏:≥5次/min或≥30次/h
➢ 二联律:1个窦性激动+1个早搏, 连续3次或 以上
正常心电图----王兵伟
蒲氏纤维
心电图各波的组成与命名及正常值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四波:P波、QRS波、 T波、 U波 四段:P-R间期、QRS时间、ST段、Q-T间期
P波—心房除极波 1
1.
窦性P波形态特点
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 Ⅰ、Ⅱ、aVF、V3 - V6导联直立,aVR倒置, 其余导联多变( 双向、低平、直立、倒 置)。
(2 ) QRS 电压:所有肢导联振幅 ( 峰 - 谷距 离或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 ) 不 能都<0.5 mV;所有胸导联振幅不能都 < 0.8mV。 (3 ) Q 波:除 aVR 外,振幅 < 同导联 R/4 ,时 间<0.04s V1, V2不应有q波,但V1偶尔可呈QS型。
T波—心室快速复极波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QRS时间
QRS时间:心室除极时间 正常值0.06~0.10s ,<0.12s
ST段:心室复极缓慢期
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
向上偏移心电图术语叫抬高
向下偏移心电图术语叫压低 ST段抬高或压低正常范围:
所有导联ST段压低< 0.05mV V1-V3导联ST段抬高< 0.3mV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 0.1mV
T波
形态:两肢不对称,上升肢平缓,下降肢陡 方向:多数导联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V4~V6导联:直立, aVR 导联:倒置 ,其余 导联多变( 双向、直立、倒置)。 T波如在V1导联直立,V2~V6导联不应倒置。
振幅:
QRS 波群直立的导联,肢导联 ≥ R/10( 同导 联),胸导联≥R/8(同导联)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波形
图片相关说明: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注:a=振幅、d=时限,此处QRS起始部位QRS波群、J点、ST段和T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1.P、TP(或Ta)、QRS、ST-T和U分别表示心电图中的波和波群2.P波和PR段: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心脏激动的起源为窦房结,最先传导至心房,所以在心电图的中首先出现的是P波。
形态可以为单向(正向和负向)、双向。
双向P 波是指波的描迹线在参考水平线两侧各有转折点,起始转折在水平线以上称正负(+ -)双向,起始转折在参考水平线以下称负正(- +)双向。
如果正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下,但无转折,仍应称正向P波;同样,如果负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上,但无转折,仍应称负向P波。
PR段是继P波之后,心脏沿心房肌(结间束)、经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产生PR段。
由于激动经过段传导组织时所产生的电位影响影响极为微弱,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段平直的线。
3.TP(或Ta)波:代表心房复极。
位于PR段(P波结束至QRS波开始),并延伸至QRS 波中。
通常TP(Ta)波不易观察到。
房室阻滞或心房梗塞时,TP(Ta)波可变得明显。
4.QRS波: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变化。
QRS波群可由一个或个成份组成。
确定QRS波成份时,应以QRS波起始部作为参考水平线。
第一个在参考水平线以上的QRS波成份称为R波;R波之向下的波称为Q波;S波是继R波之后第一个向下的波;R′波是继S波之后向上的波;如R′波后有发生一个向下的波称为S′波;依次类推R″、S″波等。
如QRS波只有向下的波,则称为QS波。
QRS波结束点称为J点或“ST连接点”。
如果在参考水平线同侧一个波的描迹线可见2个或2个以上转折点则称为切迹。
波的上行、下降支或顶部突然明显的斜率变化造成描迹线局部增粗称为粗钝。
QRS波中最的波小于0.5mV,并显示3个以上的成份或多个切迹和粗钝可称为“错综小波”。
特指某导联QRS波各成份时,可在波名后加上导联下标如RV5、SV1等。
正常心电图解读
第二步 : 看PR间期 正常值:0.12 — 0.20 Sec
首页 上页 下页
第三步 : 看qRs波
1 . qRs波有没有, 是否存在?
首页
如有qRs波 ----- 是否按规律出现?
P波与qRs波关系如何,是否恒定?
上页
2 . 看qRs波波型特点是否符合正常:
下页
首页 QRS波群
–时间:正常成年人小于0.12s。( 0.06s-
上页
0.10s)
下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波形和振幅:
①胸导联: V1、V2呈rS,R波≤1.0mV, V5、V6 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R≤2.5mmV。从V1 至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R/S的比值逐 渐增大:V1小于1,V5大于1,V3近于1。
肢导联特点,看心电轴是否正常 ,有无左偏或右偏
胸导联特点 ,V1V2 rS型, V5V6 qRs型 有无异常Q波。
3 . 时间: 正常为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 振幅:aVR的R波一般不超过0.5mV。
aVL与aVF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呈rS型。 I导联的R波小于1.5mV,aVL 的R波小于1.2mV,aVF的
首页 心电图记录纸是一种1mm﹡1mm的方
上页
格坐标纸。
下页 常规25mm/s走纸速度,每小横格为 1mm,表示0.04s,每小格高1mm,表 示0.1mV。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_与 分.doc
心电图纸
首页 上页 下页
定标电压1cm=1mV,纵坐标每一小格=0.1mV 横坐标每1大格分为5小格,每小格=0.04sec
是否所有的QRS波群的大小型态都是一样? 是否每一个P波后,都有一个QRS波群?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02
心电图的波形分析
P波
总结词
P波代表心房肌细胞的除极化过程,是心电图上的第一个波形 。
详细描述
P波在心电图上呈现出倒置的、比较尖锐的形态,通常是由左 右心房肌细胞群的除极化过程所引起的。P波的幅度和形态可 以反映左右心房的电生理状态,例如心房肥大或存在传导阻 滞等问题。
QRS波群
总结词
QRS波群代表心室肌细胞的除极化过程,是心电图上的主要波形。
。
T波倒置
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供血不足, 导致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为T 波倒置,通常倒置深而对称。
QRS波群异常
冠心病患者的QRS波群可出现 异常,如QRS波群电压增高、 时间延长、ST段抬高或压低等
。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Q波
心肌梗死发生后,心电图上会出现病理性Q波,通常深度大于同 导联R波的1/4,时限大于0.03秒。
异常QRS波群
总结词
QRS波群异常通常与心室肥大、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有关。
详细描述
QRS波群异常包括QRS波形态异常、QRS波时限延长 、QRS波振幅增高或降低等。其中,QRS波形态异常 可能是由于心室肥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原因引 起的;QRS波时限延长可能是由于室性心律失常、心 室肥大等原因引起的;QRS波振幅增高可能是由于心 肌缺血、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原因引起的;QRS波 振幅降低可能是由于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的。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病理生 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 依据。
心电图的导联
导联是心电图记录的电极放置位置及其连接方式。 肢体导联包括Ⅰ、Ⅱ、Ⅲ、aVR、aVL和aVF导联。
标准导联包括肢体导联和胸导联。 胸导联包括V₁至V₆导联。
心电图的波形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①目测法
看Ⅰ、Ⅲ导联的主波方向:
不确定电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②作图法
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偏 轴:: :右左 正室室 常大大 人或或 或左左 肺后前 心分分 病支支 冠阻阻 心滞滞 病
2. 与年龄及心率有关
(三)QRS波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时间为0.06-0.10秒,<0.12s
2、波形与振幅
1)胸导联:R波从V1-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
2)肢体导联:aVR主波向下;
3)电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肢导:
RaVR <0.5mV,RⅠ<1.5mV,RaVL<1.2mV, RaVF<2.0mV
抬高: V1~V3导联 ≯ 0.3mV 肢导联和V4~V6 ≯ 0.1mV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六) T波
形态:圆钝,升支缓慢较长,降支陡而短。 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电压:R波为主导联中,≮R/10(同导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七)Q-T间期:
正常范围为0.32~0.44s
(三)平均心电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概念:
心电轴常指平均QRS电轴,为心室除极过程中各瞬间向 量的综合,代表心室除极过程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
临床上多采用其在额面上投影时与I导联的正侧端所形成 的角度来表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测定方法
① 目测法 ② 振幅法(作图法) ③ 查表法 ④ 计算机自动分析法
复习上一次课内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 2、心电图各波段分别代表心电生理活动的哪一部分? 3、心电图的导联体系(分组、连接方法)、六轴系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心电图的测量
(一)各波段时间与心率的测量 (二)各波段振幅(电压)的测量 (三)平均心电轴 (四)心脏循长轴转位
(一)P波 形态:多呈圆钝形,可有切迹,峰间距<0.04s。 方向:I、Ⅱ、aVF、V4~V6直立,aVR倒置。 时间:小于0.12s。 振幅:肢导联<0.25mV。心前区导联<0.20mV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P-R间期:
1. P-R间期正常值0.12~0.20s, ≯0.22s
受心率影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八) U波
在胸导联易见,尤其V3导联。 方向与T波基本一致,振幅很小。 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
倒置可见于高血钾和心肌缺血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平均心电轴? 如何用目测法判断心电轴是否偏移?
2、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正常值。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平均心电轴目测法:练习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平均心电轴目测法:练习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心脏循长轴转位
逆钟向
顺钟向
从心尖向心底部观察 根据过渡区波形( R/S ≈1 )出现的位置来判断。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与正常值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各波振幅的测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正向波:从基线的上缘垂直地测量到该波的顶点 负向波:从基线的下缘垂直地测量到该波的底端 测量P波振幅:参考P波起始前的水平线 测量QRS波群、ST段、T波和u波振幅:
参考QRS起始部的水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练习
心率:每分____次
心电图记录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横向距离:代表时间 – 若走纸速度=25mm/s,则0.04s/小格,0.2s/大 格 纵向距离:代表电压 – 若1mV定标电压 = 1cm , 则0.1mV/小格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各波段时间与心率的测量
P
时间:从波形起点的内缘测量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心率=60/pp(或RR)间距
Rptv1≯0.04s Rptv5≯0.05s
QRS波群的起点到通过R波顶峰垂直线的水平距离。 若R波有切迹或有R’波,以最后的R波峰为准。
4、Q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时间<0.04秒,电压<R/4(同导联)。
R
R
Q
Q
异常Q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接点 (五)ST段:下移:≯0.05mV,
(胸各导肢:导正向波和负向波绝对值相加≮0.5mV)
RV5<2.5mv,RV5+SV1<3.5(女)或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各胸导正向波和负向波绝对值相加≮ 0.8mv)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R峰时间(Rpt):室壁激动时间(V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