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PPT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职业暴露ppt课件
急处理流程。
实时监测
对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场所进 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问题。
应急处理流程和措施
01 识别危害因素
立即识别危害因素,确保安全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02 现场急救
对受害者进行现场急救,如心肺复苏、止血等,并立即 送往医院救治。
03 后续处理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对事 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接触职业暴露的物质, 会增加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的风险,如哮喘、慢性阻 塞性肺病等。
02
皮肤刺激
某些职业暴露物质可能对 皮肤造成刺激,引起皮肤 过敏、红肿、疼痛等症状。
03
致癌风险
某些职业暴露物质已被证 明具有致癌性,长期接触 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产生心理压力
长期职业暴露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定义
范围
职业暴露的分类
职业病
长时间从事某项职业,由于工作 环境的因素导致职业病,例如长 期吸入有害气体等。
身体疲劳
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身体疲劳, 肌肉紧张,腰酸背痛等。
心理压力
长期从事高压、高强度的工作, 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产生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02 职业暴露的危害
对身体健康 的影响
01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 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防护眼镜等, 并指导员工正确使 用。
改善工作环境和设 备设施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改善工作环境和设备设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04
职业暴露的应急 处理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应急预案
根据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 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实时监测
对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场所进 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问题。
应急处理流程和措施
01 识别危害因素
立即识别危害因素,确保安全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02 现场急救
对受害者进行现场急救,如心肺复苏、止血等,并立即 送往医院救治。
03 后续处理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对事 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接触职业暴露的物质, 会增加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的风险,如哮喘、慢性阻 塞性肺病等。
02
皮肤刺激
某些职业暴露物质可能对 皮肤造成刺激,引起皮肤 过敏、红肿、疼痛等症状。
03
致癌风险
某些职业暴露物质已被证 明具有致癌性,长期接触 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产生心理压力
长期职业暴露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定义
范围
职业暴露的分类
职业病
长时间从事某项职业,由于工作 环境的因素导致职业病,例如长 期吸入有害气体等。
身体疲劳
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身体疲劳, 肌肉紧张,腰酸背痛等。
心理压力
长期从事高压、高强度的工作, 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产生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02 职业暴露的危害
对身体健康 的影响
01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 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防护眼镜等, 并指导员工正确使 用。
改善工作环境和设 备设施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改善工作环境和设备设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04
职业暴露的应急 处理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应急预案
根据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 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PPT课件
化学防护
详细描述
总结词:采取措施降低化学 物质对职业暴露的影响。
01
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有害化
学物质,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02
03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化学 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等。
04
05
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化学物 质浓度,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生物防护
总结词:采取措施防止生物 因素对职业暴露的影响。
04
化学危害
有毒气体
长期吸入有毒气体可能导 致中毒症状,如头痛、恶 心、呕吐等。
有害粉尘
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可能引 起尘肺病,导致呼吸系统 疾病。
有害化学物质
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可 能引起皮肤刺激、过敏等 症状。
生物危害
病毒
寄生虫
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可能通 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
如疟疾寄生虫、血吸虫等,可能通过 接触传播导致感染。
职业暴露ppt课件
目录
• 职业暴露概述 • 职业暴露的危害 •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 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 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01 职业暴露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接 触有害物质、传染性病原体、不 良环境等因素而面临健康风险的 情况。
类型
包括化学物质暴露、生物因素暴 露、物理因素暴露和环境因素暴 露等。
化工行业员工长期接触化学物质 ,可能面临职业性哮喘、职业性 皮肤病等健康风险。
预防措施:加强通风设施,使用 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 查。
案例三:生物职业暴露
详细描述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 生物污染物,可能感染乙肝、丙 肝、艾滋病等疾病。
实验室工作人员处理病原体样本 时,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可能 导致感染。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ppt
传染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职业暴露的类型
根据暴露源的不同,可以将职业暴露分 为针刺伤或锐器伤、皮肤或粘膜的暴露 以及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与患者血液、体 液等接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感染风险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直 接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等,增加了感染 乙肝、丙肝、艾滋病 等血液传播疾病的风 险。
物理伤害风险
医务人员暴露后,提供心理支持 与辅导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 他们恢复信心,减轻焦虑和抑郁。
辅导的内容与方式
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应对方式、 情绪调节、自我认知等方面,可 以采用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方
式进行。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案例
某医院护士在为患者输液时,不慎被针头刺伤,导 致血液感染。
案例三:呼吸道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呼吸道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 作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 戴N95口罩等。
呼吸道暴露的处理
一旦发生呼吸道暴露,应立即停止操 作,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立即离 开污染区域、更换衣物、清洗手部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展 望
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
01 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新型防护装备和器材,提高医务人 员的防护能力。
02 研发新型药物
加强药物研发,提供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降低 职业暴露的风险。
03 完善预防制度
完善职业暴露预防制度,建立更加科学的防范体系,提 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与政策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展望
预防措施
在接触患者体液时,医务人员应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 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物。同时,加强清洁和消毒 工作,保持工作场所的卫生和清洁。
职业暴露的类型
根据暴露源的不同,可以将职业暴露分 为针刺伤或锐器伤、皮肤或粘膜的暴露 以及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与患者血液、体 液等接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感染风险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直 接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等,增加了感染 乙肝、丙肝、艾滋病 等血液传播疾病的风 险。
物理伤害风险
医务人员暴露后,提供心理支持 与辅导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 他们恢复信心,减轻焦虑和抑郁。
辅导的内容与方式
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应对方式、 情绪调节、自我认知等方面,可 以采用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方
式进行。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案例
某医院护士在为患者输液时,不慎被针头刺伤,导 致血液感染。
案例三:呼吸道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呼吸道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 作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 戴N95口罩等。
呼吸道暴露的处理
一旦发生呼吸道暴露,应立即停止操 作,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立即离 开污染区域、更换衣物、清洗手部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展 望
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
01 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新型防护装备和器材,提高医务人 员的防护能力。
02 研发新型药物
加强药物研发,提供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降低 职业暴露的风险。
03 完善预防制度
完善职业暴露预防制度,建立更加科学的防范体系,提 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与政策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展望
预防措施
在接触患者体液时,医务人员应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 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物。同时,加强清洁和消毒 工作,保持工作场所的卫生和清洁。
职业暴露培训教材PPT(共 55张)
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
• 人员: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 • 情景: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 • 途径: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
– 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 染了破损皮肤或黏膜
– 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 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 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 – 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
SHAANXI HENAN
JIANGSU
SICHUAN
HUBEI
ANHUI
SHANGHAI
YUNNAN
GUIZHOU
HUNAN
ZHEJIANG JIANGXI
FUJIAN
GUANGXI
GUANGDONG
TAIWAN
HONG KONG MACAO
HAINAN
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2002年
• 三种传播途径并存。
• 吸毒和性传播是主要途径,分别占37.0%和 28.0%,经既往采供血途径传播占5.1%( 均是上世纪90年代感染,今年检出并报告 ),母婴传播占1.4%。经性途径感染呈上 升趋势。
艾滋病疫情2013
• 截至2013年9月30日,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43.4万例。 2013年1-9月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 7.0万例。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 目前全球有超过1500万的儿童因为艾 滋病而失去父母。而中国艾滋病病毒 感染人数在全球高居第14位。
• 全球每年约有1000名医护人员在工作 中感染艾滋病病毒。
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1989年
)
HEILONGJIANG
XINJIANG
GANSU QINGHAI
职业暴露培训课件PPT幻灯片课件
如发生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 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
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在冲洗伤口后,立即用消毒液(75%酒精、0.5%碘伏、0.2%-0.5%过 氧乙酸等)消毒,并包扎伤口。
8
及时报告
及时向科室负责人上报,负责人向院感主任上报 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患者情况;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9
进行危险性评估
1、确定暴露级别 1级暴露 2级暴露 3级暴露 2、确定暴露源级别 轻度类型 重度类型 暴露源不明型
10
确定暴露级别
暴露物是否是体液、含血体液、其他污染物或其沾染器械
是 其他污染物 血液或含血体液
暴露的类型
否 不需PEP
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 暴露量
只沾染完整的皮肤 不需PEP
物毒副作用(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 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14
建立职业暴露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在发生职业暴露事故后,事故当事人要立即向 单位负责人报告,同时事故单位要立即向当地 疾控预防中心报告。
15
安全防护
16
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WHO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 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 液和体液,也不论他们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 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源加以防护。
刺、割伤皮肤 危险度
量小,暴露时间短 量大,暴露时间长
1级暴露
2级暴露低危,表皮擦伤来自 高危,伤口较深、针刺等
仪器上可见血液等
2级暴露
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在冲洗伤口后,立即用消毒液(75%酒精、0.5%碘伏、0.2%-0.5%过 氧乙酸等)消毒,并包扎伤口。
8
及时报告
及时向科室负责人上报,负责人向院感主任上报 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患者情况;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9
进行危险性评估
1、确定暴露级别 1级暴露 2级暴露 3级暴露 2、确定暴露源级别 轻度类型 重度类型 暴露源不明型
10
确定暴露级别
暴露物是否是体液、含血体液、其他污染物或其沾染器械
是 其他污染物 血液或含血体液
暴露的类型
否 不需PEP
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 暴露量
只沾染完整的皮肤 不需PEP
物毒副作用(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 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14
建立职业暴露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在发生职业暴露事故后,事故当事人要立即向 单位负责人报告,同时事故单位要立即向当地 疾控预防中心报告。
15
安全防护
16
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WHO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 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 液和体液,也不论他们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 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源加以防护。
刺、割伤皮肤 危险度
量小,暴露时间短 量大,暴露时间长
1级暴露
2级暴露低危,表皮擦伤来自 高危,伤口较深、针刺等
仪器上可见血液等
2级暴露
《职业暴露处理》课件
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相关部门
如发生职业暴露涉及特定的化学物 质或病毒,应立即联系相关的专业 机构或管理部门,以便得到针对性 的指导和救援。
同事或上级
如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可以及 时向同事或上级汇报,寻求帮助和 指导,共同应对紧急情况。
04
职业暴露的善后处理
医疗救助与健康监测
医疗救助
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对伤口进行清洁和包扎,以防止感 染和并发症。
健康监测
医疗机构应对暴露人员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 问题。
工伤认定与赔偿
工伤认定
职业暴露属于工伤范畴,应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以便暴露人员获得相 应的工伤保险赔偿。
赔偿内容
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具体赔偿项目和 标准根据当地法律法规而定。
发生原因与风险因素
发生原因
主要包括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操作不规范、设备故障等。
风险因素
涉及工作场所环境、个人防护用品、作业方式等多个方面, 需综合考虑。
职业暴露的后果与影响
短期后果
可能导致皮肤刺激、眼睛刺激、呼吸 道刺激等症状,以及中毒、感染等严 重后果。
长期影响
长期职业暴露可能增加患职业病的风 险,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案例三
警察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暴 力袭击
案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案例中暴露源、暴露途径和暴露程度 讨论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分析案例中暴露后的心理和生理影响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强调职业暴露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对作业环境、设备进行定期检测 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相关部门
如发生职业暴露涉及特定的化学物 质或病毒,应立即联系相关的专业 机构或管理部门,以便得到针对性 的指导和救援。
同事或上级
如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可以及 时向同事或上级汇报,寻求帮助和 指导,共同应对紧急情况。
04
职业暴露的善后处理
医疗救助与健康监测
医疗救助
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对伤口进行清洁和包扎,以防止感 染和并发症。
健康监测
医疗机构应对暴露人员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 问题。
工伤认定与赔偿
工伤认定
职业暴露属于工伤范畴,应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以便暴露人员获得相 应的工伤保险赔偿。
赔偿内容
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具体赔偿项目和 标准根据当地法律法规而定。
发生原因与风险因素
发生原因
主要包括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操作不规范、设备故障等。
风险因素
涉及工作场所环境、个人防护用品、作业方式等多个方面, 需综合考虑。
职业暴露的后果与影响
短期后果
可能导致皮肤刺激、眼睛刺激、呼吸 道刺激等症状,以及中毒、感染等严 重后果。
长期影响
长期职业暴露可能增加患职业病的风 险,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案例三
警察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暴 力袭击
案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案例中暴露源、暴露途径和暴露程度 讨论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分析案例中暴露后的心理和生理影响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强调职业暴露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对作业环境、设备进行定期检测 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职业暴露的处理和报告PPT课件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 套、口罩等,以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 使用
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
01 预防措施
提供定期的职业暴露预防培训,确保 员工了解如何采取措施降低暴露风险
02 加强教育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职 业暴露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正确操作设 备和流程
长期暴露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如长时间在 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工作。
02
职业暴露的风险 和影响
风险因素
01 疾病传播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疾病在员工之间传播,对员工健康和 生产造成影响。
02 安全事故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如化学品的泄漏和辐射的 泄露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03 员工离职
职业暴露的类型
职业暴露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类型。 直接接触是指职业人员直接与有害物质、病原体 等接触,如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实验室人员 操作病原体等;间接接触是指职业人员在工作中 因接触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而受到的暴露,如接触 患者污染的衣物、呼吸道吸入有害气体等。
类型
事故暴露
在工作过程中意外地接触到有害物质或病 原体,如化学物质、血液等。
02
治疗与预防
根据暴露源的不同,可能需要进行特定 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药物 治疗等。
事故报告与记录
事故报告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并填写事故报告单。
记录保存
对职业暴露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暴露时 间、地点、方式、程度等信息,并妥善保存
记录。
05
职业暴露的报告 制度
报告的必要性
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幻灯片课件
4、暴露后HIV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 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HIV抗体检测、药物毒性监控、处理、感染早期症状的观察记录
发生时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6个月
2024/2/19
18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024/2/19
5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职业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 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 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 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 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 手消毒。
案例分析
发生地点:广州市某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
事故当事人:蔡技师
事故发生过程:
9月16日,患者吴XX因发热、咳嗽入急诊 内科治疗,医生让其到门诊实验室做血象检查。 8:30AM,蔡技师为其扎手指取血时,不慎划 破左手手套,左手食指侧见一小伤口,伤口处 稍红肿,但未见出血。
2024/2/19
21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步骤2:确定暴露源级别
暴露源的情况
HIV阴性
HIV阳性
不明
不需PEP
HIV滴度低 无症状,CD4高
HIV滴度高 有症状,CD4低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 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HIV抗体检测、药物毒性监控、处理、感染早期症状的观察记录
发生时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6个月
2024/2/19
18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024/2/19
5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职业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 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 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 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 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 手消毒。
案例分析
发生地点:广州市某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
事故当事人:蔡技师
事故发生过程:
9月16日,患者吴XX因发热、咳嗽入急诊 内科治疗,医生让其到门诊实验室做血象检查。 8:30AM,蔡技师为其扎手指取血时,不慎划 破左手手套,左手食指侧见一小伤口,伤口处 稍红肿,但未见出血。
2024/2/19
21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步骤2:确定暴露源级别
暴露源的情况
HIV阴性
HIV阳性
不明
不需PEP
HIV滴度低 无症状,CD4高
HIV滴度高 有症状,CD4低
《职业暴露与预防》课件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步骤、安全 注意事项、紧急处理措施等,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循规程,降低职业暴露 风险。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总结词
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员工职业安全。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岗位的职业暴露风险,为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并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用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03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
化学品的职业暴露预防
选用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
熟悉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 可能的危害,以便采取适当的防 护措施。
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低毒或无 毒的化学品替代高毒性的化学品 。
通风设施
确保工作场所具备良好的通风设 施,降低空气中化学品的浓度。
总结词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采取 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避免职 业暴露。
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
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休息;解开患者衣物,保持呼吸通畅;用湿毛巾擦拭患者身体,进行物理降 温;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缓解患者症状。
预防措施
加强高温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暑意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暴露于高温环 境中;提供足够的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受到辐射时的应急处理
受到辐射时的应急处理
迅速离开辐射区域,避免继续暴露;根据受到的辐射类型和剂量,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隐蔽、戴 手套等;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预防措施
加强辐射源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安全运行;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防辐射意识;定期进行辐射监 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问题。
根据不同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步骤、安全 注意事项、紧急处理措施等,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循规程,降低职业暴露 风险。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总结词
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员工职业安全。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岗位的职业暴露风险,为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并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用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03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
化学品的职业暴露预防
选用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
熟悉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 可能的危害,以便采取适当的防 护措施。
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低毒或无 毒的化学品替代高毒性的化学品 。
通风设施
确保工作场所具备良好的通风设 施,降低空气中化学品的浓度。
总结词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采取 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避免职 业暴露。
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
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休息;解开患者衣物,保持呼吸通畅;用湿毛巾擦拭患者身体,进行物理降 温;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缓解患者症状。
预防措施
加强高温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暑意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暴露于高温环 境中;提供足够的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受到辐射时的应急处理
受到辐射时的应急处理
迅速离开辐射区域,避免继续暴露;根据受到的辐射类型和剂量,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隐蔽、戴 手套等;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预防措施
加强辐射源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安全运行;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防辐射意识;定期进行辐射监 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问题。
《职业暴露》PPT课件
标准预防
• 1、历史演变:
• 通用预防(1985):针对血液与体液预防,防止针刺伤,
以减少血源性传播危险;
• 人体物质隔离(1987):用于减少来自人体湿性物质(血、
粪、尿、痰、唾液、伤口引流物和其他体液)的病原体传 播的危险;
• 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的概念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具有 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 粘膜,接触者必须采取隔离预防措施。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40
锐器伤与针刺伤的预防原则
• 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 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 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 • 禁止针等锐器物复帽 • 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针等锐器物放入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
收集盒内
防针刺伤的进展
安全型留置针
防针刺伤的进展
无针输液系统
戴口罩
口罩的防护原理、分类及分级
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 于头顶中部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 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外科口罩佩戴
摘口罩方法
➢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 先解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破损 的粘膜和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患者既接触清洁部位 ,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洗手或手消毒;
✓ 与普遍预防相同,在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 、口罩,并穿隔离衣或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粘 膜和衣服的污染;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ppt课件
明
20
不同职业暴露的预防性用药推荐方案
暴露级别
1级 1级 2级 2级 3级 度 重度 轻度或重度 原因不明
推荐用药方案
不一定使用PEP 基本用药方案 基本用药方案 强化用药方案 强化用药方案 基本或强化用药方案
21
用药时间
第一次用药时间尽可能要早。
最佳时间:1小时内 要求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 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 评估与报告
15
生物性损伤
• 被HBV、HCV、HIV阳性患者血液、体 液污染的锐器伤后应如何处理?
(1)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2)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3)可疑暴露于HC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16
进行危险性评估-确定暴露级别
根据暴露源性质和暴露类型的不同,将职业 暴露分为三级:
45
职业暴露不属于职业病, 职业防护工作任重道远
46
47
生物性损害加物理性损害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液传播疾病80%-90% 是由针刺伤所致,其中护士占80%。
5
生物性损害 ——针刺伤
• 国外针刺伤的流行概况: • --2003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监测报
道: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 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 --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 确诊为感染了HIV,其中护士24人。 • --CDC统计美国每年因针刺伤感染HBV者中,有 100~200名医务人员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感染 危险性排列依次为:护士、妇产科医生、外科 医生、病理科医生、牙科医生等。
一级暴露 二级暴露 三级暴露
17
确定暴露级别
暴露源是血液或含血体液
20
不同职业暴露的预防性用药推荐方案
暴露级别
1级 1级 2级 2级 3级 度 重度 轻度或重度 原因不明
推荐用药方案
不一定使用PEP 基本用药方案 基本用药方案 强化用药方案 强化用药方案 基本或强化用药方案
21
用药时间
第一次用药时间尽可能要早。
最佳时间:1小时内 要求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 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 评估与报告
15
生物性损伤
• 被HBV、HCV、HIV阳性患者血液、体 液污染的锐器伤后应如何处理?
(1)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2)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3)可疑暴露于HC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16
进行危险性评估-确定暴露级别
根据暴露源性质和暴露类型的不同,将职业 暴露分为三级:
45
职业暴露不属于职业病, 职业防护工作任重道远
46
47
生物性损害加物理性损害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液传播疾病80%-90% 是由针刺伤所致,其中护士占80%。
5
生物性损害 ——针刺伤
• 国外针刺伤的流行概况: • --2003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监测报
道: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 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 --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 确诊为感染了HIV,其中护士24人。 • --CDC统计美国每年因针刺伤感染HBV者中,有 100~200名医务人员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感染 危险性排列依次为:护士、妇产科医生、外科 医生、病理科医生、牙科医生等。
一级暴露 二级暴露 三级暴露
17
确定暴露级别
暴露源是血液或含血体液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增加患病风险
职业暴露可能增加患某些疾病的 风险,如癌症、肝病等。
影响生育能力
某些职业暴露可能对男性的生育 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工作压力
长期面对职业暴露,容易引发工 作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
情绪波动
职业暴露可能影响大脑化学物质 平衡,导致情绪波动、易怒、暴
躁等情绪问题。
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生物因素暴露
职业暴露种类
生物因素暴露主要指 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 的生物性有害因素, 如细菌、病毒、真菌 等微生物。
常见行业
生物因素暴露常见于 医疗、卫生、农业等 行业中,这些行业的 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 中常常会接触各类微 生物。
02 职业暴露的危害
对身体的危害
导致健康问题
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中可能导致 各种健康问题,如呼吸道疾病、 皮肤问题等。
扩散。
02 医疗救援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 医,寻求医疗人员的紧急救助。
03
个人防护
在进行可能接触病原体等有害生 物因素的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 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
防护服等。
05
职业暴露后的医 学处理与赔偿
职业病的认定与处理
01
Hale Waihona Puke 02医学处理医生对职业病进行诊断,提供相应的治疗 方案和预防措施,以及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04
应对职业暴露的 应急处理
化学物质暴露的应急处理
立即离开污染区,切断污染源,摘 下防护眼镜和手套,迅速用大量清 水冲洗,降低化学物质的浓度。
如有不适,立即就医,告知医生化 学物质暴露情况,以便得到及时有 效的治疗。
及时通知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现场救 援,控制化学物质的扩散,避免对 环境和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职业暴露处置ppt课件
如有必要,使用化学防护服和呼吸器等个 人防护装备。
0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6
及时就医,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生物实验室事故
总结词:生物实验室事故 可能导致感染、传播疾病
和环境污染。
立即停止实验,封闭实验 室,并启动应急预案。
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清洁和 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详细描述
对受伤人员进行隔离和治 疗,防止疾病传播。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 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后 续处理措施。
治疗与跟踪
根据评估结果和治疗方案,对暴 露人员进行及时治疗。
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结束后,进行定期跟踪和复 查,确保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
CHAPTER 03
常见职业暴露的应对措施
化学物质暴露
总结词
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危害,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通风排气等。
CHAPTER 04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
防护服
提供阻隔、耐高温、防火等功 能的防护服,以保护工作人员
免受高温、火焰等伤害。
手套
使用抗磨损、抗化学腐蚀、抗 静电等特殊材料制成的手套, 以保护手部免受有害物质的侵 害。
口罩
选用N95或更高级别口罩,过 滤空气中的微粒和有害气体, 保护呼吸系统。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操 作规范,预防类似事故再
次发生。
高处坠落事故
总结词:高处坠落事故可 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立即向急救中心求助,并 启动应急预案。
使用担架等工具将伤者安 全转移到安全地带。
01
02
03
04
05
最新职业暴露课件ppt
通过减少与有害物质接触的次数,降 低职业暴露风险。
减少暴露的强度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强度或长 时间的暴露,减轻有害物质对人体的 影响。
采用工管道中,避免直接接触。
通风设施
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降 低有害物质的浓度。
净化空气
通过空气净化器、过滤器 等设备净化空气中的有害 物质。
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查,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谢谢
THANKS
案例分析一:农药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暴露
农药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有 害物质:有机溶剂、农药原药、
化学助剂等。
职业暴露途径:直接接触、呼吸 道吸入、皮肤接触等。
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加强通风排毒,定期进行体检等
。
案例分析二
建筑行业中可能接触 到的有害物质:尘螨 、霉菌等。
防护措施:加强通风 ,使用空气净化器, 个人防护用品等。
。
05 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与责任
CHAPTER
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01
02
03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 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
《职业暴露人群生物样本采集 方案》
用人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 的期限妥善保存。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并公布检测结果。
类型
职业暴露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接 触物质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 化学性暴露、物理性暴露、生物 性暴露等。
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
工作环境
如工厂、医院等场所中存在大量 有害物质,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
。
工作流程
某些行业的工作流程中不可避免地 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工、医疗等。
减少暴露的强度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强度或长 时间的暴露,减轻有害物质对人体的 影响。
采用工管道中,避免直接接触。
通风设施
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降 低有害物质的浓度。
净化空气
通过空气净化器、过滤器 等设备净化空气中的有害 物质。
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查,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谢谢
THANKS
案例分析一:农药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暴露
农药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有 害物质:有机溶剂、农药原药、
化学助剂等。
职业暴露途径:直接接触、呼吸 道吸入、皮肤接触等。
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加强通风排毒,定期进行体检等
。
案例分析二
建筑行业中可能接触 到的有害物质:尘螨 、霉菌等。
防护措施:加强通风 ,使用空气净化器, 个人防护用品等。
。
05 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与责任
CHAPTER
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01
02
03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 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
《职业暴露人群生物样本采集 方案》
用人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 的期限妥善保存。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并公布检测结果。
类型
职业暴露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接 触物质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 化学性暴露、物理性暴露、生物 性暴露等。
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
工作环境
如工厂、医院等场所中存在大量 有害物质,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
。
工作流程
某些行业的工作流程中不可避免地 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工、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及防护
1
职业暴露的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 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预防、 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HBV、HCV
等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等引起的危害 。
2
暴露的途径
病毒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病 毒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
14
锐器
(1)针头等锐器:接触HIV感染者污染的针头和其它锐 器,传播HIV的危险性很大,因此对用过的针头、刀剪及 其它锐器,处理时应十分小心。在处理或清洗使用过的锐 利器械时,应当采取措施以防锐利器械引起的损伤。
(2)注射器和针头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的,而且用后针头 不再套入针头帽内,也不要拔掉针头,应将其直接放入坚 固、不能穿透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用过的尖锐物品一定 要直接放入坚固、耐穿的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弃去。盛器不 能破损,盛器外标有危险字样。
11
防护措施
戴口罩或防护眼镜 一般接触病人不需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a.当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溅 出时,特别在进行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及内窥镜 检查或手术时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b.对HIV/AIDS施行手术时均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12
防护措施
穿隔离衣和围裙 对 HIV/AIDS 施 行 手 术 时 或 衣 服 有 可 能
67 10-30 8-20
3-9 3
7
暴露途径
职业工作者感染HIV的危险
感染人数/暴露人数 感染的危险
针刺损伤
·针刺暴露于无症状 HIV感染者 ·针刺暴露于AIDS 病人
9/3628 0/148 4/889
粘膜暴露
1/1007
0.2% ( 0.1-0.5 ) 0 0. 4%
0.1%(0.01-0.5)
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或汗 液;
关怀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和他们谈话, 握手。
4
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可能性
职业暴露被病毒感染的危险性是存在的
发生率却是很低的ansmission
source
HIV
HBV sAg eAg
HCV
Prevalence
10
防护措施
手套 a.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以及接触粘膜和不完整的皮肤, 都应戴手套。 b.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也应戴手套。 c.凡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它被污 染的物品时都应戴手套。 d.进行静脉切开、内窥镜检查、侵袭性诊治、牙科治疗和尸体解 剖时必须戴手套。 e.在接触每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手套发生撕裂、刺破时应更换。
(3)采血时要用安全的蝶形真空针具,以降低直接接触 血液的危险性。
15
病房要求
(1)HIV/AIDS一般不要求住隔离房间,除 非病人病重又无法实施良好卫生措施时,比 如病人有大量出血可能引起环境污染时或合 并肺结核等其它感染时,病人应住隔离房间 。
(2)病房内应备有专用清洁用具,每日必 须清洁病房,拖把、水桶、椅子和担架等都 要用热水和去污剂洗净。拖把必须每日清洗 ,不得移出病房。
20
27
内科医生
6
11
外科医生
0
4
透析技师
1
2
外科技术员
2
1
9
影响针头刺伤后的危险因素
美国CDC对33例因暴露于污染源的血清阳转的针刺者进 行了回顾性对照研究,并以739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显示,针头刺伤暴露后,血清阳转的危险因素主要 包括: (1)医护人员刺伤伤口的很深; (2)在针具上有可见的血液,或有血液从伤口溢出; (3)针具刺伤病人的静脉或动脉(例如用于采血的针具); (4)污染源来自于晚期AIDS病人(病人在事故后2个月之内 死于艾滋病,推断艾滋病病毒载量很高)。
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期间注入了病毒感染的血液, 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 切割伤也较为常见。不完整的皮肤接触病毒,感染病 毒的危险性相当低。
粘膜暴露: 粘膜接触病毒或含有病毒的血液、羊 水等溅入眼、鼻等部位。
3
不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在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 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
通过完整皮肤的传 0/2712 播
0%(0-0.1)
Ref: Gerbring J: NEJM 332;444,1995 8
科室和工种
确认因职业暴露
可能因职业暴露
感染例数
感染例数
牙科工作人员
0
7
急诊室工作人员
0
10
健康助理
1
12
维修工人
1
7
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16
16
非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3
0
各科护士
16
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处理
(1)温度计及其盛器应放在病人床边,每次使用后可放 入盛器内,盛器内应加入70%-75%酒精溶液,并加盖。
(2)分泌物、排泄物、医用敷料、病理废物以及外科和 实验室废弃物等污物,应放入结实的一次性袋内,如袋外 有污染时须再加套一层。直接焚化或在高压消毒后处理
(3)污染被服应置于污衣或塑料袋内,并标上“隔离” 二字,尽量高压消毒;如污染严重,高压消毒后弃去。
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均 应穿隔离衣和/或围裙。
13
防护措施
(1) 所有皮肤的破损处都应用防水绷带包扎。 (2)在检查病人和每次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
的排泄物(尿、粪等),分泌物(伤口、皮肤 感染处)和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即使当时 戴着手套,亦应在流水下或肥皂流水冲洗。必 要时应在洗手前用消毒剂浸泡。
(4)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地板等外环境,应用次氯酸 钠(1:10)消毒。
17
清除溅出的血液和体液
(1)戴手套 (2)用一次性纸巾或吸水性能好的物品清除血液和体 液。 (3)用消毒液消毒污染的表面后用清水洗净。 (4)对大面积的溅出,应先用一次性纸巾盖住,用次 氯酸钠(1:10)浸泡10分钟后再按上述步骤处理。
0.3%
0.1-0.3% 0.05-0.1%
1.8%
Risk 0.3% 1-6% 22-31% 1.9%
6
Risk of Viral Transmission With Single Exposure
Exposure
Risk/10000 Exposure
Needle sharing Receptive anal intercourse Receptive vaginal intercourse Insertive vaginal sex Insertive anal sex
1
职业暴露的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 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预防、 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HBV、HCV
等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等引起的危害 。
2
暴露的途径
病毒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病 毒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
14
锐器
(1)针头等锐器:接触HIV感染者污染的针头和其它锐 器,传播HIV的危险性很大,因此对用过的针头、刀剪及 其它锐器,处理时应十分小心。在处理或清洗使用过的锐 利器械时,应当采取措施以防锐利器械引起的损伤。
(2)注射器和针头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的,而且用后针头 不再套入针头帽内,也不要拔掉针头,应将其直接放入坚 固、不能穿透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用过的尖锐物品一定 要直接放入坚固、耐穿的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弃去。盛器不 能破损,盛器外标有危险字样。
11
防护措施
戴口罩或防护眼镜 一般接触病人不需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a.当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溅 出时,特别在进行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及内窥镜 检查或手术时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b.对HIV/AIDS施行手术时均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12
防护措施
穿隔离衣和围裙 对 HIV/AIDS 施 行 手 术 时 或 衣 服 有 可 能
67 10-30 8-20
3-9 3
7
暴露途径
职业工作者感染HIV的危险
感染人数/暴露人数 感染的危险
针刺损伤
·针刺暴露于无症状 HIV感染者 ·针刺暴露于AIDS 病人
9/3628 0/148 4/889
粘膜暴露
1/1007
0.2% ( 0.1-0.5 ) 0 0. 4%
0.1%(0.01-0.5)
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或汗 液;
关怀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和他们谈话, 握手。
4
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可能性
职业暴露被病毒感染的危险性是存在的
发生率却是很低的ansmission
source
HIV
HBV sAg eAg
HCV
Prevalence
10
防护措施
手套 a.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以及接触粘膜和不完整的皮肤, 都应戴手套。 b.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也应戴手套。 c.凡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它被污 染的物品时都应戴手套。 d.进行静脉切开、内窥镜检查、侵袭性诊治、牙科治疗和尸体解 剖时必须戴手套。 e.在接触每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手套发生撕裂、刺破时应更换。
(3)采血时要用安全的蝶形真空针具,以降低直接接触 血液的危险性。
15
病房要求
(1)HIV/AIDS一般不要求住隔离房间,除 非病人病重又无法实施良好卫生措施时,比 如病人有大量出血可能引起环境污染时或合 并肺结核等其它感染时,病人应住隔离房间 。
(2)病房内应备有专用清洁用具,每日必 须清洁病房,拖把、水桶、椅子和担架等都 要用热水和去污剂洗净。拖把必须每日清洗 ,不得移出病房。
20
27
内科医生
6
11
外科医生
0
4
透析技师
1
2
外科技术员
2
1
9
影响针头刺伤后的危险因素
美国CDC对33例因暴露于污染源的血清阳转的针刺者进 行了回顾性对照研究,并以739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显示,针头刺伤暴露后,血清阳转的危险因素主要 包括: (1)医护人员刺伤伤口的很深; (2)在针具上有可见的血液,或有血液从伤口溢出; (3)针具刺伤病人的静脉或动脉(例如用于采血的针具); (4)污染源来自于晚期AIDS病人(病人在事故后2个月之内 死于艾滋病,推断艾滋病病毒载量很高)。
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期间注入了病毒感染的血液, 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 切割伤也较为常见。不完整的皮肤接触病毒,感染病 毒的危险性相当低。
粘膜暴露: 粘膜接触病毒或含有病毒的血液、羊 水等溅入眼、鼻等部位。
3
不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在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 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
通过完整皮肤的传 0/2712 播
0%(0-0.1)
Ref: Gerbring J: NEJM 332;444,1995 8
科室和工种
确认因职业暴露
可能因职业暴露
感染例数
感染例数
牙科工作人员
0
7
急诊室工作人员
0
10
健康助理
1
12
维修工人
1
7
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16
16
非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3
0
各科护士
16
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处理
(1)温度计及其盛器应放在病人床边,每次使用后可放 入盛器内,盛器内应加入70%-75%酒精溶液,并加盖。
(2)分泌物、排泄物、医用敷料、病理废物以及外科和 实验室废弃物等污物,应放入结实的一次性袋内,如袋外 有污染时须再加套一层。直接焚化或在高压消毒后处理
(3)污染被服应置于污衣或塑料袋内,并标上“隔离” 二字,尽量高压消毒;如污染严重,高压消毒后弃去。
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均 应穿隔离衣和/或围裙。
13
防护措施
(1) 所有皮肤的破损处都应用防水绷带包扎。 (2)在检查病人和每次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
的排泄物(尿、粪等),分泌物(伤口、皮肤 感染处)和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即使当时 戴着手套,亦应在流水下或肥皂流水冲洗。必 要时应在洗手前用消毒剂浸泡。
(4)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地板等外环境,应用次氯酸 钠(1:10)消毒。
17
清除溅出的血液和体液
(1)戴手套 (2)用一次性纸巾或吸水性能好的物品清除血液和体 液。 (3)用消毒液消毒污染的表面后用清水洗净。 (4)对大面积的溅出,应先用一次性纸巾盖住,用次 氯酸钠(1:10)浸泡10分钟后再按上述步骤处理。
0.3%
0.1-0.3% 0.05-0.1%
1.8%
Risk 0.3% 1-6% 22-31% 1.9%
6
Risk of Viral Transmission With Single Exposure
Exposure
Risk/10000 Exposure
Needle sharing Receptive anal intercourse Receptive vaginal intercourse Insertive vaginal sex Insertive anal 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