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概论 第12讲-森林保护
森林保护学
森林保护学
森林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它们提供了大部分宝贵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采伐和违反森林保护法规,大部分森林都处于危险之中。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森林资源,人们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森林保护和恢复。
由此,森林保护学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旨在保护和恢复森林的资源。
森林保护学主要集中在森林的自然资源保护上,例如森林健康、森林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等,涵盖了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学、森林植物学、植物保护学等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
它们调查和研究土壤、水源、可持续森林利用、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森林防护工程、森林资源调查与分析等方面。
森林保护学也注重森林的整体性,以充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为目标。
此外,森林保护学还考虑了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影响。
它包括对人类活动如林业生产、采伐、改造森林等所产生影响的研究,以及如何通过法规和政策保护森林资源。
此外,它还考虑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研究如何保护和恢复多样性,以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
另外,森林保护学还集中研究许多森林保护技术和工具,并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森林保护。
其中包括对森林的监测,对森林变化的模拟,建立森林保护预警系统,以及防治森林疾病等。
森林保护学有助于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森林保护体系,并为世界人民带来宝贵资源。
构建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环境,需要科学家们对森林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制定有效的
森林保护政策,以及培养具有森林保护意识的公民。
通过努力,我们可以让森林得以永续发展,为未来的世界带来更多的希望。
林学概论
抚育采伐的目的:1、淘汰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2、调整树种组成;3、降低林分密度,加速林木生长;4、提高木材总利用量;5、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抚育采伐的种类:1、透光伐2、疏伐(下层疏伐、上层疏伐、综合疏伐、机械疏伐)3、卫生伐。
3、采穗园:是提供优质种条的主要场所,也是良种繁育基地
第九单元
林木分化:森林内的林木,无论在高矮、粗细上都参差不齐,森林内林木的这种差异称之为林木分化。
引起林木分化的原因:主要是林木个体本身的遗传性和气所处的外界环境。
自然稀疏:是森林适应环境条件你,调节单位面积林木株数的自然现象。
林木分级:克拉夫特林木分级法:1级——优势木2级——亚优势木3级——中等木
第二单元
森林: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植物群落,受环境的制约又影响环境,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整体。
优势树种:又称建群树种,在森林中,株数材积最大的乔木树种。(决定群落的方向)
主要树种:又称目的树种,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天然林中往往缺少,人工林中只有。
次要树种:非目的树种,不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
第五单元
森林的三大效益:1、生态效益;2、经济效益;3、社会效益
第六单元
林木结实的周期性:林木结实的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大部分是1-3年)
生理成熟: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
形态成熟:种子具有发芽能力,营养物质积累已经终止粒、净种、分级
营养繁殖育苗: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根、干、枝、叶、芽)作为育苗材料进行育苗的方法。1、插条育苗;2、埋条、埋根、根蘖与压条育苗;3、嫁接育苗。
林业基础知识学习森林保护与生态修复的方法与措施
林业基础知识学习森林保护与生态修复的方法与措施自从人类意识到森林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来,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一直备受关注。
林业基础知识是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及其保护与修复方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森林保护的基本知识以及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
一、森林保护的基本知识1. 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具有保持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等重要生态功能。
通过林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森林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至关重要。
学习林业基础知识能帮助我们了解如何科学管理森林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威胁之一。
了解常见的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对保护森林健康至关重要。
二、森林保护与生态修复的方法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控制非法狩猎和非法采伐等行为,能够有效地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
2. 森林火灾的防治:森林火灾是森林面临的常见威胁之一。
通过合理的火源控制、建立火灾预警系统和加强消防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
3. 森林土地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森林土地是保护森林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林地和农地的边界,减少非法开垦和滥伐行为,能够保护森林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人工造林与森林更新:人工造林和森林更新是进行生态修复的有效手段。
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加强苗木培育和植树造林工作,可以恢复被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的碳储存能力。
5. 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修复:除了人工造林和森林更新,恢复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也是重要的生态修复措施。
例如,进行植物多样性恢复和湿地修复,以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森林保护与生态修复的措施1. 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制定并严格执行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相关的政策法规,落实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形成长效机制。
课件12:4.1 森林及其保护
5.在山区,森林最主要的环境作用是( )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增加空气湿度 D.净化空气
解析:在山区,地表坡度大,易引起水土流失,森林在此具有保持
水土的作用。
答案:B
6.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 )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③加强自然 保护区建设 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题干中关键词“快速有效”分析,营造防护林体系及实 施退耕还林能快速提高森林覆盖率。 答案:A
3.沿海防护林体系。我国的大陆海岸线全长1.8万多千米, 跨11个省(区、市),195个县(市、区),其中12个岛屿县、沿海 县总面积2 50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6%。沿海防护林建设 的总体布局是以海岸线为主线,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以增加 森林植被为中心,区别不同的海岸地貌类型,建立一个多林种、 多树种、多功能的防护林体系。任务完成后,沿海地区森林 覆盖率将由24.9%增加到39.1%,水土流失量减少50%,生态环 境明显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屏障将大大加强。
7.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表”,完成下列各题。
植被覆盖率/% 20 40 60 80 >90
径流减少率/% 15 30 60~50~30 75~60~50 70
侵蚀减少率/% 55~30~20 80~50~40 95~80~70 98~89~80 100~95~90
(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间的关系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天然植被。 据此完成第2~3题。 2.北半球中高纬度目前所存天然森林主要是( ) A.温带混交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3.关于我国森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个多林的国家 B.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世界平均水平 C.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D.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林学概论-第12章
第九章
森林抚育与主伐更新
第二节
林 学 概 论
一、森林主伐更新概述
2、森林主伐
(2)森林主伐的目的
①伐除成过熟树木和无培养前途树木,创造有利于森林 更新的空间和环境。
②伐除受病虫害、火灾等危害的树木,为森林健康更新 作好准备。
③促进天然母树下种,促进已更新幼苗和幼树生长,在 预定期内恢复与建立新的林分。
林 学 概 论
四、抚育采伐技术要素
3、抚育采伐的选木原则
u 砍坏留好 u 砍小留大 u 砍密留稀 u 维持森林生态平衡
第九章
森林抚育与主伐更新
第一节
林 学 概 论
第九章
森林抚育与主伐更新
林 学 概 论
一、森林主伐更新概述
1、森林主伐
(1)主伐的概念
µ 主伐又称森林收获作业法、森林作业法,是对成熟林 分或林分中部分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的过程。
2、林木分级
②寺崎分级法
这种分级法将林木分为二组五级。 优势木:
I级:树干、树冠发育均匀良好。 Ⅱ级:树干、树冠有缺陷。
劣势木: Ⅲ级:中庸,冠未被压。 Ⅳ级:树枝尚绿,但被压。 V级:衰弱木、倾倒木、枯立木。
这种分级法在日本广泛应用。它的可取之处在于根据树干 质量分级,而不是仅仅强调生长势。
第九章
2、森林更新
(2)森林更新方式
①人工更新
林冠下人工更新水曲柳 (赵秀海摄)
第九章
森林抚育与主伐更新
第二节
林 学 概 论
一、森林主伐更新概述
2、森林更新
(2)森林更新方式
②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指以弥补天然更新过程的不足 所采用的某些单项人工更新措施。
森林资源保护-PPT课件
1469 1730.5
595.4 780.8
482 114
14 59
252.1 84.5
19.1 70.7
广西
安徽
江西
山洪暴发
水淹城市
2. 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沙化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国家 林业局第二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沙化土地 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涉及 全国 30个省(市)841个县(旗)。 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相当于l0个广东省的幅员面积,5 年新增面积相当于一个北京总面积。新中国成立来, 全国有1000万亩耕地、3525万亩草地和9585万亩林 地成 为流动涉地风沙逐步紧逼,数万农牧民被迫沦为 生态难民 ,内蒙古阿拉善盟 85%的土地已经沙化并 每年 150万亩的速度在扩展。
林分平均每公顷 120.00 3 蓄积量(m ) 每公顷林分年蓄 积增长量(m3) 4.89
78.06 3.36
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全省有木 本植物1943种,有陆生野生动物824种,种类占全国 三分之一。为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成省级以上 自然保护区31处(其中国家级9处),全省自然保护区 面积达12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55%,居华东地 区首位。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森林资源的概念;
(2)了解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及作用; (3)掌握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4)掌握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5)掌握森林资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5)掌握森林资源环境管理和原则与方法。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
森林资源是森林、林 地及生活和生长在林地 上的生物的总称,包括 林木、林下植物、野生 动物、微生物、土壤和 气候等自然资源。
森林及其保护--ppt课件
)D、天然“过滤器d”( )F、天然“绿色卫士f”
)
G、天然“加湿器”b( )H、天然“美容师i”( )
I、天然“消声器”g( )J、天然“绿色宾馆j”
()
备选答案: a 保持水土 b 调节气候 c 吸烟滞尘
d 防风固沙 e 净化空气 f 保护农田 g 减弱
噪声 h 涵养水源 PiPT课美件 化环境
“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平原农田防护林: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 沿海防护林:防风防浪
PPT课件
28
保护森林应该怎么做?
不用一次性筷子;平时生活当中节约用纸; 积极使用再生纸张;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PPT课件
29
研究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四大步骤: 特点 概念 分布 破坏状况
B.针叶树
C.常绿阔叶树
D.灌木
PPT课件
31
3.在我国的绿化工程中,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为主的是 B
A.沿海防护林体系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C.“三北”防护林体系 D.平原绿化工程
4.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 D ) A.为工业提供原料 B.为人类提供食品
C.为建筑业提供木材 D.改善生态环境
国家
法国 印度 中国 英国
森林覆盖率 (%)
27.0 22.5 16.55 10.0
我国1.58亿公顷,人均0.11公顷,覆盖率16.55% 世界38.66亿公顷,人均0.6公顷,覆盖率30%
PPT课件
12
世界森林数量在减少,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j 为野生2动3
案例1 滥伐森林与洪水加剧
PPT课件
林学概论
绪论学林: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结构功能,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保护与利用的科学。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森林:一种植被类型。
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边环境的生物群落郁闭度:林冠层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也称林冠层盖度,是描述乔木层树冠连接程度的指标。
郁闭度=被树冠覆盖的样点数╱样点总数(总冠幅╱样方总面积)林地:用于生产森林资源的土地,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
森林的作用和效益: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柱(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地球生态系统的基因库、地球生命系统的能量库)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调节中枢(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风固沙作用、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维持碳平衡,调节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3、森林是国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章双名法:每种植物名称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有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
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常用形容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
双名法=属名+种加词(完整的学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的姓氏缩写)乔木: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
灌木:不具有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主干不越过3米。
沙棘、沙柳、小叶锦鸡儿等枝条:着生叶、花、果等器官的轴。
枝条的构造可分为:节、节间、叶痕、维管束痕、皮孔、髓。
裸子植物的特征;孢子体特别发达、具胚珠,形成种子、形成球花、配子体退化,完全寄生孢子体上、雄配子产生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具多胚现象被子植物的特征;具有真正的花、具雌蕊,形成果实、具有双受精现象、孢子体进一步发达和分化、配子体进一步退化例出松科、柏科、蝶形花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蔷薇科、胡颓子科、无患子各3个树种第二章森林环境:指森林生活的空间(包括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及其周围空间一切因素的综合生境/立地: 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精选)林学概论
林学概论第1章绪论1★.林业:是培育、爱惜、治理和利用丛林的事业。
2.林学: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专门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是一门研究如何熟悉丛林、培育丛林、经营丛林、爱惜丛林和合理利用丛林的应用学科,它是一个相当广漠的知识领域。
3.中国林业的进展:狩猎林业进展-> 农耕林业时期-> 走向可持续进展林业时期4.中国林业的现状:(1)丛林资源总量不足、散布不均、质量不高(2)林业结构不合理(3)造林绿化质量低,进展速度慢(4)林业产业进展滞后,难以对生态建设形成有效的支持(5)林业补偿机制尚未成立(6)林业市场发育滞后(7)林业科技进展滞后,缺乏科技创新与技术推行动力(8)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第2章森林的概念与特征1★.丛林的特点:(1)寿命长,生长周期长(2)成份复杂,产品丰硕多彩(3)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4)丛林具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是一种能够再生的生物资源(5)具有庞大的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量(6)对周围环境具有庞大的阻碍力2★.优势树种:又称建群树种。
在丛林中,株数材积最大和次大的乔木树类别离称为优势树种和亚优势树种。
要紧树种:又称目的树种。
是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一样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若是要紧树种同时又是优势树种,是比较理想的。
另外还有次要树种(非目的树种),伴生树种(辅佐树种),先锋树种。
下木:是指林内的灌木和小乔木,其高度一样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1/2。
3★.林分:将大片丛林按其本身的特点和经营治理的需要,区划成假设干个内部特点相同且与周围相邻部份有明显区别的丛林地段称为林分。
林分特点指标:(1)林分起源(2)树种组成(指乔木树种所占比例,以十分法表示。
同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作纯林;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3)林相(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
《林学概论》PPT课件_OK
发病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有利于病害发生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 37
土壤条件。
二、森林虫害基础知识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此纲种类 繁多,占动物界2/3以上,个体数量占动物界的 8 5%以上,是最大的一个纲。
昆虫纲特征:成虫体分头、胸、腹;具1对触角; 胸部具有3对足,通常还有2对翅;有变态;具外 骨骼。
74
昆虫的生殖方式
两性生殖
绝大多数昆虫经过雌雄交配后,产下的受精卵 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又称卵生。
75
昆虫的变态及类型
变态——昆虫的一生自卵产下至成虫性成熟为止,在外部
形态和内部构造上,要经过复杂的变化,有若干次由量变
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这种现象
称为变态。
变态类型
家蚕、柞蚕为人类生产绢丝,紫胶虫分泌紫胶,白蜡虫生产 白蜡,五倍子蚜为人类提供单宁等。
2021/7/21
46
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是中国特有的资源昆虫,其雄性若虫分泌的白
蜡誉为"中国蜡"。
2021/7/21
47
3.控制害虫和有害植物
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寄生性和捕食性的昆虫,其中许多是以 害虫为食的,它们在害虫的自然抑制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类称之为天敌昆虫。如寄生性的赤眼蜂、茧蜂和姬蜂等。
林学概论
2021/7/21
1
课程说明
课程性质:必修课 授课方式:专题形式 考核方式:考勤20%;期末考试80%
2021/7/21
2
主讲内容
绪论 森林保护专题 城市林业专题
2021/7/21
3
绪论
林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林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林学是一门研究森林及其资源管理的学科,涉及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林学概论是林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林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林业资源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以下是林学概论的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林业资源概述1.1 林业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2 世界各国的森林资源情况1.3 中国的森林资源概况1.4 林业资源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作用第二章:森林生态学基础2.1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2 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种群、群落、生态位、生态平衡等2.3 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和稳定性第三章:森林植物学基础3.1 森林植被的构成和类型3.2 主要的森林树种及其生长特性3.3 森林植物的繁殖和更新3.4 森林树种的分类和适应性第四章:森林资源的计量和调查4.1 森林资源的调查和测量方法4.2 森林资源的利用潜力分析4.3 森林资源的统计和信息管理第五章:森林经济学基础5.1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5.2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5.3 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和成本核算5.4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经济利益协调第六章:森林保护与管理6.1 森林病虫害防治6.2 森林火灾的防治和管理6.3 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6.4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第七章:林业社会学基础7.1 森林资源的社会属性7.2 森林资源对社会的影响7.3 森林资源的社会管理和参与第八章:森林政策与法规8.1 国家森林资源政策8.2 森林资源的保护法规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政策第九章:乡村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9.1 乡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9.2 乡村生态环境修复的原理和方法9.3 乡村土地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结语林学概论是林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并认识森林资源的基本概况及重要作用,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林学概论 第12讲-森林保护
• 幼虫咬破卵壳从卵中爬出称孵化。从成虫产卵到卵孵化为幼 虫所经历的时间,叫卵期。从初孵幼虫到化蛹的这一段时间 称幼虫期。成虫钻出蛹壳的过程称羽化。从化蛹到成虫羽化 的这一时期称为蛹期。成虫羽化后到产卵死亡的这一时期称 成虫期。 • (3)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昆虫大多是卵生的。由卵开始发 育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叫做一个世代。一种昆虫在1年中 完成一个世代的叫做1年1代,如舞毒蛾;1年中完成两个世 代的叫做1年2代,如扬雪毒蛾;1年能完成多个世代的称1年 多代,如蚜虫。昆虫在一年内出现的各个虫期及世代的变化 情况,称为年生活史。我国主要森林害虫,大多是1年1代, 部分1年2~3代,有些天牛则需要2年才能完成一个世代。同 一昆虫也可能在不同地区发生世代不同,如马尾松在河南南 部每年2代,而到广西则达4代。
黄色、白色或黑色粉状物,小黑点等。所有
这些特殊的表现称之为病害症状。症状是准
确诊断林木病害的主要根据。
(2)林木病害的主要类型
• 植物的病害,大多数根据其症状特点来命
名。林木上常见的病害类型主要有白粉病
类、锈病类、斑点病类、烂皮病类、溃疡
病类、腐朽类、花叶病类、肿瘤类、丛枝
病类、萎蔫病类。
• 必须指出,病害的症状随着病害的发展,往 往会出现初期、中期和末期症状的截然不同。 环境的变化会导致症状的变化,但在一定环 境条件下,病害症状又有其特定的特征。因 此需要我们掌握病害症状的变化规律,对症 下药,施之以治。此外,有些症状,难以用 经验判别病原种类,这就需要人们借助于仪 器设备如显微镜进行鉴定。
(4)主要林木害虫类型
• 我国主要林木害虫类型可分为苗 圃害虫、枝梢害虫、食叶害虫、 蛀干及干材害虫等几类。
9.2.1 林木病害防治方法
林学概论森林与环境PPT精品文档
01.04.2021
19
❖ 水体温度变化:光线穿过水体时,辐射强度随深度的 增加呈对数值下降,因此太阳辐射增温仅限于水体最 上层。由于暖水密度比冷水的密度小,在高温季节或 者白天在静水体内形成一个比较稳定、明亮的表水层; 在距表层水较深处有一个较冷、密度较大的静水层; 在两层之间是温度剧烈变化的变温层。夜晚,特别在 寒冷季节,水面温度下降,表层水密度增加而下沉, 深层温暖的水上升,上下层水体发生对流、交换充分 混合。
温度的昼夜变化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日出后温度 逐步上升,一般在13-14点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下 降,直到日出前降至最低值。此外,纬度高、海拔高 以及远离海洋,昼夜温差也大。
01.04.2021
18
❖ (3)土壤和水体中的温度变化 ❖ 土温变化:白天土壤表面受热后,热量从表土
向深层输送;夜间土表冷却后,热量从深层向 表层流动。土壤热量正反两方面的输送量及流 动速率决定了土壤温带的状况。土壤温度的变 化比大气要缓慢且稳定,所以冬暖夏凉。
01.04.2021
10
❖ (1)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在地球表面有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 空间变化包括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坡向; 时间变化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
纬度变化:光照强度在赤道最大;随着纬度的 增加,太阳高度变低,光照强度相应减弱。
海拔变化:光照强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 强,因为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密度越稀薄。
❖ 在空间变化上,低纬度处短波光多,高纬度 长光波多;同时,随海拔升高短光波随之增 多。在时间变化上,夏季短光波多,冬季长 光波多;中午短光波多,早晚长光波多。
01.04.2021
13
❖ (3)光照长度 ❖ 日照长度随纬度变化而进行不同的周期性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已查明全国森林有害昆虫 5 020 种, 主要造林树种的病害 1 000 多种,其中 对林业生产经常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 种类有 200 多种。因此,森林的保护是 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林业 部门系统设有专门森林保护科室)。本 篇主要探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理 论和方法。
主要内容:
•9.1林木病、虫害防治理论
(1)昆虫的外部形态
• 昆虫成虫体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着生 有口器、眼和触角等感觉器官;胸部有3对 足,通常有2对翅;腹部无足,一般由10~ 11节组成。体表被以几丁质的外骨骼,由
气管进行呼吸。
(2)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 (1)昆虫的生殖方式。大多数昆虫是以两性生殖繁殖后代,即通 过雌雄交配,卵受精后,产出体外,才能发育成新的个体。但有 些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的个体,这种方式称为孤雌 生殖(单性生殖)。有的昆虫一个时期进行两性生殖;另一个时期 却进行孤雌生殖(如蚜虫),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周期性孤雌生殖。
• 幼虫咬破卵壳从卵中爬出称孵化。从成虫产卵到卵孵化为幼 虫所经历的时间,叫卵期。从初孵幼虫到化蛹的这一段时间 称幼虫期。成虫钻出蛹壳的过程称羽化。从化蛹到成虫羽化 的这一时期称为蛹期。成虫羽化后到产卵死亡的这一时期称 成虫期。 • (3)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昆虫大多是卵生的。由卵开始发 育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叫做一个世代。一种昆虫在1年中 完成一个世代的叫做1年1代,如舞毒蛾;1年中完成两个世 代的叫做1年2代,如扬雪毒蛾;1年能完成多个世代的称1年 多代,如蚜虫。昆虫在一年内出现的各个虫期及世代的变化 情况,称为年生活史。我国主要森林害虫,大多是1年1代, 部分1年2~3代,有些天牛则需要2年才能完成一个世代。同 一昆虫也可能在不同地区发生世代不同,如马尾松在河南南 部每年2代,而到广西则达4代。
• (2)植物检疫方法。检疫工作由国家检疫机 构人员依法进行。检疫方法依具体病害而
定。对林木病害来说,一般种子带病的情
况较少,苗木、插穗、插条等则几乎可以
传带各种病原物,是重点检验材料。常根
据经验用肉眼或放大镜目测,必要时采用
显微镜观察或用分离培养、生物化学方法
测定。
(2)营林措施
• 环境条件的任何重大改变都将影响到整个
(4)生物防治
• 从广义上说,一切利用生物手段来防治植 物病害的方法都属于生物防治的范畴。通 常是利用某些微生物作为工具来防治植物 病害。如利用自粉寄生菌控制白粉病、锈 菌寄生菌控制锈病的发展;利用大隔孢伏 革菌防治松树银白腐病等。 • 生物防治法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但作用慢, 易受环境影响,效果不稳定。
(3)主要林木病害种类
• 林木的病害,主要包括种实和幼 苗病害、幼林病害和成、过熟林 病害几个方面。
9.1.2 林木虫害
• 昆虫并不等于害虫。地球上有100多万种昆虫,有害的 昆虫有8万余种,但真正造成危害的仅3 000余种,在 一个地区产生严重危害的也只有几十种。我国约有14 万种昆虫,其中仅仅有少数是农林牧方面的害虫,在 一定意义上也有益处。许多昆虫对林木产生的危害, 实际上是人类不科学的耕作方式、栽培方法或管理技 术引起的。对待昆虫,乃至于害虫的态度,应该是谋 求人类与自然协调共存,走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控 制农林害虫之路。利用植物的抗害性自然控制害虫是 最根本也是最佳的措施。
•9.2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9.1.1 林木病害
• 林木由于所处的环境不适,或受到其他生 物的侵袭,使得正常的生理程序遭到干扰, 细胞、组织、器官受到破坏,甚至引起植 株死亡,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我们把这种 现象称为林木病害。
• 引起林木生病的原因简称病原。病原的种 类很多,大致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 病原2类。
• 生物性病原是指以林木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 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寄生 性种子植物,以及线虫、藻类和螨类等。凡是 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是有传染性的, 因此称作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 • 非生物病原是指那些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发育 的水分、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因素。 如土壤水分失调、温度异常、环境污染等。由 非生物病原导致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故称 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 病害。
(5)物理、化学防治
• 利用高温、射线等物理方法防治植物病害
叫物理防治。如对种子、苗木、土壤进行
热处理,杀死其中的病原物,用超声波、
各种射线来杀死植物种子和苗木中的病原
物等。
• 用化学药物来防治病害称为化学防治。它使用范围广、 收效快、方法简便,特别是病害发生后采用化学防治往 往是惟一可行的方法。按照化学药剂的作用,可分为铲 除剂、保护剂和内吸剂。铲除剂直接可杀死病原物,如 五氯酚、甲醛等;保护剂可直接施于植物体,保护植物 不受侵害,如低浓度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有机硫、 磷、氯等;内吸剂是指被植物吸人体内,起抑制病原物 扩展的药剂,如托布津、多菌灵、苯来特等。化学药剂 的使用方法包括土壤消毒、种实消毒和喷洒植株等。
(4)主要林木害虫类型
• 我国主要林木害虫类型可分为苗 圃害虫、枝梢害虫、食叶害虫、 蛀干及干材害虫等几类。
9.2.1 林木病害防治方法
• 林木病害防治的目的是有效地控制病 害的发生,降低群体发病率或产量损 失率,以减少经济损失。
• 在上面我们已提到,病原一环境条件一病原寄主是病害 发生发展的基础,三者配合“协调”时,病害即发生和 流行。因此,在病害的防治上,则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以人为的干扰来打破这种协调关系。具体而言,就是采 取这样一些措施:消灭病原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增强寄 主的抗病力或保护它不受病原物的侵袭;改善环境条件, 使不利于病原物数量的积累和侵染活动的进行,或有益 于寄主抗病性能的发挥。一切防治措施都是为了或多或 少地达到上述目的。
• 遭受侵袭的植物称为感病植物,对寄 生物来说是寄主。寄主植物和病原都 处于环境之中,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这三者的关系是病害发生、发
展的基础,深入了解寄主植物、病原
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是设计正确的病害
防治措施的关键。
(1) 林木病害的症状
• 林木受害后,首先在生理上受到一系列的干 扰,但其不易为人们所感觉。这种生理上的 干扰继续发展的结果必然使林木发生组织和 形态上的变化,如组织细胞坏死、出现变色 斑、瘤肿等。同时,在发病的部位往往出现
(1)检疫措施
• 害虫的检疫与病害的检疫相似,重要的区 别在于检疫对象不同。如我国国家林业局 制定了国内19个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2)营林措施
• 选育抗虫品种。如多种杨树和榆树、元宝 枫、糖槭易受光肩星天牛蛀干,但毛白杨 对其有抗性,因此在受光肩星天牛危害地 区选用毛白杨造林。其他造林技术如适地 适树、整地、营造混交林,林分的抚育等 措施,形成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 地控制虫害的发生。
(3)物理机械防治
• 常采用捕杀、灯光诱杀、食物诱杀、潜所
诱杀等方法防治害虫。如利用松毛虫在树
干基部集中越冬的习性捕杀;用黑光灯诱
杀松毛虫类、竹螟、毒蛾类、刺蛾、天蛾、
蝼蛄、金龟子等;设置饵木诱杀小蠹虫等。
(4)化学防治
• 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许多害虫对化学农药产生了 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抗药性,一些主要害虫 的数量急剧下降后又突然回升造成更大的危害, 次要害虫在天敌被杀死后突然暴发成灾,殃及非 防治目标物种如天敌、传粉昆虫和野生动物等, 严重污染土壤、水域、大气和动植物产品,反过 来又造成新的害虫危机。因此,为避免引起害虫 的抗药性、杀死有益天敌和破坏环境事件的发生, 应注意下面几点:
• (2)昆虫的变态。昆虫个体整个发育过程,从卵到成虫的性成熟, 其间分成不同的发育阶段,每一个发育阶段,在外部形态、内部 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一般包括卵、幼 虫、蛹、成虫4个阶段,或卵、幼虫、成虫3个阶段。同一个体在 不同的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异,称变态。昆虫变态有2种类型,经 过前述4个发育阶段的变化过程,称全变态;而只经过3个发育阶 段的变化,称不完全变态。
• 依据采用的手段不同,林木病害防治措施可分为病害检 疫、改进营林措施1)病害检疫
• (1)病害检疫的任务。植物病害检疫是为防止危 险性病害的国际间或国内地区间人为传播的一 种措施。其主要任务是:
①禁止危险性病害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 入或由国内输出。②将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 危险性病害封锁在一定范围内不使蔓延,并采 取积极措施逐步消灭。 ③当危险性病害传人 新区时,采取紧急措施就地消灭。
森林保护
主讲人:王国兵
2013-7-11
南京林业大学
火灾、病虫害和乱砍滥伐是我国森林 的三大灾害。在森林的培育过程中, 经常遭受病、虫、鸟、兽害的威胁, 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重大 的经济损失。如全国森林病虫害年发 生面积约 800 万 hm2,木材生长量减 少 1700 万 m3,直接经济损失 50 亿元 以上。
(3)常见森林昆虫类群
• 世界上已经命名的昆虫纲总数约100万种,美国昆 虫学家估计,全世界昆虫的总数有3 000万种。在 森林里常见而又比较重要的昆虫有直翅目(蝗虫、 蟋蟀、蝼蛄)、螳螂目(螳螂)、竹节虫目(竹节虫)、 等翅目(白蚁)、半翅目(椿象,俗称“臭大姐”)、 同翅目(蝉、叶蝉、蚜、木虱)、鞘翅目(小蠹虫、 天牛、象鼻虫、步甲、郭公虫、虎甲)、鳞翅目 (蝶类、蛾类)、膜翅目(各种蜂类和蚂蚁)、双翅目 (蚊、蝇、虻)。
(1)选择持效期短、有选择性的农药。 (2)尽量减少喷粉,采用喷雾和超低容量 喷雾。 (3)用内吸型药剂涂干,减少对天敌的危 害。 (4)根据昆虫的特点使用农药,如根据口 器类型等。 (5)尽量不污染环境。
(5)生物防治
• 在昆虫中有20%的种类是捕食昆虫的,又有 2.4%的种类是其他动物体外或体内的寄生物, 因此,可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来防治害 虫。常采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如用赤眼 蜂防治松毛虫;以微生物治虫,如用细菌防 治松毛虫、大袋蛾、天幕毛虫、杨雪毒蛾等; 以鸟治虫,如大山雀、杜鹃取食鳞翅目昆虫, 啄木鸟取食蛀干害虫小蠹、天牛、吉丁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