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现代部分)
总学时数:105学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研究“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
该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全面系统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
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4课时)
第一节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与文化背景
19、20世纪之交,中国从社会组织结构上的变革对文化的触动;文化机制的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文学观念的变革
近代文学变革中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中国文学现代性文学观念的孕育。
第三节文学创作的业绩
该时期出现的“南社”诗歌团体;“戏剧改良”;“新文体”的散文;“政治小说”;翻译的外国小说;民初各种言情通俗小说等等。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6课时)
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等文学主张;文学革命兴起的基本状况;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第二节新文学社团与思潮流派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湖畔诗社等;五四主要文学思潮和流派。
第三节20年代文学论争
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国粹派文人的斗争;与学衡派、甲寅派等复古派的论争;新文化统一战线内部的论争。
第四节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人”的文学观念的现代意义;文学语言变革的革命性意义;文学观念的彻底转型;文体形式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的建立。
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8课时)
第一节鲁迅的生平、思想和文学创作概述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南京水师学堂的学习期间接受了进化论;日本仙台学医和“弃医从文”的选择;五四时期的“呐喊”,小说和杂文的创作;五四退潮后的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历史小说《故事新编》;大革命失败时的思想反思,进化论的轰毁;在上海参与左翼文学运动;生命最后的战斗日子以杂文为武器。
第二节《呐喊》、《彷徨》
《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小说集的思想内容;《狂人日记》的思想启蒙总纲;《阿Q正传》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和关于农民问题的思考;《伤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人物塑造、表现手法、吸收外国小说的技巧、“格式的特别”等,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第三节《故事新编》
鲁迅历史小说的独特性;《故事新编》的主要思想内容;《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6课时)
第一节20年代小说概述
五四“为人生”派的小说创作;“问题小说”;乡土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等创作现象。
第二节叶绍钧、许地山、冰心
叶绍钧“为人生”小说的概述;短篇小说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许地山的短篇小说《綴网劳珠》和散文集《空山灵雨》;许地山小说的宗教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冰心的“爱的哲学”;“问题小说”和短篇小说《超人》。
第三节郁达夫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概况;《沉沦》的思想价值和以其为代表的独特小说风格;郁达夫小说主人公的“自叙传”性质;浓烈的抒情笔调,感伤色彩浓重的浪漫主义的倾向。
第四章20年代新诗(6课时)
第一节20年代新诗概述
“诗体的大解放”;胡适、刘半农等的白话诗;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诗歌;冰心哲理小诗;创造社的浪漫主义诗歌;湖畔诗社、冯至等的抒情诗;早期政治抒情诗;李金发的象征诗等。
第二节郭沫若
开一代诗风的郭沫若;郭沫若诗歌创作概述;《女神》诗集的内容与文学史的意义;《女神》诗集的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徐志摩、闻一多
新月诗派的“新格律诗运动”;闻一多的“三美”诗歌理论;闻一多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五章20年代戏剧(4课时)
第一节20年代话剧创作概况
萌芽期的话剧和“文明戏”;早期话剧运动和现代话剧的演变;民众戏剧社与“爱美剧”;欧阳予倩、洪深、丁西林等的早期独幕剧;郭沫若等的早期历史剧。
第二节田汉
对早期话剧的重要贡献;南国戏剧运动;《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等主要话剧创作;田汉话剧的浪漫主义艺术倾向。
第六章20年代散文(4课时)
第一节20年代散文概述
五四时期的杂感文;“语丝文体”及语丝社等群体的散文创作;小品散文;叙事抒情的“美文”;散文诗等。
第二节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等散文创作;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冰心、朱自清
冰心的《寄小读者》等;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散文创作的艺术特点。
第四节鲁迅的《野草》和《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的创作背景;《野草》的思想意义;《野草》的艺术成就;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第七章3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3课时)
第一节左翼文学运动与思潮
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左联”的成立及其左翼文艺运动;左翼文学思潮的功过评述。
第二节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五四文学人文主义思想的承传;西方文艺思想的吸收;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作家的文学主张;人文主义文学思潮之评价。
第八章30年代小说(一)(5课时)
第一节30年代小说概述
小说流派和创作现象概况;小说新人迭出、小说体式日益丰富、中长篇小说数量激增;革命+恋爱小说模式;社会分析小说;讽刺小说;现代派小说等。
第二节丁玲、张天翼、艾芜、吴组缃、萧红
丁玲的小说创作道路;《莎菲女士日记》人物形象分析;丁玲的“新小说”;丁玲的后期小说创作;张天翼小说创作概况;《包氏父子》、《华威先生》及其张天翼讽刺小说艺术特色;艾芜的《南行记》等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吴组缃的《一千八百担》等皖南农村小说;“东北作家群”及其萧红的小说成就。
第三节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渊源;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的小说创作;3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艺术成就与不足。
第九章30年代小说(二)(6课时)
第一节老舍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
老舍在英国完成的三部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抗战前的执教和写作;《猫城记》、《离婚》等作品;抗战以后到建国时期的创作;《月芽集》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火葬》、话剧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