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第周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翻译能力。

2.体会文章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学习重点、难点】

1、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2、体会虚词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学习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第一、二学时

【知识链接】

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2.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

(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2)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

3、写作背景: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4、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自读课文,并梳理文言知识】

一、词类活用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2、东亦客也

3、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5、而视茫茫

6、将成家而致汝

7、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8、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二、句式

1、惟兄嫂是依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4、从兄嫂归葬河阳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6、未可以为信也

7、吾念,汝从于东

三、古今异义的词

1、成家:将成家而致汝①古义:②今义:

2、少年:吾与汝俱少年①古义:②今义:

3、志气:志气日益微①古义:②今义:

4、几何: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①古义:②今义:

5、强者:少而强者不可保①古义:②今义:

6、成立: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①古义:②今义:

7、当不复记忆①古义:②今义:

8、吾去卞州①古义:②今义:

9、而齿牙动摇①古义:②今义:

第三学时

1、课文梳理

正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3):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第八自然段

第九自然段

第三部分(10-12):

第十自然段

第十一自然段

第十二自然段

全文十二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时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续写自己的惶恐、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难怪东坡先生会有“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的说法。

2、祭文之初,作者为什么要详叙幼时及成年后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3、文章开头的叙述之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请说明理由。

4、在写十二郎之死时,为什么文中还要回叙自己头一年给十二郎的信,以及自己身体衰病、子孙辈幼小等事?

5、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的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第8.9段),甚至对死讯本身,也疑其非真而梦?

6、全文以悼十二郎为主,寄托着哪些情感?

第四学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

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B、请归取.其孥还必相迎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