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分节练习

合集下载

人民版必修一高中历史专题1-3总练习

人民版必修一高中历史专题1-3总练习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A.赔款B.割地C.开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3、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遵义会议4、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5、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爆发B.红军长征的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香港回归6、“中朝”和“外朝”形成于A.汉高祖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7、“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

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A.合作—分裂B.分裂—合作—再分裂C.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D.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又合作8、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订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9、《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A.北伐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十年内战时期10、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转折点是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11、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定都天京D.天京陷落12、《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历史必修一专题1、2、3考卷

历史必修一专题1、2、3考卷

历史必修一专题1、2、3考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夏朝建立D. 商朝建立A. 秦朝B. 西周C. 春秋D. 战国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韩非子A. 桂陵之战B. 马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定军山之战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井田制D. 均田制A. 白登之围B. 昭君出塞C. 苏武北海牧羊D. 班超经营西域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筒车B. 曲辕犁C. 水排D. 罗盘针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桃园结义D. 陈桥兵变A. 市井B. 纸币C. 海外贸易D. 资本主义萌芽A. 行省制度B. 宣政院C. 立钞法D. 修筑长城A. 明朝B. 清朝C. 元朝D. 唐朝A.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B.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C. 乾隆帝编纂《四库全书》D. 嘉庆帝平定白莲教起义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材料一:《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材料二:《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名曰文命。

其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黄帝的形象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夏朝的建立与黄帝的关系。

材料一:《史记·商鞅列传》记载:“商鞅相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十年之间,秦民大悦。

”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秦朝统一后实行的郡县制的作用。

材料一:《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4.《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等级制 D.世袭制5.“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王室强大 B.郑伯不畏周王C.分封制瓦解 D.诸侯之间不和6.根据《孟子》、《管子》的说法,天子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便是附庸。

这说明分封制度( )A.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B.是“礼制”的表现形式C.扩大了商朝的统治疆域D.便于实行按亩纳税7.《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8.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9.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分节练习册

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分节练习册

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分节练习册
1. 前言
本练册是为高中学生编写的历史必修一全册分节练册,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历史必修一的内容。

本练册包含了全册各章的重点知识点和相关练题,供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复。

2. 练册结构
本练册按照历史必修一全册的章节顺序划分为多个节,每个节包含了该章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的练题。

每个节的结构如下:
2.1 知识点回顾
在该部分,将对该章的重点知识点进行简要回顾,帮助学生温已学内容并巩固记忆。

2.2 练题
在该部分,将提供一系列练题,覆盖了该章的核心知识点。

学生可以结合知识点回顾部分进行练,巩固对历史必修一的理解。

3. 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和顺序进行练。

建议学生首先读一遍相关章节,然后回顾该章的知识点,在完成练
题时,可以参考教材和其他研究资料。

4. 结语
本练册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历史必修一的内容,提高
学生的历史研究效果。

希望学生能够善用本练册,积极研究历史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祝愿大家在历史研
究中取得成功!
*以上是一份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分节练习册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训练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训练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训练三历史必修一综合训练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总计48分)1、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 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 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2、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中国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3、《资治通鉴》记载,唐肃宗时,“平卢节度使王玄志薨”,副将高丽人李怀玉杀玄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

“朝廷因以希逸为节度副使。

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

”其主要影响是A加剧了军营内部矛盾 B便利了异族控制军权C开始了藩镇割据局面 D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4、明代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

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取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

作者意在表达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C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 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上的宰相5、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可以受到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A雅典民主政治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B应该逐步废除等级制的思想C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D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6、《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说明该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是一部完善的成文法典7、英国的国歌《天佑女王》,其中有“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齐心歌唱,神佑女王”的歌词。

人民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课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人民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课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 五四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运动的先锋-学生;
最能反映五 四运动的性 质的口号 (反帝反封 建)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运动中心-北京
第二阶段:6月5日后,
运动的主力-工人阶级;
运动的中心-上海
3、结果: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 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易错提醒:五四运动只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没有取得彻底胜 利,因为并没有收回山东的主权,提出的口号也没有完全实现, 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4、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运动。 5、影响: ①五四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 基础。 ③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想一想:这三十年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处在哪一个革命历史阶段? 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 的?
内容
第一课时
考试内容 (1)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2)中国共产党成立 (3)国民革命
精讲点拨
第一课时 反“围剿”斗争:从1930年到1933年,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前四次“围剿”。
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因)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 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②随着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壮大。 (1)内战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3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练习 精品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3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练习 精品

3.1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一、选择题1.“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B. 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C. 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D. 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2.“中国传统……依礼制惟天子得祭天地,臣民皆不得预。

太平军虽不废君臣之等级,然既明白承认一切人类皆为上帝之子女,在宗教生活中根本平等,则事奉天主乃君臣共有之权利。

”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仍未摆脱封建君臣等级观念B.是杂糅中西观念的反清运动C.承认君民在信仰上是平等的D.利于打击西方殖民侵略活动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

这反映太平天国( ) A.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B.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4.《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资政新篇》A.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C.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D.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5.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例作用。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

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打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B.代表农民运动的最高峰C.导致中国被卷入世界大战D.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6.“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北伐失败D.天京陷落7.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C.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8.《原道救世歌》中有“天父上帝人人共,何得君王私自专,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语句,其根本目的是()A.唤起宗教信仰热情 B.传播基督教精神 C.否定儒家伦理道德 D.激发反封建情绪9与洪秀全齐名的太平天国首领杨秀清,出身广西,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推荐文章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热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热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热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热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热度:进入到高一后,对于历史这门学科要如何去学好呢?平时要怎样做练习呢?接下来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英国唐宁街10号官邸的第一位主人是( )A.克伦威尔B.沃尔波尔C.劳合·乔治D.丘吉尔2.英国的议会是在何时成为英国最高权力中心的?( )A. 16世纪后期B. 17世纪后期C. 18世纪后期D. 19世纪70年代3.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头衔不包括( )A.英国元首B.国家象征C.政府首脑D.英联邦元首4.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 )A.自由派新贵族B.商业资产阶级C.工业资产阶级D.金融资产阶级5. 2007年5月,任期未满的布莱尔宣布准备辞去工党领袖、英国首相职务。

请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布莱尔辞职后( )A.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将亲自挑选、任命新首相B.英国议会重新举行大选,获多数席位党派的领袖将成为新首相C.工党选举的新任领袖将担任新首相D.全体英国人民投票选举新首相6.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间,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表明麦迪逊主张( )A.实行君主立宪制,让“天使”来行使政权B.实行邦联制,削弱中央政府权力C.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废除奴隶制,实现南北统一7.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局面的最终形成是在( )A. 18世纪中期B. 19世纪初C. 19世纪中期D. 19世纪末20世纪初8.下列按任期长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美国参议院议员②美国众议院议员③美国总统④最高法院大法官A. ①②③④B. ④②①③C. ④①③②D. ③④②①9.根据1787宪法规定,美国总统的权力不包括( )A.否决国会立法B.指挥美国军队C.解散国会D.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10.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①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②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③政府首脑产生的方式不同④政体的实质不同⑤均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A. 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⑤11.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机构是( )A.三级会议B.制宪会议C.立法议会D.国民议会12.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B.参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九年C.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连任不能超过两届D.总统有权解散参议院和众议院、废除法律13.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表明()①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③当时法国的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⑤共和制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制度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⑤D. ②③④⑤14. 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外来侵略B.封建专制C.封建割据D.军国主义15.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宰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期不定,由皇帝决定B.由议会选举产生,负责主持内阁工作C.掌握行政大权,同时也是军队统帅D.帝国宰相也是普鲁士的宰相,对议会负责16.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是实,“立法”是虚。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 (44)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 (44)
3、偶然性——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
二、自主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同年春《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颁布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自主学习效果检测
辛亥革命的时间? 辛亥革命的地点?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参与者? 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高潮? 辛亥革命的结果?
合作探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必然性:在清政府统治下民族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尖锐。
可能性
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 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 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 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 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 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武昌
四川保路运动
②当地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 长期宣传作用明显,使湖北新军 中的大多数士兵受到革命思想的 影响。
有利时机
③科举制废除后,大批有志之士“投 笔从戎”。
小结:辛亥革命的背景
1、必然性:在清政府统治下民族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尖锐。
2、可能性——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 (5)军事基础: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深入湖北新军宣传组织。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4: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 “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四课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导与练P12
中央官制的发展线索
秦朝: 皇帝制度 两汉: 内、外朝制 三公九卿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宋: 元: 明: 清: 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三司、枢密院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废丞相,设内阁 御史台
设军机处
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 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 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对各 种制度演变的理解和分析,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归 纳方法。因为题目涉及的制度是中央机构,中央 机构的变革主要是围绕君权和相权展开的,特点 是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故A项符合题意。
推动社会发展
经济决定政治、文化,一定时期的政治、文化是一定时期 经济的反映,并反作用于(或促进或阻碍)经济。 例:中国封建社会前期:
小农经济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 专制制度阻碍其发展(政治制度需要改变)
D
解析: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到宋代得到发
展,录取的名额有所增加,为各阶层的读书人
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D符合题意。
五、文化专制
秦:焚书坑儒 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清:八股取士、文字狱
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三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工具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三要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劳动中的关系和地位 如何、产品如何分配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若落后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均会阻碍社会发展) 例: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确立土地私有制 (生产力提高)(调整生产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知能优化提升一、德意志帝国的特点及形成原因1.特点: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

2.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资产阶级力量比较薄弱。

(2)采用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人民群众没有经过革命的洗礼,民主化程度和意识比较薄弱。

(3)普鲁士王国担负了统一运动的领导任务,而它本身就有封建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4)采用武力的方式,通过统一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人的地位至高无上,人治色彩浓厚。

[典例剖析]例1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A.甲: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B.乙: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C.丙: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D.丁: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小[剖析][题组冲关]1.按《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

其中对于帝国议会表述正确的是()A.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B.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国的最高机构C.其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对帝国皇帝负责D.帝国内阁的产生须经帝国议会同意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能力。

德国的帝国议会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答案A2.“德意志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

”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A.人文主义色彩B.专制主义色彩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解析材料信息反映出德意志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专制主义色彩。

答案B二、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例2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的议会民主政治的共同之处是()A.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B.政府都对议会负责C.元首可直接解散议会D.议会都实行两院制[剖析][题组冲关]3.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必修一第三单元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必修一第三单元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必修一第三单元1、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

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

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

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

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 ) A.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B.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 C.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D.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2、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这一变化有利于( )A.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 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D.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3、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于1760 年上台,他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

这表明英国( )A.君主仍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 B.责任内阁制不能制约国王专权C.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 D.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4、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

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C.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 D.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5、1841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

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

这表明( )A.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 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6、图3是英国下议院布局图,室内以绿色为主,寓意来自“草根”的平民代表,室内局促狭窄,主席台居下位,外围逐步抬高的议席对其构成很大压迫感,以保证议事按规则公正进行。

【金版学案】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练习:专题3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金版学案】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练习:专题3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①第一阶段:中心:北京;主力:学生。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3 000多名大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

②第二阶段: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6月初开始运动中转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共的成立。

答案:关系: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中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在全国人民的斗争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

►应用示例九十六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B)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2.中国共产党创立。

(1)条件: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思想等条件。

(2)创立: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一大,确立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也称民主革命纲领,是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课堂点睛试用“一、二、三、四”(一条导火线、两个阶段、三点成果、四点精神)归纳五四运动。

一条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主力。

三点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三)3伟大的抗日战争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三)3伟大的抗日战争

必修一专题三:3、伟大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5小题,共0分)1.(2011年12月三门峡市调研11题)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应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答案】C【点拨】考查材料信息获取与提炼的能力。

关键信息: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2.(2011年12月福建四地六校2题)“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

它描述的主要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D.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答案】C3.(2012年1月无锡市期末9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媒体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从满洲事变到全面侵华的照片。

下列报道与史实不符的是A.占领海南B.贺南京陷落C.救民于水火D.欢呼胜利【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日本近代两次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示日本近代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对中国的掠夺,期间日军都对我国和平居民进行了大肆屠杀,而C项所放映的救民于水火纯属一派胡言,严重脱离事实。

4.(2011年12月安徽名校模拟11题)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陈设实物、图片等的房屋。

下列纪念馆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澳门林则徐纪念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B.反对外来侵略C.反对封建统治D.维护封建经济【答案】B【点拨】本题属于易答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反侵略。

5.(2011年11月晋中市联考15题)“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3--1 太平天国运动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3--1 太平天国运动

三、治国方案
A、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 革命纲领?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B、如何认识《资政新篇》内容的资本主义性 质?如何评价《资政新篇》? C、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 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试谈谈你的看 法。
平分土地 生产资料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1)内容: 圣库制度 生产关系 产品分配 (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社会关系 人人平等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产品分配问题:实行圣库制度,
导语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概述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主要阶段:
旧 民 主 主 义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失败)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端
巩固练习
11、《天朝田亩制度》: A. 是一种单纯的土地制度 B. 废除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D. 当时没有实施的根本原因是军事斗争非常紧张 12、《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 A. 实施男女平均分配土地 B.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巩固练习
3、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 ①阶级盾激化 ②外国经济侵略的加深 ③自然灾害严 重 ④西方宗教思想煽动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的多 种思想,主要有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必修一 专题三 专题核心素养提升——历史的源头在过去 历史的生命在现实 历史的智慧在未来

必修一 专题三  专题核心素养提升——历史的源头在过去  历史的生命在现实  历史的智慧在未来

20世 纪80 年代 以来
独立自主、不结盟 邓小平同志作出“两个重要转变”:第一、较长时间内 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第二、改变“一条 线”战略,反对霸权主义。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引下,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 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也不支持它们一方反对另一方。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 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 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
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 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 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 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 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 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 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 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系——从革命型外交到国家型外交
时期 表现
联合苏联“一边倒” 建国初期,为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毛泽东 20世 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 纪50 “一边倒”的三条方针。“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 年代 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 合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摘编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 解析:小论文题要有论题,要史论结合,思路可以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 面展开。如国际局势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或者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经济 的影响。结合表格中史实进行说明。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 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 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基础过关练知识点一秦的统一1.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盛行。

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

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

这表明()A.统治者重农意识淡薄B.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减弱C.水利决定战争的成败D.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2.“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A.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B.坚持以法治国C.促进民族交往的加强D.推行小篆字体3.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最终推向全国。

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发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

这有利于()A.秦王朝对地方监察实现长治久安B.察举选官制度出现和逐步推行C.宗法关系意识逐渐淡出中国社会D.中国政治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4.《秦律》规定:官吏不得在同一时期从同一户家庭的适龄男子中抽调两个以上的劳动力去服兵役;只有在运送任务紧急而又不能滞留的情况下,才允许兴发徭役;农田春忙季节,不对百姓随意兴发徭役。

据此可知,秦朝()A.管理制度十分严格B.实施暴政导致速亡C.注意保护农业生产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知识点二秦朝的暴政5.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秦() A.建筑技术领先世界B.交通便利促进交流C.滥用民力负担沉重D.初步具备化学知识6.历史学家对“焚书坑儒”众说纷纭。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的本质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压制知识分子C.完善法制机制D.区别对待古文化知识点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7.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前散布“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起事后取“张大楚国”之义,定国号为“张楚”。

消息传出,附近人民纷纷响应,各地从事秘密反秦活动的六国旧贵族也都趁机起兵复国,天下大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专题三一太平天国运动1. 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A.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最早的方案C.太平天国实行的主要革命纲领D.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洪秀全宗教理论的思想来源的是A、西方基督教教义B、儒家大同思想C、农民的平均主义D、道家无为思想3.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A.秦末农民起义B.明末农民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4.“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

”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5.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6.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7.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8.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必修一专题三二辛亥革命1.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A 辛亥革命的爆发B 清朝统治被推翻C 中华民国成立D 《临时约法》的颁布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4. 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6. 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7.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

列宁所指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8.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9. 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旗的寓意是()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10.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11.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12.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13.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能体现孟德斯鸠的主张的代表文献是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定国是诏》14.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民主共和制度B.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否定君主专制制度D.摧毁封建专制统治15.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

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请回答:(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答案】(1)政治革命。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

16. 材料一 2006年10月9日湖北省暨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大会在武汉召开。

来自台湾的新党主席郁慕明发表讲话说: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不仅是我们两岸人民的共同的记忆,同时也会成为我们团结、和平与发展的动力。

95年前的10月10日,武汉首役的第一枪,推翻了满清的专制,这一枪跨出了一小步,但是对国家、民族迈向世界化、现代化却是一大步。

(1)材料中的“武汉首役的第一枪”可说是历史选择了武汉。

试分析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有哪些?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②武汉地区人民反帝斗争高涨;③清政府已空前孤立,革命时机成熟;④革命党人尤其是文学社和兴进会的宣传组织;⑤四川保路运动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2)材料中指出“武汉首役的第一枪,推翻了满清的专制,这一枪跨出了一小步,但是对国家、民族迈向世界化、现代化却是一大步”。

请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伟大贡献。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④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材料三中国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副执行长、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在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大会上表示:辛亥革命14年后,终身奉守革命之志的孙中山先生病逝北京,临终时仍一心以国家、民族前途为念,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

而他勉励国人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其实也是他对辛亥革命的最终评价。

如何理解“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最终评价。

①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天真的幻想;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略中国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

②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

③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进行封建专制统治,出卖民族利益,既是封建主义的代言人,又是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④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必修一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A.领导力量B.指导思想C.奋斗目标D.革命性质2.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

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3. 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4.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5.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

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A. 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C. 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D.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6.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7.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8. (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18题)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绘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9. 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

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胜利10.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保路运动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一二〃九运动11.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序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12. 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13. 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14.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15. 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