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农科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农科人才
摘要:从目前农林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了农林高校如何基于行业特色培养高素质农科人才。
关键词:行业发展;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办学特色
一、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
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原行业部属高校,部分农林高校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或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合并,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挖掘了教育资源的潜力,促进了此类高校的学科交叉,增强了办学实力,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
但随着体制变革后行业高校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专业设置出现错位。
一部分农林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增加新学科专业,想方设法去掉农林的帽子:或不顾自身办学历史,刻意追求大而全;或对行业特色专业进行不科学地调整,甚至有的特色专业被撤销。
这些错位现象造成了行业高校与其他高校的专业重叠和同质化,自身专业特色反而有所削弱。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给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2原有平衡被打破。
一些农林高校与原行业部门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弱化,行业主管部门对此类高校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科和学术发展方向的指导扶持逐渐减少,部分农林高校发挥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行业服务意识弱化和服务主动性降低;来自行业部门的政策、项目和经费支持减少,政策的倾向性也有所改变。
原有的行业与行业高校相互作用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平衡被打破。
二、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农林高校基于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农科人才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是今后一项重要的工作。
各高等院校将进一步优化结构以办出特色,包括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
农林高校如果放弃办学特色,为了短期利益跟风或盲目扩充,硬性打破原有
的发展平衡,将出现的情况是:一方面,由于自身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等不能同步提升,竞争不具备优势只能短期维持,最终还是避免不了淘汰的命运;另一方面,由于未能坚持特色,原有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造成优势资源浪费或外溢,自身竞争力逐渐弱化,甚至慢慢丧失。
总的来说,农林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要依托行业发展,找准竞争优势,走内涵式的特色发展道路;二是要科学拓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行业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途径
华中农业大学弘扬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核心的华农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依托农科优势,牢牢抓住“特色”不动摇,走“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特色发展道路,在行业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坚持“有所为”,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在坚持特色办学的基础上,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与时俱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1紧密结合行业特色,培植爱农情怀。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行业人才为抓手,以学校创始人张之洞提出的“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为感召,注重培养学生与自然、人类、社会、生活以及民族优秀传统和文化的深厚情感,强化爱农的情感、兴农的使命和强农的责任。
使学生认识到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注重专业素养与学农爱农、艰苦奋斗、献身农业的精神品质塑造。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农学、植物科学技术等农科专业每名学生都会分到不少于30平方米的“责任田”。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组成小组,负责管理相应“田块”。
通过种、管、收全过程的参与,研究农作物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和栽培学特性。
并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主题,每年组织大学生实践团队围绕农业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身心受到磨炼,亲身体会广大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逐步激发学生的爱农情怀,逐渐让学生将服务“三农”视为自己的本职。
2构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强农能力。
学校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长期在为农业服务中形成的特色,大胆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先后建成农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张之洞’实验班”、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
2009年成立“海大班”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水产养殖专业人才模式,2010年又申报了“学研产用紧密结合,推进高素质食品行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畜牧业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等4个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省级项目。
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9年学校全面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实验和实习教学大纲。
通过压缩课内学时,明确课外学分要求,增加选修课程比例,推进实验课程独立设置,构建了整体优化的“文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以“认知与基础一体验与综合一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渐形成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构建创新拔尖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结合农业产业链发展趋势,根据“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符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强农业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实用型的专门人才。
3因材施教,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
根据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托学校实验教学中心、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资源,逐步形成了“基础+生产实践”、“基础+研发训练”、“基础+创新研究”的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
在“基础+生产实践”模式中,以项目实践为途径,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使学生融入生产实践全过程。
如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在掌握水生动物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在校内教学实习基地系统掌握人工繁殖、苗种生产、成鱼养殖、鱼病防治、捕捞生产等环节。
在“基础+研发训练”模式中,吸纳学生参加科研或技术开发项目,使学生获得工程研发体验。
如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动物疫苗、诊断试剂的开发及安全评价工作,从基础研究到项目开发进行全程实践。
在“基础+创新研究”模式中,学生进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将专业实践与教师科研相结合,提高自身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如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吸引学生参与创新研究项目,学生在二年级就有20%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四年级前参与的学生比例达100%。
4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
至2010年,学校先后与农业厅、农科院、林业厅等省级单位,与省内外地方政府,与地方农业科学院所,与农业产业化企业等共188个单位签订框架协议,拓展了校外教学资源。
通过校地、校企双方协商,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和合作单位的实际情况,共建实习实训和示范展示基地。
结合实践教学任务,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需要的设施先进、装备精良、高效配置的工作平台和生活设施平台,并制订平台使用管理办法,实现合作双方资源共享。
同时,校地、校企人员互派,联合指导学生实践,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管理,联合拟定实验实习内容,构建农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
学校以教育部、农业部共建为契机,针对目前高校农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和实验室,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同时在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构建高校与行业合作沟通运行机制;通过创新管理制度,建立高校与行业合作双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高校与行业合作风险保障与退出机制。
通过完善的机制保障合作高效开展,营造良好的农科人才培养环境,创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科人才实践能力,整体提升农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尹伟伦.建立与原行业部属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系新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5):51-52.
[2] 丁国昌.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定位问题的生态学反思[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90-192.
[3] 高文兵.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25-29.
[4] 刘薇,陈新忠,成协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4):44-45.
[5] 高翅,徐跃进等.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80-82.。