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题(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九)
1、我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设宣政院②设西域都护③设驻藏大臣④设台湾府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④②①③D.②①④③
2、清朝前期,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和西北边疆的管辖。下列相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B.康熙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C.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D.乾隆帝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他率军从金门渡海东征,一举挫败荷兰殖民者,保障了东南各省的安宁。”“他”的事迹是()
A.抗击倭寇B.收复台湾C.领导虎门销烟D.率舰激战黄海
5、1624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殖民者将整个台湾置于其统治之下。1662 年2月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年的台湾,复归中国所有。以下主题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A.据台湾倭寇为乱施火攻都司破贼B.“马车夫”窃据宝岛郑成功扬名中华
C.拒招抚郑氏末路遣水师两岸一统D.五十载岁月轮回逐日寇
6、1771年,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事件是()
A.平定噶尔丹叛乱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左宗棠收复新疆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7、与右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左宗棠收复新疆
8、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
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庇。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
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A.廷杖制度B.“文字狱”C.八股取士D.特务统治
9、关于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B.完全阻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
C.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D.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0、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A.设置台湾府B.签订《尼布楚条约》C.平定噶尔丹叛乱D.实行金瓶掣签制
11、下面两幅图片呈现的是18世纪时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关于二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图一机构标志者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②图二场景是近代西方民主政
治的体现③两个机构中君主都具有最高决策权④两个机构都维护了
国家的统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以下清朝皇帝在位时期,
在中央开始设立军机处的是()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
13、(2018·湖南邵阳·21)(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
国古代疆域从秦朝到清朝变化的总体趋势,
并完成下列清朝疆域示意图。(5分)
材料二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各民族共同努力
的结果,北魏、辽、金、元、清在中国的史
书序列中也都成为了“中国正统”。近代史上,
大片边疆地区被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
国疆域急剧缩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疆域进入了稳定和巩固时期……恢复对
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今天,中国疆域虽然
尚未实现完全统一,但“九二共识”的达成表明实现统一是大势所趋。
——摘编自李大龙《试论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与特点》
(2)完成下列关于“民族与建立的政权”的简易表格。(6分)
民族鲜卑族契丹族女真族①满洲(满族)
建立的政权北魏辽金元②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疆域在近代史上急剧缩小”的主要原因。(4分)
(4)分别指出我国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并谈谈你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看法。(4分)
14、(2018·湖南郴州·34)(12分)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丝绸之路
材料二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 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 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体现了当时我国都实行了什么外交政策?(2分)并归纳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2分)
材料三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曾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清朝前期实行的外交政策。(2 分)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2 分)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一例中国20 世纪70 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2分)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