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转)

2009-10-10 23:00

郭建中编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教育,2000年4月。

一、赫伯特·库欣·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

作者简介:赫伯特·库欣·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

“翻译的心理过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我们必须掌握原文作者的思想;第二,我们必须用译文的语言把原文作者的思想表达出来。”

“阅读是一回事,翻译是另一回事。”

译者只有从原文的观点出发去阅读,才能使自己沉浸在原文的思想和感情的激流之中,才能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

“译者对原文的精神领会越深,就越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也越来越深地理解到传达原作结构的精神实质之困难。”

“翻译要能在英国读者或听众中引起像原文读者或听众所感受的同样的感情。”

没有一个画家能完美地重现自然风景。最好的画家并不是用与自然同样的颜色表现自然景色中的每一个细节;最好的画家应该是有感于壮丽的自然景色,并认识到绘画艺术的局限性,然后使自己的画尽可能地接近大自然的美景。最好的翻译家也一样,他并不是在英语中精确地复制原作——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使自己的译作尽可能地接近原作。

“翻译并不是把一种外语的单词译成母语(英语),而应该是原文中感情、生命、力度和精神的蜕变。”

我们既要忠实于原作的优美之处,也要忠实于原作的不足之处。

翻译不是解释。

“如果原作趴地蠕动,译作不可腾空翱翔。”

译文必须是地道的英语。

二、C·H·库利(C. H. Conley)

尽管一般认为翻译经典著作有助于文化和自由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但16世纪英国经典著作的翻译反而助长了反动的社会和文化专制主义。

三、亨利·伯罗特·莱思罗普(Henry Burrowes Lathrop)

16世纪英国所翻译的希腊罗马经典著作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完全不一样。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希腊罗马经典著作,他们没有翻译。恰恰相反,他们所认为的经典著作,在今天,我们认为是不重

要的,因此也并不熟悉。

四、威廉·弗罗斯特(William Frost)

从理论上来说,诗歌是不可译的。诗歌翻译只能是再创造。

成功的诗歌翻译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它必须是一首新的英诗,具有英诗固有趣味;(2)它必须是基于原作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解释,或出自对原作的解释。

五、杰弗里·F·亨茨曼(Jeffrey F. Huntsman)

尽管泰特勒提出的三原则[1]是不言自明的原理,但首先,这些原则是在泰特勒研究了大量的翻译实例之后形成的。

注释:[1] 泰特勒著名的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笔调应和原作性质相同;(3)译作应与用原文创作的作品同样流畅。

泰特勒对前人有关翻译的论述重视不够,所引译作和译者也有很大的随意性。泰特勒的贡献,正如泰特勒自己所说的,是在于从这些一般原理所引申出来的具体原则,并以大量正反面的离子来详细说明。

泰特勒写这篇论文的有两个目的。一是泰特勒要证明,翻译决非易事。翻译的艺术比一般人所想的要崇高得多,重要的多。二是泰特勒想把翻译的原则总结成几条规律,以便译者完善自己的译文,也便于别人评判译作。

实际上,泰特勒在翻译理论上的地位和塞缪尔·约翰逊在词汇学上的地位相当。泰特勒总结和概括了前人的翻译实践,并成为后人模仿的典。

六、博拉斯·奈特(Bouglas Knight)

要理解蒲伯的英语诗歌译作,应放在荷马作品和史诗传统的背景下加以考察,而正是史诗的传统,把荷马的作品和蒲伯的英语诗歌译作融合在一起。

七、弗洛拉·罗斯·阿莫斯(Flora Ross Amos)

中世纪英国的翻译理论尚处于幼稚的阶段;16世纪处于初步形成阶段;17世纪和

18世纪是较为系统的现代翻译理论形成阶段。

翻译理论的发展,决非是一个连贯的、有序的进程,其间往往有中断。那些为翻译指定规则的人,又往往看不到前辈或同辈有关翻译的论述。

对翻译的目的和方法,从未取得过一致的意见。例如,谁是读者?谁是评判者?这些对译者和评论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都有对立的、甚至互不相容的观点。

很少批评家能勇于面对两种对立的观点和方法,把它们看成是可以调和的、互为补充的观点和方

法。

翻译既要忠于原著,又要忠于英语的规。容和形式应该是统一的。

翻译不应是母语的敌人,而是促进母语发展,并使母语表达更为清晰的手段。把翻译看作是有益的实验,而不是犹豫不决的妥协,这是优秀翻译家的本质特征。

开明的、宽容的思想对翻译研究至关重要。新的译作不断出现,理论家就必须修正前辈的思想以容纳新的事实。

翻译理论史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八、T.R.斯坦纳(Thomas R. Steiner)

早期的翻译理论家是西塞罗(Cicero, 106~43 B.C.)、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一般称他Horace, 65~8 B.C.)、昆体良(Quintilian, 35?~95?)和普利尼(Pliny the Younger,

61~11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初期无翻译理论可言。但从查普曼开始,翻译理论重又受到重视。查普曼在他的同时代翻译家中有很大的影响,并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德莱顿之前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有查普曼、德·阿柏兰库(Perrot d’Ablancourt)和德南姆。当时的翻译理论主要有两种趋向,即以作者为归宿,还是以读者为归宿。德莱顿则把两种倾向结合了起来。

德莱顿是英国制定翻译规律的人。

翻译家是画家,这是德莱顿的基本翻译思想,即强调翻译是艺术。泰特勒也把翻译比作画画,但泰特勒强调的是翻译的困难,因为,画家临摹可用相同的材料,翻译家模仿却用的是不同的语言。

翻译家必须首先是诗人(因为当时谈的都是文学翻译,且主要是谈诗歌翻译)。从查普曼到柯柏的17世纪和18世纪最重要的翻译思想是强调翻译家应与原作者融为一体。

翻译是一种“转述引语”(即“间接引语”)。

如果俄国和捷克的学者(形式主义运动的继承者)把语言学理论和统计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那么,奎因在《词语和对象》一书中,则勾画了形式逻辑与语言转换模式之间的关系。

九、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1944-1996)

施莱尔马赫的译论是德国翻译理论的基石,也是德国翻译理论的高峰。

德国的翻译理论即使在今天,在许多方面仍然是文学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弗雷德里克·M·勒(Frederick M. Rener)

从西塞罗到泰特勒,阐释学的观点贯穿整个西方传统的翻译理论,即认为,与其说翻译是语言的操作,还不如说是阐释的过程。

讨论翻译的前提是语言学理论,在西方,从古代到18世纪,翻译家们都是在他们所处时代的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