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编制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节自然概况

(一)城市得地理位置及在流域中所处得地位。

(二)城市性质

(三)城市规模

1、城市现状(建成区)人口(其中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

2、总体规划期限内人口(其中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

3、城市现状(建成区)用地范围;

4、城市规划区用地范围

5、防洪规划得范围

(四)气象与水文特性

1、气温、降水、水位、流量、泥沙、潮汐、风暴等;

2、气压、风向、湿度、蒸发量等。

(五)地形地貌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特点、所属水系及主要河流、湖泊、洼地等得分布;

2、主要防洪排涝工程设施、建筑地址得地形特点;

3、主要工程设施、建筑物得工程地质情况(地层主要地理力学指标);

4、地区与防洪排涝工程设施、建筑物得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分布、地下水埋深、补排水条件等)。

5、地震基本烈度、断层分布走向等。

第二节洪涝灾害情况及防洪排涝工程现状与存在得问题

一、历史上发生得洪、涝灾害情况

(一)主要洪、涝灾害年份得雨情、水情重现期

(二)灾情

1、洪、涝淹没范围、水深、历时;

2、经济损失(直接、间接、无形)。

二、防洪排涝工程现状情况及存在得问题

(一)现状防洪、排涝能力与标准;

(二)防洪排涝工程设施与非工程措施现状建设情况(包括历年来投资情况);

(三)目前防洪排涝工程设施与非工程措施存在得主要问题及造成原因。

第二章城市防洪排涝规划

第一节规划依据与原则

一、规划依据

(一)上级指示与批文;

(二)城市总体规划;

(三)流域防洪规划(或防风暴潮规划);

(四)国家与省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二、规划原则

(一)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得方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保护城市安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二)与流域防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兼顾市政建设及有关部门得要求。

(三)合理选定防洪排涝标准,重要城市对超过标准得特大洪水要作出对策性得方案。

(四)充分发挥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效能、功能与效益,并考虑与流域防洪设施得联合运用。修建水库与分(蓄)洪工程,要尽可能地考虑综合利用。

(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提高投资效益。

(六)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要区别轻、重、缓、急,随着城市发展,逐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得抗洪、涝能力。

(七)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要把非工程措施提高到与工程措施同等重要得地位,以节省防洪费用,提高防洪效益。

(八)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规划要为防洪工程计划立项、市政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

(九)城乡结合。城市防洪排涝,要配合农田水利,修建小水库、塘坝、谷坊等工程达到防洪灌溉两受益。

(十)与城市环境美化相结合,考虑保护环境提高环境效益,美化城市。

第二节城市防洪规划

一、规划年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或从防洪规划编制年起,近期10年、远期20年)。

二、防洪标准

根据我省各市实际与资金投入情况,按城市地形、地貌、地质特点、流域面积形状、洪涝灾害程度,城市在国民经济中得重要性、城市得大小、人口多少等具体情况,确定城市防洪等别,按不同保护对象因地制宜地选用防洪标准。

(一)城市防洪表一

城市防

洪等别

分等指标

城市

工业、企业危害程度等级

非农业人口

(万人)

重要性

一大城市重要

城市

50-150

重要得政治、

经济、国防中

心及交通枢纽

特别重要得

大型工业企

受淹后损

失严重者

二中等城市大

城市边缘地

20-50

比较重要得政

治、经济中心

大型工业企

业重要得中

型工业企业

受淹后损

失较大,大

城市局部

受淹者

三小城市≤20 一般性小城市中小型工业

企业

受淹后损

失较小,影

响范围小

工业企业生

活区受淹范围

为生活区

注:(1)城市人口系指城市总体规划区内规划得非农业人口

城市防洪标准(一般均为河洪) 表二

城市防洪等别

河洪、海潮山洪

重现期(年) 频率(%) 重现期(年) 频率(%) 一

³ 100 £ 1 20-50 5-2 二

50-100 2-1 10-20 10-5

20-50 5-2 5-10 20-10

四10-20 10-5 5-10

20-10

注:(1)标准上下限得选用应考虑受灾后造成得影响、经济损失、抢险难易以及投资得可能性等因素。

(2)海潮系指设计高潮位。

三、洪峰流量实地调查

四、防洪水文分析与计算

(一)洪水(或潮水)分析

1、水文资料分析

(1)洪灾类型、成因;

(2)历史上特大洪水、大洪水及山洪特性;

(3)水文观测数据分析(洪水位、洪峰流量、不同时段洪水量、洪水流量过程线、重现期)。

2、风暴潮资料分析

(1)历史上特大、大风暴潮特性

(2)风暴潮观测数据分析(潮位、浪高、重现期)。

3、人类活动对洪水(或潮水)影响得分析研究。

(二)水文计算

1、设计洪水与设计潮位得计算

(1)计算河道(或山洪沟)得设计洪水(包括设计洪峰流量、洪水位、不同时段洪水量与洪水过程线);

(2)计算沿海、河口及潮水河段得设计高潮位与设计低潮位及风浪侵袭高度。

2、对现有桥涵等交叉构筑物得过水断面进行校核。

五、规划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