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HIV感染的皮疹
Page 20
临床表现
(2)无症状感染期 无论是否经过急性期,所有的HIV感染者都经过 历时数月至数年的无症状期。 没有任何症状,但抗- HIV阳性,患者血液和体 液均有传染性。 此阶段可持续2~10年或更长。
Page 21
临床表现Baidu Nhomakorabea
(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 除腹股沟淋巴结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 以上淋巴结肿大 ,直径在1cm以上,质地柔韧、 无压痛、无粘连能自由活动。 活检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淋巴结一般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无自觉症状。
Page 10
体液中的HIV
血液 18,000 精液 11,000 阴道 分泌液 7,000 羊水 4,000 唾液 1
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
Page 11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主要传播方式,全球HIV感染者3/4是通过 性接触感染。 注射及血源途径: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头,输入污染的血 和血制品(ⅷ因子),污染的注射器。 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 等传播给婴儿。传播率与分娩时母亲感染HIV的严重 度有关。
有锯齿状突起,内有圆柱状核心。
病毒包膜由宿主细胞膜与gp120及gp41共同形成 包膜与核心之间的基质主要有p17形成。 核心含病毒RNA、p7蛋白、逆转录酶、整合酶和由逆转录 酶形成的互补DNA,主要核心蛋白为P24和P6。
Page 7
病 原 学
HIV分两个型,即HIV-1, HIV-2,两者有40%~50%基因是相同 的。世界各地的艾滋病主要由HIV-1引起。HIV-2仅在西非 洲呈地方性发病,病情较轻。 HIV-1型被分为A~J及O共11个亚型, 我国云南分离到的HIV-1为B、C和E亚型。 抵抗力:对热敏感,对酒精、漂白粉敏感 对甲醛、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感染后免疫:感染后中和抗体很少,作用弱。
Page 12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性传播(异性性行为、 同性性行为)
母婴传播(通过胎盘、 分娩、哺乳等)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静 脉吸毒、输入含艾滋病病 毒的血液及制品等)
Page 13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较少见的传播方式。 职业性传播:被带HIV的血液或体液污染医疗器械刺伤或原本 破损的皮肤粘膜受污染。单次暴露感染危险率约为0.3%。口 腔科的治疗(医疗器械消毒不严)。 器官移植、骨髓移植、人工授精、纹身、共用刮脸刀、穿耳孔 等有感染的可能。
艾滋病如何预防?
预防经性接触传播: 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 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 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艾滋病如何预防?
预防经血液传播: 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
吸毒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
针具交换。
艾滋病如何预防?
预防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 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阻断传染 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主要通
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人辅助性T淋
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严重的机 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由于目前无法治愈,亦无用于预
防的疫苗,故艾滋病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
Page 6
病 原 学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 ,为单链RNA病毒。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90~140nm。外层为类脂包膜,表面
Page 14
艾滋病病毒会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共同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
一般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 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 桶、浴盆、衣服、被褥、钞票等)
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等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的条件
HIV 感染 者 排 出
存活且足量 的HIV
AIDS 病人
新的HIV 感染者
Page 17
发病机制
gP120与CD4+结合
gP41 ↓ 融合素
病毒包膜与CD4+细胞细胞膜融合 病毒核心蛋白↓及RNA进入细胞浆 两条正链RNA ↓ 逆转录成两条负链DNA 与宿主细胞核↓染色体整合(前病毒) 潜伏状态2~10年后被激活 不断复制、↓装配、释放入血
再侵犯新的靶细胞
Page 18
Page 24
Page 25
Page 26
Page 27
Page 28
实验室检查
1、细胞免疫学检查 CD4+ T淋巴细胞计数, CD4 / CD8,总淋巴细胞数 等。发病时CD4+细胞总数<0.2×109/L(正常 0.8~1.2×109/L ), CD4 /CD8<1(正常1.2~1.5)。 2、抗原检查 用已知抗体查血中病毒核心P24抗原,在感染6~14 天约30%感染者可呈阳性。
进 入
健 康 人 体
流行病学:高危人群
性乱人群 如妓女、嫖客及男性同性恋者。 吸毒者 70%-100%有共用注射器、针头。 卖血者 消毒不严存在交叉感染。 受血者 献血者处于窗口期。 家庭成员 已感染HIV人群的性配偶 。 母婴垂直 已感染HIV的母亲所生婴儿。 涉外婚姻 来自本病高发区的外籍人员和归国人员。 高发年龄 85%+的在20~45岁之间 。
世界艾滋病流行40年概括
在中国有三个地区的艾滋病问题特别严重:第一个 地区是和东南亚的毒品金三角相邻的中国西南边境省份 。由于毒品走私猖獗,云南、广西、贵州等省份的吸毒 者感染艾滋病的人数日益增多。第二个艾兹病多发地区 是新疆。自从国际刑警当局大力打击从金三角经中国西 南省份向香港送海洛因的活动以后,越来越多的毒品转 由新疆流向西方,导致新疆吸毒者人数急剧增加。第三 个艾滋病多发地区是河南。在这个并不富裕的中国农业 大省,卖血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贫困家庭的快速致富捷径 ,由于抽血设备未经彻底消毒,导致大量卖血的人感染 艾滋病毒。
病 原 学
HIV的抵抗力 对热敏感 : 56℃30分钟能灭活,但在冻干的血液制品需加热至68℃72小时 对化学消毒剂也敏感 : 0.2%次氯酸钠5分钟能灭活,10%家用漂白粉、2%戊二醛 50%乙醇等10分钟均能灭活。 但对0.1%福尔马林、紫外线、γ射线不敏感。
Page 9
流行病学: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其 他体液如唾液、尿、乳汁、眼泪中偶尔能分离到病毒 ,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
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
Page 1
袁晓青 2012年
世界艾滋病流行40年概括
自从人类从森林中直起腰行走,疾病就一直是人类的天 敌。但从来没有一种疾病像艾滋病一样,在如此大范围中, 如此短时间内,如此凶猛地影响全世界的生活秩序,以至于 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一个疾病召开了联合国大会和 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郑重指出:目前我们正面 对两个新的挑战:恐怖主义和艾滋病。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 首批艾滋病患者以来,目前我国正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 艾滋病的脚步快得会令人惊讶。目前,时针每转动24小时, 全球就有1.5万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时有8000人因 艾滋病而死亡。
Page 32
治
疗
1、抗病毒治疗 抗HIV治疗的时机: 认为当血液中HIV-RNA大于1千copy/ml、CD4+ 细胞 总数<0.5×109/L者应开始进行治疗。 抗HIV治疗的新目标: 当前公认使血浆病毒载量降低至50copy/mm3 以下是 抗病毒的新目标。
Page 33
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Page 30
实验室检查
4、HIV RNA的检测 可用免疫印迹法(Northern Blot)或RT-PCR检查 血浆中RNA。要求严格对照,防止污染。定量检测既 有助于诊断,又可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
Page 31
诊 断
流行病学资料: 高危人群及高危行为:性乱者 、吸毒者、卖血或受血者 、 HIV阳性所生新生儿 。 临床表现: 高危人群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为疑似病例: 近期体重下降10%以上者; 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 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 全身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HIV抗原和抗体的检测,HIV RNA的检测。
艾滋病如何预防?
1.医护人员的预防措施: (1) 防止锐器损伤。减少锐器损伤职业HIV传播的主要措 施。应将针头等锐器放入硬质容器内。急诊室、采血室、 手术室、治疗室等场所必须设臵硬质容器。 (2)当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黏膜或破损的皮肤 时一定要戴手套。防止病原体进入伤口。但戴手套不能 代替洗手和防止针头刺伤。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 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 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护理诊断
恐惧与绝望 与预后不良、缺乏社会支持有关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活动无耐力
组织完整性受损 潜在并发症 各种机会性感染
Page 4
历史回顾
1996年7月,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了鸡尾酒疗法。
2001年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AIDS爆发流行被媒体披露。
2002年全国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形成规模,全面开展。 2011年底国家卫生部对外公布的艾滋病感染数78万。
Page 5
概
述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
Page 22
临床表现
(4)艾滋病期:是艾滋病感染的最终阶段。 体质性疾病:发热、盗汗、体重下降、厌食、慢性腹泻、 肝脾肿大等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 机会性感染:原虫、真菌、结核杆菌和病毒 感染。 继发肿瘤:如卡氏肉瘤、非何杰淋巴瘤等。 继发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历史回顾
1981年 在美国纽约发现首例 1983年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发现相关病毒 1986年 正式命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 1985年 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他是美籍阿根廷人, 来中国旅游;同期发现四位浙江省居民感染HIV,他们都 是血友病患者,接受了进口的血液制品—第ⅷ因子。 1989年10月,云南瑞丽吸毒人群中发现146例艾滋病感染者 ,系从境外传入 。
发病机制
感染后状态 病期 感染初期 长潜伏期 相关综合征 AIDS期
CD4+ 1000 500 200 100
病毒载量 30万 500 5000 50万
Page 19
临床表现
1、HIV侵入人体后可分为4期: (1)急性感染期 原发HIV感染后10%-15%的病人可出现发热、全 身不适、头痛、厌食、恶心、肌肉关节疼痛和淋巴 结肿大等类似血清病的症状。3~14日自行消失。 此期血液中可检出HIV及p24抗原。 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抗HIV可呈阳性反应。
Page 23
临床表现
各系统的表现
(1)肺部:以肺孢子虫肺炎最常见。是本病机会性感染死亡 的主要原因。 (2)消化系统:以口腔和食管的念珠菌病及疱疹病毒和巨细 胞病毒感染较常见,表现为吞咽疼痛和胸骨后烧灼感。胃肠 黏膜受隐孢子虫等感染,引起腹泻和体重减轻。 (3)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脑弓形虫病,隐球菌脑炎 )、机会性肿瘤、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等。 (4)皮肤粘膜:肿瘤性病变(卡波西肉瘤),机会性感染。 (5)眼部:巨细胞病毒、弓形虫引起的视网膜炎,眼部卡波 西肉瘤等。
Page 29
实验室检查
3、HIV抗体检查 方法: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F)、明胶颗粒凝集 试验(PA)、固相放射免疫沉淀法等。 确证试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原理是将基因 产物(如P24、P18、gP41、gP120、P31等),分布 于一条薄膜上,检测血中相应的抗体。 注意窗口期:血中抗-HIV阳性出现在感染后1~3个月 (平均45天)。 血清抗-HIV阳转前时期称为“窗口期 ”。
护理措施
重在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
(一)心理护理 理解尊重病人,满足其合理要求,针 对心理障碍疏导,解除其恐惧感,配合治疗,维护感染
者的利益、尊严和权利、建立其自尊、自信。
(二)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宣教 针对普通人群、高危人群、病人 及家属进行,必要时行医学检查和HIV的检测。
护理措施
2.心理指导 遵守保密原则,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宽松和 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作息指导 避免过劳,适当限制活动范围防止继发感染 4.饮食指导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量 多餐,定时进食,注意饮食卫生。 5.行为指导 保护自己,防止继发感染,正确对待疾病, 防止传染他人。减少母婴传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