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优秀导学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优秀导学案

《卖油翁》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3.体会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明晓道理重难点学习目标23前置预习1.自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全文,整理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3.搜集整理欧阳修有关情况和写作背景。

课堂流程环节学习内容学法指导一学习目标1.目标先明确2分钟明确目标,圈出关键词二自主学习2独学10分钟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自矜()家圃()睨之()忿然()杓()酌油()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自矜()释担()睨之()颔之()忿然()轻吾射()但手熟尔()()杓()沥()遣之()学生自己做,检测学生的自学预习情况组长组织检查,纠错,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尔安敢轻吾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查找资料:①唐宋八大家②欧阳修5.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对学15分钟活动一:读书达人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语速适中。

步骤:齐读;小组评价课前朗读情况;自由诵读。

活动二:翻译高手要求:翻译准确、简洁,语句通顺连贯。

步骤:各组代表翻译指定语句(一人标注重点词语、解词,一人翻译句子,其余组员检查是否正确);各组选派代表给其他小组纠错;老师罗列重点词语,共同解释,齐读。

明确作者的感情变化后,更能读出感情结合作者写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4.群学10分钟活动三:故事大王要求:生动——依据原文,绘声绘色。

步骤:脱离注释尝试复述;添加细节给故事润色。

活动四:最佳演员、评论员要求:揣摩人物心理、性格,真实生动地再现故事。

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发现、解决问题步骤:小组代表表演故事(版本:原生态版、续写版、网络版,版本小组自选;组员评价,在文中找出语句作依据并分析;小结: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①陈尧咨的态度如何?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②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是什么?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③你对文中的两个人有何看法?活动五:小小思想家1.学了本文,你明白了哪些道理?2.拓展:在生活或学习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请以“谦虚”为主题写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三达标检测5.达标检测5分钟1.《卖油翁》作者是_______,北宋著名______家。

《卖油翁》导学案0001

《卖油翁》导学案0001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宣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温故互査】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 ,他是_______ 朝_______ 家、 __________ 家,号________ ,晚年又号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2.给加列加点宇注音尧咨 ____________ 自矜_________ 家圃_______________ 睨之___________ 念然__________ 覆其口 __________ 颔之_________ 酌油_______________ 遗之___________ 沥之__________ 3.解释词语的意思善射 ____________ 自矜_______________ 尝_______________ 睨_____________释担 _________________ 但微颔______________ 念然_______________ 酌油______________ 因 _________ 惟_________ 遗 _____________【设问导读】1.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渎准宇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宇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请同学宣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4-精渎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什么道理?(2)文中出现丁哪两个人物?哪个才是主要人物?(3)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4)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5)卖袖翁有什么特长?他对待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态度?(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誇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导学案范本

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导学案范本

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导学案范本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卖油翁》中出现的文学常识;
2.掌握《卖油翁》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3.理解文章内容,明确文章主旨。

二.创作背景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

吉州永安人。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等。

《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本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三.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结合注释理顺内容,明确主旨。

2.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3深入研读
1.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的神态变化,其实是其对待卖油翁态度的变化,思考陈尧咨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分析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形象
康肃公:自我炫耀、趾高气扬
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
4演练方阵
拓展阅读《郑人买履》:。

七年级下册语文 卖油翁公开课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 卖油翁公开课导学案

卖油翁【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复习作者和字词解释。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一、课前检测1、填空,完成下列题目。

①欧阳修:北宋家、家。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自号晚年又号。

谥号文忠。

②唐宋八大家;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辙、和曾巩。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自矜.()睨.之()颔.之()忿.然()酌.油()沥.之()遣.之()3、连线题,完成下列题目。

①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释担而立连词,表转折,可是久而不去连词,表修饰,“着”而钱不湿连词,表顺承,可不译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地”②解释下列“之”字,并说出用法。

睨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代词,指葫芦以我酌油知之代词,陈尧咨射箭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卖油翁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二、分组讨论:试分析一下陈尧咨和卖油翁这两个人物形象。

陈尧咨(善射)卖油翁(善酌)神态语言动作陈尧咨:卖油翁: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当堂检测1、课文主要写了和两个场面。

2、陈尧咨看待自己射技的句子是、、这些句子表现了陈尧咨的态度。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五、拓展延伸在我们生活中,熟能生巧的例子还有很多,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你想起了哪些名言警句?。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4、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2、难点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启示。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 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文学常识(1)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

“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小说”则是指笔记小说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之()颔之()忿然()酌油()沥之()遣之()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因曰()康肃笑而遣之()翻译下列句子。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学案设计一、教材分析说明:1、教材说明:《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通过卖油翁以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沾湿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说明了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不值得骄傲的道理。

特别是对人物的描写,寥寥几个字,人物的神态、动作、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文章短小精悍,寓事于理,详略得当,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小古文。

2、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3)懂得“熟能生巧”、技艺有专长,不值得骄傲的做人道理。

3、学习重点:体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难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5、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

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所获得的道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6、教具准备:多媒体二、导学案设计《卖油翁》欧阳修课前热身: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XX省XX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查)1、本文出自。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七年级语文《卖油翁》导学任务单

七年级语文《卖油翁》导学任务单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句,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复述故事2.品读课文,揣摩人物对话,把握人物形象(个性)。

3.悟读课文,思考探究,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学习过程课前预习,积累知识:1.文学常识:(1)本文节选()作者: 欧阳修,字( ) 朝代( )的政治家、文学家,晚年又号()谥号()(2)唐宋八大家”指( )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积累字词(1)咨( ) 矜( ) 圃( ) 矢( ) 忿( ) 酌( )杓( )(2)一词多义射:陈康肃公善射( ) 吾射不亦精乎( )以:公亦以此自矜( ) 以我酌油知之( )以杓酌油沥之( ) 以钱覆其口( ) 之:但微颔之()酌油沥之()笑而遣之( )(3)通假字: ①但手熟尔: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重点句子翻译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③我亦无他,但手熟尔译:自主学习,学法指导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并积累画横线的重点字词(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小组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一:我是“小编剧”一一师生合作,角色朗读。

活动二:我是“小编剧”一小组合作,演读展示陈尧咨( )说:“汝亦知射乎?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陈尧咨( )说:“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 )答:“无他,但手熟尔。

”陈尧咨(气愤地)说:“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答:“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住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里,动作娴熟,行云流水,油从钱孔进入,钱却没有沾湿。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3《卖油翁》导学(学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3《卖油翁》导学(学案)

《卖油翁》导学01《卖油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这篇文章故事性很强,学生较易理解。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短小较浅显的文言文,且学生已经有学习文言文的一定基础,所以本文的教学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能够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方法来学习这篇文言文。

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方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识记、理解、积累文言实虚词;培养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重点)2、体会文章通过生动传神、细致入微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特点,阐明道理的方法(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体会文中描写的人物品质;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重点)过程与方法:学习方法:读:字的正确读音注意停顿熟读、读出韵味记:作者、年代、朝代、选自、评价字、词的意思准确解释全文背诵课文思:这篇文章有什么教育意义?揭示了什么道理?谈:自己的生活实际受到的启发。

四、学习过程:(一)资料链接本文选自欧阳修的《归田录》。

《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居颍州时写的笔记小说,书中记录了朝廷旧事。

士大夫的日常琐事,每个故事短小精悍,不刻意褒贬,语言简洁,形式灵活,风格平易闲适。

这些故事大多是亲身经历和见闻,翔实可靠,不仅有文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谥(shì)号文忠。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吧。

朗读文言文一定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请跟老师一起朗读。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要求:(1)画出生字词,并标注拼音。

(2)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朗读全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讲学案科目:七年级语文执笔者:朱舒婷审核者:丽梅课型:讲读课执教时间:2011年11月16 日(第15周星期三)一、课题:卖油翁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掌握实词“矜”、“圃”、“睨”、“颔”、“释”、“忿”、“徐”、“缱”和虚词“尔”、“以”、“但”;2. 过程与方法:复述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编排课本剧,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学习重点:(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四、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五、教法:讲授法、串讲法、讨论法、诵读教学法六、学法:1.在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学生能顺畅地朗读,恰当地复述课文。

2,教师以简明的板书理清文章思路,学生根据板书容的提示,能初步成诵,3.准确体会思想容,基本成诵。

4.课后巩固,达到熟练背诵。

七、课时:2 课时八、教学环节(一)课前预习导学1.填空。

《卖油翁》作者是_______,北宋著名______家。

唐宋_______之一。

2.给下列汉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忿然()酌油()颔()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但微颔之()(3)无他,但手熟尔()(4)尔安敢轻吾射()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二)课堂学习研讨(包括老师和学生活动、小结及板书等)导入哪位同学能说出两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

) “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

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的技能。

这就难怪康肃公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

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共同学习《卖油翁》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

(板书课题及作者)1.作家作品简介《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

第13课《卖油翁》第一课时(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卖油翁》第一课时(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卖油翁》导学案第一课时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理解句意,疏通文意,复述故事情节。

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_____,自号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__,北宋吉州永丰人。

北宋_____家、史学家。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_________,世称“欧阳文忠公”。

4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以荻秆画地教其识字。

他是当时公认的__________,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唐宋八大家唐——韩愈、__________宋——欧阳修、__________、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朗读课文,并下列汉字注音。

矜(_____) 圃(_____) 睨(_____) 颔(_____) 矢(_____)忿(_____) 杓(_____) 酌(_____) 沥(_____) 遣(_____)◆活动一、积累常识交流课前查阅作者作品相关资料。

◆活动二、初读识文1.学生自读一遍,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

2.听范读,注意划分出朗读节奏。

3.分小组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活动三、再读晓意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自由阅读,疏通课文,画出不懂字词或句子。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3.重点字、词、句检测。

(1)重点字词: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善射:__________②公亦.以此自矜..。

亦:__________自矜:__________③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尝:__________ 释:__________④睨.之,久而不去。

睨:__________⑤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但:__________ 颔:__________⑥康肃忿然..曰忿然:__________⑦尔安.敢轻.吾射安:__________ 轻:__________ (2)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①释担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②而钱不湿____________________③康叔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以”字的用法①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②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③以钱覆其口__________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4)下列“之”字分别指代什么①睨之代词指__________________②但微颔之代词指__________________③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__________________④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__________________⑤康叔笑而遣之代词指__________________(5)指出下列“尔”字的意思但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重点句子(指名翻译,教师相机点拨)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卖油翁》这篇古文,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宁文学成就,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教材《卖油翁》原文、欧阳修的生平介绍、教室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卖油翁》原文,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二、导学过程1.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和词人,代表作有《醉翁亭记》、《蝶恋花》等。

欧阳修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 《卖油翁》导读(1)导入:欧阳修的《卖油翁》是一篇散文,描写了一个油商与村民之间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表达了对正直和诚实的赞美。

(2)整体理解:学生阅读原文,了解故事情节,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

(3)重点解析:解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情感表达。

(4)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欣赏欧阳修的文学艺术表达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室讨论1. 学生讨论《卖油翁》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用意。

2. 学生分享对欧阳修的评判和对他文学成就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1. 写读后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卖油翁》的感悟和评判。

2. 欧阳修作品欣赏:学生选择一篇欧阳修的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写一篇读后感。

五、拓展延伸1. 阅读其他欧阳修的经典作品,比如《醉翁亭记》、《蝶恋花》等,进行文学鉴赏和比较分析。

2. 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宁思想,探讨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欧阳修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希望学生在欣赏古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第13课卖油翁一、学习目标熟读课文,识记、理解文言词语;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品味文章简洁生动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体会阅读时质疑的好处。

二、教材预习问题提示问题1:先不看注释读一遍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多少,把不懂的语句画出来。

点拨:可根据现代汉语中对词语的解释来理解,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试着猜测或跳过,先大体了解一下文意即可。

问题2:参考注释重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简洁风格。

点拨: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有:射、释担、立、睨、见、发矢、颔、取、置、覆、酌、遣等。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句式简洁、言简义丰、描写生动等。

三、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四、背景资料本文选自《归田录》卷一,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它通过描写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五、知识链接: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的合称,即“韩柳曾王,三苏欧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散文成就最高,作品流传最广。

六、常考文言知识积累重点字自矜(jīn)家圃(pǔ)睨(nì)之发矢(shǐ)颔(hàn)之忿(fèn)然酌(zhuó)油沥(n)之遣(qiǎn)之七、通假字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八、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今义:尝试,品尝。

)2.但微颔之(古义:只是;今义:连词,表转折,但是。

)3.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平安。

)4.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古义:于是,就;今义:原因,因为。

)九、一词多义汝亦知射乎(动词,射箭)1.射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本领)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2.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但是)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3.以以钱覆其口(介词,用)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代陈尧咨)4.之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代卖油翁)但手熟尔(语气词,同“耳”,相当于“罢了”)5.尔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十、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点头)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指射箭的本领)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4.康肃笑而遣.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打发)十一、文言句式1.省略句(油)自钱孔入(省略了主语“油”)2.倒装句尝射于家圃(介词结构后置,应为“尝于家圃射”)十二、成语积累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第13课《卖油翁》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卖油翁》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教师寄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2、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自读文章,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2.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三、合作探究
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2.结合文章关键语句,从中分析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有什么性格特点?
3.本文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四、目标检测(5分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十二.《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识记文学常识;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意;学会背诵;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2.过程和方法目标:会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普通文言词语的识记;能运用复述法把握文章内容;合作探究培养质疑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做到有长处、优点不自夸,善于向他人学习。

培养自己戒骄戒躁、谦逊好学的精神。

课前预学一.识记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①朝②家、③家欧阳修, 字④,写下名篇《醉翁亭记》,自号⑤,晚年又因曾自称“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以吾一翁,于此五物间”,号⑥。

谥号⑦。

是⑧之一,本文选自⑨。

2.“唐宋八大家”是对唐朝和宋朝八位①(填文体名)大家的概括。

唐朝有②、③两位,宋朝有④、⑤、⑥、⑦、⑧、⑨等六位。

二.识记字音字形。

给加粗字注音。

咨(①)自矜(②)睨(③)忿然(④)酌油(⑤)杓(⑥)颔(⑦)圃(⑧)矢(⑨)三.学习并识记文言词语。

根据课文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陈康肃公(①)尧咨善(②)射,当世无双,公亦以(③)此自矜(④)。

尝(⑤)射于(⑥)家圃,有卖油翁释(⑦)担而立,睨(⑧)之,久而不去(⑨)。

见其发(⑩)矢十中八九,但(⑪)微(⑫)颔(⑬)之。

答案: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②擅长,③因为,④夸耀,⑤曾经,⑥在,⑦放下⑧斜着眼看,⑨离开,⑩发射,⑪只,⑫略微,⑬点头。

2.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①)乎?”翁曰:“无他,但(②)手熟尔。

”康肃忿(③)然(④)曰:“尔安(⑤)敢轻(⑥)吾射(⑦)!”翁曰:“以(⑧)我酌(⑨)油知之。

”乃(⑩)取一葫芦置(⑪)于地,以钱覆(⑫)其口,徐(⑬)以(⑭)杓酌油沥(⑮)之,自(⑯)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⑰)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⑱)。

”康肃笑而遣(⑲)之。

四.学习古汉语朗读。

按照朗读停顿(节奏)规律,将全文朗读两到三遍。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一、课程背景本导学案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古代诗词鉴赏内容,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卖油翁》为例进行分析。

通过进修这首诗词,学生将能够了解宋代文学特点和欧阳修的创作风格,提升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卖油翁》的背景和作者欧阳修的生平事迹;2. 掌握《卖油翁》的内容和结构,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分析《卖油翁》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4. 提升学生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卖油翁》的背景和作者欧阳修的创作特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难点:分析《卖油翁》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把握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四、教学内容1. 《卖油翁》的背景介绍欧阳修是宋代闻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词作在宋代文坛上占领重要塞位。

《卖油翁》是欧阳修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一个卖油翁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2. 诗歌赏析卖油翁,武陵人,早发白帝城。

金铜市里买细沙,融作浊酒风味佳。

丙辰重阳,应为狂欢畅意。

归来饮啄,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以描写一个卖油翁的形象为主线,通过精致的描写和含蓄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命运的感悟。

卖油翁的形象深刻而生动,他早发白帝城,在金铜市里买细沙,融作浊酒风味佳,生活简朴而自在。

作者通过卖油翁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平淡中蕴含着乐趣和滋味的理解,展现了一种豁达和淡然的心态。

3. 修辞手法分析《卖油翁》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描写和比喻手法,如“卖油翁”、“金铜市里买细沙”等,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比照,展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生的哲理。

同时,诗中运用了音韵的变化和节奏的把握,使整首诗旋律漂亮、意境深遥。

五、教室活动设计1. 听课先导:通过介绍欧阳修的生平宁《卖油翁》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分组朗诵:让学生分组朗诵《卖油翁》,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13 卖油翁第1课时【学习目标】(2分钟)1.积累文言词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品味文章简练生动的语言,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

◉重点:1.识记欧阳修的相关文学常识。

2.熟练地朗读课文,并疏通文意,记住一些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

【预习导学】(8分钟)在我国古代,射箭是一项备受推崇的技能,因为它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自古以来很受人们的重视。

一个人如果能“百发百中”“百步穿杨”,那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这就难怪陈康肃公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

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卖油翁》去寻找原因吧!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欧阳修(1007—1072),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字永叔,号 ,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欧阳修也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曾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 ,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有《 》传世。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自矜.( ) 家圃.( ) 睨.视( ) 有的放矢.( ) 颔.首( ) 忿.然( ) 酌.油( ) 沥.青( ) 差遣.(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陈康肃公善射..( ) (2)公亦以此自矜..( ) (3)但微颔.之( ) (4)以.我酌油知之( ) (5)徐以杓酌油沥.之( ) (6)惟.手熟尔( ) 4.本文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合作探究】(20分钟)一、诵读课文,疏通积累。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卖油翁》,注意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明晰人物形象。

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等道理。

【学习重点】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

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2.资料连接:①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②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③这是一篇人物故事,文中描写了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言行),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语言积累1.自读【资料助读】,掌握作者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卖油翁》的作者,北宋_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2.自由朗读课文,扫出文字障碍,给加点字注音。

找出你认为需要识记的重点字词(音形)教师推荐咨_____ 矜_____ 圃_____ 睨_____ 矢_____颔_____ 忿_____ 酌_____ 覆_____ 杓_____3.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一、课程背景《卖油翁》是中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散文,通过讲述一个卖油翁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本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3.分析文本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作者欧阳修及其代表作品,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分析文本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欧阳修及其代表作品,讲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讨论法:分析文本内容,探讨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3.实践法:让学生朗读文本,进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宋代文学特点,提出本节课要进修的《卖油翁》是哪位文学家的作品。

2.进修内容(1)介绍欧阳修及其代表作品;(2)讲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3)分析《卖油翁》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进修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卖油翁》的背景;(2)学生朗读《卖油翁》,探讨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3)学生进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稳固所学知识。

六、教室作业1.背诵《卖油翁》中的经典段落;2.撰写读后感,表达对《卖油翁》的理解和感悟;3.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了解其他宋代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欧阳修及其代表作品《卖油翁》,让学生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散文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进修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个人观点,提高了教室氛围和进修效果。

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引导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讲学案
科目:七年级语文执笔者:朱舒婷审核者:杨丽梅
课型:讲读课执教时间:2011年11月 16 日(第15周星期三)
一、课题:卖油翁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掌握实词“矜”、“圃”、“睨”、“颔”、“释”、“忿”、“徐”、“缱”和虚词“尔”、“以”、“但”;
2. 过程与方法:复述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编排课本剧,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学习重点:(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四、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五、教法:讲授法、串讲法、讨论法、诵读教学法
六、学法:1.在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学生能顺畅地朗读,恰当地复述课文。

2,教师以简明的板书理清文章思路,学生根据板书内容的提示,能初步成诵,
3.准确体会思想内容,基本成诵。

4.课后巩固,达到熟练背诵。

七、课时: 2 课时
八、教学环节
(一)课前预习导学
1.填空。

《卖油翁》作者是_______,北宋著名______家。

唐宋_______之一。

2.给下列汉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
忿然()酌油()颔()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但微颔之()
(3)无他,但手熟尔()
(4)尔安敢轻吾射()
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二)课堂学习研讨(包括老师和学生活动、小结及板书等)
导入
哪位同学能说出两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 “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

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的技能。

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

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共同学习《卖油翁》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

(板书课题及作者)
1.作家作品简介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

《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是一部笔记小说。

欧阳修(100-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溢号文忠。

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导语
这将笔记小说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1)以此:因此。

尝:曾经。

俄之:之,指陈尧咨射箭。

释:放。

成语“如释重负”的“释”,也是放下之义,发:最早的意义是把箭射出去,颔:注意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下巴颏;点头。

这里用第二义。

而:表顺接,可不译。

其:指代陈尧咨。

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

尔安敢:尔,你。

乃:于是。

以钱覆其口:以,用。

其:指葫芦。

而钱而,但是。

因曰:因,于是。

本来的意义是斟酒,这里扩大为倒(油)。

(2)让学生复述故事。

(复述时不许看书,避免学生搞机械的翻译。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作创造性的复述。

复述完毕,教师可作适当的评点。


3.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

地点:陈尧咨家的空场子上。

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

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

4.提问: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讨论并归纳:“俄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
油翁看陈尧咨射箭,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

看见他射箭十箭中八九箭,
只是微微地对此点头。

5.提问: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讨论并归纳:卖油翁认为:“无他,但手熟尔。

”没有什么,只不过手
熟罢了。

6.提问: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讨论并归纳:“以我酌油知之”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7.提问: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熟能生巧的道理。

8.提问: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讨论并归纳:
(1)当卖油翁对他射箭“但做颔之”时,陈尧咨问道:“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反应对一个自以为了不起的武夫来说,而且是受了侮辱。

因此,用一个疑问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再用一个反问句,我的射箭本领不是很高强吗?
(2)当卖油翁又说:“无他,但手熟尔。

”时,陈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技艺不加赞赏,已使对方出乎意料;而且还进一步加以贬议:“无他,但手熟尔。

”一向狂傲的康肃公被贬到
这一步,自然是要“忿然”的。

(3)最后看到卖油翁倒油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

9.思考讨论: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

我们干脆把题目《卖油翁》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吗?
明确:不行。

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

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

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

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卖油翁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四、小结
本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

主要内容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

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三)课内训练巩固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手?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2.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3.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
4.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四)课后拓展延伸
延伸拓展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之其坐②。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③。

”反④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
1.解释下列的词。

①度________ ②坐________
③度________ ④反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
C.而忘操之
D.反归取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
4.“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________的人。

参考答案
(一)知识掌握
1.(1)z9(2)j9n(3)n@(4)f8n(5)zhu$(6)sh2o
2.A.通—暇 B.浦—圃 C.复—覆 D.试—拭
3.A.夸耀 B.点头 C.怎么 D.从 E.罢了 F.打发
4.A.× B.√ C.√ D.×
5.略
(二)能力提高
1.C
2.(1)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2)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3.D
4.略
(三)延伸拓展
1.(1)动词,量(2)同“座”,座位(3)名词,尺码(4)同“返”,回家
2.B(提示:A、C.D项“之”均为代词,代“尺码”,B项为动词,“到”)
3.(1)为什么不用脚来试鞋呢?(2)宁可相信尺码,也不要相信自己的脚呀!
4.固守教条,脱离实际,头脑僵化,不知变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