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基本特征和修辞手法。

2.学习背诵古诗,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古诗的基本特征和修辞手法。

2.把握古诗的意境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古诗,提高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诗体裁的理解不够深入。

2.把握古诗的意蕴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1.引导学生谈论“古诗”这个话题,是否听过或学习过古诗,以及印象最深刻的古诗。

2.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谈论古代诗歌与现代人的关系。

2. 学习环节(30分钟)1.分发《陋室铭》和《赋得古原草送别》两篇古诗让学生阅读。

2.导师讲解古诗的基本特征、修辞手法、意蕴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全面了解古诗的内涵。

3.逐句分析两首古诗,重点解释不理解的古语词汇、词语搭配等,帮助学生掌握古诗的意思和情感表达。

4.向学生解释古诗的排比、对仗、叠词、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5.安排时间,让学生齐读两首古诗,帮助学生提高古诗的咏诵能力和琴声朗诵。

3. 练习环节(30分钟)1.老师批阅学生的作业,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在课堂上,老师布置口头翻译和写作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并以群体为单位诵读,比较谁的朗读更具有感染力。

4. 总结环节(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点评。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诗的基本特征和修辞手法,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教师为学生布置下一课的预习任务,鼓励学生们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劲头。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们的响应和参与中,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的基本特征和修辞手法,使学生们在语文学科中获得更高的成就和自信。

同时,通过不同个体的情感宣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合到集体中,并提高了全体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

如:?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5、全班交流。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

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课方案
【教课目的】
1、会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秋季的焕
然活力,再频频朗读中,感悟诗歌的神韵和境界的美好。

3、培育孩子乐于背诵古诗,积淀经典文化底蕴的感情。

【教课过程】
一、识字写字
1、自主认读生字条里的全部生字,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解
决。

2、小老师领读。

3、同桌相互听读。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5、同桌相互沟通识字方法。

6、扩词练习。

7、写字:
⑴ 剖析字形,掌握规律。

⑵ 师范写“枝”“刘”,提示此二字的第四笔均是“丶”。

⑶ 描红、临写,评出优异。

二、朗诵感悟
1、《赠刘景文》。

2、整体感知:
第1页/共2页
1 / 2
⑴ 自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

⑵ 同桌之间听读。

⑶ 小组合作沟通,经过读诗,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
些不理解之处?
三、启迪想象,感情朗诵
1、师配乐范读两首古诗,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生谈谈自己“听诗”的感觉。

3、生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诗的境界美,感觉诗的韵律美。

4、配乐赛读、评读。

5、指导背诵。

四、实践活动
1、从两首诗中选用自己最喜爱的一首进行“诗配画”活动。

2、开古诗朗诵会,每组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朗诵,一
个个人朗诵。

第2页/共2页
2 / 2。

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理解“动客情”的意思。
教具学具
课件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送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预习
要求
1.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来自乡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复备
一、旧引新,激趣导入
1、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还记得我们学习过哪些写秋天的诗?(引导学生回忆苏轼的《赠刘景文》、杜牧的《山行》、李白的《静夜思》)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由读。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双石镇双石小学备课案
年级三学科语文第三单元
备课人:谢春萍执教人:授课时间:年月日总顺序号:
课题
9、古诗两首
需课时数
2
第1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1、认识并书写“促、深”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并能体会作者的心情。
3、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秋天的古诗?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天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word文档资料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word文档资料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两首古诗,领悟诗意,做到感情朗诵、背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

(齐读课题)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杜甫)。

你们对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二、学习《望庐山瀑布》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

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

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

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

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

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

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

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

紫烟——紫色的云雾。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

(配乐)12、抽生读,评议。

比赛读。

齐读。

13、练习背诵。

三、学习《绝句》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

(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

)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

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6、齐读。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

(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适用学生:AB层
基础性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适用学生:CD层





重难点
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处理策略
反复朗读、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教学空间形式
小组教学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共案设计人员:
个案补充
(体现分层、小组合作)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图片)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风景名胜引入课题,并且欣赏庐山风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设计意图】:读书是为写作打基础,要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
七、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互助学习的能力。
4、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
(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研讨感悟诗意,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解诗题、知诗人。

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并能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画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明白得古诗的大意,想象诗句所描画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读通诗句
1、大伙儿还记得《春晓》吗?
2、事实上,描写春天的诗还有许多,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两首。

3、请大伙儿自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4、抽生读,在评判中点拨字音。

二、学习《绝句》
1、结合注释,说说“迟日”的意思。

2、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讨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

3、查字典,明白得“融”、“暖”的意思。

4、小组讨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意思。

5、抽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余学生补充。

6、有感情地诵读《绝句》,注意读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联系诗句,结合插图,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全班交流该如何样读。

教师范读。

(3)学生带着感情自由诵读。

(4)试着背诵。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学习目标】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春晓》【课时目标】1、认识前面6个生字。

会写“古、声、多、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春晓》,背诵《春晓》。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

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

学习“古、诗、首”3个字。

二、学习《春晓》出示整首诗。

1、读通:⑴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

(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⑵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⑶指名背诵。

⑷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2、理解感悟:⑴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

(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⑵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⑶交流讨论学习:①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②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们小朋友,一起先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

放录音:嗨,我是古诗博士,非常高兴认识你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在学习之前,我想和你们进行一场背诗比赛。

小博士要求:1、任意背一首诗,开火车背。

2、别人背过的不能得复背。

教师小结背诗比赛:同学们表现很棒,教师也想背了,想不想听呢?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诗背古诗,请同学评价后,让学生自读《春晓》、《村居》。

2、师:这两首古诗的题目分别是,。

指名读,区分春、村的读音。

3、出示生字。

a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b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c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巩固识谘。

5、比赛背。

二、巩固生字。

1、出示词语(指读、抢读、同桌互读)2、比赛:出示字卡,打乱顺序,分别发给四个小组,让小组合作,按诗句的顺序摆一摆。

三、写字。

逐一指导书写。

(《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自主预习(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5)概括本诗的主旨.乡愁自主预习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拓展延伸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2.语言运用.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3、小结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教学后记:。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山行》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山行》
4、请学生自学第三、四句,自学是按照“明诗句、悟诗意”的步骤来学,不懂的可以查字典,特别要考虑“坐”、“红于”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5、小结:这首诗前两句描绘远景,有高山、小路、白云、人家,后两句描绘近景,写了漫山遍野的红枫林,远近结合,层次分明。现在就请同学们齐读全诗,注意要有感情。
6、要求学生感受诗意,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2、“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那么诗人在山上行走时都看到了什么呢?
四、明诗句,悟诗意
1、请学生齐读1、2句,重点指导“径”、“斜”的读法。
2、讲解:“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作画):深秋时节的高山。为什么称“寒山”呢?石径:石头小路。斜:弯弯曲曲。远上:向远处伸展。
3、讲解:“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生处:指漂浮着白云的地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难点
了解作者描绘秋色,并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唐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这瑰宝中的瑰宝,两首堪称经典的唐诗。揭示课题:山形。
2、简介作者杜牧:杜牧,晚唐杰出诗人,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称颂。
二、回忆方法,复习巩固
1、谈话:要想把这首诗学好,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平时是怎样学古诗的?
2、让学生听录音,边听边考虑诗题的意思和诗中难以理解的字词。
三、解释诗题,明确含义
1、引入: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诗题《山行》是什么意思。
【教学内容】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山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
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
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古诗;
难点: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
熟读成诵
三、按上述学习步骤学习《题西林壁》。

1、初读感知,读通读正确。

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通读正确,然后抽读
2、了解作者,理解读题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读题目的'意思
3、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读句意思
补充:激趣导课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成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本课两首诗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的奥秘,思维两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3、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才能正确理解诗句意思,这是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明确方法后各自试着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培养和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识记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中的秋意和感情。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学习《夜书所见》●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揭题后和学生共同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能凭借注释理解诗的大意,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

●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意1、配乐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看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范读激情:听老师把这首古诗朗诵一遍。

2、学生自读古诗,并想想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3、检查学生的朗读和对诗意的初步感知。

●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1、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⑴老师告诉学生,利用注释学习古文,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

⑵学生先自学,后同桌交流。

2、反馈时老师作适当的指导:逐句理解诗意后,要求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老师要加以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

(理解古诗诗句意思是学习古诗的重要基本功。

)●四、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1、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可适当指导:诗中描写的景色是否有对比?(学生从生机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黄叶飘飞的深秋景色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秋风落叶之时,寒意阵阵,客游在外的诗人见到此情此景,倍感孤独郁闷。

后两句写了远处篱笆下的灯火,诗人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由此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心中升起一种温馨亲切之感,感情略显舒缓。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指名读、齐读。
4、合作学习,自主记忆。
自由读生字卡。组内互考互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字的?
5、组词练习。个别常用字可进行一字开花游戏,如:枯、荣等。
6、在诗中读生字生词。
7.训练反义词和近义词
四、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中的“枯、荣”两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的特征。
2、教师范写“枯、荣”(左右结构上和下结构各一个)
《古诗两首》共享教案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1
个案生成2
主备人
李书平
课时
1
使用人
使用人
教学
内容
古诗两首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
目标
1、认读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
重点
1、认读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小结:小草很顽强,春天一到,它又快乐地来到我们生活中,人们看到小草就会被它所震撼,唐代诗人白居易也看到了小草,还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小诗,题目是《草》。(教师板书课题)
二、师范读小诗,学生认真听,听后汇报记住哪一句
三、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同桌或小组互相交流。
2、课件出示词语
教后

请大家齐读后两句
六、朗读全诗
七、拓展阅读
必读篇:读10页(小草)
八、写话练习
要求:用今天学的新词选择其中的两个说一段通顺的话
1、同桌交流
2、师出示范例,指导写话
3、学生练写
4、交流评价
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题西林壁》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师:我们曾学过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记得吗?(师生齐背《赋得古原草送别》)师: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师: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师指名读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二、学习新课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的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并通过书上的配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〇”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师: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过渡语: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师: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师: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师: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师: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整首诗。

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9、指导配乐朗读。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10、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三、小练笔。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诗、吟诗、还做诗、做画,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希望课后同学们能收集有关白居易的诗,我们下节课交流。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暑假一定去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吧,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那就是庐山。

【课件出示:庐山风光】是呀,庐山风景真美呀,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有一句特别有名的经典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庐山的诗:板书:《题西林壁》二、解诗题,了解作者。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课件展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课件展示)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形成的原因。

(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3、结合老师刚才的介绍有谁知道“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三、读《题西林壁》1、自读古诗。

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哪些字是前鼻音,哪些字是后鼻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2、评价,齐读。

3、指名读《题西林壁》,其余同学注意听。

4、教师有节奏地范读。

5、齐读。

6、指名读,其余学生注意听,看。

9、齐读。

四、读古诗,解诗意。

(一)学生自学1、读了这么多遍,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你们能不能自己读懂呢?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

你说给他听,他说给你听。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说一说。

(二)师生交流1、结合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解诗意学习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课件展示)教师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高:云雾缭绕低:高耸入云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学习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重点理解“缘”的意思。

归纳诗意: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只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

(板书)小结: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

五、吟诵古诗,品悟诗境1、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2、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小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所以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绝唱。

七、巩固练习1、背诵《题西林壁》2、默写《题西林壁》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情形吗?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雪梅》,会认6个生字。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

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

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

(课件)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说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

(课件)所以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卢梅坡的一首《雪梅》。

二、学诗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读诗。

读古诗,讲究的是抑扬顿挫,谁能有节奏的读一读。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

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

指名读注释。

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反馈。

相机指导。

学习古诗,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

指名读注释。

结合注释,说说诗意。

不理解的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

反馈。

你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降”,认输“搁”,放下“逊”,逊色、差一点。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三、四句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板书:雪白梅香(板书:各有长短)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

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

这首诗的后两句就成了书中十二单元语文天地向我们推荐的经典名句。

让我们来记住它吧!背诗。

三、作业: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雪梅白香各有长短取长补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