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模式教学大纲
软件设计模式课程设计
软件设计模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软件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 掌握常见设计模式的特点、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3. 了解设计模式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设计模式解决实际软件开发中的问题;2. 培养阅读和分析设计模式相关文献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共同完成设计模式的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对软件设计模式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精神;2. 树立正确的软件工程观念,重视软件质量、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3.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遵循设计模式原则,提高代码质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软件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提高软件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软件工程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掌握设计模式的核心内容,并能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软件设计模式概述- 设计模式的概念与作用- 设计模式的分类与特点2. 创建型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 建造者模式- 原型模式3. 结构型设计模式- 适配器模式- 桥接模式- 装饰器模式- 组合模式- 外观模式- 享元模式- 代理模式4. 行为型设计模式- 职责链模式- 命令模式- 解释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 中介者模式- 备忘录模式- 观察者模式- 状态模式- 策略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 访问者模式5. 设计模式案例分析与实践-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设计模式在项目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与实践,动手实现设计模式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软件设计模式概述2. 第2-3周:创建型设计模式3. 第4-5周:结构型设计模式4. 第6-7周:行为型设计模式5. 第8周:设计模式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章节进行编排,涵盖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场景和实际案例,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设计模式相关知识。
设计模式教学大纲
《设计模式》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说明课程说明1.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设计模式课程名称:设计模式 英文名称:Design Patterns 课程编号:2413229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第5学期学期 学分/周学时:3/3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
本课程在第四本课程在第四学期课程中讲解,在前期学生已经学习了.Net 专业的基本课程,具有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但对面向对象思想的认识较肤浅,对设计模式还没有概念。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面向对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通过程序的不断重构和演变,把设计模式的学习门槛降低,使学生初步掌握程序的设计模式。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掌握面向对象基础知识; 掌握创建型设计模式;掌握结构型模式;掌握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这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C#C#编程编程1、2》,后续课程为《软件工程》。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 章节章节理论内容理论内容理论课时理论课时上机课时上机课时第一讲第一讲 面向对象基础面向对象基础 2 2 第二讲第二讲简单工厂模式简单工厂模式22第三讲第三讲 策略模式策略模式 4 2 第四讲第四讲 工厂方法模式工厂方法模式 4 2 第五讲第五讲 装饰模式装饰模式 4 2 第六讲第六讲 代理模式代理模式 4 2 第七讲第七讲 原型模式原型模式 4 2 第八讲第八讲 模板方法模式模板方法模式 4 2 第九讲第九讲 抽象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4 2 第十讲第十讲 外观模式外观模式 4 0 总课时总课时 543618二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 著. 李英军英军, , 马晓星马晓星, , 蔡敏蔡敏, , 刘建中等译刘建中等译. .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 2004.(2)阎宏著)阎宏著. Java . Java 与模式与模式. . 北京北京: : 电子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 2004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主要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理论讲解和演示实验步骤,然后再计算机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SoftwareEngineeringCurricu1umDesign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10449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开课单位: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学时:1周学分:1学分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中文简介: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训练学生灵活应用所学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独立完成问题分析,求解指定问题。
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的问题分析、设计、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用系统的观点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网络知识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1、知识目标:熟练运用所学软件工程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能运用软件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开发出相应软件。
培养学生对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资源自行查找资料并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及撰写相关文档的能力。
掌握面向对象方法学的4个要点;掌握面向对象建模的3种模型的建模方法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及实现的具体过程;通过具体应用训练编写代码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素质。
4、课程思政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由于《软件工程》课程讲授的对象是理工科学生,在课程教学时,通过结合程序设计的思想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任务:本次实验需要同学们结合所学的课程知识,完成一个软件工程项目,并完成相关软件设计报告的编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按“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的要求,完成一个软件工程项目,并完成相关软件设计报告的编制。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1、提供课程设计指导,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个软件工程项目,「2人一组;2、实验室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出勤;3、实验室提供外网供学生进行设计资料的查询。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及相互关系;3. 帮助学生了解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及软件测试的相关知识;4. 引导学生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及其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软件工程方法进行问题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编写规范、可读性强、高质量的代码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项目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软件测试方法对软件进行质量保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软件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软件工程观念,认识到软件质量对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知识产权,遵循行业规范;4.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关注软件对社会、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软件工程知识,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评估学生的具体学习成果,以指导后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改进。
二、教学内容1. 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的定义、目标与原则- 软件生命周期与开发模型2. 软件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3. 软件设计-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设计模式与应用- 编码规范与命名规则4. 编程语言及应用- Java、C++、Python等编程语言基础- 编程语言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案例5.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方法与策略- 自动化测试工具与应用- 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6. 软件项目管理- 项目计划与管理方法-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7.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 软件过程改进与优化- 质量保证工具与技术8. 项目实践- 案例分析与讨论- 团队项目开发与实施- 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软件工程概述、需求分析第3-4周:软件设计、编程语言及应用第5-6周: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第7-8周:软件质量保证、项目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软件工程》各章节紧密关联,涵盖了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软件设计》教学大纲
GDOU-B-11-213《软件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软件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结合传统的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面向模式的软件设计方法,讲授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软件过程、开发方法、应用技术以及系统框架等。
主要内容包括:软件过程的概论;软件设计原则、统一建模语言UML和代码级设计;设计模式(创建型设计模式、结构型设计模式、行为型设计模式);组件(JavaBeans、Microsoft组件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对于各种设计模式,都有实例作为实验教学内容。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
其任务是讲授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在传统软件工程的基础上,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软件过程、开发方法、硬功技术以及系统框架等。
从而全面掌握软件设计思想。
同时通过实例介绍各种设计模式。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软件模式的基本概念。
2.掌握应用软件构件技术开发系统。
3.掌握面向对象软件技术开发工程过程。
三、面向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类四、先修课程:计算系统基础,Java,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Java语言,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Java、软件工程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软件过程(2学时)软件过程概述(A);需求分析用(A);设计(B);编码(A);测试(A);维护(A)。
第二章:程序设计回顾及软件设计导论(2学时)第一节:“软件设计”的含义设计原则、统一建模语言和代码级设计(A);设计模式(A);组件(A);面向对象设计和分析(B)。
第二节:函数的说明文档Java编码标准(A);详细说明函数功能(A);描述函数如何符合它的规范(A);出错处理(A)。
《Java设计模式》教学大纲
《软件设计模式》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编号:2、课程名称(中/英文):软件设计模式/Software Design Patterns3、课程类别:专业课/限选4、学时/学分:32/2.05、先修课程: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6、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7、教材、教学参考书:[1] 刘伟. Java设计模式.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2] 刘伟. 设计模式实验及习题解析.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3] 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 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Addison-Wesley, 1995.[4] 结城浩. 图解设计模式.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5] 秦小波. 设计模式之禅(第2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6] 陈臣, 王斌. 研磨设计模式.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软件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软件设计和开发类课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软件设计模式基础知识、UML类图、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常用的创建型设计模式、结构型设计模式和行为型设计模式。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软件设计模式的动机、定义、结构、实现、使用效果以及应用实例,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软件项目设计与开发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首先学习软件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和UML类图;接着介绍常见的七个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然后重点介绍使用频率较高的软件设计模式,包括五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六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模式、外观模式、代理模式)和七种行为型设计模式(职责链模式、命令模式、迭代器模式、观察者模式、状态模式、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板】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39102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英文名称: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ject Practice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模块:综合运用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二、课程设计的目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课程,也是对软件工程课程的延展。
本课程通过实现一个完整的项目,分阶段引入软件工程核心知识(过程、方法和工具)。
在学生进行项目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软件工程各项理论知识的作用,掌握常见的软件开发工具,形成软件开发中的团队协作意识,深刻理解后续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在软件开发中的定位,为更好地学习后续课程,提高软件开发理论与动手能力奠定基础。
融入点:中国软件工程发展史,引导学生认知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过程,对于未来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有所认知。
三、课程设计内容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并非将所有的软件工程知识全部引入到项目开发中,而是以一套符合逻辑的开发思路将过程、方法和工具三大元素引入即可。
因此,本课程设计由三大内容组成:(1)软件工程基本原理: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开发方法学和软件开发工具三部分。
是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汇总性回顾;(2)阶段开发控制:将软件过程(传统过程模型、敏捷开发模型)、软件开发方法学(面向对象方法、结构化方法)、软件开发工具(编程工具、分析与设计工具、测试工具),具体在项目中引入,并形成有序的文档与源代码;(3)项目演示:展示项目开发过程、成果以及团队协作情况。
融入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与党员的关系四、课程设计基本要求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具体一定的编码能力、掌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知识和工具、学习了软件工程理论。
通过本门课程具体完成以下几项工作:(1)可执行的软件:完成一个可运行的软件,且软件代码可读性强,具有一定的扩展性;(2)完备且具有逻辑一致性的文档:包括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到用户手册等多项文档,可以是轻量级,也可以是重量级,文档之间逻辑性强,能够与代码一致;(3)项目展示PPT:能够较好说明所做工作,团队合作方式以及团队分工。
《UML与设计模式》教学大纲
《UML与设计模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323262课程名称:UML与设计模式英文名称:UML and Design Patterns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32/2 (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UML与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学习软件密集型系统模型化表示方法和经典设计理论的专业课,为学生建立从事软件系统分析及设计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技能。
本课程以UML语言和面向对象设计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系统介绍UML语言的应用领域、构成要素和建模方法,剖析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及其目的,并结合实际问题说明设计模式的使用场景、适用条件及程序实现方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的观点准确识别及抽象表示复杂工程问题的本质特征,利用软件行业中标准化的概念模型表达问题空间和解决方案的逻辑结构及行为特性,遵从软件工程的指导思想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合理选择、运用经典设计模式构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后续课程:JavaEE高级框架应用与开发、智能交通-PC应用系统实训项目、移动应用开发项目实践等。
本课程依赖先修课程建立有关面向对象方法和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预先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核心机制和特性,全面领会工程化软件开发的活动框架和过程组织模式,并具备运用面向对象语言(如C++或Java)设计计算机程序的实践能力。
大量后续课程的教学案例以及实际工程问题需要利用本课程所介绍的建模语言及设计模式进行技术原理和解决方案的分析及描述,对后续课程起重要支撑作用。
三、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UML语言的产生背景、构成要素及主要特点,能够合理解释技术发展和创新对经济、行业、社会尤其是软件工程的影响。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6)2. 能够遵从UML语言的语法规则和公共机制,正确运用事物、关系及图表示软件密集型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并能甄别、选择恰当的工具对软件需求和设计方案进行文档化和详述。
软件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必修课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UML建模、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能够用设计模式来设计软件。
掌握面向对象设计的7个原则;掌握软件设计的23种模式;能运用软件设计的模式和开发工具,进行软件项目的分析和设计。
在课程理论知识讲授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软件设计课程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适当的实验锻炼和检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课程支撑的课程目标安排实验项目。
总之,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在理论讲授、课程考核等环节充分贯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理念和要求,实现本课程支撑的课程目标达成度。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1. 能够对计算机软硬件开发项目进行UML建模。
2. 能够按照要求对计算机软硬件开发项目进行评价和完善。
3. 能够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能够运用设计模式设计软件系统,支持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
5.能够及时跟踪软件工程领域发展状况,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及时跟踪并发表自己见解。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表1 本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三)课程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理论知识讲授环节,使学生掌握UML建模,创建类图、顺序图和状态图,面向对象设计的7个原则;同时掌握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模式,职责链模式,命令模式,解释器模式等23种设计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领域中,灵活使用设计模式来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环节,围绕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安排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UML建模;能够使用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来设计软件;在软件项目设计中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验要求明确,严格实验成果考核。
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教学大纲
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二、课程代码:09001220三、课程英文名称:Software Architectureand Design Patterns四、课程负责人:吴映波五、学时和学分:32学时,2学分六、课程性质:专业必修七、适用专业:软件工程八、选课对象: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九、预修课程: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技术与UML十、使用教材:1. 冯冲等编著,《软件体系结构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2. ErichGamma(美)等编著,《设计模式-可复用对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十一、参考书目:1. Christine Hofmeister(美)等编著,《实用软件体系结构》,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 Alan Shalloway(美)等编著,《设计模式精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十二、开课单位:软件学院十三、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了解软件体系结构的应用现状,明确构件、连接件的基本概念和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理论,掌握软件体系结构的不同风格和特点,熟悉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会使用UML对软件体系结构进行建模,了解在软件体系结构理论指导下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了解设计模式基本概念和模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常用设计模式在软件详细设计中的应用。
十四、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软件体系结构产生的背景、发展史和应用现状;2、掌握构件、连接件的基本概念;3、了解体系结构建模目的,熟悉“4+1视图”模型;4、掌握经典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及特点,熟悉这些风格的实际应用;5、了解设计模式基础6、创建型设计模式7、结构型设计模式8、行为型设计模式十五、课程描述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系统从系统架构分析设计到详细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因此课程内容主要分为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两大部分。
软件体系结构部分主要介绍软件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和典型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初步具备一定的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模式(Builder)的使用方法。
2、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计算机、Java SDK、Eclipse、Rational Rose或UMLet
3、实验内容
(1)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工厂方法模式”的程序实例。
(2)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抽象工厂模式”的程序实例。
(3)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建造者模式”的程序实例。
(4)综合应用以上5种“创建型模式”中的若干种开发一个应用实例。
(5)要求满足以下几点:1)体现“创建型模式”的工作原理;2)尽量符合面向对象的七条设计原则;3)每个实例要有类图、源代码和运行结果。
实验四结构型模式应用(上)
1、实验目的
(1)理解“结构型模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掌握代理模式(Proxy)、适配器模式(Adapter)、桥接模式(Bridge)的使用方法。
2、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计算机、Java SDK、Eclipse、Rational Rose或UMLet
3、实验内容
(1)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代理模式”的程序实例。
(2)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适配器模式”的程序实例。
(3)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桥接模式”的程序实例。
(5)要求满足以下几点:1)体现“结构型模式”的工作原理;2)尽量符合面向对象的七条设计原则;3)每个实例要有类图、源代码和运行结果。
实验五结构型模式应用(下)
1、实验目的
(1)进一步明白“结构型模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掌握装饰模式(Decorator)、外观模式(Facade) 、享元模式(Flyweight) 、组合模式(Composite)的使用方法。
2、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计算机、Java SDK、Eclipse、Rational Rose或UMLet
3、实验内容
(1)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装饰模式”的程序实例。
(2)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外观模式”的程序实例。
(3)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享元模式”的程序实例。
(4)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组合模式”的程序实例。
(5)综合应用以上7种“结构型模式”中的若干种开发一个应用实例。
(6)要求满足以下几点:1)体现“结构型模式”的工作原理;2)尽量符合面向对象的七条设计原则;3)每个实例要有类图、源代码和运行结果。
实验六行为型模式应用(上)
1、实验目的
(1)理解“行为型模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掌握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策略模式(Strategy)、命令模式(Command)的使用方法。
2、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计算机、Java SDK、Eclipse、Rational Rose或UMLet
3、实验内容
(1)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模板方法模式”的程序实例。
(2)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策略模式”的程序实例。
(3)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命令模式”的程序实例。
(4)要求满足以下几点:1)体现“行为型模式”的工作原理;2)尽量符合面向对象的七条设计原则;3)每个实例要有类图、源代码和运行结果。
实验七行为型模式应用(中)
1、实验目的
(1)进一步明白“行为型模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掌握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状态模式(State)、观察者模式(Observer)、中介者模式(Mediator)的使用方法。
2、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计算机、Java SDK、Eclipse、Rational Rose或UMLet
3、实验内容
(1)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职责链模式”的程序实例。
(2)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状态模式”的程序实例。
(3)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观察者模式”的程序实例。
(4)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中介者模式”的程序实例。
(5)要求满足以下几点:1)体现“行为型模式”的工作原理;2)尽量符合面向对象的七条设计原则;3)每个实例要有类图、源代码和运行结果。
实验八行为型模式应用(下)
1、实验目的
(1)进一步明白“行为型模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掌握迭代器模式(Iterator)、访问者模式(Visitor)、备忘录模式(Memento)、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的使用方法。
2、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计算机、Java SDK、Eclipse、Rational Rose或UMLet
3、实验内容
(1)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迭代器模式”的程序实例。
(2)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访问者模式”的程序实例。
(3)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备忘录模式”的程序实例。
(4)参考教材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教材第9章中的实验指导,从生活中或软件开发案例中查找实例,开发一个应用“解释器模式”的程序实例。
(5)综合应用以上11种“行为型模式”中的若干种开发一个应用实例。
(6)要求满足以下几点:1)体现“行为型模式”的工作原理;2)尽量符合面向对象的七条设计原则;3)每个实例要有类图、源代码和运行结果。
五、考核方法
1、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完成情况进行登记,记入实验成绩中。
2、学生完成实验后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确定每次实验成绩。
3、实验成绩以实验报告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参考预习、提问、出勤情况和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情况等综合评定,实验成绩可以按1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中。
六、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目
撰写人:
审阅人:
编写日期: 20XX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