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整理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P1)
(1)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口头传播,还有作为辅助手段的结绳,图画,雕刻,标识,烽烟,旗鼓等。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媒介,木铎。

最早的带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和岩石。

(2)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传播载体早期以竹、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造纸术发明后,逐渐发展到写在纸上。

(3)三国和魏晋南北朝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烽燧也被继续沿用。

社会上传播手段普遍采用的是童谣和谣言,传播载体既有木简、竹简,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开元杂报:(P5)
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

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这种朝政简报被抄袭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

唐代人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中国最早的报纸。


有关明代“邸报”的几个问题:(P17)
明代邸报的别称:
邸抄、朝报、除目、京报
明代邸报大体上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皇帝的谕旨。

皇帝的起居言行和有关皇室的各类消息。

官吏的任免和觐见。

官僚们的章奏。

军事信息。

社会新闻。

此外,邸报还附有“鼎甲单”,及时报道有关科举方面的最新信息。

明代“邸报”基本上每日发行。

“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万历邸钞》、《天变邸抄》和《急选报》(P20)
《万历邸钞》:
《万历邸钞》这部抄本是将万历一朝的“邸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而成的。

抄录者在摘录的过程中,作了一些编辑整理的工作。

因此,它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天变邸抄》:
《天变邸抄》是被一些明人的文集当做附录保存下来的一篇有关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

这一报道,是从当时出版的民间报房发行的“邸钞”上转录下来的。

《急选报》:
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由雕版印刷。

它的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八年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了。

这份报纸现存北京国家图书馆。

清代早期和中期的新闻传播活动:(P25)
1.清代的官报和官方的新闻传播活动:
清朝入关后,参照明代官报发行的体制,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发行“邸报”。

通政使司是收受臣僚章奏的机关。

六科是发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的机关。

提塘主要负责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

清代是皇权高度集中的王朝。

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包括谕旨和臣僚章奏哪些应发抄,哪些不宜发抄,往往由皇帝作最后决定。

清代的谕旨和章奏的发抄活动,是逐日进行的。

官报的发行活动也是逐日进行的。

清代官报的内容,基本上由官门钞、上谕、臣僚章奏三部分组成。

清代官报的读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

2.清代的提塘报房和提塘报房出版的小报:
清代的提塘分京塘、省塘两种。

京塘指各省设在北京的提塘。

省塘指驻在各省省会的提塘。

3.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民间报房:
明代中叶以后,首都北京等地的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主要工作是传抄和发行邸报,此外还从事报录。

印卖缙绅录,鼎甲单,出版临时编印的时事小本等活动。

京报:
北京民间报房所处的报纸,通称京报。

民间报房所出的京报,大多是印刷的。

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钞、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

报房出版京报,旨在营利。

4.清代的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在清代的地方新闻传播活动中,各地的提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清代各省的提塘通称省塘,驻地在各省的省会。

各省的提塘,除按规定向各衙门发送官文书和官报外,也在省会内就地设立报房,翻印京报向当地的官绅出售。

在地方报房和“抄日报”人所办的各类报纸中,最受官绅们注意的是辕门抄。

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的报纸。

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

5.清代早期和中期的其他传播活动:
除利用官报外,清代的封建统治者还广泛地使用过榜、帖示、告示等传播媒介来发布官方消息。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P36)
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 1815 年 8 月 5 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

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

米怜于1815年重返马六甲,创建了出版机构英华书院以及印刷所,并办起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传教的工具。

这份中文月刊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米怜自创刊起一直担任主编。

中国刻工梁发是米怜的主要助手。

1832年,伦敦布道会按立梁发为传教士,他成为中国第一个基督教新教传教士。

1821年12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因主编米怜病重而停刊。

罗伯特·马礼逊:(P36)
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由英国传教士创办,最早出现于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

1804年,“伦敦布道会”设立了中国布道团,并选派同年加入该会的罗伯特·马礼逊来华传教。

1807年9月,马礼逊绕道美国抵达澳门,成为该会派遣到中国的第一位传教士,也是来华传教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

《蜜蜂华报》:(P38)
(葡萄牙文周刊),1822 年 9 月 12 日,澳门立宪党的首领巴波沙创办了葡文周报《蜜蜂华报》。

《蜜蜂华报》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澳门则是中国最先有近代报刊的地方。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P57)
1.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简答题:
如何评价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外人在华办报活动?
(1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 180 种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时,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

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其表现为: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
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2 )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观上对我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不少积极的作用:1.传播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成果、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为新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绍的文化科学知识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者意愿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

2 .外报的出现也刺激了国人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

此外,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
王韬: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循环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主持该报笔政达10年之久,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也是维新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他的政论紧密联系现实,言之有物,文字清新,这种重思想内容而不拘于形式的政论文写作风格,对时务文体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王韬的政论文章,后汇编为《园文录外编》,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王韬的基本新闻思想:(P63)
(1)办报的目的与意义:
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之后,“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2)报纸的功能和作用:
1.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使报纸成为“博采舆论”的工具。

2.报纸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使“君民上下互相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报纸可以“达内事于外”,他主张创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

4.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
(3)新闻自由
(4)报纸的文风:
王韬认为,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
他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人,自快其忿”。

“报章文体”:(P80)
所谓“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盛行一时的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这一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但没有形成气候。

产生过程:
甲午战后,中国社会酝酿着大变革。

束缚人们思想的旧文体,已经无法表达维新派要求变法的激情。

同时,西方的新思想、新知识、新名词大量涌进,旧体文言文已经不能适应介绍新知、新学的需要。

于是,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应运而生。

这种新文体的特点是:
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

这种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

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于右任:(P102)
中国同盟会会员,1907 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成为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

于1909年创办《民呼日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因此遭官员诬陷而被逐出公共租界,后在法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因赞扬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英勇行为
遭查禁,1910 年,于右任创办《民立报》,痛斥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大胆揭露日、美、俄对中国侵略的野心,因该报言辞激烈深受读者欢迎,日销两万多份,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日报,后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

于右任先后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史称“竖三民”报。

“竖三民”报:(P103)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于右任自 1909 年起,先后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因三份报纸都用“民”字开头,传办时间又互相衔接,史称“竖三民”报。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癸丑报灾:(P119)
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理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必然遭到新闻界舆论的强烈反对,于是袁对自由新闻体制进行了大肆扭曲,通过手中的武力对那些反对自己的报刊、报馆、报人进行严酷的压制,扶持自己的御用报刊,企图控制新闻界,从舆论上支持自己的称帝企图。

1913 年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更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大肆摧残,凡是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均遭查封,1913 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 139 家,较之民国初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在中国新闻史上对“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民初的名记者:(P128)
黄远生、邵飘萍、徐彬彬、张季鸾
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的贡献:
原名黄为基,民国初年著名记者。

他的记者生涯是从 1912 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

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

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交人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被称为“报界之奇才”。

为了躲避袁世凯的纠缠,1915 年避往上海,12月到达旧金山不久被枪杀。

他死后,其友人将他的文章收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
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注重时效和事实。

二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

他报道的人物有孙中山等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的代表,善于从他们身上发掘重大新闻,如揭示了袁世凯“权谋百出,专以手段胜”的伎俩。

他报道的事件很多,如日本提的“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

三是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

他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如《外交部之厨子》。

四是语言通俗生动,他追求通讯语言的通俗和生动。

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有以下一些特点:
1.题材重大,内容翔实。

2.分析深刻,见解独到。

3.文笔生动,亦庄亦谐。

黄远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新闻观点:
1.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弊。

2.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

3.记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邵漂萍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的贡献:
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

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 1911 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

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

1916 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

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

1916 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

1918 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

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

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

这一时期负有盛名的新闻记者还有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人。

1917 年 11 月 10 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第三天,(最早)北京《晨钟报》(李大钊)、上海《民国日报》等报纸就以大字标题报道了这个消息。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新青年》:(P134)
陈独秀于 1915 年 9 月 15 日在上海创办的月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前期的宣传主要是抨击封建主义思想伦理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后期加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日益倾向社会主义,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与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问题与主义”论战,1917 年初迁到北京出版,1920 年9月改组,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伪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论战,1922 年停刊。

(《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P140)
五四运动前后,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带动下,进步学生报刊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由毛泽东主编。

它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型周报,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

毛泽东不仅精心编辑这张报纸,还发表政论、述论、杂论将近40篇。

《湘江评论》在出版启事中宣布:“本报以宜传最新思潮为主旨。

”毛泽东执笔的《创刊宣言》是一篇气势磅礴、豪情洋溢的文章。

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的开端:(P148)
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新闻学运动也迅速开展起来。

1918年10月4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共中央机关报刊:(P150)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

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P153)
1.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2.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3.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

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史量才:(P177)
中国新闻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新闻事业家,1912 年接办《申报》后,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效,一度想建立英美式报业托拉斯,因国民党当局的阻挠而失败。

1931 年发起《申报》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推行改革措施,将申报馆建设成为一个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文化事业群体。

因史量才不肯屈从国民党当局的控制,1934 年 11 月遭国民党特务枪击遇害。

邹韬奋:(P179)
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曾主编《生活》周刊,创办《大众生活》《永生》周刊、《生活日报》《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等七份报刊,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因勇于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黑暗统治而多次被迫流亡海外,流亡海外期间,写了 30 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在《生活》《新生》上发表,后汇集成《萍踪寄语》。

韬奋的一生不懈地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既担任主编,又是主要作者,同时负责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被称为“韬奋精神”。

简述邹韬奋的新闻工作经历。

1925 年创办《生活》周刊,后担任该刊主编,开辟《小言论》专栏,将《生活》周刊由一份内部刊物发展为发行量最高达 155000 份有重要影响力的刊物,后因引起国民党当局不满被查封;邹韬奋流亡海外期间,考察了欧洲各国和美国,写了 30 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发表在《生活》周刊及《新生》周刊上,后汇集成《萍踪寄语》; 1935 年 11 月 16 日,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支持学生运动,主张追求民族解放,发行量再创全国期刊发行的最高纪录,达 20 万份,1936 年 2 月 29 日,《大众生活》周刊遭国民党政府查封;1936 年 6 月 7 日,邹韬奋在香港主办《生活日报》,这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该报以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为目的,不久后自动停刊; 1936 年 8 月 23 日,创办《生活星期刊》,邹韬奋任主编兼发行人;“七君子”事件后,先后又创办《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等报刊;
简述邹韬奋的报刊思想和办报经验。

一、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三、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
四、文风要“明显畅快”;
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六、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邹韬奋认为理想的编辑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一是大公无私;二是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三是文字畅达;四是至少精通一种外语;论述“韬奋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韬奋精神就是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邹韬奋自身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他把报刊看做人民的耳目喉舌,办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和大众的解放,他把读者当作自己的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他强调报纸的文风要明显畅快,办报要有个性和特色,新闻工作者要有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同时还要有真才实学,他重视报社的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懂得处理好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所有这些与我们当前新闻事业中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在这些办报经验中,一个高度集中的核心思想就是为人民服务,作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人民的朋友,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方面,重视报社的经营管理、重视报纸的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重视新闻工作者的能力与品格,是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更深层次的体现。

只有做到这些方面的要求,我们所办的报刊才能受读者的欢迎,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才能成为人民的好朋友,所有这些也正是我们当前开展新闻工作,发展新闻事业所必须重视与遵循的原则,对我们当前的新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范长江:(P183)
中国著名记者,1935 年 7 月起,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名义,追踪考察了解红军北上动向和西北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所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发表,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1936 年 8 月至 12 月,范长江再次赴内蒙古、绥远等地采访写了多篇通讯,西安事变发生后,范长江冒险从绥远前线取道宁夏、甘肃,最后来到延安,与毛泽东进行了长谈,后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等多篇通讯,汇集出版了《塞上行》一书。

范长江富于政治敏感,勇于探索,他的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西北角》:
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对西北诸省的风土民情和抗战前夕状况的旅行采访中所写的旅行通讯,发表于《大公报》上,1936 年 8 月,他将这些旅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戈公振:(P186)
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新闻教育家、新闻学专家,曾任《时报》总编辑、《申报》总经理助理、《申报》总管理设计处副主任等职,1933 年以中央通讯社特派记者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写成《从东北到庶联》一书,1935 年回国参与筹办《生活日报》,同年病逝。

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等书,《中国报学史》一书被誉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戈公振为我国新闻史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报学史》:
中国当代著名报人戈公振所著,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该书于1927 年 11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报学史的定名、报纸的定义等,后五章分别就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创始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民国成立以后、报界现状等阶段,全面、系统地评介报纸发展的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也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该书被誉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