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器械消毒记录表

合集下载

牙科诊所口腔诊疗器械的灭菌与消毒(共七步)

牙科诊所口腔诊疗器械的灭菌与消毒(共七步)

牙科器械消毒灭菌操作流程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1、收集(1)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

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和别。

(2)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3)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入登记表。

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至无误。

2、分检、毁形(1)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人,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2)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

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传送①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批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换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

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②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

第二步:清洗消毒(表1)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1)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YY 0646—2015 ,定义 3.5]
3.12 工艺变量: 灭菌工艺的条件,其变 化会影响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3.13 验证: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 要求是否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4管理要求
4.1医疗机构
4.1.1应制定本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 作管理制度。
4.1.2应设立独立的器械处理区。
6.5消毒方法选择
6.5.1物理消毒方法应首选湿热消毒,湿 热消毒参数符合WS310.2要求;清洗消 毒器消毒方法见附录C 的 C.3。
6.5.2化学消毒方法应符合WS/T 367的要 求。
6.6 包装
6.6.1应根据器械特点和使用频率选择包 装材料。
6.6.2低度、中度危险的口腔器械可不包 装,消毒或灭菌后直接放人备用清洁容 器内保存。
求见附录B。
6.16回口收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6.1.1口腔器械使用后应与废弃物品分开放置,及 时回收。
6.1.2口腔器械应根据器械材质、功能、处理方法 的不同进行分类放置。具体如下:
a)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的口腔器械(如牙科小器械、 刮匙等)宜保湿放置,保湿液可选择生活饮用水 或酶类清洁剂。
b)牙科手机、电动牙洁治器和电刀应初步去污, 存放于干燥回收容器内。
7.1.2化学消毒:应根据消毒剂种类定期 监测化学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并 记录。
7.1.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的 物品宜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方法 及结果判读符合 WS/T 367的要求。
7.2 灭菌监测
7.2.1小型灭菌器监测应符合附录E。
7.2.2其他灭菌器灭菌方法的监测应符合 WS310.3相关规定。
7.2.3每个灭菌周期运行均应形成文件记 录,文件记录应保存3年,记录格式内容 见附录F。

口腔科清洗消毒制度

口腔科清洗消毒制度

口腔科清洗消毒制度一、总则1. 为了加强口腔科清洗消毒管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口腔科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口腔科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诊所等。

3. 口腔科清洗消毒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二、清洗消毒设施与设备1. 口腔科应设置独立的清洗消毒间,配备足够数量的清洗消毒设备,如超声波清洗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等。

2. 清洗消毒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条件,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3. 清洗消毒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清洗消毒间内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眼镜等。

三、清洗消毒人员1. 口腔科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 清洗消毒人员应严格遵守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确保清洗消毒质量。

3. 清洗消毒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者不得从事清洗消毒工作。

四、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 清洗(1)口腔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清洗,去除表面污垢和细菌。

(2)清洗时应使用清洁剂,根据器械材质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当的清洗方法。

(3)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清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清洁剂。

2. 消毒(1)口腔器械在清洗后应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2)消毒方法应根据器械材质、使用频率和感染风险选择,包括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化学消毒剂浸泡等。

(3)消毒后的器械应进行干燥处理,防止细菌滋生。

3. 灭菌(1)口腔器械在消毒后,对于高度危险性器械应进行灭菌处理。

(2)灭菌方法包括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

(3)灭菌后的器械应进行生物监测,确保灭菌效果。

五、清洗消毒记录与管理1. 口腔科应建立清洗消毒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过程。

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课件

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课件
4.1.3应根据口腔诊疗服务工作量配备专 职或兼职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人员。 消毒灭菌的工作人 员应参加岗前培训和 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见附录A。
精品
4.2器械处理区 4.2.1应与口腔诊疗服务的范围和工作量相匹配,布局符合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4.2.2区域内分为回收清洗区、保养包装及灭菌区、物品存
放区: a)回收清洗区承担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干燥工作。 b)保养包装及灭菌区承担器械保养、检查、包装、消毒和
(或)灭菌工作。 c)物品存放区存放消毒、灭菌后物品,以及去除外包装的
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d)工作量少的口腔门诊可不设物品存放区,消毒灭菌后将
物品直接放于器械储存车内。
精品
4.2.3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及灭菌区间 应有物理屏障。
6.4.2牙科手机的保养见附录D。
精品
6.5消毒方法选择 6.5.1物理消毒方法应首选湿热消毒,湿
热消毒参数符合WS310.2要求;清洗消 毒器消毒方法见附录C 的 C.3。 6.5.2化学消毒方法应符合WS/T 367的要 求。
精品
6.6 包装 6.6.1应根据器械特点和使用频率选择包
器具等器械的放置。
4.4.5消毒灭菌监测材料:应合法有效,并在有效期内
使用。
精品
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
5.1口腔器械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和(或) 灭菌。
5.2高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 5.3中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或
高水平消毒。
5.4低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中或低水平 消毒。
5.5 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要 求见附录B。
填的器具,如根管锉、根管扩大器、根管光滑髓针等。 3 .5牙洁治器 专门设计和(或)用于清除牙齿表面牙

口腔护理培训记录表完整

口腔护理培训记录表完整
3、实操培训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表
时间
2018-12-20
地点
行政楼1号会议室
主持人
记录人
病例属性
√疑难病例□罕见病例□死亡病例□其他
讨论目的
参加人员
一、基本资料
病区:床号:58姓名:性:年龄:
入院日期:2018年12月7日住院号:
诊断:1.腹痛;2.腹腔感染(小肠造口术后);3.高血压;4.2型糖尿病;5.脑梗死后遗症
学习内容: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的要求;
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制度及流程;
3、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注意事项。
2021年第三季度培训记录表
培训时间
2021.8.20
培训地点
会议室
授课人:
听课人员签字:
培训主题:放射设备操作培训
学习内容:
1、全景片的拍摄步骤;
二、简要病史
患者于12月7日,48小时余前出现腹部不适,为隐痛,不剧,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血常规16.0*10^9/L,血钾8.0mmol/L。现来我院继续就诊,急诊拟“腹痛待查”收住入院。入院查体:T:36℃,P 110次/分,R 20次/分,BP131/88mmHg,急性面容,精神软,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异常蠕动波,可见一回肠造口,粘膜色泽正常.排气排便正常;腹软,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腹部叩诊呈鼓音,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分。入院后医嘱予二级护理,低盐糖尿病半流质饮食,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予还原性谷胱甘肽针护肝治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针抗炎,复方氨基酸针(18AA-V)及复方氯化钠针补液,患者躁动,不配合,汇报医生,医嘱予约束护理,予地西泮针10mg肌肉注射,予测、空腹+三餐后2h末稍血糖测定。完善各项检查。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b)保养包装及灭菌区承担器械保养、检查、包装、消毒和 (或)灭菌工作。
c)物品存放区存放消毒、灭菌后物品,以及去除外包装的 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d)工作量少的口腔门诊可不设物品存放区,消毒灭菌后将 物品直接放于器械储存车内。
精品课件
4.2.3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及灭菌区间 应有物理屏障。
4.2.4工作流程设计应由污到洁,装饰材 料应耐水、易清洁,并按照所配设备预 留水、电、气等管线。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 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已实 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 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精品课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 院、吉林 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 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 李秀娥。
精品课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 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 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 口腔器械。 3.8低度危险口腔器械: 不接触患者口腔或间 接接触患者口腔,参与口腔诊疗服务,虽有微 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 只有受到 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口腔 器械。 3.9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自动控制型:由电加热 产生蒸汽或外接蒸汽的自动控制,其灭菌室容 积不超过60L的小型自动控制蒸汽灭菌 器,以 下简称小型灭菌器。

口腔科消毒记录范本(文档8篇)

口腔科消毒记录范本(文档8篇)

口腔科消毒记录范本(文档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口腔科消毒记录范本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篇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检查记录单位名称:检查病人口腔内所有器内容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手机、车针、根管、拔牙、手术、牙周治疗必须灭菌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日口腔科压力蒸汽灭菌器化学方法灭菌年度:口腔探针、牙科镊子、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压力蒸汽灭菌器化学方法消毒诊疗器械灭菌效果监测使用中消毒剂和无菌物品保存液消毒剂浓度监测含氯消毒剂(每天)存在问题过氧乙酸(每天)2%戊二醛(每周)口腔科器械清洗医务人员佩戴帽子口罩一人一换手套流动水刷洗加酶洗液清洗日期月超声清洗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注:医院每月检查一次,监督、疾控每季监督、监测一次。

第二篇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1、室内整齐无尘,湿式清扫,设器械清洗间和消毒间,专室进行清洗消毒。

2、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每个病人必须更换手套、洗手。

3、手术器械必须灭菌处理,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对不耐热的器械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达到灭菌,所用戊二醛每周更换,并监测使用中的浓度,留存备查..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高危器材,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根管器械等每人用后均采用高压灭菌。

灭菌后定位放置、专人保管,有效期内使用。

5、治疗盘、口镜、牙垫、混汞机、X光机、印模、蜡块等中度危险性物品必须消毒;汽、水枪、高速涡轮机钻应进行常规预防性消毒。

6、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有效期内使用,防止霉变及过期使用,口检器械如镊子、压舌板、口镜、探针、弯盘等可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置入黄色垃圾袋中,封扎集中焚烧处理。

7、如反复使用的器械消毒、灭菌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8、麻醉药应注明启用时间,启封后使用不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口腔治疗器械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口腔治疗器械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口腔治疗器械消毒灭菌操作流程发表时间:2016-07-29T14:08:20.2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作者:戴淑真尹美女金丹婷[导读] 切实做到“一人一用一高压消毒”,防止口腔科交叉感染,延长各类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戴淑真尹美女金丹婷(浙江省台州医院口腔科浙江台州 317000)【摘要】本文回顾了口腔科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保养、保存等方法,并提出口腔各类器械经正规操作,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消毒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能有效杜绝口腔科通过器械的交叉感染,并可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流程【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339-02 口腔是人体中多种病原微生物寄居数量最多的部位之一,在口腔诊疗过程中,牙科器械随时可能被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唾液、血液等污染,成为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因此,严格彻底的器械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口腔门诊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使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更加规范,本文对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流程进行初步探讨。

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操作流程,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程序来进行:(1)分拣与回收;(2)运送;(3)清洗与干燥;(4)维护与保养;(5)包装;(6)灭菌;(7)灭菌效果监测;(8)储存与发放。

1. 分拣与回收1.1 分拣①当治疗结束后,首先拣出注射器、刀片、探针等一次性锐利器械放入利器盒内,以减少护士的职业暴露伤,再拣出可回收器械,如牙钳、牙铤、牙科手机等,然后拣出牙科钻针、各种根管锉等小器械,最后将棉球、纸杯、吸唾管、一次性胸巾等用物丢弃;按照规范的流程来进行,养成习惯后,可以减少器械的丢失及提高工作效率。

②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如牙科手机、钻针、充填器、牙钳等分类放置,这样便于清洗,并且可减少器械的相互碰撞与损伤,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牙科手机应轻拿轻放。

口腔种植科物品浸泡消毒记录表

口腔种植科物品浸泡消毒记录表
剂洗干净。
1:500 操作者签名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监测日期 Nhomakorabea合格
不合 格
合格
不合 格
合格
不合 格
合格
不合 格
合格
不合 格
合格
不合 格
合格
不合 格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配置方 法:
稀释比例:
1.机洗:1:500(1份本品加入到500份水中)1ml多酶/500ml水 2.手洗:轻度污染1:300(1份本品加入到300份水中)1ml多酶/300ml水
重度污染1:100 3.水温要求:30℃-45℃,此范围内温度越高越好。 4.污染器械浸泡在酶清洗液中2-5分钟,如重度污染可适度延长浸泡时间,然后用清洗刷或者清洗
口腔种植室消毒记录本
部门: XXXX门 诊部
年月
浸泡物 护目镜 防护面罩 牙椅 桌面地面 吸引器 器械手洗 器械机洗
消毒剂名 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 多酶清洗液 多酶清洗液
称和浓度 1000mg/L
1000mg/L
1000mg/L
1000mg/L
1000mg/L
1:300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Regulationfor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techniqueofdentalinstruments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求2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36.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37.监测要求58.消毒与灭菌物品放行59.器械储存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6附录B(规范性附录)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7附录C(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8附录D(规范性附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10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13附录F(资料性附录)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15前言本标准的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6.6.2、6.6.3、6.7.2、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李秀娥。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6-2016,于2017年6月1日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包括XXX、XXX、XXX、XXX、XXX、XXX、XXX、班海群、XXX、XXX、XXX。

本标准的推荐性条款包括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6.6.2、6.6.3、6.7.2、7.1.3,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部分包括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

规范性附录包括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

资料性附录包括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

本标准的引用文件包括XXX消毒卫生标准。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医疗机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文介绍了几个与医疗器械包装、消毒和灭菌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以及一些口腔器械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方面,本文列举了一些口腔器械的定义,包括口腔器械、牙科小器械、牙科手机、根管器具、牙洁治器和不同危险等级的口腔器械。

这些术语和定义对于医疗器械的包装、消毒和灭菌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准和规范方面,本文介绍了GB/T、WS310.2、WS310.3和WS/T367这几个与医疗器械包装、消毒和灭菌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对于医疗器械的包装、消毒和灭菌都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规范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规范

检查器械:口镜、镊子、器械盘等
消毒、灭 菌水平
灭菌
储存 要求
无菌 保存
正畸用器械:正畸钳、带环推子、取带环钳子、金冠剪等
中度危险 器械
修复用器械:去冠器、拆冠钳、印模托盘、垂直距离测量尺等 各类充填器:银汞合金输送器
灭菌或高 水平消毒
低度危险 器械
其他器械:牙科手机、卡局式注射器、研光器、吸唾器、用于舌、唇、颊的 牵引器、三用枪头、成形器、开口器、金属反光板、拉钩、挂钩、橡皮障夹、 橡皮障夹钳等
口腔诊疗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2.1 回收 2.1.1 口腔器械使用后应与废弃物品分开放置,及时回
收。 2.1.2 口腔器械应根据器械材质、功能、处理方法的不
同进行分类放置。 a) 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的口腔器械(如牙科小器械、刮
匙等)宜保湿放置,保湿液可选择生活饮用水或酶类 清洁剂。
口腔诊疗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洗程序。 D.2.2.3 机械清洗设备内应配有牙科手机专用接口,其清洗水流、气流
符合牙科手机的内部结构。 D.2.2.4 机械清洗设备用水宜用去离子水、软水或蒸馏水。 注意事项 a) 电源马达不应使用机械清洗机清洗。 b) 牙科手机清洗后内部管路应进行充分干燥。 c) 牙科手机不宜选用超声波清洗。 d) 牙科手机不宜与其他口腔器械同时清洗。
c) 裸露灭菌及一般容器包装的高度危险口腔器械灭菌后 应立即使用,最长不超过4h
d) 中、低度危险口腔器械消毒或灭菌后置于清洁干燥 的容器内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d
2、储存室内环境应符合GB 15982要求。
Thank You !
LOGO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牙科小器械处理: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的口腔器械( 如牙科小器械、刮匙等)宜保湿放置,保湿液可选择 生活饮用水或酶类清洁剂。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Regulationfor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techniqueofdentalinstruments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求2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36.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37.监测要求58.消毒与灭菌物品放行59.器械储存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6附录B(规范性附录)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7附录C(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8附录D(规范性附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10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13附录F(资料性附录)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15前言本标准的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6.6.2、6.6.3、6.7.2、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李秀娥。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Regulationfor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techniqueofdentalinstruments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求2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36.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37.监测要求58.消毒与灭菌物品放行59.器械储存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6附录B(规范性附录)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7附录C(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8附录D(规范性附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10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13附录F(资料性附录)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15前言本标准的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6.6.2、6.6.3、6.7.2、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李秀娥。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