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ppt
合集下载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MRI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价格昂贵,且检查结果受磁场均匀度和扫描序列的影响较 大。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包括核素显像和功能 显像等,通过观察乳腺组织对放 射性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变化,可
以辅助诊断乳腺病变。
核医学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 现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适用于无法触及肿块的乳腺
癌患者。
核医学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放 射性物质的应用,且检查结果受 病变组织摄取放射性物质的能力
影响较大。
04
乳腺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 关重要。乳腺影像诊断是乳 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 手段。
乳腺癌影像表现
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超 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常 表现为肿块、钙化、结构扭 曲等征象。通过分析这些影 像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肿块 的良恶性。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 规则的肿块,有时伴随钙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与预后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例预 后良好。但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恶变或复发的迹象。
其他乳腺疾病
其他乳腺疾病概述
除了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外,还有许多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症、乳房 囊肿等。这些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也有各自的特征表现。
乳腺癌诊断流程
在疑似乳腺癌的情况下,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学检 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的方式获取组织样本。
乳腺癌治疗与预 后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等。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 的病情、年龄、激素状态等 多种因素。乳腺癌的预后与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 等因素有关。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包括核素显像和功能 显像等,通过观察乳腺组织对放 射性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变化,可
以辅助诊断乳腺病变。
核医学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 现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适用于无法触及肿块的乳腺
癌患者。
核医学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放 射性物质的应用,且检查结果受 病变组织摄取放射性物质的能力
影响较大。
04
乳腺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 关重要。乳腺影像诊断是乳 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 手段。
乳腺癌影像表现
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超 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常 表现为肿块、钙化、结构扭 曲等征象。通过分析这些影 像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肿块 的良恶性。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 规则的肿块,有时伴随钙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与预后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例预 后良好。但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恶变或复发的迹象。
其他乳腺疾病
其他乳腺疾病概述
除了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外,还有许多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症、乳房 囊肿等。这些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也有各自的特征表现。
乳腺癌诊断流程
在疑似乳腺癌的情况下,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学检 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的方式获取组织样本。
乳腺癌治疗与预 后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等。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 的病情、年龄、激素状态等 多种因素。乳腺癌的预后与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 等因素有关。
【放疗 靶区 勾画 课件】乳腺癌术后放疗
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照射——随机研究结果
总生存率
外 象 限
内
内乳放疗
象
化
限
疗
中
内乳放疗
央
区
Int J Radiation Oncol Biol Phys 86(5):860-866, 2013
乳腺癌术后内乳预防照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2003-2007,3089例早期LN+乳腺癌术后,前瞻性基于人群的队 列研究 右乳癌行内乳照射,左乳癌未行内乳照射,中位随访8.9年
-
改良根治术后常规放疗技术
胸壁:电子线或X线切线 (垫bolus) 锁骨上下:X线/或混合射线
引流口?
CT定位 锁骨上胸壁放疗——体位和中心标记 肩背垫15度斜板使胸壁平坦
CT定位 锁骨上胸壁放疗——体位和中心标记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部位
内侧组:91%,外侧组:75%,颈静脉角:66%
景灏等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5;93(2):268-76
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照射(TOMO)
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照射
IMRT
TOMO
乳腺癌保乳术后 放疗技术和靶区勾画
保乳术后放疗范围
腋窝淋巴结 4个阳性:全乳+锁骨上区 内乳 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全乳 锁骨上区 内乳 腋窝淋巴结阴性:全乳 SLN1-2个阳性,低危患者:全乳放疗
高危患者:全乳+腋窝 锁骨上区放疗
①CT定位,剂量评估,降低心肺剂量 ②预防剂量46-50Gy/23-25f,常规分割 ③锁骨上腋窝区域,处方剂量深度取决于病人的解剖 ④借助于内乳动静脉确定内乳区域 ⑤新辅助化疗病人的放疗指征和照射部位取决于化疗前的临床分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4版PPT课件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乳腺 癌治疗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 基因特征,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新药研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研发 的不断投入,未来有望出现更多具有 创新性和突破性的乳腺癌治疗药物, 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07
随访监测与生活质量改善
随访监测项目安排及频率建议
适应症
适用于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等不 同类型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基 因检测结果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 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前景
作用机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 统,增强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达到
治疗肿瘤的目的。
应用前景
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有望
考虑患者意愿和耐受性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的 意愿和耐受性,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多学科专家团队讨论
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讨论, 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4
手术技巧与术后康复管理
各类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
包括早期乳腺癌、局部晚期乳腺 癌、炎性乳腺癌等各类乳腺癌的 手术治疗适应症,以及患者年龄 、身体状况等手术条件评估。
03
疗效评估与调整
在联合放化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疗效和毒副反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毒副反应监测和处理
毒副反应类型
放射治疗和化疗都可能引起一定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这些反 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监测方法
在放射治疗和化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以及观 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乳腺癌放疗》PPT课件
新技术在提高疗效和降低毒性方面的探索
质子重离子放疗
利用质子或重离子束进 行放疗,具有剂量分布 优势和较低的毒性,尤 其适用于复杂和难以治 疗的乳腺癌病例。
立体定向放疗
采用高精度、高剂量的 放疗技术,对肿瘤进行 一次性或少数几次的照 射,降低对周围正常组 织的损伤。
免疫放疗
结合免疫治疗与放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来增强对肿瘤细 胞的杀伤作用,提高治 疗效果。
剂量优化
通过计算机算法优化照射 计划,使肿瘤区域获得均 匀的照射剂量,同时降低 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调强适形放疗技术
调强原理
通过改变加速器输出剂量率或调整多叶光栅形状,实现照射野内剂 量的不均匀分布,以适应肿瘤形状的不规则性。
计划设计
根据肿瘤的形状和位置,设计多个子野并调整其权重,实现照射野 内剂量的精确调控。
晚期放射性损伤及预防措施
晚期放射性损伤的表现
皮肤纤维化、溃疡、坏死等。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避免重复照射;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
放疗对其他器官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01
对心脏的影响
放疗可能导致心包炎、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应对策略包括优化放疗计划
,减少对心脏的照射剂量;使用心脏保护剂;定期监测心脏功能。
3
定位与固定
采用体位固定技术,确保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体 位与模拟定位时一致,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01
02
03
三维图像重建
利用CT、MRI等影像技术 获取患者的三维图像数据 ,重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 的三维结构。
适形计划设计
根据肿瘤的三维形状,设 计适形的照射计划,使高 剂量区与肿瘤形状高度一 致。
乳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演示课件
• 保乳术后部分乳腺外照射的靶区确定与勾画 • 根治术后靶区确定与勾画
与靶区确定相关的局部/区域淋巴引流
lymphatic draining related with definition of irradiated target
乳腺淋巴结分组
• 区域分组
– 腋淋巴结群 – 胸骨旁淋巴及群 – 锁骨上淋巴结群
– 胸小肌深面组(Level II)
– 胸小肌内侧组(Level III)
乳腺淋巴结分组
• 胸骨旁淋巴结:又称 内乳淋巴结。位于胸 骨两旁,沿胸廓内动 静脉排列,分布于1-6 肋间,主要位于1-3肋 间
乳腺淋巴引流
• 自乳腺和乳晕到腋窝、 锁骨上和上胸骨旁淋 巴结
• 自胸壁、皮下、骨膜 下到腋窝、锁骨上和 上胸骨旁淋巴结
Noguchi et al,1991,1992
内乳淋巴结转移与腋淋巴结转移
• 腋淋巴结阴性者—内乳淋巴结转移 12.9%(4/31)
• 腋淋巴结阳性者—内乳淋巴结转移 36.7%(11/30)
– ALN1-3个:2/5 – ALN4-10个:5/14 – ALN>10个:4/11
Yu JM,Li G, L JB,2005
• 自肋骨下后直肌鞘到 膈肌、胸骨旁、内乳 及纵隔淋巴结
与靶区确定相关的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
locoregional lymphatic metastases relative to definition of irradiated target
原发肿瘤部位与区域淋巴结转移
原发肿瘤部位与腋淋巴结转移
乳腺淋巴结分组
• 解剖学分组
– 胸肌淋巴结-前群(平均1.7 个)
– 外侧淋巴结-外侧群(平均 10.7个)
与靶区确定相关的局部/区域淋巴引流
lymphatic draining related with definition of irradiated target
乳腺淋巴结分组
• 区域分组
– 腋淋巴结群 – 胸骨旁淋巴及群 – 锁骨上淋巴结群
– 胸小肌深面组(Level II)
– 胸小肌内侧组(Level III)
乳腺淋巴结分组
• 胸骨旁淋巴结:又称 内乳淋巴结。位于胸 骨两旁,沿胸廓内动 静脉排列,分布于1-6 肋间,主要位于1-3肋 间
乳腺淋巴引流
• 自乳腺和乳晕到腋窝、 锁骨上和上胸骨旁淋 巴结
• 自胸壁、皮下、骨膜 下到腋窝、锁骨上和 上胸骨旁淋巴结
Noguchi et al,1991,1992
内乳淋巴结转移与腋淋巴结转移
• 腋淋巴结阴性者—内乳淋巴结转移 12.9%(4/31)
• 腋淋巴结阳性者—内乳淋巴结转移 36.7%(11/30)
– ALN1-3个:2/5 – ALN4-10个:5/14 – ALN>10个:4/11
Yu JM,Li G, L JB,2005
• 自肋骨下后直肌鞘到 膈肌、胸骨旁、内乳 及纵隔淋巴结
与靶区确定相关的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
locoregional lymphatic metastases relative to definition of irradiated target
原发肿瘤部位与区域淋巴结转移
原发肿瘤部位与腋淋巴结转移
乳腺淋巴结分组
• 解剖学分组
– 胸肌淋巴结-前群(平均1.7 个)
– 外侧淋巴结-外侧群(平均 10.7个)
【全面版】乳腺癌的x线诊断 ppt课件PPT文档
另有一部分乳腺癌 呈中间性钙化,包括 1.不定形或模糊钙化,钙化非常小或模糊而不能确定其形态学分类 2.粗糙不均质钙化,钙化不规则且显著,多,趋向融合。此两种钙化 为簇状、区域性、线或段性分布,应行活检确诊。
• 良性钙化:乳腺的良性疾病如纤维腺瘤、囊肿、感染病灶内的钙化, 以及血管钙化等,钙化灶位于肿块的内部,分布松散,密度较高且均 匀,颗粒的大小与形态不一,数目较少,常呈斑片状、树枝状、蛋壳 状等, 每平方厘米一般少于5个,与乳腺癌的钙化是可以区别的。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70岁, DR:左乳 内下不规 则肿物, 边缘模糊, 见毛刺影。 病理:左 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3岁, DR:右乳 中央区域斑 片状致密, 内侧可见类 圆形结节, 乳晕区为中 心性皮肤增 厚,乳头内 陷。病理: 乳腺炎病乳 腺癌(肿块 为癌灶)
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不同病人皆为高密度肿块,边缘模糊第一个肿物周围可 见毛刺,不同程度皮肤增厚,病理皆为乳腺癌。
• 有人指出,每平方厘米内超过15个钙化点,乳腺癌的可能 性甚大;在一丛钙化点内,有2~3个宽度为100~200μm
乳腺良恶性肿瘤钙化的鉴别
• 恶性钙化及高度可疑恶性的钙化包括 1. 细小的多形性钙化,其大小形状不一,直径常; 2.线样或线样分支状、虫噬样钙化,外形细而不规则,常不连续,宽 度,多为导管腔内的钙化。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4.毛刺:是指以肿物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 状分布的条索状致密影。毛刺征亦为乳腺 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 润区的边缘,癌性肿块约60%合并有毛刺, 偶尔,癌瘤本身影像并不明显,x线上仅表 现为星芒状向四周辐射的细长或粗长毛刺 影像。
乳腺癌毛刺征的x线表现
女,30岁,多灶癌,部分病灶不规则肿物伴毛刺,部分 病灶边缘模糊浸润。
• 良性钙化:乳腺的良性疾病如纤维腺瘤、囊肿、感染病灶内的钙化, 以及血管钙化等,钙化灶位于肿块的内部,分布松散,密度较高且均 匀,颗粒的大小与形态不一,数目较少,常呈斑片状、树枝状、蛋壳 状等, 每平方厘米一般少于5个,与乳腺癌的钙化是可以区别的。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70岁, DR:左乳 内下不规 则肿物, 边缘模糊, 见毛刺影。 病理:左 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3岁, DR:右乳 中央区域斑 片状致密, 内侧可见类 圆形结节, 乳晕区为中 心性皮肤增 厚,乳头内 陷。病理: 乳腺炎病乳 腺癌(肿块 为癌灶)
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不同病人皆为高密度肿块,边缘模糊第一个肿物周围可 见毛刺,不同程度皮肤增厚,病理皆为乳腺癌。
• 有人指出,每平方厘米内超过15个钙化点,乳腺癌的可能 性甚大;在一丛钙化点内,有2~3个宽度为100~200μm
乳腺良恶性肿瘤钙化的鉴别
• 恶性钙化及高度可疑恶性的钙化包括 1. 细小的多形性钙化,其大小形状不一,直径常; 2.线样或线样分支状、虫噬样钙化,外形细而不规则,常不连续,宽 度,多为导管腔内的钙化。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4.毛刺:是指以肿物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 状分布的条索状致密影。毛刺征亦为乳腺 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 润区的边缘,癌性肿块约60%合并有毛刺, 偶尔,癌瘤本身影像并不明显,x线上仅表 现为星芒状向四周辐射的细长或粗长毛刺 影像。
乳腺癌毛刺征的x线表现
女,30岁,多灶癌,部分病灶不规则肿物伴毛刺,部分 病灶边缘模糊浸润。
乳腺癌放射治疗课件
乳腺癌的治疗是肿瘤治疗研究的典范
• 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 物治疗等在乳腺癌治疗中均有相当的 地位,形成了目前乳腺癌综合治疗的 原则。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1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原则是:
包括手术、 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 早期乳腺癌提倡采用保乳术后根治性放疗,还应做辅助性
• 2.I期、IIA 、IIB期浸润性乳腺癌
• 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I/II级腋窝淋巴结清扫)±辅助放疗 • 肿块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根治性放疗
• 3.III 期浸润性乳腺癌
• 可手术局部进展期乳腺癌(T3N1M0):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 • 不可手术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标准治疗为术前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 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
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 乳腺癌术后必Biblioteka 给予足够强度的全身化疗以及辅以适当的
局部放疗,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应在接受术后辅助化/ 放疗后再给予内分泌治疗至少5~10年。 • 对不能手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化疗及姑息放射治疗。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2
• 1.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 2.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原则 • 3.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3
放射治疗——很重要!
• 放疗在各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均发挥了不 同的治疗作用。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的保乳 手术加放疗,不仅可以获得与根治术相同 的局控制率与生存率,同时因保存了患者 正常或接近正常形态的乳房、减轻患者的 心理障碍,生存质量大大提高。
•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都离不开放射治疗,任 何期别的乳腺癌都可以通过放射治疗而减 少局部复发。
• 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 物治疗等在乳腺癌治疗中均有相当的 地位,形成了目前乳腺癌综合治疗的 原则。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1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原则是:
包括手术、 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 早期乳腺癌提倡采用保乳术后根治性放疗,还应做辅助性
• 2.I期、IIA 、IIB期浸润性乳腺癌
• 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I/II级腋窝淋巴结清扫)±辅助放疗 • 肿块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根治性放疗
• 3.III 期浸润性乳腺癌
• 可手术局部进展期乳腺癌(T3N1M0):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 • 不可手术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标准治疗为术前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 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
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 乳腺癌术后必Biblioteka 给予足够强度的全身化疗以及辅以适当的
局部放疗,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应在接受术后辅助化/ 放疗后再给予内分泌治疗至少5~10年。 • 对不能手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化疗及姑息放射治疗。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2
• 1.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 2.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原则 • 3.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
2/10/2021
乳腺癌放射治疗
3
放射治疗——很重要!
• 放疗在各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均发挥了不 同的治疗作用。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的保乳 手术加放疗,不仅可以获得与根治术相同 的局控制率与生存率,同时因保存了患者 正常或接近正常形态的乳房、减轻患者的 心理障碍,生存质量大大提高。
•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都离不开放射治疗,任 何期别的乳腺癌都可以通过放射治疗而减 少局部复发。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
放射线种类与能量选择
01
02
03
04
X射线
低能量,适用于浅表肿瘤
γ射线
高能量,穿透力强,适用于深 部肿瘤
电子线
中等能量,适用于浅表及部分 深部肿瘤
质子及重离子射线
高能量,精确度高,适用于复 杂形状的肿瘤
放射治疗设备简介
医用直线加速器
产生X射线和电子线,是放射治疗的 主要设备
γ射线治疗机
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γ射线进行治 疗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肿瘤较大、淋巴结 转移等,术后放射治疗可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 ,提高长期生存率。
局部晚期乳腺癌
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以作为综 合治疗的一部分,与化疗、手术等联合应用,提 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禁忌症探讨
妊娠期乳腺癌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可能 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通常禁忌 放射治疗。
诊断方法
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乳腺磁共振检查(MRI)、正电子发射 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
02 放射治疗原理及设备
放射治疗基本原理
利用高能放射线破坏 癌细胞的DNA,使 其失去增殖能力
正常组织对放射线有 一定的耐受性,而癌 细胞则较为敏感
放射线可引起癌细胞 内部结构改变,导致 细胞死亡
病理类型与分子分型
不同的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不同,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年龄与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有重要影响。年轻、身体 状况良好的患者通常更能耐受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与方 法
外照射技术
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查房 ppt课件
目的
消除或缩小肿瘤,控制癌症进展 ,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风险。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方法与流程
方法
包括外照射、内照射和放射性粒子植 入等。
流程
一般包括定位、计划设计、治疗实施 和随访观察等步骤。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注意事项
确保照射部位准确,保护正常组织,避免重复照射。
副作用
可能出现皮肤反应、疲劳、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确认设备和环境
确保放射治疗设备和治疗室的安全性和清洁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舒 适的治疗环境。
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放射治疗,并做好相 关的预防措施。
03
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
监测生命体征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处于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 护理。
与家属交流
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及 时告知治疗进展和患者情 况,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 解。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的护理重点
皮肤护理与观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在放疗期间及结束后,应保持照射部位的皮肤清 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护肤品。
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根据随访和复查结果,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05
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的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治疗方案
手术、化疗、放疗等。
治疗效果
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 提高程度等。
消除或缩小肿瘤,控制癌症进展 ,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风险。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方法与流程
方法
包括外照射、内照射和放射性粒子植 入等。
流程
一般包括定位、计划设计、治疗实施 和随访观察等步骤。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注意事项
确保照射部位准确,保护正常组织,避免重复照射。
副作用
可能出现皮肤反应、疲劳、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确认设备和环境
确保放射治疗设备和治疗室的安全性和清洁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舒 适的治疗环境。
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放射治疗,并做好相 关的预防措施。
03
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
监测生命体征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处于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 护理。
与家属交流
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及 时告知治疗进展和患者情 况,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 解。
04
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的护理重点
皮肤护理与观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在放疗期间及结束后,应保持照射部位的皮肤清 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护肤品。
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根据随访和复查结果,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05
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的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治疗方案
手术、化疗、放疗等。
治疗效果
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 提高程度等。
乳腺癌低分次大分割放射治疗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研究结果:疗 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研究结果:毒副反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试验5-10年的随访结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优势
优势:和传统分割方式的放射治疗比较在局部控制率,
生存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不增加早晚反应组织的副反应的 前提下,可以大大缩短治疗的总时间,便利患者,有利于 放化疗时间的衔接,节省医疗资源,在我国有着非常现实 的重要意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技术路线:
1,筛选患者:年龄,分期,病理类型,免疫组化,系统治 疗情况,分子分型,复发风险评分。
2,放疗前评估:体力评分,常规的检查,EKG,肺功能,B 超,CT, UCG,
3,放疗计划的制定,确认 4,放疗的实施及放疗中质控 5,对急性副反应的监测 6,病例随访
Castro JR 将放射生物学应用于临床回顾性资料,最早得 出大分割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模式。
Douglas BG, Castro JR. Novel fractionation schemes and high linear energy transfer. Prog Exp Tumor Res. 1984;28:152–16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国外临床试验
Yarnold1986-1998 START A 1998-2002 START B 1999-2001
《乳腺癌诊治》课件
复发风险:预后因素对复发风险 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存率:早期乳腺癌的生存率较 高,晚期乳腺癌的生存率较低
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 内分泌治疗等对预后的影响
随访内容和注意事项
随访时间:定期进行随访,包括术后早期和长期随访 随访内容: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伤口愈合情况、是否有复发迹象等 注意事项: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及时处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随访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提高随访效果
03
乳腺癌的诊断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01 X 线 检 查 : 通 过 X 射 线 检 查 乳 房 组 织 , 观 察 是 否 存 在 肿 块 、 钙 化 等 异 常 表 现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02 超 声 检 查 : 利 用 超 声 波 检 查 乳 房 , 可 以 观 察 乳 房 内 部 结 构 , 判 断 是 否 存 在 肿 块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05 否 为 恶 性 肿 瘤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06 手 术 切 除 活 检 : 通 过 手 术 将 肿 块 切 除 , 进 行 病 理 检 查 , 判 断 是 否 为 恶 性 肿 瘤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核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检查乳房,可以观察乳房内部结构,判断是
03 否 存 在 肿 块 病 理 学 检 查 病理学检查
细针穿刺活检:通过细针直接刺入肿块,取出少量细胞进行病理检查,判断是否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2. 随机临床研究证明boost能够降低一定的局部复 发率
3. 瘤床boost 意义在绝经前患者中意义更大
4. 在切缘阳性或太近的患者中不能免除boost
Boost方法与比较
电子束
技术简单易行,85%的剂量曲线包括完整瘤床。 皮肤剂量高
缩野切线
照射容积大
近距离插植
可以给予瘤床相对高的剂量而不引起严重的后期纤维化。 麻醉和技术要求高。
部分乳腺照射(PBI)理论
80%-90%的同侧乳房复发位于原瘤床部位
可能部分患者不需要全乳照射
瘤床外复发(elsewhere failure) 不论在单纯手 术或手术加放疗的患者中都是罕见的。
PBI 潜在优越性
1. 降低放射治疗的费用,扩大保乳治疗的应用范围 2. 将放疗疗程由常规5-6周缩短为一周以内 3. 减轻急性和长期的放射损伤,提高生存质量 4. 消除了放疗与辅助化疗时间配合的难题
象限 患者数
内侧 中线 外侧
620 122 377 1119
内乳淋巴结 转移
数目
%
118
19.0
27
22.1
68
18.0
213
19.0
内乳淋巴结转移规律
尸检521枚内乳淋巴结
1-3肋间
80%
4-6肋间
20%
118例乳腺改良根治术标本
1-3肋间
65%
第4肋间
5%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乳腺保留手术后的根治性放疗 高危患者乳腺切除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预防性放疗 无手术指征的晚期乳腺癌的放疗 局部复发患者的放疗 远处转移的姑息性放疗
起源于不同象限的肿瘤,一般距离原发灶至少4-5cm。
3. 瘤床boost 意义在绝经前患者中意义更大
4. 在切缘阳性或太近的患者中不能免除boost
Boost方法与比较
电子束
技术简单易行,85%的剂量曲线包括完整瘤床。 皮肤剂量高
缩野切线
照射容积大
近距离插植
可以给予瘤床相对高的剂量而不引起严重的后期纤维化。 麻醉和技术要求高。
部分乳腺照射(PBI)理论
80%-90%的同侧乳房复发位于原瘤床部位
可能部分患者不需要全乳照射
瘤床外复发(elsewhere failure) 不论在单纯手 术或手术加放疗的患者中都是罕见的。
PBI 潜在优越性
1. 降低放射治疗的费用,扩大保乳治疗的应用范围 2. 将放疗疗程由常规5-6周缩短为一周以内 3. 减轻急性和长期的放射损伤,提高生存质量 4. 消除了放疗与辅助化疗时间配合的难题
象限 患者数
内侧 中线 外侧
620 122 377 1119
内乳淋巴结 转移
数目
%
118
19.0
27
22.1
68
18.0
213
19.0
内乳淋巴结转移规律
尸检521枚内乳淋巴结
1-3肋间
80%
4-6肋间
20%
118例乳腺改良根治术标本
1-3肋间
65%
第4肋间
5%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乳腺保留手术后的根治性放疗 高危患者乳腺切除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预防性放疗 无手术指征的晚期乳腺癌的放疗 局部复发患者的放疗 远处转移的姑息性放疗
起源于不同象限的肿瘤,一般距离原发灶至少4-5cm。
乳腺癌放射治疗ppt课件
02
放射治疗基础知识
放射治疗原理及设备介绍
设备介绍
主要包括直线加速器、钴60治 疗机、后装治疗机等。
钴60治疗机
利用钴60衰变产生的γ射线照 射肿瘤,设备简单、经济。
放射治疗原理
利用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作用,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直线加速器
产生高能X射线和电子线,可 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放射治 疗。
乳腺癌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
治疗原则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病情不同, 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治疗 方式。
预后评估
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主要基于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式等因素。 一般来说,早期乳腺癌的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晚期乳腺 癌的预后较差,但通过综合治疗仍有可能延长生存期。
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辐射能量,单位为 Gy(戈瑞)。
当量剂量
计算方法
考虑辐射类型和生物效应的差异,将吸收剂 量转换为统一的生物效应剂量,单位为Sv (希沃特)。
根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出的剂 量分布,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确定照射野大 小、照射剂量等参数。
放射线安全防护措施
01
02
03
04
发病率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速高于高发国家,且趋 于年轻化。
乳腺癌病理类型及分期
病理类型
乳腺癌有多种病理类型,包括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和浸润性非特殊癌等。其 中,浸润性非特殊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80%。
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主要基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常用的分期 系统包括TNM分期和临床分期。
01
减少局部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共29张PPT)
❖ 肿瘤局部治疗的持续时间长
放射源选择
❖在组织中有足够穿透力 ❖易于放射防护 ❖半衰期不宜过长 ❖易制成微型放射源
❖常用核素:
❖
、金[198AU]、 钇[169Y]等
植入粒子模式图
125I粒子植入治疗适应证
❖
❖ ❖
❖ ❖ ❖
❖
适用于该治疗的类别
❖ 头、颈部肿瘤:口腔内肿瘤、鼻咽癌、眶内肿瘤、颈部转移癌 、颅底肿瘤;
治疗前
治疗后120天
• 治疗即刻、前
• 治疗40天后
治疗前
治疗40天后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术前CBiblioteka 下显示肿瘤CT下观察植入情况
术后64天复查CT肿瘤已消退
国内临床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确认插入瘤体后,根据术前或实时方案的剂量分布要求,选用均匀分布或周密中疏原那么进行粒子植入操作。 术后2个月复查CT肿瘤已消退 头、颈部肿瘤:口腔内肿瘤、鼻咽癌、眶内肿瘤、颈部转移癌、颅底肿瘤; 肝癌切除术后切缘可疑残留 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小,钛合金管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 永久性粒子种植治疗质量评估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 术后2个月复查CT肿瘤已消退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 碘[125I]、钯[103Pd]、金[198AU]、 钇[169Y]等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 头、颈部肿瘤:口腔内肿瘤、鼻咽癌、眶内肿瘤、颈部转移癌、颅底肿瘤; 脑部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 永久性粒子种植治疗质量评估
❖ 如不同增殖速率的肿瘤如何选择不同放射性核素,以获得 最大的杀伤效应
肿瘤治疗体系
❖手术切除 ❖化学治疗
❖ ❖介入治疗
❖生物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放射治疗种类
放疗
外照射治疗
内照射治疗 〔近距离治疗〕
放射源选择
❖在组织中有足够穿透力 ❖易于放射防护 ❖半衰期不宜过长 ❖易制成微型放射源
❖常用核素:
❖
、金[198AU]、 钇[169Y]等
植入粒子模式图
125I粒子植入治疗适应证
❖
❖ ❖
❖ ❖ ❖
❖
适用于该治疗的类别
❖ 头、颈部肿瘤:口腔内肿瘤、鼻咽癌、眶内肿瘤、颈部转移癌 、颅底肿瘤;
治疗前
治疗后120天
• 治疗即刻、前
• 治疗40天后
治疗前
治疗40天后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术前CBiblioteka 下显示肿瘤CT下观察植入情况
术后64天复查CT肿瘤已消退
国内临床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确认插入瘤体后,根据术前或实时方案的剂量分布要求,选用均匀分布或周密中疏原那么进行粒子植入操作。 术后2个月复查CT肿瘤已消退 头、颈部肿瘤:口腔内肿瘤、鼻咽癌、眶内肿瘤、颈部转移癌、颅底肿瘤; 肝癌切除术后切缘可疑残留 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小,钛合金管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 永久性粒子种植治疗质量评估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 术后2个月复查CT肿瘤已消退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 碘[125I]、钯[103Pd]、金[198AU]、 钇[169Y]等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 头、颈部肿瘤:口腔内肿瘤、鼻咽癌、眶内肿瘤、颈部转移癌、颅底肿瘤; 脑部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 永久性粒子种植治疗质量评估
❖ 如不同增殖速率的肿瘤如何选择不同放射性核素,以获得 最大的杀伤效应
肿瘤治疗体系
❖手术切除 ❖化学治疗
❖ ❖介入治疗
❖生物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放射治疗种类
放疗
外照射治疗
内照射治疗 〔近距离治疗〕
乳腺癌放疗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五、放射治疗剂量
(1)乳腺癌保乳术后:
①全乳常规放疗+病灶区补量或全乳调强放+病灶区补量: 全乳 DT 50 Gy/5 周 /25 次,术疤痕周围外放 2-3 cm ,用 合适能量的电子线补量,DT 10Gy/1周 /5次。或应用后装 组织间插植补量 , DT 7 Gy/ 次 , 共两次
巴管侵犯和肿瘤位于内象限者; (5)局部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二、放射治疗原则
(1)I、Ⅱ期乳腺癌: 乳腺功能保全手术加上术后的放射治
疗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后根据患者 的情况对腋窝淋巴结已有转移、年轻女性 、肿瘤细胞分化不好、HER-2度表达、受 体阴性等高危病人术后要给予放射治疗。
②全乳同步推量放疗:
全乳照射剂量:50.4 Gy/5.6周 /28次。 瘤床同步推量:60.2 Gy/5.6周 /28次 ③窝区照射:个体化放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五、放射治疗剂量
(2)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的预防剂量为 46~50Gy/(4.5~5周·23—25次),2Gy/次,每 周 5 次 。 如 果 切 缘 阳 性 , 对 原 发 灶 部 位 增 量 5— 15Gy/5—8次。
放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是 否需要放疗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预后因素。在 确定放疗适应症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选择合 理的放疗技术。总之,既要避免漏掉应该放疗 的病人,又要避免过度和不恰当的治疗对患者 造成不良后果。
精选ppt课件最新
20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心脏受到照射后可诱发心包炎、全心脏炎 和冠状动脉疾患。特别是左侧乳腺癌内乳区 用高能射线照射时,可发生放射性心脏病。 其发生率与是否并用阿霉素化学治疗以及心
乳腺癌演示文稿ppt课件
其他症状:中 期乳腺癌还可 能伴随其他症 状,如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
题
晚期症状
皮肤改变:皮肤下陷,形 成“橘皮样”改变
乳头改变:乳头内陷或抬 高
周围组织侵犯:腋窝淋巴 结肿大
远处转移:肺、骨、肝等 器官转移
乳腺癌的诊断
临床诊断
病史采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症状和家族史 体格检查:检查乳房外观、触诊等,确定肿块位置、大小、质地等 影像学检查:如乳腺B超、乳腺X线摄影等,观察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缘和密度等 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块,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乳腺癌
放疗和化疗
放疗: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有效缩小肿瘤并减轻疼痛
化疗:化学药物治疗也是乳腺癌的常见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并防止扩散
放疗和化疗的结合: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同时使用放疗和化疗来治疗乳腺癌
副作用:放疗和化疗都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疲劳、恶心、脱发等,需要做好护理和应对 措施
孕激素水平异 常
雌激素受体异 常
家族遗传因素
家族史: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遗传风险增加 基因突变: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遗传易感性:具有遗传倾向的人容易患乳腺癌 家族聚集性:家族聚集性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家族史 中是否有乳腺癌患 者
激素水平:雌激素 水平过高或过低
方法:包括细针穿刺活检、粗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等。 意义:病理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对于制定治疗方案、 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肿瘤大于5cm、有淋巴结转移等 手术方式:全乳切除术、保乳手术等 术后治疗:放疗、化疗等 手术效果: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不同而异
乳腺癌放疗的护理ppt课件
饮食护理
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 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需 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2024/1/30
14
并发症处理策略
放射性皮炎处理
放射性肺炎处理
轻度皮炎可局部涂抹润肤剂或激素类药膏 ,重度皮炎需暂停放疗,加强创面护理和 抗感染治疗。
轻度肺炎可给予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 重度肺炎需暂停放疗,加强呼吸支持和抗 感染治疗。
放射性食管炎处理
骨髓抑制处理
轻度食管炎可给予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 ,重度食管炎需暂停放疗,加强营养支持 和抗感染治疗。
2024/1/30
根据骨髓抑制程度给予相应的升血治疗或输 血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
15
04
患者教育与自我护理指导
2024/1/30
16
放疗知识普及教育
03
放疗原理及作用
03
患者心理支持得到重视
乳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团队
越来越重视患者的心理支持,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措施帮助患者
度过难关。
22
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2024/1/30
精准医疗与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乳腺癌放疗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病理等特征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05
总结与展望
21
乳腺癌放疗护理成果回顾
01
护理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放疗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精准
定位、个性化治疗计划等,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02
护理团队专业素养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总结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 ,但综合治疗并不意味着患者按照一定顺序逐 一地完成所有治疗手段。对于具体的病人,应 该根据患者的病期、病理学特征、年龄等因素 制定最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放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是 否需要放疗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预后因素。在 确定放疗适应症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选择合 理的放疗技术。总之,既要避免漏掉应该放疗 的病人,又要避免过度和不恰当的治疗对患者 造成不良后果。
2、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
①常规放疗 ② 适形放疗 ③ 调强放疗
四、放射治疗范围
1、常规放疗: (1)胸壁照射野: (2)锁骨上照射野 (3)内乳照射野: (4)腋窝野 :
四、放射治疗范围
2、调强放疗
四、放射治疗范围
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分布图
调强放疗计划的直方布图
1种情况必须放:保乳术后 1个转移也要放:胸壁+锁骨区 放疗首选1个区:胸壁 放疗主要看2点: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转移 2个区域不肯定:内乳、腋窝
③窝区照射:个体化放疗。
五、放射治疗剂量
(2)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的预防剂量为 46~50Gy/(4.5~5周·23—25次),2Gy/次 y/5—8次。
(3)区域淋巴结预防照射时,剂量为50Gy/(25 ~28次·5—5.5周),每次180~200cGy,每日 1次,每周5次。
物治疗的综合治疗。
一.放射治疗(Radiotherapy)适应 证
(1)乳腺功能保全手术后的患者; (2)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原发灶为T3
或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个者; (3)不论采用哪种手术方式其切缘阳性或有肉
眼可见的残余病灶者; (4)腋窝淋巴结≥3cm,淋巴结包膜已受侵、淋
巴管侵犯和肿瘤位于内象限者; (5)局部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
五、放射治疗剂量
(1)乳腺癌保乳术后:
①全乳常规放疗+病灶区补量或全乳调强放+病灶区补量: 全乳 DT 50 Gy/5 周 /25 次,术疤痕周围外放 2-3 cm ,用合适能量的电子线补量,DT 10Gy/1周 /5次。或应 用后装组织间插植补量 , DT 7 Gy/ 次 , 共两次
②全乳同步推量放疗: 全乳照射剂量:50.4 Gy/5.6周 /28次。 瘤床同步推量:60.2 Gy/5.6周 /28次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悉乳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 2.掌握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原则、放
射范围及剂量。 3.了解放射治疗的常用的方法及不
良反应。
乳腺癌治疗原则: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全身 性疾病,根据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 疾病分期、原发肿瘤的分级、雌、孕激 素的的受体情况,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生
六、常见的放射治疗反应与损伤
(1)皮肤反应与皮下组织纤维化 乳腺癌在放射治疗中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
变,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分为4级。 (2)乳房纤维化:
乳房的纤维化对主要对美容效果造成影响, 照射剂量和分割剂量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六、常见的放射治疗反应与损伤
(3)放射性肺病和肺纤维化 放射性肺病常发生在放射治疗中或放射
治疗后3—6个月,临床表现有咳嗽、咯白痰 和发烧,严重者出现胸闷、气短,放射性肺 病可逐渐发展为肺纤维化。 (4)放射性心脏炎
心脏受到照射后可诱发心包炎、全心脏 炎和冠状动脉疾患。特别是左侧乳腺癌内乳 区用高能射线照射时,可发生放射性心脏病 。其发生率与是否并用阿霉素化学治疗以及
心脏受照射容积有关。
二、放射治疗原则
(1)I、Ⅱ期乳腺癌: 乳腺功能保全手术加上术后的放射治
疗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后根据患者 的情况对腋窝淋巴结已有转移、年轻女性 、肿瘤细胞分化不好、HER-2度表达、受 体阴性等高危病人术后要给予放射治疗。
二、放射治疗原则
(2)局部晚期(Ⅲ期)乳腺癌:
①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加放射治疗和化
学治疗。
②先行新辅助化疗,待肿瘤控制后再行手术
切除者,术后给予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
③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对乳腺局部及淋巴
引流区进行根治性或姑息性放射治疗,放射治 疗中或放射治疗后再行化学治疗。
三、乳癌放疗的方式
1、保乳术后: ①全乳常规放疗+病灶区补量 ②全乳调强放+病灶区补量 ③全乳调强同步推量放疗 ④部分乳腺短程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