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植物保护及病虫草害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玉米有害生物及其预防措施
• 转“新疆玉米主要病虫害”ppt
第五节 化学防治及其农药使用技术 (转安全科学使用农药ppt)
• 化学防治的优点
• 快速高效、使用方法简单、不受地域限制、 便于大面积机械化操作 • 化学防治的缺点 • 引起人、畜中毒、环境污染、杀伤天敌、 引起次要害虫在度猖獗、长期使用一种农 药,使病虫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 二、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 • 1.消化器官结构及其与防治的关系(咀嚼式 口器、刺吸式口器) • 2.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与防治的关系 • 3.神经器官结构及其与防治的关系 • 4.生殖系统结构及其与防治的关系
• 三、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 1.昆虫的繁殖 • 繁殖方式有:两性生殖、雌雄生殖、多胚 生殖以及卵胎生 • 昆虫的变态 •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 系列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的变 化。包括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增节变 态、表变态、原变态
克服抗药性的措施 1.综合防治 2.交替使用农药 3.合理混用农药 4. 使用增效剂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1.生物富集 2.农药在生物体内,不断释放的现 象
克服的主要途径: 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2、开发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及无公害的农药新 品种。 3、改进农药剂型,提高制剂质量,减少农药的施用 量。 4、严格遵照农药残留标准和制定农药的安全隔离期。 5、认真宣传和贯彻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6、注意安全隔离期。 7、最后一次用药举手收获的时间长
• 发病期:从出现症状开始即进入发病期, 指导生长结束或植物死亡为止。
• 病害的侵入循环是由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 发病,到下一个相同季节在度发病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 病原物的传播、初侵染和再侵染。
• 病院的传播 • 1主动传播 • 2被动传播:雨水传播、昆虫及其他动物的 传播、人为传播 • 3其他途径传播:非介体传播(机械传播、 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种子和花粉)介体 传播 • 病害的流行应具备的三个条件:病原物、 寄主植物、外界环境条件
五 植物病害的诊断
• 植物病害诊断的步骤 • 1.田间观察 2.实验室检查 3.病原菌的分离培 养和接种 4.提出相关防治方案 • 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 • 真菌病害的诊断步骤 • 1.田间诊断 2.保湿培养 3.分离培养,然后回 接。
第三节 农业昆虫的专业知识
• • • • 一、昆虫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光照、风) 2.土壤因素 3.生物因素(食物因素、天敌因素在害虫控 制的作用、食物链及食物网) • 4.人类活动对昆虫的影响
第二节 植物病理的专业知识
• 一、植物病害的类型 • 1、非侵染性病害:、由不良的外界环境因 素引起的,不具传染性。主要是由于土壤 营养缺乏、水分供应失调、自然气候因素 和有毒物质等引起。 • 2、侵染性病害:病原生物侵染引起的,具 有传染性。主要病原物有:真菌、细菌、 病毒等。
二、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症状
• 病原物侵入途径: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直 接侵入。 • 潜育期:是指病原物和寄主初步建立寄生关系到 寄主症状表现出来的时期,这一阶段寄主植物和 病原物相互斗争的关键时期,是寄生关系进一步 建立于病原物持续繁殖时期,也是决定能否发病 的时期。 • 不同病害的潜育期长短不同,常见的叶斑病潜育 期一般7~15天,温度条件适合,有利于病原物在 寄主体内的扩展,使潜育期缩短。
生物化学防治的特点: 1. 省水省工 2. 省药省钱 3. 增强药效 4. 广谱性 5. 安全性
•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
•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主要有斑点型、腐烂、 枯萎、畸形 细菌病害的防治:植物检疫,杜绝和消灭细 菌来源;注意种苗消毒;消灭病残组织, 尽量减少伤口;应用化学防治;农耕实行 轮作倒茬;选育抗病品种。
四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 1.病原的生存方式:共生、寄生 • 病原物的寄生性分为三大类:专性寄生物、 非专性寄生物、专性腐生菌 • 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对受害寄主植物 的破害能力。寄生性弱的致病性强。 • 2.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 • 侵染过程: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引起病 害发生的全部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接 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 • • • • • • • • • 1、概念 症状:内外部发生病状 病状:变色、坏死、畸形等。 病症:粉状物、霉状物、颗粒状物、菌核、菌索、脓状物。 2、病状类型 变色:褪色、黄化、白化、红叶、花叶。 坏死:角斑、轮斑、环斑、条斑、疮痂。 腐烂:软腐、干腐、根腐、茎腐。 萎蔫:叶片或嫩枝下落。 畸形:增生型和抑制型。
加速建设我国新型的植保体系
• 新型植保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法规 标准、检测预警、防治控制、科技创新、 评估评价、支持保障等系统。
• 其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 植保”理念
二、植物保护的基本知识
• 1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是植物生长 发育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正常外 形,形成人们可以肉眼可以看见到的明显 症状。 • 包括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 侵染性病害:是由真菌、原核生物、病毒、 线虫等病原生物侵染引起的。 • 植物病害的发生流行主要受病原物、寄主 植物、自然气候环境条件和人类生产活动 的影响。
第十九单元 植物保护及病虫 草害防治
演讲人:LYC
目录
• 第一节 植物保护的基础知识 • 第二节植物病理的专业知识 • 第三节农业昆虫的专业知识 • 第四节玉米有害生物及其预防措 施 • 第五节化学防治及其农药使用技 术
第一节植物保护的基础知识
• 培训目标:
• 来自百度文库够结合当地生产条件了解农作物病虫害 防治的基础知识 • 能够掌握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状况以及 产生危害的原因
一、植物保护的总体要求
• 1.植物保护的生产意义和性质 • 植物保护技术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草 等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治理是直 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 在培养农艺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重 要作用。通过理论学习,以及在实践中学 习,明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 方针,掌握植物保护的基础知识、基本原 理和综合防治方法,熟练的应用所学知识, 在玉米等作物生产中,对病虫草等有害生 物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
• 3、病症类型 • 病原物在发病部位表现出的特征,常见的有: ①粉状物:病部出现许多粉状物,如锈粉、白粉、 黑粉等。 ②霉状物:病部出现各种颜色的霉层:红霉、黑霉、 灰霉等。 ③颗粒状物:病斑处出现颗粒状物。 ④溢脓:病部出现污色粘液。 • 病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植物侵染性病原物
• 植物侵染性病原物:真菌、原核生物、病 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多数病害 是真菌引起的,其次是病毒和细菌引起的。 • 1、植物病原真菌 • 真菌的一般性状: • 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 • 繁殖体: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 殖两大类。
• 常见的无性孢子有以下几种:游动孢子、孢囊孢 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和粉孢子。 • 常见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 子、担孢子。 • 2.植物病原病毒 •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生物,子啊电子显微镜下 才能看到。病毒具有传染能力和增殖能力 • 病毒的形状有球状、刺状、杆状、蝌蚪状、大小 用nm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