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 历史上 重大改革回眸 第2单元测评 (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传》昭公六年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关于《九刑》的具体规定,《左传》文公十八年曾经提到“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触犯这些方面规定的要受到惩处。

按照《尚书·吕刑》篇所说,西周时期的刑罚有墨、劓、刖、宫、大辟等五种,称为五刑。

关于五刑的具体条文规定多达3 000条。

刑罚的执行因人因时而异,对于贵族中的亲故勋戚可以减免,交纳一定数量的罚金,也可以赦免。

《尚书·吕刑》篇说“刑罚世轻世重”,即时轻时重。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指出西周进行司法制度改革的原因。

(9分)
,指出西周司法制度的特色并分析其成因。

(6分)
(1)问,归纳材料,可知西周推行司法改革的原因:一是“周有乱政”,二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
(2)问,要对题目提供的材料进行解读,从立法目的、条文内容及司法的等级色彩等角度分
防止乱政,维护贵族的统治。

:立法的出发点是维护贵族的统治和既得利益;法律条文详尽完备;司法体现出明显的等级色彩等。

成因:贵族把持政权,是法律的制定者。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大臣。

子产执政之初,毅然推行“作封洫”措施,主要内容有:挖掘沟渠,整编田亩,承认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税赋。

材料二新法颁布实施后,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公族丰卷首先发难,他借祭祀祖先之名迫使子产准许他去猎取新鲜的野味作祭品,意在挑起事端。

子产严词予以拒绝,丰卷怒不可遏,率领家丁攻打子产。

在危急的情况下,子产无法自保,逃到晋国避难,幸而子产的挚友——子皮的力挺,发兵打败丰卷,子产得以化险为夷,改革措施不至于夭折。

但是,一首《舆人诵》却已流传在郑国民众中间:“只要有谁愿意替我杀死子产,我愿意把衣裳和田地送给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益群《春秋改革创新、
依法治国第一人——子产》(1)根据材料一,指出子产推行“作封洫”的必要性及其产生的影响。

(10分)
,分析子产改革遭到强烈反对的社会成因。

(7分)
(1)问,要紧紧围绕材料一中“土地私有”这一核心信息进行,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说
实行的必要性及产生的社会影响。

回答第(2)问,要从子产改革的措施着手,明确子产改革,进而明确子产改革遭到反对的原因。

必要性: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私田的开垦增多,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向国君交纳,
:事实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的所有权,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2)子产改革触及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子产改革增加了平民的负担,也遭到了平民的反对。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魏文侯时,有一批“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的世袭官僚。

他们“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李悝把这些人叫做“淫民”,认为必须“夺淫民之禄”。

吴起在楚国变法,更“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并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

——摘编自杨善群《略谈战国时代的变法改革》(1)根据材料,指出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的相同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出台的历史背景。

(9分)
,说明上述举措的推行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8分)
(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的“夺淫民之禄”“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等信息,分析说明李
,第二小问结合战国时期的历史性变革说明历史背景。

回答第(2)问,要从
举措:通过废除、收回爵位等措施,打击旧贵族。

历史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各诸侯国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官制选贤任能,实现富国强兵。

(2)打击了旧贵族,废除了“世卿世禄制”,为社会的深层次变革奠定了基础。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下令罢兵归田,组织军队复员。

……同时又下令招抚流亡,释放奴婢。

规定凡在战争中流亡山泽的人口,各归原籍,恢复他们过去的爵位、土地和房屋……对于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

对于罪犯,除死罪者外,一律给以释放……田租只收产量的十五分之一。

对于遭受战乱比较重或临时受灾的地区,则免除其租税。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高祖的治国理念。

(9分)
,分析说明汉高祖相关措施出台的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

(8分)
,暴露了法家思想的偏颇。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以无为而治,该理念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就是休养生息。

本题就紧紧围绕着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具
理念:无为而治。

:汉初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

影响:增加了劳动力,稳定了小农经济和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西汉的统治。

5.导学号056640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诸侯的名号。

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材料二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

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削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主观动机及客观效果。

(9分)
,说明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后还要削夺列侯爵位的原因。

(8分)
(1)问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要结合“推恩令”的具体内容及其“地位与县相当”
(2)问,要结合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思考。

主观动机:削弱王国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客观效果:王国越分越小,地位仅相当于县,无力
(2)王国仍有一定力量,对中央集权仍有潜在威胁。

6.公元8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他进行了许多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田——民间田改称王田,属朝廷所有,私人不得买卖。

如果一家男子不满八人,田超过九百亩,应将多余的田分给本族或邻居的无田人,原来没有田的人,按男口每口给田一百亩。

币制——王莽共改币制五次,用重法严禁私铸。

一家藏有铜、炭,就被官吏指为铸钱,邻近五家都算犯罪,男女被没收,囚送到长安锺官(铸钱官)当官奴婢。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王莽改革田制和币制的目的及其产生的影响。

(9分)
,评价王莽的上述举措。

(8分)
,一方面要结合王莽改制所处的时代背景,认识王莽田制改革对土地兼并这一时代,同时理解其王田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另一方面要结合经济学常识,认识其币制
,从总体上认识王莽改制所造成的社会后果。

目的:改革田制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改革币制是为了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掠夺社会
:改革田制触及了官僚地主的利益,无地的农民不可能真正得到土地,社会矛盾激化;改革币制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经济的混乱。

(2)王莽的改革措施触及了土地兼并等时代焦点问题,但其改革把土地收归国有,违背了历史潮流;多次改变币制,不符合经济规律;其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混乱,其改革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