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选择题方法
2024年【初中历史】选择题8大类型+解题技巧整理
![2024年【初中历史】选择题8大类型+解题技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a621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2.png)
2024年【初中历史】选择题8大类型+解题技巧整理选择题的类型中考历史选择题通常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
它一般由“题干”和“题肢”(也称选项)两部分组成。
所谓“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所谓“题肢”,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以单项选择为主。
历史选择题的类型有:表述型、材料型、推理型、否定型、因果型、比较型、组合型、时空型。
对选择题的解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既要了解题型,还需要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主要选择题型的解题技巧1.表述型选择题: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称肯定型选择题。
特征是:题干中常用“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提示语。
这种类型的题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的考查,一般难度不会太大。
【解题技巧】:每一道选择题题干中都会有时间、地点、主语、关键词、限定项等,考生做题时一定要先找出时空的限制项,其次抓住题干中的主语和关键词,最后看限定项的内容,若能准确找准这三个条件,再结合给出的选项,运用排除法很容易找到正确答案。
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例题1: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
这反映了清代()A.思想专制加强B.传统文化衰落C.八股取士盛行D.儒家地位提高2.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是历史材料题的扩展和延伸,一般多选取课本以外的材料,它可以是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或表格材料。
由于材料多来自课外,内容学生感觉陌生,此类型题是考生频繁出错的题型。
【解题技巧】: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根据材料内容选择答案,平时练习切忌翻书寻找答案。
频繁出错的原因是学生看不懂材料,也没耐心认真阅读材料,想凭借翻书去找到答案,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
初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教案
![初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dc491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4.png)
初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教案
一、关于选择题的特点:
1.选择题题目一般比较简洁,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
2.答案选项具有迷惑性,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
3.正确答案往往包含在问题中,只要考生仔细分析题目即可找到答案。
二、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意,明确被考查的知识点;
2.排除干扰项: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缩小答案范围;
3.综合分析选项:对剩余选项进行逐一分析,找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4.注意常识性判断: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常识性的判断来答题,例如时间线的前后顺序等;
5.题目中的关键词:有些题目中的关键词能够直接指导答案,这些关键词往往与题目中的问题紧密相关。
三、示例解题:
题目:清代对外开放政策“闭关自守”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力量不足
B.对外文化无兴趣
C.帝王不重视对外交往
D.社会稳定
解题思路:
1.对于这种考察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题目,要注重题目中的关键词“闭关自守”。
2.根据常识,清代的“闭关自守”政策是由于帝王不重视对外交往,因此答案为C。
3.排除干扰项A、B和D,因为这些选项与“闭关自守”政策的原因不符。
通过综合分析选项、注意关键词和常识性判断,我们可以很快找到正确答案。
在解答历史选择题时,考生要善于利用这些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归纳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4ce50f859eef8c75ebfb397.png)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一、选择题(具体的例题可以查看《同步解析》的例题)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或者在有小序号的题目,肯定入选的不在备选答案里的也可以排除。
(最常用的方法)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
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备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
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
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
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选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二、非选择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原则“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
“三”是指构思答题的“三个步骤”。
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最好采用“序号化”,如:(1)(2)(3)或者①②③。
(二)根据设问作答的“五字诀”──读、找、接、转、答1、读(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82921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3.png)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1、抓住关键词语,找出相关信息。
2、再读选项,找出与题意不符的。
3、注意选项中相似的概念。
4、一题多问时,要考虑题目中所问的多个问题。
5、选项中如果含有“均”等绝对化的词语,要特别注意。
二、列举题1、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2、如果没有给定范围,就仔细阅读材料,把可能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3、如果给定了范围,就在给定的范围内画出来。
4、画句子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词语,如“也”、“都”、“还”、“再”、“首先”等。
5、列举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三、材料解析题1、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词语和限制条件。
2、仔细阅读材料,找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如果问的是对材料的认识或启示,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5、如果问的是史实问题,要在材料中找出答案。
6、如果问的是年代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题目所问的年代范围。
7、如果问的是人物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人物的国籍等信息。
8、如果问的是事件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事件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9、如果问的是意义或影响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事件的意义或影响等信息。
10、如果问的是其他问题,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四、问答题1、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词语和限制条件。
2、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点准确、语言简练。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1、抓住关键词语,找出相关信息。
2、再读选项,找出与题意不符的。
3、注意选项中相似的概念。
4、一题多问时,要考虑题目中所问的多个问题。
5、选项中如果含有“均”等绝对化的词语,要特别注意。
二、列举题1、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2、如果没有给定范围,就仔细阅读材料,把可能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3、如果给定了范围,就在给定的范围内画出来。
初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初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f3cc6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d.png)
A.春秋与战国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
B.思想领域的大一统局面逐渐形成
C.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反对战争是诸子百家多的主流思想
06
舍神剑·验证法
十年磨剑
11.如图反映的是1984年山东胶县某乡妇女正在围观上 海发廊的画报。据统计,此前几年,该乡进入发廊烫 发的女性不过3人,但仅1984年一年,就有万人烫发。 这体现了()
C.重建大一统成为诸子的学术取向
D.经济模式的变化影响价值观建构
天瀑剑·放水法
1.笼统表述,泛泛而谈,大概率是对的。(前 提是与材料有关)2.条件越具体越容易错。3. 放水的词句:
(1)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 (2)XX(如认识)具有时代性 (3)XXX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情况 (4)多元互证有助于去伪存真
才能使这个国家(指中国)和世界(指帝国贬主义列强)融洽
共处。只要清王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战败倒是一个 有益的经验。”这说明巴夏礼()
A.希望中国褒能够融入世界 B.认为战争可以贬让中国屈服
C.全面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D.努力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日月剑·褒贬法
1.题干某些字词可以推测命题人的褒贬 倾向
2.正确选项和题干褒贬态度要一致
02
青干剑·排雷法
十年磨剑
批判儒家思想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伴随着传统下层文化的大力提 倡和对封建正统文化的严厉批判。改变儒家独尊一 统的旧格局,在于恢复先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 面。新文化人对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予以阐释,并 充分肯定。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让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加强
B.传播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12.175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75%
来自于田赋,而到清末田赋所占比重降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选择题+材料题)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选择题+材料题)](https://img.taocdn.com/s3/m/bbcd904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3.png)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选择题+材料题)选择题解题方法技巧指导一、选择题的重要性历史选择题的分值大,其正确率对获得高分尤为重要,成为决定考试成败的重要题型,所以说“得选择题者,得历史”。
要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必须在选择题中获得较好成绩;而要在选择题中取得好成绩,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解题技巧。
临场应试中运用一定的解题技巧,可以减少失分,提高得分率。
二、选择题的题型结构历史选择题通常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
它一般由“题干”(所给材料)和“题肢”(四个选项)两部分组成。
所谓“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所谓“题肢”,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
三、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新课标下多数选择题设置了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诸多的有效信息中,“题眼”是最为关键的。
所谓的“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比如说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一句话。
第一步,审题干,抓准“题眼”。
首先应弄清题干的主旨,明确关键语句,再分析这个关键语句的特殊性,界定解答方向。
第二步,根据题干中的“题眼”,分析选项,判断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眼”要求,是否与“题眼”有必然的联系。
第三步,验证结论。
根据“题眼”与正确选项相互印证,再结合试题和所学知识验证答案。
四、选择题的解题方法1.时间排除法:这是排除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即题目有明确时间或隐含时间信息的,首先确定此时间是否对解题有帮助,如果有,则考虑利用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备选项所述内容是否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
2.绝对词语排除法:即备选项中有过于绝对的说法(如全部、都、完全、彻底和均等字眼)一般是错误的,但我们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含有“彻底”这样字眼的选项都是错误的,而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后再决定是否排除。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f92e4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a.png)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 8 条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1. 哎呀呀,一定要先认真读题呀!就像走迷宫前先看清地图一样。
比如题目说“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什么什么”,那你就得仔细琢磨每个选项呢。
2. 别着急选答案啊,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好比挑苹果,得看看哪个没坏呀。
像有时候会有那种特别相似的选项,就得小心陷阱啦。
3. 注意关键词啊喂!这就好比在大海里抓住那根救命稻草。
比如说提到“第一次”“转折点”这些词,肯定很重要呀,得特别留意。
4. 知识要融会贯通呀!历史可不是孤立的哟。
比如学到唐朝的文化繁荣,那就要联想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呀,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和答题了。
5. 哎呀呀,遇到不会的可别慌哦!你就想,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嘛。
然后利用排除法,说不定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啦,就像排除掉坏苹果,剩下的可能就是好的啦。
6. 要对历史时间轴很熟悉呀亲!就如同你熟悉回家的路一样。
比如问你某个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你得马上能定位呀。
7. 大胆猜测有时候也不错哦!别小瞧了自己的直觉呀。
就像你感觉今天会下雨,有时候真的就会下呢,说不定猜着猜着就对了呢。
8. 做完一定要检查检查呀!可不能虎头蛇尾呀。
看看自己选的答案是不是真的符合题意呀。
总之啊,做初中历史选择题可不能马虎,要认真细心,多动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初中历史考试答题技巧(详实)
![初中历史考试答题技巧(详实)](https://img.taocdn.com/s3/m/777293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8.png)
初中历史考试答题技巧(详实)一、选择题(多问自己凭什么选这个答案)1、直接选择(识记型题目)2、排除法(①选项是否正确②选项与题目是否有关③最优解)注意:要找准时间,找准关键词二、材料题(一)做题基本步骤1、先看题目:①有几问?②题目问什么?③要从哪个材料里找答案?④分值如何?(通过分值来判定答案有几点,正常情况下,每个得分点的分值是整数;每个得分点1分或2分的最为常见)2、再看材料(从材料里找答案;如果材料没有答案或找不到答案就从课本里找)3、分点作答(答:①、、、②、、、③、、、)(二)注意要点:1.根据分值判断答题要点(启示题最好再多答1-2个点以确保得分):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略一点;不能置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也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片言只语。
2.根据问题的单复数描述判断答题要点(列举题如是问有“哪些”至少要答2个点)3.主观性问题宁可多答,绝不少写(历史阅卷按点给分。
如出现不确定的答题要点时,应该答在卷上争取得分,但须注意避免无条件的罗列和重大事实错误)4.标志性事件请勿“画蛇添足”(答某一事件的标志时,一般严谨的答法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如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但当题目没有明确要求时,记不准确的要素请不要答)5.若题目是“依据材料分析、概括”“依据材料概括提炼”等,应尽量不抄原文,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原文意思;但是只要没有出现“不得引用原文”,正常情况下均可使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三)答题规范(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1.分点列条作答(严禁“段落式”答题);注意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2.题中有“分别”的要求,要标示清楚所答的是哪个内容;问什么答什么,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的回应,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3.严禁在答案中出现“图示”性质的写法,必须用文字表示;4.专有名词必须特别注意书写规范,严禁简写(如“半殖半封”);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的语言,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语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初三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初三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03d17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4.png)
初三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在初三历史考试中,选择题通常是占据大部分分数的一部分。
为了在历史选择题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初三历史选择题答题过程中常用的技巧:1. 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在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确保理解题目的要求。
有时候选项中会有干扰性的信息,需要排除这些干扰项,选择正确的答案。
2. 排除错误选项有些选项可能是明显错误的,可以通过排除这些错误选项来增加选择正确答案的几率。
通常可以通过对题目进行逻辑推理,排除与历史事实或概念相违背的选项。
3. 注意关键词在选择题中,关键词往往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定位正确答案。
4. 多做历年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可以熟悉历史选择题的出题规律和考点,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做题时要注意总结错题经验,反复练习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5. 理解历史概念要想在历史选择题中取得好成绩,必须理解历史概念。
熟悉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答选择题。
6. 注意题目结构有些选择题可能会带有一些特定的结构,比如“以上哪项说法正确”的题型。
在遇到这类题目时,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7. 深入思考在答题过程中,要多思考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善于进行历史思辨。
通过深入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选择正确答案。
以上是初三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的一些建议,希望考生在备考历史时可以加以应用,取得优异的成绩。
历史是一门有趣且充满智慧的学科,通过努力学习和提高答题技巧,相信大家都能在历史学科上获得不错的成绩。
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初中
![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74820b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8.png)
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初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初中学校的必修科目。
在历史课上,老师会布置选择题作业,而选择题是历史课考试的一部分,因此熟练掌握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一、了解历史知识点了解历史知识点是历史选择题的基础。
在答题之前,要认真学习历史课本,掌握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影响等。
这样做可以在答题时更加准确地理解题意,提高正确率。
二、注意选项的差异历史选择题的选项往往非常相似,只是在某些关键词或细节上有所区别。
所以,仔细阅读选项,注意选项的差异,尤其是含义相似的词汇,一定要认真辨别,不要轻易作出选择。
三、理解题干的含义题干是历史选择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答题者要仔细阅读,理解其含义。
一些历史选择题的题干相对较长,且问题隐藏在其中,因此需要认真揣摩题干的内容,理解其中的历史意义,正确回答问题。
四、注意历史事件的联系历史选择题的选项之间可能存在联系,需要考生在答题时留意。
一些历史事件可能会相互影响,因此在答题时要学会联系历史事件。
可以根据这些联系作出正确的选择。
五、细心认真,避免粗心失误历史选择题的选项极其相似,需要答题者细心认真。
一些题目的分值往往较高,一旦出现粗心失误,就会影响答题者的成绩。
因此,在答题时一定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避免粗心失误。
六、运用排除法历史选择题的难点在于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之间的微妙差别。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排除法,将不可能的答案排除,留下正确答案。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常识和历史知识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
总之,掌握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考试成绩,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内容。
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要勤奋用心,认真学习历史知识点,多做历史选择题,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提升自我能力,让历史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e75a04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7.png)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1、因果关系型选择题(1)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
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2)审题方法: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2、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
解法: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例题: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3、最佳型选择题(又称程度选择题)这类题难度较大,一般是从原因,性质、目的、作用等方面出题。
其特点是提供的选项都有一定道理,但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称为最佳选项。
它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阐释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高度概括能力。
回答时注意依据题干要求,分析题干与选项之间的逻辑思维关系,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确定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4、排序型选择题特点:即把打乱了顺序的事件按一定的要求(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例题:下列远古居民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北京人②半坡原始居民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炎黄联盟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初中历史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d633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7.png)
f5p s fI0s初中历史选择题,按照题目的形式可以分为表述类、推理类、否定类和材料类。
其中,材料类选择题又可以分为文字材料类、图片材料类和表格材料类。
掌握各种类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历史学科成绩。
一、表述类选择题表述类选择题是初中历史学科各种测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表述类选择题的题干通常比较简短,并且在题干中常出现标志性词语,如“性质”“内容”“特点”“标志”“开始”等。
这类试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的概念是其基础性的和核心性的内容,包括历史朝代顺序、历史人物的成就及贡献、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影响等。
学生只有牢固掌握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科成绩。
例1.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能够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解析:此题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题干中给出的时间关键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能得到开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江南地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这是江南地区本身环境的优越性;第二,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支持,这是劳动力和技术对生产的影响;第三,统治者重视经济建设,调整统治政策促进江南地区开发,这是政策对江南地区开发的促进;第四,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安定,这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虽然四个选项都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但应选出最主要原因,即劳动力和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最大,故本题选A。
解题方法:学生在做这类表述类选择题时,首先要关注题干中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限定条件和关键词,然后再定位句子的主语并结合题目所给出的四个选项,灵活运用排除法。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c6f1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2.png)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和方法包括:
1. 选择题:
(1)审题方法:一审选择范围,明确题目要求;二审中心内容,明确考察意图;三审选项内容,辨析正误。
(2)排除法:时间排除法、绝对词语排除法、说法错误排除法、无关选项排除法。
(3)抓准“题眼”,快速推断谨慎选:第一步,审题干,抓准“题眼”;第二步,根据题干中的“题眼”,分析选项;第三步,验证结论。
(4)定时空、明关键、题干选项对照选:第一步,定时空、明关键;第二步,题干选项对照。
(5)找准突破口,删繁就简稳准选:第一步,审标点——快分层;第二步,审转折——知重点;第三步,审出处——明主题。
2. 主观题:
(1)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考察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将题目转换为所学内容进行回答。
(3)注意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按照问题的顺序进行回答。
(4)回答问题时要清晰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或长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5)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细节,避免出现错别字或语法错误等问题。
以上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在历史考试中更加准确地答题,提高考试成绩。
初中历史选择题技巧
![初中历史选择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6fd111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9.png)
初中历史选择题技巧初中历史选择题技巧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我们大家在学校里都要接触的一门学科,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历史选择题。
虽然选择题看似简单,但是要想拿到高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初中历史选择题技巧。
一、理解题干要求对于每一道历史选择题来说,我们必须先仔细看题干,因为这是我们解答问题的重要前提。
在看懂题干之后,我们要明确这道题的要求,是在考查我们的史实知识,还是在考查我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对于史实知识的考点,我们需要明确我们已经掌握的常识,以及本题中具体考察的内容;对于分析和推理能力的考点,我们要善于发掘题干中的语言信息,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
二、分清正误观念历史学科是一门探究过去的学科,很多时候,我们难免会有“顺史者昌,逆史者亡”的想法,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必然呈现出一种单向度的发展趋势。
但是,在历史中,事情往往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我们在回答历史选择题的时候,要学会分清正误观念,正视历史事实,正确把握历史变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对于“封建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万恶之源吗”的问题,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封建制造成的一切问题,而应该看待封建制度的历史进程和其作用。
三、重视知识点串联可以说,历史学科是一门知识点极其繁多的学科,在解答选择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强化知识点的串联性。
可以通过试题解析、知识点总结和模拟题练习等方法,拓展我们的知识量,打好“底板”。
同时,我们还要提高知识点的密度,学会把不同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构建知识点雷达图,形成知识点之间的依存关系,使之更加系统、完整。
四、注重分类讨论在解答初中历史选择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既有意思、又有意犹未尽的文化现象或历史事件。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题目时,我们不能急躁、浮躁,我们需要耐心仔细、认真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
五、反复验证正确的答案是不是一步到位得到的呢?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答案的得出过程需要反复验证。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e7a828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d.png)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导言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们来说往往是一个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科。
其中,选择题作为历史考试的常见形式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思路和技巧,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应对历史选择题。
分析问题在解答历史选择题时,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目,并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理解题目的要求,确定题目涉及的历史时代、事件、人物等,这有助于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选择。
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对于解答选择题至关重要。
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
通过深入学习,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能更好地解答历史选择题。
利用上下文线索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来推断答案。
例如,在题目中提到某个历史事件的背景或发生时间等细节,我们可以回忆相关知识,利用已知信息进行推理,找到正确答案。
多做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是复习的好方法,也是掌握选择题技巧的重要途径。
通过做历年真题,我们可以熟悉历史选择题的题型和出题思路。
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题目模式,例如对比题、因果题、判断题等,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注意选项中的关联性在解答选择题时,我们要注意选项之间的关联性。
有时候,选项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或对立的关系,这可以帮助我们缩小答案范围,提高猜对的概率。
通过观察选项中的关联性,我们可以更有把握地选择正确的答案。
注意排除法与其他科目类似,排除法也是解答历史选择题的有效方法。
当我们对某个问题不确定时,可以先排除一些明显错误或不合理的选项,然后再在剩下的选项中进行选择。
这样可以提高猜对的概率,并且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注意细节问题历史选择题往往涉及到大量的细节知识,因此我们在解答时要特别注意细节问题。
有时候,一些看似不太重要的细节可能成为题目的关键。
所以,在复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学习和理解一些重要细节。
总结解答历史选择题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技巧和知识,而且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科目的选择题。
初中历史 选择题、材料题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 选择题、材料题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8c17c976a20029bd642d2d.png)
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1、划关键词:时间(朝代、最早)、地点、人物、事件、民主、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科技、符合、不符合……
2、注意特殊的标点符号:……;:“”。
的用法
3、看最后一句问什么?(注意是否有前提条件,例如:“从国家方面”;“世
界方面”“从人类社会进步方面,谈……作用)
4、排除法(一般可排除两选项,如果剩下的两个选项没法选择,请带着选项
重新读题,在材料中找证据)
5、如果材料看不明白,先看选项,选项会有提示
二、材料题的解题方法
1、可先看问题再看材料,注意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确定历史事件
2、材料题类型
(1)从材料指出:一般答案在材料,可直接抄,但如果句子长,就要有选择地抄,不可全抄
(2)从材料概括:一般来说,材料有提示,但要概括材料中心意思,如果概括出来的答案跟提纲某名话意思一样,用提纲的话答,或者材料+
提纲
(3)根据所学并结合所学知识:答案一般是:
材料+提纲
(4):“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启示)”。
(结合材料,道理+做法)总结:一般来说答案有四种:
(1)答案在材料
(2)答案在提纲
(3)答案:材料+提纲
(4)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事件+内容或影响等)
注意: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1、分点答
2、按提问顺序答
3、如果问“原因”“影响”“结果”,那么答题时一般要先写事件,即:事件+
原因
事件+影响(结果)。
初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fa18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1.png)
初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历史是一门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
地理解当下和未来。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选择题,需要根据题目内容做出正确的选择。
下面将介绍一些解决初中历史选择题的方法。
注重问题关键词
在解决历史选择题时,首先要注重题目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往往会指导我们找
到正确答案。
例如,如果题目问到某个历史事件的具体日期,那么我们需要通过关键词来确定时间范围并做出选择。
熟悉历史时间轴
了解历史时间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从而在解
题时做出更准确的选择。
可以通过制作时间线、总结历史事件的顺序和时间跨度等方法来加深对历史时间轴的理解。
多维度思考问题
有些历史选择题可能会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考察我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时,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并综合不同信息做出选择。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并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多做历史练习题
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通过做历史练习题来加强对历史知识
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在真正的考试中更加游刃有余地解决选择题。
多向老师请教
如果在解决历史选择题时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请教。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可以针对不同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初中历史选择题,提高历史学
习的效率和成绩。
历史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希望大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进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热爱。
初中历史选择题怎么做
![初中历史选择题怎么做](https://img.taocdn.com/s3/m/77ee62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f.png)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一、引言初中历史选择题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解题技巧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答初中历史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解答选择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
在阅读题目时,可以先扫一眼选项,再根据选项的内容有目的地阅读题目,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关键词、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常常对解答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在阅读选项时,要将四个选项都读完,不要草率地就选择了一个。
三、排除法当我们对题目不确定时,可以通过排除法来提高正确率。
首先,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掉。
如果有两个选项类似,可以将它们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并通过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来选择正确答案。
有时,选项中会有一些干扰性的内容,我们要学会将这些干扰项排除掉,集中精力选择正确答案。
四、考虑上下文语境历史选择题通常是通过一段文字来提问的,我们要将问题看作是这段文字的延伸,将题目和选项放到文章的整体语境中去理解。
要通过理解文章的脉络和上下文,从而更好地把握题目的背景和考点。
通读文章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从而更有把握地选择出正确答案。
五、回归题目本身在解答选择题时,我们有时会被复杂的背景知识所干扰,忽略了题目本身。
因此,我们要回归题目本身,理清题目的逻辑关系。
有时候,题目的答案就在题干之中,我们只需要仔细读懂题目,选出合乎逻辑的答案。
六、多做练习熟能生巧,做选择题也是如此。
多做一些历史选择题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熟悉题型,并逐渐掌握解题技巧。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在做练习题时,要认真分析自己每道题的解答过程,找出解题中的错误和不足,总结归纳解题经验,这样就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
结论通过以上几点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解答初中历史选择题。
解答选择题时,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熟悉上下文语境,用排除法进行思考,回归题目本身,多做练习,都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初中历史怎么做题
![初中历史怎么做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fbe9f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6.png)
初中历史怎么做题问答初中历史解题技巧一、单项选择题•直选法–如果对历史事实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可以直接选择正确答案。
例如对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时,看到题目就能迅速得出答案。
比如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哪个”,知道是夏朝就可直接选择。
•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来确定答案。
比如题目中描述的是关于古代中国农业方面的内容,而某个选项是关于古代西方商业的,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
例如在一道关于唐朝经济繁荣原因的选择题中,选项里出现“欧洲新航路开辟促进唐朝商业发展”,这明显不符合史实,可排除该选项。
•推理法–分析选项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例如在关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关系的题目中,根据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推理,判断选项的合理性。
像一战后德国受到诸多限制,那么在关于德国当时国际地位的题目中,与这种情况相悖的选项就可以通过推理排除。
二、问答题•从多方面答题–从大到小:例如在回答关于某场战争的影响时,可以先从世界格局的大方面入手,再分析对交战双方国家的影响,最后涉及到对交战国内部不同阶层的影响。
如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先阐述它对世界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多极化的影响,再分析对协约国和同盟国的不同影响,最后讲到对各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等不同阶层的影响。
–从国内到国外:比如在分析一个国家某项政策的意义时,先讲对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再讲述对国际社会的意义。
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例,先论述对中国国内区域发展、产业升级等意义,再阐述对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以及对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的意义。
–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意义方面答题:在回答某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时,可以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例如,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政治上加强了北魏的中央集权,经济上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文化上推动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宗教上佛教得到进一步传播,民族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选择题题型特点及解题技巧
历史选择题通常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准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
它一般由“题干”(所给材料)和“题肢”(四个选项)两部分组成。
所谓“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所谓“题肢”,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准确项和干扰项。
一、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
(1)特点:两种形式
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
二是在“题干”中实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
例题:1.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涵义是指( D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兴起了一批思想家、艺术家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2)解法: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准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二、否定型选择题(又称逆向选择题),亦称逆向选择题。
(1)特点: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准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
例题2.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B )
A. 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B. 人工取火御寒
C. 过着群居生活
D. 使用打制石器(2)解法: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②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能够先假设此选项准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实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三排序型选择题。
(1)特点:即把打乱了顺序的事件按一定的要求(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排列出准确的顺序。
例题3.下列远古居民出现的顺序排列准确的是:(D)
①北京人②半坡原始居民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炎黄联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
(2)解法:首先可采用逐个序号判断法解答,以时间先后,人物、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即可得出准确答案。
其次还可采用首尾判断法解答,找出最先(早、快)、最后(晚、慢),确定准确答案。
四比较型选择题。
(1)特点:题干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相同”、“不同”、“新特点”、“新变化”、“继承了……”、“发展了……”等。
例题4.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B )
A.摆脱了经济危机B.恢复了国家经济C.巩固了民主政权D.巩固了工农联盟(2)解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实行综合判断。
五因果型选择题。
(1)特点: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实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
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例题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自北向南逐渐南移的主要原因是:(D)
A.统治者调整政策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南方贸易发达D.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2)审题方法:一是要准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3)解答方法: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
②使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有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有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
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六时空型选择题。
(1)特点:它是在题干中设置一定的条件,要求选择出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等。
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时间的推算,包括公元纪年的推算和世纪的推算的识记,再现认知历史事件水平。
例题6.2010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两位的是“上海世博会”“给力”,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A)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2)解法:一般注重平时熟练掌握,对重要历史年代、历史地图等时空概念的记忆,增强强化训练。
七材料型选择题。
(1)特点: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
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实行选择。
(2)解法:
①文字型材料选择题
例题7.“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 A )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
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
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
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
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教材“挂钩”,借助教材知识实行选择。
②表格型材料选择题例题8.读下表: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从表中能够看出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 )
A.首先爆发于美国 B.范围特别广C.持续时间特别长 D. 破坏性特别大
对于表格型的材料选择题,首先要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中数字反映的问题,再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所学内容,确定准确的选项。
③图片型材料选择题
例题9.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下图中的( A )
图片型材料选择题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的图片为依托,综合性地考查了多项水平,既有图片的处理水平,也有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的水平,对考生理解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
解答这类选择题,对图片要“三看”:
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
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
对被选项要“三思”:
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
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
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
八水准型选择题。
(1)特点:水准型选择题中的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但这些备选择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水准关系”。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主要”、“重要”、“最主要”、“最重大”、“最……”等。
例题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统治者施行仁政B.社会比较稳定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D.自然条件优越
(2)解法:水准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有:
①史论结合分析法。
应用于以具体的历史事件设计的命题,如某重大事件的主要目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重大影响等,根据试题的内容,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实行分析,通过将具体的史实同基本理论相结合实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选项,即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②具体特征分析法。
应用于考查基本历史理论的命题,或者某一阶段、历史时期社会特征的命题,在做题时要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实行针对性的分析,得出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规律性内容,即用史实证明理论。
做好水准型选择题不但应掌握上述方法,在平时复习时还要注意对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挖掘,提升知识迁移水平,增强历史理论的学习,并将史论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方法,形成准确的历史思辨水平。
▲九、做错选择题的“十种表现”: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4.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5.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6.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水平欠缺7.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水平欠缺8.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9.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10.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