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凹陷中北部东营组河流相研究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构造及沉积岩相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构造及沉积岩相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对石油储量的探测研究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任务。
而其中的凹陷构造和沉积岩相特征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造和岩相特征,为石油勘探提供了依据。
因此,本文的意义在于加深对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认识,研究沉积岩相与构造变迁特征,并提出合理的探测方案,从而为石油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二、研究现状目前,对于东营凹陷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尤其是在南部地区的石油勘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而对于东营凹陷北部的研究,尤其是对于陡坡带的结构和岩相特征,目前尚未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构造和沉积岩相特征分析,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构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地层的岩性、层位、斜坡和洼地等构造特征,以便发现结构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
2. 对于沉积岩相特征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不同层位、不同岩性、不同成分和不同结构的岩石类型。
了解物源特点和沉积环境对储层形成的影响。
3. 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地震、地球化学等探测手段,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进行勘探和分析,提出未来石油勘探的建议和可行性方案。
四、预期结果本文预期将对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地质构造和岩相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揭示该区域的结构规律性、沉积过程和储层形成机制,研究该区的石油勘探前景和市场价值,为提出科学的探测方案和加快石油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饶阳凹陷构造成因分析
饶阳凹陷构造成因分析邹伟宏;戴俊生;王余泉;宋永东;任文博;王鹏【摘要】饶阳凹陷是一个东断西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伸展构造是主体.统计各层位四级断层的走向得出,古近纪由早至晚伸展方向由近东西向到北西-南东向再到近南北向顺时针旋转.右行走滑构造也很明显,表现为雁列构造、帚状构造、花状构造、主断裂尾部构造等主断面陡倾,主要形成于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期.马西、河问、留路等主控断层的坡坪式形态和伸展活动,导致了自东向西依次为断裂构造带、主洼槽带、中央潜山带、次洼槽带、斜坡的规律性分布.北部主滑脱面深度大,为基底掀斜翘倾区;中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大,为基底断弯区;南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小,为盖层滑脱断褶区.【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0(031)005【总页数】4页(P463-466)【关键词】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伸展构造;走滑构造;坡坪武断层;滑脱面【作者】邹伟宏;戴俊生;王余泉;宋永东;任文博;王鹏【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饶阳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中部,是一个东断西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的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图1),探讨这些构造的成因机制,对揭示构造发育规律至关重要,对油气勘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为渤海湾盆地内部的亚一级构造单元,饶阳凹陷发育的二级构造单元类型有潜山构造带、断裂构造带、断裂背斜构造带、斜坡和洼槽。
这些构造单元的分布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点,自东向西依次分布有断裂构造带、主洼槽带、潜山构造带、次洼槽带、斜坡带[1]。
饶阳凹陷馆陶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研究
文 章 编号 :0 6 78 (00 1— 0 O— 0 10 — 9 12 1 )5 19 1 岩 中发 育 槽 状交 错 层 理 、 状 交 错 层 理 和 平 行 层 理 板 等。自然 电位曲线呈钟形, 幅度 中等, 中间偶有代表 过 渡 岩性 的 指状 小尖 峰 。 自然 电位 曲线 有 所齿 化 , 说 明在 河 道 砂 岩沉 积 的过 程 中水 动 力 条 件 略有 变 化 , 掺入 部分 泥质 。河 道 砂岩 之 间是 大 套 的洪 泛平 原 沉 积时 留下 的紫 红 、 红色 泥岩 。 棕 饶 阳凹 陷馆 陶组 的 曲流 河 沉积 物粒 度 概率 曲线 和辨 状 河 沉积 物 相 似 , 是 由跳 跃 总 体 和 悬 浮 总 体 也 构成两 段 式 , 同的 是跳 跃 总体 的含 量 比辨 状河 多 , 不 为 8 ~8 , 率 为 7 。 O , 选 很 好 。悬 浮 总 0 5 斜 5~8 。分 体 与 跳 跃 总 体 之 间 的 交 截 点 在 (. ~ 3 5 区 间 25 . ) 内 。悬 浮 总体 的 含量 较低 , 般 在 1 左右 , 映 出 一 5 反 在 饶 阳 凹陷馆 陶组 中晚期 曲流河 沉 积时 具有 中等 能 量 的水 动 力条 件 。 2 沉 积相 展布 规 律
馆 陶组 的底 部 发 育 辨状 河 沉 积 , 上部 发 育 曲 中 流 河沉 积 。 底部 的 辨状 河 沉积 以厚 层 的砾 岩 、 砂砾 岩 为 主 , 薄 层 紫 红 、 红 色 泥 岩 , 成 典 型 的 ‘ 包 夹 棕 形 砂 泥 ’ 征 。在垂 直 物源 方 向的 剖面 上 , 陶组 底部 辨 特 馆 状 河 河道 较 宽 , 体 叠 合 连 片 , 向连 通 性 较 好 , 砂 横 泛
饶阳凹陷中部东营组-沙-上亚段河道砂体成藏模式及圈闭识别
层 系。东营组一 沙一上亚段主要发育 曲流河沉积 的河道砂体 ,其成藏特点主要表 现为 油源断层 控制油气分布 ,河道砂 体控 制圈闭形成及油气富集 ;构造油藏 与岩 性油藏共生互补 ,断裂背斜构造高部位 以构造油藏为主 ,翼部以岩性油藏
为主 ,翼部岩性 油藏勘探程度低 、勘探潜力 大。分析 断层 与河道砂体的配置关系 ,该 区主要有 3 种 成藏模 式 ,即河道
s a nd b o d i e s d e p o s i t e d b y me a n d e r i ng r i v e r ma i n l y d e v e l o pe d i n t h e Fo r ma t i o n. Re s e r v oi r f o r mi n g f e a t u r e s re a e x p r e s s e d b y 0 i 1 一 s o u r c e f a u l t s c o n t r o l l i ng o i l a nd g a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n n e l s a n d b o di e s c o nt r o l l i n g t r a p s f o r ma t i o n a nd pe t r ol e u m e n r i c h me n t . St r u c t ur a l a n d l i t ho l o g i c r e s e r v o i r s c o — e x i s t e d nd a mu ua t l ・ c o mp l e me n t e d . Th e h i g h l o c a t i o n o f f a u l t s nd a nt a i c l i n e s i s ma i nl y s t r u c t u r a l r e s e r v o i r , wh i l e he t wi n g s re a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至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至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易定红【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天然气》【年(卷),期】2006(002)004【摘要】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二段上亚段至东营组中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q1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Sq1、Sq2至Sq5.综合分析认为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至东营组沉积发育在饶阳凹陷断陷演化阶段的断陷萎缩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河流3类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阐述了各类沉积体系在工区的亚相、微相类型,系统分析了沙一段至东营组的沉积相类型、平面分布特征及沉积体系演化特征,指出Sq2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所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分流水道砂和席状砂为有利的储集砂体.【总页数】5页(P21-25)【作者】易定红【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相关文献】1.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段层序地层与成藏条件 [J], 易定红;裴明利;田光荣;杨勤林2.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三段沉积微相研究 [J], 张强;郭发军;谢俊;张淑娟;陈小琴;郝鹏;许敏3.INPEFA技术与小波变换在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与对比——以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东营组三段为例 [J], 周亚伟;杜玉洪;谢俊;郭发军;张淑娟4.INPEFA技术与小波变换在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与对比——以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东营组三段为例 [J], 周亚伟;杜玉洪;谢俊;郭发军;张淑娟5.饶阳凹陷马西地区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J], 李博;李杰;云凤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营凹陷古近纪沙三中期超深水湖泊的研究
东营凹陷古近纪沙三中期超深水湖泊的研究钟建华;李勇;邵珠福;陈彬;倪良田;肖淑明;赵海燕;王书宝;饶孟余【期刊名称】《高校地质学报》【年(卷),期】2015(21)2【摘要】利用地震剖面和连井剖面,结合岩心和测井等资料,通过恢复三角洲前积层的高度,探讨东营凹陷古近纪沙三中时期三角洲沉积时的最大古水深.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三中时期发育了很好的建设性三角洲,尤以在牛庄洼陷一带前积层非常发育;五个地震剖面的统计结果揭示了三角洲前积层的平均高度在485 m,校正后反演的覆水深度在681 m,说明东营三角洲在形成时期的湖泊古水深可达485~681 m;三角洲前积层主要为一套细粒沉积,以灰色粉砂岩和暗色泥岩为主,粉砂岩中常含漂浮泥砾,是一种沿三角洲前缘斜坡发育的砂质碎屑流和浊流沉积,进一步反映了深水的沉积环境.【总页数】8页(P320-327)【作者】钟建华;李勇;邵珠福;陈彬;倪良田;肖淑明;赵海燕;王书宝;饶孟余【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266580;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266580;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现河采油厂,东营257061;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现河采油厂,东营257061;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西安710075;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相关文献】1.辽西凹陷古近纪沙三中期1000 m极超深水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钟建华;王滨;李伟华;于艳玲;罗可;倪良田;邵珠福;孙宁亮;郝兵;孙洪滨;刘宝;刘闯;杨冠群2.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油页岩中古湖泊学信息 [J], 王慧中;梅洪明3.湖泊相浊积水道储层构型特征及其对开发生产的影响——以东营凹陷现河油区河146井区沙三中亚段为例 [J], 焦红岩4.湖泊相浊积水道储层构型特征及其对开发生产的影响——以东营凹陷现河油区河146井区沙三中亚段为例 [J], 焦红岩;5.东营凹陷史112区块沙三中亚段深水重力流体系精细刻画及在开发中的意义 [J], 辛博; 刘景彦; 陈薪凯; 马骁; 仲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饶阳凹陷马西地区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饶阳凹陷马西地区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李博;李杰;云凤琳
【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卷),期】2009(31)3
【摘要】冀中坳陷马西地区是东部典型复杂断块小型湖盆,综合利用岩心、地质、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冀中坳陷马西地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地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其进行等时地层划分和对比,认为研究区东营组为半个二级旋回(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在此二级旋回内部划分为3个三级旋回。
马西地区古近系东营组发育有三角洲、湖泊、滩坝和河流等4类沉积体系,分析并论述各类沉积体系在研究区的亚相类型及其特征,系统阐述了不同阶段的平面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总结了垂向上沉积体系的演化。
【总页数】4页(P171-174)
【关键词】马西洼槽;层序地层;沉积体系;沉积相;沉积演化
【作者】李博;李杰;云凤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3
【相关文献】
1.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至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J], 易定红
2.饶阳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体系研究 [J], 倪超;纪友亮
3.饶阳凹陷马西地区沙三中、上亚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J], 邹德江;于兴河;梁宏斌;洪月英;林闻;詹路锋
4.辽中凹陷古近系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分析 [J], 吴伟;林畅松;周心怀;董伟;李全;郑敬贵
5.南堡凹陷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分析 [J], 苗顺德;李秋芬;梁建设;陈艳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楚油田古近系东营组沉积微相及油气开发意义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楚油田古近系东营组沉积微相及油气开发意义张淑娟;罗永胜;刘大听【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2008(10)3【摘要】留楚油田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中南部留楚构造带善旺断鼻,是古近纪东营组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已处于中高合水期.通过对岩心描述、小层对比与划分、单砂体沉积微相描述及测井相的综合分析,总结了留楚油田河流相砂体的主要相标志,分析认为东二段、东三段沉积时期留楚地区以低弯度曲流河沉积为主,并将主力合油单砂体所在地层划分了河道、堤岸和河漫3个亚相,以及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浸滩、泛滥平原6个沉积微相;结合动态资科分析,指出沉积微相对储集层物性的控制作用,探讨了不同微相砂体的渗流特征;认为应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砂体的空间晨布和层内非均质性特征,进行油藏注采关系调整和确定目标潜力区,为制订合理的油气田开发调整方案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为同类油藏的研究与开采提供借鉴.【总页数】9页(P231-239)【作者】张淑娟;罗永胜;刘大听【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2【相关文献】1.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至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J], 易定红2.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沉积相与隐蔽油藏 [J], 张大智;纪友亮;韩春元;初丽兰3.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式研究: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L18断块为例 [J], 周淋; 吕传炳; 纪友亮; 林铁林; 冉爱华; 卢轶伦; 刘天意; 谢琳璘; 魏伟4.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浅水三角洲和滩坝的沉积环境[J], 叶蕾; 朱筱敏; 张锐锋; 谢爽慧; 高园; 唐宏; 齐雪竹; 陈亚青5.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三段沉积微相研究 [J], 张强;郭发军;谢俊;张淑娟;陈小琴;郝鹏;许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王居峰【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2005(007)001【摘要】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主要含油层系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河街组各段沉积相的展布各具特征,演化序列清楚.沙四段早期主要发育冲积-洪积扇,分布于湖盆的边缘地区;沙四段晚期,受北断南超的箕状构造背景控制,由北向南依次发育了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扇、半深湖相和滨浅湖滩坝相沉积.沙三段沉积时期是三角洲发育的鼎盛时期,三角洲的主体主要分布于凹陷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伴随着三角洲自东向西的推进及湖盆范围的不断缩小,沉积类型由早期的三角洲-滑塌浊积扇、三角洲-坡移浊积扇体系向晚期的河流-三角洲体系演化.南部斜坡带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北部陡坡带垂向上由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组成.经过沙三段沉积时期三角洲等的填平补齐作用,到沙二段沉积时期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只在凹陷西部的利津洼陷发育小规模的三角洲-浅湖相沉积.沙一段沉积时期湖盆发生大规模湖侵,物源供应减弱,以滨、浅湖相沉积为主,在凹陷南部边缘发育有滩坝相沉积.【总页数】14页(P45-58)【作者】王居峰【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相关文献】1.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综合评价 [J], 张明星;郭耿生;张琳璞2.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遗迹群落及其沉积环境 [J], 胡斌;王海方;张宏敏;牛永斌;白忠凯3.济阳坳陷民丰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相展布与演化 [J], 赵伟;邱隆伟;姜在兴;陈妍;刘军锷;杨勇强4.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湖相油面岩的特征及成因 [J], 朱光有;金强;张水昌;戴金星;王冠民;张林晔;李剑5.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J], 康仁华;刘魁元;赵翠霞;金平信;彭德堂;罗顺社;李维锋;高振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饶阳凹陷馆陶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研究
饶阳凹陷馆陶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研究
刘鹏;周军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10(036)015
【摘要】依据岩心观察、测井资料解释和砂体的展布特征对沉积相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饶阳凹陷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体系,其中馆陶组底部为辨状河,馆陶组中上部为曲流河.平面上,两种河流相沉积类型在饶阳凹陷都广泛分布,河道一般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剖面上,辫状河河道砂体相互叠置,曲流河河道砂体呈孤立状分布.
【总页数】2页(P109-110)
【作者】刘鹏;周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陕西,白豹,7176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
【相关文献】
1.塔中北斜坡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研究 [J], 何长坡;王振宇;张云峰;张丽娟;韩剑发;刘永福
2.三水盆地古近系布心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 [J], 陈善斌;甘华军;夏存银;刘斌;张国浩
3.饶阳凹陷留西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 [J], 国景星;刘斌楠
4.留西地区馆陶组三段沉积相研究 [J], 宋晓倩
5.地震沉积学在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以渤海海域蓬莱A构造区馆陶组为例 [J], 付鑫;杜晓峰;官大勇;李瑾;李晓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营凹陷东营组沉积体系分析
东营凹陷东营组沉积体系分析
王居峰;郑和荣
【期刊名称】《复式油气田》
【年(卷),期】1995(006)002
【摘要】利用测井相分析、岩心观察、粒度及古生物分析等资料,从沉积特征,
主要是岩性的纵、横向变化方面,论述了东营凹陷东营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的发育情况及其分布与演化。
认为东营组在上可以划分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湖泊4类沉积体系(其中河流沉积体系发育有正常河流沉积体系和辫状河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只发育有滨浅湖亚相沉积);在垂向上湖泊沉积体系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至东营组
【总页数】6页(P19-24)
【作者】王居峰;郑和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至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J], 易定
红
2.饶阳凹陷马西地区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J], 李博;李杰;云凤琳
3.辽中凹陷古近系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分析 [J], 吴伟;林畅松;周心怀;董伟;李全;郑敬贵
4.南堡凹陷柳南地区东营组沉积体系分析 [J], 方欣欣;王华;姜华;林正良;赵淑娥;任桂媛
5.南堡凹陷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分析 [J], 苗顺德;李秋芬;梁建设;陈艳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留西地区馆陶组三段沉积相研究
2019.12科学技术创新-35-留西地区馆陶组三段沉积相研究宋晓倩(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摘要:以沉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室内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对留西地区馆陶组三段开展沉积相分析及演化规律研究。
通过相标志和相类型分析,认为研究区为辫状河沉积,发育心滩、河道充填、道间滩地、道间洼地四种沉积微相类型;在Ng3发育早期辫状河沉积具有多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的特征,至Ng3沉积晚期,辫状河沉积规模减小,河道宽度变窄且弯曲度增加,辫状河向曲流河演化。
关键词:馆陶组三段;沉积相;留西地区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1区域地质特征留西地区位于饶阳凹陷中部,北至肃宁构造带,南与留楚构造带相接,东接留路断层,与西城向斜相邻,西至大王庄东断层,同大王庄构造带相邻,勘探面积约200km沏。
该区受北东向展布的西部大王庄东断层以及东部留路断层的控制,形成陷落式地堑的基本构造格局。
研究区馆陶组地层厚度介于200~ 500m,与下伏的东营组呈不整合接触。
综合地质、地震、测井资料,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将馆陶组分为三段。
其中,馆三段厚度约160-170m,根据岩性、电性组合特征,又将馆三段进一步细分为Ng3',Ng3\Ng33三个砂层组。
2相标志与相类型接采用原地处理。
清淤疏浚过程要重视底泥的无害化处理和应用,避免二次污染。
4城市内河涌黑臭水体治理的管理措施要想做好城市内河水体涌黑臭的治理工作,除了要学会加强一些技术的学习,还需要采取关键性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一定的规范以及监督作用,加强城市内河水体涌黑臭现象的有效控制,降低对于水体环境的污染,更好的保证生态的平衡。
而如何进行管理就显得比较关键,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污染源等展开行动。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4.1明确责任单位,强化排水排污管理。
明确责任单位,并注意加强排水排污的管理。
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纪构造岩相带特征与油气聚集
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纪构造岩相带特征与油气聚集王鹏;戴俊生;王余泉【摘要】饶阳凹陷为一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其中北部自东向西发育东部陡坡带,主洼槽带,中央隆起带,次洼槽带和蠡县斜坡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依据构造单元及构造带的分类原则,并考虑构造体系和沉积体系两者演化的内在联系,将该区划分为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沿岸滩坝构造岩相带等四种类型构造岩相带.通过构造岩相带分析,预测该区河间大王庄地区东三段,蠡县斜坡沙一段和马西地区南部沙一段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段.【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0(031)005【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饶阳凹陷;构造单元;构造岩相带;油气聚集【作者】王鹏;戴俊生;王余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构造岩相带是指盆地中一定地质时期内构造与岩相的空间组合。
它包括断陷湖盆内各构造带的构造形式、沉积体系、油藏类型和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构造岩相带有利于正确揭示地下地质规律,对指导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最大的凹陷,在古近纪经历了初期张裂(Es4-Ek)、中期断陷扩张(Es2+3)、晚期萎缩消亡(Es1-Ed)等三期断裂活动主要时期,形成近东西向展布的典型的断超箕状结构,研究区自西向东可划分为东部陡坡带,主洼槽带,中央隆起带,次洼槽带和西部蠡县斜坡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2]。
通过分析饶阳凹陷不同成因类型构造单元的结构特点,不同构造单元的不同区带,同一构造单元的不同构造部位,及所处的沉积演化阶段,层序地层特征,沉积体系的发育,储集体的分布特点,圈闭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与油气成藏条件等[3],将饶阳凹陷古近纪划分为四种类型的构造岩相带:①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沿岸滩坝构造岩相带;②洼槽带-浊积砂、远砂坝构造岩相带;③中央隆起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河口沙坝构造岩相带;④陡坡带-扇三角洲构造岩相带(图1)。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中北段精细勘探与重要发现
早 在 16 年钻探 冀参 l 93 井就 证 实了蠡县斜坡具 有
沙二 段砂 体主要 为河 流一三 角洲 平原 相沉积 ,岩 有利的 成藏条件 , 并从此 拉开 了该 区的勘 探序幕 。 别 特
性剖 面表现 为不 同粒级 的砂岩 与红 色泥岩 构成 的正旋 是 2 世 纪 8 年 代 中后 期 , 0 0 随着华北 油 田勘 探重 点 由潜
不 同类型的滩坝沉 积层在纵 向上 与湖相泥岩 间互 出现 、 平面上呈 椭 圆状 连片分布 , 形成 了大面积分 沙 四段一 孔店 组烃源 岩 主要分 布于 蠡县斜 坡北 段 多期 叠加 ,
东北 部的 较低 部位 ,厚 度一 般在 5 0~1 0 2 m,局部 达 布 的滨浅 湖滩坝群 , 但单个 滩坝的面 积较小 , 一般仅为 到 10 5 m。烃 源岩 有机 碳含 量平 均为 0 8 %,最高 为 .3 15%,氯 仿沥青 “ .9 A”平 均值为 0 04%,为 中等烃 .49
沙一 下亚段烃 源 岩是 区 内最主要 的烃 源岩 ,它几 石砂岩和长石砂岩 ,岩石具有中等成分成熟度和中等
碎 主 乎全 区分布 , 为稳定 , 最 以油页岩 、 鲕灰 岩 、 质 白云 偏 高的结 构成熟 度 。 屑颗粒 间的填隙物 含量较高 , 泥
岩和暗色泥岩组成 。有效烃源岩厚度一般在 1 ~ 要为泥质和碳酸盐。 0 0 储集空间相对较发育, 主要为粒间 10 5 m,最 厚可 以达 到 3 0 0 m。页 岩有 机碳 含量 平均 为 溶 孔和粒 内溶孔 。 层具有较 好的储 集性能 , 储 主要为 中 少量 为中孔 中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储 层。 4.5 0 %,最大 可达 7 8 %,氯仿 沥 青 “ .8 A”平 均 值 为 孔低 渗型和 低孔低渗 型储 层 , .% 94 平 38 0 3 7%,最高为 0 7 3%,为好烃源岩 。有机质以 Ⅱl 孔 隙度一般 为 7 5 ~1 .% , 均为 1 . %;渗透率 .9 8 .5 3
东营凹陷地质概况及勘探前景
勘探方向
在勘探程度低和新的领域寻找油气田: 3500米以下的深层(孔店,沙三,沙四)。 3500米以下的深层(孔店,沙三,沙四)。 岩性油藏的勘探。 注重古地貌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潜山内幕, 隐蔽油气藏。 对古生界,中生界等老地层的勘探。
区域沉积条件
孔店组早期,气候稍有湿润,此时山谷相间,洼陷范围小,湖水聚集有限, 以形成局限湖泊和冲积扇、近源冲积平原为主。该时期东营凹陷分为南北两 个互不连通的次级洼陷:博兴和东营北部洼陷。 孔店组后期至沙四早期,气候转为干旱,在凹陷四周发育巨厚的红色冲积扇, 洼陷中心则间歇性地沉积了盐湖相膏盐层和泥岩。 沙四晚期气候稍转湿润,在经历了早期的剥蚀后,凹陷内物源供给减少,湖 水面积扩大而清澈,形成了广延而薄层的砂质和碳酸盐质滩坝沉积体系,只 在凹陷中北部有半深湖、深湖相沉积体系。 沙三段气候湿润,早期物源供给少,在基底持续沉降的条件下,可容空间增 大,形成欠补偿的大面积半深湖 深湖沉积。中期开始沿凹陷近东西轴向发育 远源河流三角洲充填。此阶段沉积物补给速度和基底沉降速度基本相当,以 滨浅湖、深湖和半深湖为主;晚期,来自四面凸起上的物源注入盆地,形成 过补偿沉积。 沙二段气候转为干热,凹陷被填平后,遭受剥蚀。后期边界断层重新活动, 开始了新一期充填演化阶段。 沙一段沉积时,气候又开始变得湿润,早期物源供给量小,基底沉降缓慢, 从而广泛发育了砂质和碳酸盐质滨浅湖及半深湖沉积。 东营组沉积上为河流三角洲持续向湖内进积并再一次将湖盆填平。此时,渤 海湾盆地抬升经历了准平原化,形成冲积平原沉积,即馆陶组地层
盆地构造格架
一、断裂构造:
该凹陷的断裂按走向可分为NE,EW,NWW,NEE向四组 NE向 该凹陷的断裂按走向可分为NE,EW,NWW,NEE向四组。NE向 向四组。 如高青,八面河断裂, 这些断层属中生代郯庐断裂系NE向走滑断层 如高青,八面河断裂, 这些断层属中生代郯庐断裂系NE向走滑断层 转化为下第三系走滑正断层。NWW向断裂在本区主要为石村断裂 向断裂在本区主要为石村断裂, 转化为下第三系走滑正断层。NWW向断裂在本区主要为石村断裂, 青坨子-永安断裂,断面形态为铲式,控制了中新生代的沉积。 青坨子-永安断裂,断面形态为铲式,控制了中新生代的沉积。EW 向断层在本区为陈南断裂及其派生的胜北断裂, 向断层在本区为陈南断裂及其派生的胜北断裂,其断面形态呈铲式或 坐椅式。 二者组合形成典型的伸展构造样式。陈南断裂发育早, 坐椅式。 二者组合形成典型的伸展构造样式。陈南断裂发育早,控 制沙四孔店沉积中心的展布,而胜北断层发育较晚, 制沙四孔店沉积中心的展布,而胜北断层发育较晚,主要控制了沙三 段的沉积。NEE向断裂在本区主要发育于博兴断裂带 向断裂在本区主要发育于博兴断裂带、 段的沉积。NEE向断裂在本区主要发育于博兴断裂带、陈官庄断裂 王家岗断裂带和梁家楼一现河构造带,它们一般只切割下第三系, 带、王家岗断裂带和梁家楼一现河构造带,它们一般只切割下第三系, 断面一般为铲式或平面式,主要控制沙三段的沉积, 断面一般为铲式或平面式,主要控制沙三段的沉积,是典型的下第三 系同沉积构造。 系同沉积构造。
东营凹陷盐湖相沉积序列及储层预测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营凹陷盐湖相沉积序列及储层预测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
东营凹陷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油气勘探区之一,盐湖相储层作为该区
最为重要的油气开发目标之一,已经成为该区研究的重点。
目前,随着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盐湖相储层的勘探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盐湖相储层复杂多变,其储层特点和预测方法也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本研究将重点探究东营凹陷盐湖相沉积序列及储层预测,旨
在为该区盐湖相储层的发现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东营凹陷盐湖相沉积序列特点,并通过对
储层预测方法的比较,确定最适合该区盐湖相储层预测的方法。
同时,
本研究还将探究盐湖相储层的沉积特征和储集规律,为该区盐湖相储层
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地质特征和沉积序列分析
通过对资料和文献的调研,结合地质野外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东
营凹陷盐湖相的地质特征和沉积序列,探讨其中包含的有关储层形成的
信息。
(2)储层评价方法比较
将各种储层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包括岩石学、地球物理学、测井、沉积学等方法,确定最适合该区盐湖相储层预测的方法。
(3)储层特征分析
借助岩心分析、电子显微镜、沉积学等技术手段,对东营凹陷盐湖相储层的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其储集规律,探讨其形成和分布机制。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东营凹陷盐湖相沉积序列的特点,明确该区盐湖相储层的储集规律和形成机制,从而为该区盐湖相储层的发现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将比较各种储层预测方法,明确最适合该区盐湖相储层预测的方法,为盐湖相研究提供参考。
东营凹陷沙二段湖泊三角洲沉积构造特征研究
东营凹陷沙二段湖泊三角洲沉积构造特征研究作者:郭昭江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18期摘要:东营凹陷湖泊三角洲各沉积亚相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4种砂体,即水下河道砂、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和远砂坝。
这些砂体在沉积特征、粒度概率曲线以及测井图上具有各自的特征。
结合对坨82-斜检1、坨7-斜检1等10口井岩心的观察描述,认为东营三角洲平原亚相缺少标志性的煤层,其三角洲前缘亚相叠置但反旋回并不典型且水下分流河道仍占很大比重。
关键词:东营凹陷;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8-0189-021 地质概况东營凹陷自沙四段至沙三段沉积时期发育了多个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东营三角洲的规模最大、发育历史最长、对当前油气勘探的影响也最深。
沙四时期,东营凹陷主要发育一套深水-半深水的湖相沉积,以粗粒的扇三角洲发育为主要特征,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于湖盆的东部和东南部,在凹陷的中心发育膏岩沉积,边缘靠近物源的地区则发育一部分的砂岩、生物灰岩以及砂砾岩;自沙三早期,来自湖盆东部的陆源碎屑开始快速推进湖盆,在沙三中沉积时期达到顶峰,东营三角洲就此形成。
从构造位置上看,东营三角洲自东向西基本上顺沿凹陷长轴方向推进,物源主要沿着自东向西的河流进行推进,属于典型的长轴型河控三角洲。
2 东营湖泊三角洲微相识别标志在2-1-斜检213井岩心中识别出一套完整的湖退沉积体系,整体上,底部厚层的前三角洲泥岩向上过渡为中部的粉砂岩和泥岩,再往上层理逐渐变多,开始出现流水成因的上攀层理,最顶部则是大段的砂岩,整个层序自底部向顶部泥质含量减少,砂质含量增多。
2.1 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沉积特征与河流相有较多共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为河流相的缩影。
分流河道和沼泽沉积构成该亚相的主体。
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整体呈正韵律(图1a),层理发育,可见大型槽状、板状、楔状层理,底部有冲刷充填构造;而沼泽微相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泥岩,夹储层炭质泥岩(图1b)和泥质粉砂岩,沉积构造见微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及碳屑纹层(图1c)。
饶阳凹陷留楚油田东营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的开题报告
饶阳凹陷留楚油田东营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发展,储层研究成为了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饶阳凹陷留楚油田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其东营组是该地区主要的油气储层之一,但东营组储层沉积微相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
本研究将通过对饶阳凹陷留楚油田东营组储层沉积微相的研究,探讨该区域油气储层的形成机理和发育规律,有助于指导油气勘探和地质工程建设。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工作计划
1. 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和地层特征:包括饶阳凹陷留楚油田的地质概况、东营组的分布、岩性特征等内容。
2. 储层沉积微相的识别:通过对样品的薄片分析和各种物性分析方法,识别出东营组储层砂岩的沉积微相特征。
3. 储层沉积环境的分析:通过对样品的沉积构造、岩石圈定、生物化石等进行分析,探讨东营组储层沉积环境的类型和演化。
4. 储层孔隙类型和特征的研究:通过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指标,分析东营组储层的孔隙类型、大小、连接性等特征。
5. 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展望: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同时展望未来东营组储层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三、预期成果及研究意义
通过对饶阳凹陷留楚油田东营组储层沉积微相的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 对东营组储层砂岩的沉积微相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研究,探讨该区域储层形成的机理和发育规律。
2. 揭示东营组储层沉积环境的类型和演化,为该区域储层地质勘探和地质工程建设提供指导意见。
3. 研究东营组储层的孔隙类型和特征,为压裂、酸化等增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4. 进一步拓展饶阳凹陷留楚油田东营组储层的研究,为其他类似区域的储层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 分类号 : 68 1O 2 P 1. 3.
1 地质 背景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o 6 78 (0 0 1~o 2一 O 10— 912 1 )4 14 2
线 ( ) 为齿 化钟形 。 R4 多
饶 阳 凹 陷是 冀 中坳 陷 的一 个 次 级构 造 单元 , 为
渤 海湾裂 谷体 系 内典 型 的东 断西超 式继 承性单 断箕
峰状 。
饶 阳 凹 陷 中 北 部 东 营 组 地 层 厚 度 约 40 0 ~ 1 0 m, 流 相 沉 积 广泛 , 层 发 育 良好 , 对 其 认 00 河 储 但 识 还不 够全 面 , 因此深 化东营 组 河流相 的研 究 , 落 对 实 优质 储层 分布和 下 一步勘 探将 提供重 要 帮助
状 交 错层 理 、 状交 错 层 理 、 板 不规 则 交 错 层理 、 状 块 层理 等 。相 比 曲流河道 , 层理 中纹 层 的连 续性较 差 。 粒 度概率 曲线 主要 为二 段式 , 其次 是三 段式 。 自然 电
收稿 日期 :O O 4 6 2 1 —O ~O 作 者 简 介 : 健 (9 4 , , 士 生 , 要 从 事 沉 积 与 储层 研 究 。 张 1 8 一) 男 硕 主
探程 度最 高 的凹 陷[ 。 1 凹陷 中北部 北接 霸县 凹陷 , ] 南 至 深 泽 低 凸起 , 与 献 县 凸 起 相 临 , 到 高 阳 低 凸 东 西
起, 面积约 5 0 k 00m 。
更细 , 主要 为 紫红 色 、 绿 色 泥岩 夹 薄 层 粉砂 岩 、 灰 细 砂岩、 中砂岩 等 。单砂层 厚 度一般 为 1 m。自然 电 ~3 位 曲线 主要呈 低幅 指状 、 波状 , 电阻率 曲线 主要呈 尖
湖 泊等 微相 。 河道 充填 微相 岩性 主要 为灰色 、 棕红 色
中砂 岩 、 砂岩 、 砂 岩 与 紫红 、 绿 、 细 粉 灰 浅灰 色 泥 岩 ,
垂向上通常表现为完整的正韵律 , 二元结构典型 , 韵 律层 底部 常具 有冲 刷面 。 砂 层厚度 一般 为2-6 单 " m。 -
电 位 曲线 ( P) S 主要 为 中高 幅 钟 形 、 形 , 指 电阻 率 曲
河道 充填 微相 岩 性 主要 为 厚 层 灰色 、 棕红 色 砂 砾岩 、 中粗 砂岩 、 细砂 岩 , 紫 红色 、 夹 灰绿 色 泥岩 , 岩
性 剖 面上形 成显 著 的“ 砂包 泥” 征 。单砂 层 厚度较 特 大 , 般为 3 0 岩 芯观 察发 现 , 向上略 显正韵 一  ̄1 m。 垂 律 或为 厚层 均质 沉积 。沉 积构造 主 要发育 大 中型槽
2 相类型 及 相标志
废 弃 河 道 微 相 继 承 了河 道 沉 积 的一 些 特 征 L , 2 ]
但二 者仍 存在较 大差 异 。在本 区废 弃河 道微 相岩性 主要 为 中砂 岩 、 粉砂岩 、 质粉 砂岩 与泥 岩不 等厚 互 泥
层, 岩性 较 河道亚 相变 细 , 向上多 不显 韵律 性 单 垂 砂层厚 度 一般为 1 m, ~5 较河道 变 小 。自然 电位 曲线 多 呈微 齿化 指形 、 指形 一钟 形组 合 , 电阻率 曲线 多呈
沉积 构造 主要 发育有 槽状 交错 层理 、 板状 交错 层理 、
小型交 错 层理 等 , 理 中纹层 的连续 性较 好 。 度概 层 粒 率 曲线主要 为 二段 式 , 跳跃 总体 含量 为7 ~ 8 , O 5 斜 率较 高 , 截 点 值 较大 , 3 6 4 5 反 映 了 曲 细 为 .~ 。, 流河道 中 的沉积 物粒 度较 细 、 选较好 的特 点 。 分 自然
齿 化指 状 、 峰状 。 尖
2 2 辫 状 河 .
根据 岩 心 、 井 、 井 、 内分 析 资料 和 地 震 资 测 录 室 料等 , 综合 分析 认为 : 阳凹 陷 中北 部东 营组河 流相 饶
发育 曲流河 和 辫状 河 两 种 类型 , 中东一 段 主 要为 其
曲流河 沉 积 , 二段 和东 三段 主要为 辫状 河沉 积 。 东
状 河 两种 类型 , 自又划分 为若 干种亚 相 和微相 。通过 对沉积 微 相研 究 , 示 了沉 积相 带对 储层 物性 具 各 揭 有 重要控 制 作 用, 结果 显示 河道亚相 中的河道 充填 和心 滩坝砂 体储 集性 能最好 , 有利 的勘探 目标 。 是 关键 词 : 阳凹 陷 中北部 ; 饶 东营组 ; 沉积特 征 ; 层物 性 储
14 2
内蒙 古石 油化 工
2 1 年第 1 期 00 4
饶 阳 凹陷 中北 部 东 营 组 河 流 相 研究
张 健 , 景 星 国
( 国 石 油 大 学 ( 东 ) 球 资源 与信 息学 院 , 东 青 岛 2 6 5 ) 中 华 地 山 6 5 5
摘
要: 根据 大 量岩心 、 井、 震等 资料 , 析认 为饶 阳凹 陷 中北部 东营组 河流相 发育 曲流 河 与辫 测 地 分
状 凹 陷 , 是 冀 中坳 陷面 积最 大 岩性 稍细 , 主要 为紫 红色 、 灰绿 色泥 岩与 薄层 中砂 岩 、 细砂 岩 、 砂 岩等 互 层 , 砂层 厚 粉 单
度一般 为 1 3 自然 电位 曲线 主要 呈指状 , ~ m。 电阻率 曲线主 要呈 中高 幅尖 峰状 。 河 漫 滩微 相 与天 然堤 有 时 不 易 区分 , 性通 常 岩
2 1 曲流 河 .
曲流 河 包括 河 道 亚相 和 洪泛 平 原 亚相 , 又细 分 为河道 充填 、 边滩 、 然堤 、 天 河漫 滩 、 弃河道 和河 漫 废
辫 状河 包 含河 道 亚 相 和洪 泛 平 原亚 相 , 一 步 进 划 分为 心 滩 、 河道 充 填 、 漫湖 泊 、 漫 沼泽 和 河 漫 河 河 滩等 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