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重症监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重症监护ppt课件
率越快。 呼吸频率的增快或减慢,均提示可能发生呼吸功能障
碍。
(一)血液气体监测参数的正常值及意义
◦ 1.动脉血酸碱值(PH)
(1)正常值7.35~7.45,平均值为7.40 (2)临床意义
小于7.35为酸中毒 大于7.45为碱中毒
2.PaCO2:
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是指物理溶解在动脉 血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 (1)正常值:35-45mmHg, (2)临床意义: ①判断肺泡通气量 ②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 >50mm Hg 二型呼衰
(1)正常值:22-27mmol/L (2)临床意义:AB受代谢和呼吸因素的双重影响。 AB↓:代酸或呼碱代偿;AB↑:代碱或呼酸代偿;AB正常 ,不一定正常,如呼酸+代酸,AB正常,应具体分析。
8.碱剩余(BE)
在标准状态下(条件同SB)将每升动脉血的 PH滴定到7.40时所用的酸或碱的mmol数。若滴 定所需要的是酸,说明血中为碱性,BE为正值 ;若滴定所需要的是碱,说明血内是酸性的, BE为负值。 (1)正常值:±3mmol/L平均0 (2)临床意义:BE的正值增大,表示代谢性 碱中毒;BE负值增大,表演示代谢性酸中毒
(二)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1.根据pH值确定有无酸血症或碱血症
2.根据HCO3-与PaCo2的变量关系确定有无复合型酸 碱失衡
当Paco2与HCO3呈反向变量时应诊断为复合型酸碱 失衡。 (HCO3↑/PaCo2↓)代碱合并呼碱 (HCO3↓/PaCo2↑)代酸合并呼酸
(一) 尿量
尿量变化是肾功能该彼岸的最直接的指标。
内源性感染
1.避免扰乱和破坏病人的正常防御机制 2.合理使用抗菌素,保护正常菌群抗定植的能力 3.检查、治疗病人的潜伏病灶 4.隔离有特殊感染的病人
碍。
(一)血液气体监测参数的正常值及意义
◦ 1.动脉血酸碱值(PH)
(1)正常值7.35~7.45,平均值为7.40 (2)临床意义
小于7.35为酸中毒 大于7.45为碱中毒
2.PaCO2:
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是指物理溶解在动脉 血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 (1)正常值:35-45mmHg, (2)临床意义: ①判断肺泡通气量 ②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 >50mm Hg 二型呼衰
(1)正常值:22-27mmol/L (2)临床意义:AB受代谢和呼吸因素的双重影响。 AB↓:代酸或呼碱代偿;AB↑:代碱或呼酸代偿;AB正常 ,不一定正常,如呼酸+代酸,AB正常,应具体分析。
8.碱剩余(BE)
在标准状态下(条件同SB)将每升动脉血的 PH滴定到7.40时所用的酸或碱的mmol数。若滴 定所需要的是酸,说明血中为碱性,BE为正值 ;若滴定所需要的是碱,说明血内是酸性的, BE为负值。 (1)正常值:±3mmol/L平均0 (2)临床意义:BE的正值增大,表示代谢性 碱中毒;BE负值增大,表演示代谢性酸中毒
(二)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1.根据pH值确定有无酸血症或碱血症
2.根据HCO3-与PaCo2的变量关系确定有无复合型酸 碱失衡
当Paco2与HCO3呈反向变量时应诊断为复合型酸碱 失衡。 (HCO3↑/PaCo2↓)代碱合并呼碱 (HCO3↓/PaCo2↑)代酸合并呼酸
(一) 尿量
尿量变化是肾功能该彼岸的最直接的指标。
内源性感染
1.避免扰乱和破坏病人的正常防御机制 2.合理使用抗菌素,保护正常菌群抗定植的能力 3.检查、治疗病人的潜伏病灶 4.隔离有特殊感染的病人
《重症监护》PPT课件ppt课件
46icu的分级监测分级分级适用指标适用指标监测内容监测内容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一级监测一级监测生命体征平稳生命体征平稳已脱离危险的已脱离危险的恢复期和大手恢复期和大手术病人术病人常规监测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呼吸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液体温尿量液体出入量体出入量二级监测二级监测具备一个脏器具备一个脏器衰竭的指征衰竭的指征需进行受损脏需进行受损脏器支持治疗者器支持治疗者增加常规监测增加常规监测频度受损脏频度受损脏器功能监测器功能监测血流动力学呼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肝肾吸功能肝肾脑功能等监测脑功能等监测三级监测三级监测两个以上脏器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的病人衰竭的病人病情重病病情重病全面监测常全面监测常规监测受损规监测受损脏器功能监测脏器功能监测其它脏器功能其它脏器功能监测监测二级监测的内容二级监测的内容另外需每日测体另外需每日测体重计算热氮重计算热氮平衡动态观察平衡动态观察病情病情19
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19:46
谢谢!
19:46
使用说明:
• 在播放幻灯片前,将“宏”的“安全性” 设置为“低”时,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 随时用鼠标点击右上角的数字,即可显示 当前的时间。
19:46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19:46
19:46
ICU病人的监护
概述
ICU收治对象 ICU的收治程序
接诊 监护选择 转出ICU
19:46
ICU的分级监测
分级 一级监测 适用指标 监测内容
生命体征平稳, 常规监测 已脱离危险的 恢复期和大手 术病人
具备一个脏器 衰竭的指征, 需进行受损脏 器支持治疗者 两个以上脏器 衰竭的病人 (病情重、病 死率高) 增加常规监测 频度、受损脏 器功能监测
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19:46
谢谢!
19:46
使用说明:
• 在播放幻灯片前,将“宏”的“安全性” 设置为“低”时,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 随时用鼠标点击右上角的数字,即可显示 当前的时间。
19:46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19:46
19:46
ICU病人的监护
概述
ICU收治对象 ICU的收治程序
接诊 监护选择 转出ICU
19:46
ICU的分级监测
分级 一级监测 适用指标 监测内容
生命体征平稳, 常规监测 已脱离危险的 恢复期和大手 术病人
具备一个脏器 衰竭的指征, 需进行受损脏 器支持治疗者 两个以上脏器 衰竭的病人 (病情重、病 死率高) 增加常规监测 频度、受损脏 器功能监测
ICU重症监护ppt课件
ICU重症监护
7Hale Waihona Puke 二、ICU的护理管理v ICU护理管理措施:
①规范的工作制度与流程管理为ICU护理工作的基础。
②ICU护士应与医师密切配合,及时准确执行医师的医嘱。
③护士应认真落实各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特级护理措施,严防护理 并发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保证病人安全。
④严格执行ICU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3. 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 生命,经过ICU的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病人;
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综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 的监护治疗中获益的病人,不是ICU的收治对象。
ICU重症监护
6
二、ICU的护理管理
v ICU护理管理目标:
v 是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监护技术,保障病人的医疗安全, 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和医疗的需要。
2.脱去手套时立即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污染 的物品时应该立即去洗手。
ICU重症监护
21
四、ICU院内感染管理
v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可疑被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该戴一次性外科 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或面罩、穿隔离 衣或围裙。
v 有关感染控制的概念:
v 标准预防:又称为双向预防,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
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 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有明显血液或 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接触。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 的传播,又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 以预防疾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v 有关感染控制的概念:
院内感染 : 即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 入院 48 小时后
ICU重症监护教学课件ppt
隔离措施
对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设立单独的隔离病房,对
探视家属进行隔离和防护,防止病菌的传播。
03
加强空气流通
icu病房应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采用空气净化等措施,减少空气中的
细菌和病毒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的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
专业培训
对icu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紧急救治能 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
紧急演练
定期进行紧急演练,使医护人员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护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加强 团队协作和沟通,确保icu工作的顺利进行。
06
icu重症监护的教学意义和实践
重症监护教学的意义
提升医疗质量
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重症监护教学,提高医疗人员的 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
其他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其他设备包括输液泵、微量泵、血滤机 、除颤仪等多种设备。
除颤仪用于电复律,使心脏恢复正常节 律。
血滤机用于滤过患者血液中的废物和多 余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输液泵用于控制输液速度和量,保证药 物准确输入患者体内。
微量泵用于持续泵入小量药物,可控制 药物用量和速度。
04
实施治疗
按照制定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 、血液净化等。
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出院流程
病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认 其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可以
离开ICU病房。
出院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宣教, 包括注意事项、后续治疗计划
第四章-重症监护 ppt课件
90年代是ICU发展的年代。
2002年ICU专科护士培训班召开。
2003年,中华护理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重症 监护委员会正式成立。
ppt课件
10
最新的数据和未来趋势
1985-2000年,在全美医院数目和总床位数下降的大背景下:
1.CM床位增加26.1%(69,300
87,400)
2.日花费增加126%($1815
ppt课件
16
危重病脏器功能支持的种类
心脏及循环功能支持治疗 呼吸功能支持治疗 人工肾支持治疗(持续血液净化) 脑功能支持治疗 人工肝支持治疗 营养代谢支持治疗 胃肠功能支持治疗 免疫功能支持治疗
ppt课件
17
专科ICU
综合ICU
CCU RCU
呼冠吸心部系病分统疾综病合ICU
CPICU E心C肺U重症监急护诊治IC疗U病房
ppt课件
21
床位设置
一般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床 位数量占全院总床位的 1% ~ 2%;一般以8~12张 床位较为经济、合理。病室 温度和湿度为20℃~22℃ 、 50%~60%。
ppt课件
22
监护站设置
中心监护站原则上应该设置在所有病床的中 央地区,内设中心监护仪及记录仪,电子计算 机及设备。
急诊以 “院前抢救”为主,以快为主,短时
间医疗行为
ppt课件
7
1923年,Walter Dandy 在John Hopkins Hospital设立 了一个脑外科部门,专门 为照顾手术后患者。
1951年,Dwight Harken 在美国波士顿成 立心脏外科部。雇佣具有特别技能和经验 的护士,护士亦开始有规律地轮班。
13
危重病护理的现状又如何呢?—— 人力资源的短缺情况
2002年ICU专科护士培训班召开。
2003年,中华护理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重症 监护委员会正式成立。
ppt课件
10
最新的数据和未来趋势
1985-2000年,在全美医院数目和总床位数下降的大背景下:
1.CM床位增加26.1%(69,300
87,400)
2.日花费增加126%($1815
ppt课件
16
危重病脏器功能支持的种类
心脏及循环功能支持治疗 呼吸功能支持治疗 人工肾支持治疗(持续血液净化) 脑功能支持治疗 人工肝支持治疗 营养代谢支持治疗 胃肠功能支持治疗 免疫功能支持治疗
ppt课件
17
专科ICU
综合ICU
CCU RCU
呼冠吸心部系病分统疾综病合ICU
CPICU E心C肺U重症监急护诊治IC疗U病房
ppt课件
21
床位设置
一般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床 位数量占全院总床位的 1% ~ 2%;一般以8~12张 床位较为经济、合理。病室 温度和湿度为20℃~22℃ 、 50%~60%。
ppt课件
22
监护站设置
中心监护站原则上应该设置在所有病床的中 央地区,内设中心监护仪及记录仪,电子计算 机及设备。
急诊以 “院前抢救”为主,以快为主,短时
间医疗行为
ppt课件
7
1923年,Walter Dandy 在John Hopkins Hospital设立 了一个脑外科部门,专门 为照顾手术后患者。
1951年,Dwight Harken 在美国波士顿成 立心脏外科部。雇佣具有特别技能和经验 的护士,护士亦开始有规律地轮班。
13
危重病护理的现状又如何呢?—— 人力资源的短缺情况
《重症监护》课件
体温监测仪:实时监 测患者的体温,及时 发现体温异常情况
负压病房:用于隔离 传染性疾病患者,防
止交叉感染
PART 3
重症监护的治疗和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监测:通过体温计、体温贴等设备进 行体温监测
心率监测:通过心电图、心率监测仪等设 备进行心率监测
呼吸监测:通过呼吸机、呼吸监测仪等设 备进行呼吸监测
析
重症监护的护理原则与实践
护理原则: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护理实践:加强 生命体征监测, 确保患者安全
案例分析:分享 成功案例,总结 经验教训
护理技巧:掌握 重症监护护理技 能,提高护理质 量
重症监护的护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患者病情严重,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案例二:患者需要呼吸机支持,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操作呼吸机 案例三: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护理人员需要准确执行输液操作 案例四: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护理人员需要合理制定营养计划
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如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等,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康复训练: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 训练、言语功能训练等,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PART 6
重症监护的未来发展
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根据患者的个体差 异,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和护理方案
远程监护:通过远程医疗技 术,实现远程重症监护和远
气等
呼吸康复:在 病情允许的情 况下,进行呼 吸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呼吸
功能
循环管理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升压药、 降压药、强心药等
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监测和调整液体平衡,预防和治疗液 体过负荷或液体不足
重症监护技术ppt课件
(1)每分钟通气量(V或VE): 正常成年人:男性 6.6L/min 女性 4.2L/min
(2)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 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到达肺泡进行气体 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VA的正常值为70ml/s VA=(潮气量-生理死腔量)×每分钟呼吸频率 VA=(VT-VD)·RR。
33
34
(三)气道阻力检测 (四)脉搏血样饱和度(SpO2)检测
正常值96%~100%,间接了解组织氧供情况
(五)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35
(六)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 1.血液酸碱值(pH)
(1)正常值:动脉血pH7.35~7.45 [H+]:35~45mmol/L (2)临床意义 失代偿?酸中毒?碱中毒? 人体能耐受的最低pH为6.9 最高位7.7
30
(二) 呼吸功能测定
1.肺容量检测
• (1)潮气量(VT) 正常成人5~7ml/kg • 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 • 増大见于中枢神经性疾病、酸血症所致的过度通气。 • 减少见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梗塞、肺淤血。 • (2)肺活量(VC) • 正常肺活量为 30-80ml/kg。 • 小于15 ml/kg用呼吸机指征。 • 大于15 ml/kg为撤掉呼吸机的指标之一
书,医生要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 • 7、病人的转出
22
护理评估
• 意识 瞳孔 对光反射 肢体活动及感觉(glas) • 生命体征 • 呼吸状态 血气分析 • 各种管道 • 病种 • 血糖 电解质 肾功能
23
(三)治疗原则
ICU的治疗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 1、黄金时段的救治:即在创伤或危重病 发作时立即着手救治,如心脏骤停发生 之时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立即给外伤患 者伤口包扎止血、固定、休克复苏。
(2)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 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到达肺泡进行气体 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VA的正常值为70ml/s VA=(潮气量-生理死腔量)×每分钟呼吸频率 VA=(VT-VD)·RR。
33
34
(三)气道阻力检测 (四)脉搏血样饱和度(SpO2)检测
正常值96%~100%,间接了解组织氧供情况
(五)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35
(六)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 1.血液酸碱值(pH)
(1)正常值:动脉血pH7.35~7.45 [H+]:35~45mmol/L (2)临床意义 失代偿?酸中毒?碱中毒? 人体能耐受的最低pH为6.9 最高位7.7
30
(二) 呼吸功能测定
1.肺容量检测
• (1)潮气量(VT) 正常成人5~7ml/kg • 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 • 増大见于中枢神经性疾病、酸血症所致的过度通气。 • 减少见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梗塞、肺淤血。 • (2)肺活量(VC) • 正常肺活量为 30-80ml/kg。 • 小于15 ml/kg用呼吸机指征。 • 大于15 ml/kg为撤掉呼吸机的指标之一
书,医生要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 • 7、病人的转出
22
护理评估
• 意识 瞳孔 对光反射 肢体活动及感觉(glas) • 生命体征 • 呼吸状态 血气分析 • 各种管道 • 病种 • 血糖 电解质 肾功能
23
(三)治疗原则
ICU的治疗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 1、黄金时段的救治:即在创伤或危重病 发作时立即着手救治,如心脏骤停发生 之时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立即给外伤患 者伤口包扎止血、固定、休克复苏。
重症监护(ICU) PPT课件
ICU护士的能力
有效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敏锐精细的观察力(运用仪器设备、视、触、听、 嗅) 突出应变能力 非语言交流能力 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 ICU护士应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 熟练的技巧,使病人感到亲切宽慰、安全舒适。
ICU基本功能
ICU设置及仪器设备
500张床以下的综合性医院应设综合性ICU ICU床位占总床位的1%~2%,发达国家达5-10% 一个ICU8~12张床 每张床占地不小于20平米,以25平米为宜 床位间隔大于1.5cm。 床头留60cm空隙,病床配有脚轮及制动装置。 每张床的天花板上设有天轨,其上有可以自由移动 的吊液装置及围帐。 温度24±1.5℃,相对湿度50%-60%。
ICU感染控制
(一)控制内源性感染 1.避免扰乱和破坏正常防御机制。 2.合理使用抗菌药。 3.治疗潜伏病灶。 4.对感染危险大者,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 (二)控制外源性感染 1.布局设计合理。 2.加强病人管理。 3.强化消毒隔离措施。 4.严格人员管理:禁止和限制进入。 5.加强感染监测。空气<200cfu/m3, 物体表面<5cfu/m2
SIRS是由严重的生理损伤和病理改变引发全身炎 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 SIRS包括两种情况:
脓毒症(sepsis):由细菌感染引起的SIRS;
另一种是由非感染性病因,如多发性创伤、细胞 损伤、烧伤、低血容量性休克、DIC、急性胰腺炎 和药物热、缺血缺氧等引发的SIRS。
故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均可引发SIRS。
监护仪
心功能监测系统
心电图机
呼吸机
除颤器
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系统
《重症监护ICU》课件
ppt公司
重症监护ICU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重症监护ICU概述
02
重症监护ICU的病人护理
03
重症监护ICU的医护人员培训
04
重症监护ICU的管理制度
标题
01
重症监护ICU概述
重症监护ICU的定义
重症监护ICU是医院内专门为危 重病人提供治疗和护理的部门
床旁超声:快速诊断和评估 病情
01
重症监护ICU的病人护理
病人的病情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包括心率、血 压、呼吸频率
等
血氧饱和度监 测:通过血氧 仪监测血氧饱
和度
心电图监测: 通过心电图机
监测心电图
呼吸机监测: 监测呼吸机的 运行情况,确 保病人呼吸正
常
病人的基础护理
生命体征监 测:包括心 率、血压、 呼吸、体温
智能化管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标准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协同化管理:加强与其他科室、医院的合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Ppt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心理素质:面对压力和挑战,保 持冷静和专注
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心 肺复苏、气管插管、 电除颤等急救技能
培训方式: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模拟 真实场景进行演练
培训频率:定期进 行,确保医护人员 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培训效果评估:通 过模拟考试、实际 操作等方式进行评 估,确保培训效果
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培训
临床技能:掌握重症监护ICU的临床操作技能,如呼吸机使用、心肺复苏等 科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参与重症监护ICU的临床研究 团队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有效沟通 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重症监护ICU的紧张工作环境和患者病情变化
重症监护ICU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重症监护ICU概述
02
重症监护ICU的病人护理
03
重症监护ICU的医护人员培训
04
重症监护ICU的管理制度
标题
01
重症监护ICU概述
重症监护ICU的定义
重症监护ICU是医院内专门为危 重病人提供治疗和护理的部门
床旁超声:快速诊断和评估 病情
01
重症监护ICU的病人护理
病人的病情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包括心率、血 压、呼吸频率
等
血氧饱和度监 测:通过血氧 仪监测血氧饱
和度
心电图监测: 通过心电图机
监测心电图
呼吸机监测: 监测呼吸机的 运行情况,确 保病人呼吸正
常
病人的基础护理
生命体征监 测:包括心 率、血压、 呼吸、体温
智能化管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标准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协同化管理:加强与其他科室、医院的合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Ppt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心理素质:面对压力和挑战,保 持冷静和专注
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心 肺复苏、气管插管、 电除颤等急救技能
培训方式: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模拟 真实场景进行演练
培训频率:定期进 行,确保医护人员 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培训效果评估:通 过模拟考试、实际 操作等方式进行评 估,确保培训效果
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培训
临床技能:掌握重症监护ICU的临床操作技能,如呼吸机使用、心肺复苏等 科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参与重症监护ICU的临床研究 团队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有效沟通 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重症监护ICU的紧张工作环境和患者病情变化
《重症患者的监护》PPT课件
❖ 提示静脉压增高,见于右 心功能不全、心包周围压 力增加(心包圧塞、心包 炎等)或外伤等原因引起 的上腔静脉回流受阻。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34
❖5.触摸脉搏强度 ❖6.化验和检查 ❖7.检查静脉通路 ❖8.检查各种监护仪上显示的数据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35
(三)呼吸系统评估
❖主要评估:通气和氧合是否充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5
三、全身体检与监护
❖全身各系统评估及疼痛评估可与病史采集 同时进行
❖从头到脚法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26
(一)神经系统评估与监护
1.中枢神经功能评估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瞳孔评估:瞳孔大小应以毫米记录,不能
用“大”“小”“针尖”等字样描述。 ❖神经系统体征评估:吞咽反射、角膜反射、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二、ICU常用的监护技术
❖ 了能对危重症患者进 行更加准确的监测及 有效的支持,ICU应用 了现代的监护仪器对 危重症患者进行密切 及连续性的监护。 (具体监护技术详见 第十章。 )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三、ICU的监护常规
❖ICU的监护常规:心电监护、有创或无创动 脉压监测、体温监测、SaO2监测、呼吸监 测、出入量监测、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 (浅、深静脉,必须一路是置管的)、常 规血、尿、大便、生化监测、神志、瞳孔、 ICP监测、PAP监测、CVP、CO监测、 腹内 压监测等。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三、ICU的监护常规
❖(一)一般监护
稳定情绪 护理评估 监测项目 基础护理 营养支持
精选ppt
体液平衡 管腔护理 护理书写 观察病情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34
❖5.触摸脉搏强度 ❖6.化验和检查 ❖7.检查静脉通路 ❖8.检查各种监护仪上显示的数据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35
(三)呼吸系统评估
❖主要评估:通气和氧合是否充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5
三、全身体检与监护
❖全身各系统评估及疼痛评估可与病史采集 同时进行
❖从头到脚法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26
(一)神经系统评估与监护
1.中枢神经功能评估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瞳孔评估:瞳孔大小应以毫米记录,不能
用“大”“小”“针尖”等字样描述。 ❖神经系统体征评估:吞咽反射、角膜反射、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二、ICU常用的监护技术
❖ 了能对危重症患者进 行更加准确的监测及 有效的支持,ICU应用 了现代的监护仪器对 危重症患者进行密切 及连续性的监护。 (具体监护技术详见 第十章。 )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三、ICU的监护常规
❖ICU的监护常规:心电监护、有创或无创动 脉压监测、体温监测、SaO2监测、呼吸监 测、出入量监测、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 (浅、深静脉,必须一路是置管的)、常 规血、尿、大便、生化监测、神志、瞳孔、 ICP监测、PAP监测、CVP、CO监测、 腹内 压监测等。
精选ppt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三、ICU的监护常规
❖(一)一般监护
稳定情绪 护理评估 监测项目 基础护理 营养支持
精选ppt
体液平衡 管腔护理 护理书写 观察病情
重症监护ppt参考课件
❖监测内容 尿量异常 尿液异常 实验室检查
肾功能监护
❖尿量异常 1、正常值:1000~2000ml/d 2、多尿:>2500ml/d 见于内分泌障碍、慢性肾盂肾炎、急 性肾衰非少尿期 3、少尿:<400ml/d或<17ml/h 无尿(尿闭):<100ml/d或<5ml/h 见于血容量不足、肾毒性损害或梗阻
❖衡量左心室功 能的重要标志
❖肺动脉导管 (Swan-Ganz 漂浮导管)
肺动脉压(PAP)
❖正常值 收缩压:20~25mmHg(2~3.33kPa) 舒张压:8~14mmHg(0.8~1.6kPa)
❖急剧升高:肺栓塞、肺不张、低氧血症 ❖慢性升高:肺血管疾病、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及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降低:低血容量性休克
正常血压
❖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正常值为90~120mmHg (12.0 ~16.0kPa)
❖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正常值为60~80mmHg(8.0~10.7kPa)
❖脉压 正常值为30~40mmHg(4.0 ~5.32kPa)
一、设备与管理
❖ ICU病室管理 常规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查房制、交接班制、 观察记录制等) 岗位培训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抢救制度 仪器管理制度 探视制度
收治对象
❖ 心搏骤停 ❖ 休克 ❖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 急性心肌梗死和
不稳定型心绞痛 ❖ 急性心功能不全 ❖ 严重心律失常 ❖ 高血压危象
静脉瘘、维生素B 1 缺乏、类癌综合征及部分肺 源性心脏病、原发性高动力循环 ❖心排血量降低,常见于:心功能不全以及脱水、 失血、休克等原因引起的回心血量减少
肾功能监护
❖尿量异常 1、正常值:1000~2000ml/d 2、多尿:>2500ml/d 见于内分泌障碍、慢性肾盂肾炎、急 性肾衰非少尿期 3、少尿:<400ml/d或<17ml/h 无尿(尿闭):<100ml/d或<5ml/h 见于血容量不足、肾毒性损害或梗阻
❖衡量左心室功 能的重要标志
❖肺动脉导管 (Swan-Ganz 漂浮导管)
肺动脉压(PAP)
❖正常值 收缩压:20~25mmHg(2~3.33kPa) 舒张压:8~14mmHg(0.8~1.6kPa)
❖急剧升高:肺栓塞、肺不张、低氧血症 ❖慢性升高:肺血管疾病、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及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降低:低血容量性休克
正常血压
❖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正常值为90~120mmHg (12.0 ~16.0kPa)
❖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正常值为60~80mmHg(8.0~10.7kPa)
❖脉压 正常值为30~40mmHg(4.0 ~5.32kPa)
一、设备与管理
❖ ICU病室管理 常规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查房制、交接班制、 观察记录制等) 岗位培训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抢救制度 仪器管理制度 探视制度
收治对象
❖ 心搏骤停 ❖ 休克 ❖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 急性心肌梗死和
不稳定型心绞痛 ❖ 急性心功能不全 ❖ 严重心律失常 ❖ 高血压危象
静脉瘘、维生素B 1 缺乏、类癌综合征及部分肺 源性心脏病、原发性高动力循环 ❖心排血量降低,常见于:心功能不全以及脱水、 失血、休克等原因引起的回心血量减少
重症监护治疗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49
呼吸功能监测
主要监测肺通气功能、氧合功能,以帮助判断肺 功能的损害程度、治疗效果以及组织器官对氧的 输送和利用情况
学习交流PPT
50
呼吸衰竭原因分类
呼吸衰竭可因肺氧和功能或呼吸泵功能障碍。 1.肺氧合功能障碍:因肺病变引起肺泡气与血液
之间的气体交换障碍,临床表现以低氧血症为主。 2.呼吸泵功能障碍又称通气功能衰竭,原因如呼
学习交流PPT
10
ICU医生掌握的基本技能
• 心肺复苏术 •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 • 机械通气技术 •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 • 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 •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胸穿腹穿闭式胸腔引流 • 电复律与除颤
•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技术 • IABP • CRRT • ECOM • 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
考虑peepi • 镇静
学习交流PPT
60
病情评估
• 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 Ⅱ) • 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ISS) • 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ODS) • 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
21
学习交流PPT
22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学习交流PPT
25
学习交流PPT
26
学习交流PPT
27
学习交流PPT
28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
(一) 血肿 (二) 气胸、血气胸、水气胸 (三)空气栓塞 (四)心脏穿孔、心包填塞 (五)感染 (六)误入动脉
学习交流PPT
29
中心静脉压CVP
和医院管理上的革命,而且也被
传统观念认为是ICU的起源。
学习交流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ICU仪器设备
• 监测设备:中心监护仪、床边监护仪、脑电图 机、血气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X线机、 B超机、心电图机等。
• 治疗设备: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注射泵、 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血液净化仪、 麻醉机、中心供氧、中心吸引装置、支气管镜、 急救车等。
• 其他 每个床头安置有氧气、负压吸引、压缩 空气、多个电源插孔等。
34
(一)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 HR:1、正常值:成人安静时HR在60-100bpm.
2、临床意义
• 判断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SV)X(HR) HR>160 bpm-心室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SV减少-CO减少.HR<50 bpm-心搏次数减少CO减少.
• 求算休克指数=HR/SBP (正常0.5,当=1时提示
4.1%; • 一般一个ICU 8-12张床,大型医院可设20-40张床; • 每张床占地不小于15m2,以20m2为宜; • 床头留60cm空隙,病床配有脚轮及制动装置。 • 每张床的天花板上设有天轨,其上有可以自由移动
的吊液装置及围帐,并设有设备吊塔; • 调节室内温度20-22℃,相对湿度50%-60%。
ICU 病房
手术室
(重大手术、严重创伤等)
院内病区
各病区重症病人 并发症的治疗 内科(循环呼吸 小儿科 产科 外科
消化等)
29
ICU收治对象
• 创伤、休克、感染引起MODS者 • 心肺脑复苏后继续支持 • 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 • 理化因素所致危急病症 • 严重心梗、心律失常、心衰、不稳定型心绞
痛 • 术后重症患者或高龄术后意外高危者 • 严重水电解质酸碱渗透压失衡 • 严重代谢障碍性疾病(甲状腺、肾上腺、胰
方敏:重症监护-ppt课件
一、ICU设置
• ICU的模式: 综合ICU、专 科ICU、部分 综合ICU;
• 病房设置:环 形、扇形和长 方形;
6
7
正在接受治疗成的大患急者救
ICU床位设置
• 500张床以下的综合性医院应设综合性ICU; • ICU床位占总床位的1%-2%,发达国家达2.6-
力 • 有紧急心脏临时起搏能力 • 有对检验结果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 有对各脏器功能长时间的支持能力 • 有进行全肠道外静脉营养支持的能力 • 能熟练地掌握各种监测技术及操作技术 • 转送病人有生命支持的能力
23
ICU组织领导
• 院长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 实行独立与开放原则 • 护士长负责ICU病房的管理工作 • ICU护士是ICU的主力军
24
规章制度
• 高水平的管理水平体现在严格的工作制度 上。
25
患者管理:
• 入院、转入管理 • 转出管理 • 转运管理 • 患者家属管理
26
ICU感染控制:
1.设置单间收治严重创伤、感染及免疫力低 下的病人,空气净化装置。严重感染性疾 病必要时要隔离,切断扩散途径.
2.分区明显:限制人员出入,严格更衣、换 鞋制度;养成勤洗手习惯;
专业证 书
在欧美护士毕业 后还需进行6-12 个月的专业培训
• ICU护士应是本学科中技术最全面、应 变(综合)能力最强,在临床实践及护理 科研方面起重要作用的专职监护人员。
19
ICU护士素质标准(2)
• ICU护士必需训练有素,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的 献身精神和开拓精神。
• 要有多专科的医疗护理和急救基础知识; • 掌握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管理,监测参数和图
3.环境管理; 4.物品和设备消毒管理; 5.保持创面、穿刺和插管部位无菌; 6.消毒效果监测。
27
第二节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
一、ICU收容与治疗 • 收治程序:主要来自院内住院病人,少数来自
急诊科.
28
ICU 病人来源和收治程序
急诊病人
急诊科
重症
外院重症病人
重症肺炎或感染 术后并发症 中毒 大面积烧伤 等
• 血压能反应循环功能,但不是唯一指标。 因为组织灌注压取决于血压和周围血管阻 力两个因素,若血管收缩,阻力增高,血 压虽高而组织血流却减少。
• 故判断循环功能不能单纯追求较高的血压, 应结合多项指标综合分析。
37
无创血压监测
• 手动测压 • 自动间断测压 • 自动连续测压
38
CO的监测
腺、垂体) • 大出血、昏迷、抽搐、呼衰需支持者 • 器官移植后监测
30
ICU治疗原则:
• ICU医生对治疗负主要责任,听取专科医生 意见,把原发病处理交给专业医生. ICU医生 主要任务:解决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问题,全 身器官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31
二、监护内容: 1. 循环功能的监护 2. 呼吸功能的监护 3. 肾功能的监护 4. 脑功能的监护
9
10
11
ICU单间成病大房急的救设置
德国一家ICU的病床配置
12
13
14
15
16
17
ICU人员设置:
• 医生与床位的比例为 (1.5—2):1; • 护士与床位的比例要求 (3—4):1,随着
医学的发展和全世界对ICU的认识加深, ICU护士成为ICU中最重要的角色!
18
ICU护士素质标准(1)
32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重症监测技术
33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
是反映心脏、血管、血液、组织的氧供与氧消耗等 方面的功能指标,为临床患者的观察与治疗提供 数字依据,是重症监测技术的重要手段。
• 分类: 分为无创伤和有创伤二大类。 • 适应症:各种危重患者 • 包括:HR、BP、CO、动脉血压、CVP、肺动脉
压的监测.
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相对专业化、固定化(必须重视ICU护士的流 动及反复的强化训练)。
• 实际工作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强。
20
ICU护士素质标准(3)
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
敏锐精细的观察力
突出的应变能力
非语言交流能力
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
21
扎实的操作动手能力
二、ICU管理
22
ICU基本功能
• 有心肺复苏能力 • 有呼吸道管理及氧疗能力 • 有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和有创血流动力监测能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20%—30%,>1时提示失血 量占血容量的30%-50%)
• 估计心肌耗氧:HRXSBP的乘积反应了MV02情 况,正常值12000。若>12000,心肌负荷增加,
MV02增加。
35
36
动脉血压
1.影响血压的因素包括五方面:CO、循环血 容量、周围血管阻力、血管壁的弹性和血 液粘滞度。
ICU仪器设备
• 监测设备:中心监护仪、床边监护仪、脑电图 机、血气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X线机、 B超机、心电图机等。
• 治疗设备: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注射泵、 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血液净化仪、 麻醉机、中心供氧、中心吸引装置、支气管镜、 急救车等。
• 其他 每个床头安置有氧气、负压吸引、压缩 空气、多个电源插孔等。
34
(一)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 HR:1、正常值:成人安静时HR在60-100bpm.
2、临床意义
• 判断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SV)X(HR) HR>160 bpm-心室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SV减少-CO减少.HR<50 bpm-心搏次数减少CO减少.
• 求算休克指数=HR/SBP (正常0.5,当=1时提示
4.1%; • 一般一个ICU 8-12张床,大型医院可设20-40张床; • 每张床占地不小于15m2,以20m2为宜; • 床头留60cm空隙,病床配有脚轮及制动装置。 • 每张床的天花板上设有天轨,其上有可以自由移动
的吊液装置及围帐,并设有设备吊塔; • 调节室内温度20-22℃,相对湿度50%-60%。
ICU 病房
手术室
(重大手术、严重创伤等)
院内病区
各病区重症病人 并发症的治疗 内科(循环呼吸 小儿科 产科 外科
消化等)
29
ICU收治对象
• 创伤、休克、感染引起MODS者 • 心肺脑复苏后继续支持 • 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 • 理化因素所致危急病症 • 严重心梗、心律失常、心衰、不稳定型心绞
痛 • 术后重症患者或高龄术后意外高危者 • 严重水电解质酸碱渗透压失衡 • 严重代谢障碍性疾病(甲状腺、肾上腺、胰
方敏:重症监护-ppt课件
一、ICU设置
• ICU的模式: 综合ICU、专 科ICU、部分 综合ICU;
• 病房设置:环 形、扇形和长 方形;
6
7
正在接受治疗成的大患急者救
ICU床位设置
• 500张床以下的综合性医院应设综合性ICU; • ICU床位占总床位的1%-2%,发达国家达2.6-
力 • 有紧急心脏临时起搏能力 • 有对检验结果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 有对各脏器功能长时间的支持能力 • 有进行全肠道外静脉营养支持的能力 • 能熟练地掌握各种监测技术及操作技术 • 转送病人有生命支持的能力
23
ICU组织领导
• 院长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 实行独立与开放原则 • 护士长负责ICU病房的管理工作 • ICU护士是ICU的主力军
24
规章制度
• 高水平的管理水平体现在严格的工作制度 上。
25
患者管理:
• 入院、转入管理 • 转出管理 • 转运管理 • 患者家属管理
26
ICU感染控制:
1.设置单间收治严重创伤、感染及免疫力低 下的病人,空气净化装置。严重感染性疾 病必要时要隔离,切断扩散途径.
2.分区明显:限制人员出入,严格更衣、换 鞋制度;养成勤洗手习惯;
专业证 书
在欧美护士毕业 后还需进行6-12 个月的专业培训
• ICU护士应是本学科中技术最全面、应 变(综合)能力最强,在临床实践及护理 科研方面起重要作用的专职监护人员。
19
ICU护士素质标准(2)
• ICU护士必需训练有素,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的 献身精神和开拓精神。
• 要有多专科的医疗护理和急救基础知识; • 掌握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管理,监测参数和图
3.环境管理; 4.物品和设备消毒管理; 5.保持创面、穿刺和插管部位无菌; 6.消毒效果监测。
27
第二节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
一、ICU收容与治疗 • 收治程序:主要来自院内住院病人,少数来自
急诊科.
28
ICU 病人来源和收治程序
急诊病人
急诊科
重症
外院重症病人
重症肺炎或感染 术后并发症 中毒 大面积烧伤 等
• 血压能反应循环功能,但不是唯一指标。 因为组织灌注压取决于血压和周围血管阻 力两个因素,若血管收缩,阻力增高,血 压虽高而组织血流却减少。
• 故判断循环功能不能单纯追求较高的血压, 应结合多项指标综合分析。
37
无创血压监测
• 手动测压 • 自动间断测压 • 自动连续测压
38
CO的监测
腺、垂体) • 大出血、昏迷、抽搐、呼衰需支持者 • 器官移植后监测
30
ICU治疗原则:
• ICU医生对治疗负主要责任,听取专科医生 意见,把原发病处理交给专业医生. ICU医生 主要任务:解决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问题,全 身器官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31
二、监护内容: 1. 循环功能的监护 2. 呼吸功能的监护 3. 肾功能的监护 4. 脑功能的监护
9
10
11
ICU单间成病大房急的救设置
德国一家ICU的病床配置
12
13
14
15
16
17
ICU人员设置:
• 医生与床位的比例为 (1.5—2):1; • 护士与床位的比例要求 (3—4):1,随着
医学的发展和全世界对ICU的认识加深, ICU护士成为ICU中最重要的角色!
18
ICU护士素质标准(1)
32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重症监测技术
33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
是反映心脏、血管、血液、组织的氧供与氧消耗等 方面的功能指标,为临床患者的观察与治疗提供 数字依据,是重症监测技术的重要手段。
• 分类: 分为无创伤和有创伤二大类。 • 适应症:各种危重患者 • 包括:HR、BP、CO、动脉血压、CVP、肺动脉
压的监测.
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相对专业化、固定化(必须重视ICU护士的流 动及反复的强化训练)。
• 实际工作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强。
20
ICU护士素质标准(3)
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
敏锐精细的观察力
突出的应变能力
非语言交流能力
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
21
扎实的操作动手能力
二、ICU管理
22
ICU基本功能
• 有心肺复苏能力 • 有呼吸道管理及氧疗能力 • 有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和有创血流动力监测能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20%—30%,>1时提示失血 量占血容量的30%-50%)
• 估计心肌耗氧:HRXSBP的乘积反应了MV02情 况,正常值12000。若>12000,心肌负荷增加,
MV02增加。
35
36
动脉血压
1.影响血压的因素包括五方面:CO、循环血 容量、周围血管阻力、血管壁的弹性和血 液粘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