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案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47eafb90d6c85ed3ac681.png)
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时:1课时课型:讲授课授课对象:初中二年级教材分析:明暗素描可以通过调子的深浅层次的节奏变化,突出表现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色彩感。
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像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的渗透,并且提倡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和物体的立体表象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明暗色调产生的基本原理和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知晓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不同题材、不同形式、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作品,讲解美术绘画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运用绘画理论知识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进而培养学生动手绘画创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艺术语言,领悟明暗调子的美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表达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物体明暗产生的基本原理和素描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和感空间感。
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欣赏法、观察法、启发法。
2.学法:(1)仔细观看老师所提供的图片,并在观看的过程中积极思考。
(2)仔细听老师的的讲解和分析。
(3)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
(4)通过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运用于实践中。
教具准备:课件、课本学具准备:课本、画纸、画笔、画板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检查学具,师生问好!安定课堂。
二:引入新课:(3分钟)同学们在没有光的条件下我们是不是什么都看不到啦没有光的话你们看不清楚老师长什么样,老师也看不清楚同学们长什么样了,也看不清楚我们周围的任何物体了,那大家思考光对物体有什么影响啦,带着这个问题请欣赏下面几张图片。
图片欣赏完后,请同学们踊跃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
(同学回答后老师给与回应)在光的作用下,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就呈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了。
那为什么要在光的作用下啦因为当一个物体在空间收到光的照射,他的表面才会形成一种明暗的色调,明暗色调就会加强物体的立体感。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d7c6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4.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第一章: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明暗与立体的定义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明暗与立体的应用实例1.3 教学步骤引入明暗与立体的概念,展示相关实例。
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定义和表现方法。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明暗与立体的应用。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明暗与立体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搜集学生对明暗与立体的应用实例的反馈。
第二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观察和分析明暗与立体的方法创造独特的明暗与立体表现风格2.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明暗与立体的实例。
讲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并进行示范。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不同的明暗与立体表现技巧。
分析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建议。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搜集学生对明暗与立体表现技巧的反馈和意见。
第三章:明暗与立体的创作实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明暗与立体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
3.2 教学内容明暗与立体的创作方法创作实践指导分析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明暗与立体作品3.3 教学步骤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进行创作实践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分析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学生进行自己的明暗与立体创作,给予评价和建议。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明暗与立体的创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搜集学生对明暗与立体创作的反馈和意见。
第四章:明暗与立体的欣赏与评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明暗与立体的作品。
201X年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2 人美版
![201X年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2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c768b6f46527d3240ce0ea.png)
三面:亮面、灰面、暗 面
达芬奇自画像
达芬奇为创作画的 草图
水墨
珂勒惠支自刻像 (木刻)
松鼠(圆 珠笔)
风景(钢笔)
卡通画(记号笔)
名人素描(彩铅)
面表示法
线表示法:用线条进行排列组合,表现 出物象的明暗与立体感。
点表示法:均匀的点可以细致的表现物体的细部。
表现技法
• 面表示法 • 线表示法 • 点表示法 • 叠印法等
使用多种技法,丰富画面
写 实 法
创 意 法
表现方法
1、写实法 把看到的形象,根据明暗效果,
照实表现出来的方法。 2、创意法
以Hale Waihona Puke 个事物为媒介,通过自由 联想,创作出来的方法。
学生实践活动
• 以桌上图片为媒体,通过自己 的想象、创意,完成一张以明 暗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一定 立体感的素描作品。(也可根据 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电脑绘画
画用 打 字 机 作
拼贴画
• 要求:表现内容、形式、方法、 工具不限,个性张扬,并表达 一定的思想和情感。
学生实践活动
• 以桌上图片为媒体,通过自己 的想象、创意,完成一张以明 暗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一定 立体感的素描作品。(也可根据 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 要求:表现内容、形式、方法、 工具不限,个性张扬,并表达 一定的思想和情感。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4b20afc458f5f61fb73666c8.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学设计王文明中学刘振勇1、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按照新课程大纲的要求,这一领域应适当淡化专业技能的训练,而注重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究各种表现方法,培养创造力。
因此,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明暗的基本规律即可,不往深度探索,而尽可能拓宽广度,帮助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大胆表现出创意和个性。
教学目标:1.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出有一定创意和立体感的作品.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感受优秀素描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课时:1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重点:1、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
2、明暗素描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用明暗的规律表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优秀学生作品,演示用工具。
学生用石膏几何形体、静物衬布等。
学具准备:图画作业本、铅笔、钢笔、圆珠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比较范画:提问两张图哪一个有立体效果.学生答:…师强调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出示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二、讲授新课:设问—什么是物体的三大面五大调子?学生拿出静物自己感受三大面五大调子,播放课件讲授物体的三大面五大调子(物体受到光的照射,产生了受光面、背光面、侧光面…)1、出示明暗调子基本规律的范画,用讲授学生答的方法,讲解明暗变化的原理,①物体本身色调不同,明暗感觉是否相同,﹙不同﹚举实物例子。
②光线和物体的角度不同,明暗色调是否相同。
﹙不同﹚③光线的强弱和远近不同,明暗色调是否相同﹙不同﹚2. 课件播放讲授徐悲鸿的素描《马》和达芬奇素描《衣褶》。
老师评述提问马的明暗关系?3、课件播放讲授质感的表现和技法的探索—白板演示。
4、学生讨论:本课关键词﹙1.明暗2.立体3.三大面五大调子4.质感5.技法﹚板书。
三、教师演示学生实践1.摆静物,石膏静物写生﹙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步骤﹚①三角形构图有主有次,②整体到局部进行塑造,③明暗处理概括、简练回到整体。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d8ae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b.png)
三大 面
亮面 暗面
灰面
三大面:亮面(正受光面)灰面(侧受光面) 暗面(背光面)
亮部
正受光面 侧受光面
亮调子 灰色调
背光面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暗部
投影
素描明暗五调子:亮调子、灰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知识准备
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表现方法:整体-------局部-------整体
作画步骤: 一般过程:
1、轮廓定比例
2 、勾轮廓
3、 画大体的明暗
4 、细刻画到完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内容回顾
• 明暗的产生
❖ 明暗变化的 规律
❖ 三大面 ❖ 五大调
❖ 作画步骤
❖ 找轮廓定比例 ❖ 勾轮廓 ❖ 画大体明暗 ❖ 细刻画到完成
利用明暗变化的规律,以”我的杯子” 为题材画一幅素描。
第5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明暗是如何产生的?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 的表面呈现一定的光影变化。
它们阴影分布有什么共同点啦?
❖ 中间呈灰色,受光多的地方比 较亮,遮挡的地方呈暗影
• 随着物体表面转折而递推的有明 至暗的色阶变化,就是明暗变化
的规律——三大面、五大调。
明暗变化的规律
• 三大面 • 五大调
要求: 1、8开素描纸, 2、造型准确,明暗调子表现充分。 3、标示三大面、五大调子。
不要犹豫……
八年级美术下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美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eb74b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2.png)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理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明暗与立体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及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难点:1. 如何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2. 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明暗与立体表现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明暗与立体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学新课: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分析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3. 课堂练习:教师示范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体会明暗与立体的运用。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明暗与立体表现的绘画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家后继续练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
2. 家长协助学生观察家庭物品,鼓励学生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3. 教师在下节课前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进行点评。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学生跟随实践。
3. 练习法:学生独立完成绘画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评价法:学生展示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美术作品,用于导入和教学示范。
明暗与立体美术课件ppt
![明暗与立体美术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7abf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0.png)
明暗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塑造立体感
明暗关系能够表现出物体的立体 感和空间感,使画面更加真实和
生动。
表现质感
通过明暗变化和光影效果,可以表 现出物体的不同质感,如光滑、粗 糙、柔软、坚硬等。
营造氛围
明暗关系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 情感,如明亮、阴暗、温暖、冷酷 等,使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明暗的表现手法
01
02
03
对比手法
通过明暗对比,突出物体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增强 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渐变手法
通过明暗的逐渐变化,表 现出物体的平滑过渡和细 腻质感,使画面更加自然 和真实。
投影手法
通过阴影的描绘,表现出 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
02
立体感的表现
立体感的定义
01
立体感:指在平面作品中呈现出 三维空间的效果,使观众能够感 受到物体的深度和立体形态。
明暗与立体美术课件
目录
• 明暗基础知识 • 立体感的表现 • 明暗与立体的关系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创作与练习
01
明暗基础知识
明暗的定义
明暗
明暗是指在绘画中,通过光影效 果来表现物体立体感和空间感的 一种手法。明暗关系是指物体表 面受光和阴影的分布情况。
光影
光影是指物体表面受光照产生的 明暗区域和阴影。光影效果能够 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使画 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02
立体感是美术创作中的一项重要 技巧,能够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 力和真实感。
立体感的表现技巧
光影处理
通过明暗对比和阴影的运 用,营造出物体的立体感 和空间感。
透视技巧
利用透视原理,通过线条 的虚实、远近、大小等变 化,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关 系和深度。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5.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5.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43ed974f647d27284b7351cb.png)
明 暗
明 暗 与 立 体
形成原理
角度
化 规
观看
远近、感觉
律
物体
本色、质感 肌理、 环境
与光的关系: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调子:高光、灰面、暗面、反光、投影
1亮面 光与明暗的关系
2暗面
明暗交界线
3灰面 反光
投影 素描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素描明暗五调子: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执教:同心中学马鹏飞
伦勃朗:
●角度的不同,明暗不同
●观看者与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明暗 色调不同
●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概念:素描是一种单色画
明暗产生立体
当一个物体在空间受到光的照射,它的 表面就会形成一种明暗的色调,明暗色调会加 强这个物体的空间感与立体感。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调子:高光、灰面、暗面、 反光、投影
表现基本技法:竖排线、横排线、
对角线、随意线、交叉线、斑点、块面
作品展示
作画步骤: 描物体、想象创造、组 合 设计利用明暗变化,画出空间
立体关系。
一般过程:
找轮廓定比例
确定构图找光源定明暗
调整调子突出质感
细部刻画到完成
谢谢指导!
人美版美术九上第五课_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人美版美术九上第五课_明暗与立体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ee41792a866fb84ae45c8d77.png)
第五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按照新课程大纲的要求,这一领域应适当淡化专业技能的训练,而注重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究各种表现方法,培养创造力。
因此,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明暗的基本规律即可,不往深度探索,而尽可能拓宽广度,帮助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大胆表现出创意和个性。
2、教学目标:1、了解明暗形成的规律,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出有一定创意和立体感的作品。
3、感受素描艺术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明暗形成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方法。
难点:运用多种明暗表现方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是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使静态的课本内容动态化、直观化。
二是运用课件展示不同的表现方法,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以直观引导为主线,主要运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对明暗的知识了解不多,更不知道明暗还可以有多种的表现方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在教学中,以直观的感知为主线,让学生实际操作并观察、总结出明暗的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直观的课件启发学生打开思路自由的表现。
这样在师生的互动学习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在兴趣的引导下,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学习。
为有效实现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自己制作课件、绘制范图、出示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2、学法:以观察法、探究法、练习法为主要学习方法。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
结合本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观察、实践,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使学生一步步的学习、领悟、表现。
这样,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探索欲,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程序如下:三、说教学程序:1、引入新课:展示一张平整的白纸,让学生观察,没有立体感,把纸张折叠后再展开让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时学生会发现纸张有了立体感。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说课稿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87a961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d.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说课稿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说课稿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
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我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熟知素描三大面、五调子和素描关系,并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掌握素描绘画的方法。
通过探究合作,以及对素描明暗知识的了解和创作体验,加深对艺术的认知,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说学情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广泛体验,产生了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等艺术__有关的情感体验,审美观念正逐步形成。
初中生的兴趣广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理解力,设计能力,动作制作能力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对物体形状、体积特征有更强的感受力,对于空间、运动、观察等知觉过程有更好的判断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学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知素描三大面、五调子和素描关系,并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掌握素描绘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素描关系,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作欲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加深对艺术的认知,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重难点:重点: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掌握素描绘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素描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体验过程,针对该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引导教学、演示操作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方式上,我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意识,主要通过欣赏、观察、思考等形式,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表自己见解,师生互动,形成__的课堂氛围。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特色教案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特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abd67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8.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特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运用明暗与立体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明暗与立体的概念及其关系2. 明暗变化的规律与应用3. 立体表现手法与技巧4. 著名绘画作品的分析与欣赏5. 创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变化规律及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明暗与立体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绘画工具和材料、实例作品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实例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明暗与立体的概念、变化规律及表现手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自行创作,实践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
4. 讨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并指导。
6.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完成一幅体现明暗与立体表现手法的绘画作品。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明暗与立体表现手法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进一步了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2. 邀请专业画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绘画经验和对明暗与立体的见解。
3. 开展绘画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完整版文档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完整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4938b4f1a37f111f0855bf0.png)
美术第十六册 第六课
立体与明暗的表现方法 立体与明暗的绘画步骤 作品 欣 赏
立体与明暗的表现方法
光影的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体受 光后,产生的亮面与暗 面的明暗对比。
固有色的明暗:物体 自身颜色深浅产生的明 暗对比。
立体与明暗的表现方法
画面由于物象的位置不同可以产生立体效果
立体与明暗的表现方法
画面由于物象的位置不同可以产生立线体效条果的方向性,增强了物象的立体感
立体与明暗的表现方法
用线条进行排列组合,表现出物象的明暗与立体感。
用线条进行排列、组合,表现出物象的明暗与立体感。
立体与明暗的表现方法
用点描绘物象,能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和质感。
均匀 的点可以 细致的表 现物体的 细部。
第五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第五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87f6e43f9b6648d7c1c74684.png)
金属物品
金属物品的 反光黑白对比 强烈。
亮亮釉釉陶陶罐罐
表表现现陶陶罐罐的的亮亮釉釉 要要注注意意反反光光的的明明度度变变 化化和和最最亮亮的的高高光光点点的的 位位置置。。
玻璃物品
玻璃物品要注意 透明感,中间的地方 往往透明度高,边缘 的地方透明度低,同 时,要注意最亮的高 光点。
另外还有动物皮毛、纸张、布 料等很多不同质感的东西,感兴趣 的同学可以仔细观察,尝试表现出 物体的质感,这样你的作品会更加 生动。
暗面:物体背光的部分为暗面。
反光:物体暗面中受到周围反射光 线影响而稍亮的部分为反光。
三、素描
利用明暗调子来表现被画物的体积 感和空间感是
。 素描不仅是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手 段,在美术创作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
静物(素描)现代 李维安
静物(素描)20世纪 日达罗夫(俄罗斯)
母亲(版画)20世纪 珂勒惠支 (德国)
二、物体明暗变化的规律
白色 灰色 黑色
简单形体上的明暗变化 物体的明暗变化还会有更复杂的现象吗?
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 是物
体明暗和立体表现得
。
亮面:物体直接受光的部分为亮面。
灰面:物体受侧光的部分为灰面,灰面 因物体结构产生丰富变化。
明暗交界线:物体转折的部分,因光线 只能直射,不能转折形成的最暗部分。
2,让我们来想一想,怎样画才能表现出物体的 明暗效果呢?
竖线 点状 横线 交叉线
我们来看看画面的局部,更 多地用了什么样的线条?为什么?
更多地用了竖线。不但形象地表现了建筑物的立体感,更 体现了建筑物挺拔向上的感觉。
我们来看看这两张作品 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明暗的。
以点为主。非常细腻、精致。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897b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d.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增强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提高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第二章:明暗的基本概念2.1 教学内容明暗的定义:明亮与阴暗的对比关系明暗的产生:光线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明暗的层次:从亮到暗的渐变关系2.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明暗的定义、产生和层次示范:示范明暗的表现手法练习:学生练习表现明暗关系第三章:立体的基本概念3.1 教学内容立体的定义:具有三维空间感的物体立体的表现:明暗、色彩、线条等手法立体的作用:增强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3.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立体的定义、表现和作用示范:示范立体的表现手法练习:学生练习表现立体关系第四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4.1 教学内容明暗的表现手法:光影处理、明暗对比、明暗过渡等立体的表现手法:线条、色彩、质感等明暗与立体的结合:运用明暗与立体的手法,表现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4.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示范:示范明暗与立体的结合手法练习:学生练习表现明暗与立体的关系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教学内容分析明暗与立体的优秀案例:绘画、设计等领域的作品学生实践:运用明暗与立体的手法,创作具有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5.2 教学方法分析:分析优秀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实践:学生实践创作,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第六章:明暗与立体的绘画技巧6.1 教学内容明暗的绘画技巧:线条、阴影、光线反射等立体的绘画技巧:透视、质感、色彩渐变等明暗与立体的绘画结合:综合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6.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明暗与立体的绘画技巧示范:示范明暗与立体的绘画结合练习:学生练习绘画,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第七章:明暗与立体的应用领域7.1 教学内容绘画:油画、水彩画、素描等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摄影: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增强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7.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应用领域展示:展示相关领域的优秀作品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进行相关领域的创作第八章:明暗与立体的创作思路8.1 教学内容观察与感受: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明暗与立体关系,感受其美感构思与设计: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进行作品的构思与设计创新与实践:结合个人风格,创新表现明暗与立体的手法,进行创作实践8.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创作思路的重要性示范:示范创作思路的运用练习:学生运用创作思路,进行明暗与立体的创作实践第九章:评价与反馈9.1 教学内容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空间感、视觉冲击力、技巧运用等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9.2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反馈: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学生进行作品的改进和提高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总结:回顾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等拓展学习:推荐相关书籍、作品、课程等,帮助学生继续深入学习10.2 教学方法讲解: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拓展: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需要重点关注的概念包括:明暗的定义、产生和层次,立体的定义、表现和作用。
第五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ppt课件
![第五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4a18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c.png)
色彩作品中也存在 着强烈的明暗关系。
我们来分析一 下这件作品中那些 是白色?那些是灰 色?那些是黑色?
塔吉克新娘(油画) 1983 靳尚谊
你能试着在右边的图中指出亮面、灰面、明暗交界 线、暗面和反光吗?
有《圣经》的静物(油画) 1885 凡·高(荷兰)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九年级上册
第5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你知道物体的
明暗是怎样产生的 吗?
有光才有物体 的明暗变化。
物体的明暗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白色 灰色 黑色
简单形体上的明暗变化
物体的明暗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物体的明暗 变化还会有更复 杂的现象吗?
复杂形体上的明暗变化
物体的明暗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以点为主。非常细腻、精致。
这幅作品用了什么样的线 条表现明暗?
竖线、横线,还用了类似 圆圈的线条表现树叶。
这两张素描画得 怎么样?是怎样表现 明暗的?
使用交叉线是素描常用 的方法。线条排列得很整齐, 物体的立体感很强。
明暗还可以把物体的质感表现得淋漓 尽致,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金属物品
金属物品的反光黑 白对比强烈。
这两个瓶子,哪个立体感更强?为什么?
让我们来想一想,怎样画才能表现出物体 的明暗效果呢?
竖线 点状 横线 交叉线
我们来看看画面的局部,更 多地用了什么样的线条?为什么?
更多地用了竖线。不但形象地表现了建筑物的立体感,更 体现了建筑物挺拔向上的感觉。
我们来看看这两张作品 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明暗的。
亮釉陶罐
表现陶罐的亮釉 要注意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明度变 化和最亮的高光点的 位置。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ed865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5.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明暗与立体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明暗与立体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明暗与立体的定义和作用。
2. 展示一些明暗与立体的例子,让学生感知和欣赏。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哪些物体的明暗和立体感很强的作品呢?2. 老师讲解明暗与立体的概念和作用。
3. 展示一些明暗与立体的例子,让学生感知和欣赏。
作业: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注意它们的明暗和立体感,并尝试画下来。
第二章:明暗的产生与表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明暗的产生原因。
2. 培养学生运用明暗表现物体立体感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光线与明暗的关系。
2. 教授如何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1. 老师通过实物或图片讲解光线与明暗的关系。
2. 示范如何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3. 学生进行明暗练习,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作业:1. 让学生运用明暗来表现一个物体的立体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物体或老师提供的模型。
第三章:立体的表现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体的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立体感来表现物体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立体的概念和表现方法。
2. 教授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和阴影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教学活动:1. 老师讲解立体的概念和表现方法。
2.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和阴影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3. 学生进行立体感的表现练习,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作业:1. 让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和阴影来表现一个物体的立体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物体或老师提供的模型。
第四章:明暗与立体的综合表现1. 让学生了解如何综合运用明暗与立体来表现物体。
2. 培养学生运用明暗与立体感来创作作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综合运用明暗与立体来表现物体。
2. 教授如何通过明暗与立体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学活动:1. 老师讲解如何综合运用明暗与立体来表现物体。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90d76a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3.png)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明与暗的基本知识,学会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明暗变化,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绘画中运用明暗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明暗处理上,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绘画时,对明暗的处理较为简单,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色彩的明暗知识,提高他们在绘画中的表现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明与暗的基本知识,学会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学生掌握明暗变化的规律,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明与暗的基本知识,学会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明暗变化的规律,并在绘画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直观地展示明暗变化的效果;同时,采用示范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两幅画面,一幅明暗处理得较好,另一幅则较差,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新课讲解:简要讲解色彩的明与暗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明暗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明暗处理,注意观察和记录明暗变化的过程。
4.讨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讨论明暗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美术九年级上人美版第5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
![美术九年级上人美版第5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68feed03d8ce2f016623d5.png)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明暗色彩的形成及对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彩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2)经过运用不一样的明暗色彩表现技术,试试创作出拥有必定创意的素描作品。
2、过程与方法:教课内容应依据学生的特色适合增减;教课形式应灵巧多样;教课方法以启迪式、直观式、互动式为主;教课识题应依据教课内容、学生的实质状况设计;实践活动能够组为单位,也能够个体为单位。
3、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对优异素描作品的赏识,认识拥有代表性的写实性大师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现代创意素描的发展概略。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认识明暗的形成和明暗变化的规律难点:如何表现物体的明暗色彩,提升学生的察看、创新能力。
三、教课方法以直观指引为主线,主要运用启迪式、互动式、议论式的教课方法进行教课。
四、教课准备教具准备:教课课件,充电台灯,石膏正方体白纸一张学具准备:手电筒,A4 纸,写生物件 ( 能够是学惯用品、立体模型等)五、教课过程(一)视频引入教师先来播放一则迅速绘画视频,让学生比赛看看谁的眼力好,最初看出画的是什么,而且看看是属于什么形式的绘画。
设计企图: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整集中起来,在令人惊讶的迅速绘画及节奏感很强的背景音乐下,率领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最正确状态,争相猜想画的是什么,和是什么形式的绘画。
看完后学生都在惊讶这款男士运动型机械腕表画的真像,并总结这类绘画形式是素描。
教师增补:“素描固然是一种单色绘画,没有丰富的色彩,可是仍旧能够带给我们传神立体的感觉,它是如何表现出立体感的呢?下边就让我们来学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一课,从中找找原由吧”板书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二)解说新课知识点一:明暗的形成教师:“先来看看明暗是如何形成的”。
1、小实验:教师取出一张白纸,请同学们看这是一个只拥有长和宽的二维平面,接着老师将纸卷起,在右边打了一束光,请学生察看“除了纸张变成拥有长宽高的三维立体外你还看到什么变化?”学生说色彩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明暗对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5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你知道物体的 明暗是怎样产生的 吗? 有光才有物体 的明暗变化。
物体的明暗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白色 灰色 黑色
简单形体上的明暗变化
物体的明暗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物体的明暗 变化还会有更复 杂的现象吗?
复杂形体上的明暗变化
物体的明暗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表 现陶 罐 的 亮釉 要注意反光的明度变 化和最亮的高光点的 位置。
玻璃物品
玻璃物品要注意 透明感,中间的地方 往往透明度高,边缘 的地方透明度低,同 时,要注意最亮的高 光点。
另外还有动物皮毛、纸张、布 料等很多不同质感的东西,感兴趣 的同学可以仔细观察,尝试表现出 物体的质感,这样你的作品会更加 生动。
物体自身颜色的深 浅也会有不同的明暗变 化和对比。
色彩作品中也存在 着强烈的明暗关系。
我们来分析一 下这件作品中那些 是白色?那些是灰 色?那些是黑色?
塔吉克新娘(油画) 1983 靳尚谊
你能试着在右边的图中指出亮面、灰面、明暗交界 线、暗面和反光吗?
有《圣经》的静物(油画) 1885 凡·高(荷兰)
课件设计制作:张炳安
这幅作品用了什么样的线 条表现明暗? 竖线、横线,还用了类似 圆圈的线条表现树叶。
这两张素描画得 怎么样?是怎样表现 明暗的?
使用交叉线是素描常用 的方法。线条排列得很整齐, 物体的立体感很强。
明暗还可以把物体的质感表现得淋漓 尽致,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金属物品
金属物品的反光黑 白对比强烈。
亮釉陶罐
这两个瓶子,哪个立体感更强?为什么?
让我们来想一想,怎样画才能表现出物体 的明暗效果呢?
竖线
点状
横线
交叉线
我们来看看画面的局部,更 多地用了什么样的线条?为什么? 更多地用了竖线。不但形象地表现了建筑物的立体感,更 体现了建筑物挺拔向上的感觉。
我们来看看这两张作品 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明暗的。 以点为主。非常细腻、精致。
作业要求: 画一画我们身边熟悉的物体。要有明 暗效果,能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如果能画出它的质感就更好了。
绘画步骤
直线起稿看比例
绘画步骤
亮面暗面要分明
绘画步骤
深入刻画立体感
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