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最新教案)
万以内的认识教案6篇

万以内的认识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万以内的认识教案6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只有依据实际的教学进度所写的教案才是有意义的,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万以内的认识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万以内数的认识—算盘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万以内数的认识—算盘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算盘的认识和使用,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够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2. 通过算盘的认识和使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数的组成,特别是千位和百位之间的关系。
2. 算盘的使用,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操作。
教具学具准备1. 算盘:每人一台。
2. 数字卡片:一套。
3. 教学PPT:一套。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万以内数的例子,如人数、物品数量等,引发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 讲解数的组成,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理解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关系。
2. 讲解算盘的结构和用法,让学生了解算盘的每一位代表的数值。
三、动手操作1. 让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算盘,进行算盘的基本操作练习。
2. 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万以内数的读写练习。
四、课堂练习1. 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算盘进行计算。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讲解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 家长监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算盘。
板书设计1. 万以内数的组成: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2. 算盘的结构和用法:每一位代表的数值,进位和退位的操作。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 家长监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算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算盘的认识和使用,让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够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分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的进度。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你知道吗 算盘》 (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你知道吗?算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算盘的构造和原理,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算盘进行万以内数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1. 算盘的构造和原理2. 算盘的使用方法3. 万以内数的认识4. 算盘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算盘的构造和原理,算盘的使用方法,万以内数的认识。
2. 教学难点:算盘的构造和原理,算盘的使用方法,万以内数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算盘的构造和原理,算盘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演示算盘的使用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算盘,进行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算盘操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算盘的历史,引发学生对算盘的兴趣。
2. 讲解算盘的构造和原理详细讲解算盘的构造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算盘的由来和发展。
3. 演示算盘的使用方法演示算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算盘的操作过程。
4. 学生动手操作算盘让学生动手操作算盘,进行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
5. 小组合作进行算盘操作比赛分组进行算盘操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算盘操作练习。
2. 家长协助孩子了解算盘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操作算盘,进行万以内数的认识。
2. 学生能理解算盘的构造和原理,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合作完成算盘操作比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算盘的构造和原理,学会了算盘的使用方法,并能运用算盘进行万以内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用多种方式表达数,认识计数单位“万”。
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理解数的意义。
2.在多种活动中,体会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3.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掌握并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体会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一)创设情境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它的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这里的两个数据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不同,不同在哪里呢?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0以内的数。
(二)回顾旧知1.借助第纳斯方块回顾旧知。
(1)同学们猜猜有多少块?(2)怎么不用数就知道这是1000呢?PPT展示想法:一块小方块,表示1个一。
一个一个地数,数10次。
把10块摆成一条。
10个一是十。
一条,表示1个十。
一十一十地数,数10次。
把10条摆成一个扁片。
10个十是一百。
一个扁片,表示1个百,一百一百地数,数10次。
把10个扁片摞成一个大方块。
10个一百是一千。
所以这样的一个大方块就是1000。
二、回顾数的组成,引出新知(一)回顾数的组成1.回顾一个大正方体表示1个千。
2.回顾一个扁片表示1个百。
3.回顾一条表示1个十,一小块表示1个一。
(二)引出新知1.借助第纳斯方块感受十进关系。
(1)9999块,如果再添上一块,你们觉得是多少?(2)9999再添上1是10000。
(3)PPT展示:10个一变成1个十,10个十变成1个百,10个百变成1个千,10个千变成1个万。
2.借助模型,认识一万,感受十进关系。
(1)依次出现10个大正方体的图片,一千一千的数一数。
(2)利用计数器数数,感受十进关系。
在计数器上怎么数呢?咱们再一起来试试。
《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2、会读写万以内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关注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习惯,进行德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1、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2、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读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汇报数据引入新课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收集了生活中的大数,你都找到了哪些呢?谁来说?学生汇报(超过一万的不板书)师:是啊,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这样比1000大的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生活中的大数-—10000以内的数(板书: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万:(1) 猜测:师:一万是多少呢?(2)验证:A、数小方块,初步验证;师:同学们们说10个一千是一万,是不是这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师:(课件:一百一百的呈现小方块图)你看到了什么?现在是多少呢?师:是的,刚才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现在我们一起一千一千地数好吗?(点击课件)生齐数:1000,2000,3000~~~~~~~~~~师:(当数到9000时)再数一千就是?师:这里共有几堆呢?几个一千?师:也就是10个一千是一万B、数计数器师:现在看老师变魔术了,一个大正方体变成了什么?(课件演示变魔术:把一个大正方体变成一粒珠子,放在计数器的千位上)师:这才是一粒珠子,它是1对吗?为什么?师:是啊,千位上的1表示1千,我们一起来数吧(课件演示:1。
千位上的珠子一粒一粒下来,最后一粒放慢速度;2.千位上的10粒珠子慢慢移到万位上变成1粒)你知道了什么?师:“万"也是计数单位,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如果从一万里面去掉一千那是多少?再去掉一千呢?师:确实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C、齐读结论:10个一千是一万.2 、复习:10个()是( ), 导出数位顺序表:师:老师怎么觉得这句话这么耳熟,以前是不是也学过这样的句子呢?预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是十(均板书)师:(你能将这四句话排排队吗?)师:好的,那你会编一张数位顺序表吗?(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位呢?师:个位写在哪里?其它数位呢?师:(点击课件填写个位……)接着的是……,千位的左边是?师:万位在千位的左边,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意思是指省略号)如果有生:万位的左边是十万位师:十万位是不是就是最高的数位呢?那用什么来表示?师:看着这个数位顺序表,你想提什么问题吗?(从右边数起第几位是万位?万位上的数代表的是几个万)师:一万怎么写呢? 1在什么位上?(出示:计数器)师:10000它是5位数,而且是最小的5位数3、万以内数(没有零)的读写及组成。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5篇)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5篇)《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千以内的数的读、写,提高对千以内的数的理解能力。
2、在实际情境中,能熟练的`利用千以内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体会身边的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千以内的数的组成教学难点提高对千以内数的理解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二、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四、练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一)、学习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数位的名称,借助计数器识别并且理解百位、千位、万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百”、“千”、“万”的意义,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注重操作与演示,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新知识。
学生已有的技术单位、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并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学生能够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比较的模型思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学生能够认识近似数,并结合实际进行估计,注重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
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估计物品的数量,交流估计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
(二)学习内容、基础性学习包1、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物的容纳量情况,本校学生人数、图书室书本数目情况,自己从家到学校或者别的自己熟悉地方的距离情况,各类课本或课外书的每页大约的字数情况。
2、有关历史的“千”: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按现在出土的殷商遗迹来看大概为3500年。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运用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较好地掌握1-9999之间的数字认识。
2. 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字进行口算和简单套式计算。
3. 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数字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巩固1-9999的数字认识;2. 为学生提供数字运算的实践和演练。
三、教学内容:1. 新知授课1)口算及简单套式计算。
2)可视化教学。
3)实践分析讨论。
2. 运用讲解1)将数字运算融入生活实践中。
2)通过实例讲解数字运算的应用。
3)通过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方法1. 课前预热教师可以通过幼儿歌曲或数字练习帮助学生熟悉一到九的数字,建立数字基础,为后续数字认识打下基础。
2. 教师讲授教师在讲授的过程,应体现关心与爱护,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字,奠定数字基础。
3. 课后复习学生需要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习题集的方式反复练习,提高数字认识和运用技能。
五、实验设计1. 教学内容模块分解:1) 1-99的认知能力练习。
2) 100-999的口算练习。
3) 1000-9999的拆解及简单套式计算。
2. 教学过程模块分解:1)观摩示范。
2)融入实践。
3)演示操作。
3. 教学成果模块分解:1)小测验及奖励。
2)班级应用题。
六、实验过程的详细描述1. 教学内容模块分解:① 1-99的认知能力练习。
掌握从1到20的数字,用幼儿歌曲和数字练习巩固。
掌握21到99之间的数字,通过比较大小,加减法,让学生深度认知数字。
② 100-999的口算练习。
帮助学生掌握100-999以内的数字口算,让学生深度认知数字,并提高运算能力。
③ 1000-9999的拆解及简单套式计算。
通过对数字进行拆解,让学生掌握1000-9999之间的数字,通过简单的套式运算复习,加深理解。
2. 教学过程模块分解:① 观摩示范。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解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应用。
② 融入实践。
让学生将数字的认知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应用和变化。
二下《万以内数的认识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两篇)

《万以内数的认识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初步学会加减法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2、通过万以内数加减法的交流,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在这基础上,体验估算的多样化,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重点】:学会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估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PPT、练习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有许多有意思的数学知识,今天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做几个闯关小游戏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生:有。
(PPT展示题目)生接龙回答第一题,单独回答第二题。
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能这么快的算出第一的答案呢?预设生:因为都是整百整千相加减的问题。
师:同学们闯关成功,我们给自己一些掌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板书)二、新课授知师:同学们,你们有逛超市的经验吗?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回答。
师:咱们去超市买东西要带够钱,因为买完东西咱们要结账。
李阿姨去超市买了两样东西,她却不清楚自己带的钱够不够,你能帮帮她吗?请看大屏幕(PPT展示主题图)师:认真看大屏幕,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生:一部电话机358元,一台电吹风218元,问题是:带500元够吗?师: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预设生:我是这样想的,把电话机和电吹风的价钱加起来,算出总共要花多少钱,再看看是不是超过了500,如果超过了,钱就不够,如果没超过,钱就够。
师:那你能列出式子吗?生:358+218=师:那么问题来了,358+218我们来没有学过怎样计算,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不用算出式子的准确结果就能够帮我们把问题解决呢?生:可以估算。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 数数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数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数数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数的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让学生了解数数的规律。
然后,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
3. 练习:布置一些数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3. 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应用环节应用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环节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如下:一、设计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需要设计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实际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1设计说明: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抽象概念理解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学生已有的对“个、十、百、千”四个数位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从具体的形到抽象的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1、数形结合,层层递进,加深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从情境图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的应用,接着让学生以正方体木块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再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
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并制作数位顺序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探索数位顺序表的应用价值。
2、由直观到抽象,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本节课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通过数星星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数数,在活动中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
再通过正方体木块、计数器逐步抽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数位顺序表学生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体会“大数”。
(1)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校园,请你们来读一读校园里的这些数吧。
(2)学生尝试读数。
(3)引导学生观看南京长江大桥图,并读数: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能够正确地数出万以内的数。
2. 培养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理解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
2. 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万以内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1. 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
2. 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四、教学难点1. 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
2. 万以内数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计数器。
3. 实物模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计数器,让学生回顾一下千以内数的数数方法,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会了千以内数的数数,那么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问题。
”2. 新课1. 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a. 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尝试数出万以内的数。
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从1开始,依次往后数,每数到一个数,就写在数字卡片上,直到数到10000。
2. 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a. 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尝试找出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例如:2比1大1,3比2大1,以此类推。
3. 万以内数的实际应用a. 利用实物模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万以内数的实际应用:例如,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每个学生需要一张桌子,那么我们就需要数出30张桌子。
3. 练习1. 让学生自己数出万以内的数,写在数字卡片上。
2. 让学生自己找出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写在数字卡片上。
3. 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写在数字卡片上。
4. 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自己数出万以内的数,写在数字卡片上,然后家长签字。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正确地数出万以内的数。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范文(通用5篇)《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结合具体情景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大小,认识近似数、估计,正确口算。
2、能力目标运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在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3、情感目标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他人帮助下,能尝试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难点的教学策略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
2、数位的意义和顺序。
3、万以内数的读写。
4、数的组成。
难点: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2.体会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各知识点的教学策略:1、千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首先,结合学生的做操情景,来估计一下有多少人,然后再去数一数,算一算引入“千”这一计算单位,然后引导学生来这样“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百个百个的数”,“千个千个的数”的数学活动,知道10个一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体会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并通过现实情境估计二年级学生人数、全校学生人数和“多少本书有一千张纸” “多少本书有一万张纸”的活动来进一步感受大数千、万。
在理解数位的意义时,由于生活中很难找合适的实物来代替,所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对计数单位和数位的知识,充分借助计数器理解百位、千位、万位等数位的意义在数数时,对学生来说,拐弯处的数数,是一个难点,如: 989数下一个时,学生直接数1000,这时我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体会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制的关系,认识到下一个应该是990.并再通过举类似的例子(如:489数下一个,679数下一个等)进一步体会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制的关系。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和数的读写》 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和数的读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流利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2. 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数出万以内的数。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发现万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2. 万以内数的排列规律3. 万以内数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排列规律。
2. 教学难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器、数字卡片、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计数器,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数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1)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a.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万以内数的读写规律。
b. 教师总结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进行示范。
c.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万以内的数,巩固所学知识。
(2)学习万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a.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万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b. 学生观察并发现万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c. 教师总结万以内数的排列规律,并进行讲解。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际应用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反思。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完成《数数和数的读写》课后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使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排列规律。
在实际应用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总结反馈: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和指导。
4.关注学生差异:
-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设计个性化辅导方案,提供额外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挑战性的问题和拓展性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每组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总结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互相检查,确保每位组员都掌握。
2.交流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心得,讨论如何避免计算错误。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展示他们在讨论中解决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必做题:
-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1、2、3,加强数位顺序和数的读写训练。
-解决课本第33页的应用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选做题:
-从课本第34页的拓展题中,选择两道进行思考解答,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尝试编写一道三位数加减法的应用题,并与同学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认识数位顺序,了解数位的意义。
2.学会使用数位表进行数的读写,掌握数的组成,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3.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万以内数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万以内数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2. 使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万以内的数。
3. 培养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读法2. 万以内数的写法3. 万以内数的组成4. 万以内数的表示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万以内数的组成。
2. 教学难点: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数一数的方法,让学生复习一下千以内的数,然后引出万以内的数。
-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千以内的数,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万以内的数是怎样的呢?2. 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通过数一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读法。
- 示例:让学生读出12345这个数,并解释读法。
- 练习:让学生读出一些万以内的数,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
3. 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通过数一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写法。
- 示例:让学生写出12345这个数,并解释写法。
- 练习:让学生写出一些万以内的数,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
4. 学习万以内数的组成- 通过数一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 示例:让学生分析12345这个数的组成,并解释。
- 练习:让学生分析一些万以内的数的组成,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
5. 学习万以内数的表示方法- 通过数一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表示方法。
- 示例:让学生表示12345这个数,并解释表示方法。
- 练习:让学生表示一些万以内的数,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
6. 总结与拓展-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知识,大家觉得难不难呢?你们觉得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组成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数一数家里的物品,练习读写万以内的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七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之内数的认识》教案【七篇】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全部科学技术的基础。
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之内数的认识》教案的内容,欢迎浏览,内容仅供参考!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之内数的认识》教案篇1本课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认识了100之内数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多样活动,数形结合,内化迁移,让学生掌控数数方法的同时,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进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进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之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纸张和计数器等。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数一数:(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方便?(十个十个的数)(二)揭示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天,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之内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感知大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埋下伏笔。
二、经历数数,感悟方法(一)在演示中感知: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随着一个一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演示:10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随着十个十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 写数 读数(1)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写数读数(1) (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一万以内的数,并能用数来描述物体的数量。
2. 培养学生数数和计数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1. 一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数的概念和数的描述。
教学难点1. 数位的理解和应用。
2. 大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计数器。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书本、铅笔、橡皮等,让学生用数来描述这些物品的数量。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数的读写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一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结合PPT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
2.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数位的含义和作用,如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的大小规律,如从千位到个位,数位越高,数值越大。
4. 教师教授学生用数来描述物体的数量,如“三千二百一十三本书”。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出这些数的数值。
2. 教师让学生用计数器练习写数,从一万以内的数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3.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数来描述这些物品的数量。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明确数的概念和数的描述。
2. 教师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完成,如找出家中的物品,用数来描述它们。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一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能用数来描述物体的数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的大小规律,理解数位的含义和作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课后,教师应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一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及数位的理解和应用一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及数位的理解和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一万以内数的认识《你知道吗算盘》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一万以内数的认识《你知道吗算盘》教案在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上,我将带领学生们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
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们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通过算盘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们能够熟练地使用算盘,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且能够理解算盘的运算原理,使算盘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有力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向学生们介绍算盘的构造和用法。
我会详细讲解算盘上的每一个珠子代表的数值,以及如何通过移动珠子来进行加减运算。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演示算盘的使用方法,比如计算2345+678,我会一步步地在算盘上进行操作,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计算过程。
在讲解完算盘的基本用法后,我会安排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使用算盘进行计算,这样既能加深他们对算盘的理解,也能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算盘的构造和运算规则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这样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算盘的运作方式。
至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使用算盘进行计算的题目,比如计算567,让学生们在家中也能练习算盘的使用。
我还会准备一些答案,以便在下次课上进行讲解和批改。
课后,我会进行自我反思,思考是否有更有效的方法来教授学生们算盘的使用,是否有必要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算盘的其他用法,比如进行乘除运算,以拓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算盘的使用,更能够理解到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学生们对算盘的构造和用法的理解是本章节的核心,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后续的计算能力。
如何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熟练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进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读写:从1000到9999。
2.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位顺序、数位名称、数位之间的关系。
3. 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比较、顺序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数位的认识。
难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材料,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比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数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2. 讲解新课:讲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如1000读作一千,1001读作一千零一,以此类推。
讲解数位的认识,如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等。
讲解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如1000小于1001,大于999。
3. 课堂练习:出示一些万以内数的图片,让学生练习读写和比较。
如出示一张图片,上有数字1000、1001、1002等,让学生读出这些数字,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有关万以内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填空题、选择题等。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数位的认识以及大小比较的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万以内数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写一些万以内数的数字,比较它们的大小等。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发现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数等。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数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
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回顾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
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
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认识一万。
①数一数。
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课件(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
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
出示例2示意图。
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00、3000……10000。
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
(1)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
(2)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
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一)互相说一说。
()张1角是1元,()张1元是10元,()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元是()元,10个一千元是()元。
(二)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3题,学生独立思考,试做。
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集体反馈,评价课堂活动。
四、课堂总结教师: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教师引导学生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对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第2课时数数(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3、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1)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
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
(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零”。
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
(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
(3)引导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
(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4)引导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
(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
(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①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②观察十位,已有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4、类比迁移。
(1)突出990与1000。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
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点评: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这个翻坎数。
]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
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③从1020再拨到1300怎么拨?④从1300拨到1400可以怎样拨?⑤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
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
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
(3)突出2000,2010。
①19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个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个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个一千是二千)③从2000到2001,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拨?三、巩固新知,深化拓展1、接龙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翻坎数”)。
(1)一个一个地数,课堂活动第1题。
(老师和全班学生接龙)(2)一十一十地数,课堂活动第2题。
(男、女同学接龙)(3)一百一百地数,课堂活动第3题。
(各大组接龙)2、拨一拨、说一说。
(1)先拨3500,再说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先拨4020,再说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先拨6003,再说由()个千和()个一组成。
3、说一说。
(1)54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4070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2496是由()组成。
四、课堂在结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3课时写数读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例1~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写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写的方法。
2、会正确地写数表达交流信息,体验数学的价值。
3、通过与小伙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写中间、末尾有零的数。
【教学准备】小鸟图、鸟巢图、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数位顺序创设情景:小鸟回家教师拿出5个鸟巢,一边讲述一边贴在黑板上(贴在一横排);5名学生分别拿1张纸片,上面写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教师:天黑了,玩了一天的鸟儿们该回家了。
鸟儿们都还小,但愿他们都能记得自己的家。
(叽叽叽叽)老师出示衔着数位的小鸟。
个位鸟:我的家在哪儿?谁能帮我找一找?(请学生把这只鸟贴在右边第1个鸟巢里)十位鸟和百位鸟也依次找到自己的家。
千位鸟和万位鸟:天黑了,我们回不了家了,随便找个窝住下吧。
学生:不行不行,住在外面你们的妈妈会担心的,我们送你们回家吧。
(学生帮助千位鸟和万位鸟找到自己的家)教师:祝贺鸟儿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全班鼓掌祝贺)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些数位的顺序吗?(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其实,要记住数位顺序并不难,你们听,我们的聪聪还编了一首顺口溜呢。
播放录音:记住数位并不难,找准方向是关键,右起第一是个位,往左依次十百千,要问万位在哪里,就在千位的左边。
二、学习写数的方法教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些数位呢?学生列举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帮助我们写数、读数。
1、写没有零的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
学生写:65。
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面板书:65。
请一学生拨珠,可以拨三位数(265)、四位数(3246),教师出示相应的算珠图。
其余学生试着写数。
(填写例1的空)讨论:像这样没有0的数怎么写?启发学生逐步说出:(1)两位数先写十位数,再写个位数;(2)三位数先写百位数,再写十位数,然后写个位数;(3)四位数先写千位数,再写百位数,然后写十位数,最后写个位数(也就是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写)。
做第8页的“试一试”。
2、写末尾有0的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
(1)教师:这两个数与刚才(例1)的数有什么不同?刚才(例1)的3个数从个位起,每一位上都有算珠,每一位上都是0以外的数,写数时不会出现0。
而这两个数中,第1个数的个位和十位都没有算珠,第2个数的百位和十位都没有算珠。
(2)讨论:没有算珠的这一位怎么写?(3)归纳: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然后做第9页的“试一试”。
3、写文字表示的数。
出示例3 四千八百两千零七十五(1)先让学生尝试写。
(2)选两个学生上黑板写这两个数,全班交流写法。
(3)归纳“用文字叙述的数”怎样写。
得出:文字叙述的数的写法: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写几,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
然后做例3后面的“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课堂活动中的3个题目。
(独立完成,小组互相检查)(2)老师课外收集一些生产、生活中的万以内的数,让学生写。
(如全校学生人数、电器商品的单价等)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写万以内的数吗?怎么写?五、课外实践回家收集万以内的数,并与爸爸妈妈或同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