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特殊句式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判断句 )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宾语前置句 )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省略句 )
7.《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 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 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 经》,并沿用至今。
5.词类活用
(1)岂不日.戒( 名词作状语,天天 ) (2)士贰.其行( 数词的使动用法,使……不专一,有贰心 ) (3)二.三.( 数词的使动用法,使……三心二意 ) (4)夙.兴夜.寐(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 ) (5)雨.雪霏霏( 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 ) (6)三岁食贫.( 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
【答案】 (1)言笑晏晏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寂寞 梧桐深院锁清秋 (4)云无心以出岫 (5)乐以忘忧 (6)树之 以桑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A级。本题考查的六个句子,全部出自2014年山 东省《考试说明》中的文言文背诵推荐篇目。同时,2014年 本题由选做改为必做。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这一考点应做到 准确背诵推荐篇目中的古诗文作品,对其中的名言名句更要 牢固记忆,掌握背诵的方法,关注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 词、通假字和一些生僻难写字,留意具体语境,留心语句顺 序,注意语句出处,注意审题,看清要求,正确书写,保证 不出错别字。
3.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 至于古今义义::到表,示到达达到某种程度 (2)三.岁.食贫 三岁古今义义::多三岁年的年龄
(3)秋以.为.期 以为古今义义::把认…为…作为 (4)泣涕.涟涟 涕古 今义 义: :眼 鼻泪 涕
4.一词多义 (一)虚词
(二)实词
高考导航
(2014年高考山东卷)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氓》)
(2)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鸟倦飞而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把握赋、比、 兴的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形式特点。 3.了解《诗经》的思想内容及现实主义传统。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
氓.( ménɡ )之蚩.蚩( chī ) 愆.( qiān )期 垝.( ɡuǐ )垣 尔筮.( shì) 黄陨.( yǔn ) 汤汤.( shānɡ )
涉淇.( qí) 将.( qiānɡ )子无怒 咎.( jiù)言 桑葚.( shèn ) 徂.( cú)尔 渐.( jiān )车
帷裳.( chánɡ )
咥.( xì)笑
犭严 ·
狁.( xiǎn yǔn )
靡盬.( ɡǔ )
所腓.( féi )
雨.( yù)雪
罔.( wǎnɡ )极 隰.( xí)泮.( pàn ) 不遑.( huánɡ ) 骙骙.( kuí) 象弭.( mǐ ) 霏霏.( fēi )
成才之路·语文
人教版·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课 《诗经》两首 第二单元
1 经典晨读
2 高考导航
5 课堂互动
3 学习目标
6 课后强化作业
4 课前预习
7 名著博览
经典晨读
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②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③ 【注释】 ①汉江:今汉水中游的襄河。②“岭外” 句:唐代在五岭之南设置岭南道,辖有今广东、广西等地, 当时这些地方常作为有罪官员的流放地。音书,家中的消 息。③“近乡”两句:诗人准备渡汉江由南阳入洛阳,已渐 接近家乡。又因家中情况不明,所以愈近家愈提心吊胆,害 怕听到坏消息。来人:指由洛阳南来的人。
知还。
(陶潜《归去来兮辞》)
(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 尔。
(《论语·述而》) (6)五亩之宅,_____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句 中的“晏”字易写错,题目选取的句子中,前面有个 “宴”,读音又与“言笑晏晏”的“晏”相同,容易弄混。 (2)句中“馔”容易错,这是一个比较生僻的字,有的同学可 能 写 不 出 来 。 (3)“ 寂 寞 梧 桐 ” 容 易 误 写 为 “ 梧 桐 寂 寞 ” 。 (4)“岫”字比较难写。(5)(6)句较简单,无难写字,只要准确 记忆即可。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掌握通假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 ) 岁亦莫.止( 莫,同“暮”) 彼尔.维何( 尔,通“ ”,花盛开的样子 )
狁孔棘.( 棘,通“急”)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 ) 将子无.怒( 无,通“毋”,不要 )
【简介】 宋之问(约656—712),字延清,弘农(今河南 灵宝县)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 其诗作属对精工,格律严密,对于律诗的形式和发展,起过 积极作用。宋之问因依附张易之而被贬谪泷州,不久逃归洛 阳,本诗当作于逃归途中。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 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诗的前 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虽是平平叙事,但“断”字、 “复”字都用得很有表现力。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 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度日如年的痛苦通过这凝练的 两字突出地传递给读者。后两句抒情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表 现了一种曲折、复杂而又非常典型的心理。
诗人在此处揭示的这种矛盾心理看似出乎常情,仔细一想又 在情理之中。按常理应是越接近家乡,越急切盼望知道家人 的情况,但诗人却一反常态“不敢问”。这是因为作者贬居 岭外,与家人音讯不通,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时间久了, 自然会形成既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接近家乡 时,这种心理越发强烈,惟恐不祥的预感会变成残酷的现 实。这样写,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揭示得更深刻真切,更耐人 咀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