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回复及再结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复:冷变形金属在低温加热时,其显微组织无可见
变化,但其物理、力学性能却部分恢复到冷变形以前 的过程。
再结晶:冷变形金属被加热到适当温度时,在变形组
织内部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粒逐渐取代变形晶粒,而 使形变强化效应完全消除的过程。
2、显微组织的变化
冷变形金属组织加热温度及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回复阶段:纤维组织仍为纤维状,无可见变化; 再结晶阶段:变形晶粒通过形核长大,逐渐转变为新的无畸 变的等轴晶粒; 晶粒长大阶段:晶界移动,晶粒粗化,达到相对稳定的形状 和尺寸。
ln( P P0 ) A exp( Q )t C RT
(6)
(3) 回复的动力学方程
积分得:
ln( P P0 ) A exp(
Q )t C RT
(6)
若在不同温度下回复退火,让性能达到同一P值时,所需时间显然是 不同的,对式(6)取对数,可得
ln t
Q 常数+ RT
低温回复 :回复的机制主要是过剩空位的消失,趋
向于平衡空位浓度;
中温回复 :主要机制是位错滑移,导致位错重新组
合,异号位错会聚而互相抵消以及亚晶 粒长大,位错密度降低;
高温回复 :回复是机制包括攀移在内的位错运动和
多边化,以及亚晶粒合并,弹性畸变能 降低。
回复机制
温 度 回复机制 1、点缺陷移至晶界或位错而消失 低 温 2、点缺陷合并 1、缠结中的位错重新组合 中 温 2、异号位错互相抵消 3、亚晶粒长大 1、位错攀移和位错环缩小 高 温 2、亚晶粒合并 3、多边化
dt
P P KCp 0
dC p d ( P P0 ) K dt dt
(1) (2)
(3) (4) (5)
dC p
AC p exp(
Q ) RT
d ( P P0 ) Q KC p A exp( ) dt RT
d ( P P0 ) Q A exp( )dt P P0 RT
三、再结晶
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无畸变的新晶粒 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经过再结晶,性能可恢复到变形以前的完全软化状态
再结晶过程示意图
1、再结晶形核长大机制
再结晶过程是通过形核和长大来进行的, 但再结晶的晶核不是结构不同的新相,而 是无畸变的新晶粒核心,它们是由大角度 界面所包围的。其形核机制主要有两种: 一是亚晶粒粗化的形核机制;二是原有晶 界弓出的形核机制。
1 exp(kt n )
式中,n、k均为系数 ,可由实验确定
影响因素: ①变形程度增加,则 和G增大, N 再结晶孕育期和整个再结晶 古城的时间都缩短; ②退火温度升高, 和G都增大, N 所以,再结晶速率加快; 实验 ——计算 ③溶解于合金中的杂质或合金 元素,一般都降低再结晶速 数 率; 分 ④第二相对再结晶动力学影响 积 比较复杂,当第二相很粗时, 体 会提高再结晶速率;当第二 晶 相极细时,会降低再结晶速 结 率; 再 ⑤再结晶前的回复过程会使储 能减小, 降低,再结晶速率 减慢; N 时间/s ⑥变形金属的原始晶粒粗,再 结晶时 低,再结晶速率较慢。 铝在350℃的等温再结晶动力学曲线
回复与再结晶的用途: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金属高温 强度调整等。 本章重点:转变过程三个阶段中的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及 主要影响因素
一、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与性能变化
本节主要内容:
1.回复wenku.baidu.com再结晶定义 2.显微组织变化 3.性能变化 4.储存能变化
1、回复与再结晶定义
对经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再进行加热,通常称为“退火”, 其目的是为了恢复与提高金属的塑性。当退火温度达到一 定时,金属的性能可以完全恢复到冷变形以前的状态。
(1)、亚晶粒粗化的形核机制
一般是发生在冷变形度大的金属。
亚晶合并形核,适于高层错能的金属。
过程:位错多边化→回复亚晶→形核
(a)
(b)
亚晶合并形核示意图
(c)
(a)
(b)
(c)
亚晶合并形核示意图
上述过程的具体描述是相邻亚晶粒某些边界上的位错, 通过攀移和滑移,转移到这两个亚晶外边的亚晶界上 去,而使这两个亚晶之间的亚晶界消失,合成为一个 大的亚晶。同时,通过原子扩散和位置的调整,使两 个亚晶的取向变为一致,如图(a)所示。合并后的较大 亚晶的晶界上吸收了更多的位错,它逐渐转化为易动 性大的大角度晶界,这种亚晶就成为再结晶晶核。
(3) 亚晶粒的合并
在回复阶段,很多金属(Cu、Al、Zr)中相邻的两亚晶粒会相互合并 而长大,如下图所示。它可能是通过位错的攀移和位错壁的消失, 从而导致亚晶转动来完成的,合并之后,原来的亚晶界消失,两 个亚晶的取向趋于一致。
(a)
(b)
(c)
(d)
总结:回复机制是空位和位错通过热激活改变了它们 的组态分布和数量的过程。
(2) 回复动力学特点
回复过程没有孕育期,随着退火的开始进行,发生 软化; 在一定温度下,开始变化快,随后变慢,直到最后 回复速率为零; 每一温度的回复程度有一极限值 ,退火温度越高, 这个极限值也越高,而达到此极限所需时间则越短。 回复不能使金属性能恢复到冷变形前的水平。
(3) 回复的动力学方程
(3)、再结晶长大
驱动力:畸变能(整体)
长大
方式:晶核向畸变晶粒扩展,直至新 晶粒相互接触 注:再结晶不是相变过程
2、再结晶动力学
再结晶动力学决定于形核率 N 和长大速率G
3 3 1 exp( NG )
3
为已再结晶的体积分数;τ为退火保温时间。
这一公式被称为johnson-Mehl(约翰逊-梅厄)方程。是描述一般 成核、站嘎的固态相变和液体金属结晶的相变动力学公式。 由于johnson-Mehl公式中,假设了 和G不随时间变化的,因 N 此,用上述公式描述再结晶动力学并不严格。Avrami(阿弗瑞 米)提出了如下修正公式:
材料的回复、 再结晶与热加工
主要研究内容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性能变化的特点 回复
再结晶
晶粒的长大
金属的热加工
超塑性
概 述
热量(散失) 机械功(塑性变形) 晶体内部缺陷→金属处于不稳定的 高能状态→ 有向低能转变的趋势
转变的三个阶段: 回复 (recovery) 、 再结晶 (recrystallization) 和晶粒长大(grain growth)
设P为冷变形后在回复阶段发生变化的某种性能,P0 为变形前该性能 的值,△P为加工硬化造成的该性能的增量。 这个增量△P与晶体中晶体缺陷(空位、位 错)的体积浓度Cp成正比,即
在某一温度进行等温回复过程中,晶体 缺陷的体积浓度将发生变化,伴随着性 能P也发生变化,其随时间的变化率为 缺陷的变化是一个热激活的过 程,假设其激活能为Q,则 将(2)代入(3)中 将(1)代入(4)中 积分得:
(7)
从lnt-1/T关系可求出激活能,利用对激活能值的分析可以推断回复的 机制。
2、回复时的亚结构变化与回复机制
(1) 多边化
若将一单晶体经弯曲变形后在不同温度下回火,这个单晶就会变 成若干无畸变的亚晶粒。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a) 多边化过程示意图
(b)
经弯曲变形的单晶体沿平行的滑移面散乱的分布着过剩的正 刃位错,此时晶体中的弹性畸变较大,如图(a)所示。 若将此晶体加热,则滑移面的刃型位错通过滑移和攀移,沿竖 直方向排成有规律的位错壁,即成为小角度倾斜晶界,如(b) 所示。 此时,单晶体被位错壁分割成几个位向差不大的亚晶粒,亚晶 粒内的弹性畸变能大大减少,显然这是一个能量降低的过程。 由于这个连续弯曲的单晶经回复退火后变为多边形,故称此过 程为“多边化”。 (a) (b)
测量再结晶温度的方法:
金相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温度退火的试样,以出现第 一颗新晶粒的温度为再结晶的起始温度。 硬度法:测定不同退火温度的试样的硬度值,作出硬度-退火 温度曲线,以硬度值开始突然急剧下降的温度为再结 晶的起始温度。 某些金属和合金的再结晶温度近似值
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
a) 变形程度:随着变形的增加,储存能增多,提高了 和G,再结 N 晶温度降低,并逐步趋于一稳定值; 例1:纯Zr,当面积缩减13%时,557℃完成等温再结晶需40h,当 面积缩减51%时,557℃完成等温再结晶需16h。 例2
3、性能变化
(1) 力学性能: ① 回复阶段:强度、硬度略有 下降,塑性略有提高; ② 再结晶阶段:强度、硬度明 显下降,塑性明显提高; ③ 晶粒长大阶段:强度、硬度 继续下降,塑性继续提高, 晶粒粗化时严重下降。
(2) 物理性能: ① 密度:回复阶段变化不大,再结晶阶段急剧升高; ② 电阻:由于点缺陷密度下降,电阻在回复阶段明显下降。
(2)、原有晶界弓出的形核机制
一般是发生在形变较小的金属中。
变形不均匀,位错密度不同。
能量条件:
2 Es L
Es:单位体积变形畸变能的增量 σ:晶面能 L:球冠半径 变形程度较小时,金属的变形不均匀,各晶粒的位错密度不同, 原有晶界两侧的胞状组织粗细各异。退火时在原来的大角度晶界 中可能有一小段突然向位错密度大、胞状组织细的一侧弓出,并 形成一小块无位错区,此区域成为再结晶晶核。
4、储存能变化
储存能:存在于冷变形金属 内部的 一 小部分 (2%~10%) 变形功。
弹性应变能(3~12%)
储存能存在形式 位错(80~90%) 点缺陷 储存能的释放:原子活动能力提高,迁移至平衡位置,储存能 得以释放。
二、回复
本节主要内容: 1.回复动力学 2.回复时的亚结构变化与回复机制
3、回复退火的应用
主要作用是去应力退火,使冷加工硬化后的金属一方 面基本上保持加工硬化状态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使
内应力消除,以稳定和改善性能,减少变形和开裂,
提高耐蚀性。
三、再结晶
本节主要内容: 1.再结晶形核长大机制
2.再结晶动力学
3.再结晶温度
4.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及再结晶全图
5.再结晶织构 6.退火孪晶
亚晶粒长大形核,适于低层错能的金属。通过亚晶合并 和亚晶长大,使亚晶界与基体间的取向差增大,直至形 成大角度晶界,便成为再结晶的核心。
(a)
(b)
亚晶长大形核示意图
(c)
具体过程:变形后的亚晶组织中,有些位 错密度很高,同号位错过剩量大的亚晶界 与它相邻的亚晶取向差就比较大。退火时, 这种亚晶界很容易转变成为易动性大的大 角度亚晶界,它就可能向变形区弓出“吞 食”周围亚晶而成为再结晶核。
多边化过程示意图
(2) 胞状组织的规整化
以冷变形5%的纯铝多晶体在 200℃回复退火时亚组织变化 为例,分析其回复时亚结构的 变化及回复机制
(a) (d) (b) (c)
1) 金属经过塑性变形后存在胞状组织,其胞壁位错密度很高, 位错缠结相当宽(如图(a)所示)。在回复过程中,这种变形后的 胞状组织将发生变化。
2) 在回复初期,首先是过剩空位消失,胞状组织内的位错被吸 引到胞壁,并于胞壁中的异号位错相互抵消,使位错密度降低, 而且位错变得较直,较规整,如图(b)所示。 3) 回复继续进行时,胞内变得几乎无位错,胞壁中的位错缠结 逐渐形成能量较低的位错网,胞壁变薄,且更清晰,单胞有所 长大,如图(c)所示。此时,胞状组织实际上就是亚晶粒。 4) 随着回复的继续进行,亚晶粒继续长大,亚晶界上有更多的位 错按低能态的位错网络排列,如图(d)所示。 总结:材料冷变形程度越大,回复退火温度越低,最后获得亚晶 粒的尺寸越小。
● ●
●
●
●
●
●
●
●
N
3、再结晶温度
再结晶温度:能够发生再结晶的温度称为再结晶温度。再结晶温 度包括再结晶起始温度和再结晶结束温度,它是一个由很多因素 影响的不确定的物理常数。 再结晶温度:经严重冷变形(变形量>70%)的金属或合金,在1h内 能够完成再结晶(再结晶体积分数>95%)的最低温 度。是一个较宽的温度范围。 经验公式:高纯金属:T再=(0.25~0.35)Tm 工业纯金属: T再=(0.35~0.45)Tm 合金: T再=(0.4~0.9)Tm 注:再结晶退火温度一般比上述温度高100~200℃。
3.回复退火的应用
1、回复动力学
(1) 回复的动力学曲线
二、回复
如图表示同一变形程度的多晶体铁在不同温度退火时,屈服应 力的回复动力学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剩余年个百硬 化分数(1-R)。
m r R m 0
式中 m、 r 、 0 分别表 示变形后、回复后及 完全退火后的屈服应 力。显然,R越大, 表示回复阶段性能恢 复程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