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全套资料
高中物理必修资料打印
高中物理必修资料打印一、力学基础1.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 能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 能量转换与守恒3.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的定义- 动量守恒的条件与应用二、电学基础1.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 电场强度与电场线2. 电流与电阻- 电流的定义与测量- 欧姆定律与电阻定律3.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三、光学基础1. 光的反射与折射- 平面镜成像- 球面镜成像- 斯涅尔定律与折射率2. 光的波动性- 光波的性质- 干涉、衍射与偏振现象四、热学基础1.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机效率与卡诺循环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的概念-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五、原子物理学基础1.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电子云- 波尔模型与量子力学2. 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 半衰期的概念六、实验技能1. 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 刻度尺、游标卡尺、天平等2. 基本实验操作- 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测量电阻与电流- 测量光的折射率七、物理思维方法1. 观察与实验-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 逻辑推理与数学工具- 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数学建模与计算3. 科学态度与创新精神- 实事求是,勇于探索- 创新思维,勇于实践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技能。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三物理复习讲义
受力分析与物体平衡一、常见的几种力1.重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1)方向:万有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而重力的方 向总是竖直向下,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但不一定指向地心.(2)大小:G =mg.其中g 与地理位置和物体所在处离地面的高度有关.重力与万有引力的不同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就可以认为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2.对弹力的理解(1)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2)大小:弹簧的弹力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可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解.(3)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3.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1)对产生条件的理解:物体间要存在摩擦力,必须同时满足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两类摩擦力的判断: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不是看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而是看物体间是相对静止还是相对滑动,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3)摩擦力的大小计算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F =μFN 来计算,但要注意F N 的分析,它跟研究物体在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受力及该方向上的运动状态有关.②静摩擦力的大小:跟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密切相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但跟接触面间的FN 无直接关系.一般通过分析受力情况,沿接触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4.电场力5.磁场力(1)安培力①大小:F 安=B Il(l 为垂直于匀强磁场的有效长度).②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2)洛伦兹力(1)大小(2)方向①大小:F洛=qvB(v是垂直磁场的有效速度).②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1)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2)永远垂直于B与v所决定的平面,但B、v未必垂直.(3)垂直于B与I所决定的平面,但B与I未必垂直.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运算法则:平形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2.常用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3.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关系.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平衡条件:F合=0(1)受力分析时,物体不能同时受到合力和分力的作用.(2)物体在一组非共点力作用下也可能处于平衡状态.(3)使用分解法的关键是明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然后画出平行四边形.四、物体间有无静摩擦力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物体间是否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不是很直观,因此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时比较困难,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判断方法.1.“假设法”和“反推法”(1)假设法:即先假设没有摩擦力(即光滑)时,看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运动.若能,则有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若不能,则没有静摩擦力.(2)反推法:是从研究物体表现出的运动状态这个结果反推出它必须具有的条件,分析组成条件的相关因素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就容易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了.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先假设物体受摩擦力作用,并假设出方向,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列式计算.若F静≠0,则有静摩擦力,F静>0,说明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F静<0,说明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3.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即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来判断此法关键是抓住“摩擦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1)两物体相互接触是弹力和摩擦力存在的前提.(2)物体间存在弹力又是存在摩擦力的前提.五、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确定分析的对象,是系统还是隔离物体.(2)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3)其次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绕研究对象逆时针或顺时针观察一周,看研究对象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对每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画出摩擦力.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4)再画其他场力:看是否有电场力和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场力.(5)画完受力图后做一遍检查.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6)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看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或加速),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情况.2.判定某力是否存在的方法(1)假设法:当某个力不易判断时,可假设该力不存在,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如分析弹力可用撤物法,分析静摩擦力可用假设光滑法等.(2)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当某一力不易直接分析时,可以转换研究对象,分析该力的反作用力,根据其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该力的大小和方向.三、关于物体的平衡问题1.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1)从运动角度判断当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只有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才处于平衡状态.(2)从受力角度判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外力为零,表达式:F合=0或写成分量形式Fx合=0和Fy合=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几个重要推论:①二力平衡时,二力等大、反向、共线.②物体受三个非平行力的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或延长线)必交于一点,且三力必共面,这三个力构成顺向的闭合三角形.③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任意一个力必与其他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共线.2.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步骤(1)选定研究对象(整体法和隔离法).(2)确定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a=0).(3)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准确规范的受力示意图).(4)建立平衡方程(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正交分解法、三角形定则及数学方法).3.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1)解三角形法:该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三力平衡问题.若力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运用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数求解;若力的三角形为斜三角形,则运用正弦、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解.(2)正交分解法:处理四力或四力以上的平衡问题用该方法较为方便.(3)相似三角形法:通过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求未知力.对解斜三角形的图解法中,当物体所受的力变化时,通过对几个特殊状态画出力的图示(在同一图上)进行对比分析,使得动态的问题静态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问题将变得易于分析处理.例题分析1.(2008·全国卷Ⅱ)如图1-1所示,一固定斜面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tanαB. cotαC.tanαD.cotα2.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3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支持力逐渐增大C.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3.如图1-7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A,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杆BC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杆BC所受的力 ( )A.大小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4.如图1-10所示,匀强电场方向向右,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与磁场垂直、与电场成45°角射入复合场中,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5.(200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如图1-2所示,A、B两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用细线相连,两次连接情况中细线倾斜方向不同但倾角一样,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先后用水平力F1和F2拉着A、B一起匀速运动,则 ( )A.F1>F2B.F1=F2C.FT1>FT2D.FT1=FT26.(2009·潍坊质检)如图1-13所示,倾斜天花板平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推力F 垂直天花板平面作用在木块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 )A.木块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天花板对木块的弹力FN>FC.木块受的静摩擦力等于mgcos θD.木块受的静摩擦力等于mg/cos θ7.如图1-14所示,质量为m 的通电导体棒ab 置于倾角为θ的导轨上.若已知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图1-15所示的各种磁场中,导体棒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的是( )8.(2009年浙江卷)16.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3个电荷量均为q(q>0)的相同小球,小球之间用劲度系数均为k 0的轻质弹簧绝缘连接。
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套资料
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套资料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目录高三一轮复习资料1物体的平衡高三一轮复习资料2直线运动高三一轮复习资料3 牛顿运动定律高三一轮复习资料4A曲线运动A高三一轮复习资料4B曲线运动高三一轮复习资料5A机械能高三一轮复习资料5B机械能高三一轮复习资料6动量高三一轮复习资料7电场高三一轮复习资料8磁场高三一轮复习资料9电磁感应G AGfBGFFGfD专题1:力和物体的平衡考点1:力的认识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基本性质:①物质性②力的相互性③力的矢量性④力的独立性注意:矢量相等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同3.力的分类:①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含有: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等。
②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
思考:①如何辨别某力是效果命名还是性质命名呢?②根据效果命名时,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吗?试举例说明?③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吗?试举例说明?注意:在受力分析是均是按性质去分析练习: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卵击石”鸡蛋破裂,而石头无损的事实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E.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F.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G.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H.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了一个下滑力作用J.放在水中的木块浮于水面,是因为受浮力作用K.如果作用力变化则反作用力也将变化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如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为空气阻力):3.07海南卷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资料目录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21.1基本量和单位 (2)2运动学22.1直线运动 (3)2.1.1匀变速直线运动 (3)3力学33.1力的基本概念 (3)3.2力的合成与分解 (3)3.3牛顿运动定律 (3)3.4动量与冲量 (4)3.5功与能 (4)3.6能量守恒定律 (5)4热学54.1热量与温度 (5)4.2热力学定律 (5)4.3气体的状态方程 (5)5电学55.1静电场 (5)5.2电流与电路 (6)6光学66.1光的直线传播 (6)6.2光的反射与折射 (6)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规律,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其核心在于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推导来解释物质世界的运行机制。
1.1基本量和单位•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光强度(坎德拉,cd)2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主要描述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2.1直线运动位移:物体位置的改变,用矢量表示。
速度: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v=ΔxΔt(2.1)加速度: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a=ΔvΔt(2.2)2.1.1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位移公式:x=x0+v0t+12at2(2.3)速度公式:v=v0+at(2.4)速度与位移关系:v2=v20+2a(x−x0)(2.5)3力学3.1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用矢量表示,具有大小和方向。
单位:牛顿(N)3.2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用一个等效的合力表示,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分力。
3.3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F=ma(3.1)在这里,F是作用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高三有关物理知识点的书
高三有关物理知识点的书高三物理知识点的书在高三阶段,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掌握了物理的基本知识和考试技巧,对于顺利通过高考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选择一本好的物理知识点的书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我将为你推荐几本适合高三学生使用的物理知识点的书。
1.《高中物理知识点全解析》这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高中物理知识点进行全面解析的参考书。
作者详细介绍了每个知识点的理论背景、公式推导和典型例题。
书中还配有丰富的图表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应用技巧。
此外,书中还附有大量的习题和答案,供学生进行练习和自我评估。
这本书全面而详细,非常适合高三学生系统地复习物理知识点。
2.《高中物理考点速记》这本书主要根据高中物理考试的大纲和重点来编写,侧重于对考点的概念解析和题型分析。
每个知识点都有简明扼要的讲解,能够快速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此外,书中还有大量的例题和解析,方便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巩固。
这本书适合高三学生对物理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训练。
3.《高中物理应试全攻略》这本书主要针对高考物理试题和解题技巧进行全面分析和讲解。
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物理试题的常见类型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书中配有大量的例题和解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应用技巧。
此外,书中还包括了高考物理试题的精选和解答,供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和自我测试。
这本书适合高三学生备战高考,提高物理考试成绩。
以上是我为你推荐的几本适合高三学生使用的物理知识点的书籍。
每一本书都有其特点和优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本。
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在高三物理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物理总复习资料包(18份)分章节含超链接%2C方便使用
一-------力物体的平衡复习要点1.力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2.常见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特征及大小确定3.受力分析方法4.力的合成与分解5.平衡概念及平衡条件6.平衡条件的应用方法二、难点剖析1.关于力的基本特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作用于物体可以使受力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可以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改变。
影响力的“使物体变形”和“使物体变速”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我们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上述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对于抽象的力概念,通常可以用图示的方法使之形象化:以有向线段表示抽象的力。
在研究与力相关的物理现象时,应该把握住力概念的如下基本特性。
(1)物质性:由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概念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任意一个力必然与两个物体密切相关,一个是其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其受力物体。
把握住力的物质性特征,就可以通过对形象的物体的研究而达到了解抽象的力的概念之目的。
(2)矢量性:作为量化力的概念的物理量,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关的运算中所遵从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就是说,力是矢量。
把握住力的矢量性特征,就应该在定量研究力时特别注意到力的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就能够自觉地运用相应的处理矢量的“几何方法”。
(3)瞬时性:力作用于物体必将产生一定的效果,物理学之所以十分注重对力的概念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于物理学十分关注力的作用效果。
而所谓的力的瞬时性特征,指的是力与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间产生的。
把握住力的瞬时性特性,应可以在对力概念的研究中,把力与其作用效果建立起联系,在通常情况下,了解表现强烈的“力的作用效果”往往要比直接了解抽象的力更为容易。
(4)独立性:力的作用效果是表现在受力物体上的,“形状变化”或“速度变化”。
而对于某一个确定的受力物体而言,它除了受到某个力的作用外,可能还会受到其它力的作用,力的独立性特征指的是某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力是否存在毫无关系,只由该力的三要素来决定。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复习和配套练习册(共45页也可作高三第一轮复习用)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基本知识点和练习题高中物理识结构概说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分为五大部分:1. 力学〔力学/运动学/动力学/机械能/振动和波动〕;2. 热学〔分子动理论/气体的性质〕;3. 电磁学〔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麦氏理论〕;4. 光学〔几何光学/光的本性〕;5. 原子物理〔原子的结构/衰变/核反应/质能方程〕。
**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能量观点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始终。
(一) 、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 方向g= = 作用点在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 方向k :劲度系数<N/m > X :<m >3.滑动摩擦力f= 方向μ:摩擦因数 N :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 静≤f m 方向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6.67×10-11N ·m 2/kg 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 K=9.0×109N ·m 2/C 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 E :场强N/C q :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8.安培力F= 当B //L 时:F=9.洛仑兹力f=当V//B 时: f=注: <1>劲度系数K 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 m 略大于μN 一般视为f m ≈μN<4>物理量符号与单位 B :磁感强度<>,L :有效长度<m >, I:电流强度<>,V :带电粒子速度<m /S>, 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5>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 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 F =反向:F =<F 1>F 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当F 1⊥F 2时: F=3.合力大小范围≤F≤4.力的正交分解F x = F y =β为合力与x 轴之间的夹角tgβ=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资料-(家教资料必备)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资料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要点课标解读认识运动1 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2认识质点模型建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为质点时间时刻3街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 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 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 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物体运动的速度7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0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1 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2 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13 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14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 /s 时”都是指时刻。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篇1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牛顿三大定律。
要掌握牛顿定律的表述、适用范围以及数学表达。
2. 动量与冲量:动量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
要理解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 功与功率: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要掌握功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的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 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等。
要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电磁学1. 静电场:要掌握静电场的性质,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的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稳恒电流:要理解电流的形成条件,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规律,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 磁场与电磁感应:要掌握磁场的性质,理解洛伦兹力、安培力等基本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基本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 交流电与电磁振荡:要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有效值、功率等基本概念。
同时,要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产生过程,掌握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的区别和特点。
三、光学与近代物理1. 几何光学:要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衍射等。
同时,要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和特点。
2. 物理光学:要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掌握光的干涉、衍射、散射等物理现象及其原理。
同时,要了解激光的产生和应用,以及光的偏振现象。
3. 近代物理:要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论,如时间、长度和质量等物理概念的变化规律。
同时,要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论,如光的量子性、原子和分子的量子结构等。
四、实验与探究高三物理学习过程中涉及多个实验和探究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三物理复习全套资料
第一章 力 物体的平衡一、力的分类按产生条件分场力(非接触力,如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
二、重力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又可以叫做重量。
实际上重力G 只是万有引力F 的一个分力。
对地球表面上的物体,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是使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由于f比G 小得多(f 与G 的比值不超过0.35%),因此高考说明中明确指出: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物体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
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重心可能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
三、弹力1.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⑴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挤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例1.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球心在O ,重心在P ,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试画出小球所受的弹力。
解:由于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在A 点,弹力F 1应该垂直于球面所以沿半径方向指向球心O ;在B 点弹力F 2垂直于墙面,因此也沿半径指向球心O 。
对于圆球形物体,所受的弹力必须指向球心,而不一定指向重心。
(由于F 1、F 2、G 为共点力,重力的作用线必须经过O 点,因此P 、O 必在同一竖直线上,P 点可能在O 的正上方(不稳定平衡),也可能在O 的正下方(稳定平衡)。
例2.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解:A 端所受绳的拉力F 1沿绳收缩的方向,因此沿绳向斜上方;B端所受的弹力F 2垂直于水平面竖直向上。
由此题可以看出:直杆两端所受的弹力并不一定沿杆的方向(与绳有区别)。
从平衡的角度看,此杆受到的水平方向合力应该为零,而重力G 和支持力F 2在竖直方向,因此杆的下端一定还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f 作用。
高三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三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光的干涉现象: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差恒定(步调差恒定)的两束光,在相遇的区域出现了稳定相间的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的现象。
(1)产生干涉的条件:①若S1、S2光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符合,(n=0、1、2、3…)时,出现亮条纹;②若符合,((n=0,1,2,3…)时,出现暗条纹。
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中央间距为。
(2)熟悉条纹特点中央为明条纹,两边等间距对称分布明暗相间条纹。
2.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原理:两个相邻的亮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是Δ____=lλ/d测波长为:λ=dΔ____/l(1)观察双缝干涉图样:只改变缝宽,用不同的色光来做,改变屏与缝的间距看条纹间距的变化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白光:中央亮条纹的边缘处出现了彩色条纹。
这是因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复合而成的,而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在狭缝间的距离和狭缝与屏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光波的波长越长,各条纹之间的距离越大,条纹间距与光波的波长成正比。
各色光在双缝的中垂线上均为亮条纹,故各色光重合为白色。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双缝间距是已知的,测屏到双缝的距离,测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测出个亮纹间的距离,则两个相邻亮条纹间距:3.光的色散:不同的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各种颜色的光都会发生干涉现象,用不同色光做实验,条纹间距是不同的,说明: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各种色光按其波长的有序排列就是光谱。
从红光→紫光,光波的波长逐渐变小。
4.薄膜干涉中的色散现象把这层液膜当做一个平面镜,用它观察灯焰的像:是液膜前后两个反射的光形成的,与双缝干涉的情况相同,在膜上不同位置,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用图中实虚线来代表两列光,所走的路程差不同。
在某些位置叠加后加强,出现了亮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现了暗纹。
注意:关于薄膜干涉要弄清的几个问题:(1)是哪两列光波发生干涉;(2)应该从哪个方向去观察干涉图样;(3)条纹会向哪个方向侧移5.应用(1)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的增透膜。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 一、力学基础1.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 功和能- 功:力与位移的乘积- 动能:\[ E_k = \frac{1}{2}mv^2 \]- 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3.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条件:系统总动量不变4. 圆周运动- 向心力:\[ F_c = \frac{mv^2}{r} \]- 向心加速度:\[ a_c = \frac{v^2}{r} \]5.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 F = G\frac{m_1m_2}{r^2} \]#### 二、电磁学1. 静电学- 库仑定律:\[ F = k\frac{q_1q_2}{r^2} \]- 电场强度:\[ E = \frac{F}{q} \]2. 电流和电阻- 欧姆定律:\[ V = IR \]3. 磁场- 洛伦兹力:\[ F = qvB \]4.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varepsilon = -\frac{d\Phi_B}{dt} \]5. 交流电- 交流电的表达式:\[ e = E_m\sin(\omega t) \]#### 三、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折射定律:\[ n_1\sin\theta_1 = n_2\sin\theta_2 \]2. 透镜成像- 薄透镜成像公式:\[ \frac{1}{f} = \frac{1}{d_o} +\frac{1}{d_i} \]3. 光的干涉和衍射-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缝间距和观察距离有关4. 光的偏振- 偏振现象:光波振动方向的选择性5. 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四、现代物理1. 相对论基础- 狭义相对论:时间膨胀、长度收缩2. 量子力学简介- 波函数:描述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3. 原子结构- 玻尔模型:电子在固定轨道上运动4. 核物理- 核力:强相互作用力5. 粒子物理- 基本粒子:夸克、轻子#### 五、实验技能1. 测量工具的使用- 刻度尺、天平、秒表等2. 数据处理- 误差分析、数据拟合3. 实验设计- 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4. 安全操作- 实验室安全规范5.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以上内容为高三物理复习的概要,涵盖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公式以及实验技能。
高考物理复习讲义(精品)带练习解析
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 a 、b 均静止,弹簧
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 a 所受摩擦力 fa 0 ,
b 所受摩擦力 fb 0 。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 fa 大小不变
B. fa 方向改变
C. fb 仍然为零
D. fb 方向向右
【答案】AD
4 第六级(上)·第 1 讲·教师版
约为
A. g
B. 2g
C. 3g D. 4g
【答案】B
【例 12】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v1 运行,初速
度为 v2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 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
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 v 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v2 v1 ,
能到达 B 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t 。(已知 cos 37 0.8 ,sin 37 0.6 ,取 g 10m/s2 ) 【答案】⑴ 0.5;⑵ 1.03s
【例 18】
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 h 1.8m 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
M 2kg 、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
板 A ,其右段长度 l1 0.2m 且表面光滑,左 段表面粗糙。在 A 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 物块 B ,其质量 m 1kg ,B 与 A 左段间动摩
2.受力分析 ⑴ 明确研究对象 把要研究的物体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 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⑵ 按顺序找力 通常先分析主动力,后分析被动力。对于难以确定某力是否存在的情况,可根据假设法或物体 的运动状态作出判断。注意两点:正确区分内力与外力;只分析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⑶ 受力分析完后检查是否正确 ①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②物体的受力情况要与运动情况相符。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大全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 每一题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 “受力分析的基础” 重力: G = mg 弹力:F= Kx滑动摩擦力:F 滑= μN 静摩擦力: O ≤ f 静≤ f m 浮力: F 浮= ρgV 排 压力: F= PS = ρghs 万有引力: F 引=G221r m m 电场力: F 电=q E =q d u库仑力: F=K 221r q q (真空中、点电荷) 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 ⊥I ) 方向:左手定则(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 f=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 V 0≠0 静止 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 合与V 0的方向关系) 但 F 合= 恒力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 匀速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 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 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 各物理量的定义 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θCOS F F F F 2122212F ++= ⎥ F 1-F 2 ⎥ ≤ F ≤ ∣F 1 +F 2∣、三力平衡:F 3=F 1 +F 2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V t = V 0 + a t S = v o t +a t 2几个重要推论:(1) 推论:V t 2 -V 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t/ 2 =V ===TS S NN 21++= VN ≤ V s/2 =(4) S 第t 秒 = St-S t-1= (v o t + a t 2) -[v o ( t -1) +a (t -1)2]= V 0 + a (t -)(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①在1s 末 、2s 末、3s 末……ns 末的速度比为1:2:3……n ; ②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③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2:3……n(6)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强化训练、复习补习资料-高三物理专题复习01 直线运动基础知识
直线运动基础知识复习知识网络知识清单一、参考系与质点1.参考系(1)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定来做参考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2)参考系的选择:①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实际问题中,应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定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它物体作参考系.②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物体的运动时,其结果可能不同.(3)参考系的意义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物体运动情况往往不同,因此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择参考系。
(4)参考系的“四性”①标准性:用来选做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②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洁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③统一性:比较物体的运动时,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④差异性: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一般不同。
2.质点(1)质点的概念:当物体的形状、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不起作用或所起作用可忽略时,为了研究方便,就可忽略其形状、大小、体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2)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①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时,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作质点.②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看成质点.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二、坐标系1.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2.坐标系建立的原因: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质点)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一个坐标系。
3. 坐标系的种类与特点三、时间与时刻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1)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2)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其含义不尽相同,有时是指时刻,有时是指时间间隔,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含义就是时间间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力 物体的平衡一、力的分类按产生条件分场力(非接触力,如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
二、重力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又可以叫做重量。
实际上重力G 只是万有引力F 的一个分力。
对地球表面上的物体,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是使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由于f比G 小得多(f 与G 的比值不超过0.35%),因此高考说明中明确指出: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物体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
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重心可能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
三、弹力1.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⑴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挤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例1.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球心在O ,重心在P ,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试画出小球所受的弹力。
解:由于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在A 点,弹力F 1应该垂直于球面所以沿半径方向指向球心O ;在B 点弹力F 2垂直于墙面,因此也沿半径指向球心O 。
对于圆球形物体,所受的弹力必须指向球心,而不一定指向重心。
(由于F 1、F 2、G 为共点力,重力的作用线必须经过O 点,因此P 、O 必在同一竖直线上,P 点可能在O 的正上方(不稳定平衡),也可能在O 的正下方(稳定平衡)。
例2.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解:A 端所受绳的拉力F 1沿绳收缩的方向,因此沿绳向斜上方;B端所受的弹力F 2垂直于水平面竖直向上。
由此题可以看出:直杆两端所受的弹力并不一定沿杆的方向(与绳有区别)。
从平衡的角度看,此杆受到的水平方向合力应该为零,而重力G 和支持力F 2在竖直方向,因此杆的下端一定还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f 作用。
3.弹力的大小对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弹簧、橡皮条等),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力大小则要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这种力叫做被动力)。
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F=kx ,即弹簧弹力大小跟形变量大小成正比(形变量可以是伸长量也可以是压缩量);还可以表示成ΔF=k Δx ,即弹簧弹力的改变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也成正比。
弹簧的k 值越大,弹簧就越“硬”。
(同样的力F 作用下形变量Δx 小)一根弹簧剪断成两根后,每根的劲度k 都比原来的劲度大;两根弹簧串联后组成的新弹簧总劲度变小;两根弹簧并联后组成的新弹簧总劲度变大。
例3.如右边的左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地放在水平桌面上,下端固定,上端放一个重物。
稳定后弹簧的长度为L 。
现将该轻弹簧截成等长的两段,将该重物也等分为重量相等的两块,按右图连接,稳定后两段弹簧的总长度为L ´。
则A .L ´=LB .L ´>LC .L ´<LD .不知道弹簧的原长,故无法确定解:把左图中原来整根弹簧想象成分为长度相等的上、下两段,则两段受的弹力大小都等于重物的重量。
其下段的长度应该和右图下段的长度相同,而上段承受的压力是原来物体的总重量,其长度显然比右图上段的长度小(右图上段弹簧受的弹力只有物体总重量的一半)。
因此本题选B 。
其实本题可以把弹簧分成任意比例的两段,重物也可以分成任意比例的两部分,结论仍然应选B 。
例4.如图所示,两物体重分别为G 1、G 2,两弹簧劲度分别为k 1、k 2,弹簧两端与物体和地面相连。
用竖直向上的力F 缓慢向上拉G 2,使下面弹簧刚好恢复原长。
求该过程F 向上拉动的距离。
解:关键是求两种状态下每根弹簧的形变量Δx 1、Δx 2、Δx 1´、Δx 2´。
无拉力F 时:Δx 1=(G 1+G 2)/k 1,Δx 2= G 2/k 2,(Δx 1、Δx 2均为压缩量); 加拉力F 时 Δx 1´=0,Δx 2´=G 1/k 2,(Δx 2´为伸长量) 因此F 向上拉动的距离s =(Δx 1+Δx 2) +Δx 2´=)11)((2121k k G G ++。
例5.如图所示,将一个金属块用被压缩的弹簧卡在矩形箱子的顶部。
在箱子的上顶板和下底板上分别装有压力传感器(可以将该处压力大小随时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
当箱子静止时,上、下两只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依次为6N 和10N 。
当箱子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时,发现上面那只压力传感器是示数变为5N 。
求这时箱子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取g =10m/s 2)解:下面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弹簧的弹力大小,只要上面的传感器有示数,就说明弹簧的形变量不变,下面传感器的示数就不会改变,因此其示数仍是10N 。
由已知得金属块的重量为4N ,质量为0.4kg 。
此时金属块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1N ,方向竖直向上,因此箱子的加速度是2.5m/s 2,方向竖直向上(可能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做减速运动)。
四、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条件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
(没有弹力就不可能有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⑴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⑵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μN ,其中的N 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重力G 。
G 1 Δx 2k 2 G 2 Δx 1k 13.静摩擦力大小⑴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μN 计算。
其最大值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在一般的计算中,可以认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等于滑动摩擦力,既f m =μN 。
⑵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被动力),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0<f ≤f m 。
例6.如图所示,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分别受到大小相同的力F 1、F 2、F 3作用,其中F 1、F 2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
已知甲、乙、丙都没有离开地面。
则它们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是 A .一定是甲最大 B .一定是乙最大 C .一定是丙最大 D .甲、乙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相同解:从题意无法判定三个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若甲、乙、丙都与地面发生了相对滑动,根据滑动摩擦定律f=μN ,摩擦力大小取决于它们与水平面间正压力的大小,显然乙受的摩擦力最大而甲受的摩擦力最小;若甲、乙、丙都与地面都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跟F 的水平分力平衡,显然丙受的摩擦力最大,而甲、乙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本题选D 。
例7.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相同木块,A 、B 间最大静摩擦力f m =5N ,水平面光滑。
当B 受到的水平拉力F 为6N 和12N 时,A 、B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是多大?解:先确定临界状态:A 、B 间刚好发生相对滑动时是一种临界状态,这种状态既可以认为A 、B 间已经发生了相对滑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大小是最大静摩擦力5N ;也可以认为A 、B 间还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因此它们的加速度仍然相等。
分别以A 和整体为对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拉力的临界值是F 0=10N 。
当拉力F =6N<F 0时,A 、B 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加速,A 、B 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大小为3N ;当拉力F =12N>F 0时,A 、B 之间一定发生了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计算可得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N 。
注意:研究物理问题经常需要分析临界状态。
当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时,可以认为它同时具有两种状态下的所有性质。
4.摩擦力方向⑴摩擦力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⑵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成任意角度。
摩擦力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如图⑴,A 在皮带作用下被加速,f 作为动力);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如图⑴,A 在皮带上向左运动,f 作为阻力);可能和物体速度方向垂直(如图⑵,f 作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能跟物体运动方向之间成任意角度(如图⑶,物体沿车后壁下滑)。
以上提到的无明显形变时的弹力和静摩擦力都是被动力。
就是说:无明显形变时的弹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无法由公式直接计算得出,而只能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的。
⑴F 2 F 1 F O F 1 F 2 F 3 F 4 F 例8.如图所示,长木板的左端有固定转动轴,靠近木板右端处静止放有一个木块。
现将木板的右端提升,使木板从水平位置开始缓慢地逆时针转动。
发现当木板的倾角α达到25º时,木块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
那么在α从0º逐渐增大到40A .木块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B .木块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C .木块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D .木块受的合外力始终为零 其大小应为f =mg sinα,随倾角α的增大而增大;在木块和斜面发生相对滑动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可由f =μN 求得,应为f =μmg cos α,随倾角α的增大而减小。
在发生相对滑动前,由于是“缓慢”转动,可认为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合力为零;在发生相对滑动后,木块做加速运动,合外力大小等于下滑力减摩擦力,即F 合= mg (sin α-μcos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B 。
f-α图象为: 其中α0=arctan μ由此可得物体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tan α=μ。
例9.如图所示,斜面B 放在水平面上,木块A 放在斜面上,用水平力F 推A 时,A 、B 都保持静止。
若将推力F 稍为减小一点,则A 、B 间的摩擦力大小f 1和B 、地间的摩擦力大小f 2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A .f 1和f 2都减小 B .f 1和f 2都不变 C .f 1增大f 2减小 D .f 1减小f 2增大解:由质点组平衡看出f 2一定减小。
而f 1的变化要看第一次平衡时f 1的方向,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小。
选AC 。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1.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
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
三角形定则可以推广到多个力的合成,如下右图所示。
只要将表示各个分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成一折线(与先后顺序无关),那么从第一个有向线段的箭尾到最后一个有向线段的箭头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它们的合力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