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内陆水体增养殖准备与鱼种放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操作规 程
一、水域基本情况调查--普查 1.水域位置:经纬度/相邻县、市方位或距离; 2.面积: 3.长度: 4.宽度: 5.水深: 6.底质:按硬底、软底、泥底、砂底等实际情况记述; 7.流域植被:依植被覆盖率或实际情况描述; 8.围垦情况:描述; 9.水源和进出水口 10.河流的比降:I=H2-H1/L; 11.水域污染情况:沿岸工 厂排污量,污染物等
六、鱼类区系的组成和种群结构
食物链短的鱼类比食物链长的鱼类鱼产力 要高,因为物质的转换和能量的传递其中 间环节少,故消耗也少。同一种鱼其高龄 比低龄对物质的消耗量大,而用于本身增 重相对较少,所以鱼产力与鱼类区系组成 和种群结构有关系。
七、人为因素
在自然条件下,水域中的鱼产力主要决定于水域自身特性,但是为人类活动对水域的鱼产力有着决 定性的影响,人类能够通过改造环境和控制生物等来左右水域鱼产力 1、鱼产量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水域中鱼类的实际增长量(数量或重量)。产量产位是kg· hm2或t· hm2。鱼产量又 分毛产量和净产量两个种。 我国大水域的鱼产量都是以多年平均渔获量计算。 水域中鱼产量不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水域本身生产力较低,因而鱼产量不高;二是水域鱼产力较 高,而鱼产量不高,则是经营和管理技术上的问题,如放养量不足,或者是逃鱼和凶猛鱼类危害等。 理论上水域中鱼产力是大于鱼产量。 2、渔获量 渔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从水域中捕获鱼类的总重量。 我国生产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是将渔获量作为鱼产量的。 实际上渔获量应小于鱼产量,在池塘等小体积水域如管理好,渔获量可能与鱼产量相等。在天然大 水域中三者关系是:鱼产力>渔产量>鱼获量 3、现存量(生物量) 现存量是指某一特定时间内单位水域中现存的生物数量或重量。单位同鱼产量。 4、鱼产性能 鱼产性能是指水域中能生产什么样的鱼,能产多少的一种能力。鱼产性能与鱼产潜力是有区别的。 前者除指出能产多少外重点是适合产什么样的鱼。
黑白瓶测初级生产力
白瓶:是通过在水域中挂瓶曝光24小时后测定DO,即为 生产量PG,也称为毛产量 黑瓶:也是通过24小时挂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呼 吸量。 原初瓶:即是采样时当即用MnSO4和KI碱性碘化钾固定, 称为原初氧量或生物量和现存量(B)。 净产量(PN)=(白瓶)24小时光合DO量—原初氧量 呼吸作用量(PG)=原初氧量—黑瓶后DO量 毛产量PG=净产量+呼吸作用量 =(白瓶—原初 瓶)+(原初瓶—黑瓶) =白瓶—黑瓶
二、根据鱼类饵料生物现存量测算鱼产力
B· α p/B· P· α FH· M· A· C=——————= ————— EH· M· A· C EH· M· A· C 式中FH· M· A· C:分别代表链、鳙、青鱼、草鱼的鱼产力,kg/hm 2 α:鱼对饵料生物的利用率(一般取下限值) 浮游植物20-30%(winberg认为不超过20%) 浮游动物25-50% 底栖动物20-50% 水 草50-60% E:为饵料系数(除浮游植物取上限值外其余取下限值) EH=40-100 EA=10-20 EM=(软体动物40-60;水生昆虫的摇蚊类和环节动物中的寡 毛类;水蚯蚓5-6;小虾9-14;小鱼为5) Ec=100-120 P生产量:是指饵料生物在一个生长周期中体重增加的重量。(包括卵→幼体→成体→ 产卵止)因此生产量是生物生长的积累量,一般难以直接测量,但可以推算。 B生物量(或现存量):是指某一特定时刻饵料生物的实际重量。这一特定时刻是采样 时,故生物量可以测出 。 P/B系数说明在一定生长周期内生产量是生物量的多少倍,系数越大表明生物的生长迅 速,生产周期短。 有关如下(年P/B系数),水库低于湖泊 浮游植物=200-400 底栖动物5-7 浮 游动物25-75 水草2-3(1.25winborg) 有机碎屑与细菌185-200
一、气候
光照强度 日照时数 温度 水温日较差 降水量
二、水体和流域面积的状况
水深 面积 湖盆和集水区状况
三、水文和物理性质
湖水存留时间 浑浊度
四、水化学因素
总溶解固体、电导率 PH 总磷和磷酸盐 总氮和硝酸盐 碱度
五、水生生物
鱼产力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中的供饵能力。 饵料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对鱼产力有直接影 响。并非所有的生物都能在生产鱼产品的 过程中作出贡献。
二、水化学及污染情况调查:
(一)水样采集,保存及测定次数 ①采样点:河流、水库:上、中、下游分设采样点、河两岸加设采样 点;湖泊:湖心及各区中心 ※ 污染状况采样名视污染泊及污染带确立并与环境部门协商 ②采样 水层:a. h<2m 0.5m样一个; b. 2<h<10m 上0.5m/下0.5m 二样; c. h>10m 上0.5/中/下/0.5m 三样 ③水样中有块质固体时,应用脱脂棉过滤后保存。 ④采样一般方法: ⑤保存:a.PH值,总氮、总磷、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等项目水样, 可加氯仿2-4小时。b.DO2水样250ml加MnSO4lml,碱性KI1ml盖紧后摇 匀。c.氰化物水样:1ml50%NaOH/l水样。d.油类水样: 1:3H2SO42ml/l水样。 ⑥测定次数: (二)测定项目及方法
第三章 内陆水体增养 殖准备与鱼种放养
赵春民
第三章 内陆水体增养殖准备与鱼种 放养
§3-1内陆水域鱼产力 §3-2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操作规程 §3-3凶猛及野杂鱼类的控制利用 §3-4 内陆水体粗放养殖
§3-1内陆水域鱼产力
水域鱼产力的基本概念 是指不经投饵和 施肥的条件下,完全依赖水域中各种铒料 生物和无机物质与有机物质可以转化为鱼 产品的能力。因此鱼产力也称为鱼产潜力。 影响鱼产力的主要因素: 1.环境因子: 气候 、营养盐类 、饵料生物等 2.鱼类区 系的组成和种群结构 3.人为因素
四、鱼类资源调查及鱼产力估算
(一)鱼类区系调查 1.鱼类标本搜集及资料整理 2.鱼类形态测量 (二)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1.鱼群结构 2.渔业状况调查 (三)鱼类生物学测定 1.年龄与生长 2.食性 3.性腺发育与繁殖生物学 (四)鱼类生态环境调查 1.产卵场、肥育场及越冬场 2.非生物因素变迁 3.饵料生物因素变迁
水域鱼产力的基本测算方法
一、根据水域初级生产力测算鱼产力 PG· k· Hy f· α· FH= ————————— EH· C PG· k· A f· α· FA= ———————— EA· C FH,FA:分别代表鲢、鳙鱼的生产潜力(实为鱼产量)f/hm2、kg/mu. PG:初级生产力的毛产量(或浮游植物毛产量代表生产量)g· o2/m2· 或t· d o2/hm2· d f:浮游植物净产量与毛产量之比,(pH/pG)0.78-0.80之间 K:氧的热当量,1mgO2=3.51卡=14.6858J(焦耳);1cal=14.1840J α:滤食性鱼类对浮游植物的最大利用率为80%=0.8 Hy,Ar:分别代表鲢、鳙鱼的比例 EH、EA:分别代表浮游植物对鲢、鳙鱼的能量转化系数:EH=39.18 EA=22.69 C:代表鱼肉的热当量(主要是鲢、鳙)(1g鱼肉=1200卡=5020.8J=5.0208KJ 简化算法 由于上式中f、K、α、C、EH、EA都是常数,故可简化为: FH=0.466Hy· PG (3) FA=0.0804Ar· PG (4) 式中Hy+Ar=1(比例整体为1)
水库调查补充项目:
①水库类型:建造方式与形态划分 ②大坝及付坝类型:土坝、砌石坝、钢筋混泥土坝 ③水位: ④库容: ⑤面积:与上述水位、库容相应面积 ⑥高度:坝顶、底高程、溢洪道高程 ⑦消落区面积:坡度及利用情况: ⑧水库用途:发电、灌溉、防洪、供水、养殖…… ⑨水交换量 ⑩流域集水面积。
三、根据水域浮游物碳量测算鱼产力 四、根据水域生态环境因子测算鱼产力 1.按水域形态气候指标体系测算鱼产力 2.按水域的理化性状指标体系测算鱼产力 3.按水域的饵料生物资源指标体系测算鱼 产力 4.按综合生态因子指标体系测算鱼 产力 五、根据形态土壤指标测算鱼产力
六、测算水域鱼产力时应注意的问 题
重点水域调查: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水文环境条件: ①径流量: ②水位:Hmax、Hmin、H 以高程或从底部计算 ③涨、枯水期起始日期 ④泥沙含量:多年平均含量及近年含量 ⑤流速和流量:多年平均值,近年情况。 2.气象条件: ①气候类型:温带、亚热带、寒带等 ②四季气候特点:描述 ③气温:T年、T月、T-max、T-min、T-max/min ④无霜期:起止日期(月份)总天数 ⑤冰冻期 ⑥风向、风力、风速:季节分别描述 ⑦降水量:每年降水量(雨、雪) ⑧蒸发量:年总蒸发量 ⑨日照时数:各季节日照时数 ⑩≥14℃以上年积温数。 3、水质物理因素: ①水温:测水温在上午8时及下午2时 ②透明度 ③水色
例题:
某水库1000mu,用黑白瓶测氧法测得初级生产力的毛产量日平均值, 1992年为3.55gO2/m2/d,1993年为6.48gO2/m2/d,鱼类一年的生长期为 210天,鲢、鳙比例为7:3计算该水库滤食性鱼类的年平均鱼产力 (产量)。 ①初级生产力的年平均值为:PG=(3.55+6.48) ÷2×210=1053.15g/m2 ②折合全库的初级生产力为:PG=1053.15克 ×1000×667=702451.05kg=702.45(T) ③鱼产力分别为:鲢FH=0.0326PG =0.0326×702.45=22.90吨 鳙FA=0.0241×PG =0.0241×702.45=16.93吨 ④全水库滤食性鱼类的鱼产力合计为22.90+16.93=39.83吨 (39.83kg/mu)
§3-3 凶猛及野杂鱼类的控制利用
一、凶猛鱼类及小型野杂鱼主要类型
一、凶猛鱼类及小型野杂鱼主要类 型
1.表层生活: ①鳡:下颌前端有一坚硬角质突起,2龄左右可达3.5kg,最大可达50kg以上,产浮性卵。 鳡鱼产漂流性卵,但产卵要求比鲢鳙鱼低。在鱼多数大型水库中能自然繁殖。因此其 危害主要是水库。 如麻城浮桥河水库面积30000亩,1960年建成,1966年鱼产量高达169万斤,由于鳡鱼成 灾到1969年鱼产量只有9万斤。 随州市黑屋湾水库1958年建成,1965年产量可达73万斤,养鱼水面15000亩,由于鳡鱼 成灾1979年鱼产量只有2.6万斤。 安徽的磨子潭水库,江西的锦堰水库,湖南的酒埠口水库等都是因鳡鱼危害,而产量 很低。 ②红鳍鲌:常见10-20cm,静水产卵,危害小规格鱼种,粘性。 ③红鲌属:半棱,青梢 红鲌,蒙古红鲌,翘咀红鲌。25cm上,开始摄取小鱼为食,粘性卵。 ④马口鱼:常见体重50-100克,危害小鱼苗种,易形成优势种群产,粘性卵。 2.底层生活: ①鲶:须2对,栖息水体中下层、喜缓流及静水生活,白天隐居草丛或洞穴,晚上觅食, 常见0.5-1kg,危重底层鱼,粘性卵。 ②乌鳢:上下颌具尖齿,头部有鳞,伏击式摄食,一冬龄体重达130g以上,即可产卵 繁殖,浮性卵。 ③鳜:夜间吞食鱼、虾、漂浮性卵,生殖季节5-7月。
1)定点、采样、测定及推算整个水域的饵料生物现存量是估算鱼产 力的基础,这些工作方法本身还存在相当大的误差,而人的因素又往 往扩大了这种误差,因此一定要认真仔细采样,定点要具有代表性。 2)公式中用于计算的参数是应用某一实验条件下的经验值,这些参 数会因时、因地、因种不同而有变化,因此应用时应尽量参照各方条 件相同,最好是用自己的试验工作数据。 3)利用饵料生物来测定鱼产力,对已养鱼的水体实际上是被摄食后 的剩余生物量,所以估算的鱼产量应包括现有的鱼产量在内。但是游 游生物繁殖力强,生殖周期短,所摄食消耗的部分容易通过繁殖而补 偿。故目前都未计算现有鱼产量。 4)对人工投入鱼种的水库,其鱼产力的测算受鱼种放养等措施的影 响很大。因此,也应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