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1df6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a.png)
《走近京剧》的教案
教案主题:走近京剧
教案目标:
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资源:
1. 《走近京剧》的视频或音频材料;
2. 京剧表演的录像或录音;
3. 京剧服饰、道具等相关文化实物。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用京剧的音乐或视频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背景知识(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包括京剧的地位、剧目、表演形式等。
第三步:基本动作与造型(2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京剧的基本动作和造型,如扇子、拐子、坐步、挑脚等,学生跟随模仿。
第四步:角色扮演(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京剧角色,分别表演一段经典的京剧台词或乐段。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表演指导和技巧。
第五步:作品欣赏(15分钟)
播放一段京剧的录像或录音,让学生欣赏京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以及表演中所
体现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第六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学生进行小结,谈谈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和感受,可以分组展示自己的表演作品。
教学延伸:
1. 借助相关文化实物,向学生展示京剧的服饰、道具等,深化学生对京剧文化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如豫剧、越剧等。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e2b0f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8.png)
走进京剧教案第一篇:走进京剧教案走进京剧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
教学难点:京剧行当的辨认。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一段戏曲片段,让学生回答剧种名称(学生答:京剧)。
2、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演唱一段京剧。
3、播放投影,引出课题:《走近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我国的戏剧非常丰富,不同的剧种有几百种之多。
京剧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之国粹,很多人都称之为“国剧”。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和了解有关京剧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京剧的形成、京剧行当的划分和京剧的表演形式。
1、京剧的形成:1790年,为给乾隆皇帝祝寿,一位官员邀请了安徽地区很受群众喜爱的徽戏班子进京演出,不想在北京一炮打响,轰动了戏剧舞台。
后来,徽班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经过努力,把徽调、汉调衍化为京调,逐步形成现在的京剧。
2、京剧行当的划分:行当,是根据戏曲中不同的人物性别、年龄、身份、性格而划分的人物类型。
京剧形成后,吸收了昆曲、汉调的分行,形成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
虽然称作“五大行”,但因为扮演中年男子的“末”行,早已归入“生”行之中了,所以实际现今已成为“生、旦、净、丑”四行。
京剧行当的划分,是随着京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1)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生行:在京剧中扮演男性人物的,称为“生”。
“生”,常是剧中的主要人物,所以,京剧行当以“生”为首。
“生行”分为老生、小生、武生。
老生,就是扮演中年以上男性,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小生,就是扮演年轻英俊的男性,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人物,如《长坂坡》中的赵云。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1c1e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5.png)
《走近京剧》的教案教案:走近京剧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2.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艺术特点。
3.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
2.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京剧基本动作和唱腔的学习和表演。
2.学生对于京剧表演艺术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准备:1.京剧音乐和视频资源。
2.京剧服饰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京剧了解多少?你们最喜欢的京剧剧目是什么?为什么?2.了解京剧(20分钟)a.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四大宗师”的传统,以及现代京剧的发展。
b.介绍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如唱、念、做、打的结合,以及脸谱和服饰的意义。
3.学习京剧基本动作(30分钟)a.示范和讲解京剧的基本动作,如站立、跌倒、扭转身体等。
b.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模仿练习基本动作。
4.学习京剧唱腔(30分钟)a.老师播放一段京剧唱腔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
b.老师教授一段京剧唱腔的歌词和发音,让学生跟着唱。
c.学生分组进行小练习,互相演唱一段京剧唱腔。
5.观看京剧表演(20分钟)a.老师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的视频。
b.学生观看京剧表演,注意观察演员的表演艺术特点。
c.讨论学生对于京剧表演的理解和感受。
6.表演京剧小片段(30分钟)a.学生自由选择一段京剧剧目,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
b.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
七、拓展练习:1.学生可以选择深入研究一个京剧剧目,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表演。
2.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京剧起源和发展的小论文。
八、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体会,鼓励学生对京剧进行深入学习和表演。
九、课后作业:1.回家观看一段京剧表演,写下你的观感和感受。
2.自选一段京剧唱腔进行练习,下节课准备进行展示。
教案结束。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高年级小学生及中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和能力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京剧音乐4篇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京剧音乐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27cb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b.png)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京剧音乐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京剧音乐精选4篇(一)教案标题:了解京剧音乐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能够欣赏和分辨京剧音乐的基本曲调和音乐元素。
教学准备:1. 电脑或投影仪。
2. 相关音乐片段和视频。
3. 京剧音乐的基本掌握。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音乐神韵,引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介绍京剧音乐的发展历程(10分钟)1. 讲解京剧音乐的发展历程,从明代的六百曲、清代的偏文戏、盖曲、长曲以及现代京剧的蕤宾、豪旋、连旋等。
2. 讲解京剧音乐的特点,包括高亢、富有表现力、有节奏感和情感性等。
步骤三:学习京剧基本曲调(15分钟)1. 为学生介绍京剧的四大曲调:大锣调、小锣调、对板调和套曲调。
2. 播放不同曲调的京剧片段,让学生听辨并体验不同曲调的特点和韵味。
步骤四:分析京剧音乐的元素(15分钟)1. 介绍京剧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声乐、器乐和韵律。
2. 通过播放一些京剧唱段,引导学生分析代表性的声乐技巧和京剧特有的器乐伴奏。
步骤五:欣赏代表性京剧音乐(15分钟)1. 播放一些京剧经典唱段,让学生欣赏京剧音乐的魅力。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步骤六:小结与拓展(5分钟)1. 对学生所学的京剧音乐知识进行小结,强调学生所学的京剧音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和欣赏京剧音乐,扩展自己的音乐视野。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分组进行京剧音乐的创作,自选故事情节,并结合学到的京剧音乐元素进行演示。
2. 带领学生去剧院欣赏京剧演出,深入感受和体验京剧音乐的艺术魅力。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京剧音乐精选4篇(二)教案题目: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目标:通过学习亚洲传统音乐,使学生了解亚洲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特点。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京剧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23e17fc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9.png)
《走近中国京剧》教案一、教材分析:我所设计的《走近中国京剧》一课源于高中选修《音乐与戏剧表演》第二单元《中国戏曲》第六节《京剧》教学内容。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本节课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有关京剧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京剧的表演中去,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京剧,感受京剧,走近京剧。
旨在通过教学探究双边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参与中探究与发现,体验国粹艺术,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学习的兴趣爱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大量的音像、视频等信息资料,通过Flash工具进行整合,制作了相关的教育教学多媒体课件以服务教学。
二、学情分析:京剧虽为国粹,但对于00后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喜爱程度并不高。
加上戏曲没有歌曲那样简单易学,京剧唱腔音域宽广,字正腔圆,对于接触京剧不多的高中学生,唱腔方面不做过多要求,主要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和了解我国的京剧,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京剧的表演中,培养学生对国粹的喜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分析及讲解,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我国的京剧艺术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京剧中唱念作打四种表演手段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学生喜欢并能有兴趣的参与表演。
四、教学重难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中唱念作打四种表演手段、行当等。
教学难点:学生模仿京剧中的唱念做表演手段。
教学方法:设疑法、观察法、聆听法、对比法、讨论法、体验法、表演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一段视频,让学生回答剧种名称(学生答:京剧)。
2、播放幻灯片,引出课题:《走近中国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师:大家都知道京剧是我国的的国粹,那有谁知道京剧的起源?京剧的发源地在哪里?)1、京剧的起源:京剧形成于北京,但起源于安徽,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清乾隆55年安徽地区的一个徽戏班子三庆班进京献艺祝贺皇帝八十大寿,他们的演出当时轰动了京城,而后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戏班接踵而至火遍京城,史称“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戏与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了当时京师梨园盛行的昆曲、京腔之长,逐渐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到了清光绪年间,京剧已经在北京极为盛行。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b5156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a.png)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走进京剧》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宏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2、欣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分配,了解其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1、在艺术活动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
2、模仿戏曲的唱腔和动作。
3、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学生聆听《京调》进教室二、聆听四首戏曲片段。
聆听四个戏曲片段,豫剧、京剧、越剧、黄梅戏,并进行辨别。
试试看,你还能说出多少剧种?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京剧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
三、走进京剧1、京剧的起源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
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
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
“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2、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常用“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3、京剧的四大行当:生: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唱工花脸做工花脸丑:小花脸4、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脸谱?请你将自己知道的脸谱知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展示汇报,同时加进有关脸谱的课件内容。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特有的,是塑造、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在京剧中有其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我们继续看看还有哪些京剧名词。
音乐京剧教案模板范文
![音乐京剧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0c8bb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1.png)
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高级中学音乐课本》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包括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2. 通过欣赏和学唱京剧,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京剧的基础知识。
2. 欣赏和学唱京剧《唱脸谱》。
教学难点:1. 京剧唱腔的把握。
2. 京剧表演动作的程式。
教学准备:1. 录音机、教学音带、京剧片段(VCD)、多媒体课件。
2. 京剧表演道具(如脸谱、水袖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京剧《红灯记》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对京剧有什么了解?二、京剧基础知识讲解1. 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
2. 介绍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3. 介绍京剧的唱腔:西皮、二黄。
4. 介绍京剧的伴奏乐器:京胡、二胡、琵琶等。
三、欣赏京剧唱段1. 播放京剧《智斗》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唱腔和表演。
2. 提问:同学们对京剧的唱腔和表演有什么感受?四、学唱京剧《唱脸谱》1. 播放《唱脸谱》唱段,让学生跟随音乐感受京剧的唱腔。
2. 教师示范唱法,学生跟唱。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欣赏京剧,感受京剧的魅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播放京剧《唱脸谱》唱段,让学生复习唱法。
二、京剧表演程式讲解1. 介绍京剧的表演动作:唱、念、做、打。
2. 演示京剧表演动作,让学生感受京剧的表演特点。
三、京剧表演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京剧角色进行表演。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注意唱腔、动作的准确性。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京剧,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京剧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京剧的欣赏和学唱能力。
音乐活动课《走进京剧》教学设计
![音乐活动课《走进京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a1f5f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a.png)
音乐活动课《走进京剧》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
2、在听、唱、念、做的活动中,感受京剧不同行当角色的特征。
教学重点: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
2、体验京剧的锣鼓经及圆场步。
教学难点:锣鼓经及圆场步。
教学准备:锣鼓镲,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京剧。
1、师简介京剧: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漫步在戏曲的殿堂,共同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京剧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所以有被称为“国粹”。
2、复习京剧歌曲《京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短小的京歌,名字叫做《京调》,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3、分析歌曲《京调》歌词。
同学们,其实这首短小的京歌里却囊括了京剧的基本常识,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旦净丑”指的是京剧的四大角色行当,“唱念做打”是京剧的四大基本功,“脸上画油彩”是京剧脸谱艺术的绘画手法,“锣鼓”则是京剧最主要的伴奏乐器。
可见,这首歌曲带领我们敲开了京剧的大门,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近距离的了解京剧背后的相关文化。
二、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1、京剧的四大行当。
京剧中的人物根据年龄、性别和性格特征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A生角a(出示图片)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生角。
生角:是男性的正面形象。
(分老生、小生、武生)b结合图片介绍武生:需要有一定得武术功底和跌打技巧。
C请男生跟着老师来学学小生的简单动作。
(欣赏小生的简单动作,学生一起来模仿,教师带领做)B旦角a(出示图片)认识旦角。
旦角:女性正面形象。
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
b介绍青衣:端庄娴静、大家闺秀的女子,以唱功为主。
c介绍花旦:性格活泼或泼辣灵巧,一般以小姐身边的丫鬟为主。
d请女同学来学学花旦的动作,我们也来做一回花旦吧!(教师做简单的花旦动作,女同学一起学着做一做)。
师:同学们的动作真漂亮,像极了真正的花旦。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净和丑。
C净角a(出示图片)净角: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
净是脸谱文化最为丰富绚丽的一个行当。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京剧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e6f7d6d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3.png)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三维目标:初步认识京剧的产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视听结合创设情境使学生对京剧的行当、伴奏乐器以及四大名旦有所了解,与老师互动探究,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划分、伴奏乐器及京剧大师梅兰芳。
教学难点:京剧行当的辨认及激发学生学习戏曲艺术的兴趣。
教学设想:京剧称之为“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一节课中无法涉及过多内容。
京剧离我们的学生不近,尤其是在流行音乐充斥市场的今天,我们的学生几乎不会去接触。
如何引导学生喜欢接受京剧唱腔,本课选取了京剧的形成、行当及伴奏乐器、四大名旦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对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先生及代表剧目进行学习。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尝试与体验的过程,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课件,播放《华阴老腔一声喊》,听戏曲片段辨别地方剧种。
二、授新课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有“国剧”之称。
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1、京剧的形成:京剧,也称“皮黄”,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声腔,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
京剧的起源始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后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
(四大徽班进京故事)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2、京剧的行当:就是角色分类,主要根据剧中的人物性格、年龄、身份、地位、性格等来划分的。
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老生、小生、武生、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等。
(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
音乐鉴赏高一年级走近京剧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高一年级走近京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f78cf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8.png)
音乐鉴赏高一年级《走近京剧》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京剧的基本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行当、脸谱等;2、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划分教学难点:京剧行当的辨认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新贵妃醉酒》导入。
二、让学生自己选择想了解的不同题型的知识点,顺序由学生决定。
1.京剧的起源(选择题)通过两道选择题请2-3位同学回答,让同学了解京剧的起源是清朝乾隆年间;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2.京剧的唱腔(视听题)通过观看视频《铡美案》、《沙家浜》片段,了解京剧唱腔分西皮和二黄两类。
3.京剧的伴奏乐器(判断题)通过图、文、音效让同学了解京剧文场、武场的伴奏乐器4.京剧的行当(思考题)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特征,让学生判断一堆的图片到底属于哪个行当。
请3-4位同学回答,对参与的同学给予肯定、鼓励。
5.京剧的脸谱(动手题)请同学来说这些图片上的人物分别是谁,引出京歌《说唱脸谱》,并一起跟着唱,老师提示学生唱出京剧的韵味。
介绍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人物性格。
6.京剧的表演(表演题)介绍京剧的四大表演功夫:唱、念、做、打。
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念白,一起学习简单的京剧表演动作:喝酒、兰花指、小碎步、四方步。
三、小结让学生说出京剧的起源时间、京剧的唱腔、四大行当等,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呼吁学生多了解并热爱我们的国粹京剧。
高中音乐《京剧》教案设计(精选6篇)
![高中音乐《京剧》教案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da33b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e.png)
高中音乐《京剧》教案设计(精选6篇)高中音乐《京剧》设计篇1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室一.教学目的1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2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和宏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3.教学方式:演示,教师讲解、示范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⑴听歌曲:《唱脸谱》 (出示课件)[师]这首歌曲是关于我们的国粹--京剧的。
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的戏曲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的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了解多少呢?⑵谈谈对京剧的认识。
(学生讨论回答)2.京剧艺术基础知识(1)起源: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
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
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
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2)角色的分类与脸谱:“ 生、旦、净、丑” 是什么?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
“ 生” 是男性正面角色。
“ 旦” 是女性正面角色“ 净” 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 丑” 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5189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d.png)
《走进京剧》教案《走进京剧》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戏曲名段,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有创造性的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形式等特点。
3、在欣赏、模拟、表演、等活动中,广泛积累戏曲知识,提高自身鉴赏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感受并了解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传统戏曲综合化、虚拟性、程式化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世界三大古老戏曲文化2、我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3、戏曲的表现内容(1)表现内容:①神话故事;②历史故事;③民间传说(2)练习测试:请说出所列剧目相应的表现内容师:我国的戏曲种类众多,约有360多种。
今天我们要感受的就是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被誉为“国粹”的——京剧。
二、新授课1、京剧的产生2、京剧四大行当行当:根据戏曲角色的年龄、性别、性格等划为不同的人物形象。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3、京剧的四大表现形式(1)唱:歌唱。
京剧的唱腔多为皮黄腔。
①欣赏经典唱段《苏三起解》②京剧的主要唱腔:西皮腔、二黄腔(2)念:京剧表演时,只说不唱,称“念”或“念白”。
①欣赏京剧《审潘洪》片断②实践参与:学生学念京剧《报灯名》选段(3)做:动作和表情的表演。
①欣赏京剧《拾玉镯》片断②实践参与:学习几个简单的京剧艺术身段(4)打:是用舞蹈化的武术表演的搏斗。
4、京剧的场面(1)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伴奏乐器分为文场、武场。
(2)师生互动:合作完成一段锣鼓经。
三、对比与作业1、欣赏《贵妃醉酒》经典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思考:①剧中人物属于哪个行当?②剧中的场面属于文场,还是武场?③剧中采用了哪些表现形式?2、归纳传统京剧的特点①综合性②虚拟性欣赏京剧《昭君出塞》片断③程式化欣赏京剧《白蛇传》片断3、观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经典唱段《迎来春色换人间》思考: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相比有了怎样的发展?四、总结传统戏曲以程式化的音乐、唱腔、念白、动作、人物造型,以及高度象征性和虚拟性的舞美展现中国特有的古风雅韵,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绽放异彩。
【教学设计】高中音乐《走进京剧》
![【教学设计】高中音乐《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7ec7b08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a.png)
《京剧原来如此美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互动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弘扬中国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表演形式:唱、念、做、打[教学难点]京剧表演形式:念、做[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2.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受京剧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范唱《海岛冰轮初转腾》(以教师范唱经典名段激发学生好奇心)师:老师演唱的是什么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同学们知道哪些与京剧相关的知识?(“国粹”、行当、表演形式、服装、表演名家等)京剧是用歌舞演绎故事,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各艺术行类的综合体现,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艺术特征。
行当:生、旦、净、丑;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京剧,了解京剧,让我们饶有趣味的来欣赏把玩京剧的诸多美!二、新授:1.京剧的前世今生(故事的形式)2.京剧的生旦净丑出示图片,你能分辨他们属于哪个行当吗?总结:旦是女,生俊扮,净花脸,丑豆腐3.京剧的华衣美服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穿的礼服、便装、休闲服、军装在京剧舞台上叫什么?是什么样的吗?(图片展示)4.京剧的舞台天地“四功”“五法”5.京剧初体验“唱”:(唱腔)唱腔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艺术手段,也是区别剧种艺术风格的主要标志了解西皮、二黄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常用以表现激越、活泼的情绪。
二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常用以表现深沉、平稳的情绪。
(请同学们学唱一唱传统京剧《贵妃醉酒》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前两句的唱词)“做”:(表演、做戏)欣赏《拾玉镯》片段师:片中表演是采用的哪种表演形式?(“做”)和生活中相比,有何特点?讨论后总结:人们常说京剧表演中“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就是说京剧的所有念白都具有音乐性,所有的动作都具有舞蹈性。
高中音乐教案:京剧
![高中音乐教案: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66e570a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b.png)
高中音乐教案:京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京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京剧的起源与发展2.京剧的艺术特点3.京剧的经典剧目及人物4.京剧的欣赏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及经典剧目。
2.教学难点:京剧的表演技巧、唱腔特点及人物塑造。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论对京剧的初步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课堂讲解(1)介绍京剧的起源与发展京剧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在多种地方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艺人们的加工、提炼、创新而形成的一种戏曲艺术。
(2)讲解京剧的艺术特点京剧的艺术特点包括:唱、念、做、打、舞。
其中,唱腔优美,富有表现力;念白清晰,富有韵味;做功严谨,形象生动;打斗精彩,富有技巧;舞蹈优美,富有创意。
(3)介绍京剧的经典剧目及人物京剧有众多经典剧目,如《长生殿》、《红楼梦》、《霸王别姬》等。
这些剧目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如诸葛亮、曹操、孙悟空等,均为人们所熟知。
3.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京剧的艺术特点,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2)角色扮演:挑选一段京剧片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京剧的魅力。
4.实践操作(1)学唱京剧唱段:教唱一段简单的京剧唱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唱腔特点。
(2)学做京剧动作:教授一些简单的京剧动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的表演技巧。
(2)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欣赏一部京剧,分析其艺术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因初次接触京剧,动作不够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拓展1.课后组织学生参观京剧博物馆,了解京剧的历史文化。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九节现代京剧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九节现代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ab2d668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b.png)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九节现代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九节,主题为“现代京剧”。
详细内容包括现代京剧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代表作品及演唱技巧。
重点分析《红灯记》、《沙家浜》等经典剧目的选段,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京剧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京剧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学会欣赏现代京剧的代表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掌握基本的京剧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现代京剧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经典剧目的选段欣赏和演唱技巧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钢琴。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现代京剧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3. 欣赏:分析《红灯记》、《沙家浜》等经典剧目的选段,讲解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 实践:分组练习演唱技巧,教师指导,学生互相评价,提高音乐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现代京剧鉴赏2. 内容:a. 历史背景b. 艺术特色c. 经典剧目d. 演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红灯记》选段的艺术特色,并尝试演唱。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剧情、角色、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现代京剧的演唱技巧掌握程度,以及欣赏能力的提高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看现代京剧演出,深入了解京剧艺术,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推荐相关书籍、视频等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现代京剧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分组练习演唱技巧,教师指导,学生互相评价。
3. 作业设计:分析《红灯记》选段的艺术特色,并尝试演唱。
一、现代京剧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现代京剧演唱技巧主要包括气息控制、咬字清晰、行腔优美、表情生动等。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3c5f7a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8.png)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教案名称:走进京剧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探讨京剧的音乐表演和舞台表演形式。
3. 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
4.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2. 学习和演唱京剧的基本唱腔。
3. 学习和模仿京剧的基本动作和表情。
教学准备:1. 京剧音乐和舞台表演的录像或音频资料。
2. 京剧的音乐曲谱和唱词。
3. 京剧舞台表演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能够发声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京剧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简单介绍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步骤二: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一段京剧的音乐表演,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听取音乐的演奏和唱腔。
随后,让学生发表对京剧音乐的感受和评价。
步骤三:唱腔学习(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基本唱腔,如腔调、音域和音乐节奏等。
然后,分发京剧的曲谱和唱词给学生,教授一段简单的唱腔。
让学生模仿和跟唱。
步骤四:舞台表演(15分钟)通过播放京剧舞台表演的录像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京剧的舞台表演形式。
讲解舞台和表演的布景、服装和动作手法。
鼓励学生模仿京剧的动作和表情。
步骤五:小组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根据学到的唱腔和舞台表演技巧,进行小组演练。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段京剧剧目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
步骤六:表演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表演。
步骤七: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感受,再次强调京剧的特点和魅力。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京剧。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一场真实的京剧演出,并进行感受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参与京剧的舞台表演和唱腔比赛,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 组织学生学习和演唱其他传统戏曲的唱腔。
《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
![《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0db2e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d.png)
《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教学设计理念】按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已降低音乐教学知识性的难度,但重要的基础知识不能丢,应突出音乐的本质教学。
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着眼于将来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渗透的教,顺带着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分析】课名《走近京剧》,是人教版小学艺术新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的一篇课文。
这一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12岁左右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对人、对事非常敏感,又缺乏自我分析、自我宽慰的能力。
2.学生在学习能力中开始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渴望教师放开进行教学。
3.学生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领略戏曲的艺术风貌,感受不同戏曲的音乐特色。
4.学生缺少对传统戏曲的了解,本课拟增加一课时,以京剧为切入口,介绍戏剧的一般常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戏曲的音乐特色。
从而为学生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感受京剧艺术的发展;2.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听唱、模仿来体验和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2.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2.通过听唱、模仿来体验和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九节现代京剧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九节现代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9b3d4fd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d.png)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九节现代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九节,主题为现代京剧。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现代京剧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代表作品以及演唱技巧等方面。
重点章节为“现代京剧的艺术魅力”和“现代京剧代表作品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京剧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在我国戏曲艺术中的地位。
2. 掌握现代京剧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其音乐、表演、唱腔等方面的美感。
3. 培养学生对现代京剧的兴趣,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现代京剧的唱腔特点和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现代京剧的艺术魅力及其代表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投影仪、钢琴学具:教材、笔记本、演唱道具(如:扇子、手绢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现代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现代京剧的历史背景,如“样板戏”的产生和发展;(2)分析现代京剧的艺术特点,如唱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3)讲解现代京剧的演唱技巧,如咬字、行腔、发声等。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模仿现代京剧的表演动作,体验唱腔韵味。
4. 例题讲解:以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一段唱腔为例,分析其音乐结构和演唱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演唱《沙家浜》中的经典片段,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现代京剧的艺术魅力和现实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现代京剧的历史背景2. 现代京剧的艺术特点唱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3. 现代京剧代表作品《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现代京剧《红灯记》中一段唱腔的音乐结构和演唱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对现代京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但在演唱技巧的讲解和指导方面,还需加强。
高中音乐教案:京剧5篇
![高中音乐教案:京剧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9009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a.png)
高中音乐教案:京剧高中音乐教案:京剧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 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和艺术技巧。
3. 学习京剧中常用的乐器和音乐元素。
4. 能够通过欣赏和比较不同的京剧音乐片段,分析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 京剧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 京剧中常用的乐器和音乐元素。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介绍京剧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京剧在中国戏曲中的地位。
第二步: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和特点1. 分享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介绍京剧的特点,如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以及脸谱和戏曲服装的特点。
第三步:学习京剧中的乐器和音乐元素1. 介绍京剧中常用的乐器,如梆子、板、鼓、琴等。
2. 分析京剧中常用的音乐元素,如音调、节奏、音色等。
第四步:欣赏京剧音乐片段1. 听取不同的京剧音乐片段,并请学生分析其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2. 对比不同的京剧音乐片段,分析其特点和风格。
第五步: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和欣赏京剧。
教学延伸活动:1. 邀请京剧专家或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演出。
2.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剧院或京剧表演。
教学评价方式:1. 学生课堂表现及参与度。
2. 学生对京剧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
3. 独立完成与京剧相关的作品或研究报告。
高中音乐教案:京剧精选5篇(二)教案名称:华夏古韵教学内容:华夏古韵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富有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华夏古韵,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华夏古韵的背景和特点。
2. 能够辨别并感受华夏古韵的情感表达。
3. 能够演奏或合唱一首华夏古韵的曲目。
4. 能够用简单的乐器演奏华夏古韵的节奏或旋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华夏古韵的音乐或展示一段视频,引发学生对华夏古韵的兴趣。
2. 介绍:向学生介绍华夏古韵的背景和特点,包括其起源、发展历程和代表曲目。
高中音乐京剧教案
![高中音乐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d718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3.png)
高中音乐京剧教案教案标题:高中音乐京剧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音乐教师设计一堂关于京剧的音乐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特点和表演技巧,并通过学习和欣赏京剧音乐,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如面具、身段、唱腔等;3. 学习欣赏京剧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准备:1. 京剧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2. 京剧表演的图片或视频资源;3. 京剧面具和服饰等道具;4. 课堂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其在中国戏曲中的地位。
2. 展示京剧表演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主体活动:3. 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如面具、身段、唱腔等。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每个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4. 分发或展示京剧面具和服饰等道具,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表演的感觉。
可以让学生自由尝试戴面具或穿戴服饰,并进行简单的表演练习。
5. 播放京剧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聆听京剧的唱腔和音乐。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如高亢激昂的唱腔、强烈的节奏等。
6. 引导学生欣赏京剧音乐的美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京剧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情绪。
总结活动:7. 综合前面的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8. 鼓励学生表达对京剧的理解和喜爱之处,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拓展活动:9.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撰写关于京剧的研究报告或制作展板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京剧表演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练习成果,评估他们对京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进行小组或个人展示,评估学生对京剧的研究和理解能力。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邀请专业的京剧演员或老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和表演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京剧》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特色:京剧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不可能用一节课讲完,本堂课从选材到组织,能简便地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京剧的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智取威虎山》音乐走进教室。
二、导入:
老师演唱两首京剧的歌曲,让学生猜歌名。
介绍京剧的历史。
三、介绍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
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
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
(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
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
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等。
(展示净行扮相的图片)
丑: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又叫“小花脸”。
分文丑(方巾丑、彩旦、丑婆等)和武丑(又称“开口跳”)等。
(展示丑行扮相的图片)
四、介绍京剧的乐队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
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
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扬顿挫,“做”则是舞蹈,而舞蹈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谁来控制、体现节奏?那就是打击乐。
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
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
五、重点介绍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
1、唱:欣赏《穆桂英挂帅》中《猛听得金鼓响》选段,和《红灯记》中《血
债要用血来还》选段,分析花旦和老旦的音乐特色。
花旦:细、娇柔。
老旦:粗、厚实。
京剧把“唱”、“念”、“做”、“打”都综合在一起。
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唱”、“念”、“做”、“打”各有侧重。
但从总体上来说,京剧还是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在观众的语言中,把“演戏”说成是“唱戏”,这也可以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
唱功必须有基本的技术功力,不仅要扩大音域音
量,锻炼歌喉的耐力,还要学会归韵、运腔等技巧,因而唱功是品评一个演员技艺高下的重要因素。
目前京剧已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使得京剧的流派纷呈,它的唱以其绚烂多彩而独具魅力。
2、念:
欣赏《失街亭》中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剧中的念白是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一样?
很显然,京剧中的念白不同于我们日常的对白,它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戏谚“千斤话白四两唱”就正是为了强调念白的重要性。
念白为“韵白”、“京白”两种,“京白”基本是京音,而“韵白”则讲究韵味。
念白在音调上要抑扬起伏、节奏上要疾徐顿挫,除此之外,念白中的语气、语势、需要突出其节奏感,从而增强它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总之,京剧的念白,无论是“韵白”或“京白”,都不是普通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近于朗诵体,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并与唱腔协调,相互衔接,使念白达到传神的艺术境界。
3、做:欣赏《拾玉镯》开门、喂鸡、穿针三个片段。
戏曲除了通过语言,而且要通过行动,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京剧中的“做”正是为了完成以上任务而强调的一门功夫,所以称为“做功”也称“做派”。
“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体系。
京剧中对种种生活情景,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上船、下船、乘马、行舟、饮酒、跪拜,种种不胜枚举的情景,在表演时均有一定的程式可供使用。
4、打:欣赏《三岔口》
“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
京剧的武打范围广,难度大,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动作,尤其是大打出手时,刀枪满台飞,构成图案,有节奏、有层次,稳、准、美的体现着剧情。
做为武戏的演员,需经过特别的训练,自觉地练功的道理就不言自明了。
京剧在武戏剧目的丰富过程中,形成了武生行当,提高和发展了武打的技巧。
那么,武生究竟需要哪些基本功夫呢?有两门功夫是必须具备的,这就是“把子功”和“毯子功”。
“把子功”是传统武戏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毯子功”
包括翻、跃、腾、扑各种技艺,俗称“筋斗”,因为这些技艺的难度大,技术复杂,练习时需要在毯子上进行,以免练功者受伤,所以又称“毯子功”。
六、欣赏《唱脸谱》。
展示中国的文化遗产,引起学生的骄傲和自豪——我是中国人。
七、总结和拓展。
作为当代的青年应该怎么样继承和发扬京剧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