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德川家康》 脱水精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德川家康》脱水精华版
忠实传递价值,解读全球好书你好,这里是戏码讲述。
今天为你介绍的是日本作家山冈庄八的历史小说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是日本最后一个武士政权,江户幕府的开创者是日本史上数一数二的人物,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以至于他的故事经常出现在文学、影视剧甚至历史游戏中间,不少中国人通过这些途径对德川家康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
德川家康的故事开始于公元16世纪中后期,这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同时期的日本则处在战国时代,当然各地实力派不断混战,社会剧烈动荡,很有点儿中国春秋战国时候的味道,德川家康就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历史舞台,说他的人生是一段传奇并不为过,因为最开始他并不起眼,他的家族只是地方上的一个小事例,无论是地位还是实力,好像都不足以左右历史发展,然而四五十年后,他击败了各个对手,统一日本,结束了战国时代,成就了太平治世,这期间他有着常人未有的机遇,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有着超乎强人的坚毅和忍耐力,这一点让德川家康激励了无数日本人。
不过,日本没有中国这样浩如烟海的史籍资料,人们了解过去往往要通过虚实参半的传记式小说儿,德川家康这本书呢,就是这样一本传记式的历史小说,这部小说花了作者山冈庄87年时间才创作完成。
山冈庄八是近代日本的著名作家,擅长战国武将题材的创作,他用550万字的长卷,把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穿越回450年前。
在故事开始之前呢,我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日本的政治体制演变,方便我们理解德川家康所处的时代背景,首先来谈一谈日本的政区划分。
在公元645年,日本模仿中国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在中央由天皇带领贵族,文官行使权力,在地方全国被划成60个国,由中央派出官员去管理,每个国相当于唐代的一个周,或者是今天中国的一个地级市。
接下来就是幕府的出现,在公元1185年,也就是中国南宋的时候,本来隶属于政府的武士阶层势力做大,架空了天皇和贵族,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五是主导的中央政权,这类政权呢,称做幕府,幕府的最高长官叫做征夷大将军。
此后呢,幕府政权几经更迭,到了我们这个故事开始的年代,当权的是足利尊氏建立的室町幕府,不过讽刺的是,此时的幕府将军陷入了和当年偏黄同样的窘境,在中央,将军的权力被羽翼丰满的家臣夺走,在地方,幕府派出的官员也经常被地方上的实力派武士推翻,这些实力派武士往往以家族的形式割据一方叫做大明。
德川家康的家族就是这样的大名,说完了这个时代的
特征啊,我们就言归正传,把目光投向德川家康的出生地三河国,先来看看德川家康有着怎么样的来头。
三河国位于现在日本爱知县的东部,是京都通往东京的要地,这片土地上豪强林立,其中比较大的一股势力是以冈崎城为据点的松平氏,松平两个字呢,是松树的松,平稳的平。
这个松平氏有两个大敌,一个是西边尾张国的织田家,另一个是东边骏河国的今川家。
公元1543年,我们的主人公德川家康诞生在松平家,他一出生就有了一个名字叫竹千代,哎,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混乱了,A,明明是叫德川家康,为什么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姓松平呢?而且我们刚才又叫它竹千代呢。
这就涉及到了古代日本人的姓名组成,在上古时代,日本是氏族部落制的国家啊,因此呢,一个是就是一个贵族世家,比如著名的源氏,平氏,由于人口繁衍一个大的事,又有了许多的分支,这些分支为自己起了描字啊,树苗的苗,汉字的字。
这个描字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日本人的姓,例如上面提到的松平、德川、金川、织田都是描字,而且德川家康,这个得穿呢还是得到天皇认定,而像竹签带这样的名字,是小孩儿出生以后的小名儿,所以竹签带小朋友长大以后才会有德川家康这个名号。
在德川家康的一生当中,他曾经多次更改自己的名号,为了方便讲解,后边呢,我会统一使用德川家康作为他唯一的名字。
科普到此结束了,我们言归正传,松平家势单力薄,为了求存,不得不仰仗邻国的大名,为此呢,年幼的德川家康很早就明白了什么叫做身不由己啊,他三岁与母亲分离,六岁离家,成为织田家的人质,八岁丧父,最终北京专家彻底控制。
即便是在战国乱世,小时候如此厄运连连,备受磨难的人恐怕也很难找出第二个了,在这期间,德川家康逐渐培养出了坚忍的性格。
最早要德川家康学会忍耐的是他的母亲,有一天,在母子俩说话的时候,听见外边有车马声,透过篱笆筑成的围墙,看到有些百姓推着满载行李的车在爬坡,车上堆满了柜子、家具等重物,要爬上这一段上坡路真不容易,可是呢,尽管大家都是气喘如牛,汗流浃背,可是呢,依然慢慢地向前走着,每走一小段就得休息一阵子,休息够了再推,直到身影消失在了路的尽头。
竹千代,你看到了吗?德川家康的母亲突然开口问道。
看到了,这些人终于爬上去了。
不错,人的一生也像是背着很重的行李,赶很远的路,决不可以操之过急,更不可以半途而废。
遇到任何困难,唯有去克服它,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是母亲的意思,我明白了。
小佳康对于母亲这番话啊,极为感动,铭记了一生,这也是几乎每个日本人都能够背诵的德川家康家训,人生如负重致远,欲速则不达,以受约束为常事,则不会心生不满,愤怒是敌忍耐,乃长久无事之基石。
到了八岁那年,三河松平家就被今川家彻底吞并了,这一年,小佳康开启了寄人篱下的金川17。
软弱的人遇到苦难啊,总是会抱怨别人,最后呢,成为了无用之人,坚强的人,即便是受了魔辙,无论多苦,也咬紧牙关,没有失去勇气,而把磨难作为自己的经验教训。
从日后的成就来看,德川家康无疑是自小属于后者。
在作为人质的日子里,德川家康遇到了一位重要人物,太原雪斋,太原雪斋是一名高僧担任今川义元的师傅和军师,再见到家康以后呢,他非常喜欢这个孩子,要把一生所学倾心相授啊,这个说法听起来非常浪漫,应该是后来江户时代的文人美化出来的。
作为今川氏的二号人物,太原雪斋之所以努力培养加康,恐怕目的要现实得多,那就是要利用松平氏的名望,扶持一个亲今川家的领导人,永远占领三河的土地。
小佳康也没有浪费这样的机会,在勤奋学习知识的同时,他还不忘锻炼身体,学习军事技能,到了公元1556年13岁的家康成年了。
按照日本的传统,武士家的小孩儿在成年时要剃掉额头上的头发,扎起发髻,然后呢,穿上成人的衣服,并且获得一个成年人的名字,这套成人礼叫做源福德,川家康终于成年了。
公元1560年,德川家康第一次尝到了忍耐的甜头,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让孙平家重获独立。
这一年,已经占领了三河、骏河、远江三国的今川义元动了念头,想自己去打京都控制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呢,他带着25000名士兵向京都进发,当然了,上京的路上,首当其冲的敌人就是违章的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能够动员的兵力不过三四千人,在今川义元的大军面前,失败本来只是个时间问题,没有想到的是,织田信长以出人意料的勇气,借着暴风雨带领少数部队在桶狭间这个地方突袭了今川义元,当场斩杀了这位名将,一举扭转了战局。
今川义元死之后,他的手下争先恐后地向大本营俊核桃去,甚至连三盒的冈崎诚也弃之不顾,于是呢,在失去独立11年之后,德川家康重新占领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冈崎城,虽然摆脱了人质的命运,但是刚刚独立的德川家康面临的情况丝毫不比当年他父辈祖辈儿轻松。
就在这时,德川家康收到了织田信长寄来的信,上面写道。
竹千代,我愿意和你结为同盟,看到这一行字,加康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在违章当人质的日子里,总有一个长相英俊经常半裸着身子的少年来找它玩耍,那个少年带着家康,骑马游泳相铺,并且呢,还分自己的食物给他吃,家康和他结下了很深的友谊,直到有一天,他知道这个别人口中的大傻瓜,正是为张国少主织田信长。
德川家康无论于公于私,都不愿意与织田信长为敌,信长既然求和,自然是一拍即合,但是这么做呢,就得被气,原先的盟友金川甲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家康的老婆和孩子在他独立的时候没带出来,还留在今川家做人质呢,一旦与之田结盟,他们的生命可能不保。
要不要结盟?面对争论不已的佳,陈佳康镇定的说道。
国家动乱不已,百姓颠沛流离,如果与信长修好能使天下太平的话,我就顾不得妻儿的安危了。
作为一个成功男人,德川家康在抛弃弃子的时候,自然会把话说得大义凛然一些啊,但是实际上呢,这可能是家康当时唯一的一个选择。
倘若不结盟,大胜之余的织田军势必会席卷而来,同时今川氏大败而归,元气大伤,原先的今川家的盟友啊,难保不会趁火打劫,夺取今川家曾经的领土。
三盒刚刚独立,百废待兴,根本无力抵挡这些来自外部的威胁,因此,家康作出决定与织田结盟的时候,恐怕呀,内心是早已经做好了骨肉分离的觉悟了。
幸运的是,今川家的新任家主是一个懦弱的纨绔子弟,没有杀伐决断的勇气,不敢杀害人质,去何家康结仇,德川家康抓大力发展经济,整顿军备,从此以后,德川家康的政治生涯进入了只填17。
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的青州同盟啊,一直被史学家们津津乐道,这一段从小结识的伙伴,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对方,各自向前发展,这在充斥着阴谋、背叛、血腥的战国乱世里,简直难能可贵,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实际上,织田信长对待家康的态度比今川义元是重视了许多,但是这依然是一个不完全平等的同盟,家康需要服从所谓盟友的领导,并为之流血,为此他不得不做出很多忍耐的举动。
比如说,在织田信长攻入京都夺取中枢政权的过程当中,德川家康依然需要带着他的精锐军团协同作战,1570年的惊奇之战当中,甚至被留下当作掩护织田信长本人逃跑的殿军,德川家康的死活没有多么重要啊,从这场战役中,家康的处境可以明显看出,两家同盟关系远不如小说当中写的那么温情脉脉。
如果说军事上的德川家康,因为实力不足,只能够听从安排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冲突就是一场考验,两家同盟根基的大事了。
家康在今川家做人质的时候,尤今川义元做主迎娶了筑山夫人,两人婚后呢,生下了一子姓康,织田信长为了加强同盟,让信康娶了自己的女儿,有一段时间,织田信长听到一个传闻,说筑山夫人和信康准备投靠敌人,对抗织田信长不能容忍这种可能,他召来了德川家的重臣,传令回去,让信康切腹。
听到这个消息的家康如同五雷轰顶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杀死自己的老婆孩子,要么与之田决裂,德川的家臣纷纷到家康面前请愿,要求不惜一战,誓死保卫少主,但是权衡再三之后,家康还是痛下决心,按照织田信长的命令行事。
在这次事件当中,织田信长的霸道暴露无遗,而自小忍受了诸般苦难的德川家康,这一次为了家业的存续,再次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在那上妻子和长子的人头作为投名状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德川家康也会像织田信长的其他盟友一样,完全听命于他,最终成为他的家臣。
然而意外发生了,1582年是织田信长最为春风得意的一年,他占据了京都为中心,最富庶的半个日本,志得意满的织田信长派出手下四处出击,统一日本指日可待。
1582年6月2号凌晨,京都附近的织田军大将明智光秀突然反叛深处,本能寺的织田信长被团团包围,最终葬身在本能
寺的熊熊烈火当中,本能寺之变终止了织田信长一统天下的野心,信长的嫡长子也战死沙场,整个织田家瞬间群龙无首,为了争夺现场留下的巨大遗产,织田信长生前任命的各个方面军将领展开了混战,德川家康的人生也出现了重大的转机。
在织田家四分五裂的时候,加康主要干了两件事情,一是扩充家臣团,二是扩张领土,称雄关东,此时的家康已经占据了金川甲原有的领土,德川家康或许又想到了当年桶狭间之战,今川义元突然阵亡,给了她摆脱今川家控制,夺回整个三河的机会,而这一次,本能寺之变死的是织田信长,这个机会不能放过。
就在德川家康在关东埋头收割土地的时候,全国的局势发生了变化,织田家的重臣丰臣秀吉扫清了织田家中所有反对他的势力,成为织田信长实际上的继承者,这样一来,一边是信长基业的篡夺者,一边是信长生前最忠实的盟友,天下双雄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
贾康明白,他与锈迹之间必有一战,从双方的实力而言,自己似乎要稍逊一筹,如果说贸然开战,赢面不大,这种情况下,加康的策略是立即终止,主动扩张,严守疆界,静观其变。
很快,这种平静就被打破了,织田信长的另外一个儿子织田信雄和丰臣秀吉闹翻了,他觉得丰臣秀吉身上的光芒太强烈,以至于织田家的威望已经被世人遗忘了,然而以信雄一人之力对抗秀吉,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啊,这个时候,他想起了亡父生前最忠实的盟友德川家康,于是,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两雄之间的决斗开始了,这就是著名的小牧长久手之战。
这一仗,倾巢而出的丰臣秀吉准备一战摧垮家康,而德川家康深沟高垒防御做的天衣无缝,如同坚固的堤岸,让秀吉的攻势一次次无功而返。
经历九个月的对抗,秀吉未能击垮德川家康,只好主动停战和谈,此战之后,德川家康成为了举国闻名的重要人物,连丰臣秀吉这种没吃过大败仗的人物都在家康处受了重大挫折,从此对家康也是又敬又怕。
德川家康却没有因此膨胀,战后他再一次发挥出了惊人的判断力,尽管在战场上自己占了优势,但是自己的实力依然与秀吉相差甚远,长期敌对下去,自己早晚要吃亏,因此呢,他还是对秀吉表示了服从,稳定了日后自己的地位,在忍耐当中继续等待时机。
这样,家康的政治生涯进入了秀吉时期。
1586年,丰臣秀吉出任了关白一职,关白这个职位出自中国汉代的霍光,相当于宰相摄政,当上关白之后,丰臣秀吉对于臣服于自己的德川家康,想尽办法削弱他的实力。
在1590年丰臣秀吉把关东八国赏给了德川家康,至于德川家康原来控制的地盘,则分封给了其他人,关东八国比德川家康就有的领地大得多,江户也就是后来的东京,就在这片土地上赏赐领土,消息一出,德川家康手下的家臣闻讯之后,群情激昂,纷纷表示,咱们不干了,反了,他秀吉算了啊,为什么赏赐领土反而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呢?原来关东八国虽然领土更大,但是呢,却刚刚从敌人北条家手里夺
来。
而这些战国大名,基本上都是由当地的大庄园主,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从上到下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领主转风是无法把全部农民一起带走,因此呢,这就相当于是剥夺了德川家的根基,一旦离开自己经营多年的领地,到了一片陌生的地方,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而且,当地的土豪领主们面对外来的征服者,能不能服从还是一个疑问,一旦处理不好其中的关系,非但发挥不出领地该有的实力,甚至还会引起暴动和叛乱。
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这是丰臣秀吉不放心,德川家康做出了打压,丰臣秀吉虽然在战场上吃了亏,但是政治手段精明,这一手明升暗降玩得非常高明,更何况在德川转封关东的同时,把他原先的领地全部都分给自己手下的心腹将领,把德川家康牢牢地包围了起来,防范之心昭然若揭。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威胁,47岁的德川家康的决定依然是人,那么,他是真的甘愿做封臣制下的一个臣子了此一生了吗?从他日后的表现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作为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的枭雄,他已经发现了丰臣秀吉这个庞然大物身上致命的缺陷,那么藏起自己的爪牙,避免过早的暴露出自己的野心,无疑是家康此时最好的选择,然而这一切只是暂时的。
1591年丰臣秀吉,名义上统一了日本,为了驯服德川家康这个最大的威胁,还有其他地方上的实力派,丰臣秀吉发明了五大老五奉行的政治体制,所谓五大佬是丰臣秀吉,在自己之下,任命了德川家康、前田利家等五位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大名为大佬,共同参赞大政方针,而五奉行呢,则是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名文官,他们负责具体的政权运作。
这样的政治结构,简而言之就是,武大老位高而无实权,五奉行有实权,但是领地小,只能够依附在秀吉身旁,两个集团权力和地位不相匹配,可以相互制约。
当丰臣秀吉活着的时候,凭借着他的威望和能力,这套机制运转正常,没有人能够掀起风波,可是当秀吉在1598年去世以后,留下了权力的真空,五大老五奉行的政治安排迅速就被55岁的德川家康突破了。
德川家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突破秀吉的一系列禁令,本来秀吉在临终之前曾给大明门立下五条禁令,要求这些实力派人物对丰臣家不得变心,不能私立党羽,不能随意联姻,不能私下交换人质,尤其是连音和交换人质,这两条本来就是当时诸侯之间培植势力常用的手段。
在秀吉死后不到半年,德川家康先后和一些实力派大名缔结了姻亲关系,这种公然挑战秀吉生前法令的行为,一是拉拢有实力的诸侯扩大自己的势力,二来也是试探其他人的反应。
不出所料,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立即向家康提出了强烈的抗议,结果呢,被家康以强硬的措辞给顶了回去,接下来做出反应的是五大老中势力第二的前田利家了。
前面我们说过,五奉行相当于是公司的实际经营者,而五大佬呢,则是相当于董事会,可是这几个董事可不只是拿股份不干事儿的,他们都是手握重兵的实力,大名其中的前田利家坐拥
120万,但领地是家康最为忌惮的对象,这位前田利家不顾重病缠身,马上下令准备向家康开展,其他诸如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丰臣家提拔起来的大明闻讯也带兵向大阪城聚集,一时间战云密布,但无论是德川家康还是前田利家,都没有战胜对方的把握,于是在你来我往的谈判当中,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冲突是祥福加康最好的时机,因为前田利家缺乏魄力,永远失去了机会。
家康这一次投石问路侥幸成功,公然违抗秀吉遗命,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丰臣家的威信由此荡然无存。
接下来,嘉康要做的就是挑起丰臣家的内斗虚弱,丰臣家的实力,加康瞄上了丰臣家内部的缝隙,采取了新的策略。
丰臣秀吉能够夺得天下,靠的是手下能征惯战的将领,这里面既有从织田家继承来的宿将,也有他自己培养的年轻才俊,到了丰臣秀吉发兵朝鲜之后,因为战功和后援的问题,以石田三成为首的文官派和加藤清正为首的武将派的矛盾完全公开化,丰臣家的分裂已经必不可免,而家康呢,则不动神色地站到了武将派一方,刀尖上舔血的武将们看不惯靠耍嘴皮子,就能够爬到自己头上,吆五喝六的五奉行嘉康就通过赏赐、联姻来拉拢他们,这样一来,局势渐渐地开始向家康倾斜了,只有石田三成是最清醒的,他认为德川家康才是丰臣家最大的威胁,为此,他联络各方势力向德川家康发起了最后一次反击。
1600年,石田三成率先发难,号称10万联军讨伐德川家康,57岁的德川家康带着那些对石田三成不满的丰臣家武将前来迎战,这就是日本史上大名鼎鼎的关原之战,结果大战只打了半天时间,就已石田三成一方的失败告终。
发生在1600年9月15日的这场大战,历来背各种小说、电影、游戏浓墨重彩,不断描绘,其实就这场战役本身而言,并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意义伟大,它只是石田三成徒劳的反扑,更不会像很多人假设的那样啊,假如三成的运气好一点,意外少一点,那么家康就会从此灰飞烟灭,首先,自始至终,大阪城里的丰臣秀赖都没有明确支持哪一方,这就给战疫定了性,不是家康反叛丰臣政权,而是丰臣政权内的派系斗争。
作为家主的丰臣秀赖啊,不便于介入手下的纷争,这就给了一直举着维护丰臣政权,讨伐逆贼家康大气的石田三成致命打击,他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名分。
其次,正面战场上,西军实际处理的军队就三五加军队,而其他到场的人马基本上都在作壁上观,石田三成升为五奉行的时候太过骄横跋扈,人缘很差,结果呢,战场上内应不断石田三成一方的人接连倒戈,让德川家康仅仅半天就获得大胜。
战败之后,石田三成被斩首于京都六条河源,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挡加康的攻势,他也顺理成章的开始了战后的清算。
昔日五大佬当中,不是彻底服从,就是被削减甚至没收领地,在惩罚了敌人之后,德川家康并没有借机直接废除丰臣秀赖的统治,而是在丰臣政权之外开创了自己的幕府,这就是江户幕府了。
1603年60岁的德川家康终于看到自己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就认了征夷大将军一职,另一方面,他从石田三成的支持者那里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