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案2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案2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abae23581b6bd97f19ea69.png)
(1)已知物质的质量求某元素的质量。(2)已知某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练习题(投影)
熟读背诵口诀
练习
总结注意事项
练习。
总结:本节课锻炼了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总结能力,使我们受益匪浅。
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
锻炼计算使之熟能生巧。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第四单元复习
一.物质的分类
二.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口诀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归纳总结知识点
2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基 本计算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发现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化合价知识及其应用,有关计算
2物质类别的判断
教学难点
1化合价的应用,2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导入:
三.化学式的计算
练习题
教学后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案2新人教版
学科:化学
课时:2
总课时数:33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单质,化合物的定义,知道区别和练习,并能对物质的类别进行正确判断
2.记住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会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化学式的含义
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化合价有正负之分,有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称之为可变价。
会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相反也要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原则: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练习一下习题:(投影)
%为.化学式计算(投影)
1.求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5be39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1.pn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主要介绍了水的性质、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本单元共包括三个课时,分别是《水的性质》、《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
本教案主要针对第四单元的整体内容进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水的常识以及简单的化学知识。
但在保护水资源方面,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水的性质,掌握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性质: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水的密度、比热容、溶解性等基本性质。
2.水的净化: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净水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保护水资源:学生需要掌握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3.分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确保实验安全可靠。
2.收集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案例和资料,用于课堂讨论和拓展。
3.设计好教学课件,突出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的水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性质吗?请举例说明。
”2.呈现(10分钟)回顾水的性质、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通过课件呈现各种净水方法的操作步骤,以及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水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9a345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d.png)
课题教学目标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知识与技 1.了解水能日期资源概况及水体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2.了解如何爱护水资源。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4.认识水的组成。
5、了解化学式的写法、读法、意义。
过程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与方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法情感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态度2)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与价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值观重点1.了解水体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2.了解如何爱护水资源。
3.初步掌握过滤、蒸馏等混合物分离的实验操作技能。
4.认识水的组成和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了解实验现象和反应产物。
5.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鉴别方法。
6.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难点教学过1、了解化学式的写法、读法、意义。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师活动巡视背诵情况学生活动背诵化合价口诀。
教学意图有助于本节课对化合价的复习。
程展示本单元的考纲要阅读本单元的考纲要上课之前让学生对本单求。
求。
元的内容有所了解。
点评学生知识网络图,展现并讲解本单元知识帮助学生对整个单元知对优秀者加以表扬,对网络图。
有缺点的学生加以指导。
展示教师自己的知识回顾水资源概况、讲述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网络图,开始复习:一、自然界的水如何从2方面爱护水资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源。
限。
链接中考,让学生感受中考题。
识进行构建,使学习充满乐趣。
展示关于这部分的中思考并回答问题。
考题,提问并指导学生避免易错点。
提问:通过以上对自然思考并回答问题。
界水的了解,你的收获是什么呢?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水的净化思考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展示自来水厂净水过图的每一步的名称及作系,更加深刻地让学生程图。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复习教案《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复习教案《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4be5e1e887c24028905fc337.png)
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授课时间月日课题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组成、净化和水的污染和防治2、掌握化学式和化合价的书写3、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4、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化学式和化合价的书写2、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教学难点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关键点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易错易混点化学式的书写教学方法自学讨论为主,辅以练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方法自学讨论为主,辅以练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成了初中化学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知识可能会有所遗忘,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首先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入复习,紧抓双基,一讲一练,扎实的复习基础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资源准备检测题练习:中考总复习 P22作业布置:中考总复习 P23 24板书设计1、爱护水资源2、水的净化3、水的组成4、化合价与化学式(1)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______;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镁钙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2)化学式的意义,如H2O表示的宏观意义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意义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化合物的质量与所含元素质量之间的换算。
教学反思。
化学九上教案:新人教版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化学九上教案:新人教版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d8b599e5050876323112122b.png)
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典型的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知道软水和硬水的区别。
(2)认识水的组成,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3)能写出某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能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讨论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化学与我们生存、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形成热爱化学的情感。
(2)通过计算体验化学在实验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复习重点】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复习难点】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导语:本单元我们围绕 “水”又认识一种新的化学用语,梳理本单元知识。
2.明确复习目标,教师出示复习目标,指导学生解读。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爱护水资源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总储水量丰富,淡水资源缺乏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 知识模块二 水的净化水的净化⎩⎪⎨⎪⎧常用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硬水和软水⎩⎪⎨⎪⎧区别方法:加肥皂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 知识模块三 水的组成1.水的组成。
2.物质的分类(举例说明)⎩⎪⎨⎪⎧混合物:空气、海水等纯净物⎩⎪⎨⎪⎧单质:氧气、铜等化合物⎩⎪⎨⎪⎧氧化物:水、二氧化碳等其他:氯酸钾、氯化钠等知识模块四 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应用⎩⎪⎨⎪⎧已知化学式求化合价已知化合价确定化学式化学式⎩⎪⎪⎪⎪⎨⎪⎪⎪⎪⎧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写法⎩⎪⎨⎪⎧单质⎩⎪⎨⎪⎧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和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 、C 、Ar 非金属气体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如O 2、N 2化合物:一般正价元素在左,负价元素在右意义⎩⎪⎨⎪⎧宏观⎩⎪⎨⎪⎧表示某种物质表示某种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某种物质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简单计算⎩⎪⎨⎪⎧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 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beaae284afe04a1b171de6e.png)
六、教学过程(一)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1.现象:2.结论: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
3.氢气的验纯方法:(二)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物质分类:如右图关系。
(三)水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
(四)净化水的方法:、、、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可以净化。
1. 静置沉淀法: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 吸附沉淀法: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如: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
但是经过净化后的水虽然变澄清了,但所得的水仍然不是纯水。
3.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二低:⑴;⑵。
三靠:⑴;⑵;⑶。
4. 蒸馏:把相互溶解的液体物质,根据沸点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的方法。
操作要点:⑴加沸石防爆沸;⑵装置气密性检查;⑶沸腾不能太剧烈;⑷开始馏出的液体弃去。
(五)软水和硬水:1. 硬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何鉴别软水、硬水?4.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哪些麻烦?5.怎样使硬水软化:天然水都不是纯净水,通过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地净化。
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相反的。
(六)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 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2、水污染的成因:(1) 、(2) 、(3)以上这些原因都造成的水体的污染,污染的水如饮用则对人体和动物产生巨大的损害。
3、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1)、(2)、(3)、。
(七)化学式与化合价:1.化学式:(1). 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 意义①纯净物都有固定不变的组成,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b18d7dddccda38376bafb5.png)
自然界的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1课时。
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已有一定的认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已基本形成;对过滤、蒸馏等实验操作要点也有所掌握。
教学目的:
(1)将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2)巩固已学知识;
(3)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教学理念: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析、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已学知识。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教学过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1dcfcc524de518964b7df3.png)
第四单元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25666ba417866fb84a8e23.png)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一.组成:氢氧元素组成
电解水实验:
氢气(--):无色无气味气体,有可燃性。
点燃
氧气(+):助燃性
通电
二.净化
1.方法: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
2.硬水和软水
(1)定义
(2)硬水的软化
(3)硬水的危害
3.水资源的保护
(1)水污染的原因
感受一杯水来之不易,树立珍惜水总结等方法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导入: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水的内容,今天我们对这部分知识做一下复习。
听课。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学科:化学
课时:1
总课时数:3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知道水的净化过程及常用方法。
3.初步认识氢气的性质和用途,会检验氢气的纯度,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辩证的反复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水污染的危害
(3)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三.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一贴
二低
三靠
总结
总结
归纳
课堂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第四单元复习
一.组成
二.净化
三.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后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bfab7b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f.png)
-创设情境,如模拟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结合多媒体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水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自我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具体的表扬和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情境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能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科学原理;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精神。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实验器材:用于进行水的净化实验,如过滤装置、沉淀剂等。
-总结:位于黑板底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视觉辅助,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知识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在课前准备详细的板书稿,课堂上用清晰的字体和适当的间隔书写,同时注意板书的动态更新,适时擦除不需要的内容。
(二)教学反思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水的基础知识,如水的化学式、水的三态变化等。然而,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复习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04beea240c844769eaee9e.png)
化合价与化学式。
教学难点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巩固复习】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从______到______读作______,例如:NaCl读作______,KCl读作______;有时还要化学式中各元素的____________,例如:CO2读作______,Fe3O4读作______。
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2个铜离子____3个硫酸根离子_____4个亚铁离子_____4个铁原子____
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化铜氧化铁氯化钾 硫酸铝氢氧化亚铁氯化银硝酸铜碳酸钠氯酸钾
4.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H2RO4)2,则元素R的化合价是多少?写出该元素以相同化合价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2、单质化学式的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对于____________,除元素符号外,还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____________。如:O2、N2、H2、Cl2、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1)当某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时,1可省略,
2、利用化学式怎样求某元素的化合价?求出下列加短线元素的化合价
Mn2O7AlCl3CO2H2SO4K2MnO4Zn
【课堂探究】一、学生自学P8 4-——P85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完成下列问题:1.、 什么叫相对分子质量?CO2H2SO4K2MnO4
2、以CO2为例求其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
3、仿照计算3,试着计算:①S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计算上述物质中加短线元素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f5b5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03.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学设计病毒。
(变化)2.自来水净化方法及程度:<<<引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2】1.过滤是基本的实验操作之一。
下列关于过滤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图中共有四种实验仪器(不包括滤纸)B.漏斗下端应该紧靠烧杯内壁C.若滤液浑浊,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应选用带铁夹的铁架台,以固定漏斗2.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A.明矾B.活性炭C.3.“天宫课堂”中宇航员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饮用再生水。
下列方法可以将空间站中的各种废水转化成纯水的是()A.吸附B.蒸馏C.4.进入6月份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受暴雨影响出现洪涝灾害。
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饮用水学生作好笔记。
采取措施进行处理: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煮沸④过滤。
合理的处理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C.④②③①D.②④①③5.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河水净化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水汽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变大C.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作业设计】1.下列有关净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加速难溶物沉淀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煮沸后的海水可以饮用2.如图所示为四种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行如图甲所示过滤操作,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得到的滤液不浑浊B.进行如图乙所示蒸发操作,当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C.进行如图丙所示蒸馏操作,为使测得的温度更准确,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下D.进行如图丁所示的沉淀操作,加入活性炭发生了化学变化3.在开展化学实验时,经常会用到水,下列有关水的作用中说法正确的是()序号①②③④装置或操作示意图水的作用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先用水润湿玻璃管口,是为了更方便地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烧杯中的水是为了得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过滤时用少量水润湿滤纸是为了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留气泡,以防过滤速度慢制取蒸馏水时烧杯中的冷水是为了将水蒸气冷凝为液体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桂花公园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①对应的操作是()A.过滤B.蒸馏C.吸附杂质D.杀菌消毒5.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复习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教学设计
![复习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42c194aeaad1f347933f0e.png)
复习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本节复习课包括的4个部分内容,分别是:课题1水的组成, 2分子和原子,3水的净化, 4爱护水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电解水的探究实验,了解水的组成和构成。
2、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法4、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通过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确定,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3、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1、电解水、净化水的实验方法及其有关问题。
2、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认识微粒的特征3、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能得出那些结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教学方法:1、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4、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5、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1、分块学案引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的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的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76123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e.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复习一、引言本说课稿是为了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中的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水的性质、组成、循环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性质、组成和循环等基本概念;–掌握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的基本特点;–熟悉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利用课件、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理解水的性质和组成;2.掌握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3.了解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
四、教学准备1.设计并准备好合适的教学课件;2.确保实验材料和设备的准备齐全;3.安排好学生的座位,保证教学秩序。
五、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关于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地球表面水的分布情况,并提出关于水资源的问题。
2.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引出水的性质和组成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水是什么以及由什么组成的。
3.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呈现一系列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以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4.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10分钟)–通过讲解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让学生了解水是如何在地球上循环利用的。
5.水质净化的方法(15分钟)–介绍常见的水质净化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水质净化的重要性。
6.合作学习(15分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并分享一种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方案。
7.总结与拓展(10分钟)–通过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水资源相关的知识。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61ee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6.png)
(在期间有小组的质疑和评价)
学生谈收获
学生认真阅读
学生去侧黑板展示
学生回答认真
学生认真操作
学生去侧黑板展示
学生积极认真
学生认真
学生交流
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学生展示
课代表展示各小组的得分
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通过说这个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对此章节的重要性有所意识。
让学生领着复习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通过考试说明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带领着复习相关知识(抽号进行提问)
学生展示过滤的实验
再次给每个人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时间
,检查复习的效果。
独学,对学(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知识点是否掌握),群学
组织学生做《我能行》中的P20中的10,11题p21中4,5,6,8题(中考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对这几道题的结果进行讨论)
重点
掌握好自然界的水的知识点。
难点
1.水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
2.挑战中考题。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首先学生带领着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其次做相关的练习题,同时挑战中考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用小组教学的模式共同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来自设计意图课前2分钟
课堂35分钟
组织学生拿出考考试说明,看此章节在中考中的地位
1.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过程
(2)硬水与软水的鉴别
(3)硬水的软化方法
2.水的组成
(1)水电解的实验
(2)水电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布置作业
1分钟
做《我能行》中P19的中考链接
板书设计
人教版九上化学 4.5自然界的水 单元复习 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上化学 4.5自然界的水 单元复习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d63371a32d7375a517803a.png)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学目标:1.加深了解有关自然界中水的知识,使学生自觉养成节水习惯和环保意识。
2.进一步掌握有关水的净化及软化的知识和技能。
3.加深了解物质的组成、化学式的书写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单元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难点:本单元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完善。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根据图片,请你说出有关水的一些成语。
【过渡】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自然界的水。
水是纯净物,但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
我们身边各种天然水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饮用。
各种工农业用水对水质也有不同的要求。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天然水呢?专题一: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比赛规则:从各组中随机抽出一位同学,每人回答一道题目,并把答案写在小白板上,答案正确加该题相应分值,答错不扣分。
1、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10分)2、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10分)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10分)4、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的方法。
(10分)比赛规则:从各组中随机抽出一位同学,每人回答一道题目,答案正确加该题相应分值,答错不扣分。
5、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10分)6、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10分)7、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任举一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10分)8、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任举一个)(10分)从各组中随机抽出一位同学,每人回答一个,每一空格10分,答案正确加该题相应分值,答错不扣分。
9、过滤操作如右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之处:;;;。
【教师点拨】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得到的是纯水,水由什么组成的?专题二:水的组成比赛规则:根据抽签,确定各组答题顺序。
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出三位同学,每人回答一个空格,每一空格10分,答案正确加该题相应分值,答错不扣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知识结构的运用和创新。 第四单元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完善。
教学用品 环 节 情 景 导 入
课件、学案、多媒体等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1.图片新闻报道: 2016 年 7 月 1 日, 教师投影图片资料,提出问 武汉新洲七里村被洪水淹没。 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洪水过后,七里村村民怎么获得 干净的饮用水? 学生观看图片,陷入深思。 板书课题
第四单元
课题 第四单元 单元复习 课型 复习
知识与 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加深了解有关自然界中水的知识,进一步掌握有关水的净化及软化的 知识和技能。 2.进一步熟悉水的组成探究过程;学会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能从元素组 成上认识氧化物。 3.学会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掌握化合价与化学式的互推 方法。 4.运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通过对第四单元知识结构的梳理构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对第四单元知识结构的知能应用,养成学生的迁移和创新能力。 1.通过对水的再认识,使学生自觉养成节水习惯和环保意识。 2.指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解释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
1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化合价口诀: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有关水的知识 1.爱护水资源 【过渡】正像武汉新洲七里村所遭遇的 那样,今年南方各省连降暴雨,而北方 有些地区降雨少,干旱现象比较严重, 特别是进入八月份以来,我们北方一直 未降甘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水资源? 2.水的净化 【问题 1】七里村的村民可以通过哪些 方法净化水? 【问题 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有哪些 操作要点? 【问题 3】如上图所示,该村民用洪水 洗衣服加入肥皂水后, 产生了较多浮渣, 这是怎么回事?这样的水有什么危害? 如何将硬水软化?
流
3.水的组成 【问题 1】回忆电解水的实验,有什么 现象产生?在本实验中,我们得到什么 结论?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投影水分子模型示意图
2
【问题 2】从微观上看,水分子是由什 么构成的? 【问题 3】从微观上看,在水的电解过 程,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和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结合生活生产实际情况,进 一步熟悉爱护水资源的措施和常 见的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的现象, 通过表达自己的具体做法,增强 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学生回忆、讨论、交流。
回
顾
教师精讲点拨。
与
交 【讨论】 “水的净化”和“水的软化”含 义是否相同?水的软化得到是否就是纯 净水?如何制得纯净水?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5)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 (6)明矾的化学式是 KAl(SO4)2 12H2O, 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 干净等。 明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其中, (6)474 1:8 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典型例题 2】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 A.2 个氮分子:2N 2B.2 个碳酸根离子:2CO3 C.氧化铝元素的化合价: D.4 个氢原子:2H2
4.物质的分类 【问题】河水、井水、自来水、蒸馏水 这些水中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 物?纯净物又分为几类?水是氧化物 吗? 二、化学式与化合价 【问题 1】请你写出水的化学式,并思 考它表示哪些意义呢? 【问题 2】请你标出水的化学式中氢元 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由此可知,如何 标注化合价?化合价分为几种?化合价 有哪些规律? 【讨论】 (1) 化学式和化合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回 (2) 知“价”写“式”的常用方法有哪 些?举例表达一下你擅长哪一种? 顾 (3)知“式”求“价”的理论依据是什 么? 与 【问题 4】请你计算: (1)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2)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3)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点拨交流】这是一道理论 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充分说明了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一定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根据每一步的目的 和操作的具体标准,来分析、考 虑。 参考答案: (1)B(过滤) (2)D(加入漂白粉) (3) 吸附水中悬浮物, 使之沉降。 (4)混合物 可溶性杂质。 水中还含有许多
自Hale Waihona Puke 主 复 习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_, 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 2.净化水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学生阅读圈划。教师检查学 _______、_________等。 生预习及学案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3 . 过 滤 的 操 作 要 点 有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4 .从宏观上看,水是由 ____________ 组成的,从微观上水分子是由 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_________叫做化学式, 它表示的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书写,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交
学生认真计算,教师核对结果。
流 【问题 5】请你说出下列符号中,各数 字所表示的意义: +1 +2 (1)2H2O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精讲点 拨,逐步理清总结化学中常见、 必考的四种数字的意义。
3H
+
2O
2-
3
(2)
请问其中的 a、b、c、d 分别
表示什么意义? 【典型例题 1】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 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 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 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 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 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 骤: 河水→ A( 加入明矾 ) → B( 沉淀 ) → 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可以除去较大颗粒、 悬浮物杂质的步 骤是 ; (2) 能 够 消 毒 、 杀 菌 的 步 骤 是 ; (3)A 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4) 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 合物 , 原因是 。 (5)在过滤时, 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 然 浑 浊 , 其 原 因 可 能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