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例题教学设计的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椭圆的参数方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注意并改进的。现对本此活
动进行如下总结: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整体思路是通过类比圆的参数
课例研究综 方程的研究方式,学生选取适当的参数,合作探究椭圆
述
的参数方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
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几何图形中观察获得变
量关系。在例题练习的选择上,考虑文科学生的认知特
问题(3)为什么引入作为参数?
问题(4)怎样建立椭圆的参数方程?
问题(5)怎样说明这个参数方程表示的就是椭圆?
问题(6)参数有怎样的几何意义?
椭圆的参数方程一节,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并
掌握椭圆的参数方程,培养类比能力及探究意识,让学
生更深入地体会参数方法的优越性。在整个活动中我收
获了很多,评课过程中各位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这些
第四,教师亲和性方面有所欠缺。亲和性是“双主 体互动”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之一,在教学 活动中,应当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在关注每一位学 生,教师是学生的朋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而不是严肃 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微笑教学”的要求没有得到应有 的体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我会更加注重自己 表情、语调等方面的改善,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知识的 学习。
不会有大的问题,那么如果能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流评价结ຫໍສະໝຸດ ,不仅能够真正地让学生自主,也能提
高学生的评价意识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从而使课堂效果更好、更有效。
第三,在对例 1 的讲解过程中,对于辅助角公式的
应用,应该强调,在例题连续性的设置上,我觉得还可 以更好些,可以直接类比圆的相关题型,从而类比其解 法,获得椭圆相关问题与方法,体现了不同知识结构与 方法的一致性,有助于学生方法体系的建立。通过听其 他老师的课,也注意到设置例题时,如果能够明确与前 后知识的联系,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体系的 整体把握。
对一道例题教学设计的反思
对一道例题教学设计的反思发表时间:2010-02-01T16:26:55.59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於伟明[导读] 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教师不是灌输现成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形成数学知识。
摘要: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教师不是灌输现成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形成数学知识。
形成知识不是唯一目标,其间含有过程性的目标,能力目标,使得三维目标能够在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因此,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
关键词:教学设计;过程;思想;能力作者简介:於伟明,任教于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高中数学课程还应该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应该是“结果”的教学,而应是“过程”的教学,数学活动的教学,即要把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展现给学生。
笔者针对《高中代数》上册(必修)中一例题的教学设计来体现这些理念,谈谈自己的体会。
例题如下:求方程x+lgx=3的近似解。
书中的解答只有短短的三行: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lgx和y=3-x的图像,求得交点的横坐标x2.6,这个x值近似地满足lgx=3-x,所以它就是原方程的近似解。
一、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而要将这些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按照学科逻辑程序呈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做前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也就无从谈起了。
而新课程的实施核心就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总的要求是: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知识背景→展示思维过程→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针对例题,教师设计:问题①先解方程x+2=0,;②求函数f(x)=x+2,g(x)=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③不解方程,探讨方程有解吗?有几个解?学生解答后,师生总结:从函数观点来看,方程f(x)=0的实根,实际上就是函数y=f(x)的零点,即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而方程f(x)=g(x)的实根,就是两图像y=f(x)与y=g(x)交点的横坐标。
对一道例题教学设计的反思
望
新 课 程 倡 导 自主 、 作 、 究 等 学 习 方式 , 合 探 而要 将 这 些 学 习方 式 落 实 到 课 堂 上 。 现 在 教 学 中 , 一 个 基 本 体 有 的前 提 条件 . 就 是要 按 照 学科 逻 辑 程 序 呈现 的知 识 转 那
化 为 学 生待 探 究 的 问题 或 问题 情 境 。 有 问题 或 问题 情 没
生 的学 习过 程 成 为在 教 师 引导 下 的 “ 创 造 ” 过 程 。 再 的 新 课 程 理 念 也 要 求 我们 在 日常教 学 中不 应 该 是 “ 果 ” 结 的
些 非 函数 问 题 , 且 往 往 方法 新 颖 、 而 思路 独 特 、 观 明 直 了 , 大 简 化 解 题 过 程 。 利 用 图形 直 观 解 答 问题 ③ 不 大 而 正 体 现 了数 形 相结 合 思 想 ,数 ” 是方 程 、 “ 就 函数 、 等 式 不 等 ,形 ” 是 图 形 、 “ 就 图象 、 线 等 。 谓 数 形 结合 , 是 抓 曲 所 就
二 、 视 教 学设 计 中的 “ ” “ ” 由“ ” 问” 重 问 与 探 , 疑 生“ , 培 养 学 生主 动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美 国数 学 家 哈 尔莫 斯 指 出 : 理 、 明 、 念 、 义 、 定 证 概 定
理 论 、 式 、 法 中的 任何 一 个 都不 是 数 学 的心 脏 , 有 公 方 只
境做前提 , 自主 学 习 、 作 学 习 、 究 学 习 等也 就无 从 谈 合 探
起 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 针对 问题④学 生经过思考后产生 了
疑 问一 : 什 么要 求 方 程 的近 似解 ? 为 而不 是 精确 值 。 问 疑 二: 怎么 求这 个 方程 的 近似解 ? 经过 学 生之 间和 师生 之 间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教学难点确定单位“1”,找出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回顾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如: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出示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如:3/4×8,5/6×3/10 等。
2、探索新知(1)出示例题:小明的体重是 35 千克,他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5,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关键信息,确定单位“1”。
提问:这道题中把谁的体重看作单位“1”?学生回答:把爸爸的体重看作单位“1”。
(3)讨论解题思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可以用方程或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
方程法:设爸爸的体重为 x 千克,根据“爸爸体重的 7/15 是 35 千克”,可列出方程 7/15x = 35,解方程得出 x = 75 千克。
算术法:因为爸爸体重的 7/15 是 35 千克,所以爸爸的体重=35÷7/15 = 75 千克。
(4)比较两种方法,强调方程法的思路更清晰,易于理解。
3、巩固练习(1)出示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小红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 3/8,正好看了 6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2)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问题的解题方法。
(2)强调确定单位“1”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用算术方法解答。
不是没道理 而是活用反比——对一道习题教学的反思
分析与 解% 把# 李明 回学校 时沿原 路返回 " 速度比 去时 快了1/3 $这 个# 比字 句式$ 转化 为# 是字句 式$ "即 # 李明回学校时的速度 是去时速度的4/ 3$& 根据# 路程 一定" 速度 和时间 成反比 $这 一关系 "再 把这个 条件转 化成# 李明回学校的时 间是去时时间的3/ 4$"所以李明 从县城回到学校用了4/ 313/ 4= 1(小时)&
船最多驶出30,8/ 3= 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 例2 张山从甲地到乙 地" 去时小跑每小 时行8千
米" 返回时中跑每小时行9千米" 来回共用了3.4小时" 甲 ’乙 两 地 相 距 多 少 千 米?
分析与解%张山从甲地 到乙地"又从乙地返回到甲 地, 去’回路程不变( 又知去时与返 回时的速度比是89"那么去时和返回时所 用的时间比就是9.8& 由此求 出张山去时 的时间是3.4/9/ (9+ 8)= 1.8(小时) "所以 甲’ 乙两地相距1.808= 14.4(千米)&
教苑 时空+教例剖析
不是没道理
而是活用反比
) **对一道习题教学的反思
屏南 长桥 中心 小学(352300) 谢枝 花 福建 寿 宁 鳌 阳 小 学(355500) 夏 忠
案 例 回 放: 前不久" 笔者听了五年级一 位教师执教# 小数的连 除$ 一课" 例题是一道应用题 %# 一只蜜蜂0.5小时飞行 9.3千米" 是一只蝴蝶飞行速 度的2.4倍 & 这只蝴蝶每小 时飞行 多少千 米?$这 位教师让 学生独 立列式 " 汇报时 说明列式的理由& 纵观学生的列式" 绝大多数学生都是 应用常 规的思路 列式" 即9.3"0.5#2.4"先求蜜 蜂每小 时飞行的速度"再求蝴蝶每小时飞行的速度& 其中有一 位学生是这样列式的%9.3$2.4%0.5& 这位教师让学生 说说9.3&2.4 表示什么意思" 学 生吞吞吐吐说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来" 教师趁机说%# 9.3’2.4表示的意思讲不通" 没道理& $然 后便以不能这样列式为 由"把这 道算式搁置一旁" 继续 下面的教学& 策略分析% 这位学生的列式(9.3(2.4)0.5)"真 的没道理吗? 当 然不是& 根据# 蜜蜂的速度是蝴蝶的2.4 倍$"我们知道在 路程9.3千米一定的情况下" 蝴蝶飞行的时间是蜜蜂的 2.4倍 & 因此"9.3*2.4 表示0.5小 时蝴蝶飞行的路程" 再 除 以 0 .5 表 示 蝴 蝶 每 小 时 飞 行 的千 米 数 & 多妙 的想法 !其实 " 这种 解法正 是应 用了# 路 程一 定"速度和 时间成反 比$这个 关系"难怪 学生说 不出这 个道理" 而对于一个 任教高段的数学教 师也说不出这 个道理 "能 说得过去 吗? 就反 比关系而 言" 在解 决相应 问题时" 灵活应用这 个关系往往能给解 题带来意想不 到 的 便 捷 ’精 彩 & 策略应用% 下 面 仅 举 数例 剖 析 如 下 % 例1 一 艘轮船 所带的 柴油最多 可以用6小时"驶 出时顺 风" 每小时 行驶30千 米( 驶回时 逆风" 每 小时行 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4/ 5& 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 往 回 驶 了? 分析与解%从题意可知"这艘轮船去 时与返回时行 驶的路程相等"其所用的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根据这一 关系" 把# 这艘 轮船驶 回时逆风 " 每小时 行驶的 路程是 顺风的4/ 5$这一条件转 化成# 这 艘轮船逆风返回时" 行 驶的时间是去 时顺风所用时间的5/ 4$& 由此求出这艘 轮船顺风 的时间是6+(1 + 5/ 4 )= 8 /3(小时)"所以这艘轮
《和倍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和倍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我们通常叫做和倍问题。
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找出解题规律,正确迅速地列式解答。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和倍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和倍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题目】稍复杂的方程(三)——“和倍”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3练习十三4—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互助学会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的方法,提高学生求解验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分析、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明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理解把一倍量的未知数设为X,则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用字母表示复习。
学校科技组有女同学X人,男同学是女同学的3倍,男同学有()人,男女同学一共有()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人。
2.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呈现问题情景: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
(1) 这道题,告诉我们哪些已经条件?(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独立解答。
(4)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①题中有几个未知数?②怎样设未知数?为什么?③问题中包含这样的等量关系吗?(6)汇报交流⑺师小结:用方程解,一般设“一倍量”为x,那么“几倍量”就可以用几x表示,根据题中另一个条件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列方程。
(8) 解方程,并汇报。
(9) 你是根据什么求出海洋面积的呢?(10)我们做的对吗?如何检验呢?三、巩固拓展练习十三相关习题(生独立列式解答并集体反馈。
对一道教材例题教学的思考
后通过对数变换将其变成线性关 系后求出系数 ,得到 回归模型. 性模 型 Y=b x+a 进行拟合 ,利用最小二乘法的原 理求 出回归系
作为后续部分 ,又 比较 了线性模 型和二次模 型 ,体现指数 函数 数 ,得到 回归模型 =1. x一4 3 3 98 7 6 . ,再将 =2 7 8代入模 型求
童
心 ( 江省安 吉 高级 中学) 浙
在人教版 《 普通 高 中课程 标准实 验教科 书 ・ 学 ( 数 选修 1 和二 次模 型 ,按 照 学 生 的 认 知 规 律 ,他 们 是 否 在 寻 求 模 型 的过 — 2》 的第一章 “ ) 统计 案例 ”中 ,编者通过严 密的理论分析及 对 程 中 已经 考 虑 到 这个 问题 了?
不呈线性相关关 系 ,所以不能直接利 用线性 回归方程来建立两 化 ? 个 变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 已有的函数 知识 ,发现样本点分 布在某
一
3 .尝试 解 决
条指数 函数曲线 Y 的周 围,其中 c,c 是待定参 数 ,然 =c 。
根据学生 已有 的知识水平 ,学生所能想 到的方案就是找线
() 1 由于 地 域 差 异 ,学 生 对 红 铃 虫 的 背景 知 识 缺 少 了解 ,学 是 比较温度为 2 ℃时产卵数 目预报 值约为 9 8 3与温度为 2 ℃时 9
生是否能理解解决本例的意义 ?
产卵数 目的实际值 为 6 6就会发现 ,9 3这个预报值不符合实际规 ( ) 出散点图以后 ,学生是否认 可样本点不分布在某个带 律——“ 2作 产卵数 随着 温度 的增加而增 加” ,所 以据此我们考 虑需 状 区域 内?因为有时我们可 以认 为它们分 布在一个较宽 的带状 要调 整 模 型 .
对一道例题教学的思考——《正、余弦函数的周期性》课后感
能正确写出 y (+T 的解析式 ) fx ) ,对例 题
的 讲 解 以 及 课 堂 的 相关 环 节做 了新 的 设计 :
一 十
—.. ... L ... n
—.. L ... .. n
讲解此例题没花心思特别设 计, 只想借此例 题 ,由特殊到一般推导出周期公式 , 便仿照
。
+ r
所 以 由 周期 函数 的 定 义 可 知 , 函数 的 原
y i2 =s x,x∈R n
周 期 为 万
y s( =2i n
2
一
.
∈R
6
( 因 厂)2( 一) 3 为 ( ÷ ) s =m
2r . r
2
:
( 一
)
解 :()因为 3 O ( +2 =3 o x 1 CS ) cs
+ 卜
( ,t () . 十 x 1 , =t 2, / 十i - ! ( ) = () 2 /』 = i 2 ) , + t () s (H n , “ 1 =
l +万 , ( )
( 回顾 旧 知 , 后 面 根 据 y () 解 析 式 , 为 =f 的 x 确 写 出 y ix ) 解 析 式 做 铺 垫 ) =f +T 的 例 题 讲 解 设 计 如 F: 以第 ~ 小 题 为 例 ) ( i
所 以 由周 期 函数 的 定 义 可 知 , 函数 的 原 周期为 2
【c 一 { ÷+ }
I 厂( 十 i )= ,( ) f r
z }+ ] … c 一 }
- — —
()因为 2 + ) s( +,=i 2 ( u=i2 2) sx x nx z n
教材提供的方式进行如下讲解: 求 下 列 函数 的 周 期 :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法的探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出示:0.18)1.50.18)3.618 此时对于第 2 题学生出现两种转化方法:0.18) 3.6180.180)3.618
(当同学们通过计算,认可两种转化方法都正确 后,教师再让学生选择一种较简便的转化方法计算 0.5)1.725,结果选择第 2 种方法的速度比选择第一种 方法的速度要慢许多,此时学生才从实例中体验到,只 要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即可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 1 题的竖式计算。) 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会计算,那么, 象 10.5÷0.7、1.8÷0.15 这样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 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着重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揭 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提问:有没有办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 是整数的除法呢? (此时,大部分学生想到了利用商不变性质解决新 问题……) 执教教师认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关键是先利 用商不变性质将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按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计算。因此,首先应通过复 习激活相关知识——商不变性质,来引发新问题解决思 路——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 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实践效果:由于课始出示了一组利用商不变性质进 行填空的习题,使大部分学生自然想到了借助商不变性 质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课中没有多种个性化的 问题解决方法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掌握了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整堂课上得比较顺利。 课题组成员讨论质疑:当学生有能力自主获得新问 题解决思路时,教师是否还有必要进行思路引导?教师
化思想的本质所在。那么,当教师从“回忆一下,我们 是怎样获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来引导学生“利用 这种转化思想,可以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问题, 从而解决新问题”时,学生对于转化思想的演绎更多的 是基于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经验——小数乘法计算的 转化方法(先把小数看作整数计算,再确定积的小数点 的位置)进行类比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也可以 先把小数看作整数计算,再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在 这样的思路引导下,学生探究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确定 商的小数点的位置?”由于利用小数乘法计算的转化方 法迁移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在怎样确定商的 小数点的位置时,却难以找到一个统一、便捷的方法, 且带出更多新问题,不能达到利用“化新为旧”的思想 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初衷,因此,影响了课堂效益。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用移项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4、巩固训练。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能熟练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贯穿了移项的思想,习
题的配备比较简单,最后的四道题让学生上黑板演算,
能直观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强调易
出错的地方。
课例研究综
虽然我时常提醒自己要相信学生,多给他们自主探
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 教材分析
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
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是本节乃至全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重点:正确
理解和使用移项法则;难点:能利用移项求解一元一次
方程。
1.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
主学习。后两个例题我采取了在黑板上板书的方法。我
认为,对于中学阶段的数学,无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
步到哪种程度,都无法完全取代教师板书在教学中的作
用。在讲解第一个例题时我故意错写了一个符号,希望
学生能及时发现并“纠错”,加深对“移项要改变符号”
的理解记忆。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
格式。结束讲解后,让学生从解题过程中归纳出用移项
对比了,利用整式的基本性质 1 与移项这两种方法来求
解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感受“移项法”是从等式的基
本性质延伸而来,但比前者更为简便,体会学习它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
3、例题讲解。教材上有三个例题,例 1 的第一小
题与我在复习引入设计的题型一致,所以我没有在多媒
体课件上展示出来,只把其设计在导学案上,让学生自
程的基本技能.
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出移项法则,并能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力分析 活中有光法的应用。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生活出发,设计“找直角—折直角—画直角”
择与设计 几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己学习、讨论,加深
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画直角 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一、问题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知道生活中有许 多物品上有角。今天老师给你们看几件东西,(出示红 旗、椅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你们发现了什 么? 生 1:它们的表面上都有角。 生 2:它们的表面都有 4 个角。 ...... 如果学生发现:这 4 个角的大小都一样,教师要给 予表扬。 教学过程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 3。 师: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也有角。对,就是三 角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先发现三角尺的秘密。 生 1:我发现三角尺有 3 个角。 生 2:里面的小三角形和三角尺的形状一样,也有 3 个角。 生 3:我发现三角尺有 3 个角,并且 3 个角的大小 不一样,其中一个角大些,另外两个角比它小。 生 4:我发现每个三角尺中都有一个直直的角。
...... 师:谁知道这个直直的角叫什么角?(直角) 师:拿出我们准备的白纸,折一个直角好吗?折好 以后,跟同桌比一比。 2、教学例 4。 (1)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 (2)交流汇报。 (3)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可以用三 角尺来检验直角。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折出的角究竟是 不是直角?那就一起比一比。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 (5)用三角尺画直角。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 尝试用三角尺画直角: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画一 条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 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好角的另一 边,这样就画出了一个直角。 (1)学生动手画直角。(教师巡视指导) 二、巩固练习 教材习题:做一做 三、总结提升 师:谁能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一道练习题的教学反思
深 的 了解 。 同时 ,反 思 总结 出在课 堂教 学 中 ,教 师 通过 对 学 生适 当的 引导 ,耐心 而 平 稳地 让 学 生有 一个 知 识认 识 和过 渡
的 过程 ,能促 进 他 们 更好 地 对所 学知 识 的掌 握 。
[ 关键 词 ]分 组 分 配 问题 ;平 均 分 配 问题 ; 学 生主体 性 与教 师主 导 性 的关 系 【 图分 类 号】G 3 . [ 献标 识码 ]A 中 63 文 6 [ 编 号 】10 .6 6 (0 0)1.0 70 文章 0 99 4 2 1 00 5—2
O t e 0 0 co r2 1 b
教育探索
举 一反 三 ,触 类旁通
对 一道 练 习题 的教 学 反 思
罗桑旦 增
( 喀 则 市第 二 高级 中学 ,西 藏 日喀 则 日 [ 摘 8 70 ) 5 0 0
要 ]排 列 组合 问题 中,分组 分 配 问题 、平均 分配 问题 是 一个 教 学 重点 和 难 点 ,学 生在 以往 的 学生 中,往 往 会 由
教 师 是一 位 顾 问 ,一 位 交 换 意 见 的
例 1 本不 同的 书 ,分 为 三 组 ,每 们发 现 , 中两 组 的 书 的本数 都 是一 本 , 六 其
参 与 者 ,一 位 帮助 发现 矛 盾 而 不 是 拿 出 组 两 本 ,有 多 少种 不 同 的分法 ? 现 成 真 理 的 授业 者 。 因此 ,数 学 课 堂 教 分 析 :分 组 与 顺 序 无关 ,是 组 合 问 9 种 ,这 9 0种 学 不 是 简 单 的 知识 传 递 的过 程 ,它 是 师 题 。分组 数 是 C = 0 ( ) 生 共 同成 长 的生 命 历 程 , 五 彩斑 斓 , 它 生 分 组 实 际上 重 复 了 6次 。我 们 不 妨把 六
从分类讨论的角度反思一道公开课例题
第 1 1期
J u n I o i e e Mah mai s E u ai n o r a f Chn s t e t d c t c o
N .1 2 1 01 O 0
摘 要 :分 类 讨 论 是 解 决 数 学 问题 常 用 的 思 想 方 法 , 同 时 也 完整地用上述方法解题 ,即使能够解 出来 ,也花 去了大量的时 是 学生 的 一 个 难 点 和 易错 点 ,教 师 不仅 要 引领 学 生 掌握 分 类讨 间 ,学生 的困难在 于求 导后不知道如何分类讨论 ,以什 么作 为 论 的 解题 方 法 ,也 要 注意 指 导 学 生辨 证 地 分 析 问 题 ,不 盲 目机 分类讨论的标 准.实际上 ,上述解法包含两级分类讨论 ,其一是
反 思 :解 法 2虽 然 也 采 用 了分 类 讨 论 的 思 想 解 题 ,但 是 相
对 于解法 1 而言 ,不仅 只要按 照一个标准分类即可 ,而且分类 的标准也非常 明显 ,就是根据 n 前面系数 的正负.所以不仅学生 容易掌握 ,而且也有利 于归纳总结成通 性通法.从解题 时间来 看 ,也明显优 于解法 1 所 以,分离系数 可以使分类讨论有据可 . 依 ,有法可循 ,有 时甚 至能够避免分类讨论 ,如本题条 件改成 “ ( ,1 ” 0 ] ,则 更能体现分离系数的优势 ,也就是当系数所对
笔 者 通 过 对 一 道 公 开 课 例 题 的反 思 ,总 结 了 以 下 几 种 常见 ∈( ,1上 的最 大值 为 4 0 ] ,所 以 m ≥ 4 .
() ∈ 一, ) ,≤一 + 一 3 当 [1 o时, ,而gx= 4 + 一 () 一 - r
在 ∈[ 1 ) 的 最小 值 为 4 一 ,0 上 ,所 以 m ≤ 4 .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按比例调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调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依据对比的理解,运用整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就可解决。
所以,在理解题意后,就让学生本身解答。
学生本身解决问题时能快速掌握归一法,能理解和娴熟运用,对于分数方法在理解上迟缓,所以给他们充分的时间,鼓舞和引导他们沟通对于分数方法的理解,讨论解答方法。
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本领的获得对于学习数学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所以在呈现沟通、点拨时既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又要让他们不偏离轨迹,老师就要发挥指明灯的作用,偏重于分数方法。
以侧重让他们说清楚每个分数表示的含义,如:水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浓缩液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
已知稀释液的质量也就是已知单位1,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可得到相对应的量,就是未知量。
在掌握按比例调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为家庭解决勾兑农药的问题,可以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由于本身学以致用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创造美的情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后续练习发现,比的应用中把比娴熟地转化成分数尤其紧要,理解了比与所转化的分数之间的依据和转化的.分数的意义,就能掌握按比例调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实际运用这种方法。
但不但仅限于把已知比转化成分数,还要训练学生能依据已知的比推理出跟多的比,进而得到更多的用分数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解答应用题特别有利,能很快找到相关的数量和他们的关系,得到有用的直接数据进行计算。
尤其是对于有难度的题目,效果更是明显。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篇2)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调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9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9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质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学习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关于植树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说诸如植树时两棵数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些距离一般相等……这些与本课学习相关的信息。
)教师:其实在植树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1、大胆猜测,引发冲突。
(1)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数学信息。
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楚下列数学信息的含义:“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每隔5米栽一棵”就是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5米,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叫间隔长度,也可以说成“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
“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一边”是什么意思?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拿出实物演示。
例如:让学生指出尺子的两端指的是哪里?一边指的是什么?(2)猜一猜,想一想。
让学生根据例题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教师对学生的猜测不发表评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到底要栽多少棵呢?对不对呢?你打算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厘清题意,让学生通过猜想答案,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借助操作,探究规律。
(1)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教师: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每隔5米种一棵,每隔5米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种下去……是不是很麻烦?教师:为什么觉得很麻烦?学生:因为100米里面有20个5米,太多了。
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反思习惯论文
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反思的习惯所谓解题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解题思路,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能产生新的发现。
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
”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也曾经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话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的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
”本文就对一道例题的教学案例来谈谈老师怎样通过例题的教学培养学生解题反思的习惯。
题目:椭圆+=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f1pf2为钝角时,求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学生的思路和解法如下:设p(x0,y0)由余弦定理cos∠fpf1=b>0)上存在一点m,使·=0(其中f1、f2为椭圆的左右焦点),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
反思5.求椭圆离心率取值范围的问题的一般解法是什么?利用条件得出含有变量的等式,参变量分离,利用变量(可以是曲线上一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曲线上一点到准线的距离等等)范围得到关于a,b,c,e不等式,解之可得。
反思6.体现直角的一般方法有哪些?斜率乘积为-1;勾股定理;圆周角是直角,向量数量积为零。
通过以上片段可以发现在数学教学中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解题反思,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问题、理解问题;有利于学生巩固、同化新知识,准确把握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选择合理、简捷的解题途径,并发现新的规律加以推广与延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题能力。
那么如何在例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反思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尝试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的习惯:一、反思审题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培养学生挖掘隐蔽条件的能力审题是解题过程的首要步骤。
(教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是0或5的整数。
倍数是指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理解并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精确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以及理解并把握奇数、偶数的含义,能精确推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过程与方法:让同学在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使同学的探究、推理、概括等力量得到培育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得到成功的体验和欢快,并挂念同学建立独立猎取数学学问和解决问题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把握奇数和偶数的含义,推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会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工具:课件、百数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铺垫迁移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学的学问。
谁来说一说,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学问生:上节课我们学了因数和倍数。
师:是的,那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又有什么特点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让老师看一看谁上节课学的最棒。
(鼓舞同学举手发言,带动同学参与课堂的乐观性)①在整数除法中,假如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②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③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它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倍数。
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
那我们来做一做下面这道练习题。
看一看同学们对这些学问的应用状况怎么样做一做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个)。
一道课本例题的教学反思及优化设计
一道课本例题的教学反思及优化设计教学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它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寻找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道课本例题的教学反思及优化设计,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例题内容为一个关于代数化简的问题,如下:已知表达式为 2(a + b) - 3a + 5b - 4a + b + 2(a + b) + 3a - 5b + 4a - b,求该表达式的结果。
在教学反思中,我发现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他们对于如何将同类项合并,以及如何运用加法和减法的规则进行化简还没有很好的掌握。
其次,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导致最终结果有误。
在此基础上,我对该例题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
首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启发式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小李有5个苹果。
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将同类项进行合并,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加法运算。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掌握同类项合并的方法。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概念和方法:计算表达式 (2x + 3y) - x + 4y - 2x + y + (3x + 2y) - y - 4x + 2x - y通过这个练习题,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同类项合并的方法,将表达式简化为最简形式。
同时,我会要求学生逐步展示计算过程,并鼓励他们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代数化简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我会提供更多的挑战性例题,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掌握较差的学生,我会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并进行个别辅导。
此外,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活动。
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代数化简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一道例题教学设计的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高中数学课程还应该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应该是“结果”的教学,而应是“过程”的教学,数学活动的教学,即要把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展现给学生。
笔者针对《高中代数》上册(必修)中一例题的教学设计来体现这些理念,谈谈自己的体会。
例题如下:求方程x+lgx=3的近似解。
书中的解答只有短短的三行: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lgx和y=3-x的图像,求得交点的横坐标x2.6 ,这个x值近似地满足lgx=3-x,所以它就是原方程的近似解。
一、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而要将这些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按照学科逻辑程序呈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做前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也就无从谈起了。
而新课程的实施核心就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总的要求是: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知识背景→展示思维过程→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针对例题,教师设计:问题①先解方程x+2=0,;②求函数f(x)=x+2,g(x)=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③不解方程,探讨方程有解吗?有几个解?学生解答后,师生总结:从函数观点来看,方程f(x)=0的
实根,实际上就是函数y=f(x)的零点,即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而方程f(x)=g(x)的实根,就是两图像y=f(x)与y=g(x)交点的横坐标。
从而将函数思想渗透到解题中去,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用函数思想可以解决一些非函数问题,而且往往方法新颖、思路独特、直观明了,大大简化解题过程。
而利用图形直观解答问题③不正体现了数形相结合思想,“数”就是方程、函数、不等式等,“形”就是图形、图象、曲线等。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抓住数与形之间的本质上的联系,以“形”直观地表“数”的本质,以“数”精确地研究“形”,将两者统一起来;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中几乎无处不在。
教师接着设计问题④求方程x+lgx=3的近似解。
学生由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转入不熟悉,又没有公式可用的“超越方程”。
通过创设“愤,悱”情境,使学生欲罢不能,产生本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从而进入课堂教学的重点。
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从数学课程及数学学习的特点看,情境化设计愈来愈显示出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重视教学设计中的“问”与“探”,由“疑”生“问”,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针对问题④学生经过思考后产生了疑问一:为什么要求方程的近似解?而不是精确值。
疑问二:怎么求这个方程的近似解?经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交流讨论,学生解决疑问一,考虑实际问题的需要,在生产、生活
中有时并不需要精确值。
例如我们要锯出一块长木头,不管用什么样的工具都很能得到的精确值。
对于疑问二,由问题①②③铺垫启示,学生思考后得出下列四个方案:(1)考虑y=x+lgx-3与x轴的交点;(2)考虑y=x+lgx与y=3两图像的交点;(3)考虑y=lgx-3与y=-x两图像的交点;(4)考虑y= lgx和y=3-x两图像的交点。
(教师)反问:哪个方案最简捷呢?学生接着讨论得出方案(4),即左右两边都是我们已熟悉的对数函数和一次函数,容易作出它们的图像。
(学生)小结:求方程的近似解,选取图像也有学问,也有一个优化的问题。
故有时要把原方程作适当的变形,使左、右两边的函数图像均容易作出。
教师用几何画板清晰演示y=lgx和y=3-x两图像,从而得出交点的横坐标x2.6,即方程的近似解。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几何画板,使得图像直观,便于正确建构知识,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同时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活跃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准确性。
(教师)进一步拓展:如何解释原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学生深思后认为对数曲线y=lgx穿过直线y=3-x,故只有一个交点;(教师)问:那么是否严密呢?个别学生发现在上y=lgx↗,而y=3-x↘来加以说明。
在此基础上教师把这个问题抽象概括成一个命题:若在定义域D上,f(x)↗,g(x)↘,则在D上,方程f(x)=g(x)不可能有多于一个的相异实数解。
(师生)进一步探索发现这时f(x)-g(x)在D上↗,故把这个命
题进一步的概括与简化为:若在D上,y=保持严格单调,则在D上,方程=0不可能有多于一个的实数解。
教师设计问题⑤:能否证明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提示:引入函数=】。
学生充分交流后回答:因为,引入函数=,易知在R上↘,又因,所以x=2是原方程的唯一实数解。
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就是数学问题的变换过程,数学问题的推广引申和应用过程是新的数学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也是数学思维的深化过程和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重视问题分析、解决、应用、推广是数学思维问题性的精髓。
师生总结和回顾教学过程,教师提炼题目所蕴含的数学思想(1)化归法:把待解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者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获得解原题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2)数形结合法:即借助数的精确性阐明图形的某种属性,利用图形的直观性阐明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这是沟通数形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产生感知或认知,形成数学概念或寻找解决数学问题途径的思维方式。
数以形而直观,形以数而入微。
“数”与“形”结合,相互渗透,把代数式的精确刻画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结合起来,从而使几何问题代数化,代数问题几何化,数形结合在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组织环节上,教师需要下的功夫在于“数学知识的问题化”: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信息,体验到用数学的视角提出问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不是纯粹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死记硬背,而是以问
题为中心的数学思维的过程;最后,鼓励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换位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度
新课程要求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
“教”服从于“学”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最后达到学生带着知识走向教师、家长、社会,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
教与学,不仅要教得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学得好,乐于学。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对学生方面的充分考虑与预设,教案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备学生,备学情,给学生充分参与探究和有效学习的机会,同时有利于向课外拓展延伸。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灵活应用程度是数学水平与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教会学生机械地套入解题步骤过程,而是要站在一个“为什么”的高度去解题,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在解题中得到自主提升,真正发展数学能力。
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师生间平等对话的过程。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自求解答。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
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等,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