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课件)第四章种子休眠及其调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胚休眠种子休眠解除所需层积条件
(二)皮层障碍
1. 种被的不透水性:许多种子的种被特别坚实致密,或存 在一些特殊物质,导致种被不透水,由于种被不透水而不能 吸胀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 硬实(har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ed)是种子较深的一种休眠形式,有利于种子寿 命的延长和后代的繁衍。硬实分布很广,在豆科、锦葵科、 旋花科、睡莲科、椴树科等许多科属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小 粒豆科和木本豆科种子中比例甚高。 检测种子的硬实率必须浸种查算,但硬实的顽固性在群体和 个体间均有差别,有的浸泡时间长了可以透水,也有浸泡10 年不透水的。因此,一般以浸泡24h不透水吸胀为判定硬实 的标准。
第四章 种子休眠及其调控
一、休眠的概念与意义 二、休眠的原因 三、种子休眠的机理 四、主要作物种子的休眠特性 五、种子休眠的控制途径
一、种子休眠的概念与意义
1.种子休眠(Seed dormancy)的概念与类型: 休眠在生物(动物、植物)界广泛存在,在种子界也很普 遍,很多植物种子存在休眠现象。 种子休眠:是在指具有正常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 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二、休眠的原因
(一)胚休眠(embryo dormancy)
种胚未成熟——有些植物种子,除了胚以外的部分均已成熟且已 收获,却不能萌发,因为胚未成熟。又分为以下3种情况: 胚未分化完全,即胚为一团分生细胞,胚器官未分化,如兰花种 子; 胚虽已分化,但未达到足够大小,如白蜡树种子; 胚虽分化也达一定大小,但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 由于种胚未成熟而休眠的种子,需要在特殊的条件下贮藏一定时 间,使胚完成分化或长到足够大小或完成生理成熟,这一过 程常称之为后熟。 使种子完成后熟的条件和时间因作物而不同,如兰花需人工培养 ,西洋参需催芽,银杏要贮藏,苹果、山楂等要低温层积等 。
类型:Roberts(1972)将种子休眠分为3大类型 原初休眠(Primary dormancy)——指种子在成熟 中后期自然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不萌发的特性 ,即种子成熟后直接进入休眠状态。又称自发 休眠、初生休眠等。 二次休眠(Secondary dormancy)——又称次生休 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 到不良环境因素而(重新)进入休眠,为环境 胁迫导致。 强迫休眠(Compelled dormancy) ——指种子虽具 有萌发的能力,但缺少萌发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而被迫处于不能萌发的状态。 强迫休眠显然与上述休眠的概念不符,因此真正的休眠只 要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2种类型。
(三)种子中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
有些植物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积累一些抑制萌发的物质,当积 累达到一定量时,种子便陷入休眠。抑制物质可存在于 种子的不同部位——种被、胚部和胚乳中。 种子中的主要抑制物质有: 小分子化合物如氰化氢、氯化钙、氨、乙烯等; 醇醛类物质如乙醛、苯甲醛、胡萝卜醇等; 有机酸类如ABA、水杨酸、色氨酸、阿魏酸等; 生物碱类如咖啡碱、可可碱、烟碱等; 芥子油类、香豆素类; 芥子油类; 酚类物质如苯酚、儿茶酚等。
硬实不透水的原因: 种皮结构特性——有角质层、栅状细胞有明线; 含可变性果胶——所含水分一旦迅速失去,即硬化不再吸 水; 种脐特性——种脐象一个阀门,外界水分高就膨胀关闭, 如羽扇豆。 影响硬实形成的因素: 遗传性——凡亲代硬实率高的,后代也高; 成熟度——种子越老熟,越易成为硬实; 成熟期环境——高温干燥、施钙肥多,易形成硬实; 干燥贮藏条件——曝晒干燥,低温低湿贮藏易形成硬实。
抑制物质的性质: 挥发性——可随干燥、贮藏而减少; 水溶性——浸水可降低含量,使种子打破休眠; 非专性——含抑制物质的气体、水溶液可诱导其它种 子休眠; 可转化性——某些抑制物可随种子生理状态改变而转 化为刺激物质; 可依据种子中所存在抑制物质的种类、性质进行休眠与萌发 的调控。
(四)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
许多不适宜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引起种子二次休眠的主要原因 。 导致二次休眠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不适宜光照,如喜光种子无光,忌光种有光; 不适宜温度,过高过低都可能引起二次休眠; 厌氧条件,氮气或有机溶剂浸注; 过分干燥,可使非硬实种子成为硬实。
一般而言,温带植物的多数种子在低温(0-6℃)、潮 湿条件下经数周到数月完成后熟,自然条件下种子掉 落土中经过冬天即能具备发芽能力。在生产实践上可 用湿砂层积(一层湿砂一层种子相间堆积),将种子埋 于地表或地下,保持10℃以下的有效温度。 不同植物的种子通过后熟所需的最适温度和层积时 间并不一致(表) 。休眠愈深,所需时间愈长。经后熟 的种子呼吸强度增高,吸水力和酶的活性增强,氨基 酸的含量亦有提高。
2.种子休眠的意义
(1)生物学意义:休眠对植物本身有利。是长期 自然选择中所形成的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有利子物种的保存与繁衍。 (2)农业生产意义:
A .避免穗发芽(胎萌), 有利方面 保证丰产丰收 B.休眠的种子抗性强,可减少贮藏时损失 A.影响种子检验 不利方面 B.影响播种,有时降低种用价值 C.造成除草困难 3.休眠期:种子的休眠期是指一个种子群体休眠时间的长 短,习惯上以80%的种子能正常萌发作为通过休眠的标准 。因此种子休眠期就是种子从开始休眠到发芽率达到80% 所经历的时间。
2. 种被不透气性 有些种子种被可以透水但不透气,阻碍了种子内外气体交换 造成休眠——禾谷类特别是麦类、稻类种子休眠的主要 原因。 种被不透气的机制: 种被外面附有颖壳等,如水稻、大麦等; 含水量高的种子种被内外常形成一层水膜; 种被上含有大量酚类物质,氧化成醌过程中吸收O2
3. 种被阻止抑制物质溢出 种子的内部组织物质及外部覆被物含有萌发抑制物质,种被 的存在阻止了抑制物质的溢出,胚含有较高浓度的抑制物质 ,因此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4. 种被减少光线到达胚部 胚内的光敏素的活化型与钝化型间的转化受阻,二者比例不 合适,因此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5. 种被的机械约束作用 有些种子如核果的种被特坚硬(如桃、李、杏等核果),虽 透水通气,但胚在一定时间内无法顶破向外生长,减弱种被 约束可打破此类种子休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