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儿 服 务 意 识 的 培 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

陈鹤琴先生早在1940年在江西办幼师时就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并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儿童知道应该帮助别人,知道为大众服务,具备服务的精神”。他说:“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知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助人,那这种教育可以说全无意义。”

在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服务精神的人去为之奋斗,因此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更具现实意义。服务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这是我们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重点。只有抓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才能在幼儿的品德塑造过程中打下牢固的服务精神基础。

服务意识是幼儿的天性

幼儿阶段是情绪的敏感期,是幼儿建立自我形象,认识自我价值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幼儿愿意得到老师和其他幼儿的接受,渴望被别人赏识。而幼儿通过服务他人,就能够得到认同和接受。因此,服务是幼儿的内在需要,一种天性使然。如某位幼儿帮助另一名幼儿拿玩具、图书,同伴间互相帮助整理服装、鞋帽等,幼儿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并不一定有成人的提醒或指导。对于幼儿来说,这些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们教师应当及时发现类似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肯定这种行为,并将此上升到服务行为的高度,让幼儿体会到服务他人的快乐,激发幼儿再次实施服务行为。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多观察、多留意,并提供更多的服务机会。

提供更多的服务机会,培养服务意识

培养幼儿服务意识,除了鼓励幼儿自发的服务行为外,还应当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为他人服务的机会,从而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幼儿自身具有的道德品质。

1.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提供机会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存在着很多服务的机会,教师应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幼儿,并倡议幼儿互相服务。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的事情,不必每件事都让老师或保育员代劳,时间久了,幼儿会习惯性地将同伴需要帮助的事情做好,甚至引以为豪。

如来园活动时,教师可以轮流请幼儿担当“值日生”等工作,工作的内容包括晨间给动物角添加饲料,给植物角浇水,帮助教师擦桌子、玩具;集体活动时分发玩具,收拾整理图书等;户外体育游戏时分发收放玩器具;进餐时分发碗、碟、饭菜,清理桌面等;起床活动中,让幼儿帮助别人系鞋带,扣扣子,整理床铺,为上卫生间的幼儿取手纸等等。幼儿在教师的委派下,服务工作的热情很高,甚至把服务的机会当成了一项光荣的使命,在工作时感到无比荣耀和兴奋。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服务的内容及种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进行服务工作的方法和程序。教师在安排“值日生”工作时应注意面向全体,使每位幼儿都有服务的机会,尽量避免幼儿功利思想的产生。

2.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提供机会

我们在角色游戏中不仅设计了商店服务员、餐厅服务员、讲解员等角色,而且要求其他各个角色都有承担为别人服务的责任。如“娃娃家”中为到访的“客人”服务,为“家庭”中的“孩子”服务;“小课堂”

游戏中,“教师”为“学生”服务等诸如此类的服务。教师在组织引导时应强调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对服务的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如:为别人服务时应礼貌热情,服务尽可能地周到细致,让被服务的人感到满意等。这些服务机会大大增强了幼儿对于服务的认识与理解,幼儿逐渐懂得服务的意义,了解服务是一项为帮助他人而做的工作。同时,对他人给予的服务,也会珍惜并产生感激之情。

3.在家庭中提供机会

家庭也是幼儿施展服务能力的场所。教师要加强与幼儿家庭的沟通联系,家园一致地对幼儿进行服务意识的培养。

父母在家庭中为幼儿提供服务的机会,如帮助父母取物品,做简单的卫生工作,帮父母捶背等。父母要选取幼儿力所能及的服务内容,并在幼儿劳动结束后给予赞扬和鼓励。家长的适当引导和服务机会的创造,让幼儿内心获得了满足感,幼儿更加珍惜成人的劳动和对自己的关心,同时也增强了服务意识。幼儿家庭服务机会的获得,取决于父母的耐心和细心。一味呵护照顾幼儿,从不让幼儿参与劳动,早已被证明对幼儿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活动、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

家庭中的劳动等各种体验,幼儿可以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服务,从中体会到爱与被爱,最终促进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利用情感教育,培养服务意识

在教育改革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不应是情感缺失的教育,因此在培养幼儿服务意识时也必须加强幼儿情感教育。教师通过情感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幼儿只有对所接触到的一切都充满关爱时,才可能产生为其服务的意识。一个对生活环境缺乏关爱的幼儿,是不愿甚至不能产生为其服务的举动的。

情感教育的方式、内容丰富多样,主要目的都是帮助幼儿对周围事物产生爱的情感,从而关心、帮助他人,使周围的世界在自己的参与下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培养服务意识的基本心理基础。如教学活动《小河马有用处》(故事)中,小河马通过为他人提供过河服务,终于找寻到了自己的用处,得到了快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通过故事情节,体会和感受小河马的心理变化。幼儿一定能够从中理解小河马从悲伤转变为快乐、自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小河马为别人服务了,他才感到自己也有用处,别人也是需要他的。

在我们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各领域目标的表达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在进行幼儿服务意识培养过程中更应当如此。幼儿只有“体验”了服务的过程,“感受”到了服务的乐趣,才会“喜欢”、“乐意”再次为他人服务,这是一种情感方面的获得,更激发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爱”的情感。

培养服务意识,符合终身教育理念

1989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强调了幼儿教育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应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终身教育思想渗透在们冈要》的全文中,是《纲要》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是完全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服务意识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只有愿意为他人付出的人,才会被周围世界认可和接受,才有存在的价值,这甚至超过了知识、技能和技巧的一切组合。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服务精神的具备,是作为一个人、一个中国人、一个现代中国人的条件。具备了服务意识的幼儿,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中才会使服务成为习惯和自然,性格更加开朗活泼,对自我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助人为乐,有同情心,在将来社会中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是建立良好品德基础的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必需。

幼儿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幼教工作者应当重视对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将服务意识的培养贯穿在幼儿生活的一点一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