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经济学理论综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行为经济学通过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增加了经济学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文章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方法,并阐述了预期理论、启发式认知偏向和心理账户等研究内容。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心理;决策

一、行为经济学溯源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投资、储蓄、价格变化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有机组合。标准经济学理论假定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私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即认为所有非理性的行为皆不存在。行为经济学却认为人的行为所追求的远不仅限于此,他们还关注公平、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行为经济学第一阶段的发展主要关注于指出传统经济学假设的不足。而正在进行中的行为经济学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不仅仅局限于对

传统假设的挑战,还进一步运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将修正后的假设融入经济模型。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主要是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引入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行为决策的研究对象一般分为判断和选择两大类。判断在行为学研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发生概率的时候整个决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行为学研究中选择的含义是,人们在面对多个可选事物的情况下,是如何做挑选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一般分为四步:识别传统经济学理论所运用的假设、模型;识别反常规现象;改造原有模型,使之普适性更强;检验新的行为经济模型。寻找该模型的新推论,并论证其对谬与否。

三、行为经济学基本内容

第一,预期理论。该理论对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做出了修正,证明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许多都系统地偏离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偏离期望效用理论。预期理论有三个基本理论观点:面临获得,人们倾向于风险规避;面临损失,人们倾向于追求风险;获得和损失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人们常常对结果偏离某一非固定偏好水平(如现状)的方式,而不是对用绝对项衡量的结果更加敏感。这种对变化而不是大小的重视可能与心理学的认知法则

有关。根据这种法则,人们对外部环境(如温度和光线)的变化而不是其强度更敏感。而且,与偏好水平相比,在同等大小的损失和收益之间,人们常常更讨厌发生损失。

第二,启发式认知偏向。人们在作判断的过程中,会走一些思维捷径。这些思维的捷径,有时帮助人们快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这些因走捷径而导致的判断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向。三种最典型的启发式偏向:一是代表性偏向。代表性偏向是指人们简单地用类比的方法去判断。如果甲事件相似于乙类事件,则甲就属于乙,与乙同类。使用代表性进行判断往往会导致过度自信。二是可得性偏向。可得性偏向是指当人们需要做出判断时,往往会依赖快速得到的信息,或是最先想到的东西,而不是去致力于挖掘更多的信息。可得性偏向又分为四种表现形式:事件的可追溯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被搜索集合的有效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想象力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幻觉相关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三是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就像锚一样使估测值落于某一区域中。如果这些锚定的方向有误,那么估测就会产生偏差。

锚定效应有三种体现:不充分的调整;在连续和独立事件的估测偏向;主观概率分布的估测偏差。

第三,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研究主要关注三个因素:一是收入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