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d87364aeaad1f346933f90.png)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他是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或和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因此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2)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
![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6d966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5.png)
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是指自然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个原理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拓展。
首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粒子世界。
所有的物质都是微观粒子的组合,这些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运动,构成了宏观物质世界。
因此,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体现在微观到宏观的整个转化过程中。
例如,原子、分子、宏观物体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它们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各种现象。
其次,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也存在着统一性。
古代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理念论”,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最基本的理念构成,而这些理念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
同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认为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支配者,上帝创造了宇宙的各个部分,并将它们相互联系和统一。
此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经济学中的物质和市场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的。
物质资源是市场的基础,而市场则是物质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机制。
因此,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不仅体现在微观经济层面,也体现在宏观经济层面。
最后,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理论,已经揭示了微观和宏观物质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量子力学中的物质波理论,认为物质不仅仅是离散的粒子,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表现为波动性和粒子性两种形式。
同样的,相对论中的时空弯曲理论,也揭示了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是自然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一原理不仅从物理学、哲学、宗教、经济学和科学等多个方面得到了体现,也为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a8e94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8.png)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是指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基本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在不同的组合和排列下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这个原理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它揭示了世界上物质的本质和结构,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看上去千差万别,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比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盐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组成的,而铁是由铁原子组成的。
这些不同的物质都是由原子这个基本微粒组成的,这就是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
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认识。
在古代,人们认为世界上的物质是由四大基本元素构成的,即土、水、火、风。
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提出,揭示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种认识的革命性质是不言而喻的。
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发现和确立,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本质和结构。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物质统一性原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材料科学领域,人们通过改变原子的排列和组合,设计出了各种新型材料,这些材料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总的来说,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揭示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基本微粒构成的。
这个原理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物质统一性原理必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优质课件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14469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0c.png)
一、哲学旳基本问题
4.为何说思维和存在旳关系问题是哲学旳 基本问题?
(1)这是哲学中旳最高问题,是一切哲学 家都不能回避旳问题;
(2)对这个问题旳回答决定了整个哲学旳 基本方向;
一、哲学旳基本问题
4.为何说思维和存在旳关系问题是哲学旳 基本问题?
(1)这是哲学中旳最高问题,是一切哲学 家都不能回避旳问题;
(2)对这个问题旳回答决定了整个哲学旳 基本方向;
(3)它为我们划分哲学旳基本派别提供了 根本旳原则。
一、哲学旳基本问题
5.哲学旳党性 (1)哲学旳党性是指任何哲学派别都具有
思想倾向性,或者倾向唯物主义,或者 倾向唯心主义。
一、哲学旳基本问题
理被科学发展旳事实所证明
四、世界旳物质统一性
2.世界物质统一性旳科学根据和哲学证明 (1)马克思主义有关世界物质统一性旳原
理被科学发展旳事实所证明 (2)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旳
哲学证明(P69-70)
四、世界旳物质统一性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党旳思想路线
四、世界旳物质统一性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党旳思想路线 (1)党旳思想路线
2.意识旳本质 (1)意识是人脑旳机能
人脑是意识旳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旳 机能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旳能动反应 A、意识旳内容是客观旳 B、意识旳形式是主观旳
三、意识
3.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P66)
三、意识
3.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P66) (2)人工智能旳实质:思维模拟
三、意识
对立
四、世界旳物质统一性
1.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一元论与二元论旳对立 (2)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旳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6502f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2.png)
感觉证明是列宁的思想。列宁说“接受或者抛弃物质概念这一问题,它是人对他的感官的提示是否相信的问 题。”(《列宁选集》第2卷,第266页)我的感官感觉到火是热的,不是冷的,我相信这一感官提示,就会承认 火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
人的实践是改造外部对象。在实践中你按外部对象的本性、结构和规律办事就成功,否则就失败,这证明外 部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具有不可抗拒性。
双重涵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概念是从《反杜林论》哲学篇里恩格斯的一个著名论断中概括出来的。恩格斯的论断 汉译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在哲学史上,世界的统一性和世界的物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统一性(Unity)是相对于多样性(Variety) 而言的,物质性(Materiality)是相对于精神性(Spirituallity)而言的。
2.既然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把集中统一和灵活多样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个 性结合起来,把秩序和自由结合起来,反对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反对僵化和无序。
3.既然物质是运动的,在实践中就要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把发展和稳定统一 起来。
4.既然物质运动是在时空中进行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重视和珍视时空,因地制宜,因 时制宜地作好工作。
①世界在本重于世界的物质性,是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唯物论。
原理意识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系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世界上的具体事物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各有其质的规定各有其存在价值和地位,这是世界的多样性 (“多”);千差万别的事物又有其共性,这是世界的统一性(“一”)。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 有共同的本质,这是一元论。同时认为统一性不能脱离多样性,认为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是多样性的 统一性,统一性离不开多样性;多样性是具有统一性的多样性,受统一性规范,多样性离不开统一性。这就是说 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个别中有一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统一性使世界具有秩序,多样性使世界充满活力。 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就是秩序与活力的统一。有秩序无活力事物是僵死的,有活力无秩序 事物是混乱的。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就是秩序和活力统一的社会。僵死的专制主义和无序的无政府主义是不合乎世 界本质的,自由和秩序的统一是理想社会的应有状态,因为它和宇宙的本质(一与多统一)相契合的。法律和其 他社会制度应以实现自由和秩序的统一即正义为根本价值目标。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424aaaf121dd36a32d8279.png)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说明该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或共相和殊相)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两种基本关系,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般和个别(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双重涵义编辑“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概念是从《反杜林论》哲学篇里恩格斯的一个著名论断中概括出来的。
恩格斯的论断汉译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在哲学史上,世界的统一性和世界的物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统一性(Unity)是相对于多样性(Variety)而言的,物质性(Materiality)是相对于精神性(Spirituallity)而言的。
在辨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世界的物质性和世界的统一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Materiality of World)是指在物质和意识两大类现象的关系中,物质决定精神,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统一性(Unity of World)绝不仅仅是肯定“精神统一于物质”,而且进一步强调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通过具体的相互联系而构成统一的整体。
世界的物质性决定了世界的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反映了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Material unity of World)”是综合反映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义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唯物辨证法范畴,它具有双重涵义:①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世界;②物质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考研政治:世界物质统一性
![考研政治:世界物质统一性](https://img.taocdn.com/s3/m/2035ea194a7302768e9939d3.png)
考研政治:世界物质统一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知识点讲解】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始基:古希腊语。
从泰勒斯起开始具有哲学上的意义,指万物的根源或基本,万物从它产生又可复归于它的共同的东西。
2.案例或记忆方法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
地球在约47亿年前产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地球的起源及演变过程表明,宗教的“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
不仅是地球,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客观的。
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稳定的心态:在考研的复习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自己总是看着别人的复习进度,这样往往自己的复习计划被打乱。
看着别人复习的进度比自己快了,心里就会很焦急,进而产生烦躁的情绪。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babd92c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0.png)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由质量、能量和空间三者组成,物质就是它们的本质的统一。
这一思想认为,物质的形式可以通过能量转换而变化,而物质的本质(质量和能量)则是不变的。
此外,它也认为物体产生变化的现象是有序发展的,最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物质的本质统一1、物质是质量、能量和空间的统一体。
2、物质的形式是可以通过能量转换而变化的,而本质则是不变的。
3、宇宙中的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和谐协调的。
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物体之间可以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交换而相互作用。
2、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并具有发展性。
3、通过物质交换,物质在宇宙中不断地形成新的组合,最终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
三、物质的发展趋势1、物质可以由更低复杂级别的状态发展到更高复杂的状态,由此发展出各种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2、宏观物质的发展是以定向的,有序的,不断发展的发展趋势为特点的。
3、在系统的发展过程当中,宏观物质系统不断增强物质的完整性,进而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综合体。
四、宇宙及其物质发展的特点1、在宇宙空间,物质发生了相互作用,以及一定的规律性发展,使得宇宙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物质结构,以及发展出了许多复杂的系统。
2、在物质发展的过程中,宇宙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物质实体,以及夫不断地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功能。
3、物质的发展不断地趋向完全性,在实体的复杂性和完整性方面都不断变得完善,以及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总之,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提出的,它认为世界是由质量、能量和空间相统一而组成的,物体之间通过能量转换而相互作用,有有序地发展,宇宙中物质的复杂性和完整性也在不断得到改善,以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
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有有序性的,最终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来解释宇宙的真正现象。
考研政治教程-马哲-第一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考研政治教程-马哲-第一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https://img.taocdn.com/s3/m/6c708cb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b.png)
考研政治教程马哲第一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原理世界统一于物质。
物质的共同本质是客观实在, 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行分割的。
从最一般的意义说, 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既包括保持客体性质、构造和功能的量变, 也包括转变客体性质、构造和功能的质变。
运动不是以物质外部附加给物质的可有可无的性质, 而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内在冲突打算的。
不行缺少的性质和存在方式。
运动和物质不行分别。
(2)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切领域中的一切形态的物质客体一无例外地处在永恒的、不停息的运动之中。
世界上的事物千姿百态, 有同有异, 正由于它们有一样或相异的运动形式。
人们熟悉物质, 就是熟悉物质的运动形式。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将导致形而上学。
有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 如托兰德、霍尔巴赫、狄德罗等人, 虽然确定运动是物质的属性, 但是由于他们把运动仅仅归结为机械运动, 无法科学地解释宇宙中更高级形式的运动, 结果还是不得不成认有些形态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
物质是一切形式运动的主体。
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信息的传递也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即使是“纯粹“的思维运动也离不开人脑这一物质器官及反映在人脑中的种种物质现象。
脱离了任何物质主体的“运动“只能是一种荒唐的虚构, 这是哲学和科学长期进展证明白的事实。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将导致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所谓在物质世界“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的“肯定精神“、“理“、“太极“等等的“运动“, 主观唯心主义所谓没有物质根底的“感觉“、“观念“、“意志“等等的“运动“, 都是空洞荒唐的观念。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1)运动的肯定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物质世界的运动是肯定的, 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临时的静止, 静止是相对的。
物质的统一性原理
![物质的统一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97f7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f.png)
物质的统一性原理物质的统一性原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揭示了物质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物质的统一性原理,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原理。
首先,物质的统一性表现在它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之间的关系上。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它们在外观、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然而,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这些物质都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
这就是说,尽管物质在外观上表现出多样性,但在内在结构和规律上却具有统一性。
其次,物质的统一性还表现在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上。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不同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例如,氧气和氢气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水又可以通过电解反应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这说明不同的物质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种相互转化的现象也反映了物质的统一性原理,即不同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物质本质。
再者,物质的统一性还表现在其运动规律上。
根据经典力学,物质的运动是受到牛顿运动定律的控制,不同的物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都会按照相同的运动规律做出相应的运动。
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运动规律上具有统一性,它们都服从相同的自然规律。
总之,物质的统一性原理揭示了物质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不同的物质在结构、相互转化和运动规律上都具有统一性。
这一原理的深入理解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奥秘。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质的统一性原理,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根据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写一篇作文
![根据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写一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876d3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74.png)
根据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写一篇作文第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因此,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第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成了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物质世界。
人的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仍然是物质的,人赖以生存的全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世界,离开了一定的物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二是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三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5afaff50e2524de5187e6c.png)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原理说明该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什么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或共相和殊相)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两种基本关系,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般和个别(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识及多样性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系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世界上的具体事物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各有其质的规定各有其存在价值和地位,这是世界的多样性(“多”);千差万别的事物又有其共性,这是世界的统一性(“一”)。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有共同的本质,这是一元论。
同时认为统一性不能脱离多样性,认为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性,统一性离不开多样性;多样性是具有统一性的多样性,受统一性规范,多样性离不开统一性。
这就是说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个别中有一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https://img.taocdn.com/s3/m/9a9e7c9aec3a87c24028c4b7.png)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第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最基本的原理。
这一原理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
其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已经被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所证明。
其一,天体科学的发展证明各种天体与人类居住的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
其二,生命科学的发展证明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一样,都是物质现象。
其三,社会科学的发展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于自然界统一的基础,也是物质。
骑士哲学发展的成果提供了哲学的物质概念和一个别证明一般的辩证逻辑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得以彻底的证明。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第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其一。
所谓思想路线,就是某一阶级,社会集团或政党的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其行动的认识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其中,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而实事求是同解放思想又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简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其二。
,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深刻的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党的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党的思想路线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根本。
其三。
党的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的关系。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9b085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4.png)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概括,客观实在可以划分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部分
2、自然存在是指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存在
3、社会存在是指,由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
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
4、社会存在的物质性表现: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虽然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但实质上是以物质力量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5、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现实意义:
①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切事物和变化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表现形态,为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提供前提和可能,而唯心主义会导致神秘论或不可知论;
②认识客观事物,必须摒弃无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观念,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认识路线奠定了唯物论的基础,因为它确立了从物到感觉再到思想的认识路线,认识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4个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4个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b27e6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9.png)
辩证唯物主义4个基本原理是: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fbb919a1c7aa00b42acb5e.png)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他是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或和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因此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2)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他是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或和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因此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2)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六.★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规律。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科学理论对人类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真理的客观性与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原理内容】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但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使用自己的是和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三.★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观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最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括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一.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1.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情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是普遍的。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B.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是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四. ★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②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五. ★系统优化原理=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守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原理内容】1.发展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整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二.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原因)【原理内容】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2.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三.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1.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
2.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四.★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任何事物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1.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3.坚持适度原则。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一.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括既对立又统一两个方面。
矛盾只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为前提。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且为同一性所制约。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二. ★矛盾的普遍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三.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1.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2.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办事情要集中力量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六.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每一个矛盾中得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