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输运方程
输运方程数值解法分析
去£ 妇 d k 去£ 讯 d k { 击£ 础 n ” d k 去£ 础妇 d k + 去E 础瞰 ” d k }
一
上式可 以化 简为 :
U( x , t n + 1 ) =[ 1 +a 2 2 ( e M一2 + P 舳 ) 】 【 , ( , )
( 2)
逐渐衰减 ,函数值 随空间坐标按正弦规律变化 ,这 与定解 问题给出的解析解是一致 的,需要说 明的是
在得 到解 析解 的过 程 中 已经考 虑 了初 始条 件 和 边 界
条件 。
收稿 日期 :2 0 1 2 —1 1 —2 2
图1 函数值 H随 X和 f 变化 的解析解的 函数图像
U ; 5= 0
t ≥0
当然上述定解问题可以用分离变量的方法求得其解析解为 :
u ( x , 、 ) =e 一 ‘ ‘ s i n  ̄ x
于是可以给出解析解的函数 图像 ,这里给 出函 数值 随 和 t 变化的函数关系图 ( 见图 1 ) :
从 图 1中可 以看 出 ,随着 时 间 的 增 加 ,函数 值
一
些 有趣 的结 果 。
1 定解 问题
在数学物理方程 中,输运方程有很多,比如扩散方程 、热传导方程等。在此 ,用一个 比较简单的方程 ,
来考察差分格式对数值结果的影响 ,以下面的定解 问题为例 :
2
a
O
. = —
O x。
S l n gX
0≤ X≤5 ,t≥0 0≤ ≤5
( 1 . 玉溪 师 范学 院 理 学院 ,云 南 玉 溪 6 5 3 1 0 0 ;2 . 文 山学院 数 理 系,云南 文 山 6 6 3 0 0 0 )
《高等流体力学》第2章 流体动力学积分形式的基本方程
(φ 为广延量)
取τ= τ0(t)为控制体, A= A0(t)为控制面:
A2 ( A02 )
τ 03
′ A02
v∆t
A1 ( A01 )
′ A01
n
τ 02
v∆t
τ 01
dA0
τ = τ 0 (t )
A = A0 ( t )
n
′ ( t + ∆t ) = A′ A0
∆ = I I ( t + ∆t ) − I ( = t)
I在∆t内的增量为:
∫∫∫τ
01 +τ 02
φ ( r , t + ∆t ) dτ 0 − ∫∫∫
τ 01 +τ 03
φ ( r , t ) dτ 0
∫∫∫τ
φ ( r , t + ∆t ) − φ ( r , t ) dτ 0 + ∫∫∫ φ ( r , t + ∆t ) dτ 0 τ 02 01
D ∂φ Dφ φ dτ 0 = + ∇ φ= v + φ∇ ⋅ v ⇒ ∫∫∫ τ 0 Dt ∂t Dt Dt ∂t
( )
Dφ + φ∇ ⋅ v dτ ∫∫∫τ Dt
Dρ + ρ∇ ⋅ v = 0 (微分形式连续方程) 如果 φ = ρ ,则: Dt (2) D D ( ρφ ) ρφ dτ 0 ∫∫∫ = + ρφ∇ ⋅ v dτ ∫∫∫ τ τ 0 Dt Dt ρ Dφ ρ Dφ Dρ dτ = ∫∫∫ +φ + ρ∇ = ⋅ v dτ ∫∫∫ τ τ Dt Dt Dt
∂x′ ′ = ∇xα iβ α i′α = ∂xβ ∂φ ∂x′ ∂φ ∂φ ∴∇′φ = i′α = iβ α = iβ = ∇φ ′ ′ ∂xα ∂xβ ∂xα ∂xβ
4.输运过程
3 润湿与不润湿现象的应 用 拿钢笔蘸墨水写字 用焊药将金属表面的氧化层洗干净 不润湿的材料做成不透水的雨衣和帐篷 润湿与不润湿现象在采矿工业 上有一个重要应用—— 浮选法 A —送进矿浆的管子 B —滴下“捕收剂” 油药的容器 C —用螺旋桨打入空 气的装置 D — 有用矿石和无用 矿石分开的地方
输运过程与相变 §1 气体中的输运过程 一 迁移现象的宏观解释 1 粘滞现象 定义:相邻两层流体因流速不同有相对运动 时,沿接触面互施切向力(粘滞力)的现象
负号表示流动动量 沿Z的负方向传递,即 表明流动动量总是朝着 流速减小的方向传递
d dk fdt dSdt dZ
f AB
z u B mu B B f
3 一个处于真空中的容器中装有一种具有级低挥 发性的并能完全润湿玻璃的油.其表面张力系数为 α,若在油中插入一根半径为r的玻璃毛细管,求在管 中油上升的高度的1/3处的油中的压强
{
PA PO r PB PO R
h ( ) g R r
PB PA gh
f l
f f f l ( )
=6.0×10-3N
f l
A R
R
E —含有金矿的泡沫
4 毛细现象 ①液体润湿管壁的情形
2 p A p0 R
p B p A gh
2 p0 gh R p B pC p 0
r为毛细管的半径
B点与A点的高度差 为h
2 gh R
r R cos
θ为接触角
2 cos gh r 2 cos h gr
则球形凸液面内液体的压强为
2 p内 p0 R
8.2非齐次振动方程和输运方程解析
对于y '' P 1 ( x) y ' P 2 ( x) y q ( x) 特解为:Y(x) y1
下面求特解Tn* (t ), 令T1n (t ) cos
y2 y1 q( x)dx y2 q( x)dx w( y1 , y2 ) w( y1 , y2 )
n at n at , T2 n (t ) sin l l t T ( ) t T ( ) * 2n Tn (t ) T1n (t ) f n ( )d T2 n (t ) 1n f ( ) d 0 w( ) 0 w( ) n n a n a sin T1n ( ) T2 n ( ) n a l l w( ) T1n '( ) T2 n '( ) n a n a n a n a l sin cos l l l l n a n a sin cos n at t l f ( )d sin n at t l f ( ) d Tn* (t ) cos n n l 0 n a l 0 n a l l l t n a sin[ (t )] f n ( ) d 0 n a l cos
(二)介绍用两种方法求解非齐次振动方程:傅里叶级数法、冲量定理法 A.首先讨论弦在外力作用下的强迫振动问题 utt a 2u xx f ( x, t ) (0 x l , t 0) (1) (2) u ( x, t ) x 0 0, u ( x, t ) x l 0 (t 0) u ( x, t ) ( x), u ( x, t ) ( x) (0 x l ) (3) t t 0 t 0 1.傅里叶级数法 根据边界条件(2)可设u ( x, t )的试探解为:u ( x, t ) Tn (t ) sin
数学物理方法输运方程
数学物理方法输运方程我们要解决的是一个数学物理问题,具体来说是输运方程。
输运方程是描述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分布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偏微分方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物质在二维空间中的分布,并且这个物质会随时间变化。
我们可以用一个函数来表示这个物质在每个点的浓度,记为 f(x, y, t),其中x 和 y 是空间坐标,t 是时间。
输运方程的一般形式是:∂f/∂t = ∂/∂x(D_x f) + ∂/∂y(D_y f) + ∂/∂z(D_z f)其中 D_x, D_y, D_z 是扩散系数,描述了物质在各个方向上的扩散速度。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只考虑在 x 方向上的输运,所以方程简化为:∂f/∂t = D_x ∂/∂x(f)现在我们要来解这个方程,找出 f(x, y, t) 的具体形式。
解这个输运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分布。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函数 f(x, y, t),满足以下条件:1. f(x, y, 0) = f0(x, y),即在 t=0 时,物质在空间的分布是已知的。
2. 方程∂f/∂t = D_x ∂/∂x(f) 在整个空间和时间上成立。
为了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使用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谱方法等数值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 f(x, y, t) 的近似解,从而了解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分布如何随时间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输运方程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其解可能存在奇异性和不稳定性。
因此,在求解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数值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度。
同时,扩散系数 D_x 的取值也会影响解的形状和性质。
综上所述,解输运方程是数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分布如何随时间变化。
通过使用数值方法,我们可以找到方程的近似解,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半导体物理-3-07
§ 4.2 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3. 爱因斯坦关系
半导体载流子的漂移和扩散电流是半导体的载流子输运的两 个基本机制,但二者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彼此独立的, 个基本机制,但二者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彼此独立的,而 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的。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的。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表征为扩 散系数与迁移率之间的爱因斯坦关系,满足: 散系数与迁移率之间的爱因斯坦关系,满足:
§ 4.2 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1. 载流子的扩散和扩散电流
当半导体中存在载流子浓度梯度时,将发生载流子 载流子的扩散满足扩散方程, 的扩散运动。载流子的扩散满足扩散方程,荷电载 流子的扩散运动必然形成载流子扩散电流
dn S = − Dn dx
§ 4.2 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1. 载流子的扩散和扩散电流
E ψ =− q
ψi = −
Ef q
Ei q
ψf =−
半导体中电场强度可表示为本征费米势的负梯度
dψ i 1 dE C 1 dEV 1 dE i ε =− = = = dx q dx q dx q dx
4. 静电势
存在过剩载流子,可以看成准平衡态:导带电子之间处于平衡态; 准费米势定义为: 准费米势定义为:
ψ B = ψ f −ψ i = −
E f − Ei q
价带空穴之间处于平衡态。
kT N b = ln q ni
载流子的浓度可表示为: 载流子的浓度可表示为:
n = ni e
( E fN − Ei ) kT
( Ei − E fP ) kT Nhomakorabea= ni e
q (ψ i −ψ fN ) kT
q (ψ fP −ψ i ) kT
p = ni e
输运方程基本形式
输运方程基本形式
输运方程基本形式是连续的时间变换的概念,它能够将一种形式
的信号向另一种形式转换。
一个完整的输运方程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输入函数,系统函数和输出函数。
输入函数(Input Function)是系统中被观察的信号或变量,它常
被表示为x(t),t代表时间。
系统函数(System Function)用来表示系统的响应,由X(t)可以计
算出h(t),它是一个参数函数,它控制了系统的响应行为,而H(t)自
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函数被随机变量X(t)所观察。
输出函数(Output Function)是最后的信号,它以Y(t)来表示,而
Y(t)是由系统函数H(t)和输入函数X(t)之间的组合而得出。
因此,输运方程的基本形式可以写为:Y(t)=H(t)*X(t),其中H(t)是系统的响应函数,而X(t)则是输入函数。
输运方程的物理意义就是它能够表示系统的内部构造以及如何响
应一个输入的信号。
传递函数H(t)的形式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的,而
对于这两种情况下系统的行为都有着不同的特性,既然系统的特性受
系统函数的控制,因此,能够确定系统的特性有助于理解系统功能和
行为。
许多系统都是以时间为基础来操纵信号的,这就产生了输运方程。
由于系统中输入函数和系统函数的存在,它们产生了一个输出函数,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响应函数,它是一个关于时间的函数,它可以被
观察到并用来衡量系统的行为。
输运方程的一种 galerkin 变分问题
输运方程的一种 galerkin 变分问
题
Galerkin变分法是一种基于几何性质的有限元数值方法,由德国数学家F. Galerkin在1917年提出。
它通过将原始问题弱化成一系列子问题,以实现对原始问题的数值解决。
输运方程的 Galerkin 变分问题就是指将输运方程弱化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采用 Galerkin 变分方法来求解这些子问题,最后求得输运方程的数值解。
特别地,输运方程的 Galerkin 变分问题的步骤如下:
1. 选择一个表示输运方程的弱形式,即边界条件和初值条件;
2. 构建一组基函数,使之满足弱形式;
3. 求解一系列子问题,例如对每个基函数求解一个子问题;
4. 采用 Galerkin 变分法,从而获得输运方程的有限元数值解;
5. 检验结果,以验证上述步骤是否正确。
4气体内的输运过程N
所以分子自由程由夹层的间距决定: L
1 1 k v cv v Lcv n P 3 3
19. 将一圆柱体沿轴悬挂在金属丝上,在圆柱体外面 套上一个共轴的圆筒,两者之间充以空气。当圆筒 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时,由于空气的粘滞作用,圆 柱体将受到一个力矩G, 由悬丝的扭转程度可测定此 力矩,从而求出空气的粘滞系数。设圆柱体的半径 为R,圆筒的内半径为 R ( R) ,两者的长度 均为L,圆筒的角速度为 ,试证明
而 N 个分子在 dx 的路程上,平均应碰撞 Ndx 次 1 dN 1 dN Ndx dx N
ln N x
C
x
ln N 0 1
N x ln N0
N N 0e
x
dN
N 0 e x dx
§2.输运过程的宏观规律
n: 分子数密度 碰撞次数 n u t nu t u n Z u 2v t
Z 2 v n 2 d 2v n 1 1 与平均速率无关 2 2n 2d n kT kT p nkT 2p 2d 2 p
例: 计算空气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自由程和碰撞频率,取分子 的有效直径 d 3.5 1010 m,已知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9
28 103 m kg 4.6 1026 kg 6.02 1023
T 288K , d 3.8 1010 m , k 1.38 10 23 J K 1
1 4mkT 1 1.1 10 5 N s m 2 3 3 d2
试验值
1.73 10 5 N s m 2
五、低压下的热传导和粘滞现象
第四节输运方程.
第四节 系统 控制体 输运公式一、系统系统:就是一群流体质点的集合。
流体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尽管形状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但始终包含有相同的流体质点,有确定的质量。
系统的特点:1、从流体中取出的一定质量的流体;2、与周围流体无质量交换(即运动过程始终包含这些确定的流体质点)0d d tm; 3、系统的体积和形状可以随时间改变。
4、在系统的边界上可以有能量交换。
二、控制体控制体(control volume):相对于坐标系固定不变的空间体积V 。
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取定的。
边界面S 称为控制面。
控制体的特点:1、从该场中取出某一固定的空间区域,该体积称为控制体,其表面为控制面。
2、控制体的形状可根据研究的需要任意选定,但一旦选定以后,其形状位置均不变。
3、在控制面上可以存在质量及能量交换。
三、输运方程(雷诺输运定理)引言:为什么需要雷诺输运定理?看下图如此简单的一个射流挡板受力,挡板受到的力多大?根据牛顿力学,就是求挡板对流体的力多大。
挡板对流体施加了力,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应该等于流体系统的动量的变化率。
请注意,牛顿力学适用的是形状、位置、密度不发生变化的系统的动量变化率。
系统的动量变化率怎么求?真的要研究一个个的流体微团的来龙去脉,密度、速度变化,再把它们总加起来,合成为系统,研究系统的变化率吗?不是不可以,这是拉格朗日的研究方法。
前面咱们已经亲身实践过了拉格朗日研究方法迹线的求法,计算相对于欧拉的空间点法要复杂许多。
而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实际上并不关心流体的最终去向和流体的形状、密度会发生什么变化,只是关心板的受力情况。
这里流体还是密度不发生变化的不可压缩的液体,若射流是密度可能发生变化的气体,用可压缩流体去研究,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使研究过程以及计算变得简单,我们想用欧拉的空间的办法,也就是控制体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绘出如上图的控制体,设法用形状、位置不变的控制体内的动量变化率来表示系统的动量变化率,这就是雷诺输运定理。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连续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0U0 L0 整理 得
L0 * *vi*
U0t0 t*
xi*
0
(3-2)
第三章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
第一节 黏性流动的近似和无量纲参数
运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U
2 0
L0
整理得
L0 U0t0
vi* t*Βιβλιοθήκη v*jvi* x*j
L0 g0 U02
g*
p0
0U02
1
*
p* xi*
第三章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
第二节 平行定常流动
不可压缩平行流动是流动问题中最简 单的情况,它只有一个速度分量不为零, 所有流体质点均沿一个方向流动,即vy= vz=0,且vx沿x轴方向不变化。
第三章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
第二节 平行定常流动
当质量力只考虑重力且y轴竖直向上 时,N-S方程(2-28)简化为
* *
2vi* x*jx*j
(3-3)
式中由特征量组成了几个重要的无量纲参 数,即
第三章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
第一节 黏性流动的近似和无量纲参数
L0 U0t0
St,称为斯特劳哈尔(Strouhal)数
U0 Fr,称为弗劳德(Froude)数 g0 L0
p0 Eu,称为欧拉(Eular)数
0U
第三章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
第一节 黏性流动的近似和无量纲参数
在基本方程中,若各种物理量均以相 应的具有某种特征的同类物理量度量,则 有量纲的物理量均变为无量纲的物理量, 有量纲的方程组就可以表示为无量纲的方 程组。
第三章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
第一节 黏性流动的近似和无量纲参数
各物理量的无量纲量为
流体力学 第四章 输运公式
例3 水流过一段900的渐缩弯头,进口截面绝对压强p1 221kPa , 横截面积S1 0.01m 2,出口截面面积S 2 0.0025m 2 , 速度V2 16m / s 压强则为大气压强pa 101kPa,水密度=999kg / m 3。流动是 定常的,忽略质量力和摩擦力,求对弯头的支撑力。
CS
假设水速在进出口截面S1 , S 2上均匀分布 (V n )dA V1S1 V2 S 2 0
CS
S2 V1 V2 4m / s S1 (2)定常流动量方程 F V (V n )dA
CS
x轴方向分量方程 Fx u (V n )dA
第四章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主要内容: 1、系统、控制体的基本概念、定义; 2、输运公式; 3、流体力学积分形式基本方程组; 4、流体力学微分形式基本方程组; 5、定解条件方程的应用。
第一节 输运公式
一、基本概念
系统:一团流体质点的集合。引入系统的概念,实际上就是
采用拉格朗日观点来描述流体的运动。
特点:(1)随质点运动而运动,包含质量不变;
Bsys ( d ),BCV ( dv)
sys CV
体积单位;
dBout dBin v dA v dA dt A2 A1 (V n )dA
CS
d d sys ( d ) dt CV ( dv) (V n )dA dt CS
上式第一项: dh dv t ( w Sh) t a S ( H h) w S dt t CV 式中因空气总质量不变,即 a S ( H h)为常量,对时间的导数 为零。h仅是时间t的函数,对时间的偏导数可改写为全导数。 连续方程的第二项: (V n )dS wV2 S 2 wV1S1
系统控制体输运公式
CS
CV
CS
方程表明:在定常流动时,通过控制体表面流体动量矩的净通量等于作
用于控制体的所有外力矩的矢量和。
3. 叶轮机械的基本方程 动量矩方程可以表示为:
(r )ndA (ri Fi )
CS
所有外力矩的矢量和
(绝对速度)
(法向分速度)
(切向分速度)
(相对速度)
(牵连速度)
取图中虚线包容的体积为控制体:
ps pa (h1 h2 ) pa
虹吸管 d=150mm,H1=3.3mH2=1.5m,z=6.8m, 不计能量损失,求虹吸管中通过的流量及管道 最高点S处的真空值。
解:取o′-o′为
基准,列断面o-o
和2-2的伯氏方程:
H1
p0
0
0
p0
H2
U2 2g
解得:U 2g(H1 H2) 29.81.8 5.94m/ s
定常管流投影形式的动量方程:
Fx Fy
qV ( 2x qV ( 2 y
1x 1y
) )
Fz
qV ( 2z
1z
)
应用定常管流的动量方程求解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动量方程是一个矢量方程,每一个量均具有方向性,必须根据建立 的坐标系判断各个量在坐标系中的正负号。
根据问题的要求正确地选择控制体,选择的控制体必须包含对所求作 用力有影响的全部流体。
t
t 0 时,有 II II, III 0 。
如果用CV表示控制体的体积,则有 II V (t) CV
(dV )tt (dV )t
lim Ⅱ'
t 0
Ⅱ'
t
t
dV
CV
(dV )tt
输运过程的微观解释
z
2 π d nv
2
三 . 平均自由程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v z 1 2d 2 n T kT 2 p 2d p
p nkT
T = 273K: p(atm) 1 10-7 10-11
(m)
~7×10-8 ~0.7(灯泡内) ~7×103(几百公里高空)
[例] 已知: O2,d 3.6×10-10m,
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之一,它是当气体各处温度不均匀时 热量由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输运的过程.
1.
dT dQ dS 2. dQ dt 3. dQ dz z 0
dT dQ k dSdt dz z 0
式中k为比例系数叫做气体的导热系数,它在数值上等于当温度梯度 为单位数值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温度梯度方向的单位面积所 输运的热量,单位W.m-1.K-1,负号表示热量沿温度减小的方向输运,此 式称为傅里叶定律.
例1
M
解:
B
u R R 夹层流体的速度梯度
外桶的线速度
3
A
L
黏性力对扭丝作用的合力矩:
R R+δ ω
R 2R L G 2RL R G 所以,气体的黏度为: 3 2R L
5、 非 牛 顿 流 体
1、其速度梯度与互相垂直的黏性力间不呈线性 函数关系,如血液、泥浆、橡胶等。
§5-1.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一.分子间的碰撞与无引力的弹性刚球模型
二. 平均碰撞频率
n ut Z un t u 2v Z 2n v 2d vn
2
平均碰撞频率(mean collision frequency)
李椿热学。第四章气体内的输运过程
u0 A df´
dA
df
u=u(z)
B
u=0
x
25
对于面积为 dA 的相邻流体层来说,作 用在上一层流体的阻力 df´必等于作用于下 一层流体 df 的加速力。
牛顿黏性(viscosity)定律
在相邻两层流体中,相对速度较大的流 体总是受到阻力,即速度较大一层流体受到 的黏性力的方向总与速度梯度方向相反,故
1P= 0.1Pa∙s
黏度与流体的流动性质有关。流动性好的流 体的黏度相对小。气体的黏度小于液体。气体的 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液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 在单位时间内,相邻流体层之间所转移的沿 流体层的定向动量为动量流 dp/dt,在单位横截 面积上转移的动量流为动量流密度JP 。
dp du JP dt A dz
x
x ln N / N 0
20
因电子运动速率远大于空气分子的热运 动速率,将空气分子看作是静止的,电子的 有效直径比起气体分子的可忽略不计。 碰撞截面为 碰撞频率为
1 2 d 4
v v 1 z n v n
z nv
p nkT
4kT 4kT ln N / N 0 p 2 d 2 x d
x 0 0 N0 x t N x+ dx t + dt N+dN
假设在 t 时刻,x 处剩下N 个分子,经过d t 时 间,分子束运动到 x + d x 处又被碰撞掉 | dN |个分子。
即自由程为x 到x + d x 的分子数为 dN 。在 x —x +
d x 距离内,减少的分子数 | dN |与 x 处的分子数 N 成正比,与 d x 的大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K,则
输运方程基本形式
输运方程基本形式输运方程是描述物质或能量转移的基本方程,其基本形式可以写成以下三个方程:1.质量输运方程:$$\frac{\partial \rho}{\partialt}+\nabla\cdot(\rho\mathbf{u})=0$$其中,$\rho$表示物质的密度,$\mathbf{u}$表示速度矢量,$\nabla=(\frac{\partial}{\partial x},\frac{\partial}{\partial y}, \frac{\partial}{\partial z})$表示空间梯度运算符。
该方程描述的是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情况,它指出质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即物质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
2.动量输运方程:$$\frac{\partial(\rho\mathbf{u})}{\partialt}+\nabla\cdot(\rho\mathbf{u}\mathbf{u}+\mathbf{P})=\rho\mathbf{g}$$其中,$\mathbf{P}$表示应力张量,$\rho\mathbf{u}\mathbf{u}$表示动量通量,$\mathbf{g}$表示加速度。
该方程描述的是物质运动的力学规律,它指出动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即物质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在空间和时间上不会突然改变。
3.能量输运方程:$$\frac{\partial(\rho e)}{\partial t}+\nabla\cdot(\rhoe\mathbf{u}+\mathbf{u}\cdot\mathbf{P})=\rho\mathbf{u}\cdot\ma thbf{g}+Q$$其中,$e$表示单位质量的内能,$\mathbf{u}\cdot\mathbf{P}$表示内能通量,$Q$表示单位时间内的加热量或冷却量。
该方程描述的是物质内能的变化情况,它指出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即物质在加热或冷却后其内能会发生变化。
这三个方程描述了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它们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方程,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离子体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
§4-8输运过程
D---扩散系数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气体扩散现象的微观本质是气体分子数密度 的定向迁移,而这种迁移是通过气体分子无规热 运动来实现的. 四、三种迁移系数 内摩擦因数 热导率
1 3
v
C V, m M
1 3
v
1
扩散系数
D
3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z
dQ dT dz dSdt
T2 (<T1)
A
z0 o
dQ
dS T1
T=T(z)
B
x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气体热传导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分子热运动 能量的定向迁移,而这种迁移是通过气体分子无 规热运动来实现的.
三、扩散现象 自然界气体的扩散现象是常见的现象, 容 器中不同气体间的互相渗透称为互扩散;同种气 体因分子数密度不同, 温度不同或各层间存在 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扩散现象称为自扩散 .
§4-8 输运过程 气体的非平衡状态:系统各部分物理性质不均匀 如:气体内各部分的温度或压强不相等 各气体层之间有相对运动等 在不受外界干预时,系统从非平衡态自发向平衡 态过渡,称为输运过程。 输运过程讨论:非平衡态问题及其过渡 输运过程有三种:内摩擦、热传导和扩散。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一、内摩擦现象和定向动量的输运 气体中各层间有相对运动时,各层气体流动 速度不同,气体层间存在粘滞力的相互作用.
v
பைடு நூலகம்
气体层间的粘滞力
df du dz dS
z
u0
df
A
u=u(z)
u 0
为内摩擦因数
z0 dS o
df '
x
工程流体力学:控制体和雷诺输运方程
推 的物体上产生了多大的力,或多高的温度等,而并不关心
进 系
一个流体系统整个运动历程如何.
----
流 所以要找到适用于一个针对于固定空间位置的研究方法 体 力 学
4.3.2控制体
宇 航
❖ 什么是控制体?
推
❖ 是由选定的、几何上封闭的界面(称为控制面)
进
所围的空间体,相对于坐标系固定不变。
系
❖ 控制面可以是物体的壁面或者是假想的界面,与
力
➢ 可以透过系统边界和外界有功和热量的交换,但绝无质
学
量的交换。
4.3.1体系
宇
❖ 按物质系统的这些要求,当把上述基本物理
航 推 进
定律应用到运动流体时,势必要追踪一个选 定的流体系统的整个运动历程不可.
系
❖ 这样的物质系统称为体系,又称“闭口系统”
----
流 体 力 学
4.3.1体系
宇
航
参看右图:
t t
CVII
力
学 如图所示的dA微元面上,流体法向速度为vn,则流体在单位
时间内流过dA面的体积通量为 vn dA
4.3.3雷诺输运定理
宇
CVIII
航 推 进 系
CVI I
dA1
II III
u
dA3
u
n
----
流 体
t
n
t t
CVII
力 学
考虑到dA面和vn的方向,并认为流出体系所在空间对应
体积的流量为正,则单位时间流出微元面的N值为
进 系
dms 0,式中脚注s代表分析 dt
A2, t to dt
----
的对象是一个流体体系.
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系统
系统:就是一群流体质点的集合。流体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尽管形状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但始终包含有相同的流体质点,有确定的质量。
系统的特点:
1、从流体中取出的一定质量的流体;
2、与周围流体无质量交换(即运动过程始终包含这些确定的流体质点) ;
3、系统的体积和形状可以随时间改变。
4、在系统的边界上可以有能量交换。
为了使研究过程以及计算变得简单,我们想用欧拉的空间的办法,也就是控制体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绘出如上图的控制体,设法用形状、位置不变的控制体内的动量变化率来表示系统的动量变化率,这就是雷诺输运定理。整个思路是:板受到的力,等于系统的动量变化率;再用控制体的动量变化率表示系统的变化率,就完成了板受到的力等于控制体动量变化率的转化;从而,通过计算控制体的动量变化率,求得板受到的力。
用控制体方法表示系统的质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这件事,就是下面这个过程:
首先,输运方程的通式是: ,
前面已经说了,系统的质量m不随时间变化,所以 =0,所以用控制体表示系统的质量m不随时间变化这件事,就是:
=0
翻译成俗话就是:控制体内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加上 单位时间内进、出控制体的外表面(控制面)的质量等于零。
在面积A2上取微元面积 ,其上流速为 ,单位时间从微元面积上流出的流体质量为 ,单位时间从微元面积上流出的流体所具有的某种物理量为 ,则单位时间为从A2流出的物理量应是 。
和 都是单位时间从控制体内流出的物理量,因此应该相等,也就是
(a)右端第三项的物理意义:
表示δt时间间隔内流进控制体的流体具有的某种物理量。同理,单位时间内从A1流进的这种物理量应是:
另外,还有机械能守恒的问题。机械能守恒也是指的“质量不变的确定物体”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不是“内含不断变化的新物体”的控制体的机械能守恒;因此,用控制体的方法研究机械能守恒,推出著名的伯努利方程,也需要利用雷诺输运定理。
总而言之,将“适用于系统的牛顿力学基本方程”转化成“适用于空间体积的力学方程”,这就是雷诺输运定理的用途。
当研究对象是质量时,η就等于数字1;原因是η的定义就是:1个单位质量的流体具有的某种物理量,这个物理量现在是质量,那么这句就变成1个单位质量的流体具有的质量就是1个单位,所以η=1;所以系统质量守恒这件事,用控制表示,就成为:
在书写公式的时候,我们反复用了这样一个 式子,见下图:
两个矢量点乘,是一个标量;它实际上就是 在 上的投影Vn数值,和面积数值 的积,也就是 ,因此公式就变成:
下面看看什么是传说中的雷诺输运定理
设N为t瞬时,系统内流体具有的某种物理量;η(--读Eta,伊塔)表示单位质量流体具有的这种物理量。在流场中任选一控制体(实线) 在t瞬时,系统与所选的控制体相重合,系统所占的空间体积为 。在这里用v代表体积,V代表速度。
t+ t瞬时,由于系统内流体的流动,系统所占的空间体积为 + ’(系统用虚线表示,系统的形状、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大小发生变化,意味着流体的密度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流体是可压缩流体),则 t时间间隔内,系统内某种物理量的增量为:
物理量N可以是标量,如质量、能量等,也可以是矢量,如动量和动量矩等。
对定常流动,控制体内各物理量不随时间变化,所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 (g)
即在定常流动的条件下,系统内部的流体所具有的某种物理量的变化仅与通过控制面的流动有关。
第五节
连续性方程研究的是质量,也叫质量方程,或质量守恒方程;说的是系统的质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根据系统定义,系统就是从流体中取出的一定质量的流体,且不与周围流体发生质量交换,因此系统的质量自然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写成方程就是就是 =0,这里N是系统质量,其实就是系统的质量m不随时间变化,即 =0
(c)式表示在同一地点上控制体内的某种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相当于当地导数项,是由流场的非稳定性引起的。
(a)式右端第二项的物理意义
是δt时间内从控制体Ⅱ流出的流体所具有的某种物理量。 则表示单位时间内从控制体Ⅱ流出的某种物理量。
如上图,将控制体的外表面分成两部分,流体流出的那部分面积记作A2,流入控制体的那部分面积记作A1。(流出部分A2+流入部分A2就是控制体全部外表面总面积cs)
上式为积分形式的流体流动的连续方程。
也可写成
负号表示流出控制体,若变化率为“+”,则流体流入控制体。上式表示:控制体内由于密度变化所引起的流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单位时间内净流入(或流出)控制体的流体质量。
二、控制体
控制体(control volume):相对于坐标系固定不变的空间体积V。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取定的。边界面S称为控制面。
控制体的特点:
1、从该场中取出某一固定的空间区域,该体积称为控制体,其表面为控制面。
2、控制体的形状可根据研究的需要任意选定,但一旦选定以后,其形状位置均不变。
3、在控制面上可以存在质量及能量交换。
式(e)即为用“空间体积(即控制体)”的办法表示“系统内某种物理量N”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输运公式。就是将拉格朗日法中,求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转化为欧拉法的计算公式,是欧拉法中的控制体法的基本公式。
该式表明,流体系统内部的某种物理量N的时间变化率数值上等于两部分的和:一部分是由于流场的非稳定性引起的控制体内N的变化率,相当于当地导数项,另一部分是流体系统通过控制体表面的单位时间的净通量,是流场的非均匀性引起的,相当于迁移导数项。
上式右边加上并减去 ,用 通除再取极限得:
(a)
对(a)式左端取极限为:
(b)
上式就是系统内某种物理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下面分析(a)右端各项的物理意义。其中(a)式右端第一项的物理意义,对(a)式右端第一项取极限为:
注意到, 所占的体积,就是控制体的体积。而控制体的体积为了能清晰的从别的体积中识别出来,通常用 表示,所以上式可表示为:
三、输运方程(雷诺输运定理)
引言:为什么需要雷诺输运定理?
看下图
如此简单的一个射流挡板受力,挡板受到的力多大?
根据牛顿力学,就是求挡板对流体的力多大。挡板对流体施加了力,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应该等于流体系统的动量的变化率。请注意,牛顿力学适用的是形状、位置、密度不发生变化的系统的动量变化率。
系统的动量变化率怎么求?真的要研究一个个的流体微团的来龙去脉,密度、速度变化,再把它们总加起来,合成为系统,研究系统的变化率吗?不是不可以,这是拉格朗日的研究方法。前面咱们已经亲身实践过了拉格朗日研究方法迹线的求法,计算相对于欧拉的空间点法要复杂许多。而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实际上并不关心流体的最终去向和流体的形状、密度会发生什么变化,只是关心板的受力情况。这里流体还是密度不发生变化的不可压缩的液体,若射流是密度可能发生变化的气体,用可压缩流体去研究,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
式 中的 为空间II’中的任意某一微元体积,乘以这一微元体积对应的密度 (这里允许II’内各处的密度 不相同,也就是允许流体是可压缩的),得出某一微元的质量,再乘以 得出任意某一微元具有的某种物理量,再在整个II’空间积分,得到II’空间内具有某种物理量;注意II’空间内具有某种物理量是在 时刻具有的物理量,在其它时刻具有的物理量,不一定是这个值。后两项含义一样,不再赘述。
(c)
(c)式表示控制体内流体所具有的某种物理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用偏导而不用全导的原因是:控制体内流体所具有的某种物理量不仅仅是随时间变化;控制体周围流场的流体具有这种物理量的“密度”若与控制体内流体所具有的某种物理量的“密度”不一致,也会造成由于流场的非均匀性引起的这种物理量之间迁移,进而改变控制体内流体所具有的某种物理量,因此只能用偏导。(这里“密度”概念只是借用,借用来表示单位体积具有的这种物理量的概念)
“-”号是因为在流入条件下, 或(cosα)为负值。其中 表示控制面的微元面积矢量, , 为dA的法向单位矢量,垂直于控制面,规定向外为“+”。单位时间内经过整个控制面的某种物理量的通量为:
而: (d)
其中A1+A2=CS(控制面),对(1)取极限,将(b)、(c)、(d)代入(a)则;
(e)
式(e)表明:系统内部N对时间的变化率=控制体内N对时间的变化率+单位时间经过控制面的N的净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