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心灵的老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期的探索与自我中心主义,都成为自我发展的阶段性里程碑。
18-36个月与照料者重归于好,不再满脑子无敌自大的幻想,也不再认为妈 妈会永远支持自己。一方面他要接近妈妈,让妈妈来分享他的世界试图重 新获得共生的愉悦;另一方面,他有时又要发脾气来宣示独立,此时的坏 脾气表达了儿童对他逐渐开始意识到的自己现实处境的不满,以及他再也 无法让强有力的妈妈一直拥护自己的失落。
• 自恋者对于羞耻感的难以忍受让他们发展出一套方法来将之屏蔽。“绕过 羞耻”貌似无耻或没良心,背后则是基于否定、冷漠、责备和愤怒而生的 自我保护
• 羞耻感缺失典型地表现为冷漠或是非不分(脸皮厚,自我肯定,远离他人) • 羞耻感潜伏在每一个自恋者的内心深处,他们没有能力用健康的方式来坦 然应对
七宗罪之——“魔力”幻想
早早地灌输不正确的思想,因而不自量力;后者被父母的自恋行为遮蔽了双眼。 二者在情感上都无法与母亲分离,会成为听父母话的孩子而不是成为他们自己。 他们的自尊脆弱到需要依靠他人的赞同才能维持。他们害怕亲密关系,因为他 们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羞耻感。他们努力成为最好的人,妒忌那些拥有自己 没有的东西的人。他们虽然外表很吸引人,但内心冷漠,强烈渴望被爱。
• 承认嫉妒意味着承认己不如人,因而用鄙视的语言和行为来应 对 • 与嫉妒相伴的傲慢情绪有时会被伪装起来,代之以过分的赞扬 和随后的自我贬低 • 向地位较高的人献殷勤是嫉妒心的另一种伪装 • 自恋者的嫉妒心充斥着对优越感的绝望追求,比一般人的更加 阴暗 • 如何理解“仇富”?
七宗罪之——优越感
• 自恋者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服从,这些不恰当的期待源于他们认为自 己最特别。 • 抱有幼儿期幻想的孩子会因为没能逐步将自己放到同他人平等的位臵上而 无不摆脱自己是世界中心的信念。这样的孩子会变成自私的“优越感怪 物”,与社会格格不入,他们没有能力通过让步和妥协来建立互惠的人际 关系。 • 理想的情况下,孩子记忆中的父母是“亲切”的,接受并包容孩子不安分 的行为,帮助孩子调节愤怒和羞耻感,并舒缓抗拒行为。孩子因此从本质 上学会了父母的体谅,并把它们内化为自我价值感的一部分。 • 优越感和总是紧随其后的愤怒提醒心理发育正常的人们:自恋者来了。
•
•
• •
“傍达人”来维持优越感,通过攀附权贵、见风使舵,和“包打听” 等方式来实 现。
对自恋者来讲,影响力不仅代表优越性,而且成为控制他人的方式和“自恋的肥 料”——滋养他们脆弱的自我。 傲慢的态度作为一种保护机制,让不完美的“瑕疵”远离自恋者,让他们不致为自 己的缺点感到羞耻。
七宗罪之——嫉妒
科胡特的重要观点
• 俄狄浦斯情结本来是一种人类种系延续的健康喜悦之情,只有 父母不能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没有诱惑的深情去同理儿童对于 种系延续的喜悦之情,或者过度放纵或者令儿童创伤性的回应 时,那么儿童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成为真正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 并成为未来神经症状的源起。
科胡特的重要观点
在《俄狄浦斯王》的文本中,我们不是看见一个有弑父娶母竞争性的儿
• • • • • •
自恋性人格障碍应该是从童年起到目前一贯的表现,而非暂时、短期的行为。
自恋七宗罪
“魔力”幻想
傲慢
嫉妒
羞耻感
优越感
自私自利
界限模糊
核心之罪——羞耻感丧失
• 从一岁起,我们就会因妈妈或最初依恋对象的反应体验到羞耻感——没有 收到警告就被直接逐出天堂,肯定是我本来就很糟 • 有些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遍遍体验到这种糟糕的感觉,创痛入骨,难 以平复
科胡特的重要观点
• 因养育者而产生的“创伤性挫折”,会造成自恋力比多固着,导致心理结 构残缺不全、软弱无力。 • 自我的严重缺陷导致个体没有维持自恋平衡的基本能力,从而使其心理结 构在总体上十分脆弱,科胡特称之为“弥散性的自恋脆弱”。主要表现为 过于敏感:一方面对忽视和怠慢十分敏感,不能忍受哪怕一点点忽视和怠 慢,而不管这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另一方面对因外界环境变化而遭受的 各种挫折十分敏感,总是认为这些挫折是他人恶意相加的。 弥散性的自恋脆弱对后续的人格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削
童年早期夸大的自信十分普遍,这恰恰是自恋者成年时期“魔力”幻想的 雏形。 让孩子克服自恋的前提是他在现实世界中能发展出真正的能力,凭借它们 而不用依赖夸张的幻想就能维持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自恋——你从哪里来?
• “我”的诞生——分离个体化
羞耻感对一岁大的宝宝来讲是沉重的负担,他需要成熟、敏感而又温柔的 照料者给他安慰。
弱个体心理康复的能力,且容易遭受更严重的创伤。
科胡特的重要观点
• 个体具有两种基本的自恋需要,即反映性需要和理想化需要。
• 科胡特认为,保持自体不受损伤,维持自我统一的前提是遇到好的父母。 父母要做好共情和合适的反映,还要成为孩子的理想化对象。
• 自体客体的发展失败,不仅使自体的自尊、价值感深受打击,更会产生病 理性自恋,使自体支离破碎。 • 形成健康的自体核,会感觉自己是有用的,保持自信和内心安 定,健康的成长
• 自恋者常常表现的骄横跋扈、主观武断、完美主义和追求权力。归根结底是试图保 持一种状态:远离自己的缺点,远离羞耻感。如果现实不幸戳破了他们虚高的自尊, 他们会通过贬低别人来修复自己的创伤。 战胜逆境的高贵受害者。自恋者对失败有极度的羞耻感,因而往往选择参与风险较 小付出也较少的竞争,一旦成功,他们就会沉浸在对完美的追捧当中。
• 自恋——自我不可或缺的部分 • 自恋——人类的需要 健康的自恋——你要、我要、大家要!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特征
<DSM-IV>手册中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为以下项目: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 并 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 • • (l)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 是上乘);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单位)所了 解 或共事; (4)要求过分的赞扬; (5)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七宗罪之——自私自利
• 因为羞耻感的驱使,也因为爱发脾气和爱攻击,自恋者从来没 有发展出与别人打成一片,或者感知别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 就个体来说,这是1到2岁时的情绪发展不成功而导致的。 • 对他们而言,别人不是独立的个体,只不过是自己向外延伸的 一部分。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自私自利,似乎没有一 点良心。
子,而首先是看见一个自恋自私,且无法真正同理关心自己亲子的父亲,不敢
承担自己的犯罪后果的父亲,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亲子来逃避神之惩罚的人格 障碍患者——底比斯国王拉依俄斯。拉依俄斯用铁丝穿通婴儿的脚,这一创伤
事件可以隐喻,在临床上那些无法同理自己亲子的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无法真
正理解接纳儿童的发展阶段,而粗暴和诱惑地回应儿童的创伤性后果。所以以 科胡特的诠释视角来看,养育者无法同理儿童的心性发展的正常的爱恨表现,
幻的仙女。但当他伸手拥抱这一幻影时,那幻影就破碎了。于是,那西斯神魂 颠倒,每日守在水边,茶饭不思,寝食俱废,竟至于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
称之为水仙花。那西斯至死不知那水中绝色仙子竟是自己的影子。
什么是自恋?
• 弗洛伊德说:自恋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利比多的状 态。意思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 利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的病人就无法 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 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 自恋的父亲
爸爸的自恋会在头两年间接地影响孩子,这取决于他如何对待孩子的妈妈; 在实践期和分离—个体化期,自恋爸爸的介入使家庭成员间的权力争夺持 续升级。
自恋——你从哪里来?
• “假成熟”的孩子
一个2-3岁的孩子可能会是一个“小男人”和“小女人”,他们习惯于迁就 父母自恋的坏脾气,在自己长大的同时还要满足家长近乎疯狂的苛刻要求。 “假成熟”的孩子和“优越感狂人”都是自恋的养育方式导致的结果。前 者被
• 将自己臵于理想化的幻想之中,成为幻想故事中的焦点,从而 把自己从内心的空虚中拯救出来 • “衣柜型自恋者”通过支持某个形象高大的人,借助自己与之 的关系来显示自己的无所不能。自恋者的幻想世界具有致命的 诱惑力 • “羞耻感倾销”——将自己的羞耻感转嫁到别人身上,即所谓 “投射”
七宗罪之——傲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界限的世界中,他们还需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吗?”——自恋者的委屈
自恋——你从哪里来?
童年期自恋与“我”的诞生:儿童是否能够战胜羞耻感决定了他们中谁会 变 成一名自恋者。他们首先要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意识,将自己与照料者区分开。 • 原发自恋和次发自恋——共生与依恋
原发自恋是一岁以内很正常的表现,在随之而来的“次发自恋”阶段,儿 童因为对家长夸张的认知而认为自己也无所不能。
七宗罪之——界限模糊
• 在幼年,孩子无法在心理上将自己和他最依赖的照料者区分开,他把那个 人当做十全十美、充满影响力的个体,因为在他的脑子里,他和那个人是 同一体。 • 如果父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太重要或有太多的控制权,那么孩子就会继续 幻想自己可以通过控制他们强大的父母来操纵一切。这将阻碍他发展自身 的能力,也不会有足够的自信去独立生活。 • 容忍界限被突破的人往往跟自恋者一样,没有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在成 长过程中他们习惯于接受强势安排,压抑自主性。
自恋——你从哪里来?
自恋的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完成分离—个体化任务,家长必须具有耐心、
共情力,对人际界限有明确的认识。此外,他们必须对自己、对孩子抱有现实
的态度,能控制自己的冲动,最重要的是,不能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 • 自恋的母亲
如果妈妈是一个自恋者,她与孩子间的共生关系就受到威胁,她出于自恋 扮演母亲的角色。
反以敌意和诱惑地凌驾的反攻击态度去回应,才导致病态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
科胡特的重要观点
• 科胡特将自身障碍分为原发性自身障碍和继发性自身障碍。
• 所谓继发性自身障碍指自身结构未曾受损的个体对人生成败、沉浮的各种 剧烈的习惯性反应。
功成名就之时的欢乐和憧憬,失意受挫之时的痛苦和愤怒,都体现了自身 状态的变化和自尊的波动; 身体的病痛残障,原发性自身障碍和神经官能症都会束缚个体,使个体产 生消极情绪。 • 原发性自身障碍包括精神病、边缘状态、精神分裂样人格和偏执狂人格、 自恋人格障碍和自恋行为障碍。
希腊神话之自恋
少年那西斯貌美俊逸,深得林中仙女们的爱慕。仙女爱珂在林中遇到他,
一见倾心,苦苦追求,被那西斯无情拒绝。爱珂因失恋之苦而香消玉殒,临死
前向女神维纳斯祷告,要求惩罚那西斯。众神为惩罚那西斯的无情,就罚他爱 上自己在池中的影子。有一天,那西斯又临流自照,他深为自己的美貌所迷
惑,并出现幻觉,幻想之中,其影子变成美丽的仙女,他疯狂地爱上了这个虚
• 科胡特说:自恋是自体内原欲的投注对象,在精神 的整体构架中持续存在。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 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 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 求自恋的成熟和发展。
• 科胡特将自恋合法化,从此有了叫做——健康的自 恋的说法。
自恋——伴我而生
• 自恋——生存的力量
自恋——心灵的老家!
路
梅
www.famgrowing.com/www.famgrowing.cn Email:sunnyrainloo@vip.sina.com
自恋——
这个词让你想到什么?!
什么是自恋?
• 科胡特认为,自恋与否取决于力比多投注的性质,自恋不是对象力比多投 注于自身,而是自恋力比多的投注,自恋力比多既可以投注于自身表象, 也可以投注于对象表象。不管投注的目标是什么,只要是自恋力比多的投 注,就都是自恋。 • 自恋力比多具有自身夸大和理想化的特征 • 科胡特的工作始终围绕自恋性人格障碍展开,发展了现代精神分析独特的 方法论——自体心理学。
18-36个月与照料者重归于好,不再满脑子无敌自大的幻想,也不再认为妈 妈会永远支持自己。一方面他要接近妈妈,让妈妈来分享他的世界试图重 新获得共生的愉悦;另一方面,他有时又要发脾气来宣示独立,此时的坏 脾气表达了儿童对他逐渐开始意识到的自己现实处境的不满,以及他再也 无法让强有力的妈妈一直拥护自己的失落。
• 自恋者对于羞耻感的难以忍受让他们发展出一套方法来将之屏蔽。“绕过 羞耻”貌似无耻或没良心,背后则是基于否定、冷漠、责备和愤怒而生的 自我保护
• 羞耻感缺失典型地表现为冷漠或是非不分(脸皮厚,自我肯定,远离他人) • 羞耻感潜伏在每一个自恋者的内心深处,他们没有能力用健康的方式来坦 然应对
七宗罪之——“魔力”幻想
早早地灌输不正确的思想,因而不自量力;后者被父母的自恋行为遮蔽了双眼。 二者在情感上都无法与母亲分离,会成为听父母话的孩子而不是成为他们自己。 他们的自尊脆弱到需要依靠他人的赞同才能维持。他们害怕亲密关系,因为他 们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羞耻感。他们努力成为最好的人,妒忌那些拥有自己 没有的东西的人。他们虽然外表很吸引人,但内心冷漠,强烈渴望被爱。
• 承认嫉妒意味着承认己不如人,因而用鄙视的语言和行为来应 对 • 与嫉妒相伴的傲慢情绪有时会被伪装起来,代之以过分的赞扬 和随后的自我贬低 • 向地位较高的人献殷勤是嫉妒心的另一种伪装 • 自恋者的嫉妒心充斥着对优越感的绝望追求,比一般人的更加 阴暗 • 如何理解“仇富”?
七宗罪之——优越感
• 自恋者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服从,这些不恰当的期待源于他们认为自 己最特别。 • 抱有幼儿期幻想的孩子会因为没能逐步将自己放到同他人平等的位臵上而 无不摆脱自己是世界中心的信念。这样的孩子会变成自私的“优越感怪 物”,与社会格格不入,他们没有能力通过让步和妥协来建立互惠的人际 关系。 • 理想的情况下,孩子记忆中的父母是“亲切”的,接受并包容孩子不安分 的行为,帮助孩子调节愤怒和羞耻感,并舒缓抗拒行为。孩子因此从本质 上学会了父母的体谅,并把它们内化为自我价值感的一部分。 • 优越感和总是紧随其后的愤怒提醒心理发育正常的人们:自恋者来了。
•
•
• •
“傍达人”来维持优越感,通过攀附权贵、见风使舵,和“包打听” 等方式来实 现。
对自恋者来讲,影响力不仅代表优越性,而且成为控制他人的方式和“自恋的肥 料”——滋养他们脆弱的自我。 傲慢的态度作为一种保护机制,让不完美的“瑕疵”远离自恋者,让他们不致为自 己的缺点感到羞耻。
七宗罪之——嫉妒
科胡特的重要观点
• 俄狄浦斯情结本来是一种人类种系延续的健康喜悦之情,只有 父母不能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没有诱惑的深情去同理儿童对于 种系延续的喜悦之情,或者过度放纵或者令儿童创伤性的回应 时,那么儿童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成为真正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 并成为未来神经症状的源起。
科胡特的重要观点
在《俄狄浦斯王》的文本中,我们不是看见一个有弑父娶母竞争性的儿
• • • • • •
自恋性人格障碍应该是从童年起到目前一贯的表现,而非暂时、短期的行为。
自恋七宗罪
“魔力”幻想
傲慢
嫉妒
羞耻感
优越感
自私自利
界限模糊
核心之罪——羞耻感丧失
• 从一岁起,我们就会因妈妈或最初依恋对象的反应体验到羞耻感——没有 收到警告就被直接逐出天堂,肯定是我本来就很糟 • 有些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遍遍体验到这种糟糕的感觉,创痛入骨,难 以平复
科胡特的重要观点
• 因养育者而产生的“创伤性挫折”,会造成自恋力比多固着,导致心理结 构残缺不全、软弱无力。 • 自我的严重缺陷导致个体没有维持自恋平衡的基本能力,从而使其心理结 构在总体上十分脆弱,科胡特称之为“弥散性的自恋脆弱”。主要表现为 过于敏感:一方面对忽视和怠慢十分敏感,不能忍受哪怕一点点忽视和怠 慢,而不管这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另一方面对因外界环境变化而遭受的 各种挫折十分敏感,总是认为这些挫折是他人恶意相加的。 弥散性的自恋脆弱对后续的人格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削
童年早期夸大的自信十分普遍,这恰恰是自恋者成年时期“魔力”幻想的 雏形。 让孩子克服自恋的前提是他在现实世界中能发展出真正的能力,凭借它们 而不用依赖夸张的幻想就能维持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自恋——你从哪里来?
• “我”的诞生——分离个体化
羞耻感对一岁大的宝宝来讲是沉重的负担,他需要成熟、敏感而又温柔的 照料者给他安慰。
弱个体心理康复的能力,且容易遭受更严重的创伤。
科胡特的重要观点
• 个体具有两种基本的自恋需要,即反映性需要和理想化需要。
• 科胡特认为,保持自体不受损伤,维持自我统一的前提是遇到好的父母。 父母要做好共情和合适的反映,还要成为孩子的理想化对象。
• 自体客体的发展失败,不仅使自体的自尊、价值感深受打击,更会产生病 理性自恋,使自体支离破碎。 • 形成健康的自体核,会感觉自己是有用的,保持自信和内心安 定,健康的成长
• 自恋者常常表现的骄横跋扈、主观武断、完美主义和追求权力。归根结底是试图保 持一种状态:远离自己的缺点,远离羞耻感。如果现实不幸戳破了他们虚高的自尊, 他们会通过贬低别人来修复自己的创伤。 战胜逆境的高贵受害者。自恋者对失败有极度的羞耻感,因而往往选择参与风险较 小付出也较少的竞争,一旦成功,他们就会沉浸在对完美的追捧当中。
• 自恋——自我不可或缺的部分 • 自恋——人类的需要 健康的自恋——你要、我要、大家要!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特征
<DSM-IV>手册中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为以下项目: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 并 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 • • (l)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 是上乘);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单位)所了 解 或共事; (4)要求过分的赞扬; (5)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七宗罪之——自私自利
• 因为羞耻感的驱使,也因为爱发脾气和爱攻击,自恋者从来没 有发展出与别人打成一片,或者感知别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 就个体来说,这是1到2岁时的情绪发展不成功而导致的。 • 对他们而言,别人不是独立的个体,只不过是自己向外延伸的 一部分。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自私自利,似乎没有一 点良心。
子,而首先是看见一个自恋自私,且无法真正同理关心自己亲子的父亲,不敢
承担自己的犯罪后果的父亲,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亲子来逃避神之惩罚的人格 障碍患者——底比斯国王拉依俄斯。拉依俄斯用铁丝穿通婴儿的脚,这一创伤
事件可以隐喻,在临床上那些无法同理自己亲子的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无法真
正理解接纳儿童的发展阶段,而粗暴和诱惑地回应儿童的创伤性后果。所以以 科胡特的诠释视角来看,养育者无法同理儿童的心性发展的正常的爱恨表现,
幻的仙女。但当他伸手拥抱这一幻影时,那幻影就破碎了。于是,那西斯神魂 颠倒,每日守在水边,茶饭不思,寝食俱废,竟至于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
称之为水仙花。那西斯至死不知那水中绝色仙子竟是自己的影子。
什么是自恋?
• 弗洛伊德说:自恋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利比多的状 态。意思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 利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的病人就无法 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 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 自恋的父亲
爸爸的自恋会在头两年间接地影响孩子,这取决于他如何对待孩子的妈妈; 在实践期和分离—个体化期,自恋爸爸的介入使家庭成员间的权力争夺持 续升级。
自恋——你从哪里来?
• “假成熟”的孩子
一个2-3岁的孩子可能会是一个“小男人”和“小女人”,他们习惯于迁就 父母自恋的坏脾气,在自己长大的同时还要满足家长近乎疯狂的苛刻要求。 “假成熟”的孩子和“优越感狂人”都是自恋的养育方式导致的结果。前 者被
• 将自己臵于理想化的幻想之中,成为幻想故事中的焦点,从而 把自己从内心的空虚中拯救出来 • “衣柜型自恋者”通过支持某个形象高大的人,借助自己与之 的关系来显示自己的无所不能。自恋者的幻想世界具有致命的 诱惑力 • “羞耻感倾销”——将自己的羞耻感转嫁到别人身上,即所谓 “投射”
七宗罪之——傲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界限的世界中,他们还需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吗?”——自恋者的委屈
自恋——你从哪里来?
童年期自恋与“我”的诞生:儿童是否能够战胜羞耻感决定了他们中谁会 变 成一名自恋者。他们首先要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意识,将自己与照料者区分开。 • 原发自恋和次发自恋——共生与依恋
原发自恋是一岁以内很正常的表现,在随之而来的“次发自恋”阶段,儿 童因为对家长夸张的认知而认为自己也无所不能。
七宗罪之——界限模糊
• 在幼年,孩子无法在心理上将自己和他最依赖的照料者区分开,他把那个 人当做十全十美、充满影响力的个体,因为在他的脑子里,他和那个人是 同一体。 • 如果父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太重要或有太多的控制权,那么孩子就会继续 幻想自己可以通过控制他们强大的父母来操纵一切。这将阻碍他发展自身 的能力,也不会有足够的自信去独立生活。 • 容忍界限被突破的人往往跟自恋者一样,没有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在成 长过程中他们习惯于接受强势安排,压抑自主性。
自恋——你从哪里来?
自恋的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完成分离—个体化任务,家长必须具有耐心、
共情力,对人际界限有明确的认识。此外,他们必须对自己、对孩子抱有现实
的态度,能控制自己的冲动,最重要的是,不能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 • 自恋的母亲
如果妈妈是一个自恋者,她与孩子间的共生关系就受到威胁,她出于自恋 扮演母亲的角色。
反以敌意和诱惑地凌驾的反攻击态度去回应,才导致病态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
科胡特的重要观点
• 科胡特将自身障碍分为原发性自身障碍和继发性自身障碍。
• 所谓继发性自身障碍指自身结构未曾受损的个体对人生成败、沉浮的各种 剧烈的习惯性反应。
功成名就之时的欢乐和憧憬,失意受挫之时的痛苦和愤怒,都体现了自身 状态的变化和自尊的波动; 身体的病痛残障,原发性自身障碍和神经官能症都会束缚个体,使个体产 生消极情绪。 • 原发性自身障碍包括精神病、边缘状态、精神分裂样人格和偏执狂人格、 自恋人格障碍和自恋行为障碍。
希腊神话之自恋
少年那西斯貌美俊逸,深得林中仙女们的爱慕。仙女爱珂在林中遇到他,
一见倾心,苦苦追求,被那西斯无情拒绝。爱珂因失恋之苦而香消玉殒,临死
前向女神维纳斯祷告,要求惩罚那西斯。众神为惩罚那西斯的无情,就罚他爱 上自己在池中的影子。有一天,那西斯又临流自照,他深为自己的美貌所迷
惑,并出现幻觉,幻想之中,其影子变成美丽的仙女,他疯狂地爱上了这个虚
• 科胡特说:自恋是自体内原欲的投注对象,在精神 的整体构架中持续存在。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 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 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 求自恋的成熟和发展。
• 科胡特将自恋合法化,从此有了叫做——健康的自 恋的说法。
自恋——伴我而生
• 自恋——生存的力量
自恋——心灵的老家!
路
梅
www.famgrowing.com/www.famgrowing.cn Email:sunnyrainloo@vip.sina.com
自恋——
这个词让你想到什么?!
什么是自恋?
• 科胡特认为,自恋与否取决于力比多投注的性质,自恋不是对象力比多投 注于自身,而是自恋力比多的投注,自恋力比多既可以投注于自身表象, 也可以投注于对象表象。不管投注的目标是什么,只要是自恋力比多的投 注,就都是自恋。 • 自恋力比多具有自身夸大和理想化的特征 • 科胡特的工作始终围绕自恋性人格障碍展开,发展了现代精神分析独特的 方法论——自体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