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镜像理论
1、“镜像阶段”(mirror stage)是指六个月至十八个月的儿童逐步能够在镜中辩认自己身体的形象,把自己的真实身体和镜中自我相认同,从而完成自我的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身份认同过程。包括三个主要过程:
A.前镜子阶段(镜像合一期):这个阶段婴儿被抱到镜子前,他还无法分清自身与镜、他人与镜像以及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差别。
第一节、文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古典文艺心理理论与审美实践
毕达哥拉斯:“旁观”说
柏拉图:“迷狂说”
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17、18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想象、情感和美感
A、夏夫兹博里的“内在感官”说
B、休谟的“同情”说
德国古典美学:
A、康德:想象力
B、黑格尔:想象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5、阿德勒与佛洛依德人格理论的对比
6、评价
阿德勒的理论建构立足于人的健康心理的研究,要求对人进行整体的理解,包含着更多的社会性内容,强调优越性的目标对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和对艺术家创作的决定意义。
他强调克服自卑,追求优越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并进一步指出,人是为完善社会而奋斗的,这种重视人的经验、社会需要和向善(优越性)的品质的理论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理论。
第一章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
第一节实验派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
1、费希纳——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美学导论》体现了他对审美的实验研究的全部内容。其中16种原则至今对艺术心理学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2、吉布森——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他专注于对人类知觉及其行为的研究,提出了个体知觉和群体知觉相互转化的理论。
时间距离
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审美距离或心理距离,即传统意义上常说的审美距离
三、20世纪文艺心理学的发展(略)
1、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2、格式塔文艺心理学
3、人文本主义文艺心理学
4、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
四、中国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概况
1、中国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及研究
2、中国近现代文艺心理学发展概况
(1)王国维作为现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拓荒者,在20世纪初就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学艺术创作现象,并融入自己的创造。
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形成于童年期,所以阿德勒同样重视人的早期经历(童年经历)和梦的重要性。
4、论艺术创造的动力
艺术创造的动力来源于童年时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
艺术家与处于自卑或无能的儿童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相似性。
想象的目标越是优越,艺术家的不安与痛苦就可能越深。同时,这也为艺术家实现对真正的自卑的超越提供了某种契机,激发艺术家更为惊人的创造力。
1、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
“力比多”作为一种动力性因素:人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由性本能所驱使
“力比多”欲望的三种满足方式
A、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宣泄
B、倒流或固着,形成病态情结或引起精神疾病
C、转移和升华:创造文学艺术作品
艺术家与创作
“艺术家本来是这样一个人:他从现实中脱离出来是因为他无法在现实中满足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的要求。于是,他在幻想的生活中让他的情欲和雄心勃勃的愿望充分表现出来。但是,他找到了一种从幻想的世界返回到现实的方式:借助于他的特殊的天赋,他把他的幻想塑造成一种新的现实;人们把它们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反映而给予公正的评价。”
三、必要的批评
(1)主要贡献
对潜意识的开拓性的挖掘使他成为了对20世纪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2)不足之处
弗洛伊德理论中的非社会性倾向也使他饱受诟病,成为20世来自百度文库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二、阿德勒的积极人格理论与文艺心理学
1、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原为弗洛伊德的积极追随者,后创立个体心理学派。他认为人始终努力克服自卑,追求优越,获得补偿,这一过程构成了人的整个生活方式。
从水的瞳孔
风温热的
指
间
轻轻游过
一朵朵梦一朵朵
带泪的笑容
—————吴惠玲《浮藻》
二、评价
(1)、实验心理学派运用心理学实验方法研究美学和艺术经验,把美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标志着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换。
(2)、用实证的经验分析方法取代了原来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辨方法,以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活动作为分析和研究对象来进行理论的概括与总结,将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引入美学和文艺领域,带来了方法论上的革命性转换,促进了现代意义上的文艺心理学的产生。
第二节弗洛伊德与文艺心理学
一、弗洛伊德及其代表作
二、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观点
(1)、人的精神活动的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如图)
意识:处于表层,用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制约
前意识:处于中层,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它有可能返回到意识领域中去。
潜意识:最原始和最深层的部分,它决定着人的行为及其模式,充满着各种不能见容于社会的本能和欲望。
“移情说”的要义在于:
第一,推己及物,以己度物和由物及己的审美体验方式。
第二,物我同一的审美心理状态。
引立普斯《论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两段话述之:
“……在对美的对象进行审美的观照中,我感到精力旺盛,活泼,轻松自由或自豪。但是我感到这些,并不是面对对象或和对象对立,而是自己就在对象里面。……这种活动的感觉也不是我的欣赏的对象,……它不是对象的(客观的),即不是和我对立的一种东西。正如我感到活动并不是对着对象而是就在对象里面,我感到欣赏,也不是对着我的活动,而是就在我的活动里面。”
(5)三四十年代后,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八九十年代才迎了中国文艺心理学的春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翻译出版了国外各个文艺心理学流派的代表著作。
B、出现了一批文艺心理学著,教科书和丛书,文艺心理学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
C、文艺心理学科研和作家作品研究,为文艺心理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在20年代,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开始自觉起步了,以郭沫若和鲁迅为代表。鲁迅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3)到了30年代,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新的高潮,其代表是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可谓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4)朱光潜之后,对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胡风。胡风独特的创作心理研究是结合革命文艺的实践进行的。
三者之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协调而统一,若失去平衡发生冲突则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失常。本我受超我(道德原则)和自我(现实原则)压制。若想得到表现和满足,则须通过乔装打扮的形式以求蒙骗过关。
2、梦的学说
梦是一种被压抑、压制的欲望的伪装形式的满足,是潜意识欲望的活动和表现形式
白日梦
梦的显相和梦的隐义
二、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观点
3、贝里尼——他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动机与唤醒,思维与心理美学,以及视觉艺术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唤醒理论”。
A、两种唤醒方式:渐进性唤醒和亢奋性唤醒
B、唤醒需要的主、客体条件
C、艺术作品影响欣赏者美感唤醒的最重要的方式是通过形式特征的“相对易变性”实现的。形式要素的新奇、复杂能激起欣赏者的惊讶、惊诧,形式要素的错杂、无规律、不对称等往往激起欣赏者期待的受挫、复杂化。
A、从研究对象上看
B、从研究内容上看
C、从研究方法上看
3、审美移情说和审美距离说
(1)、审美移情说:立普斯一派提出“移情说”,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上是一个移情的过程,欣赏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思想等主体因素转移到客体对象身上,使对象成为自我的化身,而主体则在情感的自由解放中获得心理的快适体验,从而获得审美快感。
2、自卑情结
这是阿德勒动机理论的最具代表性的概念。原指来源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来兼指种族歧视造成的少数民族儿童自卑感。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的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即自卑情结。
3、对待自卑的不同方式导致不同的生活风格和人格
积极的方式
消极的方式
人格的建构是以围绕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的基本努力而实现的,每个人克服自卑,追求优越而获得补偿的方式,决定了他的生活风格和人格.
“审美欣赏的特征在于:在它里面,我的感到愉快的自我和使我感到愉快的对象并不是分割开来成为两回事,这两方面都是同一个自我,即直接经验到的自我(即在对象里面生活着的自我)。”
第三,审美移情广泛地存在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中。
(1)移情作用对于文艺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在文学家的传记笔录里可以经常看到描写移情经验的文字。
克罗齐等人的直觉表现说
二、近代实验心理学派
1、费希纳的实验研究
费希纳运用心理实验的方法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心理研究,注重审美体验研究,这是“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开辟了现代美学新纪元,标志着文艺心理学的产生。
2、西方美学的心理学转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美学在现代心理学和实验美学的冲击下,发生了心理学转向,呈现出与传统古典美学迥异的面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他认为“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而取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获得的”,其实质是对象与主体之间实际利害关系的分离。
C、理想的艺术是距离近而不至于消灭。距离近则观赏者容易了解,距离不消灭则美感不为实际的欲念和情感所压倒。
D、“审美距离说”的深刻内涵:
空间距离
第四、在艺术欣赏中,移情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成分。
德国美学家佛莱因斐尔斯把审美者分为两类:分享者和旁观者。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演戏和看戏
(2)、审美距离说
A、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理论是审美心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在事物与我们实际的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摆脱世俗的、功利的态度与偏见,换一种眼光和心态去观照世界。
三者之关系(如图所示):意识压抑着潜意识,潜意识暗中支配意识,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
(2)人格结构学说: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完全是潜意识的,遵循快乐原则,满足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
自我(外在规范力量):代表理性,遵循现实原则,一方面控制本我,一方面舒缓本我
超我(内在规范):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是伦理化的自我,主要压抑本能冲动。
“我有时逃开自我,俨然变成一颗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鸟,是树顶,是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水平线,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是那种形体,瞬息万变,去来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潜,时而吸露。我向着太阳开花,或栖在叶背安眠┉┉”
(2)移情作用对于文艺创作的影响还体现在语言文字媒介上:
语言文字的引申义大半起源于类似联想和移情作用。如“吹”、“打”、“行”、“走”、“站”、“诱”等用来表现人或其他动物的动作的词语,现在我们可以说“风吹雨打”、“这个办法行”、“车站住了”、“花香诱蝶”等
拉康所理解的主体不再是一个运转正常的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个分裂的矛盾的欲望主体。在拉康的视阈里,这个主体总是一个说者(speaker),他在话语中现身,并在话语中与自我、他人相对立又相互依存。由于无意识在话语中的作用,自我对主体具有离异性,主体不可避免地是分裂和离异性的。
拉康对弗洛伊德的批评就是从自我的概念入手的。拉康的自我概念体现在他早期的镜像理论中。
2、创作与白日梦
(1)梦和艺术家的创作意识
(2)梦、创作和幻想
(3)梦和文学艺术作品之间的一致性
第一,梦和文学作品都源于受到压抑的儿童时期的欲望和冲动。
第二,梦和作品都是对现实的某种中断或脱离。
第三,梦和作品一样都有着显在和隐在的层面。
(4)梦和文学作品的差异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的。文学作品的产生比梦的形成经历了“更为严格的检查和筛选”。
福楼拜在他的信札里有一段话描写他写《包法利夫人》的经过:
“写书时我把自己完全忘去,创造什么人物就过什么人物的生活,真是一件快事。比如我今天就同时是丈夫和妻子,是情人和她的姘头,我骑马在一个树林里游行,当着秋天的薄暮,满林都是黄叶,我觉得自己就是马,自己就是风,就是他们俩的甜蜜的情语。”
法国女小说家乔治·桑在她的《印象与回忆》里说:
但由于他的以其个体心理学为基点的艺术见解几乎是他本人经历的“缩影”和“注本”,因此在许多论述方面是片面的深刻,不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实用性。
三、拉康与文艺心理学
拉康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和褒贬不一的精神分析学者之一。他以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哲学为立场,对佛洛依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进行结构上的描述分析。
(一)、主体(subject)
1、“镜像阶段”(mirror stage)是指六个月至十八个月的儿童逐步能够在镜中辩认自己身体的形象,把自己的真实身体和镜中自我相认同,从而完成自我的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身份认同过程。包括三个主要过程:
A.前镜子阶段(镜像合一期):这个阶段婴儿被抱到镜子前,他还无法分清自身与镜、他人与镜像以及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差别。
第一节、文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古典文艺心理理论与审美实践
毕达哥拉斯:“旁观”说
柏拉图:“迷狂说”
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17、18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想象、情感和美感
A、夏夫兹博里的“内在感官”说
B、休谟的“同情”说
德国古典美学:
A、康德:想象力
B、黑格尔:想象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5、阿德勒与佛洛依德人格理论的对比
6、评价
阿德勒的理论建构立足于人的健康心理的研究,要求对人进行整体的理解,包含着更多的社会性内容,强调优越性的目标对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和对艺术家创作的决定意义。
他强调克服自卑,追求优越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并进一步指出,人是为完善社会而奋斗的,这种重视人的经验、社会需要和向善(优越性)的品质的理论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理论。
第一章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
第一节实验派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
1、费希纳——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美学导论》体现了他对审美的实验研究的全部内容。其中16种原则至今对艺术心理学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2、吉布森——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他专注于对人类知觉及其行为的研究,提出了个体知觉和群体知觉相互转化的理论。
时间距离
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审美距离或心理距离,即传统意义上常说的审美距离
三、20世纪文艺心理学的发展(略)
1、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2、格式塔文艺心理学
3、人文本主义文艺心理学
4、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
四、中国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概况
1、中国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及研究
2、中国近现代文艺心理学发展概况
(1)王国维作为现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拓荒者,在20世纪初就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学艺术创作现象,并融入自己的创造。
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形成于童年期,所以阿德勒同样重视人的早期经历(童年经历)和梦的重要性。
4、论艺术创造的动力
艺术创造的动力来源于童年时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
艺术家与处于自卑或无能的儿童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相似性。
想象的目标越是优越,艺术家的不安与痛苦就可能越深。同时,这也为艺术家实现对真正的自卑的超越提供了某种契机,激发艺术家更为惊人的创造力。
1、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
“力比多”作为一种动力性因素:人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由性本能所驱使
“力比多”欲望的三种满足方式
A、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宣泄
B、倒流或固着,形成病态情结或引起精神疾病
C、转移和升华:创造文学艺术作品
艺术家与创作
“艺术家本来是这样一个人:他从现实中脱离出来是因为他无法在现实中满足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的要求。于是,他在幻想的生活中让他的情欲和雄心勃勃的愿望充分表现出来。但是,他找到了一种从幻想的世界返回到现实的方式:借助于他的特殊的天赋,他把他的幻想塑造成一种新的现实;人们把它们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反映而给予公正的评价。”
三、必要的批评
(1)主要贡献
对潜意识的开拓性的挖掘使他成为了对20世纪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2)不足之处
弗洛伊德理论中的非社会性倾向也使他饱受诟病,成为20世来自百度文库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二、阿德勒的积极人格理论与文艺心理学
1、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原为弗洛伊德的积极追随者,后创立个体心理学派。他认为人始终努力克服自卑,追求优越,获得补偿,这一过程构成了人的整个生活方式。
从水的瞳孔
风温热的
指
间
轻轻游过
一朵朵梦一朵朵
带泪的笑容
—————吴惠玲《浮藻》
二、评价
(1)、实验心理学派运用心理学实验方法研究美学和艺术经验,把美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标志着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换。
(2)、用实证的经验分析方法取代了原来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辨方法,以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活动作为分析和研究对象来进行理论的概括与总结,将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引入美学和文艺领域,带来了方法论上的革命性转换,促进了现代意义上的文艺心理学的产生。
第二节弗洛伊德与文艺心理学
一、弗洛伊德及其代表作
二、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观点
(1)、人的精神活动的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如图)
意识:处于表层,用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制约
前意识:处于中层,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它有可能返回到意识领域中去。
潜意识:最原始和最深层的部分,它决定着人的行为及其模式,充满着各种不能见容于社会的本能和欲望。
“移情说”的要义在于:
第一,推己及物,以己度物和由物及己的审美体验方式。
第二,物我同一的审美心理状态。
引立普斯《论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两段话述之:
“……在对美的对象进行审美的观照中,我感到精力旺盛,活泼,轻松自由或自豪。但是我感到这些,并不是面对对象或和对象对立,而是自己就在对象里面。……这种活动的感觉也不是我的欣赏的对象,……它不是对象的(客观的),即不是和我对立的一种东西。正如我感到活动并不是对着对象而是就在对象里面,我感到欣赏,也不是对着我的活动,而是就在我的活动里面。”
(5)三四十年代后,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八九十年代才迎了中国文艺心理学的春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翻译出版了国外各个文艺心理学流派的代表著作。
B、出现了一批文艺心理学著,教科书和丛书,文艺心理学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
C、文艺心理学科研和作家作品研究,为文艺心理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在20年代,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开始自觉起步了,以郭沫若和鲁迅为代表。鲁迅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3)到了30年代,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新的高潮,其代表是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可谓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4)朱光潜之后,对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胡风。胡风独特的创作心理研究是结合革命文艺的实践进行的。
三者之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协调而统一,若失去平衡发生冲突则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失常。本我受超我(道德原则)和自我(现实原则)压制。若想得到表现和满足,则须通过乔装打扮的形式以求蒙骗过关。
2、梦的学说
梦是一种被压抑、压制的欲望的伪装形式的满足,是潜意识欲望的活动和表现形式
白日梦
梦的显相和梦的隐义
二、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观点
3、贝里尼——他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动机与唤醒,思维与心理美学,以及视觉艺术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唤醒理论”。
A、两种唤醒方式:渐进性唤醒和亢奋性唤醒
B、唤醒需要的主、客体条件
C、艺术作品影响欣赏者美感唤醒的最重要的方式是通过形式特征的“相对易变性”实现的。形式要素的新奇、复杂能激起欣赏者的惊讶、惊诧,形式要素的错杂、无规律、不对称等往往激起欣赏者期待的受挫、复杂化。
A、从研究对象上看
B、从研究内容上看
C、从研究方法上看
3、审美移情说和审美距离说
(1)、审美移情说:立普斯一派提出“移情说”,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上是一个移情的过程,欣赏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思想等主体因素转移到客体对象身上,使对象成为自我的化身,而主体则在情感的自由解放中获得心理的快适体验,从而获得审美快感。
2、自卑情结
这是阿德勒动机理论的最具代表性的概念。原指来源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来兼指种族歧视造成的少数民族儿童自卑感。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的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即自卑情结。
3、对待自卑的不同方式导致不同的生活风格和人格
积极的方式
消极的方式
人格的建构是以围绕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的基本努力而实现的,每个人克服自卑,追求优越而获得补偿的方式,决定了他的生活风格和人格.
“审美欣赏的特征在于:在它里面,我的感到愉快的自我和使我感到愉快的对象并不是分割开来成为两回事,这两方面都是同一个自我,即直接经验到的自我(即在对象里面生活着的自我)。”
第三,审美移情广泛地存在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中。
(1)移情作用对于文艺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在文学家的传记笔录里可以经常看到描写移情经验的文字。
克罗齐等人的直觉表现说
二、近代实验心理学派
1、费希纳的实验研究
费希纳运用心理实验的方法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心理研究,注重审美体验研究,这是“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开辟了现代美学新纪元,标志着文艺心理学的产生。
2、西方美学的心理学转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美学在现代心理学和实验美学的冲击下,发生了心理学转向,呈现出与传统古典美学迥异的面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他认为“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而取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获得的”,其实质是对象与主体之间实际利害关系的分离。
C、理想的艺术是距离近而不至于消灭。距离近则观赏者容易了解,距离不消灭则美感不为实际的欲念和情感所压倒。
D、“审美距离说”的深刻内涵:
空间距离
第四、在艺术欣赏中,移情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成分。
德国美学家佛莱因斐尔斯把审美者分为两类:分享者和旁观者。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演戏和看戏
(2)、审美距离说
A、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理论是审美心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在事物与我们实际的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摆脱世俗的、功利的态度与偏见,换一种眼光和心态去观照世界。
三者之关系(如图所示):意识压抑着潜意识,潜意识暗中支配意识,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
(2)人格结构学说: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完全是潜意识的,遵循快乐原则,满足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
自我(外在规范力量):代表理性,遵循现实原则,一方面控制本我,一方面舒缓本我
超我(内在规范):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是伦理化的自我,主要压抑本能冲动。
“我有时逃开自我,俨然变成一颗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鸟,是树顶,是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水平线,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是那种形体,瞬息万变,去来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潜,时而吸露。我向着太阳开花,或栖在叶背安眠┉┉”
(2)移情作用对于文艺创作的影响还体现在语言文字媒介上:
语言文字的引申义大半起源于类似联想和移情作用。如“吹”、“打”、“行”、“走”、“站”、“诱”等用来表现人或其他动物的动作的词语,现在我们可以说“风吹雨打”、“这个办法行”、“车站住了”、“花香诱蝶”等
拉康所理解的主体不再是一个运转正常的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个分裂的矛盾的欲望主体。在拉康的视阈里,这个主体总是一个说者(speaker),他在话语中现身,并在话语中与自我、他人相对立又相互依存。由于无意识在话语中的作用,自我对主体具有离异性,主体不可避免地是分裂和离异性的。
拉康对弗洛伊德的批评就是从自我的概念入手的。拉康的自我概念体现在他早期的镜像理论中。
2、创作与白日梦
(1)梦和艺术家的创作意识
(2)梦、创作和幻想
(3)梦和文学艺术作品之间的一致性
第一,梦和文学作品都源于受到压抑的儿童时期的欲望和冲动。
第二,梦和作品都是对现实的某种中断或脱离。
第三,梦和作品一样都有着显在和隐在的层面。
(4)梦和文学作品的差异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的。文学作品的产生比梦的形成经历了“更为严格的检查和筛选”。
福楼拜在他的信札里有一段话描写他写《包法利夫人》的经过:
“写书时我把自己完全忘去,创造什么人物就过什么人物的生活,真是一件快事。比如我今天就同时是丈夫和妻子,是情人和她的姘头,我骑马在一个树林里游行,当着秋天的薄暮,满林都是黄叶,我觉得自己就是马,自己就是风,就是他们俩的甜蜜的情语。”
法国女小说家乔治·桑在她的《印象与回忆》里说:
但由于他的以其个体心理学为基点的艺术见解几乎是他本人经历的“缩影”和“注本”,因此在许多论述方面是片面的深刻,不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实用性。
三、拉康与文艺心理学
拉康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和褒贬不一的精神分析学者之一。他以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哲学为立场,对佛洛依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进行结构上的描述分析。
(一)、主体(su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